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

时间:2019-05-13 01:1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案-----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研究方案-----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

第一篇:课题研究方案-----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我校“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及对策指导

摘要: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学校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我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指导,提高家长素质,改变家长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特殊学生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指导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一)“特殊学生”

是指在思想、行为、身心健康及家庭状况等方面不同于一般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本人情况特殊(如智障、残疾、有心理障碍、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等),另一类是家庭情况特殊(如单亲、贫困、留守、随父或随母再婚、被收养或被寄养、父母双亡等)。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它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三)教育对策

指家长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式方法,它没有统一性,但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许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节衣缩食,早出晚归,物质和精神都付出很大,但效果不明显,收获很小,且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

(二)研究目的 1.了解和分析我校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2.探讨当地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式方法,指导家长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

(三)研究意义

1.家庭教育既是成长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这样,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3.正确的家教策略和方式方法,能有效的指导家长科学的教育孩子,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二)探讨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式方法。

(三)探索我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

(四)指导家长科学有效的教育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社会调查法

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积累详实的资料,为后期开展研究和结题奠定基础。

(二)文献研究法

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文献,积累理论依据。

(三)实践法

将对策预案付诸于个体实践,以检验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经验总结法

将研究过程加以总结,把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从中提炼出研究成果,并及时推而广之。

五、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一)对象

我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二)范围

本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的过程与程序

(一)课题准备阶段:

课题申报、立项、收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资料。

(二)课题实施阶段: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课题各项活动资料,并及时提炼成研究成果。

(三)课题总结阶段:

总结、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七、研究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

在研究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本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实际,以及本人和身边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

(二)广泛性

调查要深入到更多的学生和家庭中去,避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三)适度性

是指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的语气、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问卷问题的合理性等都应把握好“度”,不能随意,更不能不顾及他人的心理和感受。

(四)针对性

研究中,不能点、线、面一把抓,而要有方向性、重点性,方向要明确,重点要突出。要明确: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

(五)实用性

经过研究后及时总结,产生的结论,要能对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也能对本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养成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八、研究措施

开设“家长学堂”,提高家长素质;

2.设立“家教咨询点”,解决家长困惑;

(一)强化文化导入,更新教育观念,改善育人环境

1.(二)重视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建立反馈机制,加强家校联系

2.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指导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

教师职业,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本人是一名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和

(二)本人教改意识强,善于思考和反思,能经常撰写心得体会和反思论文,也能积极尝试教改实践,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

十、研究的预期结果

1.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真实了解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2.通过家校互动,帮助家长更新家教理念,优化家教过程,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

3.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途径。有效促进我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养成教育。

第二篇:课题研究方案 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我校“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及对策指导

武 二平摘要: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学校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我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指导,提高家长素质,改变家长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特殊学生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指导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一)“特殊学生”

是指在思想、行为、身心健康及家庭状况等方面不同于一般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本人情况特殊(如智障、残疾、有心理障碍、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等),另一类是家庭情况特殊(如单亲、贫困、留守、随父或随母再婚、被收养或被寄养、父母双亡等)。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它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三)教育对策 指家长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式方法,它没有统一性,但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许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节衣缩食,早出晚归,物质和精神都付出很大,但效果不明显,收获很小,且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

(二)研究目的 1.了解和分析我校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2.探讨当地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式方法,指导家长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

(三)研究意义

1.家庭教育既是成长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这样,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3.正确的家教策略和方式方法,能有效的指导家长科学的教育孩子,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二)探讨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式方法。

(三)探索我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

(四)指导家长科学有效的教育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社会调查法

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积累详实的资料,为后期开展研究和结题奠定基础。

(二)文献研究法

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文献,积累理论依据。

(三)实践法

将对策预案付诸于个体实践,以检验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经验总结法

将研究过程加以总结,把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从中提炼出研究成果,并及时推而广之。

五、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一)对象

我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二)范围

本校一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的过程与程序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2.5---2012.6

课题申报、立项、收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资料。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2.6---2013.4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课题各项活动资料,并及时提炼成研究成果。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3.4---2013.5 总结、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七、研究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

在研究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本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实际,以及本人和身边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

(二)广泛性

调查要深入到更多的学生和家庭中去,避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三)适度性

是指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的语气、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问卷问题的合理性等都应把握好“度”,不能随意,更不能不顾及他人的心理和感受。

(四)针对性

研究中,不能点、线、面一把抓,而要有方向性、重点性,方向要明确,重点要突出。要明确: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

(五)实用性

经过研究后及时总结,产生的结论,要能对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也能对本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养成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八、研究措施

(一)强化文化导入,更新教育观念,改善育人环境

1.开设“家长学堂”,提高家长素质;

2.设立“家教咨询点”,解决家长困惑;

(二)重视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建立反馈机制,加强家校联系

2.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指导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

(一)本人是一名多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本人教改意识强,善于思考和反思,能经常撰写心得体会和反思论文,也能积极尝试教改实践,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

十、研究的预期结果 和成果表现形式

(一)预期结果

1.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真实了解本校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2.通过家校互动,帮助家长更新家教理念,优化家教过程,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

3.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途径。有效促进我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一份。2.个案分析一篇。3.相关论文一篇《我校“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指导》

参考文献 : 兰州市2012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立项要求

课题研究顾问:

课题协助人员:

课题负责人:

2012

朱矿生(校长)蒋中华(书 记)

康静(心理咨询专职教师)

武二平

年6月

第三篇:课题研究方案1

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成员构成:

支持人:汪静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初中生语言的粗糙、粗俗、粗陋,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学生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或者试卷时,深有感触。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初中生作文时最大的困难是“笔下生涩,词汇贫乏”。同时许多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会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识字方法,如:根据上下文猜字,认字的半边,问别人等,特别是完成预习作业时,学生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完成识字预习,这些现成的东西就养成了学生们不动手查字典的懒惰习惯。当今社会,快餐文化也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如何让孩子主动自觉地查字典,主动学习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今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语文课堂,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审美体验,而忽略了最基础的语文字词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应该重视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它是语文最基本的素质。

回顾自己的求学和教学过程,笔者深刻认识到养成查词典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在终身学习中受益无穷。词典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和资源,国内关于词典活用策略的研究已有相关成果出现,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对学生汉语词典活用策略的研究尚少。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从最基础的字词做起,教会学生活用词典。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词典又作“辞典”,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词典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和资源。

词典活用的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即特殊个体初中生在语言学习前、学习过程中及学习后应该具有的能够查阅字典、词典及灵活运用字典、词典所含信息,能够持续地学习和积累字词的能力。以此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自身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依据

1.新课标的能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识字教学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初中生“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建构主义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思想是:(1)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2)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3)学习是对新旧信息重新建构的过程;(4)建构性学习的过程是双向的;(5)建构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6)建构性学习是多元的。同时,建构性教学认为:教学的中心应该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3.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主体性的特征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这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4.人本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研究”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忽视字词教学现象而做出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在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即字典、词典的灵活运用来加强字词教学,加大学生字词储备,借助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初中阶

段进行强化字词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借此提升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教师的共识,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立足于上出语文本色课,达到语文学习“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从根本处学语文,用语文。通过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字词典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策略,以作为语文课强化字词教学的好的切入点和抓手,能够较有保证地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较长时间的后续学习提供保证。让中学语文课焕发生命的本真活力,提高中学语文的学科和社会地位,让我们的母语教学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初中生词典活用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为中学生灵活运用字典、词典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通过调查研究,探索测查学生字词积累量的有效方法。

3.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建立“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认识保障体系。

4.构建字词教学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5.从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角度出发,探索出使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的科学方法,丰富教师育人方法,建构新型师生、亲子关系,提高语文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指数和效果参数度。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

1.阅读有关理论著作,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相关教学案例,掌握词典活用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学习课题实验内容和了解实验过程,制定研究计划、方案,明确研究方向。

3.制定调查问卷,为下一阶段的学生问卷调查做准备。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1月

1.调查并分析初中生“词典活用”的现状及原因。

2.阅读相关的教育论著并撰写笔记,加强理论修养,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支撑。

3.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搜集典型的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

4.选择部分典型的实验对象,对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活用词典的表现进行过程描述和分析,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5.探索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之“活用”的方法研究及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6.撰写论文,论述教会初中生词典活用的策略,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

(三)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12月

1.全面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全面的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完成“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研究”的研究报告,提出结题申请。

2.邀请课题县教科室,市教科所专家进行课题解题鉴定。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及使用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相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为课题研究人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

2.教育调查法:运用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因素。同时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了解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评价方面的内心需求;运用观察法,观察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措施。

3.行动研究法:根据前期分析归类的结果,运用行动研究法,依据学科特点,探索中学生查字典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之“活用”的方法研究及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堂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4.案例分析法。选择部分典型的实验对象,对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词典活用程度对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进行过程描述和分析,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5.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从纵向上动态研究课题实施前后实验对象在语文学习中词典活用程度和有效度上的变化;从横向上比较研究被实验的初中生

语文学习词典活用在学段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揭示初中生语文学习活用工具书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调查报告一份:《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调查报告》

2.撰写读书笔记两篇。

3.撰写《词典活用程度对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的案例分析。

4.撰写论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会学生活用词典》

十、已经开展的研究及存在的疑惑

1.课题立项以来,我已开展了下列研究工作:

(1)阅读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著作,学习课题实验内容和了解实验过程,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为本课题的个性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确定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过程,确立研究方法,明确研究方向。

(3)制定调查问卷,分析分析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因素。

2.研究中存在的疑惑:

由于受应是教育下唯分数的影响,在学校各项成绩考评的桎梏下,有些语文老师和学生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持怀疑、反对的心理。课题研究相关佐证及数据的搜集和采集收到一些人为阻力的影响。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觉得所研究的范围还仅仅局限在农村的部分地区,研究的学生较少,课题研究的实施对象的广域度有限,课题研究成果的引领和推广价值有待同行的进一步研究验证。

第四篇:家庭教育投资现状及对策

一、当前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

1、学生教育投资观念根深蒂固。在古代,人民群众就把“金榜题名”视为家庭教育投资的唯一目标。现在,许多人把“上名牌大学”、“出国上大学”看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动力。根据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形势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而其回报率就越大。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基本教育,就是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一般教育;二是扩展性教育,比如孩子报名上这个精英班那个奥赛班之类;三是发展性教育,即孩子从小就显现出具备体育、音乐等个人特长。总的来讲,除了我们国家传统受教育家庭投资影响之外,从目前中国10亿人口为基进行分析,我们的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良教育供给更少)还很少,但教育需求却是庞大的,人们对教育膨胀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人们自己有这个教育需求,加之高回报也是一个刺激,当然热衷于买教育消费、买教育服务。从社会背景来看,确实人们经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跟20年前来比较确实是个大飞跃,家庭富余收入明显增多,这种情况下使他有能力给孩子在教育上投资增多。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772.52元,占消费总支出9.0%%,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55.5%%。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004年比2003年增长18.2%%,2005年再增长15.7%%,这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投资项目。

2、家庭文化投资明显不足。现代父母虽深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特别是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许多家庭文化投入少,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所以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据上海的一个调查表明,家长每天在家看书读报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不足一半,两个小时以上的则只有5.1%,将近60%的家长从未参加过业余进修或自学,藏书量超过200本的家庭只占14.5%。试想一下,身处于文化沙漠,花朵们从何吸取健康成长必需的养料?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见,家长加强对家庭文化建设,与子女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也尤显重要。

二、当前家庭教育投资走入误区的成因分析

1.人才观受扭曲催生投资目标偏移。

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投资目标,往往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受教育历程。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家长安排得满满的,星期六上“英语班”,星期天上“作文班”,晚上再请个家庭教师给孩子补课。家长普遍认为如果学生“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后就能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高收入的薪水,于是在许多家长的期望儿女成材的教育投资观念里,就很容易把孩子“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等同于把孩子培养成了优秀的人才。这种人才观的严重扭曲,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目标发生了偏移。

2.评价标准欠佳造成投资结构失衡。

有些家长期望孩子能够博学多才、聪明过人,于是不断加大对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的投资,而忽视其思想品德教育投资。他们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不惜投入巨资为孩子找好学校,找好班级,省吃俭用出钱来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庭基本上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上,而较少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些家长重智力开发,轻德育投资,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以“智力”为基础,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关键看分数的高低,其他方面因为评价标准模糊而居于次要地位;二是有些家长认为对于品德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没有必要刻意投资。正是因为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使得家庭教育的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3.教育方式不当导致投资对象单一。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家庭教育投资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投资只要以孩子为中心,只要在孩子身上花钱就行了。多给孩子买些益智健体的营养品和各类课外书籍,多

订报纸杂志,聘请家庭教师,进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在家庭教育投资过程中,没有必要在家长身上增加额外的其他花费,从而提高家庭教育投资的“亮点”效益,有助于孩子尽早尽快长大成才。这些家长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包括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三个要素,忽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缺乏对提高教育者素质的投资,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投资效益的。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提高其育人素质尤为重要。还有些家长把家庭溺爱方式向教育投资方面延伸,一家老小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百依百顺,吃、穿、用应有尽有。他们把种种努力都化作日益膨胀的期望,寄希望于所有的投资都能有丰厚的回报。实际上,溺爱型的投资不仅得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还会适得其反,抹杀孩子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使孩子丧失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家庭教育投资理财的对策分析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目标。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作为人才,必须具备四项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2)必须具备不断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经得住挫折的考验;(4)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作为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智”的素质,还要有较高的“德”的修养。真正能称得上人才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我国,上大学是成才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从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每年高校招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众多有志青年圆大学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而且上大学也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需要学术型的专业人才,也需要技术型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他们有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志向,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就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第二,要确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目标。首先,要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作为孩子的家长,不仅要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优点、长处,还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缺点、短处,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尊重孩子,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当发现孩子的缺点时,要坦诚相告、亲切相待、平等交流。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教育投资的方向和目标。现在的孩子,因为优生和良好的营养补充,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商都有所提高。但在众多的孩子中间,好、中、差仍然是存在的。家长不能认为孩子的素质比自己高,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是“天才”。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对自己的孩子的素质在全体孩子中的位置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教育投资的目标,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合理安排家庭教育投资的分配结构,使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家庭教育投资过程中,很多家长只重视智力投资,忽视德育投资,这种重智轻德的投资导向,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使孩子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家长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投资观念,合理安排家庭教育投资在德智体中的分配比例,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投资。

第一,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投资。首先,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劳动活动和献爱心活动等,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其次,家长可以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如陪孩子一起去看革命传统故事片,购买中外传统美德的故事书给孩子看,带孩子参观革命纪念馆等。

第二,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各种投资决策,增强他们的经济道德观念。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活动对人们的行为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道德行为标准。具体而言,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平等竞争、讲究信誉、保证质量,同时要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等。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家长必须从小就培养孩子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良好的经济道德品质。

3.切实提高家长育人素质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全力提升家庭教育投资的整体效益。

家长留给子女最宝贵的财产不是金钱而是教育,教育包含有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三个要素,只对受教育者投资而缺乏对教育者投资,显然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和熏陶,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鲁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告诫我们说:“父母很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便是子孙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受着影响。”因此,家长的育人素质和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也是家庭教育投资的关键因素。

第一,增加提高家长育人素质的投资。(1)重视提高家长自身道德修养的投资。综观历史,凡是事业有成者,其家长必定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模范的言行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使其有所作为。家长要加强道德知识的学习,时刻以中国传统的美德鞭策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孝敬长辈、遵守公德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同时,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子女,会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而激发孩子的美好情感,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教育更加有效。(2)增加针对家长的智力投资,提高家长的文化知识修养。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知识修养,既是家长工作的需要,电是教育孩子的需要。孩子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鲜,他们常会对父母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如果父母缺乏必备的文化知识修养,一问三不知,就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如果家长处理得不好,还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创造性。虽然要求父母能够回答孩子提出的所有的问题不那么现实,但是,只要父母在不断地学习,那种求知的欲望对孩子就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就会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父母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家长,就应该多买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经常上家长学校,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家庭的家教经验和方法。

第二,增加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投资。(1)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在家庭中要给孩子一个活动的空间,家庭装潢、家居环境和家具陈设等应考虑有利于孩子的活动,不能只为成人服务而忽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吃、穿、用等生活用品的选择要讲究科学,食物应营养均衡,衣着要大方得体,不要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孩于学习用品的购买要合理,孩子学习必须具备的用品一定要买,可有可无的应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没有必要买的一定不买,不要诱发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消费和攀比心理。另外,还要注意美化家庭环境,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2)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首先要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彼此心理相容,团结互助。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安全感。其次,对孩子有适度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表明,适度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其更加努力向上。但不能期望过高,这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3)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孩子订阅报纸杂志,指导孩子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带孩子去博物馆、科学馆、展览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或是带孩子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帮助孩子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选择有利和有益的信息,避免消极信息的影响。

在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自己必须负担全部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还要交纳一定的数量的杂费,家庭应该负担的教育费用相当多,家庭的教育投资压力很大,特别是对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来说,如何科学地安排家庭教育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旨在追求效益最大化,只有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观念,讲究合理的分配家庭教育投资结构,把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投资导向,才能使家庭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第五篇:美育课题研究方案1

小学数学“美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从现在算起未来50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和自己的实践,我们认为以各个学科渗透“美育”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我校提出探究实践以学科渗透“美育”模式课题,从根本上来说,一方面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市县比较落后,留守儿童较多,因此,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等不“美”的地方较多。所以,我们提出以学科渗透“美育”作为我们的育人模式,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二)现状趋势

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美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也就是一种美;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都强调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都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研究的范围大都只是论及到了教学的艺术问题,而且大多是教师的言语艺术。

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教育的均衡发展特点,侧重以各学科渗透“美育”的行为实践研究。

(三)概念界定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即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四)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层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学校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五)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从美育入手,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构建我校以学科渗透“美育”的新机制,实现我校“孝、善、真、美”的育人目标,形成我校以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特色。

(六)课题特点

本课题旨在培养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特殊功能,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中自觉地渗透美育,使欣赏美、喜欢美、创造美成为师生的习惯和品格,内化在师生的血液中。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从美育入手,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通过对以学科渗透“美育”课题的研究,构建中小学育人新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学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意识看事物的途径和方法,用校园文化之美熏陶学生、培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准备与启动阶段通过该方法,掌握国内外校园美育的研究动态,广泛学习古今中外著名教育专家的固有经验,分析我校美育基础,确定可移植的他人的理念、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

(二)问卷调查法,包括调查、观察、测量、访谈等等,主要了解当前学生的课堂、课间活动方式和审美观的状况,了解学生对校园美育文化、对本课题研究的认同感、期望和收获。

(三)行动研究法

1、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在审美教学互动和审美活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审美需求、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提升师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内涵,培育师生的内在美德。

2、通过对研究方案的实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调整研究计划,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研究,形成以学科渗透“美育”教育方式的机制。

(四)个案分析法。收集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和提炼科学有效的措施举措,及时予以推广。

(五)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归纳和总结本课题在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重在开展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收集有关美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育人关系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学校任命专职教师为本课题的教研主任,咨询课题研究的方向及重点。形成调查报告:

1、完成《学校教师、学生对学校美育文化了解程度现状的调查报告》;

2、完成《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美化建设方案》。

(二)实施阶段

按照方案开展课题具体内容的实践研究。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开展构建以学科渗透“美育”的中小学育人模式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相关研究素材,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1、每年举办一次“六一儿童节”、“艺术节”活动,让学生感受美;

2、积极开展学生活动,成立架子鼓班、舞蹈班、乒乓班、美术班、书法班、信息技术班等,让学生创造美;

3、探索在主题班会、专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活动中渗透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4、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创设一种优美、高雅的学校文化氛围,以利于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

5、探索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美育的途径与方法,形成相应教学模式;

6、收集整理老师的原始教学案例、课件、心得体会、学生活动的原始资料,影像资料等;

7、定期开展学生形象设计,班级文化评比等主题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细节,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8、设计并完成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优化校园环境;

(三)总结提炼阶段

1、验证课题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2、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写出结题报告,为课题成果鉴定做好充分准备。

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五、实施过程

(一)构建美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各科教学,是实施美的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阵地,因此需要我们构建美的课堂。构建美的课堂,首先要搞好艺术课的教学,这是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但是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美育,美育具有自身的更广泛的内容。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各门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所以,我们在所有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收到美的熏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科科能审美”。学校要把课堂教学作为“美育”渗透的主渠道,把学科组的主要功能放在“美育”课题研究上。研究的方向是: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学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在各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时机和做法。要求教师:

1、备课时要从审美的意识出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且研究确定施教过程中的美育手段;

2、上课时要以美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讲求语言美,声音美,情境美,板书美,把简洁的内容和美观的形式结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材中美的因素丰富多彩如: 数学——

对称美: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简洁美:概念、法则、公式等

构图美:各种图形结构等

社会美 如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的动人事迹

充分挖掘学科中固有的美育因素,有选择的引入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自然美的内容和具有内在联系的材料,进行整体设计,使之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必能收到“美育”渗透的功效。

(二)开展美的活动

“美的活动”是学校实施“美育”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策略是:

1、在班级、年级、学校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中要突出美的教育;

2、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各种艺术课外兴趣活动班或小组;

3、各课题组成员要有计划地结合自己的课题开展美的教育专题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重美感教育,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兴趣,尤其是重视对学生美的 心灵的启迪和美的行为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三)营造美的环境

环境美是人的本体美的扩展和延伸。环境的面貌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在实施美育中,我们要把校园自然环境美与人文环境美和谐统一起来,富有美感韵味,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为了营造一个美的育人环境,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布局,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科学规划,艺术性地进行改造,使之体现自然美;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加强软件建设,逐步形成“尊师、爱生”的校风,“务实、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的学风。

(四)塑造美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美的素养是加强美育的关键:而实施“美育”的过程,也是教师是自己成为一个美的教师的过程。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可感知的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形象,实施“美育”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美的影响力,以教师的美影响培育学生的美,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除了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敏锐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修养。因此,教师应经常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美的示范,力求做到具有

1、形象吸引力:教师的形象包括其着装朴素、外貌修饰大方、言谈举止潇洒有风度,使学生易从整体上对教师产生好感或美感。

2、情感吸引力: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怀,要能关心、爱护学生,用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师生之间应关系融洽,对待学生应亲近、宽容,使学生愿意接近你、拥戴你。

3、学识吸引力: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素质。

4、品德吸引力:这是最重要、最持久的一种吸引力。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作风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最深,影响时间最长,有的甚至影响一生。

(五)培育美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审美的人、完整的人。

1、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欣赏美:课堂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迁移审美情感的主场所,教师发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后,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意识学习接受,这个过程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审美欣赏过程。

2、引导学生在课余自学中体验美:科学认为,人的感官与动物的感官不同,动物的感官是纯粹生理性的,而人的感官则具有社会性。特别是视觉与听觉“人化”程度更强些。

3、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美: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劳动,因而也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围绕这一要求,学校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十三五”规划

《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之子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美育实施途径与策略研究》

研究方案

黑龙江省松花江农场学校

实验教师:孙红利2017、6、25

下载课题研究方案-----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研究方案-----本地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方案范例1

    中学英语模块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研究方案金沙中学 季仲平薛 军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有关模块和模块教学的理论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的重视。美国达特茅斯......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

    浅谈家庭教育的内涵、现状及对策

    浅谈家庭教育的内涵、现状及对策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李慧娟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问题已成为时代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

    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实施方案一、题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学生的辅导关系到我们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引导一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研究方案 靖边县梁镇小学王蓉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写作的初步阶段,也是孩子对写作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孩子在这时候是否......

    2017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海阳市留格庄镇初级中学 姜风志 吴洪 《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是由海阳市留格庄镇初级中学姜风志、吴......

    课题研究方案

    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背景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存在久治不愈的顽症。近年来减负工作在持续不断,各级都提......

    〖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