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明日报评论员】十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9日头版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金秋十月,中国胸怀世界,世界眺望中国。
“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与呼吁,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热议与共鸣。聆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足音,世界对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赞赏与期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的现实反映和责任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形成并日臻完善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注脚。
党的十九大在国际舆论中的超高人气,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充分显示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全球治理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已广为世界认同。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同样心系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全人类怀抱的和平与发展愿景深度交融。“人类同住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融合包容”。基于这一根本认识,我们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始终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世界面临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更加自信地拿出大智慧大担当大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世界前途与人类命运提出历史性、开创性的中国方案。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在国际场合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今年2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一不断丰富完善的中国方略及其主张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强调构建以平等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秩序,为国际秩序的革新完善提供了新的话语体系和路径选择,成为应对当今时代“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的人间正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世界形势作出清晰的判断。面对霸权主义、零和思维对国际格局的长期负面影响,面对世界前途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唯有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意识形态分歧、价值观念差异、文明之间隔阂、社会制度矛盾,以更加包容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大潮,需要世界各国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共同努力,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全球发展的成果和收益。
知之深则行之必至。“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世界相信,新时代的中国将始终与国际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第二篇:【光明日报评论员】十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0日第4版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十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10月25日,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党的十九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再度重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0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要求全党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坚决维护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地位,凝聚全党意志,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充满信心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全党同志都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以制度建设巩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一系列制度的健全,必将在全党形成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生动局面。
必须看到,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成效斐然。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同时,我们面临着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党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坚如磐石。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海晏河清、风清气朗的政治生态已经形成。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实践证明,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也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在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必将破浪前进,一往无前。
第三篇:【光明日报评论员】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
《光明日报》2017年10月31日头版
坚持新发展理念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点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语境,新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的发展之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说过:“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新发展理念既有中国特色,也有世界属性,它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治本之策,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新发展理念深刻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刻洞悉,是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重大变革,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中国在一系列发展问题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成就,源于坚持了新发展理念,蹚出了发展的新道路。我们掌握了“认识世界”的真理,才能获得“改造世界”的力量,新发展理念,既是人们头脑中的一场革命,更开拓了泱泱大国发展的新境界。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的历史方位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际地位已上升至举足轻重的大国,看待发展问题当从“长程历史”想问题,以“世界视野”谋对策。当代的中国,既创造了发展速度的奇迹,同时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既有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同时要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既要应对国内转方式、调结构的内生问题,同时要承担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责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牢牢掌握新发展理念,从容应对前行途中遇到的重重风险与挑战,让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加气壮山河的远方。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新发展理念,从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来,是具有历史穿透力、现实针对性、未来指向性的科学理念,是中国对本国乃至世界发展议题的思考结晶。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在全社会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从新起点走好新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第四篇:【光明日报评论员】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日头版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法治中国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蓝图已经绘就,主线清晰可见,全面依法治国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法治已经成为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进程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颁布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确立了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法治政府建设进入“快车道”;《民法总则》的颁布,正式拉开了民法典编纂的大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伴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显著加强,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法治“护航编队”已具雏形。
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提出了“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党的领导保障了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前进方向,解释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党的依法执政确保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把权力关进笼子;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加强了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开启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重要决定,夯实了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法治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坚实保障,是实现约束公权力、平衡社会利益、规范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抓手。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国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种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来破除障碍,还要通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来解决。同时,法治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成要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基本建成,将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砥砺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光明日报评论员】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5版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条。在谈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时,总书记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方略。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外有列强环列虎视眈眈,内有军阀混战剥削压迫,在内忧外患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维护和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克服重重阻碍,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透过历史的轨迹,能够清晰看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引领民族复兴伟业的领导核心的重任。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所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伟大的事业必须要由坚强的党来领导。过去一个时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宽松软现象在不少地区和部门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新举措新机制新方法出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焕然一新,许多长期存在的严重隐患得以消除,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任在肩,越接近梦想,越需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总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具有内在一致性。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就有了执政兴邦的牢固根基,就有了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他号召全党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作为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的全世界最大政党,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懈怠,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