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南华罗武庄中心学校 程晓杰
一、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
[学法]、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 环节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
1、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
(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
2、合作交流
(1)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小组汇报:
① 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② 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③ 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视频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
(1)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2)对口令 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如:二七()()七三十五
七七()()七四十二
师:三七二十一 生:3×7=21 7×3=21(3)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文字,请学生寻找这段文字中的乘法口诀。
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电脑突出显示“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4)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课中操]
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1、巩固记忆 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
2、口诀整合练习
显示一个灵活的算式翻板,既可以巩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前面学过的1-6乘法口诀,将前后口诀联系起来。
3、挑战自我
(两人合作,在计算机上操作)电脑随机出10道题,含有7及1-6表内的乘法,要求学生输入算式正确结果,电脑最终出示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也可以选择再挑战一次。环节四:总结欣赏,交流掌握(1)欣赏
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朗诵的唐诗《咏柳》,请你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并说出想的过程,说出相关口诀。师:像这样每句七个字的诗,又称七言诗。(2)交流掌握7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3)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课件结构】
1.画面
三个六边形
2.画面
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3.动画
七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帆船的过程 4.画面 7的乘法口诀 5.动画 转盘、可转可停,可调速,与学生自由地进行交互。6.动画 算式翻板
7.交互 挑战自我反馈练习,共10题,包含1-7的表内乘法 8.动画 《咏柳》动画配乐欣赏
五、整合点诊断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
1、整合点的确定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难点要求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而“7的乘法口诀”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重点、难点的解决程度。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安排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接受并记忆新知,让纯粹的记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进行各种数学活动,及时内化对知识的理解。
2、传统的口诀教学方法弊端及优化
传统的口诀教学中,一般以系统思想方法指导,一类一类地教学乘法口诀,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如果一句口诀、一句口诀孤立地讲解与记忆,这样很难记住那么多(45句)口诀,常常发生混淆,易于出错。“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鼓励得看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与创造的兴趣。”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具体教学记忆口诀时,在学生初步记忆的基础上,采取用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这样的巩固环节,简洁明快,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兴致勃勃地主动记忆,内化了7的乘法口诀,融合了前面所有学习的口诀,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节约了大量教学时间。
另外,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本应有学生的参与,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都是作业放在课后批改,而且是教师自己在办公室批改,这一过程严重地脱离了学生主体,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为克服传统教育留下的这个小弊端,本人尝试用计算机上的实时作业来检查学习的学习效果,既能有效利用时间,又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加深理解。
3、信息技术对整合点的支撑
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且保证课堂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手动脑的机会与及时反馈,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本课整合点中,学生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技术和实时作业反馈技术是整合的亮点,人机交互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生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上,“实时作业反馈”主要体现了“及时学习”、“即求即应”的互动学习模式,这也是本课对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未来信息化学习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六、整合点解决方法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巩固熟记本课所学的7的乘法口诀,知道一句口诀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二是要将本课的口诀与前面所学的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三是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为了使教学形式有效实现和并得到有效支撑,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评价、合作探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三个交互练习:
1、可控圆盘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巩固熟记7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对应的两个算式,会根据算式说口诀或根据口诀写算式。
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有激动人心的鼓声,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同时又有很大的随机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使学生对7的每句乘法口诀都牢固掌握。
Authorware程序片段
程序中主要使用了一个7帧flash圆盘动画和一个数组(预先存入7句口诀),利用帧对应的数组找出相应的口诀。
2、算式翻板 这个环节主要完成7的乘法口诀与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程序中用四个按钮控制两个变量的取值范围(1~7)
3、挑战自我实时作业
这个环节用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已学乘法口诀的理解。本练习可以多次练习,电脑随机出题,对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程序界面:
程序流程:
本段程序一共出10道随机题(7以内表内乘法),有成绩反馈和错题记录功能。
七、运行环境
计算机教室环境,两人一机,教学软件分课件与学件。其中学件中只包含本整合点的三个模块。
总之,在这节课上,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二人一机的训练,让孩子们象做游戏一般熟悉7的乘法口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张扬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第二篇: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矗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
[学法] 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规划方案
四、教学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 环节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
1、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
(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
2、合作交流
(1)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小组汇报:
① 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② 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③ 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视频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
(1)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2)对口令
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
第三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7的乘法口;[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教学重点]:能用7的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矗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
[学法]、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环节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
1、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
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
2、合作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小组汇报:
①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 ②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③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视频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
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
对口令
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如:二七七三十五;七七七四十二;师:三七二十一生:3×7=217×3=21;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课中操];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1、巩固记忆;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 内容:如:二七七三十五
七七七四十二
师:三七二十一生:3×7=217×3=21 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文字,请学生寻找这段文字中的乘法口诀。
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课中操] 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1、巩固记忆
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
2、口诀整合练习
显示一个灵活的算式翻板,既可以巩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前面学过的1-6乘法口诀,将前后口诀联系起来。
3、挑战自我
电脑随机出10道题,含有7及1-6表内的乘法,要求学生输入算式正确结果,电脑最终出示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也可以选择再挑战一次。环节四:总结欣赏,交流掌握
欣赏
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朗诵的唐诗《咏柳》,请你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并说出想的过程,说出相关口诀。师:像这样每句七个字的诗,又称七言诗。交流掌握7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结构】
1.画面三个六边形
2.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3.动画七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帆船的过程 4.画面7的乘法口诀
5.动画转盘、可转可停,可调速,与学生自由地进行交互。
6.动画算式翻板
7.交互挑战自我反馈练习,共10题,包含1-7的表内乘法
8.动画《咏柳》动画配乐欣赏
五、整合点诊断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
1、整合点的确定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难点要求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而“7的乘法口诀”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重点、难点的解决程度。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安排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接受并记忆新知,让纯粹的记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进行各种数学活动,及时内化对知识的理解。
2、传统的口诀教学方法弊端及优化
传统的口诀教学中,一般以系统思想方法指导,一类一类地教学乘法口诀,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如果一句口诀、一句口诀孤立地讲解与记忆,这样很难记住那么多口诀,常常发生混淆,易于出错。“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鼓励得看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与创造的兴趣。”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具体教学记忆口诀时,在学生初步记忆的基础上,采取用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这样的巩固环节,简洁明快,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兴致勃勃地主动记忆,内化了7的乘法口诀,融合了前面所有学习的口诀,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节约了大量教学时间。
另外,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本应有学生的参与,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都是作业放在课后批改,而且是教师自己在办公室批改,这一过程严重地脱离了学生主体,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为克服传统教育留下的这个小弊端,本人尝试用计算机上的实时作业来检查学习的学习效果,既能有效利用时间,又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加深理解。
3、信息技术对整合点的支撑
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且保证课堂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手动脑的机会与及时反馈,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本课整合点中,学生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技术和实时作业反馈技术是整合的亮点,人机交互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生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上,“实时作业反辣主要体现了“及时学习”、“即求即应”的互动学习模式,这也是本课对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未来信息化学习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六、整合点解决方法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巩固熟记本课所学的7的乘法口诀,知道一句口诀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二是要将本课的口诀与前面所学的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三是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
1、可控圆盘;这一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巩固熟记7的乘法口诀,知道;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Authorware程序片段;程序中主要使用了一个7帧flash圆盘动画和一个;
2、算式翻板;这个环节主要完成7的乘法口诀与1-6的乘法口诀融;程序中用四个按钮控制两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挑战自我实时作业;这个环
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溃为了使教学形式有效实现和并得到有效支撑,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评价、合作探究,我在中设计了这样三个交互练习:
1、可控圆盘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巩固熟记7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对应的两个算式,会根据算式说口诀或根据口诀写算式。
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有激动人心的鼓声,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同时又有很大的随机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使学生对7的每句乘法口诀都牢固掌握。
Authorware程序片段
程序中主要使用了一个7帧flash圆盘动画和一个数组,利用帧对应的数组找出相应的口诀。
2、算式翻板
这个环节主要完成7的乘法口诀与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程序中用四个按钮控制两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挑战自我实时作业
这个环节用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已学乘法口诀的理解。本练习可以多次练习,电脑随机出题,对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程序界面:
程序流程:
本段程序一共出10道随机题,有成绩反馈和错题记录功能。
七、运行环境
计算机教室环境,两人一机,教学软件分与学件。其中学件中只包含本整合点的三个模块。
总之,在这节课上,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二人一机的训练,让孩子们象做游戏一般熟悉7的乘法口
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张扬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第四篇: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01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小学 张钰
一、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学习目标任务
1、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学习难点分析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设计思路:
1.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1)、知识窗(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五彩池的音像画面。B、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D、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E、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画卷。F、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G、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细腻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的景象。H、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讲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国地图,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J、(2)、小字典(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资料来源于第七册教参书及《字词句段篇》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图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图。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 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四)、交流评价,获得真知
交流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
生: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分析: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儿童学习的过程是认识能力日益提高的过程。遵循儿童的学习思路来组织教材,突破重点,应选择好适当的方式,组织新的结构类型。如学生自读二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读书、探讨、查资料,领悟到五彩池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像宝石一样美。当教师显示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表欲特强,他们说,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燃烧的枫叶,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交流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
小结成因:(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
(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集体完成口答练习题(五彩池的成因)
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第五自然段。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五彩池那美妙的情景,掀起学生诗意般的情感波涛,振奋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进入情景,体会意境,在美的氛围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拓展学习,升华感情。
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课件
一、写景美文集锦;
二、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风土人情、民间传说;
三、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
四、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
分析:Internet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计算机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学生在网海里尽情遨游,获取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得到升华。
(六)、练习巩固,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完成)
1、测试卷。(见上)
2、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赏析,我相信五彩池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现在,请同学打开写一写,点击回复进行发挥。
1、给你喜欢的段落配乐朗读。
2、写一首赞美五彩池(或家乡、或任何一处美景)的小诗或一篇美文。
3、建立网站:
(1)、家乡美景展。
(2)、四川名胜集锦。
(3)、九寨黄龙美景荟萃。
(4)带你神游九州。
5、给你喜欢的九寨黄龙歌曲制作MTV。
分析: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以体现“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看了录像,阅读了大量课外材料后,教师组织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七)、作品展示,体会成功。
分析:学习是过程而不是终结,学习是体会快乐而不是寻找难过。学生带着创作的激情、成功的喜悦在作品的展示、交流过程中学会赏析、评价别人的作品,同时也学会评价、总结自己的作品,争取在下一次的学习中超越别人,超越自己。这就是成功教育,也是教与学的终极目的。
(八)、总结反思
第五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马说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请学生说出有关马的成语或俗语: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 马前泼水、一马平川、驷马难追 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 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 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二、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寓意 3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三、介绍文体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 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 ,与 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 ”之首。2 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谥号“ ”,又称,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五、背景介绍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重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六、听读赏析 1)听准字音,注意节奏,把握语速(在文中做出标注)2)读通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每段文意,并找出每段重点,难点字词 3)读出语气
韩愈不仅将自己对于千里马的同情挥洒在字里行间,他那复杂的情感也寄托在文中每段末的那三个“也”字上。
七、深入思考(用文中原句回答)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的遭遇?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3.食马者的愚妄无知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八、品悟主旨
1.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在文中各比喻什么样的人?这是什么样的写法?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九、拓展延伸
选择选感兴趣的话谈谈:
话题1:如果你是“千里马”,但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话题2:如果你是“伯乐”,你会怎样发现“千里
马”?
话题3: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遇上“伯乐”吗?(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让自己成为人才?)
十、布置作业 课时练《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