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师本科毕业论文
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摘要] 目前上海市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政府支持系统的缺乏、群体支持系统的分散以及个体支持系统的单薄,使得流动儿童很少能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为改变这一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应成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制定针对流动儿童的专项学前教育计划,扩大接受流动儿童的园所数量,并提升其教育质量;幼儿园和社区应为流动儿童接受正规与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提供充足的机会,同时引导流动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其家庭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因素
一、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不仅包括学龄期儿童,也包括学龄前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的速度、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出生在其父母工作的城市,0~6岁流动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是中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其城乡结合部社区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是流动人口密集地。而任何一类教育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得到一定社会网络和要素的支持。所谓社会网络指一定范围内个人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网络就是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因此,要了解上海市流动幼儿的学前教育状况,就有必要探讨影响上海市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状况的社会支持因素,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为改善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与条件找准途径与策略。
二、研究方法
在前期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我们对居住或停留在上海城乡结合部、不拥有上海户籍的务工与经商人口,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5份,问卷有效率为93.8%。对于问卷结果,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此外,我们还采取对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部工作人员进行电话访谈和电子邮件询问的形式,了解了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的概况;同时,还对居住在杨浦区某高校后勤员工聚集地的12个家庭进行了访谈。与普陀区和闵行区的部分流动人口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了解和观察了他们的家庭环境状况和孩子受教育的情况。
最后,我们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与调查资料,决定在探讨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社会支持因素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是政府层面。政府与教育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更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政府对于“流动儿童”教育的支持主要表现在“立法上给予保障”“行为上进行协调”“舆论上给予宣传”等方面。其次是群体支持系统,即各种非政府团体和组织,主要指学校和办学机构,以及各种志愿者队伍。本文主要调查和分析了幼儿园和社区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影响。第三是个体支持系统,指以血缘为基础的个体支持和以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支持。前者主要指家庭支持系统,后者主要指的是社会上的“好心人”。限于研究者的能力与精力,本文主要分析家庭支持系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政府支持系统
对于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上海市目前将其纳入上海市教育体系中统一考虑,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针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建议对这些学前教育机构实行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同时鼓励举办符合基本要求的以流动儿童为招生对象的幼儿园,以扩大本市学前教育的资源总量。此外,政府还努力探索建立早教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以满足居民教育服务需求,逐步缓解幼儿入园高峰造成的矛盾。各区镇政府、妇联等也经常举办各种非常规的关爱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活动。但总体来看,目前政府的支持力度还十分不够,未能实现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机会的平等与公平。
(二)群体支持系统
在上海,支持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群体支持系统主要指的是幼儿园。目前上海的幼儿园在准入门槛以及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等方面还不能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首先就准入门槛而言,公立幼儿园实行按户籍就近上学的原则,这使得流动儿童大多聚集在各种民办的私立幼儿园。另一方面,从流动儿童的生存状态来看,由于其家庭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加之幼儿园学费昂贵,手续复杂等原因,许多适龄的学龄前流动儿童未能进入幼儿园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
其次,就上海市幼儿园的办学条件而言,在诸如硬件设施和园所总体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市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据调查,本市3~6岁在园儿童中,非本市户籍儿童近30%,大量来沪居住、就业者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城乡结合部作为接纳外来人口的主要地区,居住了占本市70%左右的外来人口。这些地区的入园压力尤其大,部分郊区幼儿园班额甚至达40人。同时,部分幼儿园基础设施配置严重滞后,难以满足本地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
(三)个体支持系统
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流动儿童的个体支持系统主要是指流动儿童家庭所能提供的各种支持,具体包括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经济条件等。
1、家长的教育理念
①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②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3%和26%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和“学习”,这两方面成为流动儿童父母最为关心的内容。③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此外,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学习更为关注,而相对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学业优秀,有更好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大、自身教育素质相对不足等原因,造成了亲子关系相对疏离,流动儿童很难得到来自父母的道德教化及其有效控制和帮助。
2、家长的教育方式
④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⑤特殊的学生,需要特别的爱 ⑥爱,是师生间的桥梁 ⑦辛苦我一人,培一代人
学龄前流动儿童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孤寂问题。对于尚处在幼儿阶段的流动儿童,依恋性情感仍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父母大部分工作时间较长。缺乏充足的时间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流动儿童父母普遍缺乏加强情感交流的教育方式。在有限的空闲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彼此交流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只是在下班回家时与孩子进行些简单的交谈,至于和孩子做游戏、讲故事等深层次的交流互动则是少之又少。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之家庭的流动性和现有社会体系对流动儿童的关照不多,流动儿童的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从而加重了他们的情感孤寂问题。
3、家庭经济条件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流动人口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服务业、工厂雇工、建筑施工、贩卖等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使得他们的收入一般较低,有70%的调查对象每月工资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在回答有关“幼儿园需要改进的方面”的问题时,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都认为是“幼儿园费用太高”。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一般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流动人口都选择将孩子放在老家由父母抚养,以减少经济支出。收入在1500~2000元之间的流动人口,如果伴侣也在上海,有时间照顾孩子的话,一般选择将孩子带在身边,因为大部分表示付不起三四千块一学期的学费。而收入在2000元
以上的流动人口,一般有较强意愿让孩子上幼儿园,且一般对公立幼儿园比较认同。
此外,调查显示,66.7%的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是“自己租住”或“与人合租”。不管是租住还是单位提供,一般房子的面积都很小,住房条件不好。经济条件和居住条件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环境。接近70%的人家里没有电脑等电子文化用品,只有将近20%的人经常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或者玩具;18.8%左右的年轻父母希望能让孩子在课外学习钢琴、围棋等技能,但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而无法实现。
四、思考与讨论
(一)政府——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学前教育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政府对幼儿教育投资的社会和国家收益远大于成本,幼儿教育投资是一种非常合算的公共财政投资。”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并更多地关注特殊人群的学前教育,如应将城市中的流动儿童纳入公共学前教育体系。为此,我们的认为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应制定针对流动儿童的专项学前教育计划。流动儿童除了具有不固定性的特点,同本地儿童相比,他们还具有文化上的差异。流动儿童所受的文化熏陶主要来自父辈一代,在语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儿童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流动儿童在幼儿园时会面临文化融入的问题。为此,政府应为流动儿童制定专门的学前教育计划,放宽流动儿童的入学限制,为其提供优质学前教育。另外,对调查中所发现的入园手续复杂,借读费高等各种问题,笔者建议把居住证持有者的居住地看作其户籍所在地,以方便其子女就近入学,由此可以大大提高流动儿童入园接受教育的比例。
其次,应扩大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规模,提升其教师的专业素质。扶植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办专门接收流动儿童的幼儿园,并加强对这类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其不乱收费和达到一定标准的教育质量。同时,建议公办达标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携手,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进行指导,对幼儿园教师资源进行协调;鼓励优秀幼儿园教师到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任职,以提高这些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二)群体——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依托
首先,就幼儿园而言,一方面要降低收费门槛,以鼓励流动儿童入园,同时还要尊重流动儿童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点,为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文化和本地文化设置专门的幼儿园课程计划。此外,还要加强同流动儿童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其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其次,就社区而言,要积极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除了联合正规的幼儿园为流动儿童提供相应的学前教育支持外,还应积极探索建立相对多元和简单的流动儿童教育机构,为未能进入正规幼儿园的流动儿童提供补充性教育,如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指导家长开展学前教育活动;对流动人口家庭进行经常性的探访,关心其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行情感沟通,谋求他们对社区学前教育的理解与参与。
(三)家庭——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基础
首先,流动儿童父母应重视建立同子女的良好亲子关系,主动同幼儿园、社区及相关的学前教育机构联系和交流,获得有关加强亲子关系的知识,努力创造条件来消除因家庭经济条件的匮乏而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次,父母要注意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龄前流动儿童父母要慎重选择管教方式,尽量用肯定、支持、鼓励的教养方式,用更多的温情、鼓励来教导子女,惩罚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培养出富有理性与同情心的下一代的。
注释: ① 同样,幼儿的习惯的养成也是通过父母及老师的言行举止所养成的。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② 正如这话所说,幼儿就像娇嫩的花朵,需要大人们的细心照顾,都是也不能盲目的去溺爱孩子,应互相交流经验和方法,共同教育孩子。
③ 教育孩子不能止步不前,要及时的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引导和开发孩子们的智力。
④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有的内向一点,有的外向一点,很多家长都误认为孩子们这些开朗或者不太爱说话都是极大的缺点。都盲目地用外在的硬式(暴力)教育加与孩子。这是极大的错误。
⑤ ⑥ ⑦ ⑧ 文献 幼儿是特殊群体之一,要用特殊的教育方式给以爱护。爱是幼儿教师和儿童心灵间沟通的桥梁。幼师也是很辛苦的职业,但是,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首先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以身示范。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时系统分析研究》
《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 《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导丛书.社会》
第二篇:幼师毕业论文
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内容摘要:兴趣日益成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因此,早期教育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一旦对某一活动感兴趣,他们就会把注意力与智力倾注于所从事的活动上,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激发兴趣,便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关键词:兴趣激发引导鼓励主动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生中是否能有杰出的成就,除去遗传因素,那兴趣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兴趣能促使人自主增加从事某一活动的时间。因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主观认识倾向,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从而促使人去挤出时间来从事这一活动,满足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就会投入全部的精力,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使效率大大提高。另外,兴趣还能提高人的耐挫折能力。当今的世界是竞争的社会,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多强的能力,在一生中遇到几次乃至几十次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强烈的兴趣更能让人获得成功。而兴趣的培养是需要从小开始的,同样,兴趣在幼时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让我们看看兴趣的重要。比如,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人,他在做作业时,就算有人看电视、甚至吵闹,他都可以不受干扰;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在做作业时往往容易把注意力分散到周围的事物上,总是东看看西看看,这里动动,那里摸摸。结果显而易见,不受影响而专注的人所取得的效率肯定是比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取得的效率要高的。
幼儿无论就生理心理而言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世界对生活都知之甚少,更别说理解什么责任、理想、抱负。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要依靠兴趣来激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激发兴趣,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充分挖掘幼儿兴趣点上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得到主动发展。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呢?我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时积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探讨: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认识活动变成游戏活动,大大增强了幼儿学知识的兴趣,刺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在游戏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并及时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及学习需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咨询者。幼儿园《纲要》指出: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幼儿最感兴趣的便是可以操作摆弄的玩具,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并维持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因此,体育玩具的选择较为重要,教师应由单纯的策划、准备大量的材料,变为孩子需要什么,教师就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机会应该留给孩子,让他们在反复操作中获得发展。在活动中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触摸,去操作,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2、扩展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产生兴趣,教师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便是一种兴趣。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去回避这些问题,或者转移话题,这样剥夺了幼儿好奇的权利,扼杀了兴趣的苗头。当他们感兴趣、好奇的时候权利受到了限制,便会使他们失去兴趣。扩展视野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接触大自然、读书、听故事等等,在活动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比如问一些类似“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的问题,以引发他们思考。
3、做孩子的伙伴,用心观察、倾听,孩子的看法,正确把握教育契机,激发他们的兴趣。
目前,我们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由关注教师教什么,转向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不仅关注幼儿的接受学习,更注重幼儿的发现学习。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能够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把它作为设计主题活动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倾听就会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而正确把握教育契机,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比如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倾听孩子们对某事的不同看法。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同时应随着孩子的这一兴趣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我想起了实习中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天有一个小孩带了一个彩色的网兜,里面装着红蛋,于是几个孩子都围上去,讨论着“这网兜里的蛋是生的,还是熟的?为什么要吃红蛋呢?我妈妈都没有给我煮红蛋,我家的蛋不是红色的?”孩子们讨论着,老师说什么也不听,于是老师十分着急,就嚷嚷着说:“快点到别处去玩,别挤在一块了。”可没有几个孩子听见老师说的。如果这时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倾听孩子们的谈话,很快会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从中引导许多有意义的探究课题。当孩子讨论蛋是生的还是熟的时,教师可用简单的小实验如旋转红蛋看蛋的转速与生蛋的转速有什么不同?教孩子比较鉴别,并启发孩子们说一说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蛋的生熟呢?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集中幼儿注意力,还可以生成新的教学主题。如“蛋是从哪来的?蛋有什么作用?鸡妈妈怎样孵小鸡?”等教育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会表现出异常激动和专注的神色,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关注孩子们的表情,洞察孩子的心思和动机,引领他们去寻找活动的兴趣。如开展体育活动时,老师发现孩子们对玩纸飞机没有刚开始时那么兴趣,有的还把这撕了扔了,缺少点什么呢?这时教师可结合飞机特技表演设置穿越障碍,提出飞机着落的远近距离为胜负时,并给予奖励,那一定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主动学习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但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四下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旨在通过这样一种智力活动去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
4、及时的表扬,积极的引导,以稳定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及时表扬,积极引导,以稳定、巩固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有的幼儿对一些动植物感兴趣,时而跑来告诉他的新发现,如:“小草发芽了”、“蝌蚪变青蛙了”等等,便应该表扬他们观察细心,并鼓励他们看得更仔细些。以后,一些幼儿不仅能发现动
植物的某些细小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把自己家里养的金鱼、种的花草等拿到幼儿园来让大家饲养、种植、观察,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在日常的教学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觉得对孩子们及时的表扬肯定,积极地引导会起很大的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自信心往往都不足,做起事情来往往都不会达到标准,但在这样的孩子面前我们经常对她们进行关心、鼓励、表扬,在幼儿活动中,一个细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我们都能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鼓励孩子多说些自信心的话,有利于促进她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她们表现自我和敢于尝试能力。对于她们的敢于尝试多讲些赞美和夸奖的话,以表扬优点来促进她们成长,这样潜移默化的也能从心理的角度来影响她们的意志品质,并使她们个性健康的成长。
5、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应包括教育、环境、幼儿三个因素。这个教育环境指的是能满足、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之所以强调环境的教育作用,是因为幼儿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起的,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比如在为幼儿创设趣味的活动情境时,要创造逼真的环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在活动气氛中产生兴趣。因为在活动中大量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可感触,富于变化的情境会更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例如如何开展“寻宝”探险活动,让幼儿像一位探索家那样,爬过“山地”,越过“小河”,走过“森林”,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解开图中之迷,最后寻得“宝贝”,这比一般的看图讲解要好多了。
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当代幼儿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做假戏,他们更喜欢体验“假戏真做”的真实效果,如自制水果酱、自制豆浆等真实的实践活动。又如与部队解放军联欢,带他们去体验军营生活。在设计活动,教师一定要注重环境的真实性,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真实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总而言之,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确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的。”主动学习才能使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活动体现的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裴亚光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一些游戏教学过程中,有时幼儿表现得并不快乐,甚至感到痛苦,原因就是幼儿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是老师硬让他们玩这个游戏的。因此,在活
动中,教师应尽量把选择权交给幼儿,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其实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在他们对一件事物很认真时,在他们取得了一点点儿的小进步时,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认可。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究、认识的内动力。幼儿年龄小,有意控制力差,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在幼儿的学习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能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兴趣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凡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他学习时就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兴趣还能激发、维持、促进幼儿的探索欲望,并能使之形成积极、主动、富有坚持性的性格特点。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它能使幼儿主动探究,并使活动得以深入持续。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注重孩子兴趣培养,用孩子好奇、积极探究的精神去打开智慧之厅的钥匙。这样才能让幼儿中兴趣中乐于学习,在兴趣中乐于探究,进而能更充分地调动学习的内在潜能。从而使他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第三篇:幼师毕业论文
浅谈增强幼儿环保意识的教学实践与方案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提高环保意识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点。所以要从小抓起,在幼儿教育中更应重视环保意识的重要作用,在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是潜意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不断发展,但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闻一直有关于这样那样的环境破坏,这些都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威胁着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生长。对于现在被严重破坏的环境我们应该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但是,现在的环保教育侧重于探索环境的长期影响,离真正注重环保还很远,现在大多数人只是认为环保意识对于一些有限的资源的节约,可是以往充足的资源,过度浪费和使用也是会衰竭死亡的。因此,在环保问题上,只有观念转变才会有行动实践。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环保意识决定了国家的发展。作为承担幼儿教育重任的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小卫士”。我来说说一些我了解的有关于环保意识发展的教育方案。
①在教学实践中要制定明确目标,保证环保教育的长效性及持续性。根据受教育者原本的环保意识,并根据其学习特点年龄阶段制定特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其教育目标就是: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情感和责任感。
2、教育幼儿具备基本的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
如果使预期的目标达到效果,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入手,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在学习,日常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废旧材料的利用,对于生活中的洗手等生活习惯中,我们要告诉他们热爱大自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充足的资源,但是如果你大量浪费它总有一天它会离我们而去。并告诉幼儿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能再生的,再发达的技术也生产不出大自然给的东西。如果幼儿想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那必须有环保的意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在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教导,也希望家长积极配合这方面的教育,在家里的时候也不可以浪费一张纸,一杯水等等。在学校是,要合理利用白纸、废旧纸张、瓶子等等。教师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教具,让幼儿知道废旧材料的“大用处”,从引导幼儿的环保意识。还要通过各种活动告诉幼儿环保的重要性,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在洗手方面告诉幼儿,开了水龙头不冲的时候一定关掉,并给予一定的事例告诉他们没有水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并且用监督好自己,幼儿互相督促等方法来进行此类意识的发展。②创设优美环境,萌发幼儿美感:
1、绿化周边环境。在教室外平台及走廊上放置盆花、种植鲜花,将要绿化的地方都绿了起来,创建美丽舒适的绿色小天地。并且还要为这些绿色环境设立一定的标语或小朋友自己设计的有关图片。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这样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时时刻刻监督着小朋友以及家长。种一些萝卜、洋葱、大蒜,养一些小鱼、乌龟。让小朋友采用值班制度轮流来照看这些东西。
2、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平时,我们要求幼儿一起利用废物材料布置教室,还用废旧物布置环境,如把易拉罐装饰成了汽车、高楼等。它们不仅美化环境,而且节约资金又便于操作,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有特殊的亲切感。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美的环境,美化幼儿的 心灵,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美的喜爱,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愿望。③完善教育内容:
教师针对此类保护意识提出了一些目标,但是有了目标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显得很难把握,所以又针对这类目标编写了很多关于环保的课程。更好的贯彻此类思想,幼儿能跟好的深入与探索,对于这种意识了解的更加透彻。
针对环保意识开设特色课程,渗透到到语言、社会、艺术、科学健康五大领域中进行。
(如:语言活动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哭子》、《小猫的理想》,故事《小鸟搬家》、《大风刮起来了》,儿歌《水》、《大树音乐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
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你喜欢什么昆虫》、《除四害讲卫生》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活动歌曲《柳树姑娘》、《爱护小树苗》,找击乐《雨中的故事》,舞蹈《金孔雀》,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
并在区域互动中,利用废旧材料设计一些好玩、好看的东西。让小朋友更有兴趣玩,并且让他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做的。废旧的采用有很多用处,所以以后对于废旧材料的使用具有奇思妙想。
在这些五大领域中的环保教育中,我们还要开展综合活动。如:废旧电池对我们的危害。在活动中要告诉幼儿废旧电池是不可以随便丢弃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下来的电池要扔掉千万不能把他扔在垃圾桶里和垃圾一起进入垃圾箱。让幼儿回家告诉父母,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和家长一起收集废电池,然后扔掉学校的回收废旧电池箱里。要是不再学校里也千万别把电池乱扔。告诉幼儿电池进入泥土的危害性。④特色活动
除了要在教学互动中不断渗透环保意识,还要记住一些关于环保的纪念日。
(1、如植树节,3月12日。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结合有关环保绿色的活动,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参加植树活动活动。
2、世界环境日,6月5日。设计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在6月5日那一天,每个幼儿像身边的大人宣传有关的环保知识等等。)⑤根据幼儿教育的特殊性
因为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他们的教育活动一般是从游戏入手,所以我们要开展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根据幼儿学校教育的游戏性、直观性、家园一致性的原则,教师应该为他们开设良好的环境,和渗透性的活动。比如说:在开展手工活动课是,小朋友对于身边的纸屑不予理睬,直接踩过或者,直接踢开。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要教导。并且开展有关于如何利用废纸的游戏,和一些废旧材料再利用做成好玩的东西。让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样既发展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又发展了对这些材料的探索。因此我们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适合他们的活动,并且努力使课程游戏化,这样就更容易接受。⑥家长以身示范,使幼儿的环保意识变成自觉行为
家庭是孩子成长离不开的重要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教育的功能,而且由于亲子之间不可代替的情感关系,家庭的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幼儿园。幼儿的教育必须坚持家园结合、家园同步,发动孩子成为小小环保监督员,在家庭中督促环保行为的执行,对不环保的现象提出批评,让孩子有责任感。家长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孩子的环保行为。因此,我们也要与家长一起来进行这种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面前尽量做到文明,不能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不文明或者浪费的现象。
鼓励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与植树活动。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比如:废水在利用,利用废旧瓶瓶罐罐做一些好玩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玩,出去郊游尽量是骑车、不行或者公交车,并且还要告诉幼儿这里面的道理。
但是,社会上忽视环保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对于环保的意识都存在着欠缺,没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有的知道怎么做,但是实际都没有去做到,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此,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丰富环保知识。
2、树立从小进行环保教育的思想。
3、家园配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传授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一起参与幼儿的活动。
第四篇:幼师毕业论文
浅谈增强幼儿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实践
【摘要】:保护环境的意识决定着人类是否能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孩子是未来的主人,而环境保护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孩子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在幼儿园新《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内容和要求之中,环保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的热门话题。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环保意识 环保技能 培养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提高环保意识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点。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优美环境,萌发幼儿美感:
1、以园为基地,感悟自然,陶冶性情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因此,教师可在园开辟自然角、种植园、饲养区、生态体验场、操作长廊„„,经常带孩子们参与其中,他们在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玩一玩中了解自然界,从而激起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熏陶他们“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之情。”
2、绿化周边环境。在教室外平台及走廊上放置盆花、种植鲜花,将要绿化的地方都绿了起来,创建美丽舒适的绿色小天地。并且还要为这些绿色环境设立一定的标语或小朋友自己设计的有关图片。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这样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时时刻刻监督着小朋友以及家长。种一些萝卜、洋葱、大蒜,养一些小鱼、乌龟。让小朋友采用值班制度轮流来照看这些东西。
3、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平时,我们要求幼儿一起利用废物材料布置教室,还用废旧物布置环境,如把易拉罐装饰成了汽车、高楼等。它们不仅美化环境,而且节约资金又便于操作,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有特殊的亲切感。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美的环境,美化幼儿的 心灵,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美的喜爱,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
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用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每天的一餐一点中,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同时,结合教育活动,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节约能源教育。不挑食,不浪费,不倒掉饭菜,让幼儿知道我们所吃的颗颗饭粒,都是农民伯伯用辛
勤的汗水种出来的,我们所节俭下的食物,可以供养很多人。在盥洗活动中,也要注意让幼儿从小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许多废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所以现在班内处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幼儿都会主动捡起,自来水漏水会跑去关紧,离开教室,教师会随手关灯,每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为自然角的绿化浇水。所有这些活动,既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个方面,又对幼儿进行了劳动观念的培养。我们要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每个教育机会,从点滴生活及习惯中逐步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二、围绕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专题教育活动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春秋游、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都可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我们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生长条件,树木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树木和地形的关系,乱砍乱伐对人类 造成的危害等,让孩子们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
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地球是我家”的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一:“认识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认识几种明显的标志,如海洋、河流、山脉、陆地、城市等;活动二:“地球生病了”,教师用地球仪表示地球,通过讲故事《地球生病了》,组织幼儿讨论地球为什么会生病,怎么办?活动三:“地球小卫士”,活动四:“地球的病好了”等,通过上述主题活动的开展拉开了生态教育的序幕。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主题教育,让幼儿理解生物,人和各种环境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这些为幼儿成长后,能与自然和睦相处,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培养。
节日活动还有“爱鸟周、无烟日、世界粮食日”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结合教育目标,对幼儿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都是传统的环境教育日。教师可设计“做一个小小鸟专家”的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开展“护绿·爱绿”人人争做“绿色小天使”的行动;开展“地球日”活动,通过游戏、制作、参观、谈话、实验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教育,使幼儿懂得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干净的水是怎么流到我们家里的,并组织幼儿参观一些污水的照片,知道这些污水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同时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世界环境日”那天,开展大型的娱乐活动,孩子们用歌声、笑声讲述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导之以行,促进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
2)让幼儿参与 “绿色环境”的创设。平时,我们要求幼儿一起利用废物材料布置教室,还设计了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语,如“花儿好看我不摘”“嘘!轻点儿”“小鱼说:请爱护我们的家”“不乱丢纸屑”“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内容的字画,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当然这对教师和家长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不但美化了环境,也进行了环保宣传。
四、开展特色课程,增加教育的层次感
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小猫的愿望》,故事《松鼠搬家》,儿歌《水》、《大树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你喜欢什么昆虫》、《除四害讲卫生》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活动歌曲《柳树姑娘》、《爱护小树苗》,找击乐《雨中的故事》,舞蹈《金孔雀》,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开展了区域活动,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胶卷筒、纸板等废物,制作游戏材料,让幼儿懂得“废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此外,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意结合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组织一些活动,如在“植树节”时给幼儿介绍森林资源及其作用,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及人为破坏森林引起的地震、台风、大气污染等恶果,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在“爱鸟日”则给幼儿讲述大量捕捉鸟类会出现的恶果;在“世界环境日”则组织幼儿进行“我最喜欢的环境”美作术创活动,在短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的环保意识有了提高,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也明显不同。
四、环境保护教育要家园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请家长进行节水再利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废物进行玩具制作,有的幼儿和妈妈用瓶子制作了小孔雀;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废铁丝制作了“单杠”、“双杠”;还有的是几个小朋友共同制作的娃娃。幼儿在玩中学会了思考;玩中学会了尝试;玩中学会了合作;在玩中学会了分享。同时还可以请家长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一方面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吸取丰富的环保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状况,感受重视环保的呼声,从而不断增强环保意识。
四、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
1、家长要加强自身环境教育素质,处处做孩子的榜样,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等。
2、家长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给孩子多讲解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让孩子多看环保方面的动画片,如《大耳朵图图》、《环保剑》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也是教育的好教材。
四、充分与家长结合,开展家校美化活动
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由于人类的任意砍伐,森林遭到破坏,所剩树林无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在平时少用塑料袋,塑料杯,最好用纸袋、篮子、减少白色污染。通过爸爸妈妈们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同时,幼儿的发展、感受,可以与亲人分享,得到亲人的鼓励、赞美、帮助,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尽力,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习惯。
(如:语言活动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哭子》、《小猫的理想》,故事《小鸟搬家》、《大风刮起来了》,儿歌《水》、《大树音乐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你喜欢什么昆虫》、《除四害讲卫生》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活动歌曲《柳树姑娘》、《爱护小树苗》,找击乐《雨中的故事》,舞蹈《金孔雀》,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
并在区域互动中,利用废旧材料设计一些好玩、好看的东西。让小朋友更有兴趣玩,并且让他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做的。废旧的采用有很多用处,所以以后对于废旧材料的使用具有奇思妙想。在这些五大领域中的环保教育中,我们还要开展综合活动。如:废旧电池对我们的危害。在活动中要告诉幼儿废旧电池是不可以随便丢弃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下来的电池要扔掉千万不能把他扔在垃圾桶里和垃圾一起进入垃圾箱。让幼儿回家告诉父母,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和家长一起收集废电池,然后扔掉学校的回收废旧电池箱里。要是不再学校里也千万别把电池乱扔。告诉幼儿电池进入泥土的危害性。④特色活动
除了要在教学互动中不断渗透环保意识,还要记住一些关于环保的纪念日。
(1、如植树节,3月12日。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结合有关环保绿色的活动,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参加植树活动活动。
2、世界环境日,6月5日。设计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在6月5日那一天,每个幼儿像身边的大人宣传有关的环保知识等等。)⑤根据幼儿教育的特殊性
因为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他们的教育活动一般是从游戏入手,所以我们要开展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根据幼儿学校教育的游戏性、直观性、家园一致性的原则,教师应该为他们开设良好的环境,和渗透性的活动。比如说:在开展手工活动课是,小朋友对于身边的纸屑不予理睬,直接踩过或者,直接踢开。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要教导。并且开展有关于如何利用废纸的游戏,和一些废旧材料再利用做成好玩的东西。让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样既发展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又发展了对这些材料的探索。因此我们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适合他们的活动,并且努力使课程游戏化,这样就更容易接受。
⑥家长以身示范,使幼儿的环保意识变成自觉行为
家庭是孩子成长离不开的重要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教育的功能,而且由于亲子之间不可代替的情感关系,家庭的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幼儿园。幼儿的教育必须坚持家园结合、家园同步,发动孩子成为小小环保监督员,在家庭中督促环保行为的执行,对不环保的现象提出批评,让孩子有责任感。
家长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孩子的环保行为。因此,我们也要与家长一起来进行这种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面前尽量做到文明,不能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不文明或者浪费的现象。鼓励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与植树活动。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比如:废水在利用,利用废旧瓶瓶罐罐做一些好玩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玩,出去郊游尽量是骑车、不行或者公交车,并且还要告诉幼儿这里面的道理。
但是,社会上忽视环保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对于环保的意识都存在着欠缺,没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有的知道怎么做,但是实际都没有去做到,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此,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丰富环保知识。
2、树立从小进行环保教育的思想。
3、家园配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传授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一起参与幼儿的活动。
环保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环保教育要从幼儿抓起,从小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让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生存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才能开创环保教育的新篇章!参与文献:
1、《人与自然》人民出版社
2、《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武志同编著
3、《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怎样提高儿童的环保意识 《贵州教育》2002年Z1期刘瑜;关于幼儿环境意识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第五篇: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院 系: 法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4 月
浅析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摘要:防卫过当制度是正当防卫制度的重要补充“我国97刑法,紧随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之后,在第20条第2款规定了防卫过当制度”研究防卫过当制度对于正确理解正当防卫!保障刑法中规定的公民防卫权的行使!以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防卫过当行为的必要构成要件”而且,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防卫过当行为主观罪过的表现形式存有较大争议,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在对防卫过当制度进行学习研究时,笔者认为,对防卫过当制度的正确理解,应当从它的基本定义出发”笔者认为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特殊防卫一样,都属于公民的防卫性行为,都是具有防卫意图的行为“由于防卫人行使防卫行为时,存在故意或过失的主观罪过,并造成了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触犯了刑法,符合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才有别于正当防卫行为和特殊防卫行为,成为违法行为”因此,在具有防卫性的同时,防卫过当也是一种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做为一种犯罪行为,防卫过当主观罪过的表现形式与一般犯罪相同,包括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等”但是,防卫过当在量刑方面又不同于一般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行为实际上具有防卫性和犯罪性两种特性”防卫过当的防卫性,即防卫过当行为人防卫意图的存在,是防卫过当行为在量刑方面区别于一般犯罪行为的根本原因“.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防卫人在行使防卫行为时,基于刑法意义上的故意或过失,实际上使得防卫效果超过合理范围,造成了触犯刑法的危害后果,并基于此构成犯罪的心理状态”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同样包括一般犯罪罪过所要求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防卫意图只是表明防卫人行使过当防卫行为是出于对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并因而在量刑方面有别于一般 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的犯罪行为在主观罪过方面的内容和一般犯罪是一致的,可以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或疏忽大意的过失等构成".关键词: 防卫过当;防卫性;防卫意图;罪过形式
目 录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 1.防卫过当制度概述………………………………………………… 1.1防卫权的历史 …………………………………………………… 1.1.1西方世界防卫过当制度的历史 ……………………………… 1.1.2防卫过当理论在我国的历史演变 …………………………… 2.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 ……………………………………………… 2.1正当防卫的概念………………………………………………… 2.2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是不同性质的防卫行为 ………………………… 3.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 3.1特殊防卫的概念…………………………………………………… 3.2特殊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关系………………………………………
4.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 4.1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 4.2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 4.3过失心理的主观罪过形式…………………………………………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