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导学法的心得体会
学习导学法的心得体会
自从学习导学法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的变化。我的教育观念得到根本的转变和更新,摒弃了陈腐的观念,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新的教学理念使我更加懂得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善待学生的童心,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又因为新教材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学生们对课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以往,只有音乐课或体育课,他们才会兴奋地发出“YE”的欢呼,没想到,现在他们一听上化学课,也同样会发出欢呼。所以,学生们在课堂上是活跃的、快乐的,不再感到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课堂上,他们充分张扬个性,每个孩子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这样的课堂,正是新课程所带给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通过教研时间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及课例研讨和自己的教学实验,谈谈自己学习导学法以来几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及时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丰富!真聪明!你的证明很有说服力!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经常赞赏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谊,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问题,并供大家讨论,并且可以与老师的意见不一致,当学生的意见与老师不同,要求他们讲清道理,如果的确有理,肯定并表扬这些同学,使学生产生荣誉感。即使他们讲得肯定不准确或者不正确时,我也先听他们的想法,认真地听,仔细地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法、内容与进度。在这一过程中却是学生大脑活动最为活跃的时候,既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又训练了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这比老师反复说一个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成长更有益处。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无拘无束地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焕发了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
导学法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第二篇:导学法心得体会
“三导”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三导教学模式”深入,我对这一模式的性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认为,要在各年级、各学科间广泛推广此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应是第一位的。
虽然新课程在我市已经实施几年了,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周围的教师中,还是有这样的看法:在教学中要将知识系统地讲清楚、讲明白,学生能听清楚、听懂,然后记忆、运用到解题、论证,考试中,于是,教学观念就是讲的清楚,明白,学生只要认真听,认真记,就一定能学好,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我的学生考试非常优秀,升学率高”就是教的好(实际上家长、社会甚至学校也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在应试考试的考场上,学生考的很好,学科老师也就成了好教师。
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重视教法而忽视了学法;重视知识而轻视了能力;重视结论而忽视了结论形成的过程;以教代学,以讲代练,老师的归纳代替了学生的总结,老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在知识的训练中,偏重于新知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建立;重视知识的形成而忽视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只凭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抹杀和个性的摧残。
新教材从学科体系到编排形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了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而且赋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更多的价值观,以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如我们正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不但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且符合新课标中的“不仅考虑了学科的自身特点,更遵循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化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化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样即从教材中,每一节设计的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到不同章节的课题,无不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观念。
有了新的教材,还必须有教师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创造才行。因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于是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是新教材新理念,还是新教材旧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张校长所研究的“三导”教学模式虽然是在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之前大力倡导和强力推行的,但“三导教学模式”所体现的,课堂的主体活动是学生,教师只作为一种辅助,融合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的课堂教学理念,也正是新课程、新课标中所要求教师树立的正确教学观。
“三导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是的注重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独立钻研和自主实践的时间、空间和具体条件。教师不仅要“精”研教材,而且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转变观念,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变老师“教”学生为学生“问”老师。
尊重学生,树立服务学生的思想,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而且是能够学好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尊重是对学生心灵的呼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在确立“学生为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师就应做到“五个凡是”,这“五个凡是”就是:
⒈凡是学生自己能学懂的,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师不教;
⒉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不教; ⒊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不做; ⒋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教师不教;
⒌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和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教师不教。也就是说,把课堂中的时间和空间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让老师成为一名引导者和辅助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不要怀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创造,大胆创新,让他们体会学习过程中探究的乐趣,感受学习活动自身的魅力。
“三导”教学心得体会
秦旭琴 2012/2/28
第三篇:学习学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心得体会
新合中心学校
于兰云
本学期学习了《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觉得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
1、养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让学生制订计划前要有目标,这个目标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等来定。目标是指导自己学习行为的准则,一旦制订,就要严格执行。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自我检查是否完成,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检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补充计划或排除干扰计划执行的因素等。
2、养成学会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内容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
3、养成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上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纸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响要立即进入教室安静坐好,左臂在下,右臂在上平放桌面,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或并拢),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安静等待老师来上课。
4、养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数学知识的习惯。知识是不能靠死记硬背得来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本人的东西,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
5、养成认真做题的习惯。
6、养成对解题进行总结的习惯。问题解决以后,要认真总结解题的经验和规律,对解题方法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能否找到其他的方法?尽量地考虑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同时,要养成综合地考虑问题和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习惯。
7、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这种习惯实质是一种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精神,会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得到升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谦虚地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的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
8、养成学会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
9、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10、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习惯。总之,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我们教师从细微处抓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学习《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心得体会
新合中心学校
王汝文
一、教给普通的学习方法。
(1)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方法。低年级语文预习要学会查字典,解决音形义等问题。中高年级在新教材讲读之前,阅读有关资料,将要讲到的内容先自读2-3遍,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做好记号,在上课时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予以解决。
(2)交给学生听课的方法。听课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低年级,自控能力很差,要想使学生能认真听完一节课,使学生沿着教师教学思路,积极参与,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在上课时,根据这些情况,在课上要多让学生动手,动脑,活跃的课堂。在课上采取多表扬,少批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交给学生练习的方法。练习是对课上的进一步巩固,除普通的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外,应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应做到理解、掌握。
(4)交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又,分课后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学年复习。各种复习应以教材为重点,对照平时所作的笔记,检查作业,分析重点、难点,打破教材顺序,运用对比方法找出知识异同。
(5)检测的方法。检测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的学生提到检测,心里就有很大的压力,如我今年教的二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平时成绩还是不错,但一到检测,就怕考不好,回去怕爸爸妈妈骂,家中管教太严,学生心里压力过大,每次考出的结果都不是那么理想。所以老师就得要联系家长,少让学生产生心里压力。解题要从易到难等方法的指导。
二、要注意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教与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只顾教法,不作任何的学法指导,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又如,阅读教学,教师要把理解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模仿,从而去学习新的同类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传授,渗透学法,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传授基础知识与学法指导
标点、字、词、句、段、篇的学法指导,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量很大的阶段,要教会查字(词)典。中年级以句、段为指导重点,高年级以篇章结构、文章训练为重点。如在上《视死如归》,这篇课文时,就有这样一个词语“山峦”,问怎样解释。
三、以培养智能为内容的学法指导
如,小学有这样一篇课文《梅雨潭》,首先让学生观察彩图,然后要求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梅雨潭,接着,讨论观察顺序,使学生明确观察景物的有效方法。有从上到 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在学生明确了写作顺序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布置观察作业。这样把学法与学文有机渗透,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运用”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学会了看图学文的方法,而且训练了触类旁通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学法指导的层次性。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我们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还应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掌握学法的保证。在小学生眼中,教师是至高无上,教者一言一行,性格、爱好,时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效法。
五、探索学法指导的教学模式
不论是何种学科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学法指导的主战场也是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学法指导的单项目标,讲授知识内容应与学法指导融洽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情况下掌握学法,利用此法又可以独自去获取新的类似的知识。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投身到语文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实践中去,主动适应新形势,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有法而无定法,只有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
第四篇: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例析 邓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康全召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可以操作、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以下因素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第一,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第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考虑客观条件,如教学设备、班级规模等,脱离客观实际的教学模式都是花架子;第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做到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国普通教育现阶段流行的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二是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或“10+35”)教学模式;三是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四是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借鉴当前全国流行的教学模式,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吸收、借鉴、改造、创新而提出的。与当前全国流行的几种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优势,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深受师生欢迎,现作一简单介绍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动因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源于解决课堂教学的现状与课堂效益提高需求之间的矛盾的需要。第二,源于消除传统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之间巨大反差的需要。第三,源于帮助教师解决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之困的需要。第四,源于帮助教师解决先进教学模式与自己课堂教学实际结合的需要。
由老课程到新课程的转变,教师有诸多不适应。首先是对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不适应。过去的教材编写一般采用的是演绎法,即先理论,后实践;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的是归纳法,即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其次,对教学方法和思路变化的要求不适应。旧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理解、运用,教师教学只要能把问题讲清、讲透即可;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知识要通过探究达到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再次,对教材知识的内涵要求不适应。只注意外延,不注意挖掘内涵。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科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提出的。
二、“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体现和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第一,课堂教学坚持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
“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教学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具体就是做到:第一,课堂开始,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预习探究;第二,组织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进行合作探究;第三,教师在认真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拓展学生视野和思路。第二,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提出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开端,但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交流质疑,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引”。
很显然,在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所有问题的答案不是通过看书找到的,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的,而是通过探究得到的。不通过探究,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不通过探究,就无法正确地把握知识;不通过探究,就不能自主地运用知识。
三、“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生成。”
如果按模块划分,该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模块:
⑴预习思考,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预习思考题看书思考,尝试独自解决问题。时间不低于15分钟。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观察学生的预习状态,适时引导。⑵师生联动,合作探究。这是自我探究后的探究,方法是教师通过提问或学生发问,师生合作共同解决第一阶段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仍然是“导”,要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而不是一讲了之。
⑶引导总结,知识生成。此阶段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堂小结,但不是要教师给出结论性的语言,更不是像过去那样由教师不痛不痒地进行知识罗列式的总结,而是要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⑷科学训练,巩固提高。此阶段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量,二是质。题不在多,而在于我们所训练的习题是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所讲的道理,在于是否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题技巧。
四、“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操作技巧 ⒈“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备课: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备课任务,简单地说概括为四个字:教啥、咋教。具体地说应着重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第一,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以利于学生探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深层次的、具有思考性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就对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没有作用。第二,考虑在课堂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对策,简言之,就是考虑不同阶段的引导性语言及技巧。
第三,考虑如何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正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寻找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生活实例。⒉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设置:
第一,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第二,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时间、地方、方式)
第三,问题应具有思考性(深度)、可探究性(适合学生和教材)。⒊“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要求:
第一,“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的程序,那就是“预习思考,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共同总结,知识生成——科学训练,巩固提高。” 第二,坚持科学引导,学生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开始,教师明确地告诉学生预习目标,引导学生看书预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阶段,教师也应根据自己的准备和学生的反应,随时给以启示性的语言,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在交流质疑,合作探究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点拨评价;知识的生成,也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完成的。⒋“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训练要求: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训练,应着眼于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第二,启迪学生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主张课堂训练应以主观性习题为主,并且要严格控制数量。
五、“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总结,我们认为“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益,具有独特的作用。其优势可以概括为:目标明确,精力集中;自主合作,探究生成;结构紧凑,简便易行。具体表现为:
⒈问题导入,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导入的实质是把教学目标问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教材,初步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根据已有知识探究新知识。
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时间上看,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占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一以上,大部分学习任务是学生在这个阶段通过自主探究完成的。从内容上看,学生所预习探究的问题都是教学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自主解决,无疑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
⒊探究解疑,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合作探究的方法是学生之间交流探究体会,通过讨论、辩论等途径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们的自学感悟,及时肯定其合理的见解,对于学生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认识。此过程的关键是“导”,忌对讽刺学生,忌教师直接给出正确答案。
⒋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益。“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感悟,学习效益大大提高。总之,“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探究与老师引导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在探究中完成,教学目标在探究中实现。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结构紧凑,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依赖性较小,易于推广。
第五篇: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法”参考资料
学案导学法导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目前,我们大多数老师仍然习惯
于靠增加课时、拼时间、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搞题海战术等传统的手段来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可以说这是一条死胡同,如果我们仍然循着这条老路走下去,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将永远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只能在现有的水平上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外地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结合我校的自身实际,努力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效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学案式”教学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强调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备课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相结合,以“备学”为主。于是,“学案式教学”做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
(1)什么是“学案”?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程序、有题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角度上,对教材作二次加工而编写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教与学最佳结合的载体,也是教与学同步操作的方案。“学案”目标、内容、流程相对统一,直观明确,师生共用。便于当堂操作,便于讨论纠错,便于复习巩固;有较大的实用性。学案的编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学什么内容,怎样学和练习,怎样练,什么时间自做,什么时间讨论,各环节时间分配,都有教师精心设计。(2)什么是学案导学法?(3)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4)、学案编写的要求是: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传统备课考虑的是我要如何教,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学生要如何学,所以教师必须确定全过程指导学生自学的思想,才能以学定教,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还必须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才敢大胆取舍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编写出适合课堂操作的学案。教师观念不转化,编写出的“学案”也无非是一份习题。
2、编写“学案”教师必须对教材作再加工。在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中,教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要用教材教,就不能循规守矩死教教材,就必须认真学习教材,准确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把教材加工为适合学生学习的“美味佳肴”。
3、学案编写必须栏目化,格式化。把认知规律与课堂教学规律有机结合,我们设置的基本的格式要求是:①学习目标,②自学指导,③自学检测,④疑难问题讨论,⑤基础训练,⑥拓展题训练,⑦学法小结,⑧课尾检测题。这是八项基本栏目,因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各学科教师参照基本栏目,可作一定的变通,使学案更符合本学科的特点。在学案中一定要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具体科学的设计,如在各栏目上,添加人性化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就更有启发性和鼓舞性。学案编写就更具艺术性。
4、学案编写的重点在精选题例:学案的题例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如自学检测要选什么样的题才能全面准确地检测自学情况。如什么样的题才能体现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如拓展题,要选新颖的题型,灵活变化性的题型,生活性的题型,才真正具有拓展性。一题一例务必精心筛选才可能难度适中,恰到好处。
5、编写学案的注意事项。(1)学科不同,设计不同,不能强求统一。(2)一份“学案”根据学情可多节完成,不能拘泥。(3)学案编写务求简约,选题要少而精,有代表性。学案编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1、搞好五个方面的研究: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②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③研究知识规律,特别是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流通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④研究知识运用范围,特别是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训练的方向与内容;⑤研究近几年中考题,取定热点。
2、制定学习目标: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智力目标是显性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非智力目标是隐性目标,可不写在学案上,但需要教师恰当调控,沟通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
3、贯穿学习活动设计的三条线:①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将知识点进行分析、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它是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②学法线——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现,是一条或明或暗的线。③能力线——是针对各知识点所荷载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教学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是一条暗线,它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设计学案时,应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进行有机的结合。
4、编排知识体系:(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找到一条引导学生积极认知的最佳思维网络,编排出最合理的知识体系。(2)分解知识点编排知识体系,要循序渐进,有启发性、针对性、系统性,要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技能规律,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3)知识点可分为一般知识点、重点、难点、及知识热点:
①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填空题或选择题;②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系列问题,并设计针对练习加以巩固;③知识热点,通过高考试题来强化。(4)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体系,大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编写学案的一个重要课题。(5)题不在多而在精。教师要紧扣学习目标选择精彩适量练习,练习中要通过“一题多解”,达到熟练;通过“多解归一”,发掘形式上不同的解法之间必然存在的共同本质;通过“多题归一”,总结一批题的共同本质。
学案的基本形式:根据内容不同,学案可分为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习题式、问题式等。实际上一个学案往往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1)填空式学案如某些概念、原理、定义等,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难于系统掌握,这时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式学案,由学生预习或课堂上填写。(2)图解式学案有些知识内在联系较强,可制成图解式学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3)图表式学案有些内容对比性明显,可设计成图表式学案,将其逐一类比。(4)问题式学案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可设计问题式学案。(5)习题式学案某些内容,可按课本顺序和知识梯度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习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5)、学案的呈现方式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的呈现方式应有:预习指导学案、课堂教学学案、单元复习学案、总复习学案等。(1)预习指导学案:
①“预习指导学案”是课堂学习的准备。这个环节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预习环节抓得不好,学生就会学得被动,课堂效率就低。但由于科目不同,学习内容与要求的不同,课型的不一,教学路子与方法的差异,预习的方式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预习指导学案要以指导学生如何预习、预习什么为主。
②“预习指导学案”应包括导语设计——知识生成过程(知识结构图解)——预习要求三部分。③其中导语设计简明扼要,要体现人文关怀,具有亲和力。
④“预习指导学案”应在学习新内容前发放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提前预习。(2)课堂学案:
①学案引领下的课堂称为学案课堂,在课堂上应用的学案称为课堂学案。也就是说课堂上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学习,完成学案规定的任务。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其他学生分享成果,使学习进一步提升。②课堂学案应包括“自学检测——合作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个板块。
③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其中第三个板块“展示反馈”可以进行小组内展示,讨论展示,演示展示等。(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方法,与大家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活动,达到生生互动,共同提高。(学生展示是学案课堂的核心)
(3)复习学案: ①鉴于课堂学案对知识的学习切块化和不系统化,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复习,故要求教师编写“复习学案”。
②“复习学案”应遵循的原则: A、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复习学案中要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给出知识结构图解,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B、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疑点、常考点的知识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
③“复习学案”的使用中应体现“知识反刍chu——复习检测——讨论展示——拓展提升”四个板块。
④课堂复习应注意以下环节:知识结构的落实——讨论;认知方法的传授——精讲;技能训练的实施——精练。(6)、学案的基本环节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资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3、学习方法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
4、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设计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可作为课后作业。
学案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6)例子讲解(7)教师备课备什么?(8)资源:中学学科网结束语:总之,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探索、提炼、练习、巩固、归纳、系统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演”的活动,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对关注学情、双标互促、精讲精练,高效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教学的操作
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案,按照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案进行学与练。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可用于新授课),开放式(质疑、探索、小结、练习,可用于复习课),技能式(示范、实践、评估、作业,可用于习题课)等。
六、学案教学的评价
1、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体悟而策划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节目表”。它能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它能养成教师的研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把在课堂教与学中用不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首要标准。
2、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
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栏目条理清晰,活动一波三折,正例加反例,联想加类比,考试加实践的学案课堂会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入胜景。
3、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 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得是否轻松是评价“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
4、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着进行,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
5、看教师是否关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强调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关爱、宽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评价教师能否实现成功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准。
七、实行学案教学的意义
1、实行学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2、实行学案教学,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学生了一份学习活动提纲。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
3、学案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学案教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学生装的弊端。它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案教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总之,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探索、提炼、练习、巩固、归纳、系统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演”的活动,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灵石四中,运用学案式教学,学生的负担轻了,课堂实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了,学案式教学获得较大成功,04、05两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该校均为全县第一。03年该校进入课改的年级,两年中全县四次统考获得三次第一,一次第二。04年统考,初二年级是全县唯一达到科科项项超县水平的课改年级。05年中考理数两科的满分学生和总分600分学生的培养,都突显了学案教学的作用。许多教师现在离了学案就觉的不会教了,实效差了。学案成了很受教师欢迎,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我们研究课改,努力创新;我们学习洋思,努力学其神而将其“本土化”。学案是对备课的一次革命,学案式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大改革,学案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大改变。两年多的学案式教学研究,灵石中学形成了基本的体系且获得一定的成功。
学案教学的实质意义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形成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学生根据学案的编排,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通过自学实践,总结学习经验,形成自学的能力。所以学案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的编排,循序渐进地自学教材,完成学案所安排的学习内容。个人学习疑惑的问题,要通过合作学习得到解决,再有疑难由老师辅导解决。一节课自学的效果到底如何,课尾要用一定的问题习题加以检测。这就形成了围绕学案“自学、讨论、辅导、检测”的四段式教学法。在学案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依据学案自学教材,产生疑问合作交流,教师一般不讲,当学生提出疑问要求教师讲,教师才进行针对性讲解,关键性点拨和学习方法类归纳,最后进行检测、检验。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习的组织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习的督察者,这就是我们理想的学案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学案式“教学模式总的目标是教法转变为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分别处于主导和主体的地位,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这里的中心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以幕后活动为主,学生自始至终活跃在幕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与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是1:4的比例;教师引导、辅导中,不给现成的答案,而以指方向、教方法为主,学生不靠教师喂着吃,而是根据学案,自寻自消化知识,并用自己独立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自我价值。
”学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法为主转变为以学法为主,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僵化知识转变为能力、方法的提高,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觉悟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本模式大幅度增加教学活动的容量(估计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加3~4倍),这对教师的敬业精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学案式“教学模式把学生推上了前台:凡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只是在学生欲说未说、欲做未做之时,教师轻轻一拨,激出思路和方法。”学案式“教学模式就这样实现了教育民主和平等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由此,”学案式“教学模式思想的贯彻和”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极大地拓展了教学改革的空间、深化了教学改革的内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一种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