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的沉思

时间:2019-05-13 01:0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的沉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的沉思》。

第一篇:农村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的沉思

农村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的沉思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孩子们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这一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教学改革前沿的动态信息,带来了新课标下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然而,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开展以来,在农村学校,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应用,有效解决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大多数没有专业的电教老师,交通不便,安装难度相当大,学校想尽办法把设备安装到位,并且调试好后,却发现农村教师大多不会电脑,不会自主进行调试、接收,更不用说利用它们为教学服务。就是一点小问题都不能自己解决,要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这就使设备的使用率大打折扣。

2、农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配备的一线教师多为兼职,而且是身兼数职,课时多,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教育卫星电视节目和教育卫星宽带网络节目进行有效的接收,错过了许多节目的播放时间,影响了资源的使用,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远程教育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没有更好的使用设备,运用资源。

3、农村教师普遍电脑基础差,致使远程教育师资缺乏。一般的学校只有一位管理教师勉强能使用,大部分教师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远程教育设备,教学水平低,不适应远程教育的要求。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时间不好安排;二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好确定;三是培训教师不好配备。

4、由于长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许多教师的观念未能及时转变,预见不到信息化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时间+汗水,导致了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习惯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上课不能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许多教师认为这是花架子,对农村教育不适用,反而耽误了教学时间,致使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推广难度较大。

5、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一费制”的推行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地方启动此项工程的资金来源难以保证,设备的更新及维护更不能保证,经费问题将是制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的最大因素。

6、目前,各地学校使用的版本不一,远程教育资源无法全面照顾各种版本。因而,在使用教材未能与远教资源同步,影响到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的应用。

二.改进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几点想法

1、领导认识到位

当前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明显滞后,而教育的滞后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奇缺约束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教育——人才——经济”相互制约,相互束缚的恶性循环。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学习的空间扩大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使东部发达地区的优秀教育资源,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从空中源源不断地送到中西部贫困地区,让边远山区里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学,教师们了解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发展远程教育是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的重大举措,是尽快改变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面貌的途径,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各级领导要把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放在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要充分认识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切实改变“重设施设备,轻应用研究,重硬件投入,轻软件资源建设,重公开观摩,轻日常教学应用,重技术操作培训,轻学科整合和教学设计研究”的做法,要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加强领导,专人负责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推广工作,制定切实可行 的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案,把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2、培训到位

对于培训工作,个人认为,从学校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训:①校级领导的培训。对于校级领导的培训主要是思想上的培训,让他们转变观念,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同时加大对校级领导的考核力度;②卫星接收站管理人员培训,主要让他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多媒体技术,教育资源网接入,资源下载,查询信息,获取网上资源。③骨干教师培训,让他们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能选择与评估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编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脚本,并应用制作简单的软件能辅导其他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④学科教师培训,重点是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育资源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3、管理措施到位

①要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远程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量化考核中,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③要加强考核力度,做到有奖有惩。

4、资源应用到位

对远教资源的利用,不仅仅是收集、整理,更主要的是让其走进课堂,服务教学。通过远教播放设备,让学生观看优质课、示范课,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名师名校教学方法的效果;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实录,让学生享受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导。

5、教育研究到位

应用在远教资源与学科整合,加快教改步伐。让远教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并与学科教育整合,加快教改步伐。①推动广大教师运用远教资源上获取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应于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推进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②利用远教资源举办的各种公开课教学,播放专家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讨论及从卫星教育平台,教育网站刻录的教研教改、课程改革的信息资源,使广大教师,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对新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法和学法,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③整合教研、电教、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力量,拟定出教改项目和课题,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与学的研究。通过观摩教学、专题培训、优质电教课评比、课件制作竞赛等多种形式,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通过学习交流和课题研究推动学校的信息化进程,扩大远程教育的应用范围,推农动村中小学的教育跨越式发展。

三、开展培训,建设队伍,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资源。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基于这一点,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除了理论引路、课题带动、规范落实等措施外,我校开展了如下工作:

1、进一步抓好常规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使用和音像教材制作的培训。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光盘播放、电脑的使用、保养知识,以进一步提高常规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如指派教师外出培训后,再利用每天下午休息时间指导其他教师参与学校全员培训。领导既参与学习,又当监考官,做到每一轮培训全员过关。

2、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加各类培训、评比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新发展方向,取长补短,借鉴使用,真正成为学科信息化设

计开发的带头人。为此,学校确立了每期3-5次的进城学习,让老师们学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3、对全体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已进行了远程教育资源下载及运用、Powerpoint、等技术的培训。很多教师能熟练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并具有初步自行编辑、制作课件的能力,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在网络环境下查询、阅览和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尝试。

4、每期必举办一次全辖区公开课竞赛,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电教课件,以此激励广大教师参与课件制作活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好的课件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作者是一种成功的激励,更是对全体教师的震动和鼓舞,大家看到了不足,同时也树立了信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感受到课件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5、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规定了每期不少于5次远程教育的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2次的远程资源课堂应用。

四、合理利用,发展创新,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2008年冬季,互联网开通,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内容。广大教师能够通过网上查询、下载大量的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教改信息、名师教学经验等内容,使教师解决了备课中参考资料不足的缺憾,使网络进入课堂,实现了真正交互式的教学。促使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融合在学科教学中。

探索的过程,让我们对信息技术的作用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听课中我们发现: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在市、镇、校级的公开课、示范课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天地。同时各学科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如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化难为易,直观感知,增强形象性,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直观形象的画面,启发性的提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新知的兴趣。五年来的强化,我们欣喜地看到,所有教师都能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从教师主体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让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学生学得更加开心。一句话,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都通过老师们的教学活动完美地展现出来。

五、丰硕的成果,成功的喜悦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教学单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整合后的课堂教学,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拓宽了学生视野

电脑和网络,成为了一个人类共有知识的平台。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能通过上网来获取各种知识,这大大扩展了信息来源,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4、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师的经典教案、精彩课件,还能在网上查找各科试卷。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经验缺乏、资料匮乏等问题,快速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快速提升以及教学实践的尝试,使教师们感到,学习资源的丰富和扩大,方便了教与学,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构主义理论有了实施的手段,而且推动了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地增加,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重大作用。

5、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及教学设计有多篇获奖。同时,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有所提高

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在接受了学习任务后,能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然后,针对老师提出的一个个学习问题,应用所掌握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网络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信息量大增,眼界开阔,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训练。

六、切磋与反思

不断探索,不断发现问题。现在的我们,课余时间谈论更多的话题是:

1、多媒体不是用的越多,课就上得越好。上好课的要素很多,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不能盲目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否者,导致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热闹,但却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原则,显得华而不实,教学目标不能达到。

2、教师应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熟练,就越能发挥它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反之则由可能因人为操作不当,或不能及时排除意外的非操作性故障而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干扰了正常的上课秩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实验,结合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总结,不断创新。

3、各个教研组,经常到电教室讨论:某某的课在哪儿课件应用不够好,需要怎样改进。

4、如果课件把板书预先设计好,到时随着教学进程点击出来,这种做法把教学限制得很呆板。教师容易将教学情境创设偏高于教学目标,注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过度重视知识、能力主导,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学习评价的重视不够等等。

5、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6、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不仅包括学会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培训,使教师学会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合理地设计教学,传递教学内容,继续组织相关活动,推进实验进程向纵深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充分运用丰富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一定会给教育科研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激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篇: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成本个案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成本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成本个案研究是“中国基础教育成本与财政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进行个案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农村地区小学机构成本的现状,了解机构成本的变化特点,为改善现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提供有用的信息。

个案学校的选取是根据“中国基础教

育成本与财政研究”项目的实地调研的抽样框架进行的。我们在贵州、江西、甘肃、安徽和四川等五个样本省的10个农村地区贫困县的20个乡共观察了29所小学,其中20所为乡中心小学,9所为村办小学。在进行个案研究的这些小学中,9所学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11所学校位于贫困边远山区。

数据采集的方法是由学校的主管会计找出1991年和1995年的学校经费收支帐本以及资金流水帐本,研究组会同学校的主管会计一起,按成本功能分类和用途分类详细地登录这两年的学校各项收支细目,力争使数据准确、客观。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学校成本的分类

教育成本分类受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也就是说,政府拨款的方式和标准直接决定了教育成本的分类与结构;另一方面,成本分类也基本决定了成本分析的特性,即有什么样的成本分类构架,也基本上确定了成本分析所适用的方法。

根据国内外基础教育成本分类的不同方法,相应地也就有了三种不同的成本分析体系,即经费支出按用途分类的体系、经费支出按功能分类的体系和经费支出按活动性质分类的体系。本文着重分析前两种分类方法。

1)按用途分类的体系(参阅下页图1)经费支出按用途分类的体系将全部教育经费支出分成人员部分、公用部分和基本建设三部分,这是我国长期来通用的经费分类体系。

2)按功能分类的体系(参阅下页图2)学校经费支出按功能进行分类与按用途的分类体系不同,其特点是将学校经费的支出与教学、行政、设备运转与维修和基建性成本相联系,通过这一分类,可以更为明确地考察学校经费的使用状况,从而为经费合理使用提供判断的基础。

2.单位成本的决定因素

单位成本最能反映经费使用的效率。在实际工作中,仅通过单位成本来评价学校的办学效率往往具有局限性,这是因为,影响单位成本的因素具有复合交互性,又由于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尺度难以区分因素影响或作用大小,因此,在运用单位成本作出评价时就必须十分小心。单位成本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教育经费数量在学生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数量呈高度正相关。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教育经费越多,单位成本越高。

2)教师任职资格、工资水平与教职工数量教职工数量、教师任职资格与工资水平是影响单位成本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民办教师的数量规模也直接影响学校人员经费的支出总量,尽管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民办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但现有的民办教师依然只能获得较低的报酬,这也是影响教育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学生数量学生数量是影响单位成本的直接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单位成本随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学生数量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就是说,在成本分析中要考虑学生的流动情况,不同的流动特征对成本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如辍学、重读、退学、转学等。

4)固定资产投入:存量与增量研究单位成本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存量与增量。固定资产存量与增量是影响单位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固定资产存量与增量越多,单位成本越高。本研究中,固定资产投入的生均成本,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来计算的,因缺乏统一、权威的教育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本文在参考了其他部门的做法后,采用生均固定资产值年平均综合折旧率8%来计算。

5)学制年限计算单位成本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年单位成本和学制周期单位成本。若学生实际花费的学制年限越长,则学制周期单位成本越高。

三、研究结果

1.年生均成本

在核算生均成本时采用了经常性成本和建设性成本的概念及其相应的测算方法,生均建设性成本按固定资产折旧测算。1991年29所样本学校的生均机构成本为256.40元,其中生均经常性成本为204.02元,生均建设性成本为52.36元;1995年的生均机构成本为403.90元。与1991年相比,生均机构成本提高了97.96%,几乎翻一翻。各样本省的实地调查学校生均成本见下表。

表1年生均成本统计单位:元

省名

样本学校数

1991年生均总成本

1995年生均总成本

甘肃

6415.36

539.39

西

9274.0

3237.93

贵州

4137.86

174.38

安徽

135.41233.27

四川

348.36

370.97

样本平均

256.40

364.69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甘肃省的生均成本在5个样本省中最高,其原因是,甘肃省的6所样本学校规模较小,生均建设性成本较高,1991年生均建设性成本为194.86元,1995年生均建设性成本为290.06元。

2.年生均经常性成本构成分析

在对各地区的生均成本进行分析时,生均经常性成本最具有可比性。因此,下面着重对生均经常性成本进行分析。

1)按用途的年生均经常性成本实地调查的个案学校数据表明,在农村小学,政府财政拨款的绝大部分支出(95%以上)都是用于人头费,即支付公办教职员工的工资和民办教师的国家补助部分;除乡中心小学外,农村初小和教学点几乎没有任何国家拨款的公用经费,学校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均来自学生缴纳的杂费和其他收费。

表2年生均经常性成本统计 单位:元

省名

样本学校数

年份

生均经常性成本

生均人员成本

甘肃

1991

220.50

205.19

199

5249.33

222.14

江西

1991

273.80

239.13

1995

105.24

98.74

贵州

1991

137.86

122.35

1995

126.26

117.47

安徽

1991

120.75

94.15

1995

207.2

2202.81

四川

1991

274.91

247.42

1995

346.17

299.26

样本

1991

204.03

178.34

平均

1995

331.30

299.32

根据调查结果和实地观察,我们认为,当前,贫困地区小学生均经常性成本最基本水平线应确定在200~300元之间。如果低于这一水平,小学生的培养质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2)按功能的年生均经常性成本按功能支出的年生均成本构成分析是考察教育经费的支出去向,即用于教学、行政管理、物质设备运转与维修以及基建投入等活动的资金投入情况,以分析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表31995年生均机构成本统计单位:元

样本生均数学行政管理物质运转与

学校数总成本直接成本成本维修成本甘肃6539.39241.237.890.21江西9237.9381.6718.465.11贵州6174.38117.076.522.67安徽4233.27190.4415.461.32四川4370.97258.0162.3425.82样本平均29364.69286.5732.0312.70

生均建设性

成本甘肃290.06江西132.69贵州48.12安徽26.05四川24.80样本平均33.39

从上表可以看出,生均总成本受教学直接成本和生均建设性成本的影响比较大。象甘肃省和江西省,虽然教学直接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和物质设备运转与维修成本较低,但他们的总成本却很高。这说明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是非常必需的。

贫困地区小学的教学直接成本主要是教师与教学辅助人员工资支出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与教学文具支出,其他各项支出较少;在行政管理支出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大都由专任教师兼任,所以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与津贴专项支出极少。受教育经费数量的限制,行政管理公务费主要是维持学校运转最低标准的学校办公费和差旅费支出;建设性支出既包括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折旧),也包括固定资产增量(固定资产的新增投入)。就样本总体而言,教学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70.95%。然而,其它方面的支出主要是依靠多渠道筹措的教育经费来能维持日常教学工作,因为政府的财政拨款一般只用于公办教师工资和民办教师补助。

3.学校成本的差异

1)中心小学和村办小学1991年,中心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231.50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174.24元。1995年,中心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352.79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269.49元,村办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仅相当于中心小学或完小的76.39%。

1991年,29所学校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78.45元,而1995年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仅为13.16元。1991年,乡中心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90.09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41.22元。1995年,乡中心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14.00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10.02元。这表明,在1991年~1995年期间,各校在添置新的教学仪器设备、课桌凳、图书资料等建设性方面的投入较少,主要的原因是教育经费匮乏。

表4江西省星子县横塘乡中心小学和村办小学学校成本比较(1995年)单位:元

横塘中心小学村办小学专任教师数1911其中:民办教师07学生数458373教育经费支出总额9880270102其中:预算内经费支出4358228165生均经常性成本107.54134.41生均建设性成本(含折旧)56.6416.31生均总成本164.18150.72

一般地,无论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还是贫困地区,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均明显优于村办小学。小学教育经费中,教职工工资和民办教师补助是主要构成部分,中心小学的教师主要是公办教师,而村办小学的教师则有一大部分是民办教师,这有可能使中心小学的机构成本高于村办小学。然而,由于中心小学在校生数量较多,这一因素降低了生均经常性成本。

2)山区小学和平原地区小学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生均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位置对机构成本的影响主要归根于地区经济的差异。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比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和居民对教育的投入也比较重视。投入的差异引起成本的差异,引起平原地区小学的生均成本高于山区小学(不考虑寄宿制学校的情况)的生均成本。

表5岔路乡(平原)中心小学和青天乡(山区)中心小学生均成本比较(1995年)

单位:元

岔路乡中心小学青天乡中心小学在校学生数514127生均经常性成本198.45171.07其中:教学直接成本186.77167.09

行政管理成本9.373.36

设备运转与维修成本1.950.62生均建设性成本(含折旧)97.1827.23生均总成本295.63198.30

3)民族地区小学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在教育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如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双免”和提供学生生活补助。“双免”是免收学生的课本费(语文和数学课本)和免收学生的杂费。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和“双免”使民族地区小学的机构成本相对提高。

4.学校成本的变化特点

机构成本的变化呈以下特点:

1),年生均成本呈递增趋势。年生均成本的递增主要是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而引起的,其次是因为物价上涨因素所致。

2),年生均经常性成本的显著增加。教学直接成本的增加促使生均经常性成本的增加。1991年~1995年,教职工工资与津贴普遍增加。而且还有一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教职工工资的提高和民办教师的转正使得教育经费的支出急剧增加。这是生均经常性成本增加的决定因素。

3),教育经费只能满足教职工工资与津贴支出,无法提供足额公用经费支出。学校为维持日常教学,只得缩减各项非教职工工资与津贴支出,致使学校办学条件不能得到及时改善,结果造成部分学校尚未解决“一无两有”问题。统计结果表明,1995年,29所样本学校学生中尚有7所学校还未能让所有学生拥有上课用的课桌凳,占学校数的24.14%。

第三篇: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调查报告

历时三个多月,跨越5个省,一份全景式反映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厨房和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报告日前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对外公布。这份报告共调查了新疆、青海、内蒙、云南、甘肃、山东五省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近5万人,共对5100多名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研,对3853学生进行了体检。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亟待改善,43.2%的学生上课时感到饥饿,近半数受访学生营养不良,受访地区学生身高比北京同龄学生低6厘米。

2012年6月15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了“希望工程营养健康计划——九阳希望厨房2010公益行动”活动,该活动深入到云南、青海、内蒙、山东、新疆5省实地调研了100所学校。考察团有全国知名的营养专家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晔、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李铎,有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千龙网、中华网、凤凰网、人人网、第一视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公益时报、健康时报、贝太厨房、GOOD好主妇、都市主妇、时尚好管家、齐鲁晚报等的编辑、记者,还包括闫妮、高亚麟、陈晓东、邬君梅、刘之冰、茹萍等演艺界明星。

所有考察队员返京后,2012年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九阳希望基金,将利用10年时间,募集和捐助5000万元,专项用于为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建设“希望厨房”,改善贫困地区正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营养不良的现状。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调查报告指出:受访学生中17.7%的孩子们经常喝生水;接近半数受访学生体型偏瘦,营养不良,其中,两成的学生属严重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现象在6-8岁学生身上表现最为明显,营养不良率超过八成;受访地区学生身高低于北京同龄学生6厘米,低于上海学生3.5厘米;儿童身高和体重与城市儿童相比要低1-2个年龄段。而且,从调查可以看出,农村学生饮食习惯受到城市文化的诱导,58.1%的学生最喜欢喝的饮料是可乐,54.9%的学生最喜欢和“果汁”(汽水),孩子们喜欢吃在他们看来比较“稀罕”食物:比如面包、牛奶、巧克力等。

此次还对上述5省的100所贫困地区学校的厨房进行了全面考察,调查报告显示,贫困地区厨房的三个突出问题是:厨房设施严重缺乏、老化严重,卫生条件差;厨房工作人员营养膳食观念落后;学校食堂功能缺失,学生就餐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报道还对希望工程全新公益项目“希望厨房”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它认为,希望厨房的建立能够改善学生用餐环境;提升学生餐饮质量;保障学生饮食卫生;为学生营养餐的实施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持;普及营养知识,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为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之路进行有效的探索。

解放军309医院张晔认为,这份调查报告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现状。她认为,解决贫困地区孩子的营养不良问题,必须因地制宜,要根据各个省份的不同情况,让营养专家为孩子们制定膳食营养食谱。在小学阶段,就要让孩子们了解必要的营养健康知识十分必要。这就要对教师、食堂从业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管,让学校的厨房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成长加油站。

浙江大学李铎教授明确指出,贫穷地区孩子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如果我国有几百万的营养不良儿童,贫富差距将会进一步的拉大,我国将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发达的、文明的、现代化的世界强国。

第四篇: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补作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县远教办和镇党委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为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以及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切实搞好远程教育站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2015年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补作村共有12个村民组,我村的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自我村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明确指导思想,精心组织,认真研究新时期农村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远程教育这一新契机,不断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并以此为依托,加快了我村的现代化教育和科技兴村的步伐,实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

一、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

建立健全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全面负责,落实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及村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远程教育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根据县远教办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

二、明确了教学管理职责

1、按照上级要求,建立远程广播工作计划。

2、重点围绕群众、生产中心工作发展经济中心为群众服务。

3、做好信息、记录、收集、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汇报情况。

三、建立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

1、“两委”将远程教育纳入议事工作日程。

2、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技术。

3、专人管理,对设备勤保养,及时收集汇报,做好记录,建好档案。

四、以场地建设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充分调动我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时间短、任务重、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投入到村级远程教育活动场地建设中去。

1、完善村室建设。投资建成文化娱乐室,并完成了配套设施建设,使群众有了“议事堂”、“娱乐场”。

2、整治村环境。对村内生产,使乡村环境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3、开展便民服务。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可以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平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五、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提高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远程教育是个新事物,要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所接受必须要大力加强宣传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参加集中培训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提高新时期执政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我们还多次邀请相关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指导,为尽快掌握和运用这现现代化媒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我们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了对远程教育的理解,提高了理论水平,达到足不出户就可以纵观天下之事,掌握最新、最快的先进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先进技术手段与媒介,搞好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学习活动和各项实用农业技术个性化学习培训。针对我村的实际情况,通过网络更加广泛、深入的学习了有关种植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结合我村的种植管理现状,研究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又组织专人进行学习,走进实地进行传授,把新知识,新思想及时普及给广大村民,为他们提供了更新的农业科普技术,让农民朋友们真正地感受到了网络的优越性,使我村的种植产业化及农村经济建设如虎添翼。现如今,我村的种植管理日趋科学化、专业化,作物生长良好,前景可观,群众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学到了技术,真正成为了群众的“摇钱树”。

六、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时节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观看种植、营销、市场信息、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有关内容。观后做好讨论,理思路,提建议,谈打算,促发展。做到教育培训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与党员联户相结合,及时解决种植、营销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五篇:农村远程教育实施方案

推进信息化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观点在农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农村学校的发展现状我们现作如下实施方案

我校正在起步实施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初步形成信息化的环境,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的在应用,关键也在应用。我校结合上级有关精神,特制定农村远程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进工程应用的进程,提高工程应用的水平。

一,做好三项工作、1,做好师资培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水平

教师是项目应用的关键,骨干教师的培训,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要把教师的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之中。明确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使参加培训教师对使用的设备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基本掌握接收,下载和播放的技能。所有教师都能利用远程资源,来实现教育教学的观摩和利用,90%以上教师能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2,做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下载和开发工作,建立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3、做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的应用研究工作。

二、实施的原则

在试点工程应用的教学活动中我校要遵循五项基本原则

1、教育资源的开放性;

2、学习方式的挑战性;

3、教学方式的差异性;

4、学习过程的协作性;

5、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完成六项任务

在工程应用试用期间完成“六个一”活动

1、组织一次观摩课

2、做一个精品课件

3、写一篇教学设计

4、进行一次说课展示

5、做一节研讨课

6、开展一次教育教学活动

下载农村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的沉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的沉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1 20xx年7月19日,我本着服务西部、回报社会的梦想和责任,踏上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征程,来到了临邑县邢侗街道办事处。到现在有五......

    农村远程教育学习心得(本站推荐)

    农村远程教育学习心得 多少年来,我们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下禁锢了许多年,许多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受到了很大的约束;现在,国家为我们配备了远程教育接收装置,我们可以......

    农村老年远程教育

    牡丹江老年大学农村课堂远程教育方案发展农村老年远程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扩大农村老年教......

    农村远程教育经验交流

    农村远程教育经验交流**县杨庄村地处丘陵,位于杨村镇东**2公里处,曲坪公路边,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130户494口人,耕地773亩。党支部共有党员19名。村内有体育活动场所,健身器材,村......

    农村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农村远程教育学习应用的心得体会 远程教育从党课辅导、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就业技能、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等方面为广大党员干......

    农村远程教育(建议)

    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建议 重兴高小:张青平 随着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网络计算机教室的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受惠学校的教育技术设施将得......

    农村远程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红云安良希望小学实施远程教育 经验交流总结 刘苍方 一、自然概况 红云安良希望小学创建于1964年,位于田蓬镇的东南部,在田蓬至郎恒公路沿线上,交通便利,距郎恒服务中心7公里处......

    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区委组织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乡党委将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由乡党委副书记亲自抓,乡党建办具体负责,积极探索培训方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