第一篇: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2011.6.24)
鹿苑中学美术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中体验 体验中提高”
―――学生艺术作品拍卖活动方案设计
单 位:鹿苑中学 负 责:胡 宁 参 与:综 合 组
“活动中体验 体验中提高”
―――学生艺术作品拍卖活动方案设计
我们学校是一所城镇中学,学生大多来源于周边的农村,面对艺术氛围的欠缺,学生缺乏的就是对于艺术的感悟力。同时又因为美术不属于统考学科,对学生的学业影响不大,所以大多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不尽人意,导致在美术教学中无法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协作能力、运用能力等的培养和提高。鉴于客观与主观的双重原因,我们针对本校条件、学生的情况,尝试以“活动中体验 体验中提高”这种校本教研的形式来改观这种现象,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美术的真谛,在体验中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以良好的活动体验促使其美术的兴趣和学习,以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光彩照人。
一、建立美术校本教研活动领导小组
为了保障美术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经领导同意,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各负其责,以有效指导美术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发、实施、评价、激励等工作。
组 长:刘永厚
副组长:宁德成 金志强 郭建军 吕春娟 张迎春 成 员:刘淑侠 肖立红 胡宁 魏妍 王飞燕 夏媛
二、活动主题
学生总是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感兴趣,所以在校本活动教研中,我们尝试以实践活动——“拍卖学生美术作品”为主,让学生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进行拍卖,在拍卖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切的体会“美术”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对此,我们的校本教研主题为:“活动中体验 体验中提高”。
三、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拍卖活动”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从而改观对美术学科不公正的看法。从学生拍卖品的构思、制作、评价、竞拍、捐赠、小结等一系列的程序中,让学生对美术产生真实的感悟力,不用老师辛苦的讲解和示范,学生也不会很痛苦的被接受。在以老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能力、赏析能力、协作能力、运用能力、自控能力等,同时让学生体味扶助社会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二)、具体目标:
1、让学生在拍卖活动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创新。
2、让师生共同参与,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3、形成“艺术改造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美术作品的拍卖活动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以班级为主,进行拍卖活动的初体验。第二阶段:以年级为主,进行拍卖活动的正规尝试。第三阶段:以社会为主,体验公益性拍卖活动的乐趣及意义。
五、实施细则 第一阶段:
因为学生从来没有将拍卖与学习相联系的思考过,对拍卖活动的程序及要求也不了解,对此,本实践活动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本班级进行拍卖活动的初体验。以《对印的乐趣》为例,让学生体验拍卖的程序及相关要求(后附案例1):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成功的乐趣
2、获得拍卖活动的经验教训
3、学会对艺术拍卖品的合理评价
4、学会控制自我情绪
5、感悟用自己的艺术作品的拍卖所得扶助他人的价值体验
(二)、活动安排:
1、竞选拍卖师
请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拍卖活动的流程和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竞聘拍卖师(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引进竞聘机制,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步接轨)。
2、拍卖品的精心制作
将所学艺术形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独到的创意思想和独到的创造形式。(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3、拍卖活动的开展
在班级美术课堂上进行学生美术作品的拍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
4、拍卖后的访谈
随机访谈拍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的完善教学活动)。
(三)、拓展练习
请学生试写 “拍卖活动”感言一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活动小结
将学生的活动心得做以展示,包括学生拍卖所得的捐助照片及视频。
(五)、活动主旨:
通过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质。第二阶段:
学生有了一定的拍卖经验,只需在拍卖品的制作上好好创意,力争使自己的拍卖品拍得一个好价钱,拍得好价位,也就说明自己的作品很有创意,整个形式很不错,才会使抢拍得人多而获得高价位。因为是年级的拍卖,所以每班要做好自己班级作品的宣传工作,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具体安排如下:
1、每班竞选出拍卖活动组织小组(12人):
总监(1人)协调相关事宜,负责拍卖活动的顺利进行采编(2人)负责本班拍卖品的验收及整理宣传(5人)以图片、文字、海报等形式进行本班作品的宣传场务(2人)负责本班拍卖活动过程中的有关事宜场记(2人)记录本班拍卖成果情况
2、各班活动小组进行讨论、安排具体事宜:确定作品形式的要求、作品上交的日期、宣传形式的确定、作品图片的处理、文字的排版、海报的制作等等。
3、年级拍卖活动前上交拍卖作品。
4、年级拍卖活动小组整理拍卖品,做好相关拍卖活动的准备工作。
5、进行拍卖活动的开展。
6、拍卖活动小结 1)、拍卖品的成交公示。2)、拍卖所得的捐赠情况的公示。3)、呼吁第三阶段拍卖活动的开展。第三阶段:
家庭、学校、社会的相结合,教育的功效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所以我们最终的活动目标就是在社会上进行学生作品的拍卖,使学生感悟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1、成立“拍卖”小组
成立以宁老师为组长,刘淑霞副组长,成员:胡宁、魏妍、王飞燕、夏媛老师的拍卖小组,确立每人的职责,分工详细,保障好学生作品拍卖的完满成功。
2、做好宣传,使社会关注学生的教育,呼吁家长参与到学生作品的拍卖活动中,以激励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创作。
3、现场拍卖并小结,公示学生将拍卖所得捐赠社会的情况,以便社会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
4、现场采访学生,听取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及心声。
六、校本教研活动小结
1、举办一次关于本次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的作文竞赛(刘淑霞老师负责)。看看学生真实的想法。同时考察学生有没有社会责任心(对拍卖所得捐赠社会的看法)。
2、将三次活动的图片及视频上网公示(王飞燕老师负责)。让学生理解: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可以获得真知。
3、学校嘉奖将拍卖所得捐赠社会的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我们的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附录:
校本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实践活动,元旦前夕将实施第二阶段。先将第一阶段的校本教研活动做一小结,后附实践拍卖活动案例
1、《对印》作品拍卖调查表、《对印》作品拍卖活动记录表、拍卖活动实况照片。
实践拍卖活动案例1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这是百度中对“教育叙事”的阐释,我认为其对教育叙事阐述得非常贴切。今天,我想以教育叙事的形式,来与大家分享我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点体验,那就是:学生的艺术赏析能力、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完全可以在活动中体验、体验中提高。
这一学期的第十周,我们七年级进行了《对印的乐趣》的学习。鉴于大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对印的艺术形式,又缘于我们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的艺术氛围不够,对艺术作品形式的见识少,同时初中学生的那种好冲动,促使我想到了一种美术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或多或少会得到改善,这个活动,就是引进生活中的“拍卖”,使学生在拍卖中体会《对印的乐趣》,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同时在拍卖活动中,学会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根据本学区学生的特点,我改进了正规的拍卖程序和方法,以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制定了本次活动的要求和目标。此活动限于以班为单位,分为两节课进行,第一节产生拍卖师,强调拍卖要求和目的,第二节进行拍卖活动。
一、准备阶段
1、让学生了解拍卖活动的整个流程。(以便拍卖过程有条不紊)1)确定两位拍卖师A、B。(A负责记录交易详情表,B负责具体的拍卖活动)
2)受托人准备自己的拍卖作品---对印。同时准备最多2元的零钱以便竞拍作品之用。
3)拍卖人整理拍卖资料。4)进行拍卖。拍卖结算并小结。
2、使学生了解拍卖的目的和要求。(确保拍卖活动的方向性)1)赏析能力的培养。
根据对印的制作方法和自己动手制作的亲身感受,以及对所拍对印作品的全部浏览所见,确定所拍对印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合适的评价定位,给以公正的拍卖价格。
2)自控能力的培养。
在拍卖过程中,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给予恰当的定位,当别人的定位高于自己,但自己又坚信自己对作品评价的尺度,那么就要学会自控,不能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已原有的观点。
3)严格按拍卖程序办。
在拍卖过程中,所有作品的拍卖底价都定位0.1元,加价幅度为0.1元,最高价限定为1元(旨在让学生体会下拍卖的过程和拍卖的乐趣及收获)。竞买人必须听从拍卖师的安排和口令,不能我行我素。拍卖成功后,当竞买人成为买受人后,结算拍卖金,付给拍卖师,拍卖师等拍卖完结后结算给委托人。
二、实施阶段
1、确定拍卖师。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在拍卖师的选定上,我遵循自愿原则,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当参与的学生超过两位,我就让其以组为单位进行“锤子、剪刀、布”的游戏来筛选(此方法即互动又公平,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心态和能力)。产生出A、B拍卖师后,强调他们的职责,并要求他们做好一切拍卖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委托人作品的登记,拍卖作品的宣传等。
2、拍卖品的制作
出示不同形式的对印作品多幅,让学生感悟“对印”的艺术特点。分析对印的制作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对印作品来,并加以修饰,装裱成框,进行拍卖。
3、拍卖资料的整理
拍卖师A进行委托人的作品的登记(拍卖作品登记表的填写),拍卖师B进行作品的班内宣传,让学生给自己至少5件作品进行定位(防止定位少了拍不到作品而错失良机)。
4、作品的拍卖
1)出示作品,B拍卖师作以简介,进行拍卖:这件作品底价0.1元,加价幅度0.1元,现在开拍。2)竞拍人(学生)在拍卖师的口令后,出价竞拍,竞拍成功后拍卖师A即刻收取拍卖金,并进行登记。
3)整个拍卖活动完结后,拍卖师按拍卖登记表上的信息结算委托人的账目。
4)拍卖师小结本班的拍卖活动,并填写《对印》作品拍卖活动记录表(见附表1)。
三、拓展阶段
在学生的拍卖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探讨一个问题:自己终于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资金,虽然收入很少,最多也就一元钱,但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所得。那么如何支配我们的劳动成果?
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1、将自己的拍卖所得捐赠班级,作为以后的活动经费:买颜料了、墨汁了、纸张了等等。
2、也可以捐赠给团委,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或事。
3、也可以自己自行支配。
当然,还可以有其它的支配形式,只要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倡导的。这一支配方式的自主选择,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支配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反思
当我将活动的程序和要求告知学生后,学生都表示很愿意参加这次的《对印》作品的拍卖活动,并且竞选拍卖师时,每个班都居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来参选,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其中七年级四班的邓寻同学,平时的表现“不怎么样”,在出锤子、剪刀、布时,有点耍“奸”,和别人出手到一半时突然变换手法,但我没有点破,孩子,是有那么一点点“小聪明”的。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很“幸运”的将其他的竞选者战败,一举夺得拍卖师B的角色,另外一个女同学获得A拍卖师的角色。当我让全班同学为他们两个祝贺时,他很不好意的低着头(他清楚自己的手段的不光明正大)。但他在拍卖活动中,表现的真的令大家很佩服,很有拍卖师的风范。也是从那以后,邓寻的课堂表现令其他任课老师惊叹,班主任和我闲聊时知道邓寻在美术课堂上的表现后,很感言:你们美术课还能改变人。的确,美术课搞得好的话,也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改变一个人,不是不可能。
正式拍卖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热情、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我预想不到的,令人欣慰,我不得不将原本要求一件作品限价一元的标准增至两元,同时限定每人只能最多拍两件作品——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拍到至少一件心仪的作品。起初少部分没表态的学生居然参与了,100%的参与率,这是一种奇迹。每个班都这样,使我不得不反思:美术课,不用别人去评价,也不用关注其他学科老师认可不认可,领导重视不重视,社会赞同不赞同,只要我们尽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创造教育教学中的奇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美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奇迹,来验证美术教育,就是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失的一科。
拍卖活动结束后,我给每个班的所有学生发了一张《对印作品拍卖调查表》(见附表2)。结果发现,所有填表的学生,对前五个问题都给了肯定的答复:自己的评价能力、自控能力在拍卖活动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后边的三个问题上,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其中,“对印作品的拍卖所得你用来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多学生都用来捐赠社会、班级,也有同学说自己给自己村子里需要帮助的孩子或孤寡老人买东西。这令我很欣慰,还有就是大多学生要求拍卖活动规模大一些,形式再多样些。对此建议,我采纳了,我会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再创造一次机会,元旦节搞一次《七年级艺术作品拍卖会》,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本课的教学效果前所未有的令人满意。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学生在活动中,对艺术作品——对印的欣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控能力也在活动中逐渐增强的,同时好多学生爱心的捐赠,又体现出社会责任心的增强和提高。美术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真谛,在体验中提高他们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力、表现力。让我们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艺术的赏析和价值的取向。
【参考文献】:
1、《教育自传(教育叙事研究丛书)》 作者:刘良华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6月
3、《中小学管理》邱瑜2003年第9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
第二篇: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范文)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学校
昌都地区丁青县当堆乡小学
学科
语文
年级三、四
负责人
益西群培,布穷
成员
三四年级组全体成员、主管校长 主任
活动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选
择
该
主
题的原
因
一、主题的提出:
经调查发现
1、教师方面 个别教师对语文教育概念和性质认识上的不明确这样导致的教学实践中易出现混乱。
2、学生方面 学生初步具有或已具有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引导,学生不自主接受知识,会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不高。
3、教学方面 现代语文教学观的核心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强调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语文素质的几个要素包括:语言敏感、运用语言获取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语言的思维品质、质疑与批判意识、人文积淀等等。站在明天教育的角度上看,就必须有一种新的方式才能适应要求。
4、教材方面 各年级修订后的教材共同点都是大大增加阅读量,每册课本篇幅扩展而课时却要削减。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逼迫我们思考、寻找与传统不一样的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就要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仅停留在“传授”和“教导”上,而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类似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结合我校自主发展目标——研究性学习制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组级教研活动,以“一课三议 两课一评”为依托,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探索,总结,反思。
二、主题的阐述:
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的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尽情地朗读,默默地思考,大胆的探索,自主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情趣”,“有情有趣是教学”,罗丹说:“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重感悟”,不把现成的答案告
诉学生,让学生都来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读、写、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积累”,学文如积沙,收集信息,积累语文知识,学生的积累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构建开放型的语文知识体系,厚积才能薄发。研究性学习科学的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具
体
活
动
设
计
方
案
一、活动前期准备:
(一)语文教学主任、教研组长:针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式反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校本教研主题、目标,涉及有针对性的研修方案。为工作的时效性,我们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的原则。我教研组教师构成:共有教师12名。青年教师11名,其中3名骨干教师,整个教研组是学校教研语文教学队伍的主力军,而青年教师的执著与奋斗又真正有效的掀起我校语文校本教研的浪潮。为此,这次教研的定位是: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依此为一个基点与平台,通过探讨探究,促进共同成长。
2、真实性原则。这是第二个层次定位。我们推出的年轻教师的真实的原始的课,哪怕略显稚拙却能追求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3、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说教,紧密结合研究性学习理论,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坚持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执教教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课三议”或“两课一评”的教学研评模式,设计体现主体的研究课、典型课例分析。
体现一:“两课一评”备一课书,整体评价。
体现二:“一课三议”一节课全部或部分细节教研组执教教师三备、三议、三思、三改、三上。
(三)组内教师:对课例进行研讨、提炼出切实可行的在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四)主管校长、主任:参与校本教研的全过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归纳总结。通过研修,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二、活动目的:
(一)通过本次“一课三议 两课一评”校本教研活动探索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建立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相应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促进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在教研组中进一步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积极打造学习型教研组。
三、活动具体内容及要求:
(一)主要研讨内容:
(1)课堂乃是研究性语文学习的基地。在课堂上是要习得运用语言的本领
具
体
活
动
设
计
方
案的,你认为应如何发挥好“范文是一个例子”的功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如何准确使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性的学习哪些方法、途径怎样贴近学生需要的?
(1)这些研究性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适合学生吗?为什么?
(2)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的那些方法较为成功?交流经验,达成共识。
(二)以“两课一评”为例,教研流程:
1、说课、上课:
安排2名教师围绕主题组织2节研讨课。执教者除了写出教案外,还要按要求写出说课的说课稿。说课稿的内容包括说教学理念、说教学目标、说课标教材、说教情学情、说教学程序、说教学反思几个方面。研讨课是2位老师执教同一篇课文。
2、听课活动
(1)参加教研研讨的教师都要围绕下述内容听课。其内容要点是:
*你认为应如何发挥好“范文是一个例子”的功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如何准确使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性的学习哪些方法、途径怎样贴近学生需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内容要尽量少而精,陈旧的、微小的细节可以删除,避免“照本宣科”,提倡师生交流,扩大课外补充的容量。讲解一篇课文,课文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交流,学生没有说到的重要问题,教师可以指出,并讨论理解。一篇简单的课文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在交流中可以补充。(在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思想)
*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哪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2)参加教研研讨的教师听课应做详细的记录。记录一般要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生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对听课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课后对记录要快速进行整理,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围绕要点,将自己的体会、感受写下来。(3)听课教师要写出书面评课意见。以避免无准备的评课和评课的随意性。每一位听课教师都要有在评课时发言的思想准备和内容准备。
3、评课活动:
评课可以是选派代表评课,也可以是所有观课教师逐一评课,还可以是对话式评课插话式评课。对于评课,所有参加当次校本教研活动的教师都要高度重视。评课的质量往往决定活动的质量。
现场对话。在主题发言和评课的基础上,围绕研讨主题进行现场对话。现场对话是多向的。对话的话题可以是研讨的主题,也可以是研讨课中的任意一节课,还可以是主题发言中的某一个观点。在研讨主题的调控下,对话不完全是主题发言人或研讨课执者与全体参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参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或是参加
具
体
活
动
方
案
活动的专家与参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现场对话是主题发言、说课和评课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提升校本教研活动质量的很重要的一环。
专家点评。专家可以教研室的教研人员,也可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可以是校内外教育教学专家。专家点评不是对本次校本教研活动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本次校本教研活动内容的提升。专家评点要对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所有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以期得出关于研讨主题的整体的、全面的看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篇:初中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学生非常活跃,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在学生活动中,存在好学生唱独角戏的局面。同时,由于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好动爱玩,活动一展开,学生就纷纷动起来,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然而真正投入学习活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借此玩上一阵,活动的实效性不大或根本没有实效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我们确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作为本学研究实施的课题,为此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二、教研活动目标
研讨的目标,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组织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二是积累经验,就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由本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三是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五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创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围绕主题展示课堂教学。2.围绕活动主题,讲课教师进行说课,参会教师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进行研讨。
3.学科教研员归纳总结,提出今后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小专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实践——专题研讨——后续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专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1.深入调研 确立主题
通过调研获取第一手学科教学信息,广泛争取一线教师意见,倾听学科教师心声,确定教研主题。
2.确定讲课教师 指导备课
活动主题在认真听取教研组的意见后,再经过听课筛选确定研讨会上的讲课人员,明确本次研讨会的相关要求,着重落实课堂教学要突出训练的主题,确保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研讨会的质量。
3.突出主题 集中研讨
为了避免研讨流于形式,突出实效性,根据展示课,结合会议主题,反思学科教学,展示课结束后,先由讲课教师进行简单说课,参会教师再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互动研讨。
4.归纳总结 强化指导 学科教研员是研讨会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研讨课结束后,教研员要认真组织参会教师围绕活动主题,展开颇具实效性的研讨,最后教研员要归纳总结学科教师的意见。结合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以及学科教学特点,针对学校课堂教学实际,围绕会议主题,对今后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使参会教师带着问题来,载着收获归。
五、参加人员:
教研组成员必须参加,任课教师尽量参加。
六、具体要求:
1.教研组要高度重视,按要求提前选好听课教师,准时参会。2.参会教师必须提前熟悉与主题有关的教材内容,保证带着问题听课、研讨。
3.听课教师要及时写出评课讲稿。
六、活动内容 及 时间安排
1.介绍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的背景、目的 2.课堂教学(现场展示课)3.教学设想、反思
4、结合展示课进行专题研究阶段性汇报 围绕专题议课
(1).如何设计活动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2).如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活动
(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探讨提炼出策略、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七、活动预计效果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 “专题设置-设计教案-上课实践-反思总结-后续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以这一系列的步骤进行教研活动,通过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
第四篇: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创新教研活动设计
一、活动主题:问题牵引教学初探与课堂应用
二、总体思路说明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创新到实践认识阶段
第二阶段再认识到在实践阶段
四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六个环节: 问题设计(集体备课)---问题互动(上课、听课)---问题反思(评课)----问题总结(二次集体备课)---问题再现(二次上课、听课)---效果评价
问题设计集体备课课堂观察问题互动上课、听课理论创新到实践认识阶段问题牵引教学初探与课堂应用再认识到再实践阶段问题总结二次备课问题再现二次上课、听课问题反思评课246结构问题评价二次评课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创新共性与个性教师与学生结合结合结合结合 注:总体凸现246结构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
第一环节(问题设计、集体备课)
(一)教研组长:针对红寺堡中学高中政治学情分析,形成创新教研主题、落实主讲教师及发言老师。
(二)执教教师:贾正有老师针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进行备课、修改,写好预设说课稿及教案。
(三)组内教师:先是备课组内教师一起备课研讨教学重点、难点和侧重点,一起设计教学活动,怎样把问题落实到课堂。
(四)确定时间,地点,执教教师公开在全校说课,指定一位老师准备发言。
第二环节(问题互动、上课、听课)第三环节(问题反思评课)
二、第二阶段
第四环节(问题总结二次备课)第五环节(问题再现二次上课、听课)第六环节(问题评价二次评课)
四、活动亮点与预期成果 开展《问题牵引教学初探与课堂应用》的教研活动,目的在于让教师屏弃任务式的传统教研活动,深入课堂开展教研,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的欲望,从根本上改变政治课教学古板沉闷的现状,把理论的东西生活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厌倦的东西幽默化,丰富政治课堂,活跃学生思维,使艰涩深奥的理论变的通俗易懂,使教师和学生互为相长。开展《问题牵引教学初探与课堂应用》的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校本教研进课堂,焦聚课堂讲实效,教师研讨促发展,学生发展得实惠。
附:《问题牵引教学初探与课堂应用》的教研活动
---第一环节
活动地点:红寺堡中学五楼报告厅
活动时间:2012年5月 准备材料:
1、创新教研活动设计方案总体思路说明(刘斌.PPT)
2、《问题牵引教学初探与课堂应用》教研活动的解释(贾正有.PPT)
3、《问题牵引教学初探与课堂应用》教研活动的亮点说明(李敏.word)
主 持 人:王东军
参加人员: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各教研组长及全体政史地组员
第五篇: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开发文本核心价值,有效落实本体目标”之“提炼核心目标,呈现精彩策略”
二、活动背景:
从去年起,我校语文组就由市语文教研员卓超波老师牵头,开始了“小学语文文本核心价值的开发和研究”这一课题的探索。总课题预设“精心解读教材,准确制定目标——有效落实目标,呈现精彩策略——直面教学问题,后续解决跟进”这样几个阶段。为更好地落实“以校本研修为总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学质量为根本”的研修理念,我们语文组校本研修活动仍将紧紧围绕此课题有序地开展活动。本学期在承接上两个学期的“精心解读教材,准确制定目标”和“潜心钻研教材,合理制定目标”的基础上,将进入“提炼核心目标,呈现精彩策略”的阶段推进。
三、活动内容
本学期,我们以四个阶段的活动为抓手,以两次课堂教学探讨为载体,通过每位老师潜心钻研教材,深度解读文本,提炼核心目标,同时结合该目标,呈现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核心目标是否精准、教学策略是否有效。整个系列活动,无论是相关材料的学习,课堂教学的实施、听课评课的探讨,亦或是日常教学反思、案例撰写、论文总结等,我们都应密切联系活动主题,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和落实,通过相互交流,切磋探讨,反思总结,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预设目标
本学期校本研修共分四个阶段:学习思辨——实践研讨
(一)——实践研讨
(二)——总结反思,为此设定四个分目标:
1.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文章,聆听王崧舟老师的讲座,学习和课题相关的奉化市语文一等奖论文等多种形式展开学习思辨,通过探讨、交流、撰写学习心得,明确文本核心价值的内涵,树立学科本体观念,探究核心目标的取舍定位。
2.依托六节课例,充分运用课堂观察表,通过上课前罗列教学内容,磨课中取舍并调整,课后反思与研讨,运用小组讨论、跟帖、集中评课等方式,扎实地开展实践研讨,审视目标制定的合理性,研讨教学路径的科学性。
3.借助学校开展的常规培训及与协作教研组的校际联谊(三节课例)等活动展开探讨交流,凸显教材的本体特点,追寻文本的核心价值,丰富教学策略,探讨有效路径。
4.在已经过调整的教学目标(双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探讨,提炼“核心目标”,完善教学路径,呈现精彩策略,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每位老师以论文形式完成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