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许多人把“习”理解为“温习、复习”。经常“温习、复习”有何乐趣可言?我认为,“习”字当理解为“实习”,就是说: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就与我们现在提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谋而合了。那么,在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1、整体理解、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作为事实的课程,而是一种作为实践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并不追求活动的“唯一正确”结果,而是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体验。如在我校开展的《走进电动自行车》实践活动中,调查小组要到电动自行车专卖店,请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电动自行车的优点及发展前景。可由于小组同学到专卖店调查时,没有和采访对象提前联系也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结果第一次调查并不成功。经教师指导后,第二次调查前小组制定了采访计划也精心设计了问话,所以这次调查取得了令同学满意的结果。
2、教师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于自己活动的课题。在《走近电动自行车》实践活动过程中,在组织学生确定这一选题时,只是告诉学生:短短的时间内,电动自行车在全国风靡一时,数字显示,截止到现在,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到1500万辆。什么原因使电动自行车这么受老百姓的欢迎?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共同制定出小组活动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3、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
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确定最有价值的主题。如上文提到的“走进电动自行车”主题活动方案确定阶段,学生们在最初选题时有过:敲开蓬莱名牌之门、还蓬莱碧水蓝天、变废为宝等十多个设想,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学生逐渐认识到“以上选题存在周期长、因素复杂、技术要求高、难以操作等问题”,最终选择了《走近电动自行车》这一个“新颖,同时也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课题。
4、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研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校本的课程开发,尽管国家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了课时、课程总体目标、活动领域和活动形式,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实施方式、实施过程,需要学校的自主课程开发。根据蓬莱山海相连,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我们学校编写了《美丽富饶的蓬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该书共分六章:第一章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第二章丰富的海洋资源,第三章璀璨的金都,第四章新兴的葡萄酒城,第五章蓬莱名人和第六章民俗风貌。结合学校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其真正成为基础教育中的亮点!
第二篇: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的有效实施
潘磊任曦
[摘要]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然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关键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农村;有效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义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确立了“活动课程”的名称并将它纳入到课程计划中,首次将“活动”正式纳入小学课程,构建了由“学科”和“活动”两部分组成的崭新的课程体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而且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对教学都有很大的意义,主要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2]
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地区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部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自我三个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内容要素。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发现课程内容开发存在如下问题。
1、一些学校简单的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甚至在教室里“教”综合实践活动。
2、一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单的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门课程分别进行开设,甚至出现以劳动课或信息技术课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
3、有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乏了解,而将传统的班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认识还比较模糊、不到位,也没有很好的研究和具体安排。因此,学校教师无法从高层次上获得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好的教师还能自己摸索,差一点的老师就只是应付一下了,从而使这门课陷入“无教材、无课程标准、无教研员”的尴尬境地。
5、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图书,需要信息技术、科学工具等硬件设备,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如科学馆、少年宫、相关科学技术部门等)的支持。但是,因为农村不具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硬件条件,制约了农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5]
(二)学校教学方面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学校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这给学校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和挑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学生活动的安全问题,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接连出了几次事故后国家非常重视,可能你的学校里在暑假期间要安排专人值班,甚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去检查了呢。学校和老师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搞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出了事情学校承担不起这个大责任,所以说学校有心组织活动却不敢轻易的搞。
2、课程开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依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部分学校仍旧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可是安排课时,因为学校没有及时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严重。[3]
3、课程内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到。
4、费用问题。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资金作后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越是红火,投入的资金就越多,学习的老师就有人发过这样的感慨:有钱的学校才能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现在实行一费制,并且中央到地方要求都很严格,学校不能乱收费,就没有组织活动的额外的收费,通过学校财务支出却又困难重重,学校财务收归区教育局管理,学校没有便利条件没法随意支出这部分钱,通过正规渠道报销又要正式发票等票据,实在是不好操作。
(三)教师方面的问题
1、课程理念: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2-
2、课程研究: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
3、专业素养: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通常是兼任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学习,所以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在个别学校教师中存在。[4]
4、专业引领: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教师还依旧陷在如下的误区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作传统的课外活动;当作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当作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
(四)家长方面的问题
农民认为孩子不用读书也能够种地、做小买卖,上学就是为了考学,为了跳出农门,多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还有的学生回家跟家长描述一天的学习情况,家长就有感慨了:老师每天不务正业,领着孩子玩,甚至连作业也不知不了几道,没事拉着孩子做游戏、演小品,甚至不给学生批作业,让学生自己批改,还拿那么多的工资。你看家长的观念也需要转变,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更需要时间转变思想。
三、保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有效实施的策略
在此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学校领导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先行者,应起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学校领导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带领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好组织好机构,确立教育意向。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
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得到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是否得到全面更新,教育模式是否得到更新,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在于培训研究的力度。所以无论是学校领导或教师,都应加强培训。
(三)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为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学校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四)建立课程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成长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一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
论,而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或
发展报告书,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考评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现场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四个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和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办法,以安全、顺利、有成效为目标。对教师制定评价要求:
1、不得以学科综合性学习简单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得挤占或减少学时,凡违反课程设置要求的,要及时批评并纠正。
2、一般活动写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完整的活动记录,包括研究计划、数据处理表、访谈表、社会调查表、开展的照片和作品展等。
3、对教师承担综合活动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成绩优异的教师要予以表彰。
4、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取得大多数学生的满意。
(五)加强对农村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资源那么丰富,但有农村的特色,也有农村的资源,如劳动技术、农作物、乡村传统习俗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突出农村特色,找出自己学校办学的亮点,关注农村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总之,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产、生活中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与贯通。
(六)加强校间的交流合作,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由于农村教师自身素质比较低,面对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多数教师都无从下手。而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缩短自己的探索过程,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学校间可以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不同类型的学校,比如村小、中心小学等,建立实验基地,精心组织,大胆探索,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典型,然后各校组织学习观摩,并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借鉴,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
(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强校内、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认识,从而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配合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加强和改善与社区各方面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有关机构和环-4-
[6]
境等地利资源,同时利用有关机构的研究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社会教育热心人士、素质较高和教育背景良好的学生家长等人和力量,协助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强化学校的指导力量,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八)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推进课程的实施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课程改革中的统领、协调作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落实课程计划中的要求,并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管理,包括教师管理、课程实施的督导以及评价等几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在农村学校迎来新局面,素质教育会得到全面的推进。农村小学通过各方努力,更好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保证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客观地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发挥主体性、创造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并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7]
(九)加强沟通,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目的,从而支持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教育的发展,科学化的教育决定与科学化的课程,课程是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是实施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发展学生身心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计划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和“学科”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在以“学科”为主的同时,“活动”成为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只靠课堂上传授知识,已经比能满足培养21世纪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了,而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活动课程。为了实现教育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的宗旨,让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是活动课程成为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纬.浅谈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N].甘肃高师学报,2004(6)
[2]吴伟青,洪河条.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教育探
索,2004(8)
[3]徐辉,徐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N].今日教育,2004(5)
[4]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反思[N].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9)
[5]谢广田,李红,蒋璐敏,朱旭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61-70
[6]郭元祥,沈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3-91
[7]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5-26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生活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结合英语学科开展英语表演等活动,结合数学学科开展生活中的数学调查研究,结合科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如何收集资料的研究。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1)赏识活动: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2)学会关心: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体系。3)主题教育:通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九月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月份是我为家乡喝彩,十一月份是争做规范生,十二月份是争做守法小公民。4)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参加社区活动,我的第一桶金,实践小能手的评比等等。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学校的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秋游)进行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邀请县内各界人士前来学校讲座,如缅怀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五、第一学期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传统节日:教师节、中秋节
十月份:
1、学会关心活动
2、传统节日:国庆节、重阳节
十一月份: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
十二月份:
1、争做合法小公民
2、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整理(各类案例,论文及学生活动体验文章)
3、编辑校优秀案例集,论文集,学生习作集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生活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结合英语学科开展英语表演等活动,结合数学学科开展生活中的数学调查研究,结合科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如何收集资料的研究。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学校的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秋游)进行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邀请县内各界人士前来学校讲座,如缅怀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五、第一学期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传统节日:教师节、中秋节
十月份:
1、学会关心活动
2、传统节日:国庆节、重阳节
十一月份: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
十二月份:
1、争做合法小公民
2、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整理(各类案例,论文及学生活动体验文章)
3、编辑校优秀案例集,论文集,学生习作集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专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东高平联小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文化沟通,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新教师与学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区域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科整合,学生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有效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进自然、主动实践,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和合理开发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见识和行为辨析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积极的、科学的人生观。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导》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全校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固定1课时,根据需要每周可加2课时的“1+2”课时设置。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师资建设
由于我校师资力量薄弱,由班主任老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1、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2、注意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过程中要用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1、评价理念
a、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穿到活动进行中去。
b、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c、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2、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及进步的喜悦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中心的综合实践领导小组,在教导处、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该活动具体由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负责日常工作,各任课老师协同配合,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六、活动安排
1.9月:制订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一些案例,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
2.10月: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11月: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
4.12月:
四、五年级各推出一节研究课,大家谈体会。
5.关于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研讨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东
高
平
联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