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时间:2019-05-14 05:4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第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目录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 ◇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七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 ◇八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九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要求 ◇十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人民日报评论员: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会通过的报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宣言,是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穿越近百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承载人民信任、担当历史使命的新起点。

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我们党以什么样的面貌开局起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国内外高度关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对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我们党以什么样的作为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决定了我们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使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能把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要认真把握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个深刻领会”——

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才能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才能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根本保障;只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才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只有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只有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的信任与重托,转化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加党的活力、不断提升国家实力。

90多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145次的“人民”二字,标注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红色基线,宣示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把握十八大精神的精髓,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我们就一定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赢得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 ——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22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军中,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以鲜明的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这个主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灵魂,事关党的方向、党的生命、党的形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刻把握十八大提出的鲜明主题。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团结奋斗、与时俱进,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全面准确理解大会主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总结党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以旗帜引领方向,以道路推动发展,以精神鼓舞斗志,以目标凝聚力量,通过鲜明主题,回应时代发展的新命题,回答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从实践出发,我们才能把十八大的主题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和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将主题贯穿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十八大报告的每一部分,都与十八大的主题紧密相联。无论是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还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无论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还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无不紧密围绕大会主题,无不是对大会主题的全面展开和具体详细论述。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准确理解党的旗帜问题、道路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奋斗目标问题,只有将鲜明主题融会贯通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才能以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不管是处理身边小事,还是治理国之大事,都需要明确的主张和鲜明的主题,主题确定才能纲举目张、思路明晰。回顾我们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一个提出和确立主题的问题,这个问题回答和解决得好,就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全党朝着正确的奋斗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主题问题。深刻理解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我们就一定能肩负起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26日

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规律,一个国家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走向进步;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执政智慧,一个政党才能在奔腾的时代潮流中把握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不竭动力。

探寻十年奋斗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之所以能够抓住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之所以能够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的这段精辟总结,是我们深入理解十年历史成就的核心,也是我们继往开来推进伟大事业的思想武器。

回望十年,我们创造辉煌伟业的奋进历程,也是我们党将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熔铸于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历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高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新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一个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和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巩固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只有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回望十年,我们夺取非凡胜利的艰辛历程,也是我们党面对风险考验、勇于变革创新,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程。置身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我们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面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冲击,我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才能坚定信念、顽强奋斗,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以更大勇气、更大智慧,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经受前进道路上的“四大考验”,化解执政的“四大危险”,从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奋力夺取新的历史性胜利。

极不平凡的十年,已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走向未来的新征程,挑战依然严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重任。牢牢把握住历史性成就的精神实质,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指引伟大实践,用坚定的改革开放把握时代要求,我们就一定能够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更好地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美好的前景。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28日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八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亿万人民在10年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最大共识。这1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刻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个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党提出了“四个必须更加自觉”的实践要求。强调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党的建设各方面落实这些实践要求,党和国家的事业必定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好质量的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要务必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务必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务必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务必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30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有了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这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在过去十年乃至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基本要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全方位地建构起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从认识角度看,这些基本要求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从实践视野看,这些基本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呼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具有战略思维和科学谋划。同时,这些基本要求又富于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正视、认真解决人民权益保障、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全面深入地回应了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和历史担当,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就要增进政治和思想认同,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各项要求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扎实行动,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任何一种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的历史征程,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就一定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2月03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我们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千年梦想日渐成真。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真正小康”„„针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加关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绘就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制度保障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需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环境;需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需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进入“倒计时”。让我们团结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 ——七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2月06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同部署,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这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日神州大地上的生机与活力。过去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

应当看到,未来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我们既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又面对着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这些都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考验,考验着改革的勇气,更考验改革的智慧,迫切要求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改革越深入越需要勇气。30多年来,正是凭着那么一股子劲与气,凭着那么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我们才冲破了重重阻力,实现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日益加大的难度,面对改革越来越多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阻力增大,面对社会各方面分享改革成果的强烈愿望,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以更大的勇气,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

改革越深化越需要智慧。深化改革是涉及诸多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必须总揽全局,明确主攻方向和改革重点,集中攻坚克难,务求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整利益格局,必须统筹兼顾,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存量利益上多优化。制定重大改革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善于做充分而科学的论证,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出台改革措施,必须积极稳妥,善于把握时机、创造条件,避免因犹豫不决错过改革的最好时机。攻坚阶段的深化改革,更需要相互协调,使改革措施实现各领域、多方面、诸环节的协调配套。经验表明,改革的智慧来自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改革的智慧来自人民,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找到化解阻力的办法。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确立了深化改革开放的“五个目标”,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在推进“五个目标”的改革进程中,不断焕发政治勇气和智慧,我们必定能释放发展新活力,开创改革新局面。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八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2月10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要不断推进这一伟大事业,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它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发展全局,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一布局的形成,是实践推动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的结果。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前行,提供了重要遵循。

生态文明建设的纳入,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对中国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代中国必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展现新的勃勃生机。

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全局层面领会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五位一体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及“三贴近”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全面小康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前景可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写下更加壮阔的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要求 ——九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2月12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召唤着我们,“中国梦”展现的光明前景吸引着我们,“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警醒着我们。全党同志都应思考,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思想状态、什么样的能力水平,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十八大站在肩负起历史重任的高度,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认真落实这个总要求,为肩负起党的历史重任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深刻把握这个总要求,首先要领会它提出的时代背景。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担当的历史任务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正是着眼于这样的形势发展、事业开拓、人民期待提出来的。全党同志务必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深刻把握这个总要求,关键的是理解它的重要内涵。这个总要求,明确了“一条主线”,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强调了“五大建设”,就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提出了“四个能力”,就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突出了“三型”要求,就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归根到底,这个总要求的最鲜明指向,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深刻把握这个总要求,重要的就是贯彻“八项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这个总要求提出了“八项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完成这“八项任务”,才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十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2月14日

“人民”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关键词,“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深刻把握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这是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动力源泉。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把人民民主、人民生活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五位一体”总布局对应着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大权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方面。从民主到民生,从民权到民利,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更应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依然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难题凸显,协调利益关系的难度更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扪心自问:如何做才能不愧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怎么办才能把十八大的蓝图化为现实?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只有增强忧患意识,直面现实问题、感知群众疾苦,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只有增强创新意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以创新的智慧革除弊端、完善制度,才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有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接群众所思所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获得信任、凝聚力量。只有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肩负重托、引领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勤奋的工作,承担起共产党人的责任,我们就能够赢得人心,赢得未来。

干部怎么干,决定群众怎么看。不负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归根结底要靠实干。改进作风就要以切实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有下得去、扎得深的常态机制,面对改革难关就要有不失时机的突破,面对民生期待就要让老百姓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扎扎实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篇:《人民日报》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1-8)

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会通过的报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宣言,是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穿越近百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承载人民信任、担当历史使命的新起点。

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我们党以什么样的面貌开局起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国内外高度关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对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我们党以什么样的作为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决定了我们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使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能把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要认真把握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个深刻领会”——

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才能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才能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根本保障;只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才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只有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只有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的信任与重托,转化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加党的活力、不断提升国家实力。

90多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145次的“人民”二字,标注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红色基线,宣示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把握十八大精神的精髓,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我们就一定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赢得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 ——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2日 本报评论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军中,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以鲜明的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这个主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灵魂,事关党的方向、党的生命、党的形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刻把握十八大提出的鲜明主题。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团结奋斗、与时俱进,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全面准确理解大会主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总结党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以旗帜引领方向,以道路推动发展,以精神鼓舞斗志,以目标凝聚力量,通过鲜明主题,回应时代发展的新命题,回答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从实践出发,我们才能把十八大的主题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和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将主题贯穿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十八大报告的每一部分,都与十八大的主题紧密相联。无论是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还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无论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还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无不紧密围绕大会主题,无不是对大会主题的全面展开和具体详细论述。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准确理解党的旗帜问题、道路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奋斗目标问题,只有将鲜明主题融会贯通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才能以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不管是处理身边小事,还是治理国之大事,都需要明确的主张和鲜明的主题,主题确定才能纲举目张、思路明晰。回顾我们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一个提出和确立主题的问题,这个问题回答和解决得好,就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全党朝着正确的奋斗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主题问题。深刻理解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我们就一定能肩负起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6日

本报评论员

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规律,一个国家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走向进步;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执政智慧,一个政党才能在奔腾的时代潮流中把握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不竭动力。

探寻十年奋斗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之所以能够抓住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之所以能够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的这段精辟总结,是我们深入理解十年历史成就的核心,也是我们继往开来推进伟大事业的思想武器。

回望十年,我们创造辉煌伟业的奋进历程,也是我们党将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熔铸于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历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高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新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一个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和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巩固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只有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回望十年,我们夺取非凡胜利的艰辛历程,也是我们党面对风险考验、勇于变革创新,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程。置身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我们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面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冲击,我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才能坚定信念、顽强奋斗,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以更大勇气、更大智慧,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经受前进道路上的“四大考验”,化解执政的“四大危险”,从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奋力夺取新的历史性胜利。

极不平凡的十年,已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走向未来的新征程,挑战依然严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重任。牢牢把握住历史性成就的精神实质,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指引伟大实践,用坚定的改革开放把握时代要求,我们就一定能够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更好地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美好的前景。

深刻把握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8日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八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亿万人民在10年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最大共识。这1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刻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个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党提出了“四个必须更加自觉”的实践要求。强调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党的建设各方面落实这些实践要求,党和国家的事业必定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好质量的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要务必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务必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务必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务必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本报评论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有了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这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在过去十年乃至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基本要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全方位地建构起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从认识角度看,这些基本要求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从实践视野看,这些基本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呼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具有战略思维和科学谋划。同时,这些基本要求又富于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正视、认真解决人民权益保障、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全面深入地回应了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和历史担当,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就要增进政治和思想认同,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各项要求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扎实行动,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任何一种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的历史征程,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就一定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3日 本报评论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我们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千年梦想日渐成真。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真正小康”„„针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加关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绘就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制度保障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需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环境;需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需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进入“倒计时”。让我们团结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 ——七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6日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同部署,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这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日神州大地上的生机与活力。过去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

应当看到,未来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我们既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又面对着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这些都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考验,考验着改革的勇气,更考验改革的智慧,迫切要求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改革越深入越需要勇气。30多年来,正是凭着那么一股子劲与气,凭着那么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我们才冲破了重重阻力,实现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日益加大的难度,面对改革越来越多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阻力增大,面对社会各方面分享改革成果的强烈愿望,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以更大的勇气,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

改革越深化越需要智慧。深化改革是涉及诸多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必须总揽全局,明确主攻方向和改革重点,集中攻坚克难,务求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整利益格局,必须统筹兼顾,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存量利益上多优化。制定重大改革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善于做充分而科学的论证,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出台改革措施,必须积极稳妥,善于把握时机、创造条件,避免因犹豫不决错过改革的最好时机。攻坚阶段的深化改革,更需要相互协调,使改革措施实现各领域、多方面、诸环节的协调配套。经验表明,改革的智慧来自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改革的智慧来自人民,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找到化解阻力的办法。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确立了深化改革开放的“五个目标”,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在推进“五个目标”的改革进程中,不断焕发政治勇气和智慧,我们必定能释放发展新活力,开创改革新局面。

深刻把握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八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2年12月10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要不断推进这一伟大事业,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它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发展全局,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一布局的形成,是实践推动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的结果。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前行,提供了重要遵循。

生态文明建设的纳入,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对中国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代中国必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展现新的勃勃生机。

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全局层面领会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五位一体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及“三贴近”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全面小康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前景可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写下更加壮阔的篇章。

第三篇:人民日报----1-8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会通过的报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宣言,是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穿越近百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承载人民信任、担当历史使命的新起点。

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我们党以什么样的面貌开局起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国内外高度关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对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我们党以什么样的作为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决定了我们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使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能把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要认真把握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个深刻领会‛——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才能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才能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根本保障;只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才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只有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

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这个主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灵魂,事关党的方向、党的生命、党的形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刻把握十八大提出的鲜明主题。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团结奋斗、与时俱进,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全面准确理解大会主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总结党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以旗帜引领方向,以道路推动发展,以精神鼓舞斗志,以目标凝聚力量,通过鲜明主题,回应时代发展的新命题,回答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从实践出发,我们才能把十八大的主题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和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将主题贯穿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十八大报告的每一部分,都与十八大的主题紧密相联。无论是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还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无论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还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无不紧密围绕大会主题,无不是对大会主题的全面展开和具体详细论述。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准确理解党的旗帜问题、道路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奋斗目标问题,只有将鲜明主题融会贯通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才能以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不管是处理身边小事,还是治理国之大事,都需要明确的主张和鲜明的主题,主题确定才能纲举目张、思路明晰。回顾我们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一个提出和确立主题的问题,这个问题回答和解决得好,就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全党朝着正确的奋斗目标前进。党的

验、勇于变革创新,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程。置身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我们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面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冲击,我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才能坚定信念、顽强奋斗,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以更大勇气、更大智慧,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经受前进道路上的‚四大考验‛,化解执政的‚四大危险‛,从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奋力夺取新的历史性胜利。极不平凡的十年,已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走向未来的新征程,挑战依然严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重任。牢牢把握住历史性成就的精神实质,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指引伟大实践,用坚定的改革开放把握时代要求,我们就一定能够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更好地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美好的前景。

深刻把握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八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亿万人民在10年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最大共识。这1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围绕坚持和发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有了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这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在过去十年乃至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基本要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全方位地建构起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从认识角度看,这些基本要求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从实践视野看,这些基本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呼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具有战略思维和科学谋划。同时,这些基本要求又富于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正视、认真解决人民权益保障、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全面深入地回应了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和历史担当,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就要增进政治和思想认同,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

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绘就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制度保障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需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环境;需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需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进入‚倒计时‛。让我们团结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 ——七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同部署,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这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日神州大地上的生机与活力。过去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

应当看到,未来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发展全局,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一布局的形成,是实践推动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的结果。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前行,提供了重要遵循。

生态文明建设的纳入,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对中国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代中国必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展现新的勃勃生机。

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全局层面领会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五位一体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及‚三贴近‛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全面小康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前景可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第四篇:评论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论完整版)

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会通过的报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宣言,是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穿越近百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承载人民信任、担当历史使命的新起点。

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我们党以什么样的面貌开局起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国内外高度关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对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我们党以什么样的作为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决定了我们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使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能把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就要认真把握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个深刻领会‛——

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才能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才能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根本保障;只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才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只有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只有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的信任与重托,转化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加党的活力、不断提升国家实力。

90多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145次的‚人民‛二字,标注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红色基线,宣示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把握十八大精神的精髓,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我们就一定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赢得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军中,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以鲜明的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这个主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灵魂,事关党的方向、党的生命、党的形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刻把握十八大提出的鲜明主题。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团结奋斗、与时俱进,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全面准确理解大会主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总结党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以旗帜引领方向,以道路推动发展,以精神鼓舞斗志,以目标凝聚力量,通过鲜明主题,回应时代发展的新命题,回答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从实践出发,我们才能把十八大的主题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和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深刻把握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就要将主题贯穿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十八大报告的每一部分,都与十八大的主题紧密相联。无论是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还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无论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还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无不紧密围绕大会主题,无不是对大会主题的全面展开和具体详细论述。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准确理解党的旗帜问题、道路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奋斗目标问题,只有将鲜明主题融会贯通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才能以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不管是处理身边小事,还是治理国之大事,都需要明确的主张和鲜明的主题,主题确定才能纲举目张、思路明晰。回顾我们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一个提出和确立主题的问题,这个问题回答和解决得好,就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全党朝着正确的奋斗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主题问题。深刻理解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我们就一定能肩负起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规律,一个国家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走向进步;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执政智慧,一个政党才能在奔腾的时代潮流中把握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不竭动力。

探寻十年奋斗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之所以能够抓住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之所以能够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的这段精辟总结,是我们深入理解十年历史成就的核心,也是我们继往开来推进伟大事业的思想武器。

回望十年,我们创造辉煌伟业的奋进历程,也是我们党将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熔铸于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历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高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新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一个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和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巩固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只有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回望十年,我们夺取非凡胜利的艰辛历程,也是我们党面对风险考验、勇于变革创新,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程。置身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我们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面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冲击,我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深刻把握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才能坚定信念、顽强奋斗,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以更大勇气、更大智慧,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经受前进道路上的‚四大考验‛,化解执政的‚四大危险‛,从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奋力夺取新的历史性胜利。

极不平凡的十年,已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走向未来的新征程,挑战依然严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重任。牢牢把握住历史性成就的精神实质,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指引伟大实践,用坚定的改革开放把握时代要求,我们就一定能够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更好地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美好的前景。

深刻把握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八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亿万人民在10年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最大共识。这1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刻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个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党提出了‚四个必须更加自觉‛的实践要求。强调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党的建设各方面落实这些实践要求,党和国家的事业必定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好质量的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要务必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务必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务必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务必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有了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这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在过去十年乃至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基本要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全方位地建构起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从认识角度看,这些基本要求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从实践视野看,这些基本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呼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具有战略思维和科学谋划。同时,这些基本要求又富于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正视、认真解决人民权益保障、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全面深入地回应了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和历史担当,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就要增进政治和思想认同,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把改革创新精

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各项要求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扎实行动,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任何一种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的历史征程,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就一定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我们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千年梦想日渐成真。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真正小康‛……针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加关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绘就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制度保障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需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环境;需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需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进入‚倒计时‛。让我们团结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七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同部署,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这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日神州大地上的生机与活力。过去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

应当看到,未来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我们既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又面对着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这些都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考验,考验着改革的勇气,更考验改革的智慧,迫切要求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改革越深入越需要勇气。30多年来,正是凭着那么一股子劲与气,凭着那么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我们才冲破了重重阻力,实现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日益加大的难度,面对改革越来越多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阻力增大,面对社会各方面分享改革成果的强烈愿望,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以更大的勇气,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

改革越深化越需要智慧。深化改革是涉及诸多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必须总揽全局,明确主攻方向和改革重点,集中攻坚克难,务求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整利益格局,必须统筹兼顾,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存量利益上多优化。制定重大改革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善于做充分而科学的论证,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出台改革措施,必须积极稳妥,善于把握时机、创造条件,避免因犹豫不决错过改革的最好时机。攻坚阶段的深化改革,更需要相互协调,使改革措施实现各领域、多方面、诸环节的协调配套。经验表明,改革的智慧来自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改革的智慧来自人民,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找到化解阻力的办法。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确立了深化改革开放的‚五个目标‛,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在推进‚五个目标‛的改革进程中,不断焕发政治勇气和智慧,我们必定能释放发展新活力,开创改革新局面。

深刻把握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八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要不断推进这一伟大事业,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它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发展全局,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一布局的形成,是实践推动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的结果。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前行,提供了重要遵循。

生态文明建设的纳入,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对中国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代中国必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展现新的勃勃生机。

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全局层面领会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五位一体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及‚三贴近‛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全面小康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前景可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写下更加壮阔的篇章。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要求——九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召唤着我们,‚中国梦‛展现的光明前景吸引着我们,‚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警醒着我们。全党同志都应思考,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思想状态、什么样的能力水平,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十八大站在肩负起历史重任的高度,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认真落实这个总要求,为肩负起党的历史重任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深刻把握这个总要求,首先要领会它提出的时代背景。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担当的历史任务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正是着眼于这样的形势发展、事业开拓、人民期待提出来的。全党同志务必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深刻把握这个总要求,关键的是理解它的重要内涵。这个总要求,明确了‚一条主线‛,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强调了‚五大建设‛,就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提出了‚四个能力‛,就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突出了‚三型‛要求,就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归根到底,这个总要求的最鲜明指向,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深刻把握这个总要求,重要的就是贯彻‚八项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这个总要求提出了‚八

项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完成这‚八项任务‛,才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深刻把握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十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关键词,‚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深刻把握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这是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动力源泉。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把人民民主、人民生活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五位一体‛总布局对应着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大权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方面。从民主到民生,从民权到民利,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更应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依然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难题凸显,协调利益关系的难度更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扪心自问:如何做才能不愧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怎么办才能把十八大的蓝图化为现实?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只有增强忧患意识,直面现实问题、感知群众疾苦,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只有增强创新意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以创新的智慧革除弊端、完善制度,才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有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接群众所思所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获得信任、凝聚力量。只有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肩负重托、引领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勤奋的工作,承担起共产党人的责任,我们就能够赢得人心,赢得未来。

干部怎么干,决定群众怎么看。不负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归根结底要靠实干。改进作风就要以切实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有下得去、扎得深的常态机制,面对改革难关就要有不失时机的突破,面对民生期待就要让老百姓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扎扎实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接过历史接力棒的这一代共产党人,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奋力开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明天。

第五篇:人民日报评论员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对于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必须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抓好落实。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如果说17年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伟大航程,那么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体现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认识的突破、手段的创新。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必将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制度框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确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体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正是法治进步的过程。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

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目标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汇磅礴之力、收长远之功。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是贯穿全会精神的一条主线,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只有准确把握这一总目标,才能把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现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持和拓展。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我们必须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去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要有坚强的政治保障。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978年,中国只有宪法和婚姻法等寥寥几部法律。而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已经达到242部。这样的数字,折射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科学立法推动社会转型,简政放权打造法治政府,司法改革保障公平正义,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蓝图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此次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体现了一以贯之的治国思想、执政理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

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护航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改革驶入深海,离不开法治护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都需要法治提供全方位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法治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中国社会进入深刻变革期之后,无论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还是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各项改革事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从我们党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反复强调,到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以贯之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八大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法治与改革始终相伴随。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到这次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在法治保障下不断深化改革。

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如不及时以法治方式疏浚改革洪流,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淤积,减少利益调配带来的社会震荡,缓解结构调整造成的转型阵痛,势必引发新的矛盾。在法治的引领下推进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改革,是中

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败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是管总的东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全会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改革开放后重启“法律之门”;从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们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沿着这条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决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

下载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浅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时刻,被历史铭刻的党的十八大于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圆满胜利召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气奋发、满怀自......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张晶晶 201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 十八大精神为祖国卫生事业做贡献。 注意事项: 1、结合自身体会进行写作。 2、论文统一用16K纸大小的信笺写作。 3、字数在2000字以上,语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1日) 王岐山 我代表第十......

    人民日报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人民日报:十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强大的生命力 .............. 2 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5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

    人民日报刊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刊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 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人民日报评论员、新华社评论员)五篇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强大的生命力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每逢重大历史时刻,我们党总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纲领,推动党和......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效廉 (2012年12月5日) 同志们、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在全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