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川地震博物馆》观后感
《北川地震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了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
我们一到了那里,看见了整个道路上到处都是裂痕,可以想象,当时地震的情况多么的惨烈。走在路上,心中顿时一阵阵发冷。我的姐姐就是北川的,她的爸爸、妈妈就是在这场地震中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听姐姐说他们正在地里干活,看见山上的石头和泥土直接就滑下来把他们俩都埋进深深的泥土之中。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他们的尸体,想到这里我心里感到特别的恐怖。还有的是我妈妈看见姐姐的妈妈、爸爸都不在了,我的妈妈特别的关心姐姐,爱护我的姐姐。还有就是这里的移动大楼,本来就只有32人,这地震一震,就死了16人,而且有些人还是退休的,应该是享福的老爷爷、老婆婆们,也在这场地震中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我还听当地人给我们说这里的公安局长更是可怕。听说这所公安局的副局长当时正在外边出差,听说家里地震了,飞似地驾车赶回来救他自己的孩子。可是刚刚来到学校,就看到的是眼前一片震后的狼藉,当时,他一下子跪倒在地,这时他脑海又想起了在公安局的同事,他马上赶到公安局,冲进去救人,可他才拉出来三个人就被一阵余震袭击,一块板砖刚好砸在了他的头上。还有北川中学,北川中学本来就是依山而建。地震发生的时候,这座山刚好塌方,一块块石头接二连三地滚落下来,5000多人无一幸免,只剩下一杆迎风招展的国旗。
游完这地震遗址,我只想说:灾虽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我们要一起面对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要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观北川地震博物馆
今天是周末,天气晴朗。妈妈开车带着我们全家来到了北川地震博物馆。一进门,看见的是几根大柱子,周围墙面上,正前方是一地图,用泥土雕刻的地图,地图上分别标有地震的震源带和受震的位置,而且还分了各种程度的。正后方也是雕刻的人体像,有人民解放军,有藏族奶奶,有工人叔叔,还有小朋友们等等。看完后,导游阿姨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可以放映的地方,房间不大,但感觉挺舒服的,听阿姨介绍是什么4D音响效果的,主要让我们亲身的体验到当时地震的场景,那真是与犹未尽的感觉。走过了放映室,我们来到各个雕塑的地方,让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妈妈为了找到自己的孩子,用电锯锯断了自己的双腿,去找自己的儿子,终于费尽全力找到自己的儿子时,她已经失去了自己双腿的残疾人,妈妈并不难过,当看到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她高兴的笑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向这位妈妈致敬!向天下所有爱自己孩子超过爱自己生命的父母致敬啊!再看看我妈妈,她的两只小眼睛已经都红了,我悄悄给她递上纸巾,挽着她的手说:妈妈,我爱您,我永远要当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参观完一楼,我们来到了二楼。二楼的场景好像比一楼要轻松点,有全国过地地震的图片,有党中央领导来现场的照片,以及中央下发的文件内容等等。给我映像最深刻的是因为地震受灾,各地四面八方都来支援我们的建设,不管是道路、工厂,城市建设等都出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位建筑师爷爷从地震后来到了北川,为抓紧建好一个新北川,不顾自己的身体,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最终将自己的身体奉献在了北川这片土地上。我很敬仰这位爷爷,看到这里,我的眼圈也湿了。为了我们这里的老百姓能尽快过上新生活,他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真的是了不起啊!再一一的看完后,已经都是下午3点左右了,我们就准备回家了。
一路上,我情不自禁的为地为建设博物馆的工人们说好,因为他们让子子孙孙都知道了这一触目惊心的时刻。
第二篇:北川观后感
从悲壮中走出的城市
--新老北川县城
7月13日,怀着一颗无比沉重的心情来到了从悲壮中坚强走下来的北川县城。“5.12”大地震那一幕幕悲壮惊魂的场景终于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以往一直是通过电视或者是相片才能看见,当这一切就现实的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自己的那颗心还是忍不住一的阵抽搐,可想而知当时会是怎么样的一片惊心的场面,大地在颤抖,山河也破碎,本来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大地在那么短短的时间里面支离破碎,无数的北川人民顿时在这场举世罕见的的灾难中丧失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可爱的故乡。
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但是2008年5月12日,这个用死亡与伤痛记下的日子依然让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这是第一次来到地震后的老北川县城,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惨烈的场景。眼前的满目疮痍让的大家变得沉默,在废墟中穿行,总是会有人停下脚步,对着那些坍塌严重的废墟深深的鞠上一躬。虽然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这刻骨铭心的一霎那,然而,当我们真的进入北川老县城,真真切切的看到这凝固的历史瞬间时,依然会让我们触目惊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平常的2点28分的时候正好是大家上班上课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员都会集中在这个时候,当所有人都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判断和思索的时候灾难降临,人们瞬间就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这些内心不由的一阵抽搐,当汽车缓缓开进北川老县城,不断闪入眼帘的标语既让人感到沉重与悲痛,更让人感到力量和希望。尽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我看到这一切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到处是断垣残壁,到处是被扭曲或者折断的钢筋,木料和簇拥在周围的砖瓦。周围的山体上,强震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不仅仅改变了山体形状,也将附着其上的草木一起卷入深谷,像是少女被强行撤去一撮的头发,露出了头皮似的。
老北川中学校址的绝大部分已经掩埋在巨石和泥土之下。山体滑坡几乎与地震同时发生。听报道说,当时除了正在上体育课的数十名师生侥幸得以生存下来,其余数百名师生员工都被埋在废墟之下。奔泻而至的巨石层层堆涌着,像是万马奔腾的场面嘎然而止。整个学校只留下了一堆篮球架和一更旗杆,上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的心悸动了一下。旁边的同学说,请大家不要喧哗,不要惊扰了地下的亡灵。一切都在瞬间定格。那些受到地震波强烈冲击的建筑群,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惨状。我突然觉得,这些经历过灾难的房子,也像人一样,有的倒下了,有的致残了。倒下的,粉身碎骨,直立的,遍题鳞伤。只不过经历灾难的人们,死者长眠了,伤者治愈了,幸存者搬家了。这些建筑还坚守在这里,见证者残酷,也写意着坚强。
在公安局,信用联社,银监分局,保险公司,电信公司大楼前,立着一些张贴着遇难者的遗照。上面介绍了单位员工数量,还有一些死难者没有找到照片的就用一朵白花代替。照片上的人无论年龄有多大都是面带着微笑。这些神采依在的遇难者就像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想驻足的游客微笑。
我的脑海中极力复原当时的情景。脚下的路已经打造的非常平整,但当时一定是乱石和瓦砾铺地。鲜血风干了,呻吟消失了,痛哭远去了。天还是那样的蓝,但是此地已是一片寂静。老北川酒店门口雕塑的三只羊依旧抬着头,眺望着仓翠的山林。
第三篇: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雪化后是春天
雪化后是春天
——观北川地震遗址后有感
2013年12月28日,临近2014年,绵阳的天气很好,蓝天白云,冬阳灿烂,微风淡扫。这样的天气是很适合外出游玩的。很早就想去北川地震遗址看看的,刚好有去过的同学愿意再陪我去一次。去时在车上他就告诉我,叫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到时不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知道他的意思,毕竟2008年的那场地震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创伤。在车上我就在想着自己以前通过网络和电视看到的那些汶川地震图片,还记得当时自己在上初中,那时震感很强,远在达州的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么强烈的震感,别说就在震中的汶川和北川了。学校自然是放了一周多的假,人们都害怕回家,都拖家带口的露营在广场上,广场上的广告显示屏上24小时播放着关于地震的最新情况,当时很多人都是哭着看新闻,整个广场都很安静。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恍惚如昨天,历历在目。
到达北川地震博物馆的时候,才中午,天很蓝。看着当地人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微笑。其实在来的车上就已经经过了北川新县城,房子修得都很漂亮,环境优美,游客也很多。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气息。当时只觉得心里一松,真好!北川的人们已经从那些伤痛中走出来了,真好!
我们是先参观的北川地址博物馆。博物馆用的建材都是庄严地褐红色,显得很沉重和端庄。走进博物馆,看到的第一幕就让我很心痛:那时一个很大的钟,上面的指针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后面还有无数的各式各样的时钟,它们的指针都定格在了那一瞬间。只知道自己的心在那一刻揪得很紧,紧得快透不了气。在后面就是地震中被砸坏的各种车辆,有的车被砸坏后,只剩下一个形状。还有上百双鞋子,大小各异,有平底的布鞋,有时髦的高跟鞋,有板鞋,有皮鞋„„记忆最深刻的是几双小孩子的鞋,是那么的小那么可爱,却蒙上了厚厚的尘土。我想在那一天他们定是高高兴兴穿着自己最喜爱的鞋子去上课,可是到了最后,鞋子还在,它们可爱的小主人却永远不能陪它们了。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无常吧!
博物馆里那么多的场景都让人望之动容,还有就是四处悬挂的写满各种美好祝福的旗帜,那是一句句温馨的满含爱的言语铸成的温暖城墙。还有志愿者、军人、医生„„抛下的满腔热血和爱。每一件当时的留下的物件都让我心酸又心疼。还有那用蜡像做成的一家四口温馨吃晚饭的场景,也许他们没有意识到下一刻的残酷无情。他们脸上的笑是那么让人暖心。在博物馆里还放着当时的新闻,当时的音乐,以及作家诗人写的诗歌,每一句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却又那么感动。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博物馆后面展览的都是北川如何在大家众志成城下,重建家园。今天的北川那么漂亮是离不开党和国家,以及世界上爱心人士的帮助,所以你可以在北川的任何角落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感恩的标语。这是北川人民最朴质的一种感谢吧!走出博物馆,恍惚穿越了一次时空回到了08年,再看看外面的蓝天觉得格外美好。
到了北川就必须去看看地震遗址,就如同到了北京要去长城一般不容置疑。也许是我之前在博物馆时情绪已经崩溃过,在到了车程几分钟远的地震遗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只想一次哭够。在遗址大门处有两副图,一副是地震前的北川县城,一副是地震后的,差距是那么大,大到让人看了就想哭。08年5月12日地震,我没有去过现场,但从电视中已看到当时的惨烈场景,心已受到猛烈撞击。一进入地震遗址禁区,我们的眼帘就被一条醒目的提示吸引住了:放慢你的脚步,放低你的声音,给逝者一个安宁。逝者已经离去,我们还忍心惊扰他们吗?然而当自己的双脚真正踏上这块曾遭受大自然摧毁的土地时,见到那一片片残墙废墟时,心头仍然一阵阵抽紧:那摇摇欲倒的住宅楼卫生间里那面反射光亮的镜子,那扇已由正方型变为圆弧形的塑钢窗,那几辆掩埋在大楼下的汽车,那一排挂着已退色遇难者照片的橱窗的瞬间;凝重的空气里,透出阵阵阴森的寒气;不知何时,惊叹和议论渐渐被寂静的四周替代,那残垣断壁间偶尔生出的几棵青草,那祭奠残留的痕迹,都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现实的安息乃至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之情„„凝重写在脸上,悲痛刻在心里。无不让人心酸掉泪,唏嘘不已。
记忆最最深刻的是曾经的北川中学,那么一个中学竟然被一片山体活活掩埋掉,只剩下小块操场上孤零零的篮球架,还有那孤零零的升旗台,那一面见证了最悲惨一幕的红旗,是不是也会哭泣。很多人都安安静静的买上一朵黄菊,祭奠逝者。也许,我是说也许,如果没有那么一场地震,那些正在读书、午睡、嬉闹的孩子,他们现在一定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可惜,天不如人愿啊!我注意到每一个参观者脚步轻迈,神情凝重,没有人嘻笑,没有人高声说话,恐怕惊扰了地下长眠者。
诚然人生很短暂,但是上天很不公平,那些人他们还没来得及认真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就已经化为一缕缕烟,飘散了,只留下残垣断壁诉说着灾难和痛苦,还有、还有那瞬间匆匆离去的数万逝者,为何上天不怜悯苍生?曾经的人们是那样的踌躇满志、轰轰烈烈、功成名就,人生、理想、情感、抱负、事业、家庭,还有他们为之奋斗的希望,是何等的美好呀!还记得有栋楼已经坍塌了,但是在那坍塌的废墟上却开满了多多不知名的花,很美好。那花儿她还知道自己的主人哪里去了吗?是不是也在等着自己的主人?物是人非,花依旧在,种花和看花的人却已经不再了。世界上最悲痛的事莫过于如此。
我们在当年的县政府大楼前面,看到了一个20多岁的青年人在那里默默地站立着,我们忍不住上前询问后,才知道他就是这座大楼唯一的幸存者。他告诉我们只要有空进来,他都会站在那里祭奠他的朋友、亲人和所有在地震中的遇难者,才能使自己的心灵深处得当一丝丝慰籍。他说他其实最害怕过节了,因为只要一过节,他就想哭。因为在那之前有那么多人陪他过节,可是现在虽然也不是一个人,但每逢佳节总会想起曾经的那些人,想得心发疼。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静静地陪他站着。最后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那个人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没有过不了的寒冬,雪融化后不就是春天吗?然后他很灿烂的笑了,很好看很有感染力的笑。看到他如此,我悬着的心突然就放下来了,轻轻地松了口气。是啊,子曾在川上曰:“逝者如是夫!”时间已经过了5年,他们的创伤已经被治愈了,他们已经度过了最严寒的冬天,迎来了最美的春天,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
我平时游玩是很少拍照的,但这一次却拍了很多照片,有些历史是不可以忘记的,不是吗?在返回绵阳的路,我感到先前朋友说得没错:参观北川地震遗址会让每个人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想我不仅洗礼了自己的灵魂,更多的是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和热爱生活。还有就是感动,因为人生不需要多么伟大,只需要感动和珍惜。
第四篇:《北川重生》观后感
《北川重生》观后感
2008年5月12日,我会永远铭记这一天。汶川大地震,震撼全中国,震惊全世界。
在这场举世惊悚的灾难中,最为严重的灾区北川县——中国独一无二的羌族自治县,遭受了极限地震波和最沉重的打击!
一个曾经躺在秀美群山和清丽江水怀抱中、历史延续1441年的古老县城,瞬间被夷为平地;一座正在上课的县级中学,瞬间轰然倒塌;一个个午后繁忙的市场,瞬间灰飞烟灭;一座座正在生产的工厂,瞬间墙倾瓦解;一片片宁馨的居民社区,瞬间变为可怕的废墟„„
在观看了影片《北川重生》,我的泪水不停地流下,影片真实反映了山东人民和北川人民在救灾和援建过程中所展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习惯”。在灾情发生的时刻,全国各地积极捐款捐物,心系北川,情系北川。随着电视直播信号的恢复,北川灾区的悲惨场景和救援的画面呈现在千千万万观众面前。全国各地的对口援建工作迅即展开。干部李振河没来得及和母亲告别,就带队踏上了援建北川的征程。王静违反不允许女同志参加援建的规定也在同行的队伍里,为北川做出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早已形成中华民族的生存理念。在面对灾后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李振河带领着灾区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浴火重生的美丽新北川。
舍小家顾大家,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奉献精神。韩慧正读大学的儿子大伟一直不肯原谅父亲不先去救他;李振河为工作没顾及上自己的母亲。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重建家园,正在凝聚成遭受历史罕见特大地震后的中国举国一致的坚强信念。新县城的建设方案批了下来,板房区的大屏幕上演示着新城的动画效果图,无数人的入迷的观看着,脸上充满希望。为尽快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让群众尽快住上新房子,生活恢复正常,援建的干部群众废寝忘食的忘我工作,中秋节也只能借助电视镜头向亲人们问候报平安。
影片最后呈现:新县城竣工仪式邀请了援建者和家属们一起参加,共同见证历史的时刻。然而李振河和援建功臣们悄悄离开,在临上飞机前,当李振河和大家最后深情回望这片深爱着的土地时,程梁和当地干部们赶来,依依惜别。
北川新县城的屹立——现代化建筑的林立,笔直的大道。灾难的脚步渐行渐远,从阴霾中慢慢走出的北川羌族人民,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北川重生》将铭记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由衷的感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再大的灾难也无法摧毁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北川是历史的符号,那么大的灾难,那么快的重建,那么大的变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
第五篇:《北川重生》观后感
北川重生观后感 今天下午,在党委的组织下,我们党员和新员工一起到潍坊四中观看了影片《北川重生》。影片真实反映了山东人民和北川人民在救灾和援建过程中所展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在习惯了无孔不入的假货,习惯了推诿扯皮的豆腐渣工程的今天,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的内心始终涌动着一种感动,似乎有点久违的感觉,那种在困难和危险面前那种永不退缩,毫不畏惧的精神的确让人振奋。
看完之后我有几点感慨:
1.灾难面前,彰显出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援建号令一下,干部李振河,没来得及和母亲告别就带队踏上了援建北川的征程,王静作为女同志也出现在同行的队伍里,没有要求,没有条件,大批援建队员和援建物资到了灾区。一辆卡车被余震滑落的石头击中抛锚,影响了整个救援车队,在争分夺秒的救灾面前,司机毅然同意了将卡车推向悬崖下,如果卡车是援建志愿者的私人财产,那将是他辛苦多年才赚回来的,也许这辆车就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
2.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技高人胆大
整个途中,数次余震,磨盘大的石块轰隆隆的往下滚,甚至让人联想到《2012》里面的场景,我们的援建车队就是冒着这样的危险,走在脚下是万丈深渊的羊肠小道上,灾后开通的小道,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那之字形的盘山路,接近180的急转弯,没有精湛的驾驶技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我想是运不到目的地的。
市长级的领导干部也一样,中央派来考察新城市选址的技术干部也一样,冒着余震带来的雨点般密集的巨石,车被砸烂了,他们从车里爬出来自己走,他们不怕死吗,我想不是,他们也上有老母,下有高考的孩子,只是在“大家”面前,顾不上自己的“小家”,顾不上自己的生命安危。看多了反腐的反面典型,这样的干部的确让人振奋。
3.良好的执行力
让我感动的还有孙学林,首先是良好的驾驶技能,在一边是峭壁的公路上,硬是驾车将故障车推下了悬崖。其次是良好的执行力,在困难面前没有一次退缩,甚至连犹豫一下都没有,车开不了了,就用人背,在上级要求完工日期的死命令下,没有任何借口,克服重重困难,克服余震等客观条件,硬是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再次,作为援建队的一个小领导,心非常细,面对失去父母的四个孤儿,看似忙里偷闲的跟孩子玩,实际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忘掉恐惧,鼓励他们走出阴影,勇敢的活下去。彰显出一个领导全面的素质,要领导好一个团队,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这也难怪为什么上级在困难面前首先想到他,也放心的把任务交给他。
4.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工程资金有900万的缺口,李振河亲自回家乡去化缘,借助媒体宣传,市民们争相捐款,很快就填补了资金空缺,而期间却顾不上多看两眼愈发苍老的母亲。想起当年,就像在昨天,我们忘不了灾后第二天,同事们争相捐款,着急的打听该捐到哪里。交特殊党费,领导一马当先,想起这些,我们也感到一丝欣慰,我们企业员工,不能离开岗位亲临灾区,以这种方式也算为灾区重建尽了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