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届“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心的体会的档
第一届“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心得体会
李美荣
12月18日至20日学校派我去西安参加了第一届“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紧张忙碌的两天里共听了6节品德课,以及点评这些课的专家意见,这些课都是从全省各市区层层选拔上来的课,这些课基本代表了我省新课程改革方面品德教育各地的最高水平。
这次听课给我的感受颇多,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收获,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目标明确,课堂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虽然是品德课堂,但是6位老师的目标都非常的明确清晰,抓住课堂重难点,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比如高新一小许梅菊老师讲的一年级《瞧,我们这一家》采用了开火车的游戏,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选择了学生真实的家庭照片,火车开到谁家谁来介绍自己的家,内容生动真实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让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了解,以便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达到我们品德教育的意义。最后环节采用了亲子对对碰游戏,让孩子去体会自己对父母知多少,父母去体会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西飞四小刘丽萍老师的《天天都是助残日》采用了现场模拟盲人,失去双手,聋哑对话等活动亲身体验这些残疾人的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痛苦,不再去笑话残疾人,而是去帮助残疾人,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师生课前准备充分,内容生动真实。
这6节课的老师学生准备的都相当充分,内容贴近主题教育,真实。在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董老师的《家乡发展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一课中,董老师搜集了自己小时候的家庭变化照片,在照片中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家的变化状况也对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中去感受自己家乡的变化,董老师又播放了几十年前西安的一些视频和现在的视频形成明显对比,去感觉自己家乡西安的变化。学生准备也很充分,有的同学拿着最早的粮票,衣服等从衣食住行用多方面与现在形成对比,总结出科技在进步,人类在进步。
三、课件制作精细实用,图文并茂,音频视频搭配一致。6节课讲课的老师都采用了PPT课件,但不是单一的图片展示,而是配有视屏,音频等结合课堂需要,还实时配音乐很快带着学生进入那中氛围中。比如许梅菊老师的《瞧,我们这一家》中开始导入,中间活动和最后结束都用了歌曲《我爱我的家》,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内容中。兴华小学王良老师的《回顾小学生活》一课中结尾用了歌曲《少年强》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涯。
四、6位教师的板书形式多样,有吸引力。
与我们平时课堂的板书相比,6为老师的课堂板书不仅是格式多样,形式也都不一。6为老师没一位用粉笔来写出板书的,有的采用帖字,有的用卡通动物打上字,有的画出各种图案,记忆最深的是董老师《家乡发展变化》一课采用对联的形式作板书,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对联总结了家乡的过去情况,现在情况,横批家乡的未来,非常新颖,很有吸引力,学生记起来也方便快捷,易记。
以上就是我两天西安听课的一些收获与感受,两天紧张的听课,虽然很累,不能离开座位,但带给我很多的思考,这些宝贵的经验我想在今后我的课堂实践中一定会非常有用的。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正是有了这些缺憾,才使得教育有它无穷无尽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且行且反思且收获”。
2014年12月22日
第二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府谷县第四小学 杨伟成
12月18日至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安排的为期3天的第一届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品德教学培训班,感到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中,共有6位名师在现场进行了课堂教学,西安兴华小学的王良老师进行了说课,还有两位老师进行了微课展示。课后专家及时进行了点评。每一节课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节课,胜读十年书”。
在培训中,我能够做到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踊跃参加班级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小学品德教学的的课改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我把自己在这次培训中所学所感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教育教学受到多元价值取向、多渠道信息来源。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教师应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用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指导教学工作,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西安兴华小学的王良老师的六年级《回顾小学生活》感人至深,整体课程的设计具有跳跃美,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有话说,也关注学生成长,老师把自己和学生在生活中的照片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显著。
二、小学品德教学的几个误区。
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故事课,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学中缺乏学生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的老师甚至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政治课,满堂空洞的政治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该科教学目标。总觉得讲得不够,结果是什么都提一下,该讲的没讲够,讲透,不该讲的又讲一大堆。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软环境,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围,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手段、富有启迪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师生的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西安高新三小的许梅菊老师讲的一年级《瞧,我们这一家》,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课前许老师和每位小朋友进行了握手问好,整节课有快乐中进行,也把许多个幸福的小家庭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家庭的幸福中。课堂中的对学生的评价也很有特点,不是简单的说“你很棒”,而是还说清楚了在哪里好,哪里棒。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既增长知识,拓宽了视野,又学会了许多教学方法,明确了今后教学思路。我将通过这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今年我校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即“学案”教学。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和摸索,我感受颇深。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的思考,问题解答,语言表述等都进行人为控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学案”教学改变了这一切。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案”是教师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是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进行的方案。它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活动性的教学模式。
二.精心编制学案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案的编写是基础,如果学案的编写不成功,学生的学也就不成功。因此为了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我在编写学案时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在编写时我必须以学生的视角来写,以学生学会为出发点,必须身临其“境”,进行策划和组织。在最初编写学案时,我不论什么课,都是一种模式,后来发现这种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便把学案按本身知识的特点进行了分类,适合教师讲的以讲授为主,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另外我还请其他老师帮我修改,进行二次备课。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都挣着在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
三.反思
学案教学模式是我转变了教学理念,加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了我的专业发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如何把教案和学案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我今后还应学习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一定会有教学的再创新的。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体会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体会总结
泾界小学
近年来,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许多先进经验纷纷亮相,成为了新课程教学的亮丽风景。特别是江苏洋思、山东杜郎口等地的经验,成为了我区课堂教学的样板,各校纷纷仿效、改革,也出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教学改革中,我采取了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1.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放在了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味的采取压制、强迫的手段,常常适得其反。近几年的改革,改变了我错误的认识,学生被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教学时能够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值得提倡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但完全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会学生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知识的难度适当教会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3.小组合作的优势
传统的课堂是少数尖子生的课堂,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小组合作,有利于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有利于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快感,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小组并发挥小组的作用不可忽视。
4.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向标
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三维目标,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早将目标定位下来。一节课的任务完成与否,也需要对照目标。目标的展示,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明确。
5.新课程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永无止境,而教师教学不能仅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创新,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动脑、动手、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中总结了“三自四部”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四部即读通课文(例题)、读懂课文(例题)、读深课文(例题)、借鉴课文(例题)。
三、教学手段的革新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实现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自我碰撞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教学内容的添新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是改变了过去教材天下一统的格局,社会、生活、实践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成为教学内容。
五、语文实践活动的出新
活动是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时娱乐,它对于解决当前困扰学校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一问题有着独特的意义。我不喜欢板着脸孔教学生学习,愿意用自己的热情和阳光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六、存在的问题
1.讲授过多
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在教学中能够采用上述理念教学,并且采用了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本学期由于教学任务较重,课堂教学改革不够深入,仍延续了传统模式,并且以讲授为主,剥夺了学生的权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探索复习课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改革不坚持
由于对课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以在改革过程中有动摇思想,甚至产生怀疑,唯恐因为改革影响教学质量,甚至有时候出现反复。今后要坚定思想,大刀阔斧的深入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
3.教学与改革的关系处理不好
教学需要遵循学科规律进行,改革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我的实践感受是在改革中重视了教育规律而忽视了教学规律,出现改革与教学两层皮的问题。今后还需进一步探索,改进。
泾界小学课改小组
2011年3月
第五篇:2015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体会
2015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体会
莲山
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体会
刚刚放暑假,学校通知去参加培训学习,一股不情愿的情绪涌向心头。大热天,培训什么啊?继续教育已经改为网络研修了,还能学什么呢?哎,去了不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我直奔会场。啊,好大的阵势,全旗近千名骨干教师队伍聚集在达尔罕宾馆二楼会议室,要聆听韩立福博士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讲座。在讲座中,韩教授提到了创建学本课堂,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的概念。并用大量的事例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是全新的,一种理念的转变,虽然是懵懂的,但是也是信服的。目前的教学,对我个人来讲,确实存在着学困生明显提高缓慢,没有实效的现象。倘若真如韩立福博士所言,在团队中学生互帮互助,在学习中教师放下三尺讲台,以大同学的身份同学生一块研讨,或许真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至于怎么操作,还是有难度的。原本以为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可以吗?有点心里没底啊。开学后要尝试分组创建小组合作团队,选出学术助理,学科长,慢慢手把手教会结构化语言,理清学习思路。唉,想想头都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放下架子,真正融合到他们的学习中,时刻关注学生成长,关键之处帮一把即可。
回顾自己的教学之路,理念上一直关注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但是方法缺乏系统性,一直没有满意的状态。现在面对这样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又有些手足无措。我该如何应对?实践出真知,下定决心,开学后就操作起来吧!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