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灵捕手 影评
孩子,那都不是你的不错。
————《心灵捕手》影评
刘佳佳
又看到罗宾威廉姆,想到他的离世,心里禁不住地有些难过。这部影片中的他满脸大胡子,经常穿着一件厚厚的毛衣开衫,戴一副眼镜,动作不缓不疾,眼神一如既往的温柔,貌似他很适合“高知”的角色,他在《死亡诗社》中英语教授的角色其实和这部片子中的心理学教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最大的相同就是一个好的人生导师。
在片中对威廉姆角色的第一个具象认识是“坏孩子”威尔给我们带来的。在历经了5个心理学咨询师治疗无果后,蓝波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正是他发现了威尔的超人数学天赋)将威尔送到威廉姆那里做心理咨询。威尔是个绝顶聪明,天赋极高的孩子,当他一副痞子模样走进威廉姆的办公室,同他聊关于书之类的话题(说是聊,还不如说是挑战),后来他看到了放在桌台上的一副小小油画,通过那副画,这个孩子竟然从中得出有关威廉姆太太的某种事实推断,最终惹怒了威廉姆,威尔被揪住领口,差点挨了拳头。
这个情节设计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当威尔注意到了那幅画,他是这样么说的:结构线条复杂混乱,笔法颇有印象派画风.......我关心的是颜色......以数字上色吗?至少这个颜色让我着迷,我想你差点就要割耳朵了.......听说过“暴风雨中的港口”吗?也许指的就是你......也许你就在暴风雨中,天色昏暗,海浪撞击小船,浆就要断了,你吓坏了,迫切需要港口。这是你成为心理医生的原因。这个时候,威廉打算转移话题,我觉得威廉有些被威尔敏锐的直觉力所震撼到了,他不想深挖下去,而威尔这时候回头,忽然说了这么一句“也许你娶错了女人”,威廉开始对抗他“也许你应该注意些说话”,威尔转过头继续看画,抽着烟,眼神在画的范围内上下游移(这里做了一个大大的脸部特写),他在揣度这张画,几秒过后,他对着威尔肯定地说,“是的,你娶错女人了”,此时的他嘴角流露出一种得意,他接着问,发生了什么事,她抛弃你了?她是不是搞上别的男人?于是就有了上一段中说到的情节发展。从这个桥段中,我这么理解威尔:很强的觉察力;敏感;不羁;有侵犯性。从后面电影的情节演绎中,我们得知,威尔在艺术领域其实没有什么积累,他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但是在这个段落,他对于艺术的感知力其实很强。当电影镜头给那副画的时候,尤其是切到那个女人在波浪中划桨的画面局部,我们确实会有一种“孤独无援”的无助感。我们会看到画面中风浪很大的样子,女人独自坐在一只小船中努力划桨对抗风浪,她背对着画面,戴着一顶帽子,而船行进的方向斜着向画面内,也就是远离看画人的方向,暗示着一种离开。此时的威廉姆,看着前方的画,眼神已经从平时的温和宁静一下沉沦为空洞无助,仿佛掉进了一个无底洞,那种感觉真的已经不是“悲凉”可以概括的了。
这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了,我们都知道真正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一般都会传达给人某些情感,让人得到一种共鸣,获取某种心灵力量。威廉姆虽然是一个心理学教授,画画也许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也许他很多年都没有画过了,也许那幅画正是她太太病重的时候,他画了这么一副,以寄托自己内心的悲痛,也许他自己也未曾想到,很多年后,一个叫威尔的孩子闯进他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对象,但是他对那幅画的解读一下子把从相关的痛苦记忆都调了出来......人说,老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经常会和学生互换身份,从学生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同样的,一个心理治疗师也同样可能被自己的咨询对象戳中心事,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他的不完美。这也是整部电影想要告诉给我们的。
威尔其实是个十分幸运的孩子,诚然,他的童年生活痛苦不堪,非常不幸,但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幸的孩子何止千千万,而极少有孩子可以拥有威尔那样超越绝大数人的天赋。也正因为他拥有这种天赋而又满不在乎,从而让这部片子具有了某种戏剧性,所谓天才的堕落。影片中的后半部分中有个片段,蓝波教授和威廉姆为了威尔大肆争吵,简直就是俩人人生观的对决,这是电影矛盾冲突的顶峰。对于天才,应该让他随意志生活,还是应该超越个人的立场,to be somebody。我想这个论证没有结论,但是天才也是人,天才也不完美,最后的他还是放弃了自己本来选择好的工作机会,开着朋友给他组装的一辆小汽车,迎着绝美的夕阳,远赴加州的方向,去寻找他已经失去的爱人。
对于影片中的爱情冲突和发展,我想很多人真正经历过深入的亲密关系的伴侣都应该遇到过,如何坦诚的面对自己和自己的爱人,因为我们都不完美,我们是否准备好在让对方看到自己好的一面的同时,直面内心失去TA的恐惧,袒露自己的种种不完美。这种勇气的程度因人而异,比如威尔,让他直面自己的童年生活,并把那部分分享给自己爱的女人,确实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影片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也不错吧。而现实中的我们是否具备这种勇气?
当然很多事情说起来总是比较容易,就比如威廉姆教授最后冲破威尔的心理防线,反复告诉他不是你的错。第一遍说的时候,威尔淡淡的回答,我知道,第二遍,威廉姆要求他看着他的眼睛,再次告诉他,不是你的错,威尔此时的表情有了变化,但是他还是回答我知道,第三遍的时候,威尔看上去有些惊讶,他说我知道,(到这一遍的时候,威尔肯定觉得自己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如此),威廉姆走进他,并强调地说,不,你不知道,不是你的错,威尔开始感觉不安,他站起来,说我知道,而威廉姆还是一再的说,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并在说的同时,越来越走向他,到第八遍的时候,威尔已经开始流泪,并且表现出愤怒,他对着威廉姆控诉道,别整我,但是威廉姆还是更走进他,再说一遍,不是你的错,威尔忽然用力推了一下威廉姆,并不抬眼看他的,说你别整我,威廉姆不受影响,继续说,不是你的错,此时的威尔终于招架不住,用手捂住脸,开始哭泣,威廉姆温柔的伸出手摸着他的后脑勺说,不是你的错,到此,一共十一句“不是你的错”,威尔才终于放下所有的心理防线,抱着威廉姆痛哭,像个小小孩子。我想这时候的他才真正的体会到“不是你的错”的感受......通篇看这部影片,我们会发现威廉姆做到如此有多不容易,除了心理咨询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他更多的付出了真诚,极大的耐心,和对于这个孩子表现出来的爱惜和共情心。
而我们自己呢,如若遇到抉择和难题,是否会有勇气如此面对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我想应该也是十分不容易。
到处都是倔强的小孩,眼神里尽是戾气,一副老子就是这样,啥也不稀罕,爱谁谁。
其实,都稀罕的。稀罕有人欣赏你的天才,懂你的幽默,跟你喝酒吹牛,陪你逛街八卦,随你远足分享喜怒,亲吻你的脸,抚摸你的身体……重要的是,他们爱你的灵魂,爱你先天的不足并你后天的勤奋。
但你还是惶恐,你看到自己阴暗、缺陷、纠结、邪恶、贫穷、平庸、懒惰、丑陋、软弱、胆怯……你被隔离在光明伟大正确,积极向上乐观的另一面,你努力摆出各种欢畅造型向它们靠拢,却始终看到自己身后的阴影,你认为没有什么是可以得到,也没有什么值得拥有,所以也无从失去。
孩子,这都不是你的错,全世界的小孩其实都跟你一样寂寞,你不是最无助的那一个,他们只是都带着不一样的面具,那面具下,都是千疮百孔经不起审视的狗血人生剧主角,谁也不必同情谁,更不必禅于他的权威,听从你心底对这世界那些渴望,只管去要吧。
第二篇:《心灵捕手》影评
《心灵捕手》影评
《心灵捕手》是一部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片。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性本善,不应当对人性采取悲观消极的看法,而采取积极的态度。人在适合的环境下,会努力朝着潜能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人可以独立地引导自己的生活,而心理咨询的中心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来访者自身的潜能和积极能动作用,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心理问题。主要理论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罗杰斯认为,个体成长受阻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是“条件性积极关注”,迫使他歪曲自己真实的感觉,并不自觉地将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以至于渐渐地出现“自我意识”不良以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这往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由此而创立了人本主义疗法。
《心灵捕手》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魅力。影片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特点:人有能力控制生活和命运,治疗师不应该操纵来访者的任何事情,而应该创造条件使来访者做出有主见的决定。心理咨询与辅导最重要的是以信任的关系来让当事人感受到爱与安全感的存在,当爱与安全感的需求能让当事人得到满足后,他便能撤离心中的防卫机制,而逐渐放其心灵,引导进入良好的治疗关系,让他勇于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问题或事件,并能试图自己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正如影片中尚恩所说“除非你想谈自己,说出你是谁,我才愿意加入”、“须由自己口中说出的才是真正的自己,并非由片面的书籍或图片而得知”,这些正是心理咨询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中协助来访者找回自己、增进自我认同、强化自我功能很重要的观点。人本主义的咨询原理包括咨询目标、咨询关系和咨询过程。首先,最基本的目标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信任的气氛。因此尚恩在对威尔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首先把兰博教授和助理出去,为两人的对话提供了一个比较和谐、安静的环境。具体的目标是让来访者能够做到:大胆说出自己过去的经历,抛掉自己的假面具,面对真正的事实;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形成自身内在的评价标准;自愿把自己看做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影片中,尚恩鼓励威尔情感的自由表现,任由威尔在办公室浏览;对威尔的态度表示接受和认识,对威尔表现的态度予以无评价的接受,促进他加深自我了解和领悟;尚恩使威尔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特别是聊到一些共同兴趣的话题时,尚恩很会把握时机,每次都适当给威尔引导,和威尔分享自己的故事,得到了他充分的信任并且让威尔联想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多次的忍耐和追问中,威尔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经历。从自我发展理论上看,在罗杰斯看来,自我的发展以及是否能够形成健康的自我,取决于婴儿期和儿童期所获的抚爱,在自我的发展和形成中,儿童需要爱的哺育,这种需要叫做“积极性尊重”。尚恩发现,威尔在儿童期受到过家庭的虐待,每天生活在恐惧当中,缺乏最基本的温暖、尊重,没有人认可他、关怀他,使他经常生活在阴影中,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获得自我实现,发挥不到自己的潜能。尚恩以“信任”开启了威尔因长期受虐而心理保守伤痛与压抑的心灵,结果不仅帮助威尔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更让自己因丧偶而逐渐消沉的心重新燃起对人生的希望。
第三篇:心灵捕手影评[范文模版]
骄傲与卑微
——关于《Good Will Hunting》的影评
原本标题想写“骄傲地活着”,可是突然就感觉那么多骄傲的背后恐怕都有不为人知的伤痛吧,那些只有在静静的夜里自己舔舐伤口的孩子们,那些在阳光下笑得很灿烂、在人群中很放肆的孩子们,或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痛吧,而那些无法言及的伤痛,那些他们自以为的不完美,那些他们心中深藏的卑微,恐怕是外在的一切光鲜亮丽所掩饰的吧,即便是will那样那样的天才,也在所难免,但不同的是will遇到了sean,而大部分人的sean却不知在何处。
这部电影的120分钟里,有一段台词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那是sean对will说的一段话: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确实,像电影里sean所说的“孩子,生活不是靠书本和想当然来的,是靠心去体会的。”只是在我们还把自己当孩子的时候,有哪个sean可以站出来告诉我们生活的一切真相呢?那些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痛如果没有机会很好的化解,那些人性的本真,那些上帝赋予的天赋,怎样才可以完完全全地,毫无遮掩地流露?其实,有多少人会明白,最骄傲,最嚣张,最肆无忌惮伤害他人的那个家伙,也许只是最自卑,最可怜,最期望得到他人尊重与关心的人而已呢。
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故事,痛苦,有自己不想为人所知的伤口。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都在努力的做一个心灵捕手,为的是隐藏自我,我们往往以为自我封闭其实是一种保护,殊不知其实有时候打开心灵的窗户,接受阳光的温暖,雨水的滋润,我们才真的可以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伤口,即使有时候还会痛,我们却可以笑笑说,“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过去了”。
will他可以对十几年前欺负过自己的孩子王挥拳相向,打的对方重伤,他可以假扮警察攻击他人,他甚至连警察都打,他可以用那种淡漠的表情烧掉对于一辈子追求数学之路的蓝勃视之为珍宝的数学答案,看着他跑过来弄灭那燃烧着的纸张,他可以让自己的好朋友代替自己去应聘,而那工作是无数人所梦想的超级好待遇,他甚至在国家安全局的人事主观面前,不仅仅是谢绝对方的好意,而且带着嘲讽的拒绝对方……可是同时他又是一个彻底的感情上的弱者。他渴望朋友,渴望倾诉,渴望关爱,却又对他人失去了信任,他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使他时时小心,处处设防,深恐被人看穿缺陷,再次沦为被遗弃的对象,所以他在人面前骄傲自大,他与女主角的关系就是他这种性格最好的写照,他开始极度害怕再次被抛弃,他都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对待,他害怕失去,害怕别人读懂他之后便残忍的抛弃。
所以他为自己找的唯一的出路便是伤害别人,隐藏自己,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这自卑来源于破碎的家庭,来自童年的阴影。我永远无法忘记,他对着女友歇斯底里的大喊,只因为他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他感觉又被伤害到,才在被别人抛弃
之前选择先遗弃别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是心灵受过创伤的人的一种过度防卫,是
心灵的迷障,思想的误区。我永远无法忘记,sean拥抱will拍着他的背说:孩子,那不是你的错。但will愤怒的推开他:你说什么呢!欲发飙,sean继续轻柔的说着:孩子,那都不是
你的错。终于,will的泪水奔涌而出,抱着sean失声痛哭,因为他终于卸下一直自我保护的面具,他终于可以倾诉内心的痛楚,那些只有sean可以读懂的伤痛,那些童年的阴影,以
及那个骄傲不羁似乎看淡一切的外表下孤寂自毁的灵魂,突然有了一个哭泣的出口。
这就是因为,突然有个人懂你,不嘲笑你,有耐心对付你的坏脾气,你终于卸下了用
以对抗世界的冷酷面具,面具下面,不过是个从最初的求而不得变成一切都不想要的小孩。
但你还是惶恐,你看到自己阴暗、缺陷、纠结、邪恶、贫穷、平庸、懒惰、丑陋、软弱、胆
怯……你被隔离在光明伟大正确,积极向上乐观的另一面,你努力摆出各种欢畅造型向它们
靠拢,却始终看到自己身后的阴影,你认为没有什么是可以得到,也没有什么值得拥有,所
以也无从失去。
孩子,这都不是你的错,全世界的小孩其实都跟你一样,你不是最无助的那一个,他
们只是都带着不一样的面具,那面具下,都是千疮百孔经不起审视的狗血人生剧主角,谁也
不必同情谁,更不必禅于他的权威,听从你心底对这世界那些渴望,只管去要吧。
成功,不在于你取得了什么,而在于寻找自我。所以最终will走向了他人生的成功,自我的成功。
第四篇:心灵捕手影评
谁关心过我们的心里在想什么?
对每一个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来说,对每一个对自我、对生活充满困惑的人来说,《心灵捕手》都会给你强烈的心理震撼,使你在对心理咨询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也让你对人生有新的感悟,对自我有新的思索。
故事梗概:影片是讲述一个桀骜不逊,却又聪明绝顶的年轻人的故事。在他20年的生活中从未遇到过心灵捕手――一位更加具有智慧的长者。本片主人公威尔Willl仅有20岁,他从未上过大学,却对数学有着痴迷的爱,自己博览群书,但是由于卑微的出身和经济的贫
困,他只能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做过一名清洁工,可以让自己有机会看到数学教授写在黑板上的讲义。使一位著名的数学教授注意到了他,而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的是源于这样一件事情:教授在黑板栏上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威尔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地解开了这个难题。数学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终于找出了这个数学天才――这个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
威尔从小被亲生父母所遗弃成为孤儿,后来又受到养父的虐待,缺乏家庭的爱和管束,对任何人都不再信任,内心极度自卑,外表却是桀骜不逊,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最后经过数学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用尽方法希望他打开心结,但是许多被教授请来为威尔做心理转导的心理学家,却都被这个有着惊人的高智商的毛头小伙子洞悉心理反被威尔羞辱,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
数学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桑恩Sean,希望他来开导这个异常聪明而又前途迷茫、汲汲可危的年轻人。而这位受人仰慕的心理学家能做到吗?片中的女主角密妮.达伊尔(Minnie Driver)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哈佛女生,吸引了威尔的全部视线。究竟威尔在众人的帮助下会不会将以前生命中所遭受的困境都抛之脑后,重新找回生活呢?到底最后他能不能打开心胸拥抱生命?会不会把他之前所遭遇的困境抛诸脑后?心理咨询真有如此大的魔力打开这个青年的心扉,捕捉到他的心灵么?
心理咨询的魔力:咨询师的最基本的功能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并帮助来访者找到问题的症结,可以采用的技术有很多,但关键还是咨询师的真诚、信任、同感、以当事人的利益为重,还有咨询师敏锐的洞察力,他的咨询技巧对峙、澄清、反复逼问等的巧妙运用。让我们看看这位高明的咨询师是如何巧妙打开这个桀骜不逊的年青人的心扉的运用这些技巧的。
1.真诚的沟通:当威尔毫无顾忌地批评并同样用他的博学来羞辱这位咨询师的时候,咨询师桑恩在恼羞成怒之后陷入了强烈的心理矛盾之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按时与威尔见面,并毫不隐瞒说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矛盾,说出威尔的过人之处,威尔被桑恩的真实和真诚所动容,心灵受到了震颤。
2.同感:桑恩通过和威尔交谈,发现这个小伙子的桀骜不逊夸夸其谈的背后实际上是深深的自卑,他敏锐地洞察到威尔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来源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包括威尔对数学教授安排的所有的工作都嗤之以鼻、对自己深深喜爱的女友的粗鲁的拒绝、宁愿自己去搬砖头,做杂活,对自己的才华的无情糟蹋等等,都让桑恩对威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桑恩能充分同感威尔的敏锐之处。
3.澄清:威尔虽然聪明绝顶却无法看清楚自己的问题,他一方面大谈搬砖头应该受到尊重,做杂役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靠自己的力气干活吃饭就是可以的事情,自己的追求就是这样。而另一方面却每天乘40分钟的火车,到全球最受敬重的大学去做杂役,并躲起来把难题解答在黑板上,然后又否认是自己做出来的。桑恩看清楚了这一切,他质问威尔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家门口做杂役呢?威尔哑口无言。桑恩继续展开攻势,问威尔的志向是什么?威尔随口乱说,说要到南方牧场去当牧羊人,桑恩敞
开屋门,对威尔说“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你走吧。”习惯了口出狂言的威尔大惑不解,连声强调咨询的时间还没有结束,桑恩说:“对一个简单问题都不能诚实回答的人谈话,是浪费我的时间。”威尔无语离开,却留给了威尔许多沉思,他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矛盾的行为和言语。
4.对峙:桑恩与威尔有5次交锋,包括一言不发的对峙,言词激烈的对峙,行动的粗暴的对峙等,每一次的对峙都让威尔对自己的了解深入了一步。每一次的对峙都给予了威尔和桑恩无限的思考,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在面临考验的时候是退缩放弃还是直面挫折。这也是这部影片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故事的一波三折正是通过不同的对峙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5.反复逼问:当桑恩从威尔的档案中了解到威尔是一个孤儿,自幼就被本该爱护他的人舍弃,并受到养父的虐待,满身是伤疤的时候,心里感到强烈的震撼,因为桑恩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他明白了威尔的自卑的根源,从更深层次理解了威尔要在别人舍弃他之前先舍弃别人,这也是他强烈的自我保护的根源。谈起这段痛感的经历的时候,面对威尔表现出的无所谓的态度,桑恩没有气恼,反而用同一句话“这不是你的错”连连逼问威尔,威尔在桑恩的逼问下,由无所谓到认真对待这句话,到恼怒,到痛哭流涕,到与桑恩紧紧拥抱,威尔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后充分理解了桑恩的话,自己的过去经历真的不是自己的错,为什么自己要一直背着这个沉重的包袱不肯真实地面对生活,不肯接受真挚的情感,一直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一直通过践踏自己的才华来抚慰自己?他认清楚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这是一个多么残酷而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自我,新生活的美好开端。
桑恩就像一个机敏而富有智慧的猎手一样,在桀骜不逊的威尔面前,通过自己的真诚和娴熟的心理咨询技术打开了威尔的心扉,捕捉到了威尔的心灵,找到了威尔的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这个富有才华的年青人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使他把所遭遇的困境和痛苦抛诸脑后,重新打开心胸拥抱生命。
当威尔重新应聘工作,驾车驶往心爱人的城市时,每一个观众的心里对心理咨询有了深刻感触,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惊喜!
第五篇:《心灵捕手》影评
没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必须在现实中根据需要而进行抉择,本片是要向我们昭示一个心灵的伴侣远胜那些喧嚣和浮华。
故事描述一个少年时受到父母虐待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天才青年威尔,他虽没上过大学,而且整日把业余时间用在了酒吧和打架之中,但他却有着过人的天赋。在他做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时解开了一位著名数学教授公开给学生出的难题。在一次斗殴后威尔被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数学教授向法官求情并保释了威尔,希望能和他一起研究数学,可是威尔却不愿意与他合作,他为威尔找了心理医生做心理辅导,但这些心理医生均被智商极高的威尔羞辱,不愿再为威尔做心理辅导。教授无奈请大学同学及好友西恩·麦克奎尔帮忙,而西恩终于消除了威尔的心理痼疾,在朋友查克的鼓励劝告下,威尔最终找到了自我和爱情。
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电影中,本-艾弗莱克扮演的马特戴蒙的好朋友查克,他们开始过着一样的生活,喝酒、闹事、在工地干体力活,他每天早上都去马特戴蒙家接他,然后一起过他们的生活,但是他在马特戴蒙消沉的时候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某天清晨你消失不见了,然后我过我自己的生活。”他告诉戴蒙你和我们不同,你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在这里浪费你的天赋。终于在片尾有一天,本去戴蒙家接他的时候发现戴蒙不在,他已经去寻找自我的价值和一直回避的爱情去了,本在一阵失望后,突然微微一笑,真心的为戴蒙高兴,而后转身离去。我看完后一直在想,我对朋友的态度是不是和本一样呢,我能不能鼓励我的朋友离开我的生活,去寻找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路,我能做到吗,我为朋友做过什么,付出过什么。马特 戴蒙 和本 阿弗莱克不只是在电影中饰演了一对好朋友,他们在生活中也是好兄弟,好搭档。这部电影的剧本就是他们共同写作的,并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编剧。也许在写剧本的时候他们也参考了生活中二人的情谊。
这部电影的重头戏是戴蒙和罗宾·威廉斯的多次多次交锋。戴蒙从开始的一言不发到言词激烈互相伤害,到最终的彻底从过去的伤痛中解脱出来和罗宾·威廉斯拥抱痛哭,每一次面对真诚的罗宾·威廉斯,威尔对自己的自我认知都会更深入一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最后在罗宾·威廉斯的不停对戴蒙说: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化解了戴蒙心中的坚冰。而是在河边长椅上罗宾·威廉斯对戴蒙说的那段话:
“如果我问你艺术,你可能会告诉我米开朗基诺的一生,际遇,报复以及他 所有的作品--可是你不曾去过西斯廷教堂,你没有仰望过天花板上美丽 的壁画。
如果我问你战争你也会告诉我它们的原因结果甚至是普通人不明就里的内情,可是你从未经历过战争,你从没有将你朋友的脑袋放在你的膝盖上看 着子弹夺走他的生命。
如果我问你爱情你可能会给我念上一首诗,可是你从未经历过爱情,你从未在一双美丽的眼睛面前脆弱不堪...你从未爱一个人胜过爱你自己。
你了解我多少呢?就像我知道你是孤儿一样,我不能凭着看过《雾都孤儿》就断定自己了解你一样,你也不能凭着一幅画就以为你了解了我。
所以在我眼里你只是个孩子,不管你懂得多少你也只是个孩子。因为你从来不去体会或聆听,你也从来没有爱过什么人。”
因为戴蒙有很高的天赋和超强的记忆能力,所以在片子中他有几次大段的语气平板语速及快的对白。每次都是滔滔不决,说的对方哑口无言,无以应对。他也有很高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所以他奚落了所有辅导他的心理医生,罗宾·威廉斯也没有能幸免,所以才有了上面的罗宾·威廉斯对他说的话。他告诉戴蒙,孩子,生活不是靠书本和想当然来的,是靠心去体会的。到最后的戴蒙在罗宾·威廉斯的真诚下终于敞开了自己的心倒没有这段看的更有感觉。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对立,就是教授和罗宾·威廉斯对待戴蒙的态度上。教授在意的只是一个天才和他可以取得的成就,而罗宾在意的是那个叫威尔的年轻人。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人有两类:一类人看中我们所创造的价值,一类人看中的是我们本身。前者通常是我们的公司,上司;而后者被我们称为亲人与朋友。虽然可以从前者那里得到丰厚的回报,但我们的心却与后者更加贴近。因为一旦我们丧失了利用价值,也只有后者不会将我们抛弃。”是的,数学教授给了戴蒙很多,保释他,给他介绍很好的工作,和他共同研究数学,但是他只是把戴蒙当做了工具,甚至给戴蒙找心理医生也是为了让戴蒙能很好的配合他。而罗宾却不一样,他是把戴蒙当做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个人,而不是把戴蒙当做什么别的。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念。所以当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
戴蒙找到了好的工作,选择了事业的积极上进,一切都按找数学教授的想法而施行。但是其实不然,片尾戴蒙却最终选择了去寻找他灵魂的伴侣,他所深爱的人。所以,成功不在于你取得了什么,而在于寻找到了真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