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 教案

时间:2019-05-13 01:1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 教案》。

第一篇: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 教案

课 题: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 课 时:1课时

课 型:单一型

授课对象:初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介绍桑德罗.波提切利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及其风格特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欣赏方法的能力,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及主动创新的意识,同时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思考相关的问题,让他们来讲解他们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这幅画的价值取向和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作品展示了充满着春的欢欣的众神形象,这种对于人性的赞美,具有非凡的美感。怀揣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体会作者所处时代下社会背景的内心情感,深刻体会这幅画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桑德罗.波提切利的艺术风格及艺术价值在《春》中 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设置适应双边教学深入展开的情境及方式,激发学生更深入思考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

教学方法:

1.教法:共同欣赏、讨论、演示和练习。

2.学法:

教具准备: 教材(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电脑课件)学具准备: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今天我们要欣赏桑德罗.波提切利的巅峰之作《春》。这幅作品现藏于意大利弗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作者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处在文艺复兴前期,“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文化运动。在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大部分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罗马神话题材。比如农牧之神、山林女神、水泽女神等。这幅画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画的明暗造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绘的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并济的线条表现被描绘对象的美,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幅富于诗意和想象的力作。

三:讲授新课:(15分钟)

(一):作品大致情境:作品取材于当时的著名诗人波利希安的寓言诗———这幅画是从右往左读的。一个早春的清晨,在优美雅静的果林里,端庄妩媚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位居中央,正以闲散幽雅的表情等待着为春之降临举行盛大的典礼。她的右边,动人的美慧三女神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裙,沐浴着阳光,正携手翩翩起舞———“美丽”戴着人间饰物珠光闪耀,“青春”羞答答背过身去,“幸福”愉快地扭动腰肢,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她们一旁的是众神使者 ———身披红衣、带佩刀的墨丘利,他挥舞神杖,正在驱散冬天的阴云。在维纳斯的左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头戴花环,身披饰花盛装的花神弗罗娜正以优美飘逸的健步迎面而来,将鲜花撒向大地,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爱神丘比特的箭蓄势待发,箭头对准的是美惠女神中的一个,而她的眼睛正凝望着最左边的赫耳墨斯。

但在那些庄重而自信的形象里,总不免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1:相关思考:

(1)为什么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不像波提切利的另一幅作品《维纳斯的诞生》里描绘的那样以裸体出现,而是长群加披风,且怀有身孕,像是圣母的造型??(答: 在这里她是爱,复兴,再生的力量)。

(2)最右边的蓝色天使是春风,他像在吹气,吹的是灵气;作逃离状的花神代表尚未被爱触及的冷冰的心,而旁边站立的满盛鲜花的女神是转变之后的她。谁促成了这种转变?(答:就是画面中央的维纳斯。爱与美之神)。

(3)为什么安排左边舞动的美惠三女神在作品中??(答:是维纳斯在人间的化身,播散着欢乐,和平和祝福)。

2:教师评价要点:

(1)是否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中,把自己当成作品特定时代下的特定人物去体验任务造型意义。

(2)是否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比如对比、假设、类比等来表达看法成立的理由。

(3)是否 能够更为细致地观察人物造型特点、并且阐述自己相应的体验及分析过程。

(二)场景处理: 学生口头命题创作练习:

将作品中的人物分开,自己自由排列顺序组合一幅画,在表达同样的内心情感,命名为《春》的创作中,你对画面场景处理会如何安排?阐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引导、评价。教师评价要点:(1)是否能够构思出有别于原作,而且相对合理的场景安排。

(2)是否能够对原作的安排进行创造性的重新设计,而且具有相对合理性。(3)是否能够对自己的场景处理的构思,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四:课堂总结:(4分钟)

简要回顾教学中能力培养的要点及学生对应表现,使学生更加明确欣赏努力的方向。

五:作业布置(练习):

1.布置学生画创作稿《人与自然》,下课时学生互相讨论创作构思。

课 题(板书设计)

一、波提切利艺术表现手法:

1.秀逸的风格 3.明丽绚烂的色彩 2.流畅轻灵的线条 4.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

二、波提切利的代表作:

1.《春》 2.《维纳斯的诞生》

第二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让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设计

郑庄中心小学 曲丙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正遭到各种污染,环境污染已威胁到人类生存,我们要保护环境。知道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情感态度:关心热爱地球环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感到憎恨,愿意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活环境。

行为目标: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学法、知法、守法。教学重点: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确立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保护环境。知道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收集一些有关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制作有关“环保”的多媒体课件搜寻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然后再出示几幅河流污染漂满死鱼、工厂烟囱林立与空气污染、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的图片。教师: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讨论一下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看到美丽景色心情愉快、看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心里难受。

学生2:这些图片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教师:大家继续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人类对大自然不合理的开发,以及认为对环境的破坏。教师:为了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从1973年,联合国设立了“世界环境日”,下面大家看书,谁能告诉我“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学生:每年的6月5日。

教师: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联合国及各国政府会采取哪些行动措施?

学生读书回答。

学生:联合国和各国政府都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

教师出示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原料。教师:大家看图,大自然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什么?

学生:我们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材料,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是我的衣食父母。教师:如果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浪费,人类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学生:人类将失去生活资料、失去生存环境,最终只有面临灭亡。教师: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洪涝灾害、沙尘暴等一些列问题摆在我们人类面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钟已经敲响。

一、敲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钟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列举的问题外,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环境和生态问题?

学生1:2008年我国南方多省市遭受冰冻灾害。

学生2: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7.1%,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760万公顷。

学生3:我国酸雨污染面积在扩大。……

教师:大家说了很多,从中可以看出大自然已经向人类宣战,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我们应该从人类自身深刻反思,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家看书,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学生: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失去家园;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都将无从谈起。

教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国家制定了一部专门保护环境的法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一起回答:《环境保护法》。

教师:从这部法律中我们了解一下环境指什么?

学生:“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课堂讨论:我们身边或你所知道的人为破坏环境的现象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一些小型工厂设备落后、燃料燃烧不充分造成大气污染。学生2: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学生3:一些小工厂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污染河流。

学生4:一些人到河里用药毒鱼,鱼都被毒死绝了。……

过度: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平时观察得很仔细,也说明大家很重视环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二、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教师:作为大自然的征服者我们还能沾沾自喜,陶醉于胜利之中吗?

学生:不能。

教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进行深刻的反省。教师:怎样反省? 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我们不能在以征服者自居,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转变为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

过度:为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实现了依法保护自然和资源。

三、依法保护自然和资源

教师:我国形成了以那不法律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学生:《环境保护法》。

教师:《环境保护法》是那一年颁布的,明确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哪些问题?

学生1:1989年。

学生2: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目的、任务、方针政策、基本原则、制度、工作范围和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等问题。

教师:这部法律的地位如何? 学生: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又是制定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

教师: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学生:要是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情况,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分别有警告,罚款,赔偿损失,责令限期改正、拆除、排除危害,停业、搬迁,关闭,以及对违法公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大家看一个案例,岳某看法自家的林木为什么会构成犯罪?他违反了哪部相关法律?

学生读书、探讨回答。

学生:岳某砍伐自家的水杉属于国家一级珍贵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岳某未取得采伐许可证,其行为构成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

教师: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

教师:大家继续看书上的两个案例。某工厂烟囱排放浓烟,污染河流,使水质恶化,违反了哪部法律?犯罪嫌疑人捕杀藏羚羊违反了那部法律?

学生:第一个案例中属于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个案例属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并触及了刑法。

教师总结: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更要从自我做起,关爱自然,保护自然。课下作业:我们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可以结组讨论、查找资料,最后总结归纳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分享:

第三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作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统计学二班 吴炜佳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正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只有坚持可继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才能谱写更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章。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向人们警示着地球空间尤其是生物圈内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像似一张大网紧密相连。如果这张网某些环节受损或变化,必将引起生物间连锁反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即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命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三个和谐的统一。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 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的第一要务。

二、现代化社会的自然现状和自然难题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时间的车轮进入21世纪,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日渐凸显的两大难题: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如果不加快改变这种状况,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经济难以持续,社会难以承受。二是以气候变暖为显著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事实,所产生的显著影响不可回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幅度可能会超过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造成突然的和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树立生态道德观,倡导绿色生活模式。人类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 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虽然我们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如何 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缺乏有效的对策。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态道德观,提高正确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是与非、善与恶的素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大 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 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严格控制人口骤增,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 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必须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 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 不用不可再生资源。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承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支付一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关键是这个代价不能过大。我们建设海峡 西岸经济区,是在人口密度大、资源较为稀缺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对整个社会而言具有战略意义。循环经济遵 循“无废论”原则,相对于传统经济的“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而言,循环经济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 率,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从人类发展意义上讲,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环境整合的经 济,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

(四)、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树立新的政绩观。在制定重大经济政策、建设重大项目、开发改造城市等重大决策前,必须由有关专家对项目 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减少因重大项目的决策失误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在“源头”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最低程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同时以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社会经 济的发展,考核各级干部。新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经济增长的总量水平,更应该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代价。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优美,人类就能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自由,这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同时也是人类内在的精神享受和审美需求。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我们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人口骤然增加,掠夺资源的倾向在所难免。贫富悬殊,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上的不平等越来越严重。人心不安宁,社会不稳定。人类的欲望与日俱增,向自然索取变本 加厉,生态愈发脆弱,不堪负重。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和谐的第一要务。只要我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共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问题。面对世纪的宣言,千年的呼唤,让我们戮力同心,形成巨大的民族合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让文明之光永恒地照耀孤独的人类!

第四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优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优秀范文合集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上的经济发达很多地区建造了高楼大厦,因此疏忽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这对大自然是一种严重地破坏,对生态的不平衡。使大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工厂还排放乌烟,乌烟瘴气污染新鲜的空气,导致人类呼吸后身体健康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有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和工厂排放的污水流向清澈的小河,这一来不但污染了水环境还致使河里活蹦乱跳的鱼死亡,这已形成一种频繁的现象,河上漂流着的杂物恶化了美丽的自然环境,使众多的养殖水面被迫放弃;还有人不懂得珍惜水资源,大量的浪费,这样我们大自然就会缺水。也许有人会这样问:“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是跟空气阳光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虽然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覆盖了水,但这些水中97%是海洋。你们知道海水是咸的,剩余的少量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终年积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北两极。这样,地球上可供人的水资源就更少了。有没有人想过,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滴水了,人们一定认为非常珍贵,可以前人们是这样认为的吗?还有的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踏坏了小草。仅管边上都竖立着要保护小草,人人有责的牌子,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呢?他们都不屑一顾;在茂密的森林中,猎人还要捕杀小动物,让许多小动物流离失所,失去自己的亲人,现在森林里的小动物变得越来越稀少了。这种种现象就是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被污染的源头。

大自然是伟大的,生态是复杂的,生命是奥妙的,而我们了解得太少了,尚不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地球是丰富多彩,物象万千的。一根草,一棵树,一个动物,一个群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是自然不断进步的结果。天生的动物,天生的植物,天生所有的植物,天生所有的生命都是有用的。它们的存在就说明有用。一看到森林,就向想到母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发电;一看到草原,就向想到牛羊肉和羊绒衫;一看到动物,就向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药。

珍惜动物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必须保护。一些虽很常见,但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我们同样应该爱护。植物也是人类的朋友。植物能够帮助人们净化空气,减少噪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真是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国还建立了不少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就地保护野生濒危动物。

大自然是我们可靠的朋友,它们无时无刻陪伴着我们。人类和大自然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和谐的自然界。我相信信息+创造=21世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2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

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

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

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

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3

当人类第一次乘坐飞船从太空中回望地球时,不禁被它的美丽惊呆了——这颗被梦幻般蔚蓝色的海洋包裹着的椭圆形星球,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据天文学家推算,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大约有100万个星球可能像地球那样,拥有水并孕育着生命。但是,时至今日,人类还是没有发现哪个星球真正存在着生命。所以,地球这颗拥有海洋、陆地、岛屿,拥有森林、草原、飞禽走兽,拥有风霜雨雪、四季更替变换的星球,是目前我们人类所知道的并拥有唯一一块宇宙绿洲,也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在这人类的伊甸园里,大自然赋予我们诗情画意般的美景: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河水,绿茵茵的草地,盛开的花朵,自由飞翔的鸟儿……然而长期以来,人类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忽略了自然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许多发展是通过掠夺自然,甚至是“断子绝孙”的做法来实现的。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提高环保意识,不尊重自然,不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自然将会惩罚人类!试想,如果没有了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就没有了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了鸟语蝉鸣合奏出的悦耳“和谐音符”,没有了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天鹅,艺术家还能够找到“美”的创作灵感吗?像《天鹅湖》那样荡人心魄的芭蕾舞还会出现吗?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类只有做到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同学们,让我们以人类的良知,人类的灵魂之“爱”去亲近大自然,保持大自然吧!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4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生命的摇篮,是宇宙间唯一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在繁衍,形成了今日生机盎然的大好局面,我们人类成了万物之灵。

在远古时代,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还有各类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更应该自理利用,把地球打扮得更加美丽。然而,却不然,人类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不顾一切的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使他遍体鳞伤: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捕杀……每天有55000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15000万吨工业烟尘滞留在大气中、排放2—3立方公里工业废水、100多种生物灭绝、1400万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大家看看,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头顶的天空不再那么蓝了,脚下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了。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够了!够了!我们人类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地球与自然母亲太慷慨啦!一切都奉献给我们,我们却回报了什么?1998年,他们终于恼羞成怒,用特大洪灾给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如果我们仍然执迷不悟,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5

几乎所有的鸟兽都会避开凶残的鳄鱼。但牙签鸟却同鳄鱼友好相处,鳄鱼也从不伤害这种小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鳄鱼需要牙签鸟的帮助,鳄鱼上了岸,张开大嘴,牙签鸟便会在鳄鱼嘴里跳来跳去,清除鳄鱼口中的食物残渣。这样既填饱了牙签鸟的肚子,又为鳄鱼清理了口腔,真是一举两得。有时,牙签鸟干脆在鳄鱼栖居地营巢,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又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一哄而散,使鳄鱼做好准备。因此,它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瞧,这不是大自然中动物互帮互助,和平相处的例子吗?也许你会说,这也许只是少之又少的例子罢了!不!

犀牛鸟在犀牛又嫩又薄的皮肤皱褶之间清理一些趁虚而入的吸血蚊虫,让犀牛觉得很舒服,还帮助嗅觉,听觉迟钝的犀牛尽快发现敌人,做好防御的准备。

牙签鸟与鳄鱼,犀牛鸟和犀牛,论体型,论种类,它们可是八竿子打不着。但它们却零距离地全心全意为对方服务,与对方和平相处,是多么令人意外!连动物都能做到和平相处,何况我们呢?同学之间想请你帮个忙,借些东西,你能抛开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吗?生活中,与周围的人偶尔吵嘴,闹不愉快,你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吗?遇到需要帮助的,你能扶老携幼,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小雷峰吗?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建立起你,我,他之间的和谐桥梁。

第五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发展

前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面对种种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应该真正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发展。(1)树立生态自然观念

首先要树立起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其次要树立起自然有限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

三是要树立起自然伦理观。所谓自然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2)生态自然观中人与自然关系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式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腊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主张,都表达着人与自然本质同一的看法。古人的这种人与自然一体的人性见识,导致了“万物与我齐一”和“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与自然宇宙保持和谐一致。

人作为人的存在,不像动植物那样直接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也不是直接成为其他生命表现它自己本质的对象,而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思想家、哲学家思考的最墓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劳动是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控制。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既要归结于人是自然存在物,更要归结于人所具有的特性,即能动的自由自觉性和实践性。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第三,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只有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基于此,为了解决现代社会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大变革”的历史任务,强调“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理想和解”。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也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损害自然就是损害自己。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统一体。(4)科学发展观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处理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之一,它和其它五个特征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必将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经济无从发展,人民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上清洁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自然规律办事,科学地利用自然,使之长久地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生产方式。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核心,紧紧围绕两条基本主线展开,一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二是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这与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二者都强调通过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列解决方法 一.植树造林,故土养土,伐木需植树。植树造林,可以故土养土,慢慢解决过度地砍伐树木造成的森林快速减少、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建立伐木需植树的机制,规划好木材砍伐区,砍一棵树,则要种植一棵新的树苗,这样,可以缓解自然的压力,并能够在几年、十几年时间,恢复原来树林的面貌。

二.禁止虐杀珍惜动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些动物濒临灭绝,不单单是因为物种进化,更大的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它们原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加速了它们的灭亡;又或者是因为人类对其的过度虐杀,使得它们的数量快速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要禁止虐杀珍惜动物,严禁高价买卖珍惜动物。

三.废水废气的排放需经处理方能排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废水废气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充斥着自然界,污染着自然界,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要严格规范废水废气的排放,必须经过严格合规的处理,才能排放到自然界,才能避免进一步污染。

四.垃圾分类回收。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很好的一个途径!

五.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人类每时每刻都消耗着能源,对能源的需求很大,所以,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是势在必行的!

六.城市规划要得当。城市发展过快,城市建设用地的大量开发,使得原本就不多的森林、植被大量减少,动物们的居所被大量占据,不少动物就是因为生存环境的减少而面临灭绝的危机!所以,城市规划要得当,人类的居所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要和谐分布。

七.海洋开发需适当。人类上天、下地,进行着人类的探索,而海洋,无疑是另一个探索的圣地。神秘的海洋,丰富的海洋资源,都吸引着人类去探索、去开发,可是,在开发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开发,污染了海洋或者是造成海洋的破坏,最终迟到苦果的,也是人类自己本身。

八.制定严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对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开发,先以有很多法律条文,可是,对于更加细致的、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仍然要加强立法,并依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实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九.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渲染环保氛围。公益广告的大力宣传,为环保工作做了很好的推销。而且,人人环保、人人参与,全人类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结语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职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作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高考作文热点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一系列重要举措。认真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远古时代,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还有各类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更应该自理利用,把地球打扮得更加美丽。可是,却不然,人类在提高自身生......

    读写专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读写专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自然是慷慨的,她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生活必需,让我们得以繁衍生息。然而,我们人类却是非常自私的,毫不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破坏大自然来满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推荐五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精选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投稿例文[精选合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选例文导语:世界上如果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不和谐相处,那么世界永无宁日。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演讲[5篇模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演讲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组成我们身体的肉血、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是很普通的物质和元......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5篇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当人类第一次乘坐飞船从太空中回望地球时,不禁被它的美丽惊呆了——这颗被梦幻般蔚蓝色的海洋包裹着的椭圆形星球,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据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