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管理工作目标
财务管理工作目标:0、1、2、3、4、5 工作思路及措施:
0—计财部工作“零”差错。坚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理念,力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只为工作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树立“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的工作理念,通过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1—坚持公司经营持续稳定发展为第一目标:以夯实会计信息质量为契机,凝心聚力做好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计财工作服务于战略大局。每个企业都像一个旋转的陀螺,我们称之为竞争陀螺。他们都是旋转的,大企业是大陀螺,小企业是小陀螺,但未必是小陀螺先不转,有的时候是大陀螺先不转的,转的都是平衡的,不转的都是失衡的。一旦企业的相关利益之间失去平衡,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转。就像中医方面讲的,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是否调和,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对于企业也是一样,资源协调则会发展,管理失衡就会失败。是要实现“动者恒动”的平衡,必须是围绕“股东、客户、社会、员工”四个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企业的动态平衡发展。
2—强化双基管理:
即:搞好“双基”即基层、基础建设。
基层建设方面,保证管理工作事事有人管、全员管理提升;基础建设方面,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做到管理精细化、制度标准化。强有力的“双基”建设能够带来了巨大转变。横向看——管理工作不再只是管理部门的事,也不再只是公司领导的事,而需要全员参与管理;纵向看——公司员工对管理责任的模糊认识一去不复返了,由“被动管理”的意识向“主动管理”的境界进行转变。
3—三提升:境界、资金、风险;
①、提升财务管理境界:推进“核算型”财务会计向“管理型”财务会计转变进程,向分析型财务、控制型财务、经营型财务和决策型财务,等高端财务领域发展,跳出财务固有思维融入企业管理范畴。
②、提升资金管控水平:在完善资金投入效益保证机制的前提下,加强资金的源头控制,规范和优化资金约束机制,抓好资金的结构管理,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等原则和经营需要,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并实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构筑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特别是结合成本管控战略规划,做好资金预算全面管理工作。
③、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以积极的多视角面对各类风险,常怀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通过风险规避与风险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积极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资产负债率水平;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规避货款回收风险,健全财务危机预警管理,健全风险决策机制
4—四大定律:
“现金为王”:不管企业是否经历过金融风暴,都要求企业对资金保持高度的谨慎性。一个企业没有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流入,都是非常危险的。盲目的扩张,疯狂的赊销、巨额的借贷都会使得一个巨型企业集团轰然倒塌,这都有血淋淋的案例。现金为王,不代表保守,也不是要求企业不要借贷,不要扩张,不要赊销,而是要求企业在贷款、扩张、赊销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必须要有稳定可靠的可预期现金流入作为保障。
“二八定律”:二八定律要求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抓住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产品、关键客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关键绩效,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具体实践过程中,正确的“二八定律”应用,可以大大减少运营风险,如:资金控制过程中,有些支付如工资、税金、电费等,这些项目不能拖延,否则后果严重,这就要求我们优先支付刚性项目,其次支付次紧急次重要项目。
“持续经营定律”:不要把精力和时间耗费在发生几率非常低的某个现象或行为上;持续经营要求我们把不可控因素将到最少;要求我们想方设法积极维护企业的持续经营,即使是金融风暴;
“受控定律”:要求企业的一切资源都要纳入控制管理对象,并以货币形式进行量化,不能存在模糊、模棱两可、不好衡量的概念;要求我们做足事前控制、过程投入控制和事后详细分析的工作;管理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求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修正与完善,更趋向于不受控资源向受控资源的转化;
5—加强五项修炼:结合计财工作,以实施战略发展目标位主线,做好五项修炼——形成愿景,分析现状,协调利益,尝试创新,激励赋能。
形成愿景:领导能力最重要的核心,是使个人或团体产生共享的愿景。愿景不是纸上谈兵,不会让人望而生畏,更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具有高度挑战性,能激发员工拼斗意识,又切实可行的目标;
分析现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怀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以认清现实,尊重现实为基础,在复杂及混沌的环境中做出妥善的策略规划并坚决的执行与运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纵向与自己的过去比,横向与同行业比、与同类企业比、与相关部门比、与其他员工比,认识到没有比较就没有发展的道理才能弥补短板,向着更快、更强,更好的未来,以永不满足的精神持续前进;
协调利益: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平衡他们的利益,并达成有共识的组织变革。努力将众多利益者的利益建立在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夯实基础工作管理,争取公司理念——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为生命,以信誉争市场,向管理要效益,常葆其美妙青春
尝试创新:创新绝非一招制敌的“金子弹”。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公司管理创新所需的种种尝试,远远超过通常意义上的努力。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基础持续创新。
激励赋能:首先为维持组织的安定,其次是安定员工的人心,要确保有足够工具及资源来实践,维续共享的资源。
第二篇:财务管理工作目标
财务管理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促进我区农村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财务管理工作目标。通过清理,全面摸清村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情况,做到账实、账款、账账相符,规范“三资”的使用、处置,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
二、工作对象和工作范围
此次清产核资工作对象是全区范围内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清理范围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货币资金;各种流动资产、农业资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园地、滩涂、石塘、公墓、窑头等资源性资产。
三、主要工作程序
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要严格按照成立组织、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开展。
(一)成立组织。各镇(乡)街道要成立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精心组织,整体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成立由村主要干部、代理会计、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社员代表参加的清产核资小组,认真组织开展清理工作。
(二)清理登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逐笔逐项进行清理登记。资金、资产的清理,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的原则,以物对账,以账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清理登记资产以账面值为基础,除部分盘盈资产难以取得有效凭据须价值重估外,其余资产原则上不进行价值重估;对资源的清理,要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在清理过程中,凡发现产权关系不明晰的,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兼顾资产资源形成的历史过程,明确产权归属关系,对产权有异议、界定依据不足的应单独注明,列为待界定资产。清产核资登记要按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登记内容要全面,事实要清楚,数字要准确,做到不遗不漏。
(三)核实公示。对已清理登记的集体“三资”,由村清产核资小组成员逐项逐笔进行核实,确保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初步核实后的集体“三资”情况要在村财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清查出的盘盈、盘亏资产和坏账损失等,须进行价值确认或核增核减资产,要先由清产核资小组提出处理意见,并在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公示期间,村社要安排专人,接待群众的咨询和反映,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在公示期间,群众对清产核资情况有异议的,要认真进行复核,对核查不清或有争议的事项,列为“待处理问题”,报上级机构协调处理。
(四)确认上报。公示期满,按照有关规定,召开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确认,并报镇(乡)街道有关部门审核汇总。经社员(代表)大会确认通过的“三资”清理结果要在村财务公开栏及时进行公开。
四、工作要求
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街道)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要明确职责,加强领导
各镇(街道)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村级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好镇、村二级动员宣传大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取得广大干部群众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要制定好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步骤,落实责任,有序实施,确保此项工作在2010年11月15日之前全面完成。
(二)要坚持原则,把握环节
此次清产核资工作要严格按照“全面、依法、民主、公开”的原则开展,“三资”清查要彻底全面,“三资”核实要依法依规,清查过程要民主有序,清查结果要公示公开。要认真把好三个环节:一是清查登记关。对村级“三资”情况要分门别类详实登记,确保不遗漏,无偏差;二是群众参与关。清查工作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在清理过程中,要邀请社员代表参与清查核实工作,在制度制定完善过程中,要充分征求社员代表意见建议;三是资产处置关。资产处置要规范操作,确保程序到位,对清查出的盘盈、盘亏资产和坏账损失等,进行价值确认或核增核减资产时,先由清产核资小组提出实施方案,在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后,提交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形成经济议案决议书,报镇(乡)街道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执行。
(三)要加强指导,严明法纪
各镇(乡)街道要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及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要加大对清产核资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既要惩治腐败、取信于民,又要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对在清产核资专项行动中,拒不交账、故意毁坏、藏匿账证等恶意阻碍清理工作的行为要严惩不怠,必要时由纪检部门予以追究纪律法律责任;对清产核资过程中发现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依法依纪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要建立台账,规范档案
各村要及时将清产核资结果报镇(乡)街道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三资”管理台账,规范档案管理,提倡绘制村级主要资产资源坐落分布图。“三资”管理台帐的保管、调整实行动态管理,逐步纳入网络化监管。镇(乡)街道对所属村的清产核资情况进行审核汇总后连同工作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区农林局。
第三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各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单位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财务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四个直属局要根据局党组要求,设立总会计师岗位,加强对财务工作领导。要加强财务机构建设,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单位重大经济事项要充分听取财务部门的意见。
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法》所赋予的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主要领导责任。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要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负分管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要对分管工作领域中资金使用和管理承担责任。财务部门也应根据履行职责情况承担相应责任。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决策与监督机制,单位重大经济事项要集体研究决定,并形成文字纪要。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规及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增强遵规守法意识,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在单位内部努力营造依法理财、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的良好氛围。
今后对审计发现的存在重大经济问题的单位,国家局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
要加强制度建设。要按照依法理财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的测绘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要依据国家现行财经法规,对本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与国家财经制度相悖的,要坚决纠正;对现有制度不能满足管理需要的,要予以修订和完善;对应建立但尚未建立的,要抓紧制定。要结合审计发现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漏洞,特别是在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等重点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部控制机制。
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既有利于发展又符合财经法规的市场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市场项目管理方式,探索开拓市场的有效合法途径,提高单位综合实力。
三、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
财务会计人员要依法进行会计核算。要严格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做好各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杜绝弄虚作假和违规开户记账,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财务会计人员要依法进行会计监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自觉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严肃性,要坚决杜绝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的行为。要严格按照《税法》等有关规定,坚持依法纳税,如实按期申报应税收入,切实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四、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效益
要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观念,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要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杜绝预算管理的随意性,没有列入预算的项目不得列支,超预算范围、超预算额度的,一律不得开支,范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要将单位中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在单位的法定账簿中核算。要强化预算执行的合法合规意识和绩效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要根据《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各项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生产项目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执行预算,不得自行降低或提高标准,也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经费开支的审核和控制,严禁相互挤占项目经费和扩大支出范围。
五、加强监督检查,堵塞管理漏洞
监督检查工作是预防和发现问题的有效措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建设。要坚持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监督检查,对可能出现财务违规违纪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堵塞管理漏洞。
国家局审计、纪检监察、财务部门要定期对各单位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组织专项检查或审计。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国家局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规下达整改及处理意见。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把审计整改工作作为加强财务管理和改进财务工作的重要契机,狠抓落实,坚决杜绝各类财经违法行为的发生。要把审计结果作为单位主要领导考评依据,并与规范管理、干部使用、责任追究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权益
要按照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35号)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36号)等有关规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收入,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必须按规定上缴中央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等取得的收入,应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要严格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
要加强对所办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切实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严禁所办企业侵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行为。要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监管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七、加强对备用金的管理
要切实加强测绘生产单位备用金的监督管理,按照生产任务情况合理确定备用金借用额度,切实规范备用金的借出、使用和清理手续,严控备用金使用过程中的资金风险,认真执行《测绘外业生产备用金管理暂行规定》,坚决杜绝侵占、挪用或私自改变备用金用途的行为。
八、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要依法开展政府采购工作。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和《国家测绘局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本单位政府采购行为。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项目,一律不得实施采购。严禁随意改变采购方式、变更采购内容和无计划采购的行为发生。
要加强对大型会议的管理,选择中介机构承办大型会议的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会议收支要统一纳入预算管理。
要加强委托业务事项的管理,严格控制协作经费所占项目预算的支出比例,协作单位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
九、继续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要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决切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要特别关注会议费、市场项目、委托业务费、课题费等容易产生“小金库”的重点环节。要把“小金库”治理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规范津贴补贴、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等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本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要从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入手,围绕规范预算资金使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等方面,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十、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
要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消费支出。要充分认识公务卡改革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单位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确保公务卡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按照公务卡制度改革的要求,凡应纳入公务卡结算的事项,不得使用现金结算。要通过公务卡制度的实施,促进公务消费透明化,保证资金安全、预防和控制腐败行为。
十一、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要按照《会计法》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财务管理机构,明确职责,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要征求上级单位人事、纪检监察和财务部门的意见。会计人员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按照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原则,明确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形成权责分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业务骨干,充实到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中。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增强财经法制意识为重点,组织开展对单位法人代表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科学理财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测绘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也是各测绘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各单位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开展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全面整顿。整顿工作要做到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第四篇: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其中企业财务活动是对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也就会不断产生资金的收支。企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便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活动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筹贷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三)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四)企业分配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利润及其分配活动与企业上下左右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二)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
(四)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
(五)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
(六)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七)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中瀚石林认为我们要重点关注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要按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而与国家税务机关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足额地纳税是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因此,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反映的是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五篇: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具备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加大公司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收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加强对贷款和企业担保的管理。具体可从财务活动的四个方面着手:
1、资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不自量力,盲目扩张,往往是小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获得杠杆效益。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请专家和银行咨询,选择最佳的资金来源以及最适时机和方式筹措资金;领导班子要有适当分工,财务管理部门特别是企业决策者,在思想上对潜在的风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惕。
2、益分配方面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
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应的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企业在取得一点成绩后,仍要兢兢业业,力戒骄傲自满;保持坚定的进取精神,防止消极保守倾向抬头;不过于自信,决不投入前景不明的项目或过热的扩张;必须由专业人员掌握,多种经营,否则成功率不会太高;在企业联合或寻找大企业为靠山时,必须分析利弊得失,经充分论证后再决策。
综上所述,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既然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就要体现于现实,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恰当处理财务风险,把风险消灭于萌芽阶段或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逐步扩大企业规模,突出规模效应,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继续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缓解就业压力做出重大贡献。
3、金回收方面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账款管理成本;3.坏账损失成本。
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五是密切关心企业要账人员回收账款动态,避免私人暂时留存用于个人利益。
4、资方面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就要根据计划进行投资。经营者往往对市场上冒出的暂时需求匆忙作出反应,或者看到别人赚了大钱,也盲目跟着上,小企业的经营者应是多面手,而事实上多数经营者缺乏全面管理的能力;没有建立必要的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的重大决策缺乏可靠依据;草率估算或低估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立即可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