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时间:2019-05-13 01: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第一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后收获不少,书中一个个鲜明的事例就在我们的身边,原来一直认为的复杂的教育其实可以用做简单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从这本书中我们真真切切的感触到,美好的教育其实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更加的简单而朴素。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被书中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个标题吸引住了,我被尹老师对她家圆圆的教育方式深深的震撼了。尹老师能专门为她家圆圆提供一个专门用于画画的涂鸦墙的做法,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即使圆圆并没有显露出画画天赋,也许圆圆并不会因此提升她的画画水平和兴趣,但是尹老师就是这样做了,她用一颗包容的心,为圆圆保留一片属于她的小小天地,并且为圆圆在上面涂鸦的杰作感到骄傲和自豪。她是以无比的耐性去包容圆圆那些能够挑战很多父母忍耐极限的行为,而不是去扼杀圆圆孩子的“天性”于摇篮之中。小时候的我们被禁止她在墙上乱涂乱画,家长责备孩子这样的行为,再开明的父母也只是提供了白纸让我们在纸上画,现在回忆起来,我们记忆中的那面墙承载了我们童年的所思所想,也是我们得意的作品。所以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那跳跃式的思维,却因为受条件限制,父母的管教而被扼杀再萌芽中。

等我们长大,惊奇自己居然忘记自己童年时也存在的孩子的“天性”,正如尹老师所说,难道我指望孩子能够一生下来就会自我管束?能安安静静地听话?我应该放开对孩子“天性”的管制,虽然我未必要像尹老师那样,专门开辟一面墙壁给孩子做涂鸦墙,但是,我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好好引导并保护孩子的“天性”不被毁灭,培养孩子对书本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乃至对生活的热爱。

这本书阅读到最后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词语——表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示范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人们都说孩子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但最重要的父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好的言传身教会令孩子终生受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父母早期的家教都具有初级的朴素的人文要素。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在家庭文化的熏陶和濡化下,很多孩子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乃至情感模式就如同从父母身上复制出来一样,父母对孩子影响的全面性与深刻性,是任何学校教育所难以取代的。

心动不如言传,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行动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教育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身教,父母自己的行为比说教更重要。孩子他不听你说什么,他就看他身边人怎么做。比如父母,你想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你直接对他说的话他记不住,你当着他对别人说的话他记得清楚。想要孩子有什么习惯,家长要有这些习惯;想让孩子拥有什么素质,家长要有这些素质。孩子看你怎么做,不是听你怎么说。所以父母对儿女的教导不要建立在说教上,而要建立在塑造、熏陶与潜移默化上。实际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用对孩子专门讲多少大道理,只是遇到具体事讲明道理即可,更重要的是家长自身做出表率。特别是品格教育,它主要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重要不是说教、不是奖惩,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要从父母做起,家长要身体力行良好的修养、良好的人品、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所谓影响、熏陶、教育都只是衍生品。父母最该思考的是自己该如何生活,最重要的是活明白自己。能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做好自我管理,孩子便会因为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而追随和模仿。要让孩子形成习惯,父母首先要做榜样。父母勤奋,孩子就明白了努力;父母艰辛,孩子就学会珍惜;父母尽责,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担当;父母冷静,孩子就学会观察;父母认真,孩子就会学会方法;父母宽容,孩子眼里计较的事就少了;父母开怀,孩子眼里快乐的事就多了;父母仁爱,孩子的心一定是宽广,善良,充满阳光----父母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都很重要。父母亲的价值不在于只是身价和地位,而是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如果说,父亲的身价和地位能在关键时刻拉孩子一把,那么,父亲在孩子身上产生的影响则会帮孩子一辈子。母亲是一个家庭稳定与发展的基石,更是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的源泉和动力,孩子们从小就依赖母亲,关注母亲,仿效母亲,在母亲身边一点点长大,耳闻目染,亲身感受,心灵和精神倍受影响和滋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愿意将我的感受分享给已经有了孩子或者还没有孩子的人们,希望将来的某一天当你读到这本书时能和我产生共鸣。

朱平平

第二篇:最美最简单的教育读后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因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本书认识了尹建莉老师,又有幸读了尹建莉的另一本书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堪称“家庭教育方面里程碑式的书籍”,书中理论扎实可信、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原来我们一直认为复杂的教育,其实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孩子。

读罢此书,我对“教育”这个词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要想将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教育好,并不是靠威严就能将他们征服的,更多的还是“尊重”。尹建莉老师在书中的几个观点特别令我印象深刻,她从自然和人性的角度去解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细节,使我豁然开朗。

一、给孩子一面涂鸦的墙。

书中的圆圆喜欢涂鸦,喜欢自由涂鸦,把家中的白墙当成了画板。但作者没有训斥,没有用家长的威严去阻止,而是把涂鸦的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充分享受涂鸦的快乐和自由。作者这样说:“一面墙的光洁值多少钱?即使你不喜欢孩子乱涂乱画,也可以“忍痛割爱”,把这份自由和快乐送给孩子,过几年把墙重新修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报你的,往往是无法以价钱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

文中的故事想必每个做家长的都遇到过,一般的家长采取阻止、劝说、批评的方式来扼杀孩子的涂鸦行为,认为孩子这是在搞破坏,把好好的墙壁糟蹋了。但作者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她把自由与快乐充分还给了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让一颗童心绽放最美的花朵,让孩子的创造力和爱好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是呀!我们成人总喜欢孩子按着成人的思想去成长,给孩子许多的束缚和要求,甚至把孩子的未来完全按成人预设的路线规划好,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不去考虑孩子的喜好,把孩子当成了成人的附属品,当成了木偶,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快乐,造成许多孩子身心的不健康。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没有给学生一面自由发展的“涂鸦墙”呢?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安排,书写要端正,发言要响亮,纪律要遵守,连吃饭也要“静、快”。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作业上,有多少时间能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呢?学生的个性缺乏自由成长的空间,学生的爱好缺乏自由成长的空气,学生的一切发展,都在教师、学校的指挥棒下“循规蹈矩”的生长,不允许自我的创新,不允许另类的表现,否则,就会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所以,正如作者所言:“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并非把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或科学家,也不是怂恿孩子干出格的事或干坏事,而是尽可能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理解孩子的尝试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的潜力才会真正挖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今后的路才会走得很长很长!

二、给孩子一个不竞争的世界。

现在的孩子很累很累,因为家长喜欢给孩子创设一个无处不竞争,无事不竞争的世界,孩子在家长的“被竞争”中成了工具。成绩要竞争,才艺要竞争,小小年纪就成了“小大人”,学会了察言观色。作者非常反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竞争,认为“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书中这样说:“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的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是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一个人要想在江湖上立足,必须先远离江湖,躲进深山,无打扰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领。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里。”

现在有很多家长只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岁就要上高价的早教班,认为这样才能很好的与别人竞争。上了小学开始,报各种的兴趣班、辅导班,希望孩子从小出人头地,从小就能竞争过别人。每次考试,比孩子还要紧张,只怕孩子输了竞争,从小给孩子灌输竞争思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竞争的高压下,养成了孩子“分分必较,事事必究”的心态,稍有不顺,就要焦虑不安,甚至有过激行为。试想,我们小时候也能做到什么都是最好的吗?我们也会考砸,我们也会输给同伴,我们也不都是超过同事,我们很多都是普通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要事事胜出呢?人无完人,天外有天,有一颗宽容的心、平和的心才是最好的,这样,你的孩子才会在遇到困难时从容面对而不是绝望悲观,才会在社会上与人为善而不是不择手段,你的孩子才会真正享受到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有修养、真正有内涵的大格局成长,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为什么要生孩子?”尹建莉老师说:“最美的答案,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我。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同行一段。”

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好,不要急于采取什么政策去应对,教育的尺度要温和,要善于动脑筋,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就能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

第三篇: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文家街道马店小学 庞作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曾经听别人说起,不喜欢一个人有一千个理由,喜欢一个人理由很简单,喜欢一个人往往喜欢他的一切,无论缺点或优点。每一个喜爱文字的人,往往会跟书籍有着一段或深或浅的缘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本好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的作者就是尹建莉老师。

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如说是自省的过程。书中的种种理念,直击现实生活中的“反教育”行为,反思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叹息与自责——曾经那么多错误的做法,都累加在孩子那幼小而稚嫩的心灵上。时光不能倒流,庆幸我现在有所警醒。

尹老师的书,用平实的语言叙述,阐释自己的观点,佐以例证。那笔调,就如她坐在你的面前,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和风细雨,浸入心脾。

之所以如水的语言能震慑人心,就在于有理不在高声。

整本书彰显的是尹老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知识素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关于人性的种种理论,定然深植于老师的内心并已然与老师融为一体。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成长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尹老师都能从人性发展的角度,站在一定高度适时适度地引导其发挥最大潜能,让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书中如是说: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的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是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

一个人要想在江湖上立足,必须先远离江湖,躲进深山,无打扰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领。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里。

说得太好了。是透过现象直击本质的深刻感悟。

记得读这一章节的时候,正是学校期末举行数学综合知识大赛的日子。每个班级选出四位选手参赛。儿子前两年都参与了这项活动,成绩平平。这一次,我建议在此项目没有优势的儿子放弃竞争参赛,只在内心盘算着要一套试卷回来后让他独立练习。

晚上回家后,我让儿子独立答那张试卷。儿子认真地答着,把自己会的基本上都做了。然后我帮他批阅,发现思路清晰完全做对的只有三道。

换做之前,我早就要火冒三丈了!会历数他的种种不认真、不刻苦,然后我们两败俱伤,各自离开。

可是今天,我恰巧读到尹老师书中的这一章,并为自己之前的种种困扰找到因由——其实,都是自己的焦虑和虚荣心在作怪。

儿子本就是资质平常之人,没有学过奥数(综合知识竞赛以奥数题为主),我也没有对他进行过类似举一反三的辅导,凭什么让儿子去与那些班级里聪明的受过奥数训练的孩子去一争高下?可不是我的虚荣在作祟?

亚当•斯密说过:人生中的不幸与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过度高估各种处境间的差别。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惧,就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之从容。不作**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最后尹老师说: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与其着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读了这一章节,对于自我是一种解放。没有了矛盾与纠结,有了更明晰的方向。那一晚,我轻松地对儿子说:答对了三道题,真是不错。如果是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在时间宽松的时候,在学校正规的考场里,你能做得更好。儿子要我为他讲解几道题,我应允着,并告诉他,如果你也参加了奥数课程的培训,你也能成为参赛选手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了的。

儿子惊异地反问:真的? 真的。我肯定地回答。

小小的儿子,一向认为自己语文成绩好于数学,并为自己定位将来学文。而这样的暗示,会不会就是我之前不经意间传达给他的。看我,盲目地比较和错误地评价,已然对儿子产生了莫名的影响。

庆幸,我遇到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多么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因她而受益。

第四篇: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一)但 雯

爱是信任与自由

曾经读过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暑假里,有幸又读了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两点感受:

第一,最大的平等是信任。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父母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孩子就很难和父母交心。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指责“奢侈”、“虚荣”,让孩子以“乞讨”的姿态出现,更不能在孩子有求父母的时候,趁机换条件,只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第二,最丰盛的馈赠是自由。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如果为了某一个规则和事件,整天呵斥、纠结、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间岂不成了“猫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个缺点恰恰得到强化,孩子怎么能跟我们敞开心扉,彼此形成对立冲突关系。生命可以很轻松,比如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如果揪住不放,孩子每天就战战兢兢,整天花费能量在考察你的目光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放平心态,孩子是普通人,开心、快乐、自由、健康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惊喜,没有必要为了面子、权威意识、规则,而让双方纠缠不清,彼此敌对,这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书中提到,近期有专家发现,自闭症孩子很多都出生在高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父母就寄予厚望,要么父母忙于事业学业,将孩子托付给长辈,丧失了最宝贵的亲子时刻,要么从小对孩子各种“严格要求”,代价就是失去了亲密的关系和内心的自由。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说过,亲子教育的前提就是亲子关系,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只靠权威管教孩子,终有一天将发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压制,终身陷入自我封闭的枷锁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修炼自己,让孩子在信任和自由中快乐成长!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二)请停止对孩子唠叨!

看了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其中关于唠叨的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有很多共鸣。

什么是唠叨

尹建莉说,家庭生活中,并不是说话多就叫唠叨。而是那些随口而出的、不断重复的、总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话语,既没用又不中听。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什么是唠叨,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奶奶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小孙子在一块空地上玩,孩子一迈步,奶奶就在旁边连声说“慢点慢点,别摔跤”.尹建莉说,这样的话对一个刚学走路的幼儿是没有意义的,学走路摔跤很正常。奶奶的话不是要鼓励孩子走得更好,而是降低孩子迈步的信心,给孩子带来羞愧。这就是唠叨。

上面这个例子,是不是很平常?我们是不是都经历过?并且不以为然?仔细想想,唠叨其实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孩子不刷牙、孩子没穿鞋在地上跑、孩子不好好吃饭、孩子不愿意睡觉、孩子要玩电子产品、孩子画画没画好、孩子忘了做作业、孩子没有好好练琴……在这些时候,我们是不是都习惯性地唠叨上两句?怎么还不刷牙啊?要穿鞋,不能光着脚!吃饭了,快来吃饭!饭都要凉了!该做作业了,都几点了?要好好写作业,认真看题,好好写字。该练琴了,昨天少练了半个小时,今天要补上。今天要练哪首哪首曲子,每首曲子至少弹10遍……

如果我们每天都置身在被别人指着说做这个,做那个,并且反复地被说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如何?听得进去吗?还是很厌烦?很抵触?想逃离?

唠叨的负作用

尹建莉说,唠叨的特点是负面、无效、重复、这些特点被加到被唠叨者身上,就是自我体验不断被干扰,心理不断受阻。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一种现象,一个人在什么事上被唠叨得越多,往往这方面做得越差。

唠叨的人总以为别人需要他这几句话,其实只是他自己需要。也就是说,唠叨带有逼迫的性质,会破坏孩子的兴趣、积极性。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每次都被唠叨着去看书、去练琴,久而久之,他自己还能主动去看书、练琴吗?他还有兴趣吗?还能做得好吗?

尹建莉又举了一个她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情境:北京和天津刚有D字头火车的时候,有一天她乘坐这种火车去办事。她旁边是一位姥姥和妈妈,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可能也是第一次乘坐这样的火车,对车上的一切充满好奇,从一上车就想动动各种东西。前后调节一下座椅、弄一下窗帘、打开靠背上的小桌子等等。但不管他干什么,妈妈和姥姥全部都是阻拦和训斥,不停地说“你动那个干吗?别动!”“这有什么好看的?乖乖坐着!”

火车启动后,小男孩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好奇地看着窗外,看了一会儿,扭过头问妈妈,怎么他觉得不是火车在走,是外面的树在往后移。妈妈一脸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那是你看花眼了,整天就你问题多。”男孩沮丧地把头转向窗外。

过了片刻,男孩说想上厕所,姥姥一脸怀疑地说,你不是刚在车站上过了吗?怎么又要上?妈妈不满地站起来,“你整天就是这样捣鼓人,我都不能安稳地多坐一会儿。”男孩说我自己去,你不用去。妈妈说:“你自己怎么能行,你又没上过这样的厕所,门你都打不开。”男孩说我能打开,妈妈一脸不屑,“你觉得你自己啥都能干呢。”边说边站起来,在前头走,男孩无可奈何地在后面跟着。

从厕所回来时,妈妈对姥姥说,我就知道他没有尿,他是想看看这厕所什么样,厕所有什么好看的?男孩嘟哝着辩解说,我看看和飞机上的一样不一样嘛。妈妈和姥姥都白孩子一眼,嗔怪的说“就你事多”,孩子灰溜溜地坐下来了。

在半个小时的车程中,妈妈和姥姥的嘴一直没闲着,絮絮叨叨,却几乎没说一句有用的话。

唠叨没有恶意,却是一种恶习,是对“控制”别人的不知不觉的上瘾。上面的那个例子中,姥姥和妈妈对孩子几乎没有说一句正面的、有用的话。她们对男孩的态度、话语和行为,好像都是在说男孩犯了什么大错误似的。

不难想象,男孩长期在这种氛围下,男孩的自信心、好奇心、责任感、判断力将受到极大的伤害。男孩到了青春期或者更大以后,心理就会有产生反抗和厌恶。而且,唠叨对改变孩子的行为有用吗?通常都是没用的。

如何减少唠叨

家长如何发现自己是不是爱唠叨?经常看看孩子的反应就知道了,如果孩子常常为你的某些言语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如何减少唠叨,尹建莉给出了三条建议:

1孩子的某个或某些缺点,是不是真的不能容忍?

家长要反思的是,你要的是一个完美儿童,还是可以有些缺点的孩子?是不是对孩子要求有些高了?如果你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些不足,可不可以接纳孩子的这些不足,允许他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而不去唠叨?

2如果的确有一个问题需要改善,可是说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依旧,那么再“说”或“提醒”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候就要改变方法了。

3实在没有好办法,那就什么也不做。把问题交给时间、交给孩子自己。不唠叨至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最适宜的改善环境。这其实也是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信他能改变。

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常识,从一大堆沙子抓走一把,不影响沙堆大小;抓去两把,也不影响;抓去三把,还看不出什么变化……一把一把抓下去,大沙堆一定会变成小沙堆,巨大的反差形成得那样悄无声息。

唠叨也是这样,说一句没事,说两句也没事,天天说似乎也没什么,但伤害早已悄悄发生。它像一把小刀子一样,慢慢切割着孩子,不经意间一点一点地把孩子的自觉意识、快乐情绪、自控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都切碎了,破坏了。

唠叨是教育中最隐秘又极其悲哀的一个错误。

家长们、带孩子的老人们要特别注意了,请从自己做起,拒绝唠叨,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空间!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三)最美的馈赠

莒南县第一小学 文红粉

朋友推荐了一本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者尹建莉。一放寒假,便在网上订购了一本。

不上班的日子是安逸的。每天做完家务,捧起书本,与孩子一道,读读书,发现,读书比上网有意思的多。不知不觉,一本近400页的书,十几天就读完了。

书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被菩萨同时请了去,允许他们从众多宝物中挑选一件,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选了一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副铁铸的弓箭。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到街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每天到山野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最后不得手端银碗去讨饭。爱招摇的孩子最后没了招摇的资本,只得用金马车上的金片换粮食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的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酒有肉,有吃有喝,一辈子不发愁。这个朴素的故事寓意是深刻的: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

是啊,时代发展到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他们、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的最可靠的宝物呢?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用具体的案例,就像讲故事一样,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应该送给孩子什么样的宝物。

第一件宝物是:阅读。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一本书,只要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善美的情怀,这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第三件宝物是:良好的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样子。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给孩子的,全在这里面了。家长和家长的差别,不是身份、地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教育手段的不同。手段的不同,区分出你给孩子的到底是银碗、金马车,还是一副良弓。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爱孩子,就让我们把这三件宝物送给他们:阅读,自由,良好的表率!因为这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第五篇:读《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有感[范文]

读《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有感

派潭二中陈艳芬

《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是一本讲述感动中国的100个教师故事的书。这本书里面的故事的主任公是中国教师的主体,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是一个任务,随随便便的把它读两下,完成任务就行了。可是,当我拿起这本书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继续读下去。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每位教师对爱的执著。而我又是一名新老师,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启示。虽然我是一名代课老师,但是我不应该因为我是一名代课老师,而认为我没有必要对学生负太大的责任,也不应该认为教次科的老师可以不顾学生。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很快就改变了,再加上读了这本书,我就知道我的改变是没有错的。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老师所在的学校都是在穷乡僻壤里,教学环境非常的恶劣,工资非常的低,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甚至希望一辈子都在这里,为这里的学生服务,让每个适龄儿童都有书读,他们的事迹是值得我们去发扬的。现在的我,虽然是一名代课老师,但是工资比他们高,教学环境比他们好,我应该要更加努力的当一名好老师。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身为一名代课老师的我,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埋怨。例如:工资比同年出来的老师少一半,工作有时候比他们还要多。为什么学校整天都让我做那么多,而工资又那么少,我知道工资不是学校定的,但是工作是学校安排的。为什么我就有那么多工作呢,而另外那两个代课老师就那么轻松呢?我知道我这样埋怨是我的不对,后来有人跟我说,为什么不用另一个角度去想呢,是学校重视我,才会给这么多的机会我,让我锻炼自己。从此我就不会有这样的埋怨了。也有人跟我说,你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何必要博取学校领导的欢心呢,不喜欢就走吧。没错,我是博取他们的欢心,因为我想他们继续雇佣我,让我不要离开这班学生。无论学生有多坏,但是当我听到他们叫我老师好时,谢谢老师时,我就觉得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坏。把一颗赤子之心倾注于学生身上。这句

话我是从《最震撼心灵的教育》中的《最老的代课老师》中学到的。王政明老师当了47年的代课老师,他没有埋怨过国家不让他转正,没有埋怨过工资每个月只有40元,他为的就是孩子。王老师说过:“我啥也不图,钱对我已不重要了,我就是为了孩子。我年轻是辍了学,所以一辈子的愿望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书读。”我没有王老师这么伟大,但是我也是希望我能够做到抛开名利,一心为学生。我不管我以后能不能够转正,我只是希望我能够教育好我的学生。

《最震撼心灵的教育》的作者,在前言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迹,那么,教师就是赋予生命希望和智慧的天使”。我觉得这句话很适合用在这100位教师身上,还有一些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教师。其中,陆永康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陆老师一出生没多久,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一下肌肉萎缩,从此他就只能跪着走。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残疾人而感到自卑,反而他还凭着他的毅力,克服了家访和一件件简单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一个正常的老师来说是一件很快就能完成的事情,而对陆老师来说,就需要毅力、信念和责任才能完成的大事。在这个故事李,我看到了陆老师是身残志坚的老师,在36年的艰辛中,我明白了为人师表的真谛。身为一名新老师,自问我是不可能做到像陆老师这么伟大,但是我坚信,我也能做一名好老师的。

其实一名好老师应不应该向学生说谎呢?这个问题应该很多老师都会回答说不会。为什么我会这样问呢?因为我曾经向学生说过谎。可是,我说的谎并不是伤害学生,而是希望他好。可能有人却认为,我既是一名新老师,又是一名代课老师,更不应该对学生说谎。我真的做错了吗?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直到我看到《最震撼心灵的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我才直到原来我并没有做错。这篇文章是由彭爱过所写的《美丽的谎言》。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老师对他自己班一名很出色的女同学所说的慌。因为这位女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创新低,这位老师为了不想让这位同学直到成绩后而失去信心,彭老师只好把她的试卷藏起来,不让她知道成绩,还说把她的试卷弄丢了。最后,这位女同学考上了一所高校,而且学习她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在这个美丽的谎言里,我看到了这位老师那颗善良的。为学生着想的心,不愿去打击,不愿去伤害,而是故意弄丢考试卷,保护了一个同学的自信心。虽然我没有彭老师这么伟大,但是我对这位学生所说的慌也是为了不让他失去信心。所以,并非一切虚假的就是丑恶的。

经常都听人说成功的教育。究竟怎样才算是最成功的教育呢?在《最震撼心灵的教育》中,讲述了很多成功教育的例子,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雷声写的《善意的批评》。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郑老师在一节课里,学生无意说错话,而他并没有因为这样大声的骂他,反而是用故事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最后他成功了,不仅让那位调皮的学生认错,还让那位学生不恨他,反而更喜欢他。我一直都在烦恼究竟要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呢?有些人会说,你既不是班主任,也不是主科老师,上完课拍拍屁股走就行了,学生犯错都不关你的事啦,反正还有班主任。我就不这么认为,学生犯错,无论是什么老师都必须要让他们认识错误,这才是最重要的。我只会说,我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去让学生认错,我一直都在骂他们,一犯错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去骂,有时还会伤到他们的自尊。原来最后的效果是不但没让学生承认错误,反而还让他更加讨厌你。看了这篇文章我,让我了解到:其实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得到的效果也有很多种,像这样选择用一个善意的批评,一个甜美的微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一个美丽的方式,这样的批评既没有伤到学而后那个的面子和自尊,又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效果不错。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他们的教育故事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代课老师也有它的价值。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当教师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下载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延吉市煤矿学校教师 袁守玺 暑假里,我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施新课......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其实,我是一个挺爱看书读书的人,但自小就比较偏爱文学类的书籍或一些闲书杂书。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后,才比较多的接触到教育教学类的专业书籍,而且......

    观最美教师有感

    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 为了让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陈俊德从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一直坚守到年近花甲、双鬓斑白。武秀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最终成功研发了“假声......

    学习最美教师有感

    学习最美教师有感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责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担负起自己职责,做精,做细每一件小事,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学习她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

    学习最美教师有感

    因为爱,才强大 -----------学习“最美教师”有感衢江区职业中专 李娜衢江四小三位老师因为寻找迟到学生,救起三条生命,事迹轰动三衢大地,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让我深深体会了最......

    观最美教师有感

    观“2015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有感 今天晚上收看了河南都市频道,为庆祝第31个教师节而首次举办的“2015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 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

    观《最美孝心》有感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六年级十班 程军才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系列纪实片,片中那些孝心少年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明白了孝心二字的真正意义! 故事......

    观看《2017最美教师》有感大全

    观看《2017最美教师》有感 王建军 今年的9月10日是全国第33个教师节,中央电视台2017年“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于9月10晚如期而至。10位教师和一个教师团队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