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的的教学内容,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懂的。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学生会感到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因此,为了保证打好基础,并突破难点,教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作出了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安排。即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例1),然后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即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例2),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因此,在这一课里,我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的起始环节,即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及运算定律以及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本堂课意在让学生知道字母与图形符号一样都可以用来表示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在复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字母代替数的优越性。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本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
四、说学生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已经具有了集体意识,集体意识较突出,并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在注意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所以我认为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上我将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合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课知识点。
在学生的学法上,主要是为学生创设探索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在质疑与探究中成长。其次是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学法:
学习方式多样: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探索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构想是:首先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悟到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再通过学生合作讨论,从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字,运算定律具有简明易记和便于应用的优势。最后帮助学生掌握乘号省略的简写法。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通过和学生简短的对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课件出示猜数游戏,用新鲜、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进一步理解在数学中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而且应用非常广泛作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这一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内容。
首先,我利用书上的例1,让学生自主完成计算,从中知道用符号或字母可以表示数,并且知道它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数。
其次,让学生自主整理运算定律,复习如何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用字母表示表示数的优越性。
最后,自学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进一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表示数的优越性。通过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相关练习,把比较复杂的新知识有机地融合在练习中,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在练习中理解、在练习中掌握。
(三)练习提高,拓展应用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使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学教材45页的小知识,让学生记忆,并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让学生记住用如何用字母表示单位。
(四)总结评价,赠言勉励
让学生自己谈谈有什么收获并引导让学生自主反思。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用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方程》中的第一节。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已经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知道字母所表示的不同取值范围。
过程方法目标:
1、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2、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的简约之美。
2、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属于“程序性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具体实施方法是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是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有益于学生接受的方式。首先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简写规则,然后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认识。
学法:
学习方式多样: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探索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三、说教学流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本课的教学构想是:首先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悟到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再通过学生合作讨论,从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字,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具有简明易记和便于应用的优势。最后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平方与乘号省略的简写法。总体体现“具体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括——运用实践”的教学思路。主要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结合生活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趣味应用、综合提高。
具体流程如下:
环节一: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唱字母歌,然后出示一张扑克牌(Q),让学生说说它在英文中读作什么?在汉语拼音中呢?在扑克牌中代表几?从而感受到字母还可以代表数,继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本环节共有三个活动:
活动一:说儿歌。
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过儿歌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师生合作说《数青蛙》的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青蛙二张嘴……),然后问学生:这个儿歌能说完吗?为什么?
2、如果老师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重新说说这个儿歌吗?(a只青蛙a张嘴)
3、让学生思考“这里的字母a可以代表哪些数?”
4、除了用字母a,你还想用哪个字母来说说这个儿歌?
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就儿歌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同时还要明确字母所表示的取值范围。
活动二:猜年龄。
从猜年龄游戏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1、先让学生说自己的年龄,并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2、告诉学生老师比××大23岁,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由同学的年龄,不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当他在某一岁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列出算式。并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x+23)
3、这里的x代表什么,x+23呢?通过看这个算式你能知道什么?让学生明白了x+23不仅代表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3岁,由此发现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老师的年龄,还可以表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年龄关系;发现不仅x在变,x+23的结果也在跟着变,但x+23之间的关系却永远不变,即用字母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不变。
4、这个字母x表示的范围又是多少?让学生明白用字母表示年龄应有个范围。
5、如果老师的年龄用b来表示,你的年龄可以怎样表示?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巩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同时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有效指导。
猜年龄这一活动是从一般到个别,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x表示一个具体的岁数,x+23也表示一个具体的岁数,进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x+23既表示老师年龄,也表示老师与同学的年龄关系,从而突破重点。
活动三:摆一摆。
通过摆小棒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1、说规则: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想一想摆一个这样的图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甚至更多个同样的图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列出算式并填在表中。同桌三人合作,一人摆、一人填表。
2、根据学生的汇报讲解:像这样数字与表示数的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来表示,同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读作4a。
3、4a表示什么?
(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简写规则,在辨析中加强理解和认识,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简写方法。)
4、如果窗台上的花1瓶需要x元,那么这些花共要多少元?
本环节的三个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不仅用字母直接表示一个量,同时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个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同时反复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取值范围,促进学生对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的理解,而且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简洁明了的表述规律和公式,使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从而突破了难点。
环节三: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与层次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共设计了4道相关练习题。
1、再次回到《数青蛙》的儿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补充完整。
2、用字母表示学过的所有图形的计算公式。
3、动物气象员:你们知道吗,有些动物具有特殊的本领,能预告天气变化的情况,被人们称为“动物气象员”。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动物具有这种本领?(出示)在某地,人们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该地当时的温度有以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除以7加上3,就近似的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你能用带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吗?如果蟋蟀1分钟叫了140次,该地当时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4、读书节:这学期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为同学们捐赠了大批好书,据统计:(出示)(1)捐赠的《西游记》的本书正好是《科学家的故事》一书的2倍。(2)《童话故事》比《西游记》和《科学家的故事》的总和少60本。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出带有字母的关系式?
5、总结。
第三篇:《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宋庄中心小学郑庄小学 王晓艳
一、说教材:
《用字母表示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已经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的内涵有3点:
1、用字母表示的数是已经学过的所有类别的数;
2、字母在具体的问题中所表示的数往往是有一定范围的;
3、字母和数一样可以进行运算。
其中前两点应该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明白。因此在本课中我突出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反复体验、感悟。从“用学母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再到“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这三个不同层次作为教学核心。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知道字母所表示的不同取值范围。
过程方法目标:
1、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2、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的简约之美。
2、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感受悠久灿烂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感悟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属于“程序性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具体实施方法是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学简写规则,然后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认识。
学习方式多样: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4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让学生初步感悟字母可以表示数。
课堂上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通过按规律填数,和看扑克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母可以表示数,并在一定的情境中,字母表示的是特定的数。
接着出示生活中的用字母表示的例子,体会生活中的字母,然后让学生回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碰到过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能说出一些运算定律来,追问学生运算定律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取值范围,是本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预设三个活动,层层推进,一个活动就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体验。
活动一:
用小棒摆三角形,用数表示三角形个数,每次只能表示一种摆法的结果;要表示许多摆法就要写出许多式子,这就既麻烦又复杂;而用字母表示变化的数,只要用一个式子就可以表示任何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让我们看出摆的个数和用的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概括所有摆法,既简洁又清楚。
活动二:
学习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和字母公式的简写。
让同学们回想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用文字怎么表示?老师直接告知数学上正方形边长,面积及周长用字母表示的规定。让学生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介绍乘法的简便写法,这是传授知识,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第106页的相关内容,接着通过小练习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接着用省略乘号的形式写出两个字母公式。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具体情境中反复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取值范围,促进学生对学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的理解,而且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突破难点。
活动三:已知行驶的路程求剩下路程,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行驶的千米数后,就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剩下的千米数;而只要知道字母的具体数值,就可以求出剩下的千米数。
活动四:在儿歌中学习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
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过儿歌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
2只青蛙8条腿„„
让学生放开声有节奏的读儿歌,趁着学生不自觉地续读,老师追问“发现规律了吗?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发现青蛙的腿数是只数的四倍,为后面用字母表示数量打下伏笔。如果这首儿歌继续往下读,读得完吗?让学生感受到这首儿歌是读不完的,这时老师提出:用一句话把这首有规律的儿歌概括出来。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了,在这里学生右能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量。可能出现:a只青蛙a条腿,对能想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同学,予以肯定,提问:这里“a”表示什么?“a”可以是哪些数?接着提问,如果a=1,那儿歌就变成1只青蛙1条腿,显然不成立,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同一情境中,不同的数量不能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字母所表示的数在具体情境中,范围是有所不同的,接着具体指导如何能将青蛙的腿数是只数的4倍这一关系体现出来,学生想到用:a只青蛙ax4条腿来概括。代入一些具体数值,验证规律,再次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与层次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共设计了3道相关练习题。
1.“练习十八”第1、2题。先请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练习十八”第3题。拓展第3小题,认识用含有两个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在解答第3小题的基础上,出示小丽家(在学校的另一端)到学校的路程是y米。请学生根据线段图提问。
3、再次回到《数青蛙》的儿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补充完整。
环节四:字母王国里还有一个宝贝,(课件)出示 A=X+Y+Z A表示成功 X表示艰苦的劳动。最后用字母表示数谈话点题,结束全课。
第四篇: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用字母表示数》第4课时。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周长、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这些都是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课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基础。
本节课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逐步过渡到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层次深入,便于学生有效掌握。为此,我设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从具体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为此,在教法上我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方式方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做好三人方面:一是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提供探索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是在解决问题情境时注重对引导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讨从而选择正确结果。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与学生沟通,引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并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把儿歌一直往下读。让学生感受到这首儿歌是读不完的,这时老师提出:用一句话把这首有规律的儿歌概括出来。此时可能有学生会说:多少只青蛙多少张嘴。教师再次问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名话吗,学生可能会出现:a只青蛙a张嘴。而对于眼睛和腿的表示方法,则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学完后同学们肯定能把青蛙的眼睛和腿表示出来了。为课文的前后呼应做好铺垫。
环节
二、求拼三角形的木棒的根数
师:同学们用小棒摆过三角形吗?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
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6根)
摆3个呢?(9根)摆4个呢?(12根)(出示课件)师:当摆n个三角形时要多少根木棒?
每个学生发一张表,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完成填表。最后再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本环节的目的是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个数与木棒的根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能表示出来。同时介绍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把乘号缩写成点或省略不写时,要注意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活动一:按规律填数,让学生初步感悟字母可以表示数。
教学时,出示2、4、6、m、10;n×5=15等,让学生求出
m、n等字母表示的数。让学生感觉字母可以表示数,并在一定的情境中,字母表示的是特定的数。
活动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字母间乘号的缩写
先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再尝试用字母表示,再展示讲解,讲解时告诉学生: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然后让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运算定律自主写几个。
活动三: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式子中同时有数字和字母时的书写方法 告诉学生,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在计算公式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出示课件正方形)
老师直接告知数学上正方形边长,面积及周长用字母表示的规定。让学生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介绍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活动四:
环节二:创设情境,感受意义
在课前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碰到哪些用符号表示的情况,这时学生会联想到数学课上刚学过的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用X表示未知数和扑克牌中A、J、Q、K分别表示1、11、12、13等等,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自主发现用字母可以表示数。
这时我创设一个给红十字会捐款的情景,出示两个捐款袋,并问学生可以怎样区别这两个捐款袋,引导学生说出可用字母a和b或其他字母分别表示,然后向a捐款袋中做出捐钱的动作,让学生思考现在a捐款袋里有多少钱,引导出a一定是比0大的数。这时课件出示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接着做一个向b捐款袋捐钱的动作,让学生思考是a捐款袋里钱多,还是b捐款袋里钱多,引导得出a、b之间的关系,a大于b或a等于b或a小于b。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理解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暂时不确定的数,并进一步理解这个不确定的数存在合理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环节三:师生互动,自主探究 在第二环节学生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对于这两个捐款袋,我加一个“a捐款袋比b捐款袋多2元”的条件,让学生说说你想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a捐款袋里的钱数除了用a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从而引导学生列出数量关系式:a-b=2或a=b+2等,并让学生快速抢答出当b=80元时,a捐款袋有多少元;b=100元时,a捐款袋有多少元。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让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当b确定了,a的值也就确定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变换条件,如“a捐款袋比b捐款袋少2元”、“a捐款袋里的钱是b捐款袋里的2倍”等等,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而加深学生理解我们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与运算符号一起表示式子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字母、由具体的算式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过程,进而有效地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教学例3时,我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同桌互相讨论:从书中读懂了什么,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掌握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以及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优越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环节四:分层巩固,丰富内涵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与有效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
1、写一写。出示书中想想练练第一题,组织学生进行简写练习,重点指导X×X的简写练习,并将X×X与X+X加以比较,进一步明确简写方法。
2、猜一猜。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李华今年M岁,老师比他的4倍少6岁,老师今年多少岁?在学生说出数量关系:4M-6后,接着再提问M可能几?M可能是200吗?根据这一数量关系猜一猜老师年龄可能是多大。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中的数和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字母取值的合理性。
3、说一说。针对本课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4X”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X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4X就表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学生还可能会说X代表班级每组学生人数,那么4X就表示全班的学生人数。这一练习通过让学生从4X联想到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4X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体验到含有字母式子具有简洁性和概括性等特点。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五:总结评价,赠言勉励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主反思。
2、赠言: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巧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本节课我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有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地将书中的例1与例2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再通过层次分明,简洁有效地练习,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五篇:《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新课标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中第一节“列代数式”的第一堂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整个代数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从具体的数的运算到带有字母的运算、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是本章的重要特点、在这节课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学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或数量关系、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好基础、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表达简洁、便于交流、具有普遍性等);
2、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描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特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代数化意识、发展抽象思维;
3、经历一些具体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难点: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描述、其理论依据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同时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对刚入初一的学生进入代数王国是一次飞跃、对他们来讲有较大难度、四、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训练、对运用具体数字去表示一个量的思想根深蒂固、从而造成在接受用字母表示数这个新的讯息时、会有一定的冲击、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也就是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是什么、(2)从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事例、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讨论”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渴望成功的情感、具体做法是:
1、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情景之中、通过丰富而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通过从“特殊——一般——特殊”的思维过程、对难点进行层层铺垫、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和思维升华的过程、感受自我奋斗后成功的喜悦、六、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理解运用、巩固新知、回顾反思、布置作业、(二)教学简要过程:
1、导入新课
情境一:向学生展示图片、如CTV台标、扑克牌A等符号、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符号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情境二:向学生出示等式、如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三角形面积计算等公式、让学生体会数学中、也有大量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最后让学生列举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一拓宽学生的思路、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这部分内容设计总的原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会符号应用的广泛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2、讲授新课
(1)在经过三个简单的小题训练后、学生对应用字母表示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抛出第一个例题、寻找鞋码与鞋长的关系、进而求出姚明和自己的鞋长、这个例题的特点在于:一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二这题的设置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就具有了普遍性、从而再求特殊值时会很方便、(2)第二个例题是有关数学计算的、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与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上述算式和结果的共同点)、猜想(规律)的过程、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要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思想和得到规律的、通过探索得到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或一般规律的优越性、3、理解运用
“寻宝游戏”中包含学生的动手实验、讨论等多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先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体会第一层有一粒棋子、第二层有二粒棋子、……第n层有n粒棋子的规律、然后进行讨论、寻找能否通过适当的方法、找出第十层最右一格、第一百层最右一格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呢?这个环节具有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个性、同时让他们很自然地就想到选择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先求出前n层共粒棋子(第二例题已埋下伏笔)、再从结果的奇偶性上就可以得出是什么颜色的棋子、从玩中学习知识、而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又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出要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4、巩固新知
利用5个小题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巩固、这些题与例题类型相近、但难度有小幅度的递进、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5、回顾反思
本堂课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与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用字母表示数或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体会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反思、梳理知识网络、体会数学思考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和认知建构、以获取更大的收获、6、布置作业
《数学》课本P88练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