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钳工论文
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内容摘要] 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解决学生生产实习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锉刀柄在手心准确定位方法;利用推力点,促使锯削技巧形成。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社会四化有用之才。
[关键词] 锉刀柄握法 推力点 锯削技巧形成
锉削、锯削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锉削、锯削技能的学习是受握法、站立部位、身体动作、作用力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传统的握法(如《钳工生产实习》p35,图4.2大板锉的握法;p59,图5.2手锯的握法)出现握锉柄后顶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握”变成“抓”,造成锉刀推出力度不足;满握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约30mm,偏高的推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造成锯条折断及锯缝歪斜。
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改进锉、锯的握法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合理引用,改进锉柄握法
锉削是每位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锯、锉、錾等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锉削技能容易掌握。其实不然,锉削的平面、平行面、垂直面精度要求均较高,要达到锉削的加工精度,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而在锉削的基本技能形成中锉刀的握法是关键。
1、大板锉刀传统握柄方法及存在问题
大板锉握法:右手紧握锉刀柄,柄端抵在拇指根部的手掌上,大拇批放在锉刀柄上部,其余手指由下而上地握着锉刀柄 [见《钳工生产实习》p35,(图4.2)]。此说无可非议。但多数学生认为锉削操作技能容易掌握,没什么危险性,因此当实习指导老师在讲解、演示时,学生漫不经心,操作时掌握不了握柄的要领,造成2/3的学生出现锉柄握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握”变成“抓”(如图1)。由于锉柄没有顶在掌心,锉刀推出力度不足,两手无法控制用力平衡,动作不协调,锉削加工面就不平整。
2、改进锉刀握柄方法
为解决学生锉刀握柄容易顶偏问题,经常将锉刀柄放在手掌上反复摆放、握压,使锉刀柄能准确对准掌心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寻求准确的定位。在尝试中发现用右中指作钩状后将锉柄放在上方,握紧锉柄后顶住部位比较靠近在掌心上。在此基础上再调整各手指的握紧顺序,使锉柄能较准确地顶住掌心。右手中指作钩状的过程,发现如将无名指及小指收拢,与儿童玩耍时的手作枪状形一致,此法在教学中应用,锉柄在手心上都能准确定位,具体方法如下:
a)右手先作状如图2(a),右手在此方位如举枪,容易引起学生注意。
b)右手再作状如图2(b),右手在此方位为的是使锉刀握后与锉削方向一致。
c)将锉刀柄放在中指弯形上并顶住掌心位[如图3(a)]。
d)拇指按住锉柄。中指微松上移压住锉柄,食指呈钩状与拇指相对压住锉柄,锉柄顶住掌心位置[如图3(b)]。注意锉刀水平放置。
e)当处于锉削状态时,还应调整人体的相对位置,保证Ⅰ、Ⅱ、Ⅲ三点成一直线[如图4(a)(b)]。如果三点成一直线,锉刀推进方向性好,由于锉刀推进过程能保证直线运动,从而可使锉削工件表面达到平整的要求,提高了加工表面的质量。
通过形象手法“游戏”,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技能上手快,锉削加工表面质量随之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锉削技能技巧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巧妙利用推力点,促成锯削技巧形成
锯削看起来与锉削一样容易入门,但多数学生在学习锯削过程容易出现速度过快(80次/分钟)、锯缝歪斜的现象。如果不刻苦学习,不潜心去研究锯弓的握法及力作用点的位置,很难使技能化为技巧。
大部分实习指导老师讲授“手锯握法和锯削姿势,压力及速度的握法”时,都根据《钳工生产实习》p58图5.1握法及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本来右手满握锯柄,左手轻扶锯弓前端,这种握法对学生掌握锯削技能的入门是起到关键的作用的,但学生如果简单沿用传统的锯削方法持续练习,不潜心去研究握法及推力点,则技能的提高缓慢;又因为两手握、扶及力作用点受到制约,技巧难以形成,锯削断面质量及平面度较难达到精度要求。
原右手满握锯柄位置,当用力推出时,作用于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位置30mm左右[图5(a)],由于作用力点与锯条不在同一直线上,偏高的作用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锯条容易折断及锯缝歪斜,致使锯条用量增加和锯削断面平面度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受到影响。除了右手推力点(握位)外,左手拇指按压位置对锯弓下压力度影响很大,如果前端按压力度不足,在刚推出的瞬间,因后面力臂长容易造成前后不平衡,导致锯削过程上下摆动幅度大,影响锯条的运动路线和断面锯痕的清晰度。
假设安装孔中心作为一定点,推力点1在其上方30mm的位置使锯弓向一侧的偏移量为B(图6),如果将该点向下移动20mm,推力点2高于定点10mm[图5(b)]时使锯弓向一侧的偏移量为B/3,推力点接近锯条安装孔中心,即推力点较直接的作用于锯条运动方向,锯弓就不易摆动。(说明:推力点2是满握锯柄的局限位置)。加上使拇指呈钩状用关节内侧扣住锯弓,这样可以增加下压力约1倍,由于前端的下压力增加,可解决刚推出瞬间造成前后不平衡的毛病,当然身体要配合整个锯削动作的完成,注意右手推出力要大于前端下压力,才能使锯条前进,而且不使锯条压断。即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又要勤学苦练,才能使动作协调自然,动作协调自然才能获得最佳的锯削效率。
由于前端下压力增加,动作配合协调,锯削速度自然就能慢下来,人操作起来也就不容易疲劳,对锯削的“论提久战”非常有利。改进后,由于往复速度一般可少于40次/分钟,因此有较多时间去注意锯缝与所划加工界线位置,使锯削断面平面质量提高。由于锯削断面质量的提高,使学生感受到技能进步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的,使技能转化为技巧的学习时间缩短了约1/3。
综上所述,在锉柄的握法上,由于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解决锉柄顶住掌心位置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促进锉削技能技巧的形成;在锯削方法上,由于改变两手力的作用力点,使右手推力点方向与锯条前进方向接近一致,减少锯弓推进摆动,又使左手下压力提高,保证推出瞬间前后平衡,提高锯削效率和锯削断面质量,缩短技能转化为技巧时间。两种技法的改进对生产实习教学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钳工论文
关于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 要:传统的钳工实操安排,学生在基本技能的练习中,极易疲劳,加上动作单调,内容枯燥,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本文总结了钳工实操项目的特点,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关键词:钳工;实操教学;质量认识。
《钳工工艺》是牡丹区劳动技校数控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钳工实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它的内容包括了平面划线、钳工、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及复合作业,另外还包括常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本人在以前的两次钳工实操教学中发现如果按照书本上项目来进行实操,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所以学生认为钳工实操很辛苦,即使掌握了,用处也不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本学期在分析钳工实操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实操教学进行了改革,让学生从消
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钳工实操项目的特点
1、钳工实操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如:锉刀、手锯、钢尺、锤子等,这些设备和工具,学生对钳工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有的学生还错误的认为钳工技术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及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生产现场相差甚远,即使掌握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2、钳工实操劳动强度大,体能消耗大,学生感到比较疲劳。由于钳工操作的特殊性,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3、钳工实操时声音大,实操环境差,学生有心烦意乱的感觉。,由于条件的限制,一次三十个学生在一个不大的课室内实操,这么多学生锯削、锉削、锤击铁块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学生普遍反映比较刺耳,有心烦意乱感觉。
4、钳工效率低,进度慢,学生实操无兴趣。要锉好一个平面需要多次反复进行,有时一上午也锉不平一个工件,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
二、钳工实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钳工实操存在着上述特点,加之目前学生吃苦少、身体素质差、独生子女多的现状,在钳工实操教学中突出存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对钳工实操认识不高,思想不重视,实操态度不端正;认为钳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认识不到钳工工艺在现代化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操时,应付凑合,满足于“及格”,对自己要求不严,得过且过。
二是少数学生怕苦怕累,甚至叫苦连天,不愿完成既定的实操训练任务,在实操中偷工减料,影响了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个别学生身体素质差,造成了体能难以胜任钳工实操训练需求的矛盾。有的学生尽管实操态度端正,训练也很刻苦,但是由于体能不足,影响了实操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钳工实操质量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钳工实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既有钳工项目特点的制约,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针对钳工课题的特点,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钳工实操教学质量。
1、思想教育--是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为提高实操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操中不怕苦、不怕累,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实操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实操态度不端正的个别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实操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牢固树立“思想教育与培养技能并重,思想教育先行”的原则,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实操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了广大学生对钳工实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实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地讲,学生中明显地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景象,即感到钳工实操时间短的多了,加班加点的多了,刻苦训练的多了,精益求精的多了;思想重视不够的少了,请假旷课的少了,应付凑合的少了,偷工减料的少了。
2、培养兴趣--是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实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①、教学方法有趣:在钳工实习教学中,运用口诀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如:锉削是钳工专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锉削姿势正确与否,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操作者的疲劳程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锉削的操作姿势又很难掌握,于是采用口诀法教学:
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上身倾斜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左腿伸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
简短几句话,把从握锉,站立步位,姿势动作以及操作用力几方面加以形象的概括。学生记熟了口诀,明确了教师的要求,可按照口诀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一是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可针对错误有的放矢,用口诀进行及时纠正,使得学生易记易改。
②、实操项目有趣:如果按照书本上的项目进行实操,训练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此时指导老师应把实操项目设得有趣一些。本学期我就对实操项目进行大胆的改变,使得实操变得有趣多了。如以上两个项目学生认为实用,实操过程中感到比较有趣。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完成了任务。
3、科学训练--是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保证。
俗话说,苦练不如巧练。训练效果与训练时间有关系,但并不绝对与时间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是实操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体能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尤为重要。如:我在“錾削”课题练习中,穿插“游标卡尺使用”这一课题;在“锉削”课题练习中,穿插“划线”课题练习;在“锯削”课题练习中,穿插“錾子的刃磨”练习。主要出发点为:变整天单调、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为穿插训练。在基本动作训练后,穿插有关《钳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及另外的课题。这样学生得到了休息,体能得到了恢复。教学内容因为穿插而不显得单调、枯燥,也从根本上确保了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最重要的是,穿插教学,很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去体会理论,检查理论,以实现学生较快的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及钳工工艺学理论。
4、分层教学--是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学生素质有差别,体制有强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区分层次,根据学生的体能、素质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体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体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适当降低标准要求;要求体能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加大钳工量、提高钳工精度等。
总之,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实操指导老师必须加强研究探索,以上只是本人在本学期所带钳工实操的初步尝试。
第三篇:免费钳工论文
钳工教学方法初探
主题词:钳工技能 目标 基本技能 感觉 综合操作 评价
摘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对钳工实训目标分解,作到心中有数。培养打牢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培养感觉技能,注重综合操作训练,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性。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的。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
我校为职业类学校,学生素质和普通中学相比,差距较大。对机械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张高中毕业证。文化课不必说,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干活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一方面,我校实行“双证”制度,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前要先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然后教育局才能根据在校成绩,颁发毕业证书;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也要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方有资格报名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学。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工业上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并不是上来就把学生带到钳工车间开始讲解,而是先开一个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二、分解钳工实训目标,作到心中有数
学生光知道了“为什么学”还不够。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新鲜劲一过,又会懒懒散散。因此,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这样,学生就不至于简单的以为时间还长,对自己反复的动作练习感到枯躁单调,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技能目标,明白自己技能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了时间意识,产生一种紧迫感。
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我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一个毫米,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一个毫米。第二周锯割练习要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并向学生指出,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准确控制,过小导致工件报废,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的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三、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地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地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能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的胳膊、手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有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比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大约达到0.2mm,这样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高的练习。
四、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如汽车修理工能凭听觉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也要控制在丝米级。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
第四篇:钳工论文
钳工论文
题词:钳工技能 目标 基本技能 感觉 综合操作 评价
摘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对钳工实训目标分解,作到心中有数。培养打牢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培养感觉技能,注重综合操作训练,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性。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的。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
我校为职业类学校,学生素质和普通中学相比,差距较大。对机械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张高中毕业证。文化课不必说,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干活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一方面,我校实行“双证”制度,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前要先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然后教育局才能根据在校成绩,颁发毕业证书;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也要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方有资格报名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学。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工业上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并不是上来就把学生带到钳工车间开始讲解,而是先开一个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以下内容跟帖回复才能看到
==============================
二、分解钳工实训目标,作到心中有数
学生光知道了“为什么学”还不够。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新鲜劲一过,又会懒懒散散。因此,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这样,学生就不至于简单的以为时间还长,对自己反复的动作练习感到枯躁单调,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技能目标,明白自己技能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了时间意识,产生一种紧迫感。
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我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一个毫米,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一个毫米。第二周锯割练习要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并向学生指出,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准确控制,过小导致工件报废,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的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三、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地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地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能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的胳膊、手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有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比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大约达到0.2mm,这样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高的练习。
四、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如汽车修理工能凭听觉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也要控制在丝米级。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当自己分别采用大板锉、中锉与油光锉时,每次锉削的锉削量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超出,忍不住用力连锉几下,就把工件尺寸锉小了。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检测,多思考,多观察,通过科学训练,熟能生巧,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出一定的感觉技能。一般情况下,熟练的学生在锯割后留下约0.2mm的余量,使用大板锉连锉十次左右,将余量减少到约0.1mm,然后使用中锉再锉削十余次,余量控制在0.05mm左右,最后用油光锉修整。
五、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钉锤,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例如“凹凸T形配”、“方孔配”等。
六、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第五篇:机修钳工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机修钳工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论文题目: 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
李 勋
摘要:有机粘接剂套接的抗剪强度比无机粘接剂差,但搭接的抗剪强度却比无机粘接优越,而且耐冲击性强,因 此使用范围很广。重点介绍了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关键词:有机粘接技术;钳工工作;应用
中圈分类号:TM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725(20o7)0l一0130—02 Organic Bind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Benchwork UU Man—xin(Kailuan College of SkilledWorker,Tan~shan063004,China)Abstract:The shear resistance of sheathing link by organic binder is wor[~than by inorganic binder,but the. formers shear resistance of hanging link is superior than the latter,and its"impact resistance is strong,SO its’ useful scope is very wide.An emphasis on the organic binding technology’s application in benchwork is introduced.
Key words:organic binding technology;benchwork;application
篓钳工在维修、保养机械设备的工作中,常常遇到 漆也能粘牢的方法。一些设备的标牌脱落,新的设备在使用时,为了管理 1.1 塑料标牌的粘合人负责,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每隔3 m打一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见图1),距底板以上1 m打一排垂直煤壁的水平眼,顶梁以下0.3 m打一排与水平方向成20o夹角的顶眼,眼深均为3 m。排排注水,注水眼交错布置。每个注水孔注水均30 IIlin,注水量约3—4 t,直至顶板淋水为止。掘进工作面在探头两侧各布置一高一底2个孔,孔深3—5 m,顶眼向上倾斜10 20~,中眼垂直煤壁(见图1),利用交接班时间充分注水。
煤层注水的技术效果
(1)降低了采掘工作面煤尘浓度,给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注水后采掘工作面降尘率在60%~90%之间。经测定未实行煤层注
水前工作面粉尘总浓度为20-Ylg,呼吸性粉尘浓度为5—ng/,实行煤层注水后,总粉尘浓度降为7 rIlg,呼吸性粉尘浓度降为2 t m3。连续注水而得到预先湿润的煤炭,在整个矿井生产流程中都具有防尘作用,减少了煤尘的产生、飞扬和沉积,改善了整个矿井的生产面貌。
(2)减少了片帮冒顶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因公司所采煤层为“三软”倾斜煤层,且进行放顶煤开采,采掘过程中极易发生冒顶事故,实行煤层注水后,煤体得到了充分湿润,其粘结性大大增强,从而减少了冒顶事故,加快了生产进度,提高了单产。注水前,单头采煤进度为3 m左右,单产1.5万t;注水后,单头采煤进度7 m左右,单产3万t以上。全公司年增产量24万t,节约材料费3O余万元。
(3)降底了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水从煤体的裂隙中注入后,驱赶自由状态的大量游离瓦斯,同时使吸
附状态瓦斯延迟了解稀释放时间,使煤层的游离瓦斯在开采前提前卸出,而吸附状态瓦斯又推迟了释放。因而大大降低了落煤时瓦斯涌出的高峰值,从而避免了瓦斯超限。32041工作面注水后,回风流瓦斯浓度由0.5% 0.6%降低为0.3% 0.4%。结论
煤层注水降低了采掘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和瓦斯浓度,有效地预防了片帮冒顶事故,成为矿井防尘、防瓦
斯和防顶板事故的一项重要安全技术措施,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在“三软”煤层中可大量推广应用。
采用6101环氧树脂100—120 g,650聚酰胺树脂100 g,在室温下调和,可以与带油漆的铁板粘合,且油漆不需要刮掉,粘接前只需用溶剂将表面污渍、油脂清洗干净即可。然后在室温下固化,不需要加 热、加压,粘接效果较好。
1.2 金属标牌与带油漆的铁板粘合
将涂有油漆的金属表面清洗干净,不必除去油漆,待干后采用502快速胶,不需要加热、加压,白干
几分钟即可固化。
1.3 铝、有机玻璃与经油漆后的铁板的粘合将待粘接的表面擦
拭干净,不必除去油漆,采用301胶液,加入3% 4%的胺类液体固化剂调均,涂抹在粘接表面,并施加微量压力,在常温下自干1 天,既可固化。在维修量具上的应用
2.1 千分尺上镶硬质合金测头千分尺硬质合金头脱落,最好用环氧树脂胶粘接,胶合剂中不加填冲剂,配方如下:
101环氧树脂77%、磷酸三苯脂23%和少许乙二胺(每5 g环氧树脂和1.5 g磷酸三苯脂加入5—6滴乙二胺)。配制时将3种材料倒入烧杯中加热搅拌,待其溶解变成乳白色胶液即可使用。使用时间可保持3~4 h。5 g环氧树脂配成的胶合剂可粘接l5—2o把千分尺合金头。
粘接方法与步骤如下:
(1)将活动测杆和合金头胶合面分别在一般砂轮和粒度为4o或6o号碳化硅砂轮上打磨平。
(2)用四氯化碳或丙酮清洗胶合面,除去油污。
(3)在两胶合面上涂上一层胶合剂(厚约O.3-0.4 mm),然后用定位套校正,并将合金头压牢。
(4)将夹具与测杆一同放在120。烘箱中干燥2h,或在室内自然干燥24 h以上即可固化。
(5)固定测砧上的合金头,直接在千分尺上粘接,用定位套校正后,靠活动测杆或校对棒压紧。
2.2 塞规手柄与量头的粘接
用HXJ一3型万能胶、914快速固化环氧胶、环氧树脂、502快速胶等,均能对塞规手柄与量头实施
粘接,而且能在使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粘接非金属材料上的应用
3.1 玻璃与胶木的粘接
将待胶合面污渍除净,可采用502快速胶、聚氨酯粘接剂101,301粘接剂或环氧树脂,粘接时应加
点压力,经过5 d干燥固化即可使用。
3.2 橡皮摩擦轮的粘接
钳工在维修设备时,经常遇到一些老式的橡皮轮,它是在钢板表
面铺上一层橡皮,且用铆钉铆合而成,由于在铆钉处产生凹入现象,对使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维修时使用303树脂胶,将待胶合表面用
锉刀锉毛,两粘接表面均采用丙酮清洗,粘和后用夹具夹紧,自然干燥1~2 d即可。用这种方法粘接的橡皮轮,经过使用效果很好。
3.3 塑料摩擦片的粘接
一些摩托车上的刹车片,维修时,是将担料摩擦片用铆钉与钢片铆合在一起,这种操作工序多,费工时,且刹车片使用寿命低。改用JF—l胶液,将塑料摩擦片与钢片粘接在一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冷冲模具上的应用
用环氧树脂浇注冷冲模具,具有很大的优越眭。
(1)成型方法简单,制造迅速。如退料板和导向板的型孔,不论形状多么复杂,只要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且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固化,不需钳工精修,更不用成型加工,从而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2)提高型孔质量,保证装配精度。装配过程中,无论是凸凹模配合间隙的均匀性和型孔光洁度,都比手工加工的好得多。
(3)简化了对钳工和机械加工的技术要求,化难为易。如退料板和固定板的型孔,只要加工成近似于凸模的粗糙轮廓,周边留有1.5~4 mm左右的空隙即可。采用环氧树脂浇注能解决用普通机械加工难以克服的困难。
(4)耐磨性显著提高。由于在导向板型孔浇注中掺人极硬的碳化硼,因此提高了孔壁的耐磨性。
(5)操作方便。粘接剂随用随配,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工艺装备。用环氧树脂浇注冷冲模具,浇注前先用乙醚清洗退料板型孔壁,在凸模与退料板接触的部位以及放退料板的平台上,涂一层极薄(一般不超过0.03mm)的脱模剂,如二硫化钼、聚苯乙烯、甲苯溶液、黄油等。有条件的最好将退料板在80。C的环境中预热一下,然后放置在平台上,接着将固定板上的凸模插入退料板型孔内,校正好位置,使凸模居于预加工的型孔中央,便可进行浇注。浇注时,需注满并略有溢出为止。然后按照所用固化剂的固化规范,进行适当加温固化和缓慢冷却即可。在机床维修上的应用
钳工在机床修理工作中,无论大修或日常维修,机床导轨面的修理都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机床导轨、塞铁等磨损后,可采取镶玻璃纤维板,用环氧树脂粘接的方法修复。修复时,先将玻璃纤维板待胶合面用砂条拉毛,再用丙酮清洗干净,用(6101环氧树脂10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份,650聚酰胺60~100份,乙二胺4份)配制好的粘接剂粘补导轨。
参考文献
一:刘满信: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
二:王旭:钳工技能竞赛技巧探讨
安徽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学报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