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语教学”的定义
现代意义上双语教学的起源―“浸润式”教学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加拿大,原本旨在帮助法语区英国裔的孩子通过一种模拟自然语言环境的方式尽快掌握法语,既使他们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又能融入多元文化社会。“浸润式”双语教学是加拿大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语言文化政策,是该国双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浸润式的成功实践促使心理语言学界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欧洲各国的双语教学也有很长的历史,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规模更是如火如茶。虽然欧洲的语言和文化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在常规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却体现了一致性,即为促进外语学习(使用英语作为外语的双语教学为的是掌握好英语这个国际通用语,在全球经济不断一体化的进程中增强国际竞争力;使用伙伴语言的双语教学为的是通过掌握
“双语教学”的定义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
“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
A)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B)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C)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双语”的认识误区
1、将双语简单的理解为“加强英语”。“双语”班就是英语强化班或“尖子班”。
2、将双语理解为“计算机语言”+“英语”。
3、将双语理解为“汉语”+“英语”。
4、将双语理解为二门外国语,如“英语”+“日语”。
5、将双语理解为在课外活动中加入英语兴趣小组。等等„„
显然这些对“双语”望文生义的理解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它抽去了“双语”和“双语教学”的内核,脱离了“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 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中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上述界定中的“保持型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在加拿大,双语教学一般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授课的教学形式。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用西班牙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英语)进行的部分学科教学。其目的大都是使这些拥有众多移民的国家能更好地体现其多元化的共融性。在欧洲,双语教学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语言大多是英浯,旨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际,繁荣经济,形成合力。我国及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因此,目前开始试验推广的双语教学的内涵也应属这一范畴。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总体水平低于本科生,但从目前高职的教学计划来看,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都更加注意突出英语课的教学。以天津职业大学经济类专业为例,在三年的课程安排上,外语课与专业课并行开设,每学期都安排专门的英语课(精读、泛读),某些专业还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口语课的教学,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使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开设双语课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目前学生整体上水平不均衡,因此,还不能实现某门课程在所有的任课班级均实行双语教学。可行之计是在选拔的基础上,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单独组班开设双语课。例如天津职业大学宾馆专业共有三个班,第一年均进行了英语强化,然后根据自荐,通过考试选出了30名学生在第二年开设BTEC课程,该班同学英语基础较好,有部分同学已获得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部分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英语培训或英语角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可以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亦可以与教师呼应,教学效果较好。
目前,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学术交流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很多专业教师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因此,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师资基础。
三、双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 1.双语教学的基本形式 “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上述形式中的“保持型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1)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2)科目的选择。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在目前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课程作为切人点,因为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础,所以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天津职业大学宾馆专业的BTEC课程中开设的《营养与饮食》(Nutrintion and Di et),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对蛋白质、指肪、碳水化合物、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初步的了解,这样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角色,理解授课内容。而同时开设的《管理原理》,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即使用中文讲解也不是很容易掌握,因此,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普遍感觉皎吃力。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否则,学生以
不很熟练的语言去接受完全陌生的东西,其结果只能是违背了教学初衷。
(3)采用双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n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过程都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过程:施教过程强调教师和知识的关系;培养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在高职的双语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双语教学的双重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学习过程就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运用知识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诸如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课堂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解决问题。随着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学生从最初的局促不安羞于张口,到后来的踊跃参加,积极发言,他们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种模式。
此外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外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必须明确双语教学不是单纯地学外语,而是用外语学,学生应重点掌握专业知识,切忌将双语课变为普通英语课的翻版。
由于双语教学是一种新教学模式,因此,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仅将天津职业大学双语教学中应用的考核方法简介如下: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考核可以不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而采用综合几次课业成绩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课业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课后作业。首先它需要学生以英文形式来完成,这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其次,课业的内容要注重实际操作性,即学生在运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通过社会调查、查询资料、观察研究、实际操作等方法获取课业中所需要的部分资料,通过完成课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获取信息等的能力。应注意的是在向学生布置课业之前,’教师必须仔细设计课业,要明确该课业所要达到的知识点、学生应从哪几部分来展示该达到的知识点以及课业等级标准,并向学生讲述清楚。一门课程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多少,设计3—4个课业,学期末,依据课业的综合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4)正确处理好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关系。双语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使用的第二语言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第二语言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第二语言中的修辞语言讲解学科内容,注意扩大学生第二语言的词汇量。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课内时间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在高职院校仍是行不通的,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因此,第一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始终不容忽视。首先,第一语言可以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第二语言的信息输入;其次,第一语言有助于发展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三是第一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高级语言能力”;四是第一语言能够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提供安全感。由于任课教师懂得学生的第一语言,减少了他们害怕因为听不懂第二语言授课而产生的种种顾虑,从心理上保证学生学好第二语言。但教师尽量将第一语言的运用降低到最低的限度,避免学生对第一语言产生依赖心理。
(5)提供充实的教学资源。双语教学非常强调教学资源的保障,外文原版教材是双语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但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学参考用书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往往高职院校各专业中文参考资源较丰富,但外文专业参考资料却极为匮乏,造成教师备课时要将中文资料译成外语,再用外语授课,学生课余不能接触到更多的原文资料,课上和课下脱节,从而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双语教学。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当然,实现双语教学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如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师资的状况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瓶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能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为数不多,教师能力单一,专业教师英语能力较差,普通英语教师又不懂专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从长远着眼,必须尽早建立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体系。
美国外事学院(TheUS.Foreign Servicelnstitute)设立了语言熟练程序测定方法。其标准(FSl)共设立了五个能级:
A.通过2—5个月集中正规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o B.经过6—9个月集中正规学习可以达到的水平。
C.在国外居住3年并广泛学习翱应用当地语言的人达到的水平。D.在国外居住4年并广泛学习和应用当地语言达到的水平。E.受过本科教育本族成年人的语言能力。
根据这一标准,当代语言学界认识到,传统的正规教学不能解决第二语言学习的过关能级问题,而只能停留在A和B级的水平。因此人们都在寻找事半功倍的语言学习模式,而今已有所突破,这就是本土化的双语教学和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两大模式,并以此作为当代双语教学一个命题的两大方面的模式定位,而为各国语言学界所首肯。因此,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代职业教育的一大课题。积极尝试高职双语教学将为提升高职人才素质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双语教学
伊宁市“双语”教学工作起步较早,从1995年起,市第七中学每年招一个“双语”实验班,理科使用汉语言授课。小学利用早读课实行口语强化训练,开始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工作。2004年,根据自治州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决定》精神,2005年,市委、政府出台了《伊宁市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并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广泛征求民意。200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规划》和《关于大力推行“双语”教学的实施意见》,从2007年9月起在全市推行了“3+3”“双语”教学模式,即:民语学前教育全部实行汉语教学、小学起始年级除音乐以外的其他课程全部实行汉语教学,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母语言课的“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也充分的证明,“3+3”“双语”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本地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同时也符合广大少数民族家长的愿望,与目前全疆运用的三种模式相比,该市推行的“3+3”“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促进“双语”教学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截止目前,伊宁市共建有民语中小学67所,少数民族在校学生28350人。各民语学校均设有“双语”班,共开设“双语”教学班472个,学生17157人,占全市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61%。(市区有145个班,6031名学生,占“双语”班学生数的35%;农村327个班,11126名学生,占“双语”班学生数的65%)。全市“双语”专任教师共720人(其中招聘592人,历年培训转型128人),占少数民族专任教师队伍总人数2948人的24%。城乡“双语”幼儿园教职工257人,其中公开招聘教师79人。两年多来,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越来越高,广大少数民族家长渴望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通过调研发现:73%的家长关注“双语”教学改革;81%的家长配合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77%的家长了解“3+3”“双语”教学模式;100%的教师拥护“双语”教学。在推进“双语”教学发展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了“双语”幼儿园基础建设。2008年,伊宁市出台《伊宁市城乡“双语”幼儿园建设方案》。提出了2008年46个村及20个城乡结合部全部建成“双语”幼儿园,少数民族儿童入园率达到85%。2009年,35个城乡结合部全部建成“双语”幼儿园,少数民族儿童入园率达到了100%的建设目标。近三年,市委、市政府多方努力,通过干部捐款、财政补贴拨付等筹措资金近500万元,加强了城乡“双语 ”幼儿园基础建设,分别配备教材教辅、教学设备,落实了教师工资、贫困生补助等,促进了“双语 ”幼儿园的发展。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2005年起,由教育、人事、编委、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成立伊宁市“双语”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到2008 年共招聘8批“双语”教师592人。每年教育局统一对招聘教师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聘用,不合格者予以解聘。2009年,把592名“双语”教师中具备条件和考核合格的356名纳入市财政编制。2009年,由州教育局在全州范围内招聘了“双语”教师245人,进一步加强了“双语”教学力量。
同时,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通过脱产培训、集中培训、汉语学校代培、校本培训和自学等形式,在职民语教师中有128人转型为“双语”教师。现全市40岁以下在职民语教师有1374人,其中正在参加培训的262人。2009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伊宁市中小学“双语”及40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方案》,计划在2015年前将1374名在职民语教师全部培训完毕。目前,全市8所汉语学校建立了“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市财政每年投入16万元培训资金,加大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
三是广泛开展教学交流,结对互学促进“双语”教学发展。组织开展了“双语”教师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案例分析,集体备课、说课、上研讨课,加强交流,提高教学能力。每年还开展了“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调讲赛、口语大赛、汇报演出等竞赛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召开了五届“双语”教学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双语”副校长座谈会,总结推广“双语”教学先进经验。
采取了“结对互学”模式,选派汉语学校骨干教师到民语学校任“双语”副校长,主抓“双语”教学和民语教师汉语强化培训;民语学校“双语”骨干教师到汉语学校任教研组长,加强教法交流和研究。“双语”副校长桥梁作用显著,民汉学校之间同上一堂课,换班上课,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一日体验等活动不仅加深民汉师生感情,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市48所民、汉学校教师结成89个“一帮一”对子,“532工程”人员帮带作用发挥明显。
四是内地初、高中班报名人数逐年攀升,促进“双语”教学持续健康发展。伊宁市内地初中班报名始于2004年,当年报名人数为1200余人。2009年为1555人。内高班报名始于2000年,当年报名人数为40余人。2009年为627人,报名人数逐年攀升。内初班、内高班家长、学生的宣传也激发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兴趣,有利促进“双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第三篇:关于双语教学
三、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师队伍无法满足双语教学需求。
许多教师专业不对口,汉语好的教师不是数学专业,专业术语表述不准确,教学方法达不到要求,有些是数学教师,但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科学学科“双语”教师缺乏。教师汉语水平等级与实际教学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2、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在新疆,各民族聚居化程度高,我市多数的少数民族中小学都是自成一体的独立的组织机构,从学校领导到教师清一色是本民族人,学生在学校每周除了4~5学时的汉语课外,几乎就封闭在本民族的语言环境里,与汉语没有任何接触,没有实践的机会。另外,汉语课按学制要求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这时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错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期,学习汉语就比较费力且形成的错误发音习惯已经固化,不易改变了。
3、双语教学模式一的汉语水平达不到学习其他学科的要求。我市绝大多数学校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一教学,其中汉语教材无法满足其他学科的要求。
4、学前双语教学质量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双语教育质量无法和小学阶段要求衔接。
四、今后的设想
1、多渠道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
汉语教材和教师是双语教学最关键的两大因素,有了好的教材,还需要有好的教师去教,使教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想开办汉语教师培训班,把在内地经过专门培养的、起码是语言表达过关的人充实到汉语教师的岗位上,尤其是中小学汉语教师的岗位上,为双语班配备业务精的汉语骨干教师授课,使汉语教学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的质量双差问题。以促进双语的教学质量。
2、改革现行学校民族教育制度
单纯的民族语言环境,极不利于学校的汉语教育。我们将进一步步实行民汉合校体制,更好地促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育的整体水平。
3、克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作法,踏踏实实地进行双语教学。
在“双语”教学中,要防止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现象,不要平时用维语上,有人听课用汉语上,实际上学生并未听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素质差,师资缺少,不要掩盖。“双语”教学不是走形式,而要注重实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强化校长,教务主任,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改进工作作风。
4、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双语”教学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占有上也不仅仅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是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加强汉语水平和汉语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要多渠道开展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汉语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其次,坚持“双语”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尤其是农村的教师要理解课标,深入研究教材。第三,开展相互听课及送课下乡的办法,积极推行参与式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培训模式。
5、要大力支持“双语”教学工作,各级政府要在经费上支持“双语”教学工作,增加双语教师的培训投入,加快培训步伐,为“双语”教师的正常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6、加强学前汉语教学工作。为了加快双语教学工作的进程,要坚持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少数民族幼儿均实行学前三年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农村应保证学前一年儿童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各乡(镇、场)应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闲置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以保证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的目标是;在自治区和地区的支持下,在办好阿克苏市四中区内初中班的基础上,参照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的办学模式,创办少数民族“双语”高中班和初中班。坚持“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大力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学生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双语”教学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尽管在“双语”师资力量薄弱;汉语教师素质差;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但这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将“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力争如期实现我市“双语”教学目标,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水平!
新世纪新疆双语教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师资水平、双语教学研究与理论的水平、教材建设工作、教学模式以及汉语学习的环境等七大方面。
学汉语、懂汉语光荣,当一个双语人光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掌握双语是当今各国在语言选择和使用上的大趋势,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规定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直到高中毕业。自此,民族小学真正开始开设汉语课。
双语教学的推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教育基础和语言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新疆双语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母语授课、加授汉语的教学模式二是汉语授课、加授母语的教学模式三是部分课程使用母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中以少数民族中小学数、理、化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母语授课的教学模式居多。
年,自治华考范文网区党委、人民政府在总结年双语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目标,即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使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其双语教学模式,由现阶段的以理科授课为主的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或除母语文之外的其它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同时加授母语文的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掌握母语的关系
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是薄弱环节,所以在当前把汉语教学作为重点,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母语教学,而强调的是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学习汉语,这也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性质。另外,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学好母语。因此,推进双语教学不是不要母语,而是要求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掌握汉语。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推进双语教学要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
在汉语教学中,应当重视语音教学。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汉语的声韵调,尤其声调,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难点。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中小学、大学汉语教学都不够重视汉语的语音教学,致使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即便掌握了汉语的字词、语法规则,可以进行交际交流,但因语音掌握得不好,过不了听说关。语音教学比较乏味,也很困难,不太好讲解,学生因受母语的影响,掌握起来很吃力。这是很多汉语教师不注重语音教学的一个原因。汉语教学自小抓起,自语音教学抓起,还是很重要的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双语教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又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寻求新的突破。总结近年来各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经验,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双语教学工作必须从小抓起,从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抓起。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发展学前教育对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发展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年代以来,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众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早期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产生的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开发婴幼儿的学习潜能,而且能促进处境不利的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以后的学习,使华考范文网辍学率下降,就业率提高,有利于社会消除贫困。通过学前教育激发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特别是学好汉语,将极大地提高我区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对自治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双语教师是推进双语教学的中坚力量,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因此,深入解决好双语师资问题,已成为我区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双语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既要增强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加大推进力度又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制定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配套措施,既要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又要兼顾中心城市、县镇和乡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同时,对双语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学段衔接、升学政策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研究,仔细论证,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引导双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消极等待和急于求成,只能阻碍双语教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和耽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的总体部署,从学前教育阶段抓起,把双语教学延伸到各个学段通过沟通,教师拉近了距离,提高了教学水平学生通过交流,促进了文化、心理和情感融合广泛的汉语授课将根据学生和教师的情况在其他学科陆续展开。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新疆推行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新疆解放前,绝大多数青少年得不到入学的机会,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少数民族全部在校生仅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少数民族教育处于十分薄弱落后的状况。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加紧对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进行改革,逐步在少数民族学校推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双语教学体系建立的初级阶段~。自治区尝试在民族中小学校加授汉语,举办双语授课实验班,在各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举办预科教育,自治区的双语教学体系初步形成。双语教学稳步发展阶段。自治区党委年印发巴岱同志《对加强民族学校汉语教学的建议》,就少数民族学校加强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培养目标提出要求,提出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年自治区开始在较广的范围内进行双语教学实验,其中少数民族中学以理科为主的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的实验规模最大。同时,为促进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自治区在加大双华考范文网语师资培训工作力度的同时,改革师范教育教学,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制定汉语教师师资班招生计划,定向培养各地所需的中小学汉语教师全面推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在各项措施的引领下,双语教学稳步发展。双语教学快速推进阶段年至今。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年自治区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年底自治区召开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会议。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双语教学工作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应该多开办有关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会,并注意扩大它的范围,这对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交流经验、总结教训,使我们的双语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发展大有好处。我们所从事的双语教学工作不单单是汉语教学工作,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也不是只懂汉语的人才。我们要培养出既懂本族语、又懂汉语的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千万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当然,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汉语水平上是对的,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民族语的教学。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消失了,就等于失去了一种文化。失去一种语言比较容易,但要恢复它却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坚持走民华考范文网汉兼通的路,体现双语教学中的双,才是我们所真正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体现出双语教学中的双,新疆的双语教学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
第四篇:浅谈双语教学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双语教学
张亚杰
摘 要:目前,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话题,但是,对它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进行双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大家参考。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解决应该怎样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随着21世纪的来临,掌握、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典型特征,“双语教学”等新概念也随之成为热门话题。今后,教师用外语解决应该怎样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已势在必行,它将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又一着陆点。
一、什么是双语教学 1.双语的定义。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languages,根据英国著名的郎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译成汉语即为: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中。当然,他的母语知识和能力通常强于第二语言。所谓的双语人才就是指能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
际、工作、学习的人。2.双语教学的定义。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换言之,使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平。比如,某个西藏同胞既可以在家里用藏语和家人交谈,也可以用汉语在单位与同事交流。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搞清。第一,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第二,双语教学提倡师生间的互动,而决不仅仅是听教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用外语授课。是达到既能学会学科知识,又能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掌握外语的目的。
二、双语教学的成功佐证
谈到双语教学,首推加拿大的法语沉浸课程。事情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众所周知,魁北克是一个法语区,法语和英语一样,是加拿大两种法定官方语言之一。当时,有一些说英语的孩子在该省的学校上学,他们的家长希望学校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法语,以便他们日后能够使用两种法定语言。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学校对这些当时还不会说法语的学童采用法语来上课。结果,这些孩子居然逐渐地学会了法语。通过七八年的学校教育,其法语水平和以法语为母语的学生相差无几。同专门把法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相比,其法语水平远远超越后者,实现了家长的心愿。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家长(包括学生本身)的愿望是学习法语,但是这个愿望并非通过参加“学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习法语”而实现的。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依靠“老师上课用法语”学会了这门目的语言。通过“教育语言”的方式来达到“语言教育”的目标,这正是加拿大沉浸式课程的宝贵经验。
香港的一些国际学校的实践对此也可以佐证。当然,在这些学校里实行的并非双语教育。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见到通过教学获取语言能力的成功例子。这些学校有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华人学生,学校的教师多以英语为母语。学生用英语来学习数学、化学、物理等课程。由于长期沉浸在英语教学之中,学生对英语耳濡目染,因此,一般都可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教学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窥一斑。
在亚洲地区堪称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能有今天的发展,跟它实行的双语教育有极大的关系。新加坡政府实行的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教育制度,是完全符合国情的。新加坡双语教
学的特点如下:
1.并非双行性:新加坡实行的是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并非平行双语教育。小学母语的接触时间在29%以下,中学母语的接触时间在19%以下。
2.民性:新加坡双语教育是全民性的,从启蒙班开始,直到大学先修班,全部十五年。3.实用性:英语是工业化、现代化、行政化的语言,英语的学习重在实用,母语是传递文化传统的语言。英语的实用价值永远超过母语,学生大部分时间处在英语的环境中,功利、实用价值与环境的压力足以使学生自觉地学好英语。推行双语教学的结果除了使国民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之外,西方文化也借主导语言之便,深入年轻人心中。但根深蒂固的华人血统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又使国人必须学好自己的语言。由此可见,双语教学的确有促进学生尽快、地道地掌握另一门语言之妙用。
三、我国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语一直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如今,双语教学更成为重中之重。只有进行双语教学,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既懂得专业知识,又通晓外语的,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的多面手,才能在各类涉外场合避免或减少翻译只会说外语而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人又不会说
外语的矛盾。1.存在的问题
中国城市的孩子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外语直到大学,学习时间将近10年,而最终大多收效甚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外语在中国只能算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探其根源,首先是缺乏外语环境,其次是课时不够,师资不足。尤其是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硬件不能有力地支撑双语教学。学生对外语也缺乏足够的兴趣。显然,就外语学习者来说“双语”是最高层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这里有两个误区。一种误区是:有些人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是双语教学了。这种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说几句口语,其余大部分知识都在用汉语讲,其实这不叫双语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指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全面地用外语授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外语授课中不常接触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另一种误区是:将学科课上成了外语课,只将教学内容译成了外语,不时地带领学生读外语单词,这样学生充其量只是多记了几个学科方面的外语单词而已。这种失去学科特点的教学是不是得不偿失呢?所以,双语教学不能将非语言学科课上成外语课的辅
助课。
2.双语教学的条件及对策
(1)学生条件:要具备一定的与年龄相适应的外语基础。
双语教学应因人而异,在保证学生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这在双语教学的试行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的外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就盲目地进行双语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将是事倍功半。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学习外语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外语环境,加大对外语的投入,逐渐形成用外语学习各门学科
知识的习惯。
(2)教师条件:不仅能胜任学科教学,而且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要数学教师用外语准确表达几何概念、历史教师用外语评析“商鞅变法”实在很难。那么外语教师的教学是否得心应手呢?其实不然,因为师范大学的外语系毕业生所学的都是生活外语而非专业外语。这与你会汉语却不一定能读高等数学、流体物理是一样的道理。有专家认为: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为此,可以从如下几点考虑:首先,要让学外语的人有专业。尤其是年轻教师。要鼓励他们报考研究生、进修、出国深造、有计划地转向,不把外语做专业,要把外语做工具。另外鼓励专业人员学外语。也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当中,以适应、熟练双语教学。还可以制订一些相关政策,给有志于学外语的专业人员创造合适的环境,从多方面努力,力求尽早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优秀的、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
(3)教学模式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掌握互动式教学模式。
上海中学的唐校长把双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简单渗透,教师上课时可以用外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使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外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和解答问题。要达到这三个层次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断努力。(4)教学手段条件:除了教师的精讲多练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使信
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5)教材条件:提倡或强制使用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材料,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引进原版教材也要因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引进。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走向国际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既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涵要素。改革传统的外语教学,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地培养出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外语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五篇:有效教学定义
有效教学定义
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学者对于有效教学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张璐指出: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只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活动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4]崔允漷教授是这样定义有效教学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三个必备条件是: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5] 有效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重要核心,关注的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了解自己的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得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有效教学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有效教学的实现与否必当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有效教学的定义可知“有效教学”主要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有效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全面发展。可见,有效合理的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实现与否的关键,作为现当代教师,应该努力研究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学是个综合性活动,因此,老师、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其他教学资源都将影响教学策略的开发,从而影响教学有效性。然而老师、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各种教学资源都属于课程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策略的开发。因此,笔者认为开发课程资源是探索有效合理的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借助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