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论文

时间:2019-05-13 10:0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祝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祝福》论文》。

第一篇:鲁迅《祝福》论文

鲁迅《祝福》论文

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姓名:韦析篇

班级:市场营销三班

学号:20123203027

首先要提的是这篇文章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了,但是当初读的时候我是有些看不懂的,虽说鲁迅的文章往往都是这样的,但现在再回去读了第二遍之后,我发现我已经渐渐的理解的文章所反映的那些深层的东西了。

幸福的家庭总是一样的,不幸的 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祥林嫂的命运不是偶但是是必然,她的悲剧是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长期危害而造成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的人都是保持沉默,只有少数的人在发出由自内心的呐喊,然而这些小小的呐喊却改变不了这几千年来的固化思想,祥林嫂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有更多如祥林嫂般的劳动妇女深受封建礼教的摧残,她们没有幸福可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祥林嫂相比,我们是幸福的。那么,我们就要珍惜我们现有的幸福,不要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如若我们遭遇到什么不幸的事,依然会有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更多的是人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使祥林嫂精神完全崩溃,在她的精神世界里,有的只是阴间惨状,死鬼男人争夺,阎王爷锯尸,阎王爷代表神权,她是被吓死的,被封建统制通过祝福活活杀死的。

《祝福》里的过年是认真的,从送灶神到祝福,礼数周全,祭祀丰盛,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这“年终的大典”作为直接的生存手段,却给祥林嫂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直接主宰祥林嫂的命运。开篇就先描述了种种的习俗和风俗就是在为这篇文章奠定时代的基础,在那个年代无数的人们被封建礼的框框条条所限制住。祥林嫂就是那个年代里面众多妇女的代表,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厚实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安稳的日子。然而命途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失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生中,惨死在街头。

那么我们再来说说鲁迅先生,一直认为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驱者,思想前卫,语言犀利,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没有刻意去描述对于祥林嫂不幸的同情,但在我们读完整篇文章之后我们能发现,其实他对于这种现状的态度是悲愤的,很简单的理由就是,这篇文章主要描述的是祥林嫂的不幸,为何不直接以祥林嫂为标题命名呢?通过祝福这两个字,在阅读完全文之后,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这两个字的含义。

文章是表现生活的。而鲁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当时的社会的黑暗愚昧展示给读者。鲁迅用笔和黑暗作斗争,用文章来解放人们的思想,鲁迅堪称中国精神领域界的教父。鲁迅在文章中设计了一个麻木的祥林嫂,当她在面对别人的嬉笑时,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我想,这也表达了鲁迅那当他面对愚弱的国人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吧。

屈原曾经反复这样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想鲁迅在这文章中表达的也是这样的一种无奈。这种无奈是矛盾的,深深的折磨着他的灵魂,对于这样的灵魂,我是同情他的。然而,时代固然有它的局限性,却不是不可改变的,重要的不是封建的体制,而是在于人们冷漠的内心如何去改变,俗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的方面没有去做好,又从何说起去改变那千百年来不变的封建礼教呢?

第二篇:祝福鲁迅

祝福鲁迅

《祝福》简介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chuǎn),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第三篇:鲁迅论文

鲁迅的小说世界

文学院中文(4)班梁莹莹2011212994

鲁迅小说简介: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堪称中国的民族魂。在他的作品中体 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可谓整个时代的缩影。尤其是鲁迅的小说作品,深刻反映了民国时期黑暗的社会制度,吃人的封建礼教。在整个民族被压迫阶级及少数进步人士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做斗争的时候,鲁迅用他的笔写出了赤裸裸的现实、血淋淋的人吃人现象,用他的文字给黑暗的统治阶层沉痛一击。严家炎在《<呐喊><彷徨>的历史地位》中写道:“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是有夸大之意的,但足以体现了鲁迅小说作品的伟大。

鲁迅的“画眼睛”手法:

鲁迅在他的《我怎么做起小生说来》中这样写道:“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常在学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鲁迅在《祝福》里充分应用了“画眼睛”的手法,而且应用的相当精妙,在《祝福》里鲁迅共有十三处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这十三处的描写充分表现了封建道德传统是如何对下层穷苦人民进行毒害和摧残的。十三次对眼睛的描写,每次揭示的意义、表现的感情都不同,概括起来有四种:

一、揭示祥林嫂善良老实的精神品质。例如文中两次提到“顺着眼”,这三个字与“横眉竖眼”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现了祥林嫂善良老实、安分守己的性格。

二、揭示祥林嫂的痛苦与悲哀。例,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失掉了儿子,回到鲁四老爷家的时候,作者写道“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在那个时代里,丈夫和孩子就是一个女人的全部,当她两样都失去时,她该是何等的痛苦呀。

三、揭示祥林嫂性格和精神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例,“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揭示祥林嫂的悲剧已接近尾声,表示她的性格和精神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力,她已变得麻木。

四、揭示祥林嫂的挣扎、反抗和追求。例,“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单是一撇”,这一简单的眼神动作包含着祥林嫂对冷酷环境的强烈反感和沉默的反对。

在《阿Q正传》里,鲁迅也用到了“画眼睛”方法,阿Q在游街看到围观人们的眼睛时想到自己曾在山脚下遇到一只饿狼,“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对狼眼睛的精彩描绘,形象的展现了那充满杀气的眼神,此眼神已经令人十分可怕了,而后面却说人们的眼睛更可怕,这种对眼睛的精辟描画深刻揭示了人们的冷漠,揭露了那个时代的悲哀,也隐含指出了阿Q是被看死的。

此外,《在酒楼上》这篇小说也有“画眼睛”手法的体现,文中吕纬甫在讲述阿顺时描述道“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对阿顺没有其他过多的描写,但就这眼睛的描写就足以让人感觉到阿顺是那种单纯、清秀、明净的女孩子。

还有,《药》里牢头阿义的“红眼睛”,康大叔的“眼光正像两把刀”的眼睛, 《狂人日记》里乡间庸医何先生的“鬼眼睛”, 《伤逝》里子君的“孩子气的眼睛”。鲁迅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是贯穿于各部作品中的,并不是单一在某篇作品中展现的,妙哉!

通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鲁迅才很重视描写人物的眼睛。“画眼睛”法可谓是鲁迅作品的一大亮点,是他文章的标志性手法。

鲁迅小说的主要内容:

其实,鲁迅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看”与“被看”展开的。他曾在《<呐喊>自序》里讲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疑义的示众和看客。” 他在这里已经提出了国民的可悲之处,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国民大多都是愚弱的。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讲道:“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鲁迅的小说中大多是病态社会里被封建道德毒害的不幸人民,他们也正是那示众之人和看客,即“被看”和“看”的主体。

最明显体现“看”与“被看”主题的就是《示众》了,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就是描写了北京西城区一个犯人在街上被示众时围观群众的各种精神状态,无聊、冷漠、麻木。表现了封建社会里暴政统治下的群众,不是示众的材料,就是示众的看客。《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说:“试看路上两人相打,他们何尝没有是非曲直之分,但旁观者只觉得有趣;就是绑出法场去,也是不问罪状,但看热闹的居多。”

《阿Q正传》最后写道:“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由此可见,这些围观的看客真的是冷漠至极,他们去围观就单纯的是想要寻找一份快感,而这快感就源自于那“被看”的人被砍头,没有看到就觉得白跟了一趟,这是多么荒诞的想法呀,悲哉哀哉!

《药》里借华老栓的眼睛描写了夏瑜被砍头时围观者的神态,“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部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子,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一群愚昧无知的看客,伸长了脖子去看革命者的头颅是如何被砍掉的,当然,他们并不关心被砍的人是谁,他们只是想看到人头被砍掉落于地,他们只享受那一份所谓的“快乐”和“满足”,无知麻木的中国国民呀。

“鲁迅痛恨看客,也痛恨被看,他这种思想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折射。他生活中也是这样,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他留下遗言,“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看”与“被看是被鲁迅称之为“国民劣根性”的一种生存方式。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是永远的戏剧的看客。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看戏和演戏,即“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就成了中国人长期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这种生存方式反映了看客们集体无意识的国民劣根性。

“看”与“被看”这一艺术群体形象是鲁迅个人经历对现实生活和民族积习的折射。这一意识,应该发端于早年仙台那个著名的“幻灯事件”。民族的忧患与个人责任感的强烈碰撞使他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劣根性的灵魂,以尖锐的笔锋唤醒那沉睡的人们,以铿锵的文字砸碎那绝无窗户而又万难破毁的铁屋子。

鲁迅小说中偏激的观点:

当然,鲁迅对中国旧道德的批判也有片面化、偏激化的倾向,有夸大化、歪曲化的谬误。他一方面揭示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所受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又带有性别歧视,有着明显的“女人祸国论”倾向。在《阿Q正传》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里有这么一段话:“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毁掉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

鲁迅的论断未免过于偏激,我并不是站在女性角度要为女性辩白什么,只是在为红颜

叫屈,将硕大一个王朝的覆灭归到一个小女子的身上,未免太难让人信服。难道长得美也是一种过错吗?没有君主的极度迷恋,这些红颜纵有天仙之貌,也登不上这罪名昭著的历史舞台啊!没有君主的昏庸无能国家也不会灭亡呀!

商和周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妲己褒姒,那昏庸的商纣王和周幽王也不会创出千秋伟业。秦的灭亡也假定是女人?女人也太冤了吧。众所周知,秦是暴政而亡的。又怎能将罪名归于女性呢? 再说到貂蝉,虽说是由于她,吕布才杀了董卓。可若他们父子关系一直融洽,那恐怕四大美女齐上阵也无济于事吧?

鲁迅的作品就像一把利剑直刺封建旧道德旧观念,可为什么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鲁迅 却保留着如此偏激的“红颜祸国论”呢? 红颜本无罪,何必称祸水。封建观念的影响真的是根深蒂固呀,就连伟大的鲁迅先生也不能完全摒弃封建旧思想。我并不是说鲁迅先生保留着封建思想,只是他的某些观点确实有待商榷。起码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女人祸国论”的确是过于偏激了。

总的来说,鲁迅先生确实是伟大的,它开辟了现代小说的新时代,其犀利的笔锋,精辟的手法,铸就了现代文坛的璀璨明珠。鲁迅的小说世界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珍宝,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开掘,去发现,去品味。

第四篇:关于鲁迅论文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展现的只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江南小镇风物图,秀美的景致、豆麦的清香、淳朴的民俗以及一大群天真质朴的孩子,足以让人产生某种幻觉。但一联系前文“我”两次看京戏的情景,就完全不是一种印象了。戏院里“咚咚惶惶之灾”,由板凳“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工具”,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下的奇特而沉重的印象来重读我们早已读熟的文章,不得不有新的感觉感受,新的发现及新的眼光。再回忆鲁迅写在赵庄的看戏,竟至于如此的烦闷,其意并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来折射自己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些“看戏”过程中不同寻常的感觉感受,使人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扩张、霸占,对个体生命的挤兑、迫压使人产生甚至于生命的威胁感,实在是与后面的清闲不可比拟的。然而这种同现,正是产生了无法超越、剥离的负罪感与现实体验,以儿童视角描绘的鲁镇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在此时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心中无尽的伤痕与莫名的惋惜,鲁迅同样是以陌生化的视角来建构整篇小说的,前面删节的部分是于现实中的陌生,无法融入现实的体验,而后面则是一直以一种腼腆的姿态来回报当地不同人的相同热情,同样没能沉于“故乡”中,于是鲁迅思想的“中间物”的意象跃然纸上,这种回望与展现都不能完成的中间性,是作品中的“我”与作者的再度结合,从而在更深沉次上体现了现实主义。

钱理群在剖析鲁迅的思想时曾指出鲁迅作为现实主义者,最根本的含义,在于他彻底地屏弃了一切关于绝对,关于至善至美,对于全面而无弊端,关于永恒的乌托邦的神话与幻觉世界,杜绝一切精神逃薮,只给人们留下唯一的选择——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缺陷、速朽,并从这种正视中,杀出一条生路。对于故乡的回忆,无论是真实的散文的语言,抑或自叙式的小说笔调,鲁迅都带有原乡情调似的追述展示绝对澄澈的世界,这种童话般的生活作为永恒的乌托邦的幻觉于不真实中表现无法企及的现实的悲哀。陌生化的视角,不是简单的怀乡和描述,而是更突显了屹立于“故乡”中的外乡人形象,这种无家可归的绝望的苍凉,构成了鲁迅极其作品“荒凉感”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田园牧歌实际上是现实的坟墓中葬送了现实,田园牧歌对于鲁迅自我只是回忆中爱的体验,却又背道而驰。鲁迅自己曾说“爱之转而畏惧于爱,最终逃避爱”,这些有关爱的回忆,造成一种距离感,可以使他摆脱爱的重压,更投入的反对现实。

“爱是奢侈品,在这样的人间”,先生正是于这样的彷徨的无地中以最深刻忧患的灵魂建构起一座丰碑,在田园牧歌中践行现实主义。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黑暗灵魂的舞者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有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另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个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的生死、个人肉体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纬语,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同时他将自己置于更为黑暗、孤独的世界里,在自我的虚无与复仇中寻找光明。

残雪说:艺术,就是黑暗灵魂的舞蹈。从复仇到虚无,鲁迅先生揭示了整个人类灵魂的存在状态,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哲理,这种对人性的孤独者的守望,恰似黑暗里的一首舞曲,在痛苦中将艺术留给后人。

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人生的思想随着我们的阅历渐渐成熟、改变,在少时读鲁迅先生,那是一首略带忧伤的儿歌,淳美中却又另带别质;很久前读先生,那时一首激进高昂的爱国歌曲深沉却又另蕴他意;现在读先生,是一幕幕轮番上演的对心灵与现实拷问的话剧,痛苦而又深涵哲意,就仿佛是广袤的沙漠里野草的鸣动,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成色才依稀可见,而我只能在此写下此刻的认识与见解,或许短暂,或许肤浅,但正如先生对历史承担的决绝,虚无中也自有那一份真意。

第五篇:鲁迅《祝福》

吃人的社会,女性的墓碑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思想意蕴

【内容摘要】鲁迅——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面对着“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①”他只是一往无前的用血肉之躯去刺破天空无尽的阴霾与黯淡。即使遍体鳞伤,即使奄奄一息,他犹不悔!他的作品从来都连接着人性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辛亥革命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小说《祝福》就是在那吃人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全文承袭鲁迅一贯的写作风格,无关华丽,更无期期艾艾,有的只是深刻到灵魂里的沉痛与悲凉。值得细细品读。

【关键词】鲁迅 祥林嫂 鲁四老爷 “我” 祝福 吃人 女人的墓碑 无奈与悲凉

一、绪论

(一)关于鲁迅

从古迄今,无论哪个时代,繁荣也好,萧索也罢,社会流毒和弊病总会在历史的湖面掀起浪花抑或留下斑斑痕迹。都说文人是社会的良心,他们总会站在时代的悬崖以尖锐深刻的笔触去打量这个世界,而其中的艰辛与孤苦或许只有他们自己了解。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文人,他就是一颗随着社会和人性本质而或跃动或枯竭的良心!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普通的中式长衫,刷子一样向上竖立着的头发,仿佛一个隶书的“一”字似的浓密胡须。朴素的形象一如他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品质。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先生曾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的而不没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吧,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至于自己,却也并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侯似的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②”就是这样一个寂寞者而又幸福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经典。无论是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还是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或是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等,鲁迅的作品仿佛一把锋利的刺刀,笔直的插入敌人的胸膛。他用虔诚得如婴孩的心去剖析和拷问社会的良心和人类的灵魂。艰辛如他,悲孤如他!

很多学者认为,鲁迅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的宝库,诚然,他的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思想史上不亚于古代的经,可以说是近代文化史上的经书。“说它是宝库,可以说鲁迅所处的时代脉搏、面貌都在他的作品里体现了。鲁迅他本身就是一部那个时代的历史。同时,鲁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时时代精神结合的最好典型。在那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鲁迅在二者的结合上,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高峰与追求。至于他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对世界,他的理念,他的信心,他的奋斗,他的牺牲,这种精神更值得中华民族子孙代代相传。”因此我们可以坚定地说,鲁迅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屹立在民族风尖浪头的一杆领航旗帜,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当之无愧的“民族之魂”!

(二)初谈《祝福》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是鲁迅作品的极具代表意义的名篇之一,也是鲁迅超人才华的艺术结晶,更是他关于革命和未来独到思想的印证。

这一时期的鲁迅曾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对现实感到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封建宗法观念、封建礼教思想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为此感到深深地忧愤与悲凉。因而鲁迅在他的《祝福》里,尖锐、犀利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祝福》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抨击和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没有灵魂的人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瘫痪着没有灵魂的人的国家是社会的悲哀,苟延残喘着没有灵魂的民族是时代的悲哀。

不得不说,无论帝制是否被摧毁,只要维护封建社会的基础没有动摇,如果民众的封建腐朽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哪怕再汹涌的革命或改革,人们仍不过从“暂时坐稳了的奴隶时代”活到了“打了花边或蝴蝶结的奴隶时代”。《祝福》就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人身上剔出了个人、国家、民族甚至是时代的流毒和弊病,剑锋直指其顽固的劣根性和奴性。单从作品的选题上看,作者就颇具匠心。以“祝福”为题,“祝福”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一般“祝福”是指那些买得起福礼爆竹之类的富贵人家必须举行的年终大典。是当地的一种祭祀活动。而乞丐祥林嫂偏偏就死在这富人祝福声中,烟气缭绕的街头,一喜一悲,使祥林嫂的悲剧获得了强烈的对照,以乐景衬托哀情。使其命运悲上加悲,使这个社会显得冷而又冷,有力地表达出作者对封建神权,对那些剥夺了别人幸福还永不满足,又正在贪婪“祝福”的人们的无比憎恨。以《祝福》为题,更为含蓄,也更为辛辣。然而,“祝福”不仅仅是对“吃人”主题的开掘,还是作者对革命前景、对未来新社会的一种积极的向往和希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③”鲁迅先生就是位孤独而执着的开路者,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惨淡经营,目的就在于唤醒麻木的民众,唤醒沉睡的民族,唤醒人类最深刻最纯粹的良知。

一、“吃”与“被吃”

鲁迅小说《祝福》写作背景是辛亥革命之后,如祥林嫂、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一类皆是“踏踏实实”生活所在的阶级社会之中。何谓阶级社会?(1)阶级社会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社会有几个发展阶段: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2)社会学概念,阶级社会与“原始社会”有一定对应关系。即人类社会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逐渐结束了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形态,产生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一个经济上永久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而且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相对稳定,具有封闭性和非流动性。被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向上流动。他们要么诉诸于宗教,要么反抗统治阶级的支配。一旦反抗发生就必然要触及乃至颠覆社会结构,因而具有革命性。在阶级社会中,革命是唯一的流动途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1〕

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森严的阶级性质和等级性质将人性最原始的纯粹和良知削平、打磨得所剩无几,那形形色色的面具下隐藏的是一张张虚伪、势利、冷漠、残忍、愚昧无知、无耻的丑恶嘴脸。亲情、友情、爱情在阶级里面不过一场虚幻的梦,抑或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吹弹可破。“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④”、“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⑤”便是阶级社会种种黑暗与疯狂的真实写照。

在鲁迅小说《祝福》笔下的时代,无情无义更无爱。处于统治阶级金字塔顶部之流本质就如同一只只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露出嗜血的双眼和獠牙,等待着下层的羊羔一点点的送入它们饥肠辘辘,永不厌倦的口中;甚至打着伪善的嘴脸,一步步为自身竖立起绝对的统治和权威,目的不过让被吃的猎物心甘情愿地被吃,从而享受吃的过程中猎物在自身利爪面前那种温顺的缱绻与挣扎后的快感。在剥削和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吃与被吃的时代,统治者更加疯狂无节制的索求,而处于被压迫地位的民众(如故事主人公祥林嫂之类),在经历一次次被宰或待宰的悲惨遭遇之后,不得不向自己的命运低头,向灵魂下跪,进则阿谀奉承,退则明哲保身。甚至“以五十步笑百步⑥”,愚昧麻木得如同行尸走肉。这就是“吃”与“被吃”时代的社会现实,让人无奈中更透无尽悲凉。

鲁迅先生在《论第三种人》一文中曾这样说过:生在阶级社会里,要想做一个超阶级的人,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恰如一个人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生在封建社会中的祥林嫂是不可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园囿的,她正是被封建社会的四大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扼杀致死的。

(一)鲁四老爷:封建礼教虔诚的教徒

在“吃人”的社会中,《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无疑是封建礼教最“虔诚”的捍卫者,文章虽然没有对鲁四老爷的外貌进行描述,但小说一开始就介绍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又“大骂新党和康有为”。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鲁四老爷具有旧社会普遍的传统老学究的模样,表面上是斯文儒雅,又自命清高,本质上腐朽不堪。众所周知,辛亥革民已经过去十余年,鲁四老爷却还在大骂新党和康有为,这只能表明他要装做关心国事,其实并不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他思想的迂腐守旧,连康有为的思想都难以接受,那么孙中山的理论更无法理解。这样短短几句话,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作品对于鲁四老爷的书房的交代颇具意蕴。“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段十分细致的描写则集中进一步体现了鲁四老爷的的身份,爱好以及立场。书房里的两本书都是宋代理学的入门书,一幅对联也是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文章。但是似乎陈抟老祖的“寿”字在这儿有些不合时宜,陈抟老祖是科举不中而去做道士的,好象和书房的气氛格格不入。这恰恰却可以看出“道学先生”鲁四老爷的另一面;这些也为此后,从他初见祥林嫂即“皱眉”,一直到祥林嫂死后还大骂“谬种”,他的一系列行为埋下伏笔。无疑这样的述写都极好的刻画出这个道学先生冷酷无情的面孔及他对封建礼教那种近乎神祗的顶礼膜拜。而作品着重点在于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态度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即并不是地主阶级如何在经济上、政治上剥削和压迫农民阶级的问题,而主要是封建社会遗留的妇女问题。其实,不仅是鲁四老爷,小说中的其它人物,如祥林嫂的婆婆、大伯、先后两个丈夫、短工、柳妈、卫老婆子以及镇上的那些神情冷漠的人们,刻画在作品中旨在说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倡导,封建礼教通过种种渠道,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它的影响,就如同一张看不见大网,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成了笼罩在祥林嫂头上的一种极其可怕的传统的习惯势力。小说批判的锋芒,是指向整个封建宗法制度,特别是以思想和道德规范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封建礼教,而非仅仅限于个人。小说深刻的主题在于揭示:封建礼教是怎样无情地吞噬了一个无辜、善良而又勤劳的农村劳动妇女,而不在于追究迫害祥林嫂的“元凶”、“首恶”。当然,做为一个封建理学道德的信奉者,鲁四老爷无疑是作者鞭挞的对象,然而作者鞭挞他的目的,是为了揭露封建理学道德的残酷性和虚伪性。这样的一个反面人物却为全文主旨的表达起到十分重要的烘托作用。

如果说祥林嫂的一生是一场悲剧,那鲁四老爷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因为也许他至死都无法接受和理解新思想、新社会、新潮流,却被自己抑或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给荼毒着,也奴役着,更可怕的是他自己浑然不知,实在可恨又可怜。鲁迅先生写《祝福》旨在拯救国民于水火,他不吝惜于自己的力量,更寄希望于更多的和他一般有“良知”的人,能“懂得人”的人。因而他在无奈和悲凉中“祝福”着,也期冀着。

二、女人的墓碑

曾经有人怀揣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⑦”的雄韬伟略,立志救国救民;曾经有人登临而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⑧”怎奈世俗太肮脏,即使大声恸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⑨”也无力扭转乾坤,一个孤独的行者,最后落得怀石沉江,成为历史永远的遗憾——那人便是屈原。而鲁迅先生之于屈大夫,纵然古今相隔,却有着同样火热而执著的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⑩”一个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却是世界上最孤独者一类,他没有如同当时御用文人般大肆鼓吹社会主旋律,而是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触祥林嫂一类生活在时代最低处劳动人民的真实魂灵。字字锥心,声声泣血,鲁迅先生就是用这样一颗良知的心感动了亿万同胞。

(一)祥林嫂:一场灵魂的谋杀与救赎

祥林嫂是《祝福》一文鲁迅先生浓重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祥林嫂的一生是坎坷悲惨的一生,最终沦为乞丐的她,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亲悲惨一生的深刻写照。她的一生是对中国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她的死更是由于一场灵魂的谋杀与救赎。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深刻的叙写让我们见证了祥林嫂一生几次重大的转变过程。

一)、模样周正,健壮耐劳的祥林嫂

祥林嫂“年纪二十六七”,脸色虽然“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儿“周正”,“手脚壮大”,“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被四婶留下后,她做工手脚麻利,干起活来也“抵得过一个男子”,能“彻夜的煮福礼”,以至于鲁四老爷家最后“竟没有添短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是十分艰辛的,“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事实证明,她确实安份耐劳。作者用平凡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祥林嫂确实是一个劳动能手,也为后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设置铺垫。二)、被迫改嫁,“强力反抗”的祥林嫂

在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的封建礼教奴役下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地位卑微甚至没有任何地位的一类群体。祥林嫂嫁给了一个现在只有十六七岁的又已经死去了的丈夫,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人家的人,死是人家的鬼,所以,她的婆家要把她抓回去,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个婆家做事先是鬼鬼祟祟,“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然后是十分强悍野蛮,他们待祥林嫂到河边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躲在白篷船里的两个男人,又是“跳”,又是“抱”,又是“拖”,最后是把祥林嫂“捆了躺在船板上”。他们像对待一只牲畜一样对待祥林嫂。读到这里,读者不禁扣问他们为什么敢这样做呢?这就是那些所谓“三从四德”——封建的“夫权”在纵容着他们。

祥林嫂不肯改嫁,甚至在成亲那天撞香案角寻死,“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然而还是徒劳,被人“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可以看出,祥林嫂再嫁时出格的哭闹, 与其说是对压迫的反抗, 还不如说是对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戒律的恪守。后来她之所以安心跟了贺老六, 还“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拜过堂之后, 她与贺老六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 她没有理由不尽为妻之道。可谁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旧社会伤寒病流行,这种本来可以治好的病,由于医疗落后,造成大量病人死亡;贺老六可能是被传染了,加上自己又不懂卫生知识,“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然而“祸不单行”,儿子阿毛又被狼衔去了。这样,族权这条绳索又绞到祥林嫂的脖子上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三)、家破人亡,失魂落魄的祥林嫂 从作品的描写来看, 祥林嫂对祥林的死、贺老六的死、阿毛的被狼叼走等等, 没有任何责任。但是由于改嫁、丧夫、失子这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原本“暂时坐11”的女人精神濒临毁灭的边缘。稳了奴隶○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堂前时,她“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着泪痕”,身体和精神是大不如前了。她泣不成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她的阿毛的悲惨故事。对于祥林嫂来说,儿子被狼吃掉,是因为自己疏忽大意,“于心有愧”,所以阿毛的死成了她心灵上无法医治的创伤,久久不能释怀。她企图借助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以减少自己思念的痛苦,结果越说越想,越想越说。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追述,而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始终在折磨她。然而当祥林嫂三番五次地讲她的阿毛的故事时,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再加上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一边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另一边祥林嫂却还在为自己命运不断挣扎着,再后来听取了柳妈这个“好心人”的劝诫,被认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需要捐门槛,遭受“千人踏,万人跨”才能赎罪。为了捐门槛,她默默忍受,把历来积存、用血汗换来的钱捐了门槛。当她以为赎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筷子时,四婶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举动彻底打破了祥林嫂的幻想。这时,“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地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这是封建礼教对她的一次最致命的打击。祥林嫂终于明白了捐门槛不过是一个愚弄,而自己昼夜渴望的救赎的念头不过是一场幻梦。四)欲活不能、想死不敢的祥林嫂

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肉体上的折磨,把祥林嫂逼上了上街行乞这条绝路。她精神上无任何寄托,生活上无任何依靠,行为上无任何归宿。谁也可以管她,谁也可以不管她。她无衣无食,饥寒交迫。她可能还有一点点思维能力,因为她还没有死去。她欲活不能,想死不敢。但终于在河边上遇见了“我”。五)惨死雪地、横遭唾骂的祥林嫂

在离开这个“把她往死里赶”的人间的前夕,“头发已经全白”的祥林嫂想到了魂灵,她想到了阴间,想到了两个“死鬼的丈夫”,想到了阿毛。于是终于向“识字的、见识得多”的“出门人”“我”提出了一个猝不及防的难题:“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也许有罢,——我想。”“我”吞吞吐吐的回答。当她从宿命论向无神论迈出了第一步时,也走上了生命的终点,祥林嫂终在年尾人们“欢乐祥和”的祝福气氛中,冻死在雪地里。但她的死讯传到鲁四老爷的耳朵里时,鲁四老爷却骂她是一个“谬种”,原因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更加可悲的是,那些与祥林嫂处于相同命运的短工们,表情也极为冷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更增添了祥林嫂的死的悲剧色彩。

著名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的确,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可以说是一直处在被压迫的地位。男尊女卑的思想贯穿始终。封建礼教让女性没有人身和活动的自由,更没有平等和权利一说。女性不仅在现实中受到男性在政治上的歧视,压迫和奴役,而且在文学中也同样受到男性的“文学虐待或文本骚扰”以及审美变形,异化,扭曲和奴役。女性的个性完全被压制,扭曲。虽然也有一些女性会起来反抗。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封建礼教的约束,活动与思想的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她们无法直接接触到社会最现实的一面,无法看清历史潮流,无法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有些虽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却缺乏实际生活的经验,只是简单的恪守教条。面对社会对女性的不公的压迫和奴役,她们只是单纯的以一种浪漫主义的不成熟的反抗方式试图改变这种状况。而如祥林嫂一类生活在社会低层面的无知识、无思想的劳动妇女群体连反抗意识都没有,她们连什么是反抗都不知道,甚至觉得反抗就是罪恶。她们这样的群体是可悲的,这样的社会更是可叹。从而也反映出作者面对此类现状从心底里迸发出的深刻的无奈与悲凉。

参照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一段被人们广泛引用的精辟论断: “《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 极其深刻, 使知人世惨事, 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他话中的“牺牲者”三字大体触摸到了鲁迅先生倾心描写的祥林嫂形象的真正内涵。诚然,在封建礼教的残害下,祥林嫂一生的坎坷悲剧只是成为了亿万个中国女性墓碑的一个缩影。

如果不能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不从根本上动摇封建思想的权威,不从思想上唤醒每一个被封建礼教荼毒的人的灵魂,祥林嫂的悲剧、中国广大女性的悲剧还会重演,并且一直重复下去。这也是鲁迅先生的“祝福”内容。然而鲁迅先生最终没有能找到完全唤醒民众的思想,唤醒一个民众,一个时代的灵魂的正确方法,没有实现他救国救民的报复,或许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痛与遗憾,更显无尽悲凉。

(二)、“我”:不是凶手的凶手

正所谓“事出有因”、“行必有果”,如果说祥林嫂的悲剧是注定的劫数,那么文章中对于“我”的形象的塑造更是使得这场悲剧变得更加尖锐深刻。“我”看似一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却有意无意的成为了那场悲伤轮回的助推器,对全文主旨的抒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鲁迅先生匠心独运,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触摸那一时期知识分子的灵魂世界,揭示他们的心路历程,带有深刻的审视反思意味。或者说,这场女性的悲剧,“我”成了不是凶手的凶手。在整个故事构造和思想意蕴的表述中,“我”扮演了多重但却十分特殊角色,具体表现在:

一)孤独的漂泊者

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个与鲁镇社会格格不入的异类。从前离开鲁镇,从弥漫着浓重封建宗法和迷信思想的农村走出,进入受到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的都市中,满怀希望追求别样的新的生活。可现实的黑暗混乱与重重矛盾,使“我”感到苦闷彷徨,甚至觉得前途迷惘,无路可走。这时故乡的丑陋一面可能变得模糊,而故乡鲜美生动的一面日益清晰起来,于是“我”怀着寻求慰藉与希望得到排解的心理重新回到故乡。但回去之后,“家”已不存在,而在我离去后的几年里,故乡竟丝毫未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切都没有改变。祝福的习俗、各种祭祀活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鲁四老爷依然在骂早已成为保守派的康有为为“新党”;几个本家朋友“也都没有大改变”。这种一成未变的情形与思想上难以沟通的窒息令“我”度日如年。因此,故乡之行不仅未让“我”找到精神上的皈依,反而使“我”陷入了更大的苦闷之中,“我”像逃跑一般地“明天决计要走了”。如此看来,“我”从混乱黑暗的都市来到故乡小憩排遣,又从封闭窒息的故乡中逃离而去,“我”在中国封建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也找不到一个契合点。在“我”身上,折射出了那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共有的精神状态,他们游离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找不到心灵栖息的树,成为了一个精神上孤独的漂泊者。二)悲剧的见证人

小说开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视角,写“我”离开鲁镇后又回到了鲁镇,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由此可知,祥林嫂的故事是镶嵌在“我”的故事中的。在追叙祥林嫂的故事的时候,“我”看似隐身不见了,取而代之以第三人称叙述,事实上“我”是站在故事的背后客观冷静地叙述祥林嫂初到鲁镇,被逼再嫁,二到鲁镇,沦为乞丐及惨然离世的悲惨经历。作为悲剧故事的见证人,“我”几乎见证了一个女性的生命被践踏遭毁灭的整个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当祥林嫂遭遇了一系列肉体和精神的连环打击之后,弥留之际想到了魂灵和阴司,恰好碰见了“我”。“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尤以特别的是“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一细微的神态描写更将祥林嫂心理痛苦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恰恰在“我”站立发愣的时候,“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神神秘秘、絮絮叨叨的话语将故事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也许有罢,——我想。”得到“我”模棱两可的回答后不久,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最终画上句点。这场悲剧本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凶手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讲我却成为不是凶手的凶手。因此,“我”作为作者这一特定形象的出现,既是线索,串连起了这两个故事,又作为一个见证人来叙述故事,有助于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也有利于“我”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深剜社会、人世的精神毒瘤。

三)愚弱的逃避者

鲁镇社会的封闭窒息、迷信落后,鲁镇人们的麻木愚昧、冷淡浅薄是“我”决计离开的一个因素,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祥林嫂临终前对“我”的追问,使“我”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而“我”的“说不清”的回答很难说与祥林嫂的死不无关系。

关于祥林嫂的三个提问:①人死后有没有魂灵?②有没有地狱?③死去的家人能否见面?我们从这些不难知道,祥林嫂沦为乞丐以后一直是在生的艰难与死的恐惧中痛苦地挣扎着,而她苟延残喘至今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对死的恐惧的精神支撑,因此这三个问题是一直萦绕在祥林嫂心头的挥之不去的难题。当她遇到了“我”这个见过世面的读书人,于是似乎是本能地郑重地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祥林嫂此时的心理,似乎可以肯定祥林嫂因为生之艰难而宁愿去死,又因为对死的恐惧,她趋利避害,宁愿相信人死后没有魂灵也无地狱。如果“我”给了祥林嫂这样的答案,也就求证了祥林嫂的怀疑,那她的死亡之路或许可以走得轻松一点。但“我”先是顺应迷信,而后又含糊其辞的搪塞着回答,这一切摧毁了她心里原有的疑虑,加深了她对魂灵和地狱的肯定,最终使她在对死的极度恐惧中凄惨离世。在这里,祥林嫂对死亡的提问“却将自认为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我置于困境:我既对这类形而上意味的深层问题缺乏关注与思考,面对祥林嫂的追问,又落入‘说出真实’与‘说谎’的两难境地,我终于以‘说不清’即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2〕回避了对其追问的明确回答。”先是逃避了祥林嫂的追问,后又欲逃避祥林嫂死亡给自己带来的心理负担,于是再次决计明天离开,让福兴楼的鱼翅去安慰和忘却内心的不安和欠疚。同时又为祥林嫂的死找到了更好的理由,以为像她这样的玩物死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虽不乏愤激之意,沉痛之感,但我的内心反而“渐渐舒畅起来”,以至于第二天起来时“懒散而且舒适”,这是我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之后的解脱法,用忘却来逃避对这件事的责难。因此,我之再度离开故乡与其说是逃避这个窒息的环境,逃避祥林嫂之死带来的不安与自责,不如说是在逃避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逃避着一个知识分子必然要面临的社会矛盾。四)彷徨的自省者

但看小说中的“我”,虽然“我”再度离开多少含有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性,但小说并不限于“我”为逃避而找种种理由来排解,更为重要的是“我”由此而深入地开掘自己的灵魂,反思传统文化下人们的生存现状。当祥林嫂以一个“灵魂审问者”的角色一再追问“我”的时候,我也就把自己放在了灵魂的审判台上;当我仓皇逃离祥林嫂的追问后,却又背负上了沉重的精神十字架,不得不拷问自己的道德良心;当听说祥林嫂就在那一晚去世后,我回忆起祥林嫂的这悲惨的一生,深入地体察到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强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挖出了“我”人格和灵魂的分裂,我痛恨愚昧落后的鲁镇文化,痛恨伸向祥林嫂的无名黑手,但在现实问题面前,却缺乏与之彻底决裂抗争的勇气。面对落后的封建意识形态,“我”无招架之力,不仅暴露出本质上的软弱与浅薄,还透视出了内心深处与之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正是这一种彷徨中的反省,让我们听到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挣扎、徘徊、忧虑和无奈,听到了社会矛盾、文化矛盾相互碰撞的声音,鲁迅先生正是通过“我”对封建宗法和迷信思想残害生活在社会底层一类尤其是女性的这一黑暗现状的自省与反思,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唤醒效应和震撼效果,激发他们自身更加深刻清醒的反省、困厄与思索,进而期冀着更多民众的觉悟和社会的彻底变革及新时代的到来。

吃人的社会,女性的墓碑,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注释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纪念刘和珍君》第二段。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故事会》周刊第七十四期。②鲁迅《呐喊·自序》。③鲁迅《故乡》。

④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⑤唐·白居易《卖炭翁》。

⑥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⑦战国末年·屈原《离骚》。

⑧战国末年·屈原《楚辞·渔父》。⑨战国末年·屈原《离骚》。⑩鲁迅《自嘲》。

11鲁迅《鲁迅全集·灯下漫笔》○。

〔1〕《汉典》关于“阶级社会”条。

〔2〕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出自《汉典》关于“中庸之道”条。

下载鲁迅《祝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祝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祝福读后感(通用)[大全]

    鲁迅祝福读后感(通用9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祝福......

    鲁迅 祝福 教案

    祝福鲁迅 教学目的:通过本文的学习,思想上:了解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 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故乡鲁镇:闭塞落后愚昧迷信 (讲理学的老监生:比先前并没有什麽......

    鲁迅《祝福》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鲁迅的《祝福》, 文章的题目是祝福,那祝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课前都有预习了,祝福是旧年间江浙一带每年除夕之前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是忙......

    鲁迅《祝福》教案[精选合集]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全文,能够具体说出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能说出文章所采用的的倒叙的叙事手法,并能分析并说出这种手法的作用......

    鲁迅祝福读后感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祝福》与《伤逝》中女性的婚姻恋爱悲剧对比与总结 陈丹青说鲁迅先生写的东西很好玩,而且这特点尤其以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最为突出。不错,先生在小......

    祝福 By 鲁迅 读后感

    女人的命运 看完《祝福》,我的心怎么也不能平静,怪作者为什么如此狠心,把祥林嫂写得这么惨;既然第二次再嫁,使她忍受失夫丧子之痛,就不应该让她再到鲁镇来遭受别人的白眼,让她到一......

    鲁迅《祝福》读后感

    《祝福》读后感 1、《祝福》读后感 刘晓龙(350) 一个彷徨又无助的身影,一个单薄又模糊的身躯,无力地向前,最终又无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鲁迅《祝福》读后感。"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

    鲁迅 祝福 教案

    祝福鲁迅 教学目的:通过本文的学习,思想上:了解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故乡鲁镇:闭塞落后愚昧迷信 (讲理学的老监生:比先前并没有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