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
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特别是儒家的四书经过宋、明儒生的努力,成了当时朝廷科举八股考试的经典,因此,儒家的学说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其实,儒学虽然早在汉朝时,就确立了自己在官府中的主导地位,但从文化上来,儒学的深度与广度与它的政治地位很不相称,就拿“儒、释、道”三者的文化内涵来说,真正的文化人都知道儒家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外示儒术,内用黄老”,这句话就很形象地说明了在那些科举八股考试时代入世做事业的读书人的无奈与变通,但是,现在还有部分读书人抱着儒家的学说以“国学”的招牌大肆宣扬。这就让人有些困惑不解:现在又不是科举八股考试的四书五经时代,那帮读书人没有必要靠“外示儒术,内用黄老”混一个功名再为社会出力。如果真的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那就老老实实地用传统文化那个名字介绍中国的“儒、释、道”等经典文化就行了,何必抱着二十世纪初儒生为了对抗全盘西化而推出的“国学”这个权宜之词不放?唉!误我中国传统文化者,除了那些鼓吹全盘西化的偏激革新之士,还有就是这帮科举八股考试时代的毒害者——所谓“国学”的因循守旧的冥顽不化之徒。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膀嘴要歪。”各位看到这里,一定要问了:“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因循守旧,那到底该如何对待呢?”其实,这个问题前人已经解答过了,鲁迅就曾提到“拿来主义”这种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也要采用“去其糟粕,吸收精华”的“拿来主义”的方法。为了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就打算写篇《中国传统文化导读》的文章。不过,我自己的文化功底有限,可能也没有真正入门,所以,目前斗胆写篇《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入门篇》,有不当之处,本着文化交流的精神,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按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大家入门就熟读四书五经,实在是不大可能(至少,我自己就没有做到),况且,以前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也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为了便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入门者学习,我把以前的四书五经简化成必读的新四书——《菜根谭》、《论语》、《老子》、《周易》。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我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者,必须了解《菜根谭》、《论语》、《老子》、《周易》这四本经典作品,并且要掌握前面三本书的要义(《周易》太深奥了,对初学者只要了解就够了)。
我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导读的新四书概念,大家可能觉得有些奇怪,特别是《大话西游》熏陶下长大的新新人类一定会责疑:“需要吗?不需要吗?给我一个理由先。”好了,别急,我就给大家一个理由后。
一、《菜根谭》——“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简化版
作为七十年代初出身的我,和大多数大陆的同学一样,从小在课堂上接受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可以这样说,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是当代的中国的国学了。大概在高中,我在特价书展上找到一本西方文艺理论的书,又从中了解到一些西方的存在主义等哲学。到了大学,虽然,我也找一些气功与中医方面的书看,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没什么好印象。直到有一天,在同学那里无意中发现了蔡志忠的漫画《菜根谭》,我随手翻了翻,发现其中有许多话挺有道理的,如,“读书不见圣贤,为铅椠俑;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重成德,如眼前花”,“文章做到极处,无有它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它异,只是本然”,“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那个时候,学了这么多年辩证唯物主义,我不敢号称精通西方哲学,至少可以说已经受西方哲学的启蒙了吧,但看到《菜根谭》,我依然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那份智慧折服。从蔡志忠的漫画《菜根谭》开始,我又找来他的漫画《庄子》、《老子》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图书看。随着对中国古典图书的阅读量的增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深。现在回过头来,我觉得《菜根谭》以格言体的形式,比较简明扼要地表达了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因此,我认为明朝书生洪应明所原著的《菜根谭》,比较适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材。张熙江在他整理编著的《菜根谭(新编)》的序言中也提到:“《菜根谭》言近旨远,雅俗共赏,深者见深,浅者见浅,适用面很广。议论宏博,哲理精妙,论禅宗之理,阐儒家之德,有根底,尚变通,文如行云流水,意似郎月长空。认真细读,反复思索,能启迪智慧,消除烦恼,如醍醐灌顶,头脑清醒。”张熙江编著的《菜根谭(新编)》内容比较齐全,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不过他的版本是繁体字,如果不便于阅读,大家可以找戴逸如根据此版本绘画批注的《漫画菜根谭》。
二、《论语》——儒家的经典,传统文化的面子
或许有人不知道《菜根谭》,但《论语》一定是知道的吧。即使在几乎全盘西化的中小学教材中,也能在角落里找到诸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孔老夫子的论语。甚至那帮五四时期全盘西化的偏激革新之士,也以“打倒孔家店”为革命口号。由此可见,孔子与《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自从汉朝在董仲舒等儒生的努力下,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正统。《论语》本身是讲解个人修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功利倾向,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在朝廷的支持下,读书人只要背诵儒家经典,就可以“学而优则仕”,因此,中国文化开始由先秦的百家争鸣到儒家学说独霸天下。在儒学鼎盛时期,曾有宋儒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由于大多数儒家弟子的因循守旧与冥顽不化,《论语》从五四以来,一直给民众以腐朽堕落的印象。开始我也深受五四论调的影响,对传统文化与《论语》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由《菜根谭》开始,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有所改变,愿意读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当我看到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时,为书中风趣的言语所吸引。虽然,此书为“别裁”,论述不够严谨,但南怀瑾广征博引,把《论语》中有价值的一面娓娓道来,一洗迂儒所述《论语》时的晦涩与暮气。大家不妨也去读读《论语别裁》,说不定也像我一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论语》的白话版本很多,都是大同小异,我也就不多介绍了。不过,外语比较好的读者,看看外语版本的《论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学习,可能也会有特别的收获,如,英国理雅各(James Legge)原译,刘重德与罗志野校注的《THE CHINESE/ENGLISH FOUR BOOKS——汉英四书》。
三、《老子》——道家的经典,传统文化的内核
“外示儒术,内用黄老”,这句话表明即使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道家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面提到过,真正的文化人都明白道家的学说在哲理等文化内涵上要远远高于儒家。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座冰山的话,那么儒家的文化只是其中海面上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在海面下支撑的就是道家文化。清朝《四库全书》的总编辑纪晓岚就以“博大精深”来评价道家学说。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两章不仅谈了“有”与“无”的关系,万物的起源与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且也提到了事物盛衰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如何遵守这种规律。
《老子》虽然只有五千字,但它包含的内容广泛。它既提到了人类自身的修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讨论了人与自然以及宇宙起源等哲学问题。一本《老子》读下来,就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入门者来说,学习《老子》要先明白“道、德、仁、义、礼”的含义及其排位的高下,树立读书做人的大局观,不要为了名利而掉入儒家批评道家时所用的“玩弄权术”的小圈圈中去。比较适合初学者的有蔡志忠的《老子说——智者的低语》,这本书前半部分是蔡志忠用漫画来诠释《老子》,比较通俗易懂,后面还有比较完善的《老子》全文,可以对照学习。
南怀瑾的《老子他说》主要讲《老子》学说的应用方面,不太适合初学者。南怀瑾先生想必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的《老子他说》只出版了上半部,下半部就没有公开发行。西哲培根说:“知识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知识确实是力量,但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对他人与社会的破坏,最后,必然也会伤害自己。切记,切记。陈鼓应的《老庄新论》可以作参考,但只要看他的老子部分就行了。陈鼓应对庄子的过分推崇,给人以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他竟然在道家的《周易》、《老子》、《阴符经》三大经典中,用偷梁换柱的手法以疏狂的《庄子》调换严谨的《阴符经》。好在陈鼓应在其它方面还比较清醒,明确表示自己是《庄子》爱好者,同时也承认老子是道家的开山鼻祖,没有像某些冥顽不化的儒生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睁着眼说这样的瞎话“因为老子思想深刻,所以老子是孔子与庄子的后生”等等。我认为《庄子》对于《老子》,《孟子》对于《论语》,都像《大话西游》对于《西游记》一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戏说与经典间的距离。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家还是自己去阅读《老子》原文吧。
四、《周易》——经典中的经典,中国本土文化的源头
我从小喜欢阅读,高中以前,各种各样的图书就读了不少。当我读到《论语》时,发现其它书上的许多东西原来都出自这里,后来看了《老子》,发现《论语》的许多东西也包涵在《老子》里。这时,我才明白文化有一个传承与发展的说法。因此,当我在《周易》中,发现儒、道两家的文化源头也就不感到奇怪了。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从相术这种途径开始接触《周易》的,从“八字”到“八卦”,这也是学习命相文化的途径之一。正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那样,《周易》也认为万事万物一直在变化。因此,在进行预测时必然会发生挂万漏一甚至挂一漏万的现象,其准确性可想而知。为了学习《周易》,我收集了好个版本的图书,但阅读时间有限,只读了其中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古人云:“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周易》的深不可测以及学习的费时。
我手上的几个版本《周易》作品,内容深浅不一,研究的方向也各不相同。其中,比较适合初学者的是黄寿祺与张善文所撰的《周易译注》,这是我目前见到的比较严谨与完善的版本。由于时间关系,我也只是初步翻阅了一下,根据它前言的论述质量,可以判断这是一本很优秀的《周易》作品。不过,《周易译注》是繁体字版的,如果阅读起来吃力,可以先读徐子宏译注的白话本《周易全译》。《周易全译》也是比较优秀的作品,它是白话简体版本,那些不适应繁体字的读者学习起来就比较方便。
另外,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与《易经系传别讲》可以作为参考图书。南怀瑾在《易经系传别讲》中讲道:“《易经》这部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这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如同在《老子》学习中,我们要避免学术权术化的倾向,在《周易》学习时,也要防止哲理命理化的短视行为。古人云:“善于易者不卜。”俗话又说:“察见渊鱼者不祥。”因此,我们学习《周易》时,要着重明白事物变化的哲理,没有必要过多拘泥命理之类的个人琐事。
五、后 记
从收集资料到完成《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入门篇》,我大概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期间,我也断断续续在论坛发了先完成的部分,同时在写后面的时候,也对前面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最近,由于我忙于学习英语等事情,很少到论坛发帖子。之所以花时间写这篇文章,除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主要目的外,我也想在自己“闭关”学习英语前,检验一下自己写文章的水平。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可能就很少上网了,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突击英语上,争取由原来的英语四级(CET-4)左右水平提高到英语六级(CET-6)。这次比较认真地写这篇文章的另一原因是,除了在网上论坛发帖外,我也想把这篇文章交给网下外语方面有专长的几位老师与朋友看看。外语精通者在对外文化交流时,必然具有沟通方面的优势。如今的国际社会,随着交通技术与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有人还为此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这表明不仅在市场经济方面有全球化的趋势,而且文化与政治也必然面临全球化的发展过程。经常有人感慨“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走出来呢?我们完全可以开展一些“东学西进”的工作,让中国的优秀文化也走向世界。
这次主要介绍传统文化爱好者必读的新四书——《菜根谭》、《论语》、《老子》、《周易》。因为文章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导读——入门篇》,所以,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并且偏向入世的积极部分。如出世的佛学方面就没有具体介绍,只是在《菜根谭》里提到一点。佛学在义理方面可能是“儒、释、道”中最完整与深奥的。这些方面的知识可能在以后的中级篇或高级篇里再展开介绍,如禅宗的《六祖坛经》、《心经》与《金刚经》等。
附:主要参考资料:
一、《漫画菜根谈》,[明] 洪应明 原著,张熙江 整理,戴逸如 绘画批注。(一套六本):
1、《漫画菜根谈·品格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5月第1版。
2、《漫画菜根谈·见识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1月第1版。
3、《漫画菜根谈·修养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1月第1版。
4、《漫画菜根谈·气度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1月第1版。
5、《漫画菜根谈·智慧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1月第1版。
6、《漫画菜根谈·豁达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1月第1版。
二、《菜根谭(新编)》,[明] 洪应明 原著,张熙江 整理编注。
三、《论语别裁》,南怀瑾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2版。
四、《老子说——智者的低语》,蔡志忠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7月第1版。
五、《老庄新论》,陈鼓应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六、《周易译注》,黄寿祺与张善文 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七、《周易全译》,徐子宏 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八、《易经杂说》,南怀瑾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九、《易经系传别讲》,南怀瑾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2版。
十、《THE CHINESE/ENGLISH FOUR BOOKS——汉英四书》,[英] 理雅各 原译,刘重德与罗志野 校注,湖南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十一、《BOOK OF CHANGES——周易》,[英] 理雅各 原译,秦颖与秦穗 校注,湖南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讲义
绪论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关于概念 中国: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称:“化,教行也。”
《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方:
拉丁文cultura,本意种植,15世纪后引申为对人道德能力的培养。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1、文治教化。【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 束晳《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前蜀】杜光庭 《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 【元】 耶律楚材《太阳十六题》诗之七:“垂衣端拱愧佳兵,文化优游致太平。”《花月痕》第四十七回:“尔诈尔虞,如鬼如蜮,梗两朝之文化,劳九伐之天威。”
2、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具有的知识。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因为现代的人所过的不只是一个自然人的生活,他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的生活。”
3、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4、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三:“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不相信 汉 朝对待匈奴的诚意,看不起长安文化。”
在广义文化的理解下,定义有160多种。特指精神财富时,包括:
1、观念形态: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法律政治等意识形态的东西;
2、精神产品:文学艺术和一切知识成果,代表性的场所为博物馆与图书馆;
3、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民情风俗、生老病死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文化的特征
1、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或产生出来的,即有意或无意的创造。自然物不是文化。
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即文化不具备先天遗传功能。
3、文化是共有的。群体创造,共同遵守。
4、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既是某时代的产物,又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5、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和一定的时间性、特定的阶级性。比如中国文化,藏族文化,东北文化,原始文化,封建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
以汉民族为主体,从原始社会开始发生,不断发展,延续到今天的文化。
二、元典与文化元典
(一)元典
元,本意是头,首,引申为开始,第一。《说文解字》“元,始也。” 典,典籍,法则。可以作为某种标准的书籍。元典: 早期的标准典籍。
(二)中国文化元典
中国文化早期的标准典籍。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
(一)课程的意义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早期的成就、特征
2、了解不同文化形态的发生、发展情况
3、通过阅读文化载体——典籍——中的名篇,了解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
4、建立科学的对待传统文化的观念:古为今用、去粗取精。
5、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真正了解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的方法
1、课堂随读范文
2、课后阅读拓展文献
3、认真思考问题
4、查阅有关资料
5、当代问题研究
第一讲诸子文化
中国哲学是传统文化中理性层面的集中反映。而相比之后来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情况,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诸子文化更有中国特色,且影响深远。亚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约在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二百年间,特别是公元前五百年前后,中国的孔、墨、老、庄,印度的释迦牟尼,波斯的琐罗亚斯德,犹太的以赛亚,希腊的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等贤哲几乎是同时出现,他认为这是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大跃动,并最后导致了系统性的哲学史或思想史的发端,将之称为“轴心突破”。先秦诸子的影响可见一斑。当然,中国的诸子文化并不仅只有他所提到的这几家,事实上,从《汉书》的记载来看,至少有几十家,至汉代有所谓“九流十家”(《汉书·艺文志》)之说,这也是相对来说影响较为深远的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墨、名、纵横、农、杂、小说等十家,其中小说家居于末等,且被认为不入流,故有九流之说。不难看出,从今天的概念来说,先秦诸子学说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各学派的学说。这些学说自提出时起,要解决的便不仅仅是修齐治平的社会问题,还包括了宇宙人生的终极命题,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
一《论语》
导读:
《论语》一书今存20篇,大约成立于战国初年,是一部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成于何人之手,一直是众说纷纭,现在一般笼统地采用作者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的说法,但具体的成书情况,仍未可知。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县)人。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虽不重思辨体系,却确确实实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流派,从某种角度来说,还蕴藏着一种宗教的力量。而这部《论语》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语言平易雅正,隽永含蓄,是儒家的一部重要典籍,对后世影响极大。
颜渊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题解] 此文选自《论语〃颜渊》。‚仁‛是孔子的重要概念,本文通过孔子与颜渊的对话,表现了孔子‚克己复礼‛以求仁的观点,并说明了‚克己复礼‛的具体要求。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3)目:具体的条目,和纲相对。(4)事:从事,照着去做。
参乎(1)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2)。‛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
[题解] 此文选自《论语〃里仁》。通过孔子、曾子等人的对话,表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即忠恕,忠恕近于孔子思想中仁的意思。
“注释”
(1)参(shen):是曾子的名,其字为子舆。(2)贯:贯穿、统贯。
(3)恕:意思跟‚仁‛接近,说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季氏(1)
季氏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3)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4)。‛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5)?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6),且在邦域之中矣(7)。是社稷之臣也(8),何以伐为(9)?‛
冉有曰:‚夫子欲之(10);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11):‘陈力就列(12),不能者止。’危而不持(13),颠而不扶(14),则将焉用彼相矣(15)?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16),龟玉毁于椟中(17),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8)。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9)。丘也闻有国有家者(2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1)。盖均无贫(22),和无寡(23),安无倾(24)。夫如是(2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6)。既来之,则安之(27)。今由与求也相夫子(2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29),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1)。‛
[题解]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文章通过孔子与弟子对于季氏将伐颛臾一事的议论,表现了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思想。
“注释”
(1)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
(2)颛臾(zhuān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3)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见(xiàn),谒见。(4)事,指军事。
(5)恐怕要责备你吧?无乃,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是,代词,复指宾语‚尔‛。过,责备。
(6)先王,指周之先王。东蒙主,主祭东蒙山神的人。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四十里,西南接费县界。主,主祭人。(7)指在鲁国疆土里边。
(8)是,代词,指颛臾。社稷,代表‚国家‛,这里指鲁国。(9)为,语气词。
(10)夫子,指季康子。
(11)周任,古代的良史。
(12)陈,陈列,摆出来。陈力,这里有‚量力‛的意思。列,位次,职位。(13)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把着。(14)颠,倒,跌。扶,搀着。
(15)相(xiàng),扶着瞎子走路的人。
(16)兕(sì),独角犀。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17)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18)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bì),季氏的私邑,即今山东费(fai)县。(19)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撇开不谈,而一定要为它作些别的说辞。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后来写作‚舍‛。
(20)‚国‛是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是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21)这两句话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样上下文才讲得通。《春秋繁露〃制度篇》和《魏书〃张普惠传》引《论语》均作‚不患贫而患不均‛。寡,指人口少。
(22)大意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困。(23)大意是:上下和睦,人民都愿归附,就没有人口少的现象。(24)大意是: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25)夫,句首语气词。(26)文,文教,指礼乐。(27)安,用如动词,使……安定。(28)相(xiàng),辅佐。
(29)分崩离析,等于说四分五裂。
(30)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31)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小墙,又叫做屏。
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3)。居则曰(4):‘不吾知也!’如或知尔(5),则何以哉(6)?‛
子路率尔而对曰(7):‚千乘之国(8),摄乎大国之间(9),加之以师旅(10),因之以饥馑(11);由也为之(12),以及三年(1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4)。‛
夫子哂之(15)。‚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16),如五六十(17),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8)。如其礼乐(19),以俟君子(20)。‛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21),如会同(22),端章甫(23),愿为小相焉(24)。‛
‚点!尔何如?‛
鼓瑟希(25),铿尔(26),舍瑟而作(2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8)。‛ 子曰:‚何伤乎(29)?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30),春服既成(31),冠者五六人(32),童子六七人。浴乎沂(33),风乎舞雩(34),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35):‚吾与点也(36)!‛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7),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题解]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文章通过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的描写,表现了孔子师徒五人各自的志趣与愿望,反映了当时儒家的政治理想。
“注释”
(1)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曾皙(xī):姓曾,名点,字皙,曾参之父。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四人都是孔子弟子。侍坐:陪侍孔子而坐。
(2)以:因为。长乎尔:比你们年长。
(3)毋:不要。吾以:‚以吾‛的倒装,因为我。(4)居:平时。则:常常。
(5)如:如果,假使。或:有人。
(6)则:那么。何以:‚以何‛的倒装,以什么来治理。(7)率尔:轻率匆忙的样子。
(8)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方圆一百平方里的中等的诸侯国。(9)摄:逼迫,局促。
(10)师旅:古代军队以2500人为师,500人为旅。此处指军队。(11)因:继。饥馑:饥饿,灾荒。
(12)由:子路之名。也:句中语气词,无义。为:治理。(13)比及:等到。(14)方:礼义法度。
(15)哂(shěn):略带讥讽的微笑。(16)方六七十:指六七十平方里的小国。(17)如:或。
(18)足民:使百姓衣食富足。(19)如:至于。礼乐:礼乐教化。(20)俟(sì):等待。
(21)宗庙之事:指祭祀之事。宗庙,古代君主祭祖的地方。(22)如:或。会同:指诸侯会盟。
(23)端: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一种士大夫戴的礼帽。这里是说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4)相(xiàng):古代祭祀、会盟时赞礼或司仪的职位。
(25)鼓:弹奏。瑟:一种乐器,有二十五根弦。希:即‚稀‛,指瑟声逐渐稀疏下来。(26)铿(kēng):曲终收拨的声音。(27)舍:放下。作:起立。(28)撰:述。(29)伤:妨碍。
(30)莫春:即‚暮春‛,夏历三月。(31)春服既成:春天的服装已能穿。
(32)冠(guàn)者:指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要举行束发加冠的冠礼。(33)沂(yí):沂水,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南。
(34)风:用如动词,迎风乘凉。舞雩(yú):春秋时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35)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36)与:赞同。(37)让:谦让。
思考题:
1.孔子倡导的‚仁‛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你认为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孔子为什么赞赏曾点的志向?
二《孟子》
孟子(公元前370?一前289?),名柯,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人。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曾仕齐为卿,游说滕、鲁,晚年退归乡里,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主张‚王道‛、‚仁政‛,反对不义战争和横征暴敛;提倡‚民贵君轻‛和‚性善‛说等,重视个人后天的道德修养。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被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合著。全书共7篇,每篇各分上下。其文雄辩,刚柔相济,词彩华赡,感情充沛,气势磅礴。于论辩之中,生动地表现了孟子的形象。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宣王问曰(1):‚齐桓、晋文之事(2),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恒、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3),则王乎(4)!‛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5)。‛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齕曰(6):‘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见之,曰:‚牛何之(7)?‛对曰:‚将以衅钟(8)。‛王曰:‚舍之!不忍其觳觫(9),若无罪而就死地(10)。‛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1)。‛’不识有诸(12)?‛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3),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14)。齐国虽褊小(15),吾何爱一牛?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6)。以小易大,彼恶知之(1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18),则牛羊何择焉(19)?‛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20),是乃仁术也(21)!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2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23)’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2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25):‘吾力足以举百钧(26),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7),而不见舆薪(28)。则王许之乎(29)?‛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30),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31),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32),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33),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34),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35),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6)。《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7)’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38),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39),然后知轻重;度(40),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4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42),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43)?轻暖不足于体与(44)?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45)?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46),朝秦、楚(47),莅中国(48),而抚四夷也(49)。以若所为(50),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51)。‛
王曰:‚若是其甚与(52)?‛
曰:‚殆有甚焉(53)。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54),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55);以一服八,何以一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56)!今王发政施仁(57),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58),皆欲赴愬于王(59):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60),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61),惟士为能。若民(62),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63),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6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65),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66),乐岁终身饱(67),凶年免于死亡(68);然后驱而之善(69),故民之从之也轻(70)。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71),奚暇治礼义哉(72)!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73)!五亩之宅(74),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75);鸡豚狗彘之畜(76),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77),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78),申之以孝悌之义(7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0)。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题解] 此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注释”
(1)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342年至前324年在位。
(2)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3)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
(4)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5)御:抵御,阻挡。
(6)胡齕(hé):齐王的近臣。(7)之:往。
(8)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9)觳(hú)觫(sù):恐惧颤抖的样子。(10)若:如此。就:接近。(11)易:交换。
(12)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13)爱:爱惜。(14)诚:的确。
(15)褊(bǐan)小:地方狭小。
(16)无异:莫怪,不要惊异。于:对。(17)恶(wū):怎,如何。(18)隐:哀怜。
(19)何择:有什么分别。(20)无伤:没有什么妨碍。(21)仁术:指仁爱之道。(22)说:同‚悦‛。
(23)‚《诗》云‛二句:见于《诗经〃小雅〃巧言》,意思是他人有心思,我能推测它。忖(cǔn)度(duó):揣测。
(24)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25)复:报告。
(26)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27)明:眼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28)舆薪:用车装载的柴。(29)许:相信,赞同。
(30)见保:受到保护或安抚。
(31)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第二个王是动词。(32)形:具体的外在区别和表现。
(33)挟(xié):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过。北海:渤海。(34)折枝:折取树枝。
(35)老吾老: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意动用法,可译为尊敬;第二个‚老‛作名词,是老人的意思。其下句‚幼吾幼‛句法相同。
(36)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
(37)‚《诗》云‛句:见于《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给妻子做好榜样,推及兄弟,以此德行来治理国家。刑:同‚型‛,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寡妻:国君的正妻。御:治理。家邦:国家。(38)大过:大大超过。
(39)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秤称重。(40)度(duó):用尺量。(41)度(duó):衡量,揣度。
(42)抑:选择连词,还是。构怨:结仇。
(43)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44)轻暖:轻柔暖和的衣裘。(45)便(pián)嬖(bì):国王宠爱的近侍。(46)辟:开辟,扩大。
(47)朝:使……称臣(或朝见)。
(48)莅(lì):居高临下,引申为统治。中国:指中原地带。(49)抚:安抚,使……归顺。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50)若:如此。
(51)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不可能达到目的。(52)若是:如此。甚:厉害。
(53)殆:不定副词,恐怕,大概。有:同‚又‛。
(54)邹:与鲁相邻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楚:南方的大国。(55)集:凑集。
(56)盖:同‚盍‛,‚何不‛的合音。反其本:回到根本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来。(57)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推行仁政。(58)疾:憎恨。
(59)赴愬:前来申诉。
(60)惛:同‚昏‛,思想昏乱不清。
(61)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恒心:安居守分之心。(62)若:至于。
(63)放辟邪侈:‚放‛和‚侈‛同义,都是纵逸放荡的意思。‚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
(64)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动词。(65)制:规定。
(66)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妻子儿女。(67)乐岁:丰收的年头。(68)凶年:饥荒的年头。
(69)驱:督促,驱使。之:往,到。(70)轻:容易。
(71)赡(shàn):足,及。(72)奚:何。暇:空闲时间。(73)盍:何不。
(74)五亩之宅:五亩大的住宅。传说古代一个男丁可以分到五亩土地建筑住宅。古时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75)衣:穿。帛:丝织品。
(76)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
(77)百亩之田:传说古代实行井田制,每个男丁可以分到土地一百亩。
(78)谨:重视,谨慎地对待。庠(xiáng)序: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79)申:反复教导。
(80)颁白者:头发半白半黑的老人。颁,同‚斑‛。
思考题:
1.请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请谈谈你对恒产与恒心关系的理解。
三《道德经》
《老子》,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等,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相传为周史官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人。曾任周守藏室史,与孔子同时,孔子适周时曾问礼于老子。今人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是老子的后学根据其学说整理补充而成。书中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并支配着万事万物;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的,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道‛的本质是自然,人应该按道的规律办事,知足寡欲,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等等。其中包含着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道家学派消极无为的处世哲学。在政治上,道家反对丑恶不公的现实社会,主张‚损有余而补不足‛,希望返回到古朴原始的‚小国寡民‛社会。
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
[题解] 本篇为《老子》第一章。文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决定着世间一切事物,却又不可名、不可言,神秘莫测。其实这里的‚道‛就是今天所说的自然规律。
“注释”
(1)非常道:不是永恒的道。常,帛书《老子》作‚恒‛,今本系因避汉文帝讳改作‚常‛。非常名:不是永恒的名称。
(2)无名二句:‚无名‛是天地的原始状态,有名是万物形成的开始。母,本源,这里指开始时。
(3)常无:指在无形的状态下。观其妙:指观察‚道‛的微妙。妙,或作‚眇‛。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常有:指在有形的状态下。其徼:指道的终极。指徼(jiào),帛书《老子》作‚噭‛。边际;终极。按:王弼以‚无欲‛、‚有欲‛连读,前人有从之者。(4)两者:指‚有形‛和‚无形‛。同出:指属于同一来源,即道。玄:深奥。众妙之门:一切事物所由出现发生的道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长短相形,高下相倾(3),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6),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7)。
[题解] 本篇为《老子》第二章。文章说明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根据这一道理,人应该树立‚无为‛的思想,以‚无为‛达到有为。
“注释”
(1)天下二句: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话,这就说明有了丑的存在。斯,指示代词,这。恶,丑。已:句末语气词,作用用‚矣‛。(2)有无相生:‚有‛和‚无‛由于相互依存而才出现了‚有‛和‚无‛。难易相成:‚难‛和‚易‛由于相互依存才出现了‚难‛和‚易‛。
(3)长短相形:‚长‛和‚短‛由于相互依存才体现出了‚长‛和‚短‛的。形,从形体上体现。高下相倾:‚高‛和‚下‛由于上下依靠在一起才显示出了‚高‛和‚下‛。相倾,本指指位臵高的物体倾压在位臵低的物体之上,这里义为上下相依靠。
(4)音声相和:‚音‛和‚声‛相配合时而才显示出了‚音‛和‚声‛。音,单音。或说指乐器的声音。声,和声。或说指人唱出的声音。前后相随:‚前‛‚后‛相连接在一起才显示出了‚前‛和‚后‛。随,连接;接续。
(5)处无句:以‚无为‛的态度去处事。处:对待,办理。无为,不做事,只是顺应事物的发展。作:出现;兴起。不辞:不拒绝。焉:兼词,相当‚于之‛,其中‚之‛指世界上。(6)生:指出现的事物。有:指据为已有。不恃:不恃功。(7)唯:连词,因为。不去:指离开功劳。
道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3)。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4)。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5)。
[题解] 本文为《老子》第四十二章。文章反映了道家的宇宙观和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道家以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都包含着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注释”
(1)一:道家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又称‚太一‛。二:指阴阳二气。三:指阴、阳相合后产生的第三方。或说指阴阳二气产生的‚和气‛,或说指天、地、人。
(2)万物句:这句是说,任何事物都兼有阴阳两种属性。负阴而抱阳,背阴向阳。冲气:阴阳二气相冲击会合。和:指‚和气‛,统一和谐的气。
(3)人之三句:人们所厌恶的是孤、寡和不谷,而王公大人却把这些作为自己的称呼。不谷:不善;不良。先秦时诸侯多自称‚不谷‛。(4)人之二句:别人教导我,我也去教导别人。
(5)强梁句:强悍霸道的人却不得善终。教父:施教的开始。父,义同‚甫‛,开始。以上数句意在说明,事物总是向着其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老子学说中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思想?
2.请谈谈儒家所讲的‚道‛与道家所讲的‚道‛异同的理解。
四《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曾为漆园吏,家境贫穷,而又轻视功名利禄。他学问渊博,熟悉各家学说,而倾心老子思想。主张自然无为,提倡齐万物、一死生,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他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庄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作的哲理性著作。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出于其门人、后学之手。其文善用寓言、重言、卮言说理,构思奇特,想象丰实,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语汇丰富,造语新奇,在先秦诸子中,艺术成就最高。
逍遥游(节选)
北冥有鱼(1),其名为鲲(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4),其翼若垂天之云(5)。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南冥者,天池也(7)。齐谐者(8),志怪者也(9);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0),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1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15),亦若是则已矣(1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17),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8),则芥为之舟(19),臵杯焉则胶(20),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21),而后乃今培风(2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3),而后乃今将图南(24)。蜩与学鸠笑之曰(25):‚我决起而飞(26),抢榆枋(27),时则不至(28),而控于地而已矣(2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0)!‛适莽苍者(31),三餐而反(32),腹犹果然(33);适百里者,宿舂粮(34);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35),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36),小年不及大年(37)。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8),惠蛄不知春秋(39),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40),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41),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42),众人匹之(43),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4):‚穷发之北(45),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6),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
角而上者九万里(47),绝云气(48),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49)。斥鴳笑之曰(50):‘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51),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52)。
故夫知效一官(53),行比一乡(54),德合一君(55),而征一国者(56),其自视也亦若此矣(57)。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59),举世非之而不加沮(60),定乎内外之分(61),辨乎荣辱之境(62),斯已矣(63);被其于世,未数数然也(64)。虽然,犹有未树也(65)。夫列子御风而行(66),泠然善也(67),旬有五日而后反(68);彼于致福者(69),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70)。若夫乘天地之正(71),而御六气之辩(72),以游无穷者(73),且恶乎待哉(74)!故曰:至人无己(75),神人无功(76),圣人无名(77)。
[题解] 此文选自《庄子〃内篇》,是《庄子》的首篇。篇题‚逍遥游‛概括了全篇的主旨,即人生在世应当抛却功名利禄和个人得失,泯灭一切善恶是非的界限,追求不受任何客观事物羁绊的无所待的绝对自由。
“注释”
(1)北冥:北海。冥,同‚溟‛,海。
(2)鯤:本义是鱼卵,这里借为大鱼名。(3)鹏:古‚凤‛字,此处用为大鸟名。
(4)怒而飞:鼓翅奋飞。怒,通‚努‛,振奋。
(5)垂天之云:遮在天边的云彩。垂,同‚陲‛,边际。(6)海运:海水的运动。徙:迁移。(7)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
(8)齐谐:志怪书名。一说,志怪者的人名。(9)志:记载。(10)水击:击水。
(11)抟(tuán):展翅搏击。扶摇:从地面盘旋而上的狂风,又名飙。(12)去:指飞去南海。以:乘,靠。息:风。
(13)野马:指春日野外林泽中的雾气,蒸腾游动似奔跑的野马。(14)其:通‚岂‛,难道。正色:本色。(15)其;代指大鹏。
(16)若是:像这样。则已:而已。
(17)且夫:承接连词,表示进一层议论。(18)覆:倒。坳(ào):低洼的地方。(19)芥:小草。
(20)焉:‚于之‛的合音。胶:粘住。(21)斯:于是,就。
(22)而后乃今:然后才。培风:凭风,乘风。培,通‚凭‛。(23)夭阏(è):拦阻,阻挡。(24)图南:图谋南飞。
(25)蜩(tiáo):蝉。学鸠:斑鸠。(26)决(xuè):急速的样子。
(27)枪:突过,掠过。榆枋:榆树和檀树。(28)时则:时或(有时可能)。(29)控:投,落。
(30)奚以:何用,何必。之:到……去。为:句末语助词,表疑问。(31)适:往,到。莽苍:指碧绿无际的近郊。(32)反:同‚返‛。(33)果然:饱的样子。
(34)宿(xiù)舂(chōng)粮:隔夜捣米准备粮食。
(35)之:此,指示代词。二虫:指蝉和学鸠。(36)知:同‚智‛,才智。(37)小年:寿命短。大年:寿命长。
(38)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阴历每月初一。(39)惠蛄(gū):即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40)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41)大椿: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42)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人物,姓篯名铿,帝尧之臣,活了八百岁。久:长寿。特闻:特别闻名。
(43)匹:比。
(44)汤:商汤,商朝开国国君。棘:即夏革,商汤时大夫。(45)穷发:北方不长草木的荒远之地。发,指草木。(46)修:长。
(47)羊角:一种旋风,因上旋状如羊角而得名。(48)绝:超越。(49)且:将要。
(50)斥鴳(yàn):小泽中的小雀。斥,小泽。(51)仞:周制八尺为一仞。(52)辨;分别。
(53)知:同‚智‛。效:胜任。
(54)行:德行,品行。比:迎合,适合。(55)合:符合。
(56)而:通‚能‛,能力。征:取信。(57)此:指斥鹤。
(58)宋荣子:即宋妍,战国中期宋国人,学说近于墨家和道家。犹然:嗤笑的样子。(59)举世:全社会。誉:称赞。加劝:更加奋勉。(60)非:责难。加沮:更加沮丧。
(61)定:拿准,确定。内:自我。外:他人,外物。(62)辨:分辨得清。荣辱之境:荣誉和屈辱的界限。(63)斯已矣:如此而已。
(64)数数(shuò)然:急切的样子。
(65)未树:没有树立,指宋荣子还未树立至德,达到无功、无名的境界。
(66)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据说他曾遇风仙,习法术,能乘风而行。御风:乘风,驾风。(67)泠然:轻妙的样子。
(68)旬有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同‚又‛。(69)致福:求福。
(70)待:依靠,凭借。指列子仍要凭借风才能飞行。
(71)若夫:至于。乘:驾驭;顺应。天地之正:指天地万物正常的规律。(72)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73)无穷:指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绝对自由境界。(74)恶乎待:等待什么。
(75)至人:庄子理想中修养最完善的人。无己:忘掉自身的一切。(76)神人:修养出神入化的人。无功:无意于建立功业。(77)圣人:道德智慧最高的人。无名:不追求名声。
思考题:
1.请谈谈你对《庄子》中辩证思想的理解。
2.如何看待庄子所倡导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拓展阅读书目
1、《墨子》,李小龙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
2、《韩非子》,陈秉才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
3、《荀子》,安小兰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
4、《先秦诸子系年》,钱穆著,九州出版社,2011年。
5、《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第二讲宗教文化
一、中国宗教概论
宗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形态,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宗教又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社会形态和政权形式的更迭而呈历时态结构。它由原始宗教发展出正统宗教,由民族宗教发展到世界性的宗教。在古老的中国,原始宗教曾经十分发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本土形成的道教,也有从域外传入并逐渐中国化的佛教,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虽然儒释道三教的说法由来已久,但中国儒家学说是否是宗教,却仍在争论中。宗教是调整人与神的关系的,而儒家并没有造物者或类似西方宗教中的神,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不是宗教。中国儒家不提倡信仰鬼神,而提倡祭祀天地、祖先、君师,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而是接近于信仰的风俗。
同世界各国一样,宗教曾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宗教是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之一。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就很难了解中国文化的全部。
(一)中国早期的宗教信仰:
由于受农业文明的影响,中国早期的宗教信仰谋求对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状态的救助,因而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其中最重要的形成了对天地山川、祖先及君师圣贤的崇拜及祭祀。
(1)天地山川的崇拜和祭祀:
《礼记·祭法》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国语·鲁语上》说:“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林川泽,无不有神。它们供“财用”于人类,又时时电闪雷鸣,兴云作雨。天地山川所体现的自然威力,令先民顶礼膜拜。这种顶礼膜拜表现在封建国家的祭祀仪式上。其中以封禅最为隆重,其他还有“五岳”、“五镇”、“四渎”、“四海”。(2)祖先崇拜和祭祀:
祖先是人类延续的根本,远古时代的“男根”崇拜就是祖先崇拜的反映,及至周代初年形成宗法制,把祖先崇拜制度化。自那时以来,不但帝王祭祖,官员百姓也祭祖。秦代以前,天子、诸侯、大夫、士都用宗庙祭祖,只是由于宗法制度的规定,各自拥有的宗庙数目和规模不同罢了。帝王祭祀自己的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延续到现在,仍有清明、七月十五和祖先忌日上坟烧纸的习俗。
(3)君师圣贤崇拜和祭祀:
君师圣贤实际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但在古人的观念里。他们都是具有非凡神性的人,对他们的崇拜便由此而来。“君”指历代帝王。以封建统治者而论,几乎历代都要祭拜先世帝王。“师”指那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这一文一武体现了中国治国的两大机制,是国家赖以长存的两大支柱。对这两个人的崇拜和信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现象。对于先贤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信仰之一。所谓“先贤”,就是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过牺牲和贡献的杰出人物。人们信仰和祭祀他们,乃是钦佩他们的才干和精神,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从西周初的周公、战国的屈原、汉代的张良、韩信,到三国的诸葛亮以及后来的岳飞、文天祥等等,都是历代人们崇拜和祭祀的对象。
(二)佛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对中国而言,佛教是外来宗教。在外来宗教中,佛教在中国的流传时间最长、地域最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佛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在古印度由释迦牟尼所创立。“佛”,意为“觉者”或“觉悟了真理的智者”。“佛”在中国古代有“佛陀”、“浮屠”、“浮图”等多种译名。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历来的佛教学者说法不一,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佛教在西汉末年或两汉之间传入中国。现在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教育,是佛陀把宇宙人生的真理教给人们。
1、佛教的基本流派:(1)大乗和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佛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习,可以达到佛果,扩大了成佛的范围。
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佛,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
(2)显宗和密宗:显宗是自言语文字上明显说出教法者,称为显宗。显宗修行讲求经文中学习佛教大义,敬三宝,戒、定、慧等,显宗没有什么秘密的教法,大小乘都可以称为显宗。
密宗:若秘密说,不可由表面得知者,则称为密教。密宗最早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但后来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宗派。密宗通过符咒和另外一些特殊的修炼方法,包括瑜伽、打坐或双修,来达到对身体和精神的修炼。
2、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和“四圣谛”。
佛教讲缘起有11义,其中最重要的论点是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和因果相续。“无造物主”是否定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世界上没有独立存在的永恒的造物主。
“无我”是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的存在。就人而言,人的身体组织由“四大”即地、水、火、风等要素所构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体温、风为呼吸;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由“五蕴”即色(形质)、受(感觉)、想(观念)、行(行动)、识(意识)诸要素所构成。“四大”或“五蕴”的暂时聚合便有了人。然而从本质上说,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任何要素都是刹那间依缘而生灭的,因此,世界上没有恒常自在的主体,倘若执迷于真实存在的“我”,只能导致无尽的痛苦。
“无常”是说宇宙中没有恒常的存在,任何现象的性质都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例如佛教把人从生到死的一生叫做一期,一期由刹那相续所构成,表现为生、老、病、死。生灭在刹那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绝无常住性。若就时刻不断的生灭上看,叫做“刹那无常”;若就它有一定期间的连续上看,叫做“相续无常”。反之,把事物看作恒常不变,则是错误的“常见”。
“因果相续”是说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或现象既生灭无常,又相续不断,如江水长流,前逝后生。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而且因与果相符,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
缘起论以“因缘”来解释世间事物生起和变化的现象;以“无我”、“无常”来说明如果将人自身认作真实的存在,执著为“我”,就会烦恼丛生;以“因果相续”引导人以善因求善果,获得功德的圆满,最终脱离苦海,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
“四圣谛”包括苦、集、灭、道四谛。按照佛经的解释,“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认为,人世间都是“苦”的,叫“苦谛”。具体地说人生有八苦:生苦(婴儿在胎出胎时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与所爱的分离)、怨憎会苦(与所怨憎的人在一起),所求不得苦(物质和精神上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五取蕴苦(人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和合而成,种种欲望因此产生,而烦恼也随欲望而生)。“集谛”的“集”是“因”的意思,佛教认为贪、嗔、痴等都是招致人生苦难的原因。“灭谛”讲的是要解脱痛苦,只有熄灭烦恼,达到“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道谛”讲的是修行方法,如修持“戒、定、慧”三学等,主张远离种种欲望,保持身心宁静,从而进入无漏清静的禅定。
上述缘起论是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其总的看法是世界是变化的,此即“无常”。变化是有条件的,此即“缘起”。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任何存在都是空幻不实的,真正不变的只有佛性。四圣谛是佛教的人生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痛苦的原因是欲望,摆脱痛苦
之道就是断绝欲望,修成正果,涅槃寂灭。除佛教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外,佛教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为,以“道”为认识对象,主张在体认道的虚无时,要排除一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静坐澄心,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无智无欲的虚空状态,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如光明自发一般,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慧识,透过当下事物的外形和表象直契事物的本体。佛教的修养论主要为“六度”、“八正道”、“三学”。“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八正道”包括正确见解、正确思维、正确语言、正确行为、正确生活、正确努力、正确动机和正确的心神专注。八正道又可归结为“三学”,即戒、定、慧。佛教要求教徒恪守上述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定,从而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
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哲学影响很大。例如华严宗的“理事无碍”论认为,理在一切事物中,每一个事物都包含着理,事有分限,理则无分限,二者相互依存,交融无碍。这一学说对朱熹创立“理一分殊”论有着直接的启发。朱熹认为“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同样强调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尽管分而言之,每个事物都各有一个“理”,但是千差万殊的事物都是那个“理一”的体现。又如,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修养论,脱胎于禅宗的“顿悟”说;陆九渊强调本心的“自作主宰”学说,吸收了禅宗“佛性在心中”的思想;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说,源于禅宗的“心性生万物”等等。因而许多思想家指出,理学是“儒表佛里”,心学是“阳儒阴释”。中国传统哲学吸收了佛教思想以后,提高了理论思辨水平,佛教哲学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维理念等方面。佛经中丰富的譬喻故事令中国文士大开眼界,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别是唐以后兴起的禅宗思想开拓了文学家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禅宗的语录及宋代兴起的以说唱、诗歌合体的佛经变文,实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式奠定了基础。诗歌方面,首先受印度声明的影响,导致了中国汉语言四声的发明及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
(3)佛教对中国艺术和绘画的影响:
魏晋的佛教建筑,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建筑形态,建筑物的布局、点缀、庄严、雄伟,都具有印度佛教的特色。佛教输入的佛塔建筑,也将中国的建筑史推进了一步。佛教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敦煌莫高窟壁画场面宏大,色彩富丽,线条飘逸自如,人物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多呈安祥之状,形神兼备,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佛教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
(三)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在中国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官方提倡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正统思想,道教则带有鲜明的民间宗教的色彩。是广泛吸纳中国古代巫术、方仙道、黄老道等,由众多民间教团组织融合而成。
1、道教的基本信仰: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道”,也称“大道”,这是从道家借来的一个概念。因此,与老子所讲的“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教认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极,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即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也就是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它无所不在,无所不生,无所不化。还认为,“道”清虚自然,无为自化,人们只有清虚无为,恬淡寡欲,才能体“道”。
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炼形养生又可分为炼外丹与炼内丹两种。所谓外丹是指以铅、汞等矿物(有的还掺入草木药)为原料,用炉鼎烧炼而成的“金丹”、“仙丹”一类的丹药。唐宋前道教徒热衷于烧炼和服食外丹,企盼长生不死,但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唐宋时内丹术开始流行,内丹术是在呼吸、导引等炼形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主张以人体为“炉鼎”,以人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内丹修炼术集静功、服气、导引、辟谷、房中等诸种养生说,主张按照逆宇宙生成的方向进行修炼,所谓“归三为二,归二为一,归一于虚无”,即通过长期修炼,可以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最终达到炼神还虚,此即成仙得道的境界。道教的修内丹学说,既包含了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的某些成分,又不无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心性修养,其方法主要有守一修持法等。道教认为修持守一之法,“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太平经•附录》)“一”就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大
道”,“守一”要求人们摆脱外物引诱和情欲纷扰,心性纯一,使自己的德性与自然相契,从而到达合于自然的“真人”道德境界。
2、道教的发展与宗派:
道教是在广泛吸收原始宗教、谶纬神学、阴阳五行学说,以及道家和儒家的部分思想内容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经过长期的酝酿,至东汉末年形成了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长生久视为人生目的的道教,其形成的标志就是由张角、张道陵分别创立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太平道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在创立后的10余年间,发展信徒数达10万,遍及青、徐、幽等8州。《太平经》中崇尚均平的思想被该道所借用,宣称“苍天(刘汉皇朝)已死,黄天(农民理想的政权)当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皆着黄巾为标帜”,故称“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太平道的传播也湮没无闻。
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需交五斗米而得名,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该道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曾依靠众多道徒,攻取汉中,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区域性政权达三十多年,后被曹操攻灭。
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佛教的发展刺激了道教的发展;另一方面,封建帝王从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中领受到了道教的力量,因而利用道教麻醉人民,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情况下,道教出现了四个人物,他们对道教的发展贡献很大。其一是葛洪,号“抱朴子”,所著《抱朴子》,把神仙道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系统论述了“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的理论和方法,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道教理论。第二个是寇谦之,北魏道士,在他的鼓动下,太武帝消灭佛教,提倡道教,让他改革天师道,建立了服务官方的“北天师道”。第三个人是陆修静,南朝宋道士,系统整理了道教经典,编制各种斋戒仪范,使道教理论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称为“南天师道”。第四个是陶宏景,他搜罗了道教所奉神仙七百余人,构想了一个等级森严而宏大细密的神仙谱系,使道教形成一个庞大的信仰系统。
唐宋时期是道教进一步兴盛和发展的阶段,道教理论不断深化,道教制度不断完善,封建统治者大都采取崇教政策,利用道教为巩固统治服务。
道教的宗派因为渊源不同,其内容主要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特点,符箓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为特点。远在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灵宝派等。
3、道教与中国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等有重要影响。(1)道教对中国传统科技的影响:
道教医学以内丹术为主要内容,内丹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宝库。
理论上的贡献之一是对人体中的气、气化、气血、经络等的探索。理论上的贡献之二是养命与养性理论。理论上的贡献之三是道教医学道德观。道士中曾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生和医药学家,其治病和著述大多以医德自律。
在医疗方法方面,道教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方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医术。在养生手段方面,道教总结出一整套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
道教的外丹术,既有助于深化对药物性质的认识,也推动了制药学的发展。炼丹术又是中国古代化学的滥觞。炼丹术在从金属矿物提取药物的过程中,观察到各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并能按照固定的操作程序炼制出某种具有特定形式和结构的物质。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技史》指出:“道家能把他们的理论付诸实行,所以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渊源于道家。”(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第4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长期的炼丹实践为中国古代化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然而,对于这些经验知识的描述和总结却是玄虚而神秘的,这也使炼丹术最终未能脱离神秘主义的窠臼。
(2)道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教的流行,直接促成六朝志怪小说的繁荣。道教的成仙思想,刺激了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李白就是突出的代表。道教的流行促使一部分文人远离尘世,回归自然,从而促成了山水诗的繁荣。诗人们以虚静空明之心观照自然,着意创造极富韵外之致的意境和冲淡高
古的风格。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王维的《辛夷坞》云:“木末花芙蓉,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种境界,既是禅境,也是道境。诗人在无言之中,便把高人的节操、逸士的风神、幽人的意趣,投射到大自然的山水草木之中,这种境界,正是禅与道共同追求的“物我同一”的境界。(3)道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在民间习俗方面,不少传统节日渗入了道教的内容,许多道教神仙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文昌帝君等在民间有普遍的信仰,给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以深刻的影响。
(四)基督教、伊斯兰教
1、基督教:
(1)基督教的产生和分裂:
基督教大约在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奴隶制罗马帝国,是罗马帝国时代奴隶制压迫的产物。基督教因信仰耶稣基督而得名。
早期基督教所宣扬的救世主解救人世苦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压迫阶层的愿望,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仰,同时也受到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但是他们宣扬顺从忍耐,祈求死后从上帝那里得到报答,其主旨逐步适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军事统治者君士坦丁颁布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于1054年分裂为两派: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为中心的希腊正教(即东正教)。(2)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
基督教所依据的经典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是从犹太教继承来的,约成于公元前3世纪至1世纪,内容主要是犹太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以及犹太教的法典和教义;后者是基督教自身的经典,约成于公元1世纪至2世纪,内容是基督教早期的活动和教义。现在通行的《新旧约圣经》是4世纪的定本,是糅合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各派主张的结果。
基督教的教义称上帝创造世界,上帝是全善、全智、全爱,人民必须对他敬畏顺从。他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反上帝禁令,偷吃禁果,造成“原罪”,因
此必须忍受苦难,依靠救世主耶稣为人赎罪;如果顺从神的意志,死后升入天堂,否则,就要受到末日审判,被抛入地狱。
基督教的组织以天主教最为严密,神职人员主要有:枢机主教,即红衣大主教由教皇任命,有选举和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首席主教,各国天主教会的首脑;总主教,负责一个教省的主教;神父,在基层教堂工作;修士和修女终身为教会服务的传教人员。东正教在各国的组织是独立的,有一个不定期的最高会议起协调作用。神职人员有:牧首、都主教、大主教、主教、大祭司、祭司、修女等。
2、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的创立和教义:
伊斯兰教在中国又叫“回教”,它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后来流行于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创始人叫穆罕默德。他宣称是安拉神的使者,针对麦加当地的多神崇拜,宣扬安拉神是宇宙唯一的主宰。他具有自己的武装,经过与当地贵族的多次战争,于630年,伊斯兰教在麦加最终取得了胜利。
伊斯兰教的教义集中在《古兰经》中。《古兰经》共分30卷,114章。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对阿拉伯社会的各种主张和伦理规范;宗教公社的各种制度;与多神教、犹太教、基督教辩论的记述以及传教时引用的阿拉伯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等。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是“六信”:①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②信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③信诸天神。伊斯兰教认为天界有无数天神存在,他们是安拉创造出来的一群精灵。④信《古拉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⑤信一切皆由安拉前定。⑥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伊斯兰教规定教徒必须作“五功”:①念功,教徒必须经常念经祈祷。②拜功,每天礼拜五次。③斋功,凡是教徒,除了病人、孕妇、婴儿、旅行者和作战士兵以外,都必须在每年斋月(回历9月),把斋一个月,从凌晨到日落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④课功,该教以安拉的名义向教徒们征收的一种课税。⑤朝功,规定身体健康和有经济能力的教徒一生中要去麦加克尔白神庙朝觐一次。(2)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
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①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促成了回
族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融合。他们与汉族杂居,使用汉语言文字,与汉文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又保持了伊斯兰教的许多习俗。②阿拉伯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都对中国的科技发生过重要影响。③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传入了欧洲,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同时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思考题:
(一)为什么说缘起论是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其主要观点有哪些?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此作简要说明。
(三)简述道教的基本信仰。
(四)任选一个角度,阐述道教与传统科技、文艺及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
二、元典导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导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是佛经中经典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经》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质生活境界,教导我们在圣凡迷悟之间怎样处理修行者所面对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经》突出地讲了一个“空”字,这一个“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也突出地讲了一个“无”字,这一个“无”字,显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门。《心经》还有两句话,一句是“真实不虚”,一句是“究竟涅槃”。这八个字,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标。
所以说《心经》虽然字数很少,内容却很深刻,道理很透彻。可以这样说,佛学是透彻、完整、精辟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奥秘的学问。宇宙的精华是生
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般若智慧。佛学的核心,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般若心经》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来处理内心的烦恼、生命深处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开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潜在能量。这个潜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在处世接物中,往往有许多困惑与窘迫、烦恼与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坎坷,种种难以逾越的困难。这些都是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心经》这本仅有上宝典,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
般若[1]波罗[2]蜜[3]多[4]心经[5]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6]菩萨[7]行[8]深[9]般若波罗蜜多时[10] 照见五蕴[11]皆空度[12]一切苦厄[13]
舍利子【14】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268字的无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15]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16]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7]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注释:
[1]般若:(bō rě),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
[2]波罗:此言彼岸;因为有个度字,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众生在苦恼的此岸,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用来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3]蜜:是到的意思,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槃,涅槃就是清净。[4]多: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
[5] 心: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复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贯”,贯通前后的义理;“契”,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有这几种解释。
[6] 自在:是无可无不可的自在,不是自由。自由是不肯受拘束的,但环境不如你的意思,便苦了。独有自在,是到处能安,自然地不受环境所困,一切好坏随缘;乐亦不喜,苦亦不恼,知道他是本来空,自己有主宰的。这个自在,是指大自在。
[7]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能自己觉悟,再能觉悟人的谓之菩萨;所以是人天的导师,为三界的善知识。
[8]行:心行,心中起种种妙观妙行的大用,作种种自利利他二事业。[9]深:不是深浅的深,是不可测量的意思,圆遍广大,究竟无上的妙行。
[10]时: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正是果位的时候,已经断除一切烦恼,度尽苦厄,没有挂碍的了。
[11]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这五事蕴结不分,叫做五蕴。[12]度:超脱的意思,就是登彼岸之上。
[13]苦厄:身上的痛苦,心上的不安,有相无相,粗细微细,都是苦厄。[14] 舍利子:佛的弟子的名字,即是舍利弗。在声闻乘中,他是智慧第一。
[15] 菩提萨埵:简称就是菩萨,此指已登佛位的明心菩萨,又名开士、大士;又萨埵译为精进勇猛,堪以荷担如来事业的人。
[16]三世诸佛:无论现在佛,过去佛,未来佛,统包括三世一切诸佛,不问已成未成,都是一体平等。
[17]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是言佛的意境。
(二)老子《道德经》
(三)《新旧约圣经》
三、扩展阅读书目:
1.《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5,1988。2.《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方立天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2。5.《道教与中国文化》葛兆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中国宗教通史》牟钟鉴、张践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宣化法师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8.《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第三讲教育科举文化元典导读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在2500年前就臻于成熟了。儒家的开山孔子就是一位终身从教的伟大教师。孔子的思想学说以仁(爱)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构建由家的和谐到国的和谐再到天下和谐的社会理想,由此他倾注一生心血,教育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担当者,这就是由孝子到君子再到圣人的积极进取、刚健坚韧的理想人格。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决定了当时与后世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如著名的《大学》所表述的“大学之道”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成才“八目”,即是基于孔子学说和教育思想的一种精粹概说。与此同时,孔子又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载体
——私塾这种学校教育的形式,与后世的书院及官办的太学三足鼎立,构成古代教育的载体,直到封建社会的终结。不仅如此,孔子所开创和影响的古代教育思想理念、途径方法及教育载体,还极大地影响了古代教育的考核方式即科举考试,并逐渐成熟为隋代以降的社会考核人才、选拔人才的文官制度,成为一种独具特色又影响深远的科举文化。本单元选取的这组元典,就是想通过窥一斑而见全豹,让学习者由此领悟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礼记·大学》 导读: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由西汉戴圣编纂的从战国到西汉初期关于礼的论著,共49篇,十三经之一。西汉理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都选编《礼记》。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到唐时只剩下39篇,后世影响不大。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因东汉末年郑玄《礼记注》为其做了出色注解,而后世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儒家经典。《礼记》和《周礼》、《仪礼》一起被称为三礼,共同构成了“五经”之中的《礼经》。《礼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主要记载和论述了先秦的礼制、礼意,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内容庞杂,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在南宋时被朱熹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同“五经”并列。
《大学》本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节选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思考题:
1、从《大学》节选部分能看出儒家怎样的教育理念?
2、儒家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二)《明史·选举志序》
(三)明商辂八股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一章》
导读: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的形式,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题”,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
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
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书写难度甚高。
三级考试:府试考诸生,俗名“秀才”,只考《四书》八股文。乡试(即在本省考)考举人,首场考八股文。会试(在北京考、包括礼部贡院考及殿试)考进士,首场也考八股文。除殿试而外,府、省、京城三级由小考到中进士考试都是以八股文为主。因为首场作八股文,试官评阅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场,首场不入试官眼。二场、三场所写的论、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八股文是惟一的考场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学子写八股文的功力如何了。因此,兵部侍郎舒赫德给皇帝上奏折,建议废除八股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使用八股。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翌年起废除。
商辂,字弘载,浙江淳安里商人,商辂从小聪颖好学,参加乡试中解元后,又潜心读书十年,后来参加正统十年乙丑(1445年)科会试中会元,参加殿试又中状元,整个明朝科举中,三试第一者,只有商辂一人。商辂在正统十年(1445)写了篇古质庄严的八股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文章的题目出自《论语》,对其有注解。商辂在文章中谨守“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其的注解,阐发题旨,写了这篇八股文名作,轰动朝野。
商辂殿试八股文《管仲之器小哉》
圣人陋霸臣之器[1],而两辟伸者之说焉[2]。
夫管仲以其君霸,天下尊之久矣。器小之论,独自圣人发之,宜或人之未喻
也[3]。
且夫子亦尝大管仲之功矣[4],今日器小者,何哉?盖功之大者,才有余于霸[5];器之小者,量不足于王也[6]。
然夫子未尝尽言。
而或者眩于名实[7],因欲救而解之[8],谓俭则必固[9],器小其似也。仲之为人得无俭乎?不知俭者,德之共也,帝王以节道示天下惟此耳[10]。三归之丽[11],家臣之冗,奢莫甚焉,曾是而可为俭哉[12]?此夫子所以致斥也[13]。
或者又谓器小而复于不俭,或几于礼矣[14]。仲之为人殆知礼乎[15]?不知礼者,国之维也[16],帝王以中道防天下惟此耳[17]。树门之塞,反爵之坫,僭莫甚焉[18],曾是而可为之礼哉?
奢而犯礼,其无修身正心之学可知[19],斯言虽若为俭与知礼者辩,而器之所以小亦自可见矣。然则器大何如?君子而已。
注:本试题出自《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陋:形容词意动,认为„„狭小。霸臣,霸主之臣,指管仲。[2]辟,排除,驳斥。伸者,为他申辩的人。[3]宜,大概,也许。或,也许,或许。喻,明白。[4]大,意动用法,认为„„大,称赞。[5]霸,称霸大业。
[6]王,王政。
[7]或,有的人。眩,迷惑,迷乱。于,被。[8]救,挽救。解,解脱。[9]固,鄙陋。[10]节道,节俭之道。
[11]三归台,管仲在封地所筑之台。[12]是,这样。[13]致,招引,引来。[14]几,接近。[15]殆,大概,恐怕。
[16]维,对事物起重要作用的东西,常与“纲”连用,自己国家的法度。[17]中道,中庸之道。
[18]树门之塞,反爵之坫:国君在门内设立屏障,在招待别国国君时筑一个放酒爵用的小土台,可是管仲也这样做。
[19]修身正心:修养品德端正心性。
拓展阅读书目
1、王文锦译《礼记译解》(全二册),(中国古典名著译丛书),中华书局2013年。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3、李井慧《中国古代政治史话八股文》,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第四讲民俗文化元典导读
最能够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就是民俗。所谓民俗就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传承的习俗,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现象,同时,也早在先秦时期就重视通过体察民俗了解百姓需求和心理,以调整统治策略。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积累传承了极为丰富的民俗事项,另一方面,也出现过很多记载、研究民俗的著作,这些民俗方面书籍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所以我们称之为民俗文化元典。像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虽然距今1500年之久,但还是可以看出其中所记的荆楚风俗与今天湖南湖北省的某些民俗之间的传承关系。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城市生活,可以与名画《清明上河图》对看。了解民族的民俗,一方面可以从当代生活中去采集活着的资料,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古籍了解历史上的民俗。而只有了解了历史上的民俗,才能够知道当代民俗的渊源,才能够对当代民俗的价值形成判断,以便继承精华,剔除糟粕,移风易俗,推动大众文化向文明、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陆羽《茶经》
导读
《茶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成书约在公元78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这是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茶经》全书共分3卷10节,共七千多字。陆羽,名疾,字鸿渐、季疵,号桑苎翁、竟陵子,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733年出生,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760年为避安史之乱,陆羽隐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间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茶经·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1]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2]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3]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4]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5]三曰蔎,[6]四曰茗,五曰荈。[7](原
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8]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云:[9] “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10]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11]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12]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13]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14]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15]中者生百济、新罗,[16]下者生高丽。[17]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18]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19]使六疾不瘳。[20]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注释
[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诗经.周南》:伐其条枚。掇,拾拣。[2]栟榈:棕树。《说文》:“栟榈,棕也”。栟,读音bī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4]开元文字音义:字书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编辑的字书。早佚。[5]槚:读音jia,本为楸、梓类的美木,借指为茶。
[6]蔎:读音shè,《玉篇》:“蔎,香草也”。清人段玉裁认为应是草香。借指为茶。[7]荈:读音chuan。茶树老叶制成的茶。
[8]杨执戟:即杨雄,西汉人,哲学家、文学家,执戟是其官职。
[9]郭弘农:即郭璞,晋人,诗人、文字学家,注释过《尔雅》。[10]艺而不实:艺,指种植技术。
[11]叶卷上,叶舒次:叶片卷者为初生故其质量好,舒展平直者质量次。
[12]性凝滞,结瘕jia疾:凝滞,凝结不散。瘕,腹中肿块。《正字通》:“腹中肿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13]醍tí醐hú、甘露: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古人认为它是“天之津液”。[14]卉莽:野草。
[15]上党:唐时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长子、潞城一带。
[16]百济、新罗: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小国,百济在半岛西南部,新罗在半岛东南部。[17]高丽:应为高句丽,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小国,即今朝鲜。
[18]泽州、易州、幽州、澶州:皆为唐时州名。治所分别在今山西晋城、河北易县、北京市区北、北京市怀柔县一带。
[19]荠苨:一种形似人参的野果。苨,读音ni。
[20]六疾不瘳chōu :六疾,指人遇阴、阳、风、雨、晦、明得的多种疾病。瘳,痊愈。
思考题:
1、从《茶经》中能看出早期茶文化有什么特点?
2、谈谈如何继承发扬茶文化。
二应劭《风俗通义》
导读
《风俗通义》,汉唐人多引作《风俗通》,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汉代汉族民俗著作。原书三十卷、附录一卷,今仅存十卷。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汉民族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后人卢文弨《群书拾补》中辑有《风俗通逸文》多条,系十一卷补之所逸,中有“女娲造人”、“李冰斗蛟”等神话,皆为首见于记录者。
《风俗通义》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汉族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风俗通义》中保存了不少有关音律、乐器、神灵、山泽陂薮、姓氏源流的资料。其中已佚的姓氏篇记载了诸多姓氏的由来,有大量遗文散见于类书中,为历代学者所重。此书是研究两汉社会生活史的重要文献。《风俗通义》的文学价值也值得重视。书中一些涉及神鬼、人物的条目,初步具备了魏晋志怪、志人小说的特点。
应劭(约153年—196年),东汉学者,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今项城)人。父应奉,桓帝时(147年—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168—188年)被推举为孝廉。中平六年(189年)至兴平元年(194年)任泰山郡太守,后依袁绍,卒于邺。
应劭博学多识,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风俗通义 • 三皇
《春秋运斗枢》说:[1]“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2]设言而民不违,[3]道德玄泊,[4]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5]含弘履中,[6]开阴阳,[7]布刚正,[8]含皇极,[9]其施光明,指天画地,[10]神化潜通,煌煌盛美,[11]不可胜量。《礼号谥记》说:[12]“伏羲、祝融、神农。”《含文嘉记》:[13]“虙戏,燧人,神农。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14]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15]故曰伏羲也。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16]令人无复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17]故曰遂人也。神农,神者,信也;农者,浓也;[18]始作耒耜,[19]教民耕种,美其衣食,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也。”《尚书大传》说:[20]“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21]火,太阳也,阳尊,故讬遂皇于天;[22]伏羲以人事纪,故讬戏皇于人:盖天非人不因,[23]人非天不成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讬农皇于地:天地人之道备,三五之运兴矣。[24] 注释
[1]《春秋运斗枢》:纬书。纬书是汉代出现的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相对于经书,故称。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但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南朝宋时开始禁止,及隋禁之愈切。炀帝即位,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其书遂散亡。[2]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3]设言:立言。[4]玄泊:幽远恬淡
[5]中:中心。光:光明。弘:大。[6]含:包容。履:踏。
[7]阴阳:构成万事万物的两大对立面。
[8]布:施行。刚正:刚强正直,此指法令公平。刚,一本做纲。[9]皇:大。极:最高程度。
[10]指天画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不仰视天而俯画地。”集解:“张晏曰:‘视天,占三光也;画地,知分野所在也。”指天与视天义同。’[11]煌煌:光明。[12]《礼号谥记》:纬书。
[13]《含文嘉记》:纬书。一说应为《含文嘉》说。[14]虙:音fu上声。[15]贡献:贡与献同义。[16]炮:音pao上声,烧烤。[17]遂:顺从。[18]浓:深厚。
[19]耒耜:翻土的农具。耒是上部分的柄,耜是下端翻土工具,类似今天的锹。[20]《尚书大传》:纬书。[21]纪:法度,标识。[22]讬:同托。[23]因:事物的根源。
[24]三五:三辰五星,此指日月星辰。运:运行。兴:开始。
思考题:
如何理解《风俗通义》对三皇的名称由来的解释?
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导读
孟元老,不知其人,一说原名孟钺,北宋保和殿大学士孟昌龄的族人,或孟昌龄的第四子;一说是为宋徽宗督造艮岳的宦官孟揆,现在仅能据其绍兴十七年撰成《梦华录》,了解其生平大概。孟元老在序中说,自幼随父亲宦游南北。宋徽宗崇宁癸未(一一〇三),来到京师,居住在城西的金梁桥西夹道之南。在京城中,孟元老逐渐长大成人。成年后,孟元老是否做过官,他在序中语焉不详,后人颇多猜测。北宋末年,金军大举南下,开封数次被围。靖康癸未(一一二六),徽宗、钦宗被金军虏去北方,史称“靖康之难”。第二年,孟元老离开东京开封南下,避地江左,遂终老此生。孟元老卒於宋高宗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之后,终年在六十岁以后,具体时间已不可考。
《东京梦华录》十卷三万余字,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一一〇二~一一二五)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大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与同时代的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样,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通行的版本有1959年商务印书馆版邓之诚先生的《东京梦华录注》,以及2006年中华书局版《东京梦华录笺注》。
卷二饮食果子
凡店内卖下酒厨子,[1]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至店中小儿子,[2]皆通谓之“大伯”。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焌糟”。[3]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又有向前换汤斟酒歌唱,或献果子香药之类,[4]客散得钱,谓之“厮波”。又有下等妓女,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5]谓之“札客”,亦谓之“打酒坐”。又有卖药或果实萝卜之类,不问酒客买与不买,散与坐客,[6]然后得钱,谓之“撒暂”。如此处处有之。唯州桥炭张家、乳酪张家,不放前项人入店,亦不卖下酒,唯以好淹藏菜蔬,[7]卖一色好酒。[8]所谓茶饭者,[9]乃百味羹、[10]头羹、新法鹌子羹、[11]三脆羹、二色腰子、[12]虾蕈、[13]鸡蕈、浑炮等羹、[14]旋索粉、玉棋子、[15]群仙羹、[16]假河鲀、[17]白渫齑、[18]货鳜鱼、[19]假元鱼、[20]决明兜子、[21]决明汤齑、]肉醋托胎衬肠沙鱼、两熟紫苏鱼、假蛤蜊、白肉夹面子茸割肉、[22胡饼、[23]汤骨头、乳炊羊、羊闹厅、羊角、腰子、鹅鸭排蒸荔枝腰子、还元腰子、烧臆子、入炉细项莲花鸭、签酒炙肚胘、虚汁垂丝羊头、入炉羊羊头、签鹅鸭、签鸡、签盘兔、炒兔、葱泼兔、假野狐、金丝肚羹、石肚羹、假炙獐、煎鹌子、生炒肺、炒蛤蜊、炒蟹、渫蟹、洗手蟹之类,逐时旋行索唤,[24]不许一味有阙,或别呼索变造下酒,[25]亦即时供应。又有外来托卖炙鸡、燠鸭、羊脚子、点羊头、脆筋巴子、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果、旋切莴苣生菜、西京笋。又有小儿子,着白虔布衫,青花手巾,挟白磁缸子卖辣菜。又有托小盘卖干果子,乃旋炒银杏、栗子、河北鹅梨、梨条、梨干、梨肉、胶枣、枣圈、梨圈、桃圈、核桃、肉牙枣、海红、嘉庆子、[26]林檎旋、[27]乌李、李子旋、樱桃、煎西京雨梨、尖梨、甘棠梨、凤栖梨、镇府浊梨、河阴石榴、河阳查子、[28]查条、沙苑榅腉、[29]回马孛萄、[30]西川乳糖、狮子糖、霜蜂儿、橄榄、温柑、绵枨金橘、龙眼、荔枝、召白藕、甘蔗、漉梨、林檎干、枝头干、芭蕉干、灰、巴览子、[31]榛子、榧子、,[32]虾具之类。诸般蜜煎香药、果子、45
罐子、党梅、柿膏儿、香药、小元儿、小鱀茶、[34]鹏沙元之类。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猪羊荷包,烧肉干脯,玉板鲊豝,鲊片酱之类。其馀小酒店,亦卖下酒,如煎鱼、鸭子、兔、煎燠肉、梅汁、血羹、粉羹之类。每分不过十五钱。诸酒店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命妓歌笑,各得稳便。
注释
[1]下酒:佐酒的菜肴果品。[2]小儿子:小男孩。
[3]焌(音jun去声)糟:焌:用火烧。糟:酒渣。[4]香药:香料。
[5]临:遭遇,碰到。些小:很少,一点儿。[6]散:分发。
[7]淹藏:用盐等腌渍蔬菜。淹也作腌。
[8]一色:犹言“一等”。色:品质。一说种类,一色即一种,亦通。[9]茶饭:泛指饮食。
[10]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11]头羹:头是第一道的意思。鹌子:鹌鹑蛋。[12]腰子:动物的肾脏。[13]蕈:菌类。
[14]浑炮(音bao,平声):一种制作羹的方法。炮:烘烤。
[15]旋索粉、玉棋子:粉是豆粉制作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应是从外形特征取名。[16]群仙羹:有人认为“旋索粉玉棋子群仙羹”应为一种东西。
[17]假河鲀:河鲀即河豚。假河鲀就是用面做的像河豚的点心。南宋袁说友《谢魏南伯馈假河鲀羹》诗:“江南风物与君论,芦笋蒌蒿荐晚樽。举酒不知身在远,隔江谁送假河鲀。”可见为两宋著名食物。看后文有“假野狐”、“假炙獐”,假又可能是一种烹饪方法。[18]渫:同煠(音zha上声),即油炸。齑:粉末,指姜、蒜、韭等做成的细粉。[19]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鳌花鱼。[20]元鱼:甲鱼。
[21]决明兜子: 兜子是一类食品的称呼,粉皮包裹馅料,因这类食品的形状很象古代兵士的头盔(即兜鍪),故名兜子。决明:豆科植物,果实决明子是中药。[22] 白肉夹面子茸割肉:有人认为应为“白肉、夹面子茸割肉”。[23] 胡饼: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的饼,就是今天的馕。[24]逐时:随时。旋行:绕圈跑。索唤:索要呼唤。[25] 变造:另做的意思。
[26]嘉庆子:用黄李子做的果脯。[27]林檎:今称沙果、山里红。[28]查子:山楂。榧子
[29]榅腉:有版本做“榅桲”,果木名,又名木李。[30]孛萄;葡萄。
[31]人面子:一种似桃的水果,其核似人面。[32]巴览子:杏的别种,又称巴榄。
[33]榧子:玉山果、被赤果。[34]鱀(音ji去声):江豚。
[35]孛萄:葡萄.思考题:
1、从文中所记,你认为宋代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2、从文化的角度看,今天的饮食与宋代的饮食是否有关联?
3、文中有些食物很难准确判定其食材和做法,说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四李渔《闲情偶寄》
导读
康熙十年(1671),《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美学家。一生跨明清两代,饱受战乱之苦。中年家道中落,靠卖诗文和带领家庭剧团到处演戏维持生计。其著述颇丰,主要有《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十二楼》、《无声戏》等。
《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闲情偶寄》文字清新隽永,叙述娓娓动人,行文幽默风趣,把枯燥的养生理论说得有滋有味。读后留香齿颊,余味无穷。因此,他的养生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5年,林语堂英文版《吾国与吾民》给该书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该书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该书可见《李渔全集》中,亦有多种单性本,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可参看。
闲情偶寄• 蔬食第一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1]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2]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3]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4]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5]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6]谓佛法如果,[7]是则谬矣。吾辑《饮馔》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8]又其念兹在兹,[9]而不忍或忘者矣。[10]
注释
[1]草衣木食:以草为衣,以木为食。
[2]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羊,代表肉食。全句意为:不使腹中蔬菜受肉腥践踏。
[3]羲皇:即伏羲氏,古传说中“三皇”之一。[4]唐虞:即唐尧、虞舜,皆为古传说中的“五帝”。
思考题:
1、你对“自然”一词如何理解?在饮食文化上为什么李渔崇尚自然?
2、请用现代养生学的理论分析“蔬食”的作用。
拓展阅读书目
1、《荆楚岁时记译注》,梁宗檩著,谭麟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梦梁录/武林旧事》,南宋吴自牧/周密著,傅林祥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
3、《都城纪胜外八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五年级)
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4、《西游记》
5、《繁星.春水》
6、《昆虫记》
7、《世界上下五千年》
8、《格列佛游记》
9、《上下五千年》或《中国通史》
10、《童年》
11、《居里夫人传》
12、《小王子》
六年级:(共12本)
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六年级)
3、《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水浒传》
7、《三国演义》
8、《地球上的红飘带》
9、《论语》(选读)
10、《贝多芬传》
11、《夏洛的网》
12、《世界上下五千年》 选读推荐篇(1—6年级)
《长袜子皮皮》、《金拇指》、《白比姆耳朵》、《小鹿班比》、《阿凡提的故事》、《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希腊神话和传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严文井童话》、《阿伯吹童话》、《叶圣陶童话》、《寄小读者》、《洋葱头历险记》、《一千零一夜》、《青鸟》、《吹牛大王历险记》、《金银岛》、《列那狐传奇》、《椰林风声》、《绿野仙踪》、《堂吉珂德》、《丛林历险记》、《神秘花园》、《八十天环球旅行》、《好兵帅克》
《感动小学生的100篇科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人物》、《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三毛流浪记》、《中外历史故事》、《霹雳贝贝》、《哈尔罗杰历险记》、《雾都孤儿》、《汤姆叔叔的小屋》、《五毛钱的愿望》、《斯巴达克思》、《苦儿流浪记》、《发现科学》(系列丛书)、《资治通鉴》、《契珂夫小说选》、《马克.吐温小说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丘吉尔》、《基督山伯爵》、《永别了!武器》、《威尼斯商人》、《大卫.科波非尔》、《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红头发安妮》、《说岳全传》、《野性的呼唤》、《老人与海》、《小布头奇遇记》、《调皮的日子》、《女生日记》、《非法智慧》(系列)、《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长腿叔叔》、《第十一根红布条》、《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兰色的海豚岛》、《隐身人时间机器》、《五三班的坏小子》、《哈里.波特》(系列)、《美文选读》(系列)、《朝花夕拾》。
第四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三年级)专题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三年级)
论语
(三)雍也第六 节选一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雍也第六 节选二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第六 节选三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节选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第七 节选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第七 节选三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第七 节选四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第七 节选五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第七 节选六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第七 节选七
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逊)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节选一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泰伯第八 节选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泰伯第八 节选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孙子
(一)兵者,诡道也。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上兵伐谋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
胜可知而不可为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者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古诗文选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白 梅
(元)王冕
题画竹 郑燮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咏兰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绝句 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吴兴杂诗 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第五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年级)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年级)
拼音版《三字经》
rã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 之 初 性 本 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 相近习相 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 不 教 性 乃 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教 之 道 贵 以 专
xī mâng mǔ zã lín chǔ 昔 孟 母 择 邻 处
zǐ bù xuã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断 机 杼
dî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名 俱 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î 养 不 教 父 之 过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î 教 不 严 师 之 惰 zǐ bù xuã fēi suǒ yí 子 不 学 非 所 宜
yîu bù xuã lǎo hã wãi 幼 不 学 老 何 为
yù bù zhuï bù chãng qì 玉 不 琢 不 成 器
rãn bù xuã bù zhī yì 人 不 学 不 知 义
wâi rãn zǐ fāng shào shí 为 人 子 方 少 时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亲 师 友习礼 仪
xiāng jiǔ líng nãng wēn xí 香 九 龄 能 温 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 孝 于 亲 所 当 执
rïng sì suì nãng ràng lí 融 四 岁 能 让 梨
d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弟 于 长 宜 先 知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ãn 首 孝 弟 次 见 闻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ãn 知 某 数 识 某 文 yī ãr shí shí ãr bǎi 一 而 十 十 而 百
bǎi ãr qiān qiān ãr wàn 百 而 千 千 而 万
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ãn 三 才 者 天 地 人
sān guāng zhě rì yuâ xīng 三 光 者 日 月 星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ãn yì 三 纲 者 君 臣 义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父 子 亲 夫 妇 顺
yuē chūn xià yuē qiū dōng 曰 春 夏 曰 秋 冬
cǐ sì shí yùn bù qiïng 此 四 时 运 不 穷
yuē nán běi yuē xī dōng 曰 南 北 曰 西 东
cǐ sì fāng yìng hū zhōng 此 四 方 应 乎 中
yuē shuǐ huǒ mù jīn tǔ 曰 水 火 木 金 土
cǐ wǔ xíng běn hū shù 此 五 行 本 乎 数
yuē rãn yì lǐ zhì xìn 曰 仁 义 礼 智 信
cǐ wǔ cháng bù rïng wěn 此 五 常 不 容 紊
dào liáng shū mài shǔ jì 稻 粱 菽 麦 黍 稷
cǐ liù gǔ rãn suǒ shí 此 六 谷 人 所 食
mǎ niú yáng jī quǎn shǐ 马 牛 羊 鸡 犬 豕
cǐ liù chù rãn suǒ sì 此 六 畜 人 所 饲 yuē xǐ nù yuē āi jù 曰 喜 怒 曰 哀 惧
ài wù yù qī qíng jù 爱 恶 欲 七 情 具 páo tǔ gã mù shí jīn 匏 土 革 木 石 金 sī yǔ zhú nǎi bā yīn 丝 与 竹 乃 八 音
gāo zēng zǔ fù ãr shēn 高 曾 祖 父 而 身 shēn ãr zǐ zǐ ãr sūn 身 而 子 子 而 孙
zì zǐ sūn zhì xuán zēng 自 子 孙 至 玄 曾
nǎi jiǔ zú rãn zhī lún 乃 九 族 人 之 伦
fù zǐ ēn fū fù cïng 父 子 恩 夫 妇 从
xiōng zã yǒu dì zã gōng 兄 则 友 弟 则 恭
zhǎng yîu xù yǒu yǔ pãng 长 幼 序 友 与 朋
jūn zã jìng chãn zã zhōng 君 则 敬 臣 则 忠
cǐ shí yì rãn suǒ tïng 此 十 义 人 所 同
fán xùn mãng xū jiǎng jiū 凡 训 蒙 须 讲 究
xiáng xùn gǔ míng jù dîu 详 训 诂 明 句 读
wãi xuã zhě bì yǒu chū 为 学 者 必 有 初
xiǎo xuã zhōng zhì sì shū 小 学 终 至 四 书
lún yǔ zhě âr shí piān 论 语 者 二 十 篇
qún dì zǐ jì shàn yán 群 弟 子 记 善 言
mâng zǐ zhě qī piān zhǐ 孟 子 者 七 篇 止
jiǎng dào dã shuō rãn yì 讲 道 德 说 仁 义
zuî zhōng yōng zǐ sī bǐ 作 中 庸 子 思 笔
zhōng bù piān yōng bú yì 中 不 偏 庸 不 易
zuî dà xuã nǎi zēng zǐ 作 大 学 乃 曾 子
zì xiū qí zhì píng zhì 自 修 齐 至平治
xiào jīng tōng sì shū shú 孝 经 通 四 书 熟
rú liù jīng shǐ kě dú 如 六 经 始 可 读
shī shū yì lǐ chūn qiū 诗 书 易 礼 春 秋
hào liù jīng dāng jiǎng qiú 号 六 经 当 讲 求
yǒu lián shān yǒu guī cáng 有 连 山 有 归 藏
yǒu zhōu yì sān yì xiáng 有 周 易 三 易 详
yǒu diǎn mï yǒu xùn gào 有 典 谟 有 训 诰
yǒu shì mìng shū zhī ào 有 誓 命 书 之 奥
wǒ zhōu gōng zuî zhōu lǐ 我 周 公 作 周 礼
zhù liù guān cún zhì tǐ 著 六 官 存 治 体
dà xiǎo dài zhù lǐ jì 大 小 戴 注 礼 记
shù shâng yán lǐ yuâ bâi 述 圣 言 礼 乐 备
yuē guï fēng yuē yǎ sîng 曰 国 风 曰 雅 颂
hào sì shī dāng fěng yǒng 号 四 诗 当 讽 咏
shī jì wáng chūn qiū zuî 诗 既 亡 春 秋 作
yù bāo biǎn biã shàn â 寓 褒 贬 别 善 恶
sān zhuàn zhě yǒu gōng yáng 三 传 者 有 公 羊
yǒu zuǒ shì yǒu gǔ liáng 有 左 氏 有 谷 梁
jīng jì míng fāng dú zǐ 经 既 明 方 读 子 cuō qí yào jì qí shì 撮 其 要 记 其 事
wǔ zǐ zhě yǒu xún yáng 五 子 者 有 荀 扬
wãn zhōng zǐ jí lǎo zhuāng 文 中 子 及 老 庄
jīng zǐ tōng dú zhū shǐ 经 子 通 读 诸 史
kǎo shì xì zhī zhōng shǐ 考 世 系 知 终 始
zì xī nïng zhì huáng dì 自 羲 农 至 黄 帝
hào sān huáng jū shàng shì 号 三 皇 居 上 世
táng yǒu yú hào âr dì 唐 有 虞 号 二 帝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âng shì 相 揖 逊 称 盛 世
xià 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夏 有 禹 商 有 汤
zhōu wãn wǔ chēng sān wáng 周 文 武 称 三 王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夏 传 子 家 天 下
sì bǎi zǎi qiān xià shâ 四 百 载 迁 夏 社
tāng fá xià guï hào shāng 汤 伐 夏 国 号 商
liù bǎi zǎi zhì zhîu wáng 六 百 载 至 纣 亡
zhōu wǔ wáng shǐ zhū zhîu 周 武 王 始 诛 纣
bā bǎi zǎi zuì cháng jiǔ 八 百 载 最 长 久
zhōu zhã dōng wáng gāng zhuì 周 辙 东 王 纲 坠
chěng gān gē shàng yïu shuì 逞 干 戈 尚 游 说
shǐ chūn qiū zhōng zhàn guï 始 春 秋 终 战 国
wǔ bà qiáng qī xiïng chū 五 霸 强 七 雄 出
yíng qín shì shǐ jiān bìng 嬴 秦 氏 始 兼 并
chuán âr shì chǔ hàn zhēng 传 二 世 楚 汉 争
gāo zǔ xīng hàn yâ jiàn 高 祖 兴 汉 业 建
zhì xiào píng wáng mǎng cuàn 至 孝平王 莽 篡
guāng wǔ xīng wãi dōng hàn 光 武 兴 为 东 汉
sì bǎi nián zhōng yú xiàn 四 百 年 终 于 献
wâi shǔ wú zhēng hàn dǐng 魏 蜀 吴 争 汉 鼎
hào sān guï qì liǎng jìn 号 三 国 迄 两 晋
sîng qí jì liáng chãn chãng 宋 齐 继 梁 陈 承
wãi nán cháo dū jīn líng 为 南 朝 都 金 陵
běi yuán wâi fēn dōng xi 北 元 魏 分 东 西
yǔ wãn zhōu yǔ gāo qí 宇 文 周 与 高 齐 dài zhì suí yì tǔ yǔ 迨 至 隋 一 土 宇
bú zài chuán shī tǒng xù 不 再 传 失 统 绪
táng gāo zǔ qǐ yì shī 唐 高 祖 起 义 师
chú suí luàn chuàng guï jī 除 隋 乱 创 国 基
âr shí chuán sān bǎi zǎi 二 十 传 三 百 载
liáng miâ zhī guï nǎi gǎi 梁 灭 之 国 乃 改
liáng táng jìn jí hàn zhōu 梁 唐 晋 及 汉 周
chēng wǔ dài jiē yǒu yïu 称 五 代 皆 有 由
yán sîng xīng shîu zhōu shàn 炎 宋 兴 受 周 禅
shí bā chuan nán běi hùn 十 八 传 南 北 混
liáo yǔ jīn dì hào fēn 辽 与 金 帝 号 纷
dài miâ liáo sîng yïu cún 迨 灭 辽 宋 犹 存
zhì yuán xīng jīn xù xiē 至 元 兴 金 绪 歇
yǒu sîng shì yì tïng miâ 有 宋 世 一 同 灭
bìng zhōng guï jiān rïng dí 并 中 国 兼 戎 狄
míng tài zǔ jiǔ qīn shī 明 太 祖 久 亲 师
chuán jiàn wãn fāng sì sì 传 建 文 方 四 祀
qiān běi jīng yǒng lâ sì 迁 北 京 永 乐 嗣
dài chïng zhēn mãi shān shì 迨 崇 祯 煤 山 逝
qīng tài zǔ yīng jǐng mìng 清 太 祖 膺 景 命
jìng sì fāng kâ dà dìng 靖 四 方 克 大 定
zhì xuān tǒng nǎi dà tïng 至 宣 统 乃 大 同
shí âr shì qīng zuî zhōng 十 二 世 清 祚 终
dú shǐ zhě kǎo shí lù 读 史 者 考 实 录
tōng gǔ jīn ruî qīn mù 通 古 今 若 亲 目
kǒu ãr sîng xīn ãr wãi 口 而 诵 心 而 维 cháo yú sī xī yú sī 朝 于 斯 夕 于 斯
xī zhîng ní shī xiàng tuï 昔 仲 尼 师 项 橐
gǔ shâng xián shàng qín xuã 古 圣 贤 尚 勤 学
zhào zhōng lìng dú lǔ lún 赵 中 令 读 鲁 论
bǐ jì shì xuã qiě qín 彼 既 仕 学 且 勤
pī pú biān xiāo zhú jiǎn 披 蒲 编 削 竹 简
bǐ wú shū qiě zhī miǎn 彼 无 书 且 知 勉
tïu xuán liáng zhuī cì gǔ 头 悬 梁 锥 刺 股 bǐ bú jiào zì qín kǔ 彼 不 教 自 勤 苦
rú náng yíng rú yìng xuě 如 囊 萤 如 映 雪
jiā suī pín xuã bú chuî 家 虽 贫 学 不 辍
rú fù xīn rú guà jiǎo 如 负 薪 如 挂 角
shēn suī láo yïu kǔ zhuï 身 虽 劳 犹 苦 卓
sū lǎo quán âr shí qī 苏 老 泉 二 十 七 shǐ fā fân dú shū jí 始 发 奋 读 书 籍
bǐ jì lǎo yïu huǐ chí 彼 既 老 犹 悔 迟
ěr xiǎo shēng yí zǎo sī 尔 小 生 宜 早 思
ruî liáng hào bā shí âr 若 梁 灏 八 十 二
duì dà ting kuí duō shì 对 大 廷 魁 多 士
bǐ jì chãng zhîng chēng yì 彼 既 成 众 称 异
ěr xiǎo shēng yí lì zhì 尔 小 生 宜 立 志
yíng bā suì nãng yǒng shī 莹 八 岁 能 咏 诗 mì qī suì nãng fù qí 泌 七 岁 能 赋 棋 bǐ yǐng wù rãn chēng qí 彼 颖 悟 人 称 奇
ěr yîu xuã dāng xiào zhī 尔 幼 学 当 效 之
cài wãn jī nãng biàn qín 蔡 文 姬 能 辨 琴
xiâ dào yùn nãng yǒng yín 谢 道 韫 能 咏 吟
bǐ nǚ zǐ qiě cōng mǐn 彼 女 子 且 聪 敏
ěr nán zǐ dāng zì jǐng 尔 男 子 当 自 警
táng liú yàn fāng qī suì 唐 刘 晏 方 七 岁
jǔ shãn tïng zuî zhâng zì 举 神 童 作 正 字
bǐ suī yîu shēn yǐ shì 彼 虽 幼 身 已 仕
ěr yîu xuã miǎn ãr zhì 尔 幼 学 勉 而 致
yǒu wãi zhě yì ruî shì 有 为 者 亦 若 是
quǎn shǒu yâ jī sī chãn 犬 守 夜 鸡 司 晨
gǒu bù xuã hã wãi rãn 苟 不 学 曷 为 人
cán tǔ sī fēng niàng mì 蚕 吐 丝 蜂 酿 蜜 rãn bù xuã bù rú wù 人 不 学 不 如 物
yòu ér xué zhuàng ér xíng 幼 而 学 壮 而 行
shàng zhì jūn xià zé mín 上 致 君 下 泽 民
yáng míng shēng xiǎn fù mǔ
扬 名 声 显 父 母
guāng yú qián yù yú hòu 光 于 前 裕 于 后
rén yí zǐ jīn mǎn yíng 人 遗 子 金 满 赢
wǒ jiào zǐ wéi yì jīng 我 教 子 惟 一 经
qín yǒu gōng xì wú yì
勤 有 功 戏 无 益
jiè zhī zāi yí miǎn lì
戒 之 哉 宜 勉 力
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诗经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 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风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秋夜寄邱员外 唐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哥 舒 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塞 下 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秋 浦 歌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秋浦歌 唐 杜甫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易水送别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惜时
无名氏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花落,人生容易老。
明日歌 清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大风歌 西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 南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渡汉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辛夷坞 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长安秋望 唐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书窗即事 南宋 朱淑真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秋日湖上 五代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