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 祝福 教案
祝福
鲁迅
教学目的:
通过本文的学习,思想上:了解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故乡鲁镇:闭塞落后
愚昧迷信
(讲理学的老监生:比先前并没有什麽大改变
大骂其新党
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本家和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麽大改变
年终大典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主要人物是谁?(祥林嫂)
她的身份是什麽?(寡妇、女佣、再嫁寡妇、女佣-----社会下层劳动妇女)
她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先后两次丧夫,独子惨遭狼吃,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死前景况:(四十上下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悲哀仿佛木刻,提着空破碗,拄着破竹竿-----纯乎是一个乞丐)
2. 写出:其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夫小十岁,初婚不幸。丧夫受虐,勇逃魔掌。
初做女佣,勤劳能干。被卖再嫁,出格反抗。
亡夫丧子,连遭不幸。再做女佣,备受歧视。
沦为乞丐,饱尝炎凉。惨死雪夜,仍被咒骂。)
3.分析: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现是劳动妇女的特质?(手脚都壮大、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然而反满足-----安分耐劳勤快能干)
(“变成奴隶“还万分喜欢”--------最后“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现是一般劳动妇女所不具备的特质?
(并不逆来顺受,敢于奋起反抗:逃出婆家,反虐待;出格地闹
反迫害;求捐门槛,反命运;询问魂灵的有无,怀疑神权统治。
屡遭不幸打击,仍然坚韧坚强:在丧夫丧子又被赶“真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要寻求自食其力的活路
面对鲁镇人们“又冷又尖”的嘲笑“总是瞪者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4.讨论:这样一个勤劳、坚韧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为何命运如此悲惨?(试深入分析一下造成她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点拨:两次丧夫和失去爱子均属不可避免的天灾;
婆婆的虐待迫使她逃出,过上“满足”的生活;
婆婆的强卖反使她“交了好运”有夫有儿;
两次在鲁家做女佣均没有受肉体的打骂虐待和工资的克扣
5.自行组成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哪麽,真正造成她不幸的原因是什麽?是从什麽开始的?
课堂小结(略)
布置课后作业:以“试析造成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为题,写一篇500字的文学评论。
6:课后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鲁迅本文揭示的“礼教吃人”的主题;明白一个人不能盲目的反抗命运
教学方法:师点拨,置疑,生讨论发言
教学步骤:1:检查作业(抽查)
2: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先看祥林嫂反抗精神的表现:
逃出婆家却到讲理学歧视寡妇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家;
反抗被卖是为了遵从“从一而终”的礼教,却不知贺老六是个可以依托的好人;
想自食其力坚强地活下去却又来到被封建礼教统治着的鲁镇和鲁四老爷家
想摆脱被歧视的境遇却采用并不被人们认可的捐门槛的方式
所以说,主观上,祥林嫂虽有反抗精神,但受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但她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层并不自觉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我们不能苛求她。
再来看她先后两次到鲁镇人们对她的态度有何变化?
第一次:鲁四老爷:皱了皱眉 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人们:都说她“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第二次:鲁四老爷:暗暗地告诫四婶:“这种人---败坏风俗的---不干不净”
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却冷冷的;笑影 又冷又尖
女人们带着“鄙薄的神气”
大家对她“烦厌和唾弃”
他们的笑容和声调“是在嘲笑她”
为什麽有这麽大的变化?谁的话揭破了谜底?
柳妈的话:“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什麽大罪名?-----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夫妻有别“别”在何处?
男人可以借七种借口遗弃妻子并可拥有三妻四妾
女人只能必须遵从“三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且“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他们注定妇女必须过那掩藏的生活,而使妇女的再醮(再嫁)成为犯罪行为。崇拜贞节-----这是理学家在妇女界中竭力鼓吹的---变成心理上的固定的理想,妇女因此须付社会道德上的责任,而男子则对此享着免杀的特权。妇女更须负责以保全名誉而提高品格。这一点,男人家也常热烈予以赞美,盖至此其主眼已从寻常家庭妇德转移于女性的英雄主义与节烈的牺牲精神。”
--------林语堂《吾国吾民.第五章.妇女生活》
“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
----------鲁迅《我之节烈观》
小结:全镇人都将学和礼教奉为金科玉律,她一个下层妇女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一妇两嫁怎不会被视为“败坏风俗的”败类受到歧视、鄙薄、嘲笑、厌弃呢?所以即使做了乞丐,人们也不给她施舍,并对她的死十分冷淡,甚至她生前“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卖命服务过的主家鲁四老爷还骂她“是一个谬种”。
这样说来,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残害祥林嫂的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封建礼教思想,是鲁镇上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们,是他们组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礼教这把软刀子杀害了祥林嫂。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礼教思想的驱使,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角色。所以可以这样说,本文表现的是一出“礼教吃人”的悲剧。
鲁迅生前好友许寿裳先生说:《祝福》的主题“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其实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被礼教吃掉的又何止一个祥林嫂?看看古徽州和全国各地遗存的贞节牌坊,哪一座牌坊下不埋葬着一个被礼教吃掉的无辜妇女的冤魂?难怪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因此,鲁迅大声疾呼要掀翻这吃人的筵席,“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之节烈观》)
三,再研讨
1,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还为何以《祝福》为题?
----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以此为题可突出主题。
----“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时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2,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麽?(倒叙)
3,这样安排有什麽好处?(先写她的惨死,就为全文定下的悲剧的基调,也制造出悬念,引人入胜。)
4,首尾两段可否删掉?(不可。首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与祥林嫂命运有重要关系的一个人物鲁四老爷,没有鲁四老爷这样的人物和鲁镇这样的背景,就不会有祥林嫂这样的人生悲剧。
尾段:呼应全文,也烘托渲染了气氛,突出了主题。否则首尾不完整。
小结:(略)
布置作业:1,作者运用了什麽方法又抓住什麽来描写祥林嫂的?
2,作者在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写道:“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
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请你写出脱落的上联。(品德详明德性坚定----朱熹《四书集注》)
3.思考一下:此处这样的描写有无深意?
(与鲁四老爷其后的行为形成对比,生前“食物不论,力气不惜”为他卖命服务过的祥林嫂惨死雪夜,他不但不同情,还骂她“是一个谬种”,这哪里有‘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之样?由此对其进行反讽,表现了他为人的虚伪。)
四:布置作业:将本课对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分析整理一下,写一篇人物评论。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训练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习题训练
教学步骤:
一、1,检查作业(抽查)请一位同学填写上联。
2.有何用意?(略)
二.研讨:1。对祥林嫂的描写中最突出也最成功的是什麽方法?(外貌描写)(共有四次:第一次在鲁家出现时:春上刚死了丈夫“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第二次:经历了丧夫丧子的不幸后“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次:在捐过门槛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
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第四次:临死前: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一句该怎样理解?这是一个表认知行为的单句,宾语是一个复句结构形式。话语字面的指称语义是清晰的,骂的是康有为。之所以骂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中改良主义的领袖,有违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由此更进一步揭露了鲁四的政治立场。但这句话还蕴含了一个言外之意。“还是”,仍然是,竟然是。时值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已知大厦之将倾,“新党”的内涵早已发生了变化,用来指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鲁四所骂的竟然还是、仍然是康有为,其不谙世事变迁和社会进步的落后腐朽性便昭然弥彰了,而中国农村笼罩在封建统治之下死水一潭的社会状况也可想而知了。这段平实的叙述和简洁的评议入木三分地刻画出鲁四的形象特征,平实之中寓深刻,言近旨远,辛辣地对形象进行了嘲讽和鞭挞;绵里藏针,含蓄之中,闪烁着尖锐的批判的锋芒。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叙述者“我”与鲁四立场的对立,其民主进步的倾向也清楚地表现出来。
3,“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该怎样理解?
称呼依旧。“仍然”,副词,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但祥林嫂的生活和命运已经改变了,故事情节已经发展了,再嫁的一段遭遇绝不是虚无的梦幻。“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语,在具体语境中却隐含着深刻的蕴涵,反映出鲁四一家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地不予承认的态度。“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贺六嫂”,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整个鲁镇社会在伦理观念上与鲁四仿佛是形成了共识的,音调的变化,笑容的冷冷,反映出人物关系的变化,充分表现出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
4.对“我独坐在”到“为人为己也都还不错。”一段话该怎样理解?(略)
5.在祥林嫂被劫后,四叔先后两次说“然而---------“,他未说明的意思是什麽?
(第一次:虽然她婆婆的行为野蛮粗暴“拿我们家里开玩笑”让人可恶,然而作为婆婆也有这样的权利。)
(第二次:虽然你这样说,但未必真能再荐一个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人。因为当地其他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像她这样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第二篇:鲁迅 祝福 教案
祝福鲁迅
教学目的:
通过本文的学习,思想上:了解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故乡鲁镇:闭塞落后愚昧迷信
(讲理学的老监生:比先前并没有什麽大改变大骂其新党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本家和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麽大改变
年终大典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主要人物是谁?(祥林嫂)
她的身份是什麽?(寡妇、女佣、再嫁寡妇、女佣-----社会下层劳动妇女)
她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先后两次丧夫,独子惨遭狼吃,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死前景况:(四十上下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悲哀仿佛木刻,提着空破碗,拄着破竹竿-----纯乎是一个乞丐)
2. 写出:其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夫小十岁,初婚不幸。丧夫受虐,勇逃魔掌。
初做女佣,勤劳能干。被卖再嫁,出格反抗。
亡夫丧子,连遭不幸。再做女佣,备受歧视。
沦为乞丐,饱尝炎凉。惨死雪夜,仍被咒骂。)
3.分析: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现是劳动妇女的特质?(手脚都壮大、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然而反满足-----安分耐劳勤快能干)
(“变成奴隶“还万分喜欢”--------最后“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现是一般劳动妇女所不具备的特质?
(并不逆来顺受,敢于奋起反抗:逃出婆家,反虐待;出格地闹
反迫害;求捐门槛,反命运;询问魂灵的有无,怀疑神权统治。
屡遭不幸打击,仍然坚韧坚强:在丧夫丧子又被赶“真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要寻求自食其力的活路
面对鲁镇人们“又冷又尖”的嘲笑“总是瞪者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4.讨论:这样一个勤劳、坚韧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为何命运如此悲惨?(试深入分析一下造成她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点拨:两次丧夫和失去爱子均属不可避免的天灾;
婆婆的虐待迫使她逃出,过上“满足”的生活;
婆婆的强卖反使她“交了好运”有夫有儿;
两次在鲁家做女佣均没有受肉体的打骂虐待和工资的克扣
5.自行组成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哪麽,真正造成她不幸的原因是什麽?是从什麽开始的?
课堂小结(略)
布置课后作业:以“试析造成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为题,写一篇500字的文学评论。
6:课后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鲁迅本文揭示的“礼教吃人”的主题;明白一个人不能盲目的反抗命运教学方法:师点拨,置疑,生讨论发言
教学步骤:1:检查作业(抽查)
2: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先看祥林嫂反抗精神的表现:
逃出婆家却到讲理学歧视寡妇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家;
反抗被卖是为了遵从“从一而终”的礼教,却不知贺老六是个可以依托的好人;
想自食其力坚强地活下去却又来到被封建礼教统治着的鲁镇和鲁四老爷家
想摆脱被歧视的境遇却采用并不被人们认可的捐门槛的方式
所以说,主观上,祥林嫂虽有反抗精神,但受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但她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层并不自觉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我们不能苛求她。
再来看她先后两次到鲁镇人们对她的态度有何变化?
第一次:鲁四老爷:皱了皱眉 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人们:都说她“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第二次:鲁四老爷:暗暗地告诫四婶:“这种人---败坏风俗的---不干不净”
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却冷冷的;笑影 又冷又尖
女人们带着“鄙薄的神气”
大家对她“烦厌和唾弃”
他们的笑容和声调“是在嘲笑她”
为什麽有这麽大的变化?谁的话揭破了谜底?
柳妈的话:“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什麽大罪名?-----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夫妻有别“别”在何处?
男人可以借七种借口遗弃妻子并可拥有三妻四妾
女人只能必须遵从“三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且“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他们注定妇女必须过那掩藏的生活,而使妇女的再醮(再嫁)成为犯罪行为。崇拜贞节-----这是理学家在妇女界中竭力鼓吹的---变成心理上的固定的理想,妇女因此须付社会道德上的责任,而男子则对此享着免杀的特权。妇女更须负责以保全名誉而提高品格。这一点,男人家也常热烈予以赞美,盖至此其主眼已从寻常家庭妇德转移于女性的英雄主义与节烈的牺牲精神。”
--------林语堂《吾国吾民.第五章.妇女生活》
“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
----------鲁迅《我之节烈观》
小结:全镇人都将学和礼教奉为金科玉律,她一个下层妇女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一妇两嫁怎不会被视为“败坏风俗的”败类受到歧视、鄙薄、嘲笑、厌弃呢?所以即使做了乞丐,人们也不给她施舍,并对她的死十分冷淡,甚至她生前“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卖命服务过的主家鲁四老爷还骂她“是一个谬种”。
这样说来,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残害祥林嫂的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封建礼教思想,是鲁镇上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们,是他们组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礼教这把软刀子杀害了祥林嫂。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
礼教思想的驱使,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角色。所以可以这样说,本文表现的是一出“礼教吃人”的悲剧。
鲁迅生前好友许寿裳先生说:《祝福》的主题“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其实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被礼教吃掉的又何止一个祥林嫂?看看古徽州和全国各地遗存的贞节牌坊,哪一座牌坊下不埋葬着一个被礼教吃掉的无辜妇女的冤魂?难怪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因此,鲁迅大声疾呼要掀翻这吃人的筵席,“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之节烈观》)
三,再研讨
1,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还为何以《祝福》为题?
----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以此为题可突出主题。
----“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时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2,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麽?(倒叙)
3,这样安排有什麽好处?(先写她的惨死,就为全文定下的悲剧的基调,也制造出悬念,引人入胜。)4,首尾两段可否删掉?(不可。首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与祥林嫂命运有重要关系的一个人物鲁四老爷,没有鲁四老爷这样的人物和鲁镇这样的背景,就不会有祥林嫂这样的人生悲剧。
尾段:呼应全文,也烘托渲染了气氛,突出了主题。否则首尾不完整。
小结:(略)
布置作业:1,作者运用了什麽方法又抓住什麽来描写祥林嫂的?
2,作者在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写道:“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
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请你写出脱落的上联。(品德详明德性坚定----朱熹《四书集注》)
3.思考一下:此处这样的描写有无深意?
(与鲁四老爷其后的行为形成对比,生前“食物不论,力气不惜”为他卖命服务过的祥林嫂惨死雪夜,他不但不同情,还骂她“是一个谬种”,这哪里有‘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之样?由此对其进行反讽,表现了他为人的虚伪。)
四:布置作业:将本课对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分析整理一下,写一篇人物评论。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训练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习题训练
教学步骤:
一、1,检查作业(抽查)请一位同学填写上联。
2.有何用意?(略)
二.研讨:1。对祥林嫂的描写中最突出也最成功的是什麽方法?(外貌描写)
(共有四次:第一次在鲁家出现时:春上刚死了丈夫“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第二次:经历了丧夫丧子的不幸后“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次:在捐过门槛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第四次:临死前: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一句该怎样理解?这是一个表认知行为的单句,宾语是一个复句结构形式。话语字面的指称语义是清晰的,骂的是康有为。之所以骂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中改良主义的领袖,有违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由此更进一步揭露了鲁四的政治立场。但这句话还蕴含了一个言外之意。“还是”,仍然是,竟然是。时值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已知大厦之将倾,“新党”的内涵早已发生了变化,用来指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鲁四所骂的竟然还是、仍然是康有为,其不谙世事变迁和社会进步的落后腐朽性便昭然弥彰了,而中国农村笼罩在封建统治之下死水一潭的社会状况也可想而知了。这段平实的叙述和简洁的评议入木三分地刻画出鲁四的形象特征,平实之中寓深刻,言近旨远,辛辣地对形象进行了嘲讽和鞭挞;绵里藏针,含蓄之中,闪烁着尖锐的批判的锋芒。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叙述者“我”与鲁四立场的对立,其民主进步的倾向也清楚地表现出来。
3,“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该怎样理解?
称呼依旧。“仍然”,副词,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但祥林嫂的生活和命运已经改变了,故事情节已经发展了,再嫁的一段遭遇绝不是虚无的梦幻。“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语,在具体语境中却隐含着深刻的蕴涵,反映出鲁四一家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地不予承认的态度。“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贺六嫂”,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整个鲁镇社会在伦理观念上与鲁四仿佛是形成了共识的,音调的变化,笑容的冷冷,反映出人物关系的变化,充分表现出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
4.对“我独坐在”到“为人为己也都还不错。”一段话该怎样理解?(略)
5.在祥林嫂被劫后,四叔先后两次说“然而---------“,他未说明的意思是什麽?
(第一次:虽然她婆婆的行为野蛮粗暴“拿我们家里开玩笑”让人可恶,然而作为婆婆也有这样的权利。)(第二次:虽然你这样说,但未必真能再荐一个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人。因为当地其他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像她这样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第三篇:鲁迅《祝福》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鲁迅的《祝福》,文章的题目是祝福,那祝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课前都有预习了,祝福是旧年间江浙一带每年除夕之前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是忙碌了一年的人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和在这一年中勤劳的人们进行祈福的一个活动。
1.那通过阅读文章,我有一个疑问,是所有的勤劳的人都得到了祈福吗?不是,那在此起彼伏的祝福声中
发生了什么事情?对,祥林嫂在这个祝福之夜凄然死去。(板书凄然死去)
2.祥林嫂是谁?她叫什么名字?
同学回答(她没有名字,祥林嫂是祥林的妻子,所以人们都叫她祥林嫂)。这位同学文章读的很仔细!祥林是谁?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普通的一员,祥林嫂既然是这样普通的人的妻子,那是不是说明祥林嫂也是非常平凡的人呢?祥林嫂只是祥林的妻子吗?不是,她还是贺老六的妻子,那人们为什么不叫她老六嫂呢?以为人们习惯叫他祥林嫂,无法改变了,就这样一个平凡到自己的名字都不为人所知的,只能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才能有被人称呼的名字。仅仅为千千万万大众的一个普通的祥林嫂却在人们相互祝福的雪夜凄然死去,这是怎么回事?
3.祥林嫂死的时候多大?
请同学回答文章提到,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然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那么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是什么阶段呢?可以说是正值壮年,而文中17页34自然段又提到,祥林嫂的身体健壮,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这又说明祥林嫂的身体是非常健康的,无病无灾,那么这样一个正值壮年的,身体健康的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呢?是自然死亡还是有原因的死亡?
这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课本
在原文中找出几个典型的事件,从这些事件中祥林嫂眼睛变化的细节来看一下祥林嫂在这十几年间都经历了什么。她的性格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呢?
祥林嫂在初到鲁镇的时候的眼睛是什么样的?这位同学说一下,好这位同学的回答是“顺着眼”,顺着眼是什么样子?有着非常温顺眼神的眼睛。顺着眼是鲁迅那个年代的独特用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低眉顺目” 人在什么情况下顺着眼?对,人在安分老实的时候的眼睛是顺着眼,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祥林嫂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啊?对,是安分守己。.(板书安分守己)
在祥林嫂讲阿毛故事的时候的眼睛是怎样的?直着眼,大家想象一下直着眼是什么样子的?直勾勾的看着一个地方,目光呆滞,没有精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才会直着眼?发呆发愣内心没有思想的时候,此时祥林嫂在讲阿毛的故事的时候直着眼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内心性格呢?对此时的祥林嫂性格有些麻木。
最后,在祥林嫂行乞的时候,她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呢?这位同学,你的回答是间或一轮,什么是间或一轮:看15页课下注释4,间或是一个表时间的词,偶尔的意思,轮就是转的意思,整体的意思就是眼睛偶尔转动一下,,眼睛偶尔的小幅度的转一下,大家可以试试这是怎样的一种动作。是不是一种生气的眼神啊?那此时祥林嫂这样的间或一轮的眼睛,并且课文第3自然段说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那由此可见,此时的祥林嫂几乎是一个活死人,那么他此时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对,已经完全麻木了~~~(板书麻木呆滞)
祥林嫂初到鲁镇的年轻干练安分勤劳,到讲阿毛故事时候的有些麻木,直到沦落成乞丐的麻木呆滞,我们可
以看出,祥林嫂的精神上一步步遭受到重大的打击。一定是有一系列的事件在打击着祥林嫂,把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而且祥林嫂年且四十正值壮年,身体健壮。那么我们就能得出结论,祥林嫂的死是有原因的死而不是自然死亡。
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呢?
有人说啊,是鲁四老爷杀死了祥林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回到课本,看一下,鲁四老爷对祥林嫂“动刀动枪”了吗?没有,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鲁四老爷在言行上没有半点对祥林嫂的人身威胁,他不但没虐待她反而管祥林嫂吃住并且给她按时按数的发工钱,文中36自然段也提到祥林嫂“口角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见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待的挺舒服。会是鲁四老爷杀死了祥林嫂吗?(不是)
但是,不动刀枪就不可以伤害人了吗?鲁四老爷虽然没有对祥林嫂言行上的威胁,但他在思想上是鄙视祥林嫂的,他讨厌祥林嫂,认为他是个寡妇,不干不净,他只是鲁四婶不让祥林嫂参加祝福,大家看课本24页,炮烙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木炭把铜柱烧热让罪人在上面爬,直至烧死。这地方祥林嫂炮烙一样的缩回了手,表现了她怎样的一种心境?大家想一下被东西烫到是什么感觉,不是战战兢兢,而是突然的打击!如五雷轰顶!这对祥林嫂是怎样的一种打击?!简直是扼杀祥林嫂精神的杀手啊!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的死是和鲁四老爷有关的!
然而鲁四老爷在思想上对祥林嫂的歧视是鲁四老爷的人品不好吗?鲁四老爷就真的是个坏人吗?不是,鲁四老爷并不坏,他之所以瞧不起祥林嫂,是由他所接受的文化所影响的!那么,我们就不能说是鲁四老爷杀死了祥林嫂。
对于祥林嫂的死,著名作家丁玲曾经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祥林嫂为什么非死不行?谁才是杀死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板书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祝福
鲁迅
受打击谁?
安分守己----麻木呆滞凄然死去
第四篇:鲁迅《祝福》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全文,能够具体说出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能说出文章所采用的的倒叙的叙事手法,并能分析并说出这种手法的作用。
3、能概括出祥林嫂一生所发生的事情。
4、能能体会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并能初步感知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
二、教学内容:
1、故事六大情节(重点)
2、倒叙的作用(重点、难点)
3、祥林嫂的人生阶段(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据说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那么,这个没有春天的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一)概括故事情节
快速地浏览这篇文章,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求大家:(展示ppt)
1、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内容)。并且思考: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请学生回答: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小问,明确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修辞手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六部分的情节概括
序幕:鲁镇准备祝福 结局:祝福之夜惨死 开端:逃避初到鲁镇 发展:被逼卖到贺家 高潮:再寡再到鲁镇 尾声:鲁镇正在祝福
请学生回答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 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二)了解祥林嫂的一生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祥林嫂已经死了,假如现在大家都是大侦探福尔摩斯,我们要来调查侦破这起案件,那么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不是应该详细了解死者啊?好的,下面我们就看到文本,从“我”的叙述当中找出祥林嫂每个人生阶段的故事。(1)老师首先进行示范:看到第二大部分第二自然段,看到揭示时间和年龄的词语。二十六七岁,明确两个信息,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2)快速浏览。(扫描式阅读,关注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词汇和句子)
由老师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阅读文本,查找关键信息,探寻出祥林嫂“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以及祥林嫂所经历的事件。明确:
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二十七八岁,被婆婆抓回去,改嫁。(为什么会撞破头?老师补充封建礼教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二十八九:得到消息,改嫁,年底生小孩,孩子叫阿毛。这个时候的人生相对平稳。
三十、三十一岁: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先是丈夫患了风寒而死,然后是自己的孩子被狼给叼走了。估计两个家庭悲剧的发生不到半年的时间。然后重新回到鲁镇做短工。(礼教思想)
三十二三岁:在鲁镇做工。经常说起孩子被狼叼走的情景。捐门槛。祭祖事件。(迷信思想)
三十七八岁:最后来到鲁镇,死于鲁镇的大街上。
结语:
本节课我们主要把握了本篇文章的整个故事情节,然后对祥林嫂的几个人生阶段进行了概括,从我们的概括中知道了祥林嫂有三次到了鲁镇。那么每一次祥林嫂到鲁镇是什么样子呢?作者是怎样对的外貌进行描绘的呢?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在进行探讨。
布置作业:画出李祥林嫂三次到鲁镇时对其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谈谈从这些句子当中你读出了祥林嫂的哪些信息。(教师根据时间可以布置可以不布置)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祥林嫂三次到鲁镇的外貌描写进行赏析
2、能找出文章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并分析出其心理特点。
3、能说出题目“祝福”的妙用
4、能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重点)
2、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重点)
3、“祝福”的作用(重点、难点)
4、三次祝福时对雪的描写及作用(重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每次来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命运处境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她的面貌气质和言行举止上的。现在我们去寻找一下祥林嫂三次来鲁镇,因为处境不同,表现在精神面貌和言行举止上的三处不同表现,找出来之后,我们来分析对比,不同的生命状态,进而向鲁迅先生去学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的写作方法。这对我们写作的提高是有帮助的。现在我们去寻找三个部分,勾画每一处描写祥林嫂生命特征的外貌描写。
(三)学习细节描写
1、肖像描写 提问:分别找出祥林嫂三次来到鲁镇的不同的肖像描写,对比中分析其生命状态的变化。
(1)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需要明确几点:
A、提问:“脸色青黄”这个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B、“手脚都壮大”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典型特征。
C、“顺着眼”是顺从的样子,二十六七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年轻女性,很活泼、开朗、率性,但是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却是顺着眼,这应当是长期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规矩的限制所致。
D、“两颊还是红的”以及来了之后,在劳动中“有了笑影,白胖了”。第一次来鲁镇,让我们看到了经历了一次丈夫去世的人生打击以后,祥林嫂有了人生的希望,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欣慰。
总体明确:祥林嫂那时候忠厚老实,年轻,生命力和生命状态还是比较正常。(2)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与第一次进行对比:
1.第一次来鲁镇,脸颊是红的,这一次“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生命的活力已经没有了
2.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命中已经多了许多悲哀。
总体明确:被迫改嫁,丧父失子,精神备受打击,内心极度悲伤又诉说不出。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3)最后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A、“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着落,人瘦削不堪是自然的。
B、“黄中带黑”强化了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
C、“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可以看到,第二次来鲁镇的时候的神色是悲哀的,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神态上的变化。D、“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是个活人。
总体明确:守命不成(赎身行乞)、人生尽头、垂死之相。
2、第三次来到鲁镇的动作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对比以上两个句子,哪个更好?
将“空的”单独进行强调,说明在祝福的时候祥林嫂并没有乞讨到什么东西,突出人情的冷漠,祥林嫂的悲哀。
“下端开了裂”将全部的重量压在了竹竿上,已经没有力气了。
明确:变式句描写的功能,让强调的部分得以强化和渲染,给写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练习:“隋朝的大运河千年不变的拍打着江岸。”将这一句子进行一下变化,你觉得这个句子里面哪个可以得到单独的强化,就把它作为单独强化的成分,单独提出来。
(一个句子我们可以通过分解的方式,可以通过语序颠倒的方式来尽情渲染和强化,这也是这处描写带给学生写作上的启示。)
细心的同学发现前两次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都有衣着方面的描写,但第三次为什么省略了呢?(长期的乞丐生活,肯定是衣衫褴褛,辨不出样式和颜色了)但是三次都写了祥林嫂的眼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是的,鲁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可是花了大功夫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请同学找出,然后分析)找眼睛 析心理 初到鲁镇:顺着眼 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受打击,内心痛苦 将阿毛故事:直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窈陷 再受打击 绝望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问魂灵有无: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四)题目“祝福”的用意,分析环境描写
1、我们通过对整篇文章的了解,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祥林嫂悲剧的一生,但为什么作者将题目命名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呢?针对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最先感到痛苦, 最多地承受了痛苦———因为要解决痛苦而最多地思考了痛苦最后也为此痛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 《祝福》的主题, 应该是鲁迅先生对所有那些先知先觉者(也包括他自己)的深深祝福———这正好也是鲁迅先生这篇小说篇名“祝福”二字的真义。
2、对祝福的描写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环境的描写,比如社会环境:祝福时的场景的描写;自然环境:雪花的飞舞。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祝福中的环境描写。社会环境:
《祝福》的环境描写很多,其中关于“祝福”的三次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说一开头,描绘了一幅“买得起福礼和爆竹”的人家准备祝福的景象: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段描写属自然环境,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绘出一幅阴暗、低沉的景象,为悲剧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背景,衬托出祥林嫂的悲苦命运。准备“福礼”的基本上是女人,她们“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是“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伏下了一笔。“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也是社会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风俗习惯、人们的思想意识没有变化,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仍然统治着中国的农村。作者通过这些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而且还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是为了“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因此,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插手。为了争得能够参加准备福礼的活动,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门槛,以为如愿以偿了,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喝令,彻底打碎了她的一切幻想,精神受到了莫大的打击,从此变成了一个木偶人。鲁四老爷为了“将来的好运气”,把祥林嫂一步步地逼上了死亡的道路。这一次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而且清楚地告诉我们,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小说的结尾写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由近及远,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五更将近时候祝福的场景,在结构上和开头照应,更重要的是,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描写祝福的景象,四叔家“极响的爆竹声”和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显然,这些描写具有了象征意义,这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封建礼教的大网,是残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我”“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是愤激的反语,表现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之情。最后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与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告诉读者,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封建礼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祝福”是封建社会吃人的大典,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自然环境:
小说中四处写到雪,看似轻轻点染,实则颇具意蕴。第一处出现于序幕,祝福的社会环境与飞雪的自然环境结合,为祥林嫂悲惨的结局和人间的冷酷渲染了气氛。第二处在结局处,祥林嫂已百无聊赖地死去。这时着色,表面写雪的有声,实写世人的冷漠,还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愤懑。第三处写雪,是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时。一方面过去的短暂美好与现实的冷酷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暗示柳妈的言语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处。雪花的团团飞舞,铺天盖地,愈显世界的冷,含蓄地表达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无法抗拒。结语:
我们这一节课主要就是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和眼睛的刻画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同学们下来之后一定要细细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在细节描写方面的方法。布置作业:
祥林嫂就这样在祝福之夜死去了,那么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呢?里面出现的人物都有可能,下一节课我们就模拟法庭的形式,对鲁四老爷、婆婆和大伯、柳妈、鲁镇的人们还有“我”进行道德审判。(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同学担任原告祥林嫂和她的辩护律师,向上述五个群体提起控诉,要求:有理有据。一组同学担任被告及其辩护律师,说出不是凶手的理由。再在全班选出四个同学担任审判长,根据同学的陈述理由给予审判结果)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具体语句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能了解鲁迅作品的意义和思想,能对其作品感兴趣。
二、教学内容
1、文中人物形象分析(重点)
2、各类人物对祥林嫂的死的影响(重点、难点)
3、鲁迅作品内容介绍
三、教学过程
(五)模拟法庭:谁是杀人凶手
(由同学展开辩论,教师根据同学的论辩内容进行总结)
鲁四老爷:
大骂新党(迂腐保守)
书房摆设:脱落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字典,理学入门书(虚伪)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 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第一部分有一部分鲁四老爷的大骂新党及书房的描写。这一切都能可看出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婆婆和大伯: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出格反抗也不可能改变她的命运。从中我们还可看到一个矛盾:婆婆卖媳妇是应该的,甚至人们还夸她精明,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这个方面,封建思想又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在这个矛盾中,我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原因很简单,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给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们: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这个矛盾中,我们也看不见祥林嫂的生存空间。
柳妈:
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
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就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柳妈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可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终,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鲁镇的人们:
家中一律忙,都在准备着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祝福”大典。
祥林嫂再到鲁镇时,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也冷冷的了”
对于她的故事,开始是同情,很快就感到厌烦,常打断她的话,走开去,后来还故意用别的孩子去逗引她,戳她的痛处,对她进行嘲弄。
祥林嫂死后,短工“简捷地说”“我说不清”“淡然地回答”,漠不关心 ——被封建思想支配,不觉悟。群众之间隔膜、冷漠。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我”: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祥林嫂自己: 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得出结论: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原因 祥林嫂自己:
1、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2、迷信思想
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社会原因:
1、封建礼教
2、封建迷信思想
人性的弱点: 冷漠,自私、虚伪
(六)鲁迅和其作品介绍
自己读后感受:悲哀中带着愤怒
鲁迅这篇文章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为什么会将这个时候写的小说集命名为彷徨呢?其实当时的知识分子跟文中的 “我”非常相似——反对封建思想,同情弱者,但同时又不敢起来反抗他们不满的,他们所反对的。当时是处于犹豫彷徨的一个状态。于是命名为《彷徨》。但是鲁迅呢,毕竟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他用他的笔,写出了他对整个社会强烈的控诉。结合我们所学过的几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文章非常的犀利深刻。基本上都有以下特点: 针砭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下国民性的卑怯 对于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为痛恨
对封建节烈观念和等第思想十分憎恶
结语:
通过对祝福的学习,不知道同学们对鲁迅有没有更多的认识。但我希望通过我们对其作品的解读,我们能够理解这样一个处于 同时呢,我们更应该反思,其实鲁迅先生所批判的东西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是屡见不鲜的,希望大家不会是一个纯粹的看客,不会是小说里欺负弱者的冷漠的鲁镇人。
附:
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杨剑龙)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鲁迅这样深刻而又具体,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鲁迅这样执著而又犀利。鲁迅一针见血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特征的同时,鲁迅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具体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鲁迅以偏至的发展观孜孜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病的揭示和批判,“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致尤炳圻》),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对国民性的卑怯是深恶痛绝的,他一再针砭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下国民性的卑怯,他说:“„„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以中国古训中教人苟活的格言如此之多,而中国人偏多死亡,外族偏多侵入,结果适得其反,可见我们蔑弃古训,是刻不容缓的了。”(《北京通信》)鲁迅的乡土小说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卑怯者的世界。李长之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騃和奴性”。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将儿子的命运寄寓在人血馒头上懦弱的华老栓(《药》),一心跻身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孔乙己》),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忧愁的七斤(《**》),在多子、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故乡》),都是乡土社会中的卑怯者,他们对于身受的压迫忍辱受屈逆来顺受。《祝福》中到土地庙捐门槛赎罪的祥林嫂,《在酒楼上》中敷敷衍衍模模糊糊无聊地生活着的吕纬甫,《孤独者》中亲手选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的魏连殳,《离婚》中慑于七大人威光的爱姑,也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卑怯者,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命运和人生也有过不平和抗争,但最终都屈服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鲁迅将国民的卑怯视为国民性的主要病根之一,他以决绝的姿态予以抨击。鲁迅极力反对卑怯者半死半生的苟活,他深切地期望人们能挣脱文化传统的禁锢,有真正的人的生活,他说:“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忽然想到•五》)
鲁迅先生对于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为痛恨,他曾愤愤地指出:“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杂感》)鲁迅在其乡土小说创作中一再针砭揭示卑怯者的凌弱。《孔乙己》中咸亨酒店里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奚落哄笑,《药》中老栓茶馆里茶客们对夏瑜的斥责讥嘲,《明天》中鲁镇上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对单四嫂子的欺凌,《阿Q正传》中遭假洋鬼子棒喝的阿Q对小尼姑的侮辱,《祝福》中鲁镇人对祥林嫂悲剧故事的学舌、对祥林嫂额头伤疤的嘲弄,《孤独者》中寒石山村人们对魏连殳关于其母丧葬仪式的胁迫,都可看出鲁迅对乡村社会中卑怯者的恃强凌弱的深恶痛绝。鲁迅曾愤然地指出:“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之节烈观》)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鲁迅对封建节烈观念和等第思想十分憎恶,在《我之节烈观》中,鲁迅将封建节烈观念视作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他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鲁迅在其乡土小说中就描述了在封建节烈观念的影响摧残下,“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的乡村社会的人们。《明天》中的寡妇单四嫂子执意守节,将儿子宝儿视作她人生的惟一寄托和希望,宝儿的不幸病逝,使她失落了明天。《祝福》中的祥林嫂守寡后又被婆婆强行嫁到贺家墺,一心守节的祥林嫂全力反抗,竟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被称作善女人的柳妈竟认为当初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并劝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封建的节烈观念成为摧残乡村妇女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因而精神上受尽折磨和摧残的祥林嫂在容不住她的社会里只有走向死路。鲁迅认为应该追悼中国历史上为节烈观念迫害致死的人们,并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之节烈观》)
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这种吃人是建筑在封建的等级制度上的。鲁迅指出:这种吃人的筵宴,“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灯下漫记》)鲁迅对这种封建的等第思想是极为憎恶的。他说:“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论“他妈的!”》)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第严格的礼治秩序成为几千年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准则和处世方式,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对这种森严的等第思想作了生动的揭示。《孔乙己》中去咸亨酒店喝酒的人们,长衫客和短衣帮泾渭分明,短衣帮们是靠柜外站着喝酒的,而长衫客则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地坐喝,而落魄的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始终未能跻身于长衫客之列,最终脱下了长衫,穿件破夹袄,盘着两腿来喝酒。《故乡》中回乡寻觅过去的记忆与情感的主人公“我”,在被岁月和生活压迫得麻木了的闰土一声“老爷”的称呼中,感到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童年时相处得无拘无束的小英雄闰土消失了,只有辛苦麻木得像木偶般的闰土了。鲁迅十分深刻地将人之间的这种隔膜归为封建等第的缘由。他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
鲁迅针砭了中庸思想和瞒骗行径。被称为儒家最高美德的中庸思想倡导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中和主义,这成为人们道德修养和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和方法。鲁迅将中庸视作国民性卑怯的根由和阻碍中国人进行改革前行的巨大阻力。鲁迅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无声的中国》)在散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就抨击了聪明人的中庸思想、推崇傻子的改革精神和批判了奴才的奴性性格。在散文《立论》中针砭了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鲁迅在乡土小说创作中,也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明天》中的王九妈,面对单四嫂子询问宝儿的病情,她只是“端详了一番,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这种不置可否不负责任的回答,与《立论》中既不谎人也不遭打的回答如出一辙,这显然是为鲁迅所鄙弃的。《祝福》中回归鲁镇的游子,在祥林嫂关于灵魂地狱有无的叩问中,只能以“也许有”,“也未必”和“说不清”搪塞,这种中庸之道的处世态度,鲁迅在小说中阐释道:“‘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这显然是为鲁迅所针砭的调和折衷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摆脱责任和道义的中和主义。《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在社会和环境的压迫下,从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敢作敢为的青年,变为一个教教“子曰诗云”敷衍模糊无聊随便的弱者,他以中庸之道调和规范自我的人生。这显然也是为鲁迅所不满的。
鲁迅憎恶中国人的奴性性格,更憎恶他们以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论睁了眼看》)鲁迅憎恶他们能以瞒和骗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鲁迅的《阿Q正传》立意写出国人的魂灵,阿Q是以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的典型人物,不管处于何等不利和不愉快的境地,阿Q都能从中摆脱出来,处于精神上胜利的不败之地。《故乡》中麻木辛苦生活着的闰土,在香炉和烛台里寻觅人生的希望,寻求精神的寄托和慰藉。《祝福》中受尽折磨的祥林嫂,到镇西头的土地庙捐门槛赎罪,求得精神的平衡与解脱。《孤独者》中作茧自缚的魏连殳,躬行其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其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在失败中找到了精神上的胜利。鲁迅深深地憎恶国民的奴性性格,真诚地期盼能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真正争取到做人的资格和权益。
(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第五篇:鲁迅《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鲁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二 作者简介 三 创作背景 四 文本分析 四文本分析
一 提问:
1、提问: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几个部分?(有些同学可能会和小说的三要素等概念混淆,应加以分清。)
2、要求快速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很多同学会将本道程序和一般的划分层次等同起来,应引导其分清不同。)提问: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提问:运用倒叙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衔接,文中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五、布置作业:课后找出文中对祥林嫂的几处肖像描写 板书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3——33)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2)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一 祥林嫂
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二 鲁四老爷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三 四婶
提问:(p15 页)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祥林嫂两次反映大不相同,为什么?比较一下“祥林嫂,你放着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四 柳妈
提问:(p14页)柳妈是善女人,不杀生,可是为什么认为祥林嫂应该“撞一个死”?
五 “老女人”:(p13页)
提问:“特意”“满足”表现了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提问:作者对众人们的思想感情怎样?(p14页“大家咀嚼鉴赏”)六 “我”
提问:祥林嫂死前有那些疑问?表现怎样的心理? 提问:“我”是怎样回答的?为什么这样回答?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思考祥林嫂的死因 板书(人物形象)祥林嫂 鲁四老爷 四婶 柳妈 老女人 我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祥林嫂的死因
一、讨论: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亡?自杀?他杀?(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陈述理由)
二、讨论: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三、讨论: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1、鲁四老爷:
2、婆婆和大伯:
3、柳妈
4、鲁镇上的人们
四、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五、讨论: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六、思考:祥林嫂对她自己有没有责任呢?可以先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 七 课堂小结
八 作业布置:经过了这几节课的学习,试把你自己分析的祥林嫂的死因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