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下乡文言文阅读教学专题总结 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初级中学杨清
夯实基础、提高兴趣 文言文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初级中学
杨清
为期一月的初中语文国培送教下乡活动已告于段落,我非常有幸,能够参加本次的培训活动。第二阶段以文言文教学为专题,而文言文教学作为我在教学中困惑最大的板块,通过这几次的专题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培训不仅有专家的讲座、有名师的观摩课、还有有学员的同课异构,内容详实、贴近实际,对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工作能有很大的帮助。
在观摩了众多老师的文言文教学示范后,我深深的感到,文学修养对一个语文老师的重要性;在认真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切实感受到找好方法,是打开文言文课堂的一把重要钥匙,特别是航向九义校凌瑞香校长对文言文课堂的总结,给了我们很多优秀的方法指导。反思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太多太多,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是最能丰富学生文化内涵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文言文的教学也是需要精心组织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我认为,教学一定有优法,而最优的方法,一定是最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比如,在疏通文意方面,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精讲”的教法,看似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根本,因为教师霸占了课堂,学生只是在听,在记笔记,所以实质上是忽视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大大伤害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会翻译的词、句,组内解决不了的提请全班同学或老师相教,然后教师可以设计“讲故事、做表演”等形式来反馈检查学生到底读懂了没有。这样,课堂不就极具生成性、极具生动性、极具创新性了吗?而课文“字字落实,句句精讲”的效果一样可以达到,学生也能成为学习的主体,找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避免因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让学生放声的读出来。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豪苏轼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在阅读上下工夫,想通过什么别的途径获得一把可以打开一切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那只是一种幻想。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我认为,可从以下四步着手: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在泛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可让学生听朗读录音或者观看朗读视频,这样做的目的是务必让他们感觉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奏。学生一边随录音或泛读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奏,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首先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子。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意。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读,也可开展朗读竞赛,使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理全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于阅读种种的书。”新课标也要求初中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所以学生学习文言文务必使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用法和特殊的意义,然后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文言文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等方式对词形相同而词义和用法不同的常用实词、虚词进行归纳,对各种句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并附例句,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对比中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是一个大难点,其实对于老师也是重难点,合理的组织课堂,教会学生方法、提高学生兴趣,才能有效激发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
第二篇:心得体会七 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初级中学杨清
国培心得体会
(七)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初级中学杨清
今天听了《记承天诗夜游》文言文教学的几堂同课异构,不同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都让我受益匪浅。小组内的讨论、以及学员代表的发言,结合了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也对我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多启发,我们平时过于苛求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在能力提升方面老是止步不前。通过学习让我看到,大胆的让学生读、让学生说,不失为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
第三篇:松树初级中学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松树初级中学“镇巴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十一月15日,我校承办了由县教研室组织的泾洋初中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泾洋初中唐必芬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文言文课、李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九年级《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课、刘再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八年级《线段垂直平分线》数学课、万翠玲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九年级《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历史课、李玉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八年级《共铸诚信》思品课、姚于奇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九年级《电功率》物理课、刘兴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七年级《Unit 7》英语课。七位老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掘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耐心导学,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七位老师所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重实效,特别是关注课堂每一个学生学习动态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个知识点学生当堂掌握的情况,给我校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校老师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他们的差距和不足。七位老师自己上完课后,又分别对应听了我校七位老师的课,对症下药的给我校上课的老师予以指导。
在此之前,我校教研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做好活动计划、上课进程表,评课分组表,督促安装了4套电子白板,拉起、书写了横幅和标语营造浓厚的氛围,安排本校各学科听课、评课老师及带队领导,要求本校教师在积极参与听课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评课时积极发言,多与泾洋初中老师讨论交流,有机会多向他们请教,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我校高效课堂汲取养分。
听课之后,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并把听课所得运用在今后的备课、上课活动中。学习泾洋初中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课堂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真正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掘和提高。本次活动给我校老师很多启发,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高效率的课堂才是目前我校最需要的,才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就是要改变一些老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的旧貌,让老师讲的轻松自如,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课题内容,这样学生才不会有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清楚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样就能够让老师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
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让学生把知识记得更加牢固,在讲完课后,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练笔,如果发现学生错误,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进行典型讲解。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们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上一个台阶。
2、认真研读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和导学案。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镇巴县松树初级中学 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四篇:教学能手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统一安排部署之下,小学英语刘XX工作室于2014年11月14日至26日,在区教研室教研员张XX和李XX老师的带领下,在本工作室成员的积极参与下,圆满地完成了送教任务,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现将工作室送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送教时间、地点、具体授课内容如下:
张欢老师于11月14日、20日分别在XX镇中心小学和XX镇中心小学展示了四年级TVandPhone;蒋XX老师于11月18日、21日分别在XX小学和XX镇中心小学展示了六年级Snow,It’swinter;李XX老师于11月26日在XX镇中心小学展示了六年级China。
这次工作室送教活动共涉及5个乡镇的所有学校的英语教师,参训人数达上百人。
二、送教程序:
活动前:11月7日—13日
1、召开专题会,确定送教老师。并将送教安排发至本工作室群。
2、进行磨课,共同修改教学设计。
3、协调沟通工作室参与活动人员。
活动中:11月14日—26日
1、由工作室教师做示范课。
2、主讲教师说课、与参会教师互动议课。
3、围绕“餐桌式”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研讨交流。
三、送教效果: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老师们在教学中克服了简单的问答式,积极地探索“餐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运用观察、讨论、实验、感悟、表演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2、队伍得到锻炼,新秀脱颖而出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XX小学的蒋XX、XX小学的张XX、XX中心小学的李XX等老师,他们组织的课堂比较活,与课程理念的要求比较近。一方面说明这些新老师的思想上没有陈旧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说明青年教师肯学习,进步快。因此,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3、此次送教真正起到了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给兄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四、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1、个别作课教师不会说课,把说课等同于说教案或说教学流程;提交的教学设计不规范;对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够,对教学理念钻研不深,只注重形式,花样多内在少。
2、一些老师的评课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没有价值。
总之,本次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氛围,优化了教育教学工作,对我区的小学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数学工作室送教下乡教学活动总结
有一种美丽在路上——数学工作室送教下乡教学活动总结
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区域的教学与学术交流,2021年5月27日下午由库车市第四小学康主任带队,一行5人前往集团化联盟校阿拉哈格镇中心小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由何凡和赵一兵老师送课、评课;第二个环节是由数学工作室主持人的讲座;第三环节是中心校宋梦珂校长进行了活动小结。
这次教研活动聚焦课堂,同时着眼教学全过程。两位教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适时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两位年轻教师教学特色展示,引领新课堂。第一位送课教师何凡,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课。这节课对第七单元知识进行整体感悟知识框架结构,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加工,力求做到从点状教学向结构教学转换。第二位送课教师是赵一兵,他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稍复杂的排列问题》。赵老师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掘教材。教学过程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堂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数学工作室主持人刘慧老师带来了一场讲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该讲座从教法和学情上,为老师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教育的路是美好的,是不断创新的,本次送教下乡活动让阿拉哈格镇小学数学老师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为老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