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四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时间:2019-05-13 01:4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四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四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一篇:运用四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运用四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讲析,轻讨论;重应试,轻素质;重灌输,轻探究”,显然这一旧格局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改实践中,笔者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尝试采用“感知―――质疑―――品味―――迁移”四步教学法,效果颇佳。

一、感知

这一步骤,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具体来说,要求学生扫除字词障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整体感知的方法一般是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不同读法,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浏览等。有的特殊文章,可多种方法相结合。如《故乡》一文,可以精读其中精彩片断,而略读其它内容。

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我一般都根据不同体裁布置不同的思考题,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如讲授《父母的心》一文时,我要求学生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父母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让学生对课文有感性的认识。当然,在让学生感知时,教师应给予每一位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能完整地了解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二、质疑

质疑是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关键一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哪儿来的探索?没有疑问哪来的创新?因此,课堂上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极为重要。

第一,鼓励学生有怀疑精神。教学中,告诉学生不能迷信书本,迷信权威。无论是谁的话,谁的书,都可以产生怀疑,这是学生质疑的基础。

第二,引导学生对比事物,找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找规律,发现问题。

第三,提倡学生应当有自己的感受,对问题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疑问提出来了,还需要解决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绝对不能搞教师包办,一定要营造合作学习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我将学生编成四人小组,一起讨论自学中的疑点、难点,若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可在全班展开讨论;仍不能解决的,则由教师点拨,主要是点拨启发,教给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

三、品味

品味赏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最难以把握的一个环节。要想让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欣赏美文,获得美的享受,在享受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给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告诉学生品味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深入课文,分析字、词、句、章。然后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从细处着手去品味感悟。比如在品味语言时,我一般要求学生从重点字词、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包含的情感等方面着手,这样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深入课文,品味感悟文章精髓。

第二,创设情境。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品味、感悟,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在讲授《父母的心》一文时,我播放了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并向学生讲述了歌曲背后的故事。在悲壮的歌声中,同学们开始思考父母的爱的真谛。如此的情境教学,更益于学生去品味、感悟文章的情感。

第三,尊重见解。在品味中,教师一定要敢让学生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从多侧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学习《生命的意义》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异议:保尔为何不早日休息,养好身体,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围绕这一问题,我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寻求答案,使学生对文本的分析有了深度,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而这样一种创新精神、探究精神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

四、迁移

在实际教学中,迁移训练相当必要。要让学生从文章的作者、体裁、题材、语言风格、艺术特色、中心意思等延伸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如讲授《背影》时,可作如下迁移:朱自清的生平、为人;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与《背影》的比较阅读;体现至爱亲情的诗句、文章、故事等。如此迁移训练,紧扣了课文,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同时,迁移要少而精,要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要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切忌面面俱到,造成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局面。经常引导学生作有效的迁移的训练,将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让学生积累、整理知识,适应考试的基本途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感知―――质疑―――品味―――迁移”四步阅读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第二篇:四步教学法 运用心得

“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情况总结

高二语文组高玉龙

本学期,四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地推广和运用。由于学习与运用时间还很短,再加上本人能力的原因,我对四步教学法的精髓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对什么经验,我不敢妄称,只在此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与困惑,以期待专家的解疑和点拨,以便促进自己更好地学习。

四步教学法的本意很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独霸课堂满堂灌的现象。但是,即使如此,再高效的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神圣的。我们学习者更不应僵化的教条的照搬套用。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例如本学科的学习特点,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本节课的具体学习内容等等。有时候也不能把一节课硬生生地割裂成四大块,第一环节学生用多少分钟,第二板块学多长时间等等过于程式化,框框化。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些我们教师心中没一点计划。而是说不应邯郸学步,因为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不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因循着某种固定的路线走下去,而是随时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如果陷在某种固定的模式中必然会越走越死,有悖于构建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

例如我在作公开课《作文精致拟题》这堂课的过程中,按照四步教学法的程序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相关资料,了解作文拟题的原则和技法,并完成四个材料作文的拟题任务。第二、小组交流拟题心得,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其他同学分享精致的标题。第三、班级展示小组的成果,总结拟题经验。第四、把自己前一次作文的拟题进行升格。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想着每个问题学生异彩纷呈的答案,为了追求完美的课堂,我还设计了几个机动问题供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这堂课我可谓煞费苦心,平时上课绝对没这样做足功夫的。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总是很残酷。课上下来之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课前我还是有许多细节没考虑周全,学生在自主预习中理解不透,做导学案时由于语言积累不足,知道方法却苦于“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探讨交流问题的环节显得异常沉闷,拟制的标题也难称精致,我几番调动都无济于事,不禁都有些气恼了。课后我反思,我想还是教师备课时没有备学生,没有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给学生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唉,这节课很失败。

随后观摩我校另外一位老师的语文课我又感慨颇深。整节课跟人感觉非常完美,学生状态始终很好,几乎无懈可击。教学环节紧凑有序,学生根据预习问题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学得兴致勃勃,有条不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充足,在展示交流的环节也就有话可说,表达的欲望很强烈。和我的课堂形成鲜明对比。

“看似平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教师如学生一样,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攀登高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四步教学法(精选)

“四步教学法”为:创设情境确定目标、任务分解小组准备、开放展示互动生成、小结展示矫正提升。

①创设情境 确定目标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的好,就会引人入胜。因此,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

这里的“情境”可以是问题情境;可以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且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后由老师归纳形成的中心问题;也可以是为激趣设计的生活、故事情境,为探究解疑设计的实验、悬念情境„„总之,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浓厚兴趣。不论是以“情”、以“境”、以“疑”、以“趣”来创设情境,都是为了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②任务分解 小组准备

在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确定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迫切需求的状态下,教学进入第二个阶段,任务分解,小组准备。这里的“准备”是指为展示做准备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教师把学习目标细化为若干个任务,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集体研讨、合作探究,伙伴相助,读资料、通方法、统答案、分角色、做演练,为展示作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如遇到难点或疑问,学生随时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随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研讨提供帮助。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亲身去体验,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尽可能的自己来解决问题。

③开放展示 互动生成

这个环节是“四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上一环节,小组充分研讨,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这个环节分组进行精彩展示,要求高效而有序。先是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作充满集体智慧的展示,若展示不到位或不全面,本组同学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组发言完毕,外组同学可以针对展示的问题进一步进行质疑,继而展开争辩,全班同学都可以针对论题进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自主发言。课堂上充溢着一股浓浓的群体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气氛。这里的展示可以是讲解思路方法,可以是交流答案,可以是演示实验后总结规律,也可以是倾听、感悟后的纠错或质疑。如果展示不全面,由学生自动补充,如果展示有错误,由学生主动纠错„„开放的、充满个性的分角色展示,能够形成生生、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

④小结反馈 矫正提升

这个环节的另一个任务是拓展提升,是即联系课本,又跳出课本的进一步发散思维。其中既有内容的延伸、有知识点的扩展,更有思想的交锋和思维的发散。学生可以发表各种各样的感悟,甚至是奇思妙想,可以是课堂练笔,展示生活的细节。多种信息的采集和运用,在愉悦的情绪、活跃的思维中尽情的绽放。

3.把四步教学转化为三个主动

要把四个环节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三个主动。一是语言上的主动。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的话语权真正地还给学生,要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愿说、会说、善说。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等。要注意学生表达、音容笑貌是不是充满了激情,是不是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绘声绘色。所有这一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行动上的主动。通过灵动的课堂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乏味枯燥,学习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充满“探险”、充满激情、充满挑战。学生在合作竞争、在互动交流中兴趣盎然,使学生的心灵真正得到放飞。三是思维上的主动。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但决不是形式上的活跃和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追求的是思维的活跃和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真正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注意创设一种让学生勤思、善思、精思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向书本挑战;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学会拓展、延伸,学会发现规律,学会探究本质。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课改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共同责任。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刚刚开始,还在“摸石头过河”,我们将发挥中心教研组这一平台,不断探索努力改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会更加显著。

第四篇:四步教学法

“四步教学法”学习心得

刘洪泉

东方教育好还是西方教育使用?我深深地考虑了好长时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东西方结合的教育应该是最完美的教育!就是把中国需要的扎实的根基牢牢地掌握好,但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可是对于中国现在人才发展的现状,我确实需要更深层次的开发人的脑细胞---多动手操作和多创新发展。

下面是“四步教学法”对我的一些触动和收获,现总结如下:

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著名的教育家于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适宜的情景创设,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为本节课做好知识铺垫与导入,但是,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切忌盲目的创设情景,应于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不能脱离实际,要有目的性和真实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其实这个背景可以来源于生活,就是来源于数学本身。真正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2、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阅读:阅读改变人生,悦读享受人生。让学生学会阅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享受人生的乐趣,并且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郭志刚说:“创新源于发现”。只有从阅读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不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吗?教会了学习方法,学生终身受益。

3、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打破以讲授、注入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多元互动,合作探究,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多元互动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的互动与交流。在本学期的这一环节教学中,我逐渐发现,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我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因此我逐步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4、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这一环节时围绕目标进行的,是有目的的。训练检测并不是考试学生,而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5、迁移运用 拓展探究

我认为,这一环节时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可以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的缓冲阶段,可以是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使用“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知识感到困惑?”采用把学到的知识自己说一遍,或者同桌之间互说一遍,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四步探究教学法,是最适合我们农村教师的一种教学模式,唤醒了我们教师的探索欲望,它改变了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会学的基础上,自主学习知识,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实践操作过程的同时形成各种能力、发展智力。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引导、点拔下,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自讲互讲等。从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转变为学生主动读书、主动探索,主动研讨,主动合作、主动实践操作、主动调查访问、主动上网查找等,解决问题。从学生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转变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主动做作业,主动课外阅读,主动批改作业,研讨作业;主动交流学习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第五篇:四步教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及情感活动的主观能动性,避免用老师的理论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加深情感培育,进一步体验理解,从历史学习中获得启迪,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老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抓好“读”、“述”、“议”、“展”四个步骤,把握好历史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一、四步教学法的主要指导思想

对于“读”、“述”、“议”、“展”四步教学法,主要指导思想有以下三点:

首先,要改变思想,将单纯的历史知识传授上升为知识传授、发展智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以往教育观念重视老师以知识传播为主要教学任务,通过讲述使学生获得知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往的历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其次,要将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在保证老师在历史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妥善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再次,变一次性讲述为“读”、“述”、“议”、“展”多次学习。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中有思。遵照学生的学习规律,依次实现认知、理解、运用的层次递进发展,完成反复学习的过程。这样,不仅提高了授课效率,也避免教与学的脱节。

二、灵活实施四步教学法,实现高效课堂

(一)认真阅读,打好基础

阅读是学习的初始阶段。在每个章节开始之前,教师要抽出时间组织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阅读的实质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具有提前性、独立性、能动性等特点。老师要提前一天向学生发放历史课的教案,学生可在当天晚上根据教案中列出的学习任务和知识重难点,比照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查阅历史参考教材,或者利用网络查询有关学习资料,最大限度地完成老师在教案中布置的学习任务。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有针对的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历史作为文科类学科之一,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其把握文章主线和关键点,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在阅读时通过在教材上圈点、勾画,真正实现用心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视野,培养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达到课程预习的目的,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二)重点讲述,主导学习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讲述是一个重点环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针对反映的重点和疑难点进行讲述,通过学法指导实现学生的知识拓展和疑难点突破。对于课堂讲述,老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述。二是避免长篇大论,点到为止,要把握重点,解决关键问题。对于学生已经学会的、根本不能学会的、通过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避免过多讲解。三是要突出重点,在课堂讲述中要通过现象看到实质,阐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分清主次,有重点的学习。

(三)突出议论,加强交流

议论阶段就是学生在阅读和听讲教材的基础上,展开议论,相互交流,通过沟通交流,达成学习目标,实现历史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议论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议论,另一种是学生之间相互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快构建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体系,形成合力,实现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在提前一天的自主预习过程中,针对经过思考、研究解决不了的关键点和疑难点,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可以通过咨询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等方式解决。对于在课堂中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也可以通过与周围同学商量讨论或者请教老师来解决,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交流学习,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在座位的安排中合理搭配,控制学生好、中、差的比例,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突出教学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有利于学生交流学习及成绩的整体提高。

(四)探究展示,巩固成果

这个阶段为目前课程改革的关键部分,其实质是探究性学习,指学生为了学到知识、领 悟道理在老师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它要求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倾听讲解及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利用读写、演讲、谈论等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在这一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敢上台,把学到的知识向老师和同学展示出来。要通过建立班级激励机制,对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坚定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

四步教学法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实施四步教学法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题式启发教学,通过一些问题的呈现,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应用和评价,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第一阶段:独立预习阶段——问题生成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先学后教,人人参与。四步教学法模式下的预习不是让学生盲目地看一遍教材,而是有明确目的的预习。预习题的生成途径有两种:一是出自老师,另一个来自学生。途径之一——教师提出的问题

课前老师要留给学生一些预习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预习题中的大部分,紧扣教材内容,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可以对本课的基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理解阅读教材的基本能力。预习题中的“想一想”,“说一说”,“你如何看待„„”等,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途径之二——学生发现的问题 比起出自教师的问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生成的疑问更为宝贵。学生在预习阶段的第二个任务,也是任务的重点,即通过看书思考,自主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来。在历史课上,有一句流行语:“No question is foolish.”老师总是说,“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养成质疑的好习惯。教师把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要求学生把在预习中生成的问题记录在本上并作为作业交上来。老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量和质打分,计入整体成绩中。通过这种方式驱动学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对课本内容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带着诸多问题进入课堂学习,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成主动探究事物的究竟。在预习中,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但有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针对学生在生成问题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未有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中、从新知识的性质意义和特征上、从自己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地方、从课题上等方面入手质疑提问。

这里应注意的是,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相反,那么无原则、无目的的所谓“问题”可能还会浪费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又削弱了教学的价值功能。第二阶段:学习讨论阶段——问题引领,探讨交流

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材料,创设教学情境,用问题引领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展开了新知识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主要采取了两个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一学生来做评判者。

首先要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自学预习情况,把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的评判权交给学生,如果判断是错,必须要说出错的原因,那么正确的是什么。传统教学中,这个本来是老师的权力,在但四步教学法模式的课堂上由学生来行使。初中的孩子好胜心强,好表现,喜欢充当像老师、法官一类的角色,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纠正他们不注意倾听他人回答问题的坏习惯、而且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只有在课前好好预习,占用一定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他们才有能力去纠正别人的错,评判别人的回答的好与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主要是组织课堂、认真倾听,发挥适时点拨、正确引导的作用。课堂中学生人人行动,人人参与,没有了发呆,走神的现象,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倾听、理解、分析审视他人的答案,并做出自己判断、评价。每节历史课上他们都要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得以慢慢形成,综合能力得到开发。

教学策略二:对话讨论,合作探究。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对话讨论。探讨的问题 主要出自预习阶段的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是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标要求学习的内容;二是有思维含量,值得探讨;三是班级内很多学生感兴趣、想了解的话题;四是有一定的认知冲突。比如“因为林则徐禁烟导致英国人的侵略,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就不会有鸦片战争,“如果没有袁世凯出卖,戊戌变法会成功吗?”“你如何看待谭嗣同不愿逃走的做法?”这一类问题,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开创性,往往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四步教学法模式下,“讨论”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一般采取先小组内部小讨论,然后在全班开展大讨论的形式。“讨论”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在开放、宽松的情景中对话,能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他们之间相互倾听、商谈、欣赏、质疑、帮助、改正。学生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在聆听他人的观点,在比较与对照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形成新的更趋合理的观点。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思考者、发现者、批判者和成功者,进而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和争做学习主人的精神。

在运用“讨论法”的教学时,教师的作用是组织疏导。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书中、老师、同学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审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理解、分析及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自由地讨论,引导他们接受发散式的观点,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中,引发新的思考,使其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以开启;要对学生强调,在讨论时学会互相尊重和客观评价,这样才有助于学习。第三阶段:练习巩固阶段

学习新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习题练习是巩固和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完成习题,则很有学问。在编制习题时,形式要多种多样。基础知识用多媒体以填空、选择、判断的方式呈现出来,采取知识竞赛的方式大家抢答,学生热情高涨,人人争先恐后。同时也根据教学内容变换习题的发问角度,改变习题呈现模式,将习题编得生动些,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状况,让学生在有趣的形式下愉快地完成练习,同时也感觉历史非常贴近生活,不再是无聊话题。第四阶段:反思总结阶段

历史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自我反思、重新定位。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习惯。老师引导学生以列表或示意图的形式整理总结这一课所学的课堂知识,也可以布置学生写每课一得,内容形式不限,学生可以谈自己情感收获,可以谈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可以谈本课学习中的不足,也可以总结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教师还可以以继续追问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和联想创造的机会。

下载运用四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四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步教学法

    创、读、品、写四步教学法 林坦中学 李志芹 踏着课堂改革的步伐,举着以人为本的旗帜,我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让学生......

    运用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五篇)

    运用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李雪青 尝试教学法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首先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

    运用愉快教学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日前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尚不充分,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兴趣,但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对许多概念知识感到很抽象,很难理解。因此探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提高学生......

    历史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遇到问题

    历史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遇到问题 解决策略的研究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转换教......

    运用对联进行历史教学的一点尝试

    运用对联进行历史教学的一点尝试 崔静 一直以来都想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一些,也曾有过一些尝试,但未能深入和坚持,以至于虎头蛇尾,没有真正的收获。前几日在教授中国近......

    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主体性(精选)

    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是热作为对象性活动的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尝试教学法是我国知名教学法 专家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基本教学 模式可以分为七步: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计算教学中的运用

    小高:http://www.xiexiebang.com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两个特点,对3-6岁的幼儿来说是不太容易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幼儿听,幼儿往往是通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