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中的环境描写

时间:2019-05-13 10:1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乡》中的环境描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乡》中的环境描写》。

第一篇:《故乡》中的环境描写

《故乡》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是小说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阅读鉴赏小说时,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也必将成为我们教学所关注的重要内容。鲁迅小说《故乡》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暗示时代特征。《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所作的描绘,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同时也向我们展示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这也就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2、渲染气氛。鲁迅先生的《故乡》开篇这样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将小说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出来。

3、烘托人物。如《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钢叉。。。”这里的环境描写色彩艳丽、明快,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人物的英俊、活泼,表现了“我”对少年闰土的喜爱。

第二篇:故乡环境描写段落

故乡环境描写

1、故乡的土地是肥沃的,听前辈们说,北大荒以前是一个富饶、很有知名度的地带,所有的人都愿奔往这里来,而我就是那幸福的一个。每当我遥望故乡的土地时,我想起那万古长青的松柏,烟雨似的柳条在路旁英姿飒爽;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玉的眼睛,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万里沙尘的狂风迎面袭来……

2、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我,对乡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这种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浓,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情。弯弯的小河、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

3、已有三年没能踏上那片土地,但我离家乡并不远,起码比起王荆公那“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境遇要好得多。但我想起故乡的春天却又不觉叹息了。犹记得故乡的早春,拥有温暖的春风,几处早花刚刚绽放,无故显得娇嫩,正像那故乡的少女,娇柔、美丽却不失优雅,而一丝快乐也随春风萦绕在每个人身边。在我心中故乡的早春是惬意的。只可惜转眼间,我已站在这城市喧闹的街头,没有故乡的花与风,闭上眼睛,能觉察到的只是那寂寞的早春所带来的阵阵清寒。这个城市的早春是寂寞的。

4、我的故乡在吉林省洮南市,他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城,没有山,没有水,可我依然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无限的热爱。因为他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我牙牙学语的地方。我在这里成长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在每一秒钟,都渗透着我炽痛的热情。

5、故乡的秋雨像姑娘手中的绣花线,上上下下不得空闲的翻飞。一会儿绣出了柿子树上的红灯笼,一会儿绣出了地里的金地毯,一会儿不知怎么的又绕到了橘树上,于是绿枝上便挂上了明黄的绣球。故乡的秋雨虽说是姑娘的眼泪,可也并不撒娇任性。一阵雨过后,仿佛友人向她道了歉似的,这不她一抹脸,天还是湛蓝的天,太阳还是欢喜的太阳。

6、“迷人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便是对故乡晚春最恰当形容。故乡的晚春,最迷人的不再只是花。展望苍穹那无尽的宽广,湛蓝的色泽,白皙的光亮,看那调皮的燕子,轻盈地掠过平静的湖面,引起层层涟漪。树上的嫩叶,宛然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脸。在金色的琴弦下,演奏着她们的生日宴会。一座古韵依旧的老城翼然眼帘,拾级而上,青山绿水,故乡之景,美不胜收。

7、站在故乡的大山顶上,远远的把故乡丢在脚下。俯看自己的家,似大山里的一颗痣。高远而湛蓝的天空,在群山的狭隘里左冲直撞,才在故乡的平地里挤出一片空地来,那时的故乡,是多么的微小。山与水和谐地同处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那才是一种至少的美。故乡因为有了它们才显得更加美。但如果他们缺了故乡,那才叫美中不足呢!

8、淡蓝色的袅袅炊烟飘荡在蜀西黄昏的村庄,小屋里一定有美味的乡间菜肴。这蓝悠悠的炊烟从屋梢缓缓升起是催促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回家的诗意符号。

9、小的时候,每次回到故乡,总是老远就看到那条密密的林荫小道,雾气朦胧的清晨,父亲骑着车,载着我在小道上穿梭,我伸出小手,轻轻掠过树梢,冰冰的雾气沾湿我的指尖,深吸一口气,故乡那淡淡的土香混着湿湿的水气钻进我的喉咙,凉透我的心田。屋后的那棵桂花树总是在淡淡的放着清香,等到八月一过,它便绽放出一张张金灿灿的笑脸,静静的把醉人的香气送到千家万户,于是整个故乡都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10、故乡是多山多林的地方。站在远处看故乡,涌进眼中的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叶间不时探出几个屋檐或浮出一些瓦片,让人晓得那里头还有户人家。林间的青石板路上不时响起牛的得得蹄声,偶尔清风传递过来一两声潮湿的鼻音:“嗯――啊!”故乡蕴有古老的风韵。

11、故乡的云软绵绵的,尽管我没有真正的触摸过他,可我的心早已与故乡取得了永远的沟通,我可以感觉到,在我忧伤时,它可以温柔的抚摸我的心,让我把烦恼抛开,在我快乐时,她又悄悄降临到我的心上,与我分享无尽的喜悦。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她,因为是她给予了我无限的关怀,为我带来了新鲜的期待。

12、故乡的雨,如烟,如雾,如一层朦胧的薄纱,轻轻地笼罩着这个繁荣的海滨城市,洗濯那附着在她身上的尘埃。她并不凶猛,那柔和的细雨,只是姑娘的纤细的手儿,轻轻地抚摸着这个干涸的大地;又向顽皮的小精灵,轻轻地挑逗着大地上的生灵。

13、那村后的一座山,门前的一条溪,那山上的竹林,溪中的游鱼,莫不是这山清水秀的故乡灵气。还有什么能比一辈子都能做一个故乡人更令人奢望的呢?若是一个归家的游子,踏上那松软的泥土,好似躲入故乡的怀抱,温文尔雅。耳边那熟悉的狗吠鸟鸣,也能让心再坚的汉子泪落三尺。那些憋了太久的苦闷,故乡终能为我们分忧。

14、在家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爬到大山顶,去眺望我的故乡。清晨,薄雾刚刚漫起的时候,故乡就茏罩在一片云雾当中,似古老又秀气。勤劳的三姑四婆都在这个时候早早起来,在鸡鸭的咕咕声中,开始了忙碌。故乡的人勤。

15、璀璨的万家灯火,映照着天边的星光,如霜般的月色。构成了一幅世间难以媲美的光的美景。公园里偶尔传出一声声的鸟儿嬉戏打闹的欢笑声,但是他们就像独行的游侠,害羞的姑娘,以至于我总是无缘见到他们。公路两旁散发出来的鲜花绿草的芳香,在夜晚的柔风里,倍使人心旷神怡。古人常说,“芳草萋萋侵故道”是一种美;那么,故乡的“绿树成荫绕新径”有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七彩的霓虹灯,把一排排的绿树,装点成一片色彩的海洋!灯光,星光,月光;鲜花,芳草,绿树……这经人工的雕琢的自然之物,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把故乡的夜晚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漂亮!

16、在故乡的村子里,那是一段凉爽宜人的日子。我乘着亚热带的季风,避开县城闷热的天气,从五岁的稚童成长为十岁的女孩,而故乡是我一切依恋寄托的地方。冬天田野上略显肃杀的风,春天涓涓的溪水和粉红雪白的桃花,夏天荷塘里面或红或白的莲,秋天成片成片的金黄稻谷……笑声回荡在那个小小的坝子里,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山野的荒凉。

17、屋前屋后的小河总是静静的流着,两岸的水草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一到夜前午后便热闹起来,笑声,吆喝声在河边也荡漾开来,门前那小土路总是混漉漉的,好久都干不了。清晨打开屋门,雾气一下子涌进屋,整个故乡就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朦胧得甚至可以把你的心也一起融化了,等到阳光慢慢拨开雾气,树叶上便落了一层水珠,又是一个水灵灵的故乡。

18、故乡的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从密密的山路一直飘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唤起了石桥上的尘埃,它驱散了一夜的静谧,它的云雾弥漫在隐约的纱衣下,绽放出了羞涩的微笑。在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这里是那么清宁、清静与恬静。井台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田野沟壑梯梯坎坎纵横交错,如家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19、那涤荡着心灵的一丝寒风,扫拂了城市的喧嚣,伴予着的不再是无休止的动律,而是一种只能在回忆中找寻的静谧。我带着心中的那种期盼,在这丝丝静谧融洽着的“梦境”中奔跑着,心中的“火热”并没有打破这独有的幽静。深深允吸这饱含新鲜的空气,一种静便在心中涤荡着。在奔跑中眺望着,想看看有没有到达心中的那片原野。可什么也望不着,仿佛被什么笼罩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局者迷”。置身于这故乡之美中,却恍然不知,必是这美,这景就已扣人心弦,使人痴醉了吧!

20、每次回故乡,都有一张张笑脸对着你绽放,邻居门前的大黄狗总是把尾巴翘的老高老高,走在离老家门口不远的小路上,抬起头,家门口爷爷奶奶早已笑盈盈地站在了石阶上,每每这时,心里便忍不住涌上一股想回家的冲动,暖暖地在全身散开起来……和大哥哥们一起打弹子,他们总是让我,于是每次回家,我的口袋都是鼓鼓的,发出叮叮当当的好听的音乐声。

21、林中的那棵黄桷树从我的记忆中浮现出来,还是一样的挺拔,不一样的是多了道道历史的沟纹,多了少许时间的沧桑。儿时的我总想爬上它的树顶,但惧怕大众的责骂。现在我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我想,让它成为我心中对故乡敬仰的化身吧!

22、那天空中的排列整齐的大雁又在声声呢喃,它们也都回到了故乡,可在外的游子们,还有当年的那一群小毛孩子们现在都还在哪里呢?是不是都还想着这寂静得可怜的村庄呵。

23、每一次回到故乡身旁,发现故乡又老了一些,从村庄的意像中分明读得出几分沧桑。走在高高的田埂上,没有拾稻穗的孩子们,没有了大树旁的阵阵笑声,榕树下也没有了祖父拉二胡的声声悠扬。

第三篇:从环境描写中感悟

 从环境描写中感悟“喜剧大师”魅力——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

从环境描写中感悟“喜剧大师”魅力——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拜读《欧也妮·葛朗台》之后,我不仅为作者高超…

 我们班的“喜剧明星”

说到咱们班的“表演家”,当然要数张家壕了。他不仅是个“小表演家”,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喜剧大师”!他长得白白胖胖的,头发稍有点黄,在加上他那双有神的眼睛,活像一个“喜剧大师”形象。那他怎么会“红”起来,成为喜剧的作文200字

 真是练武“真才”啊!——读《校园喜剧》有感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韩辉光他1938年出生的,是海南省人。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叶绿”那个片段,里面的那个司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他50多岁了,瘦瘦的,驼背驼的厉害。他对那些孩子说严有不够严,说不严,那他为什么看见有

 轻松学习知识——读《校园喜剧》有感

现在的老师,现在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老师无非就是严厉,知识丰富,整天想着怎样才能让学生听得懂,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学生无非就是一心想着读书,一心想着怎样才能一步登天,怎样能在班级里遥遥领先,又怎样才能既读

 校园喜剧

关键字:校园喜剧作文校园喜剧作者:韩辉光1938年出生。海南省人。我们的班主任司徒老师五十多岁,精瘦精瘦,背驼得厉害,像只干虾。他精力不济,老爱闭目养神。有时上课最后十分钟做作业,他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垂头蓄精养锐,发出喜剧的作文200字

 喜剧张文康

关键字:喜剧张文康“张文康---------------------!”一听这声音,俺和俺同位就知道张文康又惹怒了杨懿,所以第九九八十一次世界大战又爆发了.可怜的张文康呀,此时他一定在心里暗暗埋怨老师呢!因为我和他同桌的时候对他

 喜剧演员马杰

关键字:喜剧演员马杰五(1)班的风云人物有不少,不过在艺术表演这方面最“风云”的当然属“未来中国第一喜剧演员”——马杰。说到这儿,我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搭档”——赵子璇。每次“喜剧”都是由马杰引起的,等激怒乐同桌

 喜剧之王

关键字:喜剧之王作文喜剧之王我们班人才多啊,大家从我以前发的文章就可以看出,好多都是写我们班的人物故事。从《班级绰号档案》到《追星族的故事》,一个一个人物就出来了,这次,我要介绍的是一位喜剧之王,不信?看下文。此位喜

第四篇:《小说中环境描写》课堂实录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看小说吗? 生:喜欢。

师:虽然我们进入了初三,生活变得紧张而单调起来,但老师依然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小说的片断。

(多媒体展示)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 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师:熟悉吗? 生:熟悉。

师:李寻欢,他的绰号是 生:小李飞刀。师:出自

师生: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文字中小李飞刀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给我的感觉是很厌倦,很寂寞。师:很寂寞,你哪里感觉到的?

生:他打哈欠,而且在把两腿伸直,精神上是慵懒的。如果精神振奋就不会打哈欠,所以给我这样的感觉。

师:确实,这里呈现出的是略带慵懒感觉的江湖浪子小李飞刀。那再请同学们把他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体会一下。(多媒体展示)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师:这是一段什么描写? 生:环境描写。

师:请同学们谈谈这段环境描写给你的感觉,然后结合环境再来感受一下人物。

生:这段环境描写写的是冬天的景色,给人以凄冷的感觉。在这段环境中的小李飞刀显得更寂寞了,环境使人物原有的寂寞升华了。

师:答得真好,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在这天地间只有他的存在,似乎可以感觉他内心百般的火热,都被压抑住了,他变得更寂寞了。从这一例子人们可以发现,当我们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下来感觉时,我们对人物的情感和特点又会有更深的理解了。那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来聊这样一个话题“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屏幕显示本课主题)。哪位同学能说说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你曾了解哪些知识? 生: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师:小说中的环境可分为? 生: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师:确实有这样的分法,让我们明确一下:社会环境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自然环境就是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序

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让我们头脑中先有这样一个概念。其实环境描写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在小说中环境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呢?我们先就此来做一番探讨。老师选取了一些经典名篇中的环境描写来与同学们分享。请挑选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一段或两段,说说所描写环境的特点及它在小说中的地位。同学思考。

师:我们来听听同学的感受,哪位同学来抛砖引玉?

生:我选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片断。这是《三国演义》的开头,前面介绍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环境,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乱世,这个乱世给了三国英雄们一个舞台。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环境暗示了政治形势。

师:你刚才说这是一段社会环境描写,这段描写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舞台。说得真好。老师还想追问你一句,你感觉这是一个乱世,从哪里感觉到的? 生:文中说“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宦官弄权,意味着一个乱世的到来,下面的英雄例如刘备、曹操就此开始活跃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师:你的发言真好,通过你的解说,我们发现这段环境描写为小说提供了一个背景。这样的开篇,所以才有了一代枭雄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后与诸葛亮一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才有了后面纷繁复杂的战争、谋略与精彩的舌战。

生:我选的是金庸《神雕侠侣》的一段。第一段中环境十分恶劣,突出杨过是经过艰难险阻才进入了幽谷,第二段环境很优美,给人以奇幻的色彩。师:“奇幻的色彩”,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他看见“光亮处果然是一洞”,而且“出了水面,只觉阳光耀眼,花香扑鼻,竟是别有天地”,而且“只见繁花青草,便如同一个极大的花园,然花影不动,幽谷无人。”这里让人感觉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师:环境充满奇幻、神秘、优美的感觉,你们觉不觉得这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 生:《桃花源记》。

师: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是? 生:为后面的叙事作铺垫。师:叙什么事?

生:杨过与小龙女分隔十六年后的相见。

师:我们可以说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可以吗? 师:哪位同学还很喜欢这段文字,也想说说?

生:这段文字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情节迂回,一波三折,为后面的情节打下了伏笔。

师:你的回答中有一波三折之感,是哪三折啊?

生:杨过是潜入深潭后再发现深谷的。噢,好象一波两折。师:是吗?请同学们联系小说,想想,小龙女位于哪里? 生:绝情谷,舍身崖下,深渊之中„„ 师:是一波三折吧,而且是一波多折吧。师:谁再说说?

生:我想讲的是《红楼梦》中的这一段,首先这里讲的是贾政与一帮清客一起游览刚刚建成的大观园。

师:噢,你说出了这段环境描写出现的背景。老师刚才好象看到你把《红楼梦》带来了,很欣慰,老师的一堂课能让你再去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你继续说吧。

生:这里的环境描写正如贾宝玉所写的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特别是“尚绿”与“犹凉”很妙,虽未直接描写梨树和修竹,但写出了环境的“绿”;“犹凉”让我觉得仿佛置身于万竿修竹的境界之中。

师:能具体说说“犹凉”让你感觉到了环境的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怎样? 生:幽凉之感。这一环境描写很好地暗示了未来的主人潇湘妃子的特点。师:暗示了未来的主人?老师可否说是环境的特点暗暗扣合了未来主人的特点,那未来的主人是谁呢? 生:林黛玉。

师:据我所知你非常喜欢《红楼梦》,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黛玉的形象吗? 生:嗯,我觉得她十分地不落凡尘,十分高雅。师:那与这里的什么环境相扣合呢?

生:与这里大株的梨花和芭蕉,还有引入的小溪。师:这环境是不是可以让你联想起“幽咽泉流冰下难”,让你想起了芭蕉夜雨的凄凉,联想起了梨花带雨的娇嫩? 生:嗯。

师:通过你的分析,在大家的心中,这里的环境与人物是不是更加扣合了?请坐,未来的红学家,让我们为了我们共同的喜好而努力。谁再来说说?

生:我选的是《水浒传》中的。这是《水浒》中《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的。这是一段经典、优美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大雪中寂静、肃杀的气氛,烘托了冷清的环境,给人以寒气逼人、充满杀气之感。文中的作用是为林冲雪夜上梁山作了铺垫,环境给人以英雄末路之感。师:我注意到你发言中用到了“肃杀”这个词,而且你说是暗示了英雄末路之感,你能告诉大家环境描写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样的感觉?

生:原文中“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还有类似诗句的“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给我这样的感觉。师:老师请同学们再一起看一下后面的内容。“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同时请同学们看一下后面“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又会给你什么感觉?

生:给我以飘摇不定的感觉,这种肃杀让我感受到了杀气。

师:很好,杀气,联系故事情节,我们知道高俅所派的杀手已在路上,英雄的出路不知将在何处。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最艰深的《药》中的内容?

生:我个人感觉这段文字呈现出非常典型的死寂之感,比上面的《水浒传》的片断中更为肃杀的一种气氛,比如说“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这一句中“枯草”应给人很优美的感觉,但此处的草支支直立,给人以坚硬的没有半丝温暖的感觉,冷漠的感觉。后面又提及一只缩着头的、如同铁铸的乌鸦,乌鸦本来不吉利,这里更突出了环境的不美好。师:不美好,“铁铸的乌鸦”,乌鸦本就暗示了灾祸,而且是铁铸的,那它的动作是 生:不动

师:给人的感觉是 生:死气沉沉的。

师:是否给了你觉得被人猛压了一下的感觉?那你认为它有什么象征意味吗?

生:我觉得这里营造了凄凉、恐怖的气氛。根据下文的解释,根据文章整体的气氛,我觉得它衬托了凄凉的故事背景,表现出了革命者的行为不被人理解的悲惨。

师:那可以说这样死寂的环境恰巧可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个时代是死寂的,麻木的。这样颇具深意的文章,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也学过一些,如

生:《孔乙已》、《藤野先生》

师:非常精彩的发言,非常精到的认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让我们来做一些简单的整理,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读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2、烘托人物的心情、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

3、渲染出强烈的气氛,增加感染力。

4、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5、以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师:这里有一点老师要强调一下,就如同前面的分析,虽然老师整理出了这样一些作用,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却绝不是单一的,它往往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也能起到那个作用。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所以大作家茅盾曾如此说,请同学来读一下好吗? 学生集体朗读

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

师:让我们记住它吧。刚才我们看了一些经典名篇中的环境描写,其实在初中所学的许多小说中也有精彩的环境描写,那就请同学们简单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环境描写。

生:我印象较深的是《我的叔叔于勒》中前后的两次环境描写,一次是去哲尔赛岛时,主人公一家心情很好,所以他们看到的是“平静得如同大理石的大海”,而回来时,心情很沮丧,所以觉得哲尔赛岛如同是紫色的阴影。师:不错,谁再说说?

生: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的环境描写,一开始对船周围环境,如船身很低,说明了丰收的年景。师:还有吗?

生:我记得《社戏》中的。

师:那一段在初一时我们背过的,你还能背吗? 生:背不出来了。师:老师帮你起个头,“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 生: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师:真不错,两年多前的内容还记得,看来大家的功课做得不错,那老师就来做一些简单的检测啦。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些练习。

一、请找出下面语段中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师:首先请同学们读出其中的环境描写。生读

师:哪位同学说说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生:这是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作者看完戏归途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很开心的心情。师:请同学来结合情节,说说除了开心之外,还有别的情感吗?注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生:充满了恋恋不舍的情感。

师:那下面一段呢?孩子们像骑在大白鱼的背上在浪花里蹿。生:这里营造了一种童话的色彩,烘托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师:回答得真好,老师在做整理时,还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况。多媒体展示:

二、请说说下面的环境描写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鲁迅《孔乙已》

师:这两段所描写的基本都是江南水乡的社会环境,而且基本是同一时代的,都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那这两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片断,结合故事的主题,展现了丰收后的快乐。师;快乐?从“一漾一漾的菜叶和垃圾的白腻的泡沫中”,你感觉到了快乐? 生:噢,是肮脏的、落后的环境,然后旧毡帽朋友出场了。师:那第二段呢?

生:这一段暗示了社会的背景,短衣帮和长衫主顾暗示了这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师:然后谁出现了? 生:孔乙已。

师: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师:一个特殊的、另类的、尴尬的人? 师: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作品,虽然所写的故事的时代差不多,但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同,所以环境所呈现的特点也就不同了。多媒体展示:

三、请比较下面两段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师:这是刚才那位女同学提出的,在同一篇作品中两段环境描写形成了对比。形成了怎样的对比呢?

生:第一次烘托了平静、愉快的心情。师;结合故事情节,为什么愉快?

生:因为有于勒归来带给他们钱的期待。

师:第二次呢?

生:失望而沮丧。因为见到了贫穷的于勒。

师:这两次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心情,通过对比也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突出了人物唯利是图的本性。

师:同一作品中环境描写可以形成对比,老师还注意到,有时环境描写还会贯穿于一篇文章中反复地出现,从而体现出作者颇具深意的安排,请同学来看下面的一个问题。多媒体展示:

四、请结合故事的背景和作品的情感基调,说说作者把孔乙已放在如此环境中来写的深刻用意。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鲁迅《孔乙已》

师:熟悉吧,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把人物孔乙已的悲剧放在了人们的笑声中来写,意味着世态的炎凉,给孔乙已的命运罩上了悲剧的色彩。

师:再想想,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用意吗?谁在笑呢?

生:他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短衣帮,展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展现了孔乙已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让文章的主题更有深度。

师:由此可见,作者在文中反复地贯穿这一环境描写,确实是一种颇具深意的安排。

师:以上我们做了一些回顾,作了一些复习,然后让我们一起去面对一下中考吧。中考题中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考查有哪些题型呢? 多媒体展示:

①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师:第一种和第二种,刚才我们都见识过,都练过了,请同学位来看一道题。

多媒体展示:题型二: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4.下边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其中哪一句同文中画线的句子有相同的表达作用?(2分)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最后一课》)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在烈日和暴雨下》)D.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1年中考试题)

师:这是苏州市2001年的一个中考题。原句刚才我们看到了。看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说出 正确答案。

生:选B。因为这个答案环境描写也是渲染了人物的心情。

师:让我们再看一下,第三种题型。老师提醒同学们完成这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东西。多媒体展示:

环境描写的理解与写作要注意:

1、要与小说主题联系起来;

2、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

3、要与故事的背景和作品的情感基调联系起来。

师:这是我们在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应注意,同时也是我们在写作时应注意的。让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

多媒体展示:题型三:请展开想象,补充一段环境描写作为故事的结尾。

……她看着尖刀,接着又看了看那个王子;他正在睡梦中,口里还喃喃地念着他的新娘的名字。在他的心里、思想里只有她。这时小人鱼拿着刀的小手在发抖。突然,她把这刀子用力扔了出去,远远地落进了浪花里。刀子沉下的地方,那里的浪花发出了一道红光,就像是有许多血滴溅出了水面。她再一次深情地望了王子一眼,视线已经模糊了,然后她就从船上跳到海里,她感觉到她的身躯在融化成为泡沫。

……

--安徒生《海的女儿》

师:老师考虑到情节的熟悉问题,所以选择了一段童话来让同学们补写。本想让同学们现场来说说,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请同学们下课后去试试看吧。同学们在课堂中说得都很精彩,我想你们一定也可以写得很精彩。

师:老师还想布置一些作业,让同学们更多地去关注一下小说的环境描写。多媒体展示:

作业:

1、对教材中推荐阅读的名著或你自己喜欢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进行研究,写出一篇小论文。

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乱世佳人》等 师:记得《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环境描写吗? 生:在《做海盗去》的选文中。

师:对,老师还记得其中的那只不断爬行的小青虫,还有那只花大姐,同学们可以将这些环境描写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三颗枸杞豆》中的环境描写做一些比较。师:《西游记》中美猴王出世中的环境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选段《筑路》部分的环境描写也值得关注。同时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老师喜欢的《乱世佳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 生:《飘》

师: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 生:南北战争,师:你愿意去研究一下吗?老师期待通过这节课,能让大家将自己的语文学习向外推一下,向深处沉一沉。我们是要学习,我们是要考试,但是我们更要我们的阅读,我们更要我们的小说世界和我们的美丽。下课!

第五篇:浅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它自然成为最凝聚作者心血的地方之一。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它所具有的特点及作用,也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发展演变。《智取生辰纲》部分,杨志等人一上路,作者就开始写太阳,写树林,并从多个角度反复渲染气温之高之热。而这些对环境的描绘,不仅为杨志等人押解生辰纲同时也为晁吴等人智取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突出了杨志的精明、老练、谨慎及晁吴等人的足智多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气的酷热难当,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因为天热,军健才“雨汗通流”“叹气”“走不得”,才要求杨志趁凉早行,而杨志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众人的抱怨;因为“红日当天”“热不可当”,所以众军健黄泥冈上见树林就要歇凉并死活不走,杨志与众人矛盾才不断激化;因为天热,众军健才见酒就迫不及待要买来解渴,终使中计,失掉生辰纲。从另一角度看,也正是因为天热,吴用“智”取的妙计才使一万个小心的杨志着了道儿,作品对炎热天气的刻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

二、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如鲁迅小说《祝福》序幕部分对鲁镇祝福景象所做的描绘就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同时也向我们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尤其是广大劳动妇女依然处于社会的最下层,这就预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三、渲染气氛。任何一件事情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之中,这种特定的情形即通常所谓的气氛或氛围。小说作为一种静态语言艺术,不可能像舞台艺术或影视艺术那样,直观创设氛围感染读者,它是通过情景创设,即通过对某一场景的描绘,将有关声响、色彩、情形诉诸文字,然后借助读者的想象力,从而为人物活动情节的展开渲染某种氛围。如: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选自沈从文《边城》

这段文字通过对皎洁月光下山林竹篁间繁密如雨的虫鸣及偶尔传来的“落嘘”婉转莺歌的描述,为翠翠倾听爷爷讲述有关母亲的故事渲染了静谧爽朗的氛围,也为翠翠梦见虎茸草、追寻朦胧的爱情创设了诗情画意般的意境.再如《祝福》一文在祥林嫂死后,一再写到雪花的簌簌下落,其意也在为祥林嫂之死渲染浓郁的悲凉气氛,从而进一步表现祥林嫂死得寂然无声。

四、烘托人物形象或特定情形下的特定心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同现实中的人物,总活动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与其所处的环境势必构成相依相存的关系,因此,从不同角度衬托人物,便成了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的突出特点是环境同人物和谐一致,社会背景、自然风光、气氛与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组成和谐的艺术画面。反衬是根据相反相成的道理,偏偏创造一种与人物形成反差色调的环境,以便更突出地渲染人的命运、性格、心理和感情。因此在鉴赏小说景物描写的相关文字时,不能仅将其视作纯粹的景致,同时还应关注其与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在鉴赏孙犁小说《荷花淀》时,就不能将“皎洁的月光”“净爽的小院”“白天剖好”的“湿润润”的苇眉子仅看作环境的组成要素,其实这些描写更重要的作用在于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水生嫂勤劳、利落。再则,一切环境特色,都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感触来完成的,如《陈奂生进城》一文对陈奂生进城途中微微的风及暖暖的阳光的描绘,就是直接借助陈奂生的感受来完成的。虽然这里仅有寥寥数语,却将翻身农民喜悦愉快的心情充分展示出来。此外,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将直接作用于他所耳闻目睹的景致,使它因观测者的主观情思的不同而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变化,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反过来根据景致所展示的基调,也就能确定人物特定的心理。

五、烘托、深化文章的主旨。小说不是论文,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更不能硬贴上去。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小说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物形象,同时包括为人物活动所创设的环境。诚如它的定义所说的: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核心,通过具体的环境描绘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鲁迅小说《**》开篇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夏日黄昏中乡村土场的田家乐园场景: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这段环境描写在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展现封闭落后的农村现状和氛围的同时,与农民群众的愚昧守旧思想一致,与小说结尾的场景相呼应,进一步烘托并深化了作品主题:不启发群众觉悟,不真正推倒封建势力,任何社会变革都不会成功。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无论对人物的塑造还是对情节的展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即使是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语境中作用也很可能大相径庭。那么,如何确定有关环境描写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呢?

一、紧抓相关景致的总体特征。切看以下两段文字:(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选自鲁迅《药》)(2)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选自鲁迅《药》)

熟悉鲁迅《药》的人们都知道,文段(1)的景物描写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沉寂,暗示了清末极其黑暗的时代特征,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肃杀、悲凉的气氛。文段(2)则在突出坟地阴森、悲凉基调的同时,真切地展示了夏四奶奶期待乌鸦飞上儿子坟头的迫切及无比惆怅的心情。这种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两段文字写了什么及又是怎样写的:“秋天”天本已变冷,而“后半夜”更是一天最阴冷的时候;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正是一天最为黑暗的时候;虽有“夜游”之物,却丝毫不能改变“一切都睡着”而带来的死寂。景致的这种特征,不仅与辛亥革命初期满清统治者残酷镇压革命运动,而广大劳动人民却仍沉睡不醒的时代特征相吻合,而且与夏瑜被杀及全文格调相吻合。再看文段(2),景致所显示出来的沉寂特征,既切合坟场阴森荒凉的氛围,同时又切合白发人送黑发人难以言传的哀痛。虽然文中写到了一丝发抖的声音,明眼者却一眼便能看出其作用为反衬环境之幽静。

二、明确景物描写所处的位置。相同的景物描写,处于不同的位置,其作用未必相同。例如,《药》一文对坟场景象所做的描绘,若置于该部分前部,也未必不可以,不过其作用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充其量不过在渲染坟地的阴森恐怖及突出人物内心痛苦悲哀之情;但置于此处,除了上述作用,更主要的在于展示夏四奶奶希望乌鸦飞上儿子坟头的迫切心理及对儿子革命行为、花环出现的不理解。一般而言,位于文首的景物描写,常常在于渲染气氛,创设典型环境,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而文尾的景物描写,更多的是为渲染气氛,展示特定情形之下人物特定的心理。

三、紧扣上下语境.我们继续以《药》中坟场的那一段文字为例。为什么说其更重要的作用在后者呢?只要看其上文紧承文字(夏四奶奶的话)即可,这些文字明确告诉我们:对于儿子的死,夏四奶奶明显不理解,认为是受了他人陷害;也因此就认为花环的出现是儿子在显灵,借机诉说冤屈。于是便让乌鸦飞上儿子坟头来证明。在这种特定情形之下,环境的沉寂,她便越发觉得明显,甚至出现隐约感到有一丝“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发抖的声音的错觉。而环境愈静,愈能显示夏四奶奶期待之迫切。再如《边城》部分的开篇,作者向我们细腻地描绘山寨黄昏十分的美景,景致绚烂,色彩明丽,一般情况下这种特征的景致,常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愉悦舒畅之情,但我们只要一看下文便很容易得出结论:这里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反衬翠翠心中的那丝“薄薄的凄凉”。

四、联系文章主旨。环境描写作为小说主旨揭示的重要途径,其写什么及怎样写,必将受到小说主旨的影响并为之服务,因此分析有关景物描写的作用时,不能不顾及文章主旨。例如在阅读鲁迅小说《祝福》时,我们不能不思考以下问题,诸如:先生为何一再写到鲁镇祝福的热闹景象,为何要写到鲁四老爷的书房,在写其书房的时候为何要突出正壁上的朱拓的大“寿”字,脱落的对联,不完全的书籍和字典等等。如若我们一联系小说主旨,答案便昭然若揭:小说始于鲁镇之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其意即在说明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这样典型的事件在精神上摧残、杀害祥林嫂的;而且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祝福、祈求天地圣众给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之时,祝福之热闹景象正反衬祥林嫂临终的孤寂凄凉。而鲁四爷作为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其房间的死气沉沉摆设,充分说明封建伦理、封建纲常流布其周身血脉,浸透其通体细胞;祥林嫂置身于这样的一个虚伪、顽固守旧、思想僵化的封建礼教忠实维护者的主家做工,如何能幸免于难?

鉴于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小说阅读教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及反映社会背景中的重要作用,切勿浅尝止步。甘肃省陇南

伍光军

伍光军

下载《故乡》中的环境描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乡》中的环境描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乙己》中的环境描写 教案(推荐)

    《孔乙己》中的环境描写 教学目标:1、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文中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3、了解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3、尝试恰当运用......

    作文中环境描写的应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自然环境描写 材料一: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 那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 偷地与......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就“自然环境”本身来说, ⑴渲染了氛围; 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等; 二、就“人物”来说 ⑴烘托人物性格、形象; ⑵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风......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淮州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环境描写) 主备人:王荣 2013-3 淮州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表现自然景象、交代人物活动场景 社会环境描写反映社会风气,风俗人情。 作用一: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

    环境描写大全

    环境描写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常常有描写环境的段落,如《三味书屋》中描写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飞夺沪定桥》中描写沪定桥地势的险要;《开国大典》一课具体地描写了大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