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天安门观后感
电影天安门观后感(精选多篇)
《天安门》观后感
为祖国贺岁,就像给长辈祝寿,不宜悲情惨烈的题材,也不宜无厘头的闹剧。《天安门》是一部欢乐祥和、精神向上、对祖国有情怀的献礼片,真正的为祖国高兴,干杯。
片中小马列坐在城楼屋顶挥舞红旗、老手艺师傅向着自己做出来的巨型灯笼敬礼、部长将自己的怀表送给舞美队队长,都强烈地投射着传承的意味信念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以及希望的传承。从这些感情饱满的画面语言中,我读出一种爱国情结。
片中田震英虽为没握住主席的手抱憾,念念不忘的是一代伟人的英姿和
浓厚的兄弟情。而今天的我,看着历史长河中的点滴浪花忍不住随之喜随之忧,被深深地感动。我是被这些质朴的人民感动,而我更是被我们可爱的中国而感动。我可爱的中国,我为你自豪。
随着电影那激昂的旋律,渐渐的,我感到自己的胸膛在膨胀,脸庞在发热,眼眶在湿润,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感情脆弱或容易激动的人,将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在别人看来感人的影视剧、文学作品,都没有让我留下过感动的泪水,但是这次,我却莫名其妙的流泪了。此时此刻,我彻底抛掉了以往对国人很多陋习的鄙视,抛掉了自己曾经的自卑。
那个曾经已经破旧了的天安门城楼,在一代又一代普通劳动者的改造和维护下,已经是新中国的象征,如今的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多少人会在天安门前留下永远的记念?多少人会在来到这里时热泪盈眶?62年了,共和国迎来了自己的一个生日,也
迎来了建党90周年的日子。”人民万岁”那嘹亮的声音依然在耳,天安门所代表的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让人如何不感动和激动?天安门,中国人心中永远神圣的天安门。
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的重大任务,是舞美队神通广大,更有着当时全中国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影响。如果把这个任务放到今天,窃以为当下政府没有能力如此迅速地完成。我们不看汶川大地震,不看北京奥运会,不看60年庆国典礼,因为特殊个案对一般情况几乎没有影响。为什么我们的温家宝总理每次已下乡就有那么多百姓上前诉苦;为什么钓鱼情况出现那么久,迟迟不能解决,直到张军站出来;为什么中央制定的政策出台好几年,落实的情况仍是参差不齐……其中多少猫腻,多少贪污,多少玩忽职守,我们无从得知。现在的我们是否应该学习建国初期老党员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希望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能够使广大的党员好好学习从前老党员的精神,发挥党员先进性,创先争优!
观电影《天安门》有感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
城市轨道08230412王湛淋
以下是百度电影《天安门》的结果: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上级命令,为开国大典布置天安门城楼。破旧颓败的旧城楼,散发着臭气的金水河,长满杂草的广场,都必须在十月一号之前改换新颜。此时,离开国大典只有28天的时间,天安门附近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无数的革命军民都在为开国大典夜以继日的工作,田震英引领舞美队也开始了重新装修布置天安门城楼的准备工作。可是装修才开始就遇到困难,布置城楼的红布居然严重缺货。任务依旧艰巨,时间越来越近,为了开国大典能够顺利进行,为了完成任务见到毛主席,舞美队排除万难,终于圆满完成了天安
门城楼的布置任务。本片系建国60周年献礼影片。
注意,重点来了。“本片系建国60周年献礼影片。”这句话的深度和力度从它的位置可以看出---单独一段。看了这部电影过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天安门》不愧是建国60周年的献礼影片。它始终代表中国电影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电影人的根本利益。
对于影片想表达的一切正面的美好的精神意义,我在此无需赘言。我想说说我的感受。
电影一开始,以我对中国特色电影的了解,已经基本猜到了80%甚至更多的剧情。
首先,这个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领导下,不论如何都是能绝对美丽地完成。中间不管有啥子困难,都是小曲折。永远是大团圆,这个中国特色似乎是亘古不变的东
西。我想,莎士比亚的东西全都写成这样,估计也就没什么价值了。所以票房不高也怨不得别人。有场戏是假冒聂荣臻,骗到了红布。然而不幸的是被发现了。其实这个就是败笔,冒充就冒充,干嘛要被发现?好,被发现了,更大的败笔来了,这个事情居然就这样算了。当然,如果这个事情不算了的话,后面的事情没法继续,所以,编剧们为了最根本的利益放弃了最基本的准则。冒充聂荣臻,这个起码也得是假传圣旨一类的罪吧,即使不像方孝孺那样被诛十族,起码也得被双规吧。好,啥事没有,继续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到这里,我笑了。
其次,对于日本友人的角色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一是确有其事,二是在建国60周年大庆的时候来拉拢一下中日友好关系,这也无可厚非。我没看懂的是日本友人的智商。为什么?第一次灯笼做出来,摆在那里,一直到准备挂到墙上,这个日本友人都没看出啥子问题出
来。好,队长开会时豪言壮语过后,问题来了。什么问题?比例不对!我又笑了。即使不是一个专业人士,对于在面前实实在在的东西,比例对不对多看几眼也心里有数吧。何况那个日本友人还似乎是个专业的。这个情节实际上对会看
电影的观众来说,表达的东西就是不是在宣传中日友好关系,而是在侮辱日本人的智商。当然,对于最后国庆的前一天,日本友人离开大家这个情节,编剧估计是发现故事确实没得啥子感情脉络,牵强附会加上去的吧。
再次,对于电影中的感情戏,可是让编剧们大费苦心啊。手风琴女郎是一个让人着实看不懂的莫须有的人物。就因为中国特色电影必须有爱情故事吗?这个多余了吧。其实爱情就在那朵小花身上表现得很到位了。既让人看得懂,又含蓄隐晦。而老工匠的出现则是电影的转折点,也是大家最后的希望。当然,找到老工匠了还得一波三折。不过既然
答应帮忙,最后才把竹子拿出来,这个似乎有点说不过去。鉴于编剧们追求的是文似看山不喜平,也就罢了。不过我认为还是不要脱离生活实际。毕竟现在的观众都是很挑剔的观众,现在的观众中说不定有比你更好的编剧。
最后,说明一下,片中毛主席不是某个演员演的,而是真实影像。利用高科技把两段录像拼接在一起,所以我们看到的主人公始终没有握到毛主席的手。我在想,如果是要有演员来演毛主席,估计一定会握到主人公的手,而且还要狠狠地握,以此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
好了,感受就说到这里。再说下午不妥了。说了很多我认为欠妥的地方,但是总体我还是认为比较好看。
《我爱北京天安门》观后感
户县化羊村小学五年级韩诗萌
辅导老师:刘段平
今天,我们在学校看了一部名叫《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电影。看完电影
后我受益匪浅。
影片一开始演的是乡村的孩子们都非常贪玩,其中一个叫小庆的孩子用水枪喷村里一个叫来宝的爷爷,而来宝爷爷呢?表现的非常有孩子味,和小庆玩起来。因为来宝爷爷爱喝酒,所以孩子们经常搞恶作剧。
影片中的小主人公小庆,从小爱洗照片,经常帮班里的同学洗照片,后来他听说来宝爷爷会照相,就死缠硬磨的让来宝爷爷教他照相,在那帮孩子纠缠下,来宝爷爷答应了他的请求,小庆学会了照相。在国庆节的时候小庆准备办一个以“我爱天安门”为主题的板报,其中要有一张到天安门的照片,小庆做了好长时间才做出来一张小的照片,老师就找别人做了一张大的,小庆看到了,忍不住哭了,他感觉老师不相信他,就偷偷的跑到一个角落里去哭,被来宝爷爷看见了,来宝爷爷决定帮他完成心愿,最后在来宝爷爷的帮助下他终于做成了一张全班同学在天安门前的合影,实现
了自己的愿望。
小庆的愿望虽然最后是来宝爷爷帮他完成的,但我仍然
为小庆感到高兴。我从小庆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品质:坚持。小庆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一次一次的实践,再大的困难他都坚持,从小庆的身上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平时都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呵护下成长,遇到困难我就哭,就放弃。上次学校选三跳比赛的运动员我看我跳的慢我就说不参加。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悔,以后我应该向小庆学习,坚持就是胜利。
同时从那部电影中我还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爱国知情,虽然那时候比较穷,但同学们非常爱国,通过唱歌,读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作为一名现代的小学生,我应该更加努力,在幸福生活下奋发图强,将来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我爱您——中国
——观电影《我爱北京天安门》有感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小学六年级二班
作者:胡艺瀚指导教师:张卿
在一个万籁俱寂,皓月当空的夜晚,我打开电脑,在网上独自欣赏着《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部电影大片。本片是湘潭自制的一部以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执着努力为题材的一部励志电影。
这部电影很好看,有美丽的景色,更有老演员和小演员们倾情的演出,最令我感动的,还要数电影中的小主人公湛小庆以及他的朋友们,为了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电影中,原本宝来爷爷是湛小庆和他的小伙伴们恶作剧的对象,但是,在之后,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原本不愿意理睬他们的宝来爷爷也被他们感动了,最终原谅了他们,并且帮助他们制作完成了全班同学与天安门的“合影”。
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他们各
自鲜明的性格特征,像小庆,他是一个顽皮却又善良,尊重长辈却又执着热爱科学的小朋友。而宝来爷爷则是一个外表严肃,实则充满童心的一个大朋友!还有很多人物,像闵大刚他们,总之,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高大人格魅力的火花,这火花照耀着我们永远前进!
看完这部电影,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我们是
新时代的小主人,弘扬民族精神,热爱科学、好好学习是我们现在的第一任务!看到电影中的湛小庆和他的伙伴们,我不禁联想到了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很优越的环境里,有时候,可以说,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就如同面对世界末日时一般,更不要说我们可以勇敢的、坚强的去面对困难,而电影中的主人公们,他们却敢于挑战困难,并战胜它!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这部电影正是将主人公们不畏困难,知难而上、坚持不懈、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彻底给展示出来了,而我们,也正是要学习这种精神!
电影结束了,但我们仍然沉浸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声中。这首幼儿时期就一直传唱的歌曲,这一次,有了不同的含义!
《我爱北京天安门》观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全年级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我爱北京天安门》。电影里既有许多感人的情节,也有许多令人哈哈大笑内容,我看完后仍回味无穷。
电影里,那位“来宝”就表现的十分有孩子味,常常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每当他与孩子们玩起来时,我们年级的所有同学都会哈哈大笑。虽然“来宝”爷爷非常的有活力,但也经常想起一些令人震惊的抗日场面,我看了不禁产生了疑问,再来宝爷爷的脑海里,怎么会有
这样的场面呢?还有,来宝爷爷怎么会照相呢???直到结尾我才知道,原来“来宝”爷爷是个战地记者,那样的场面见多了,所以才会经常想起一些战争的情景;另外“来宝”爷爷是一个战地记者,必需学会照相。
电影中的孩子个个天真可爱、淘气活泼,他们几个在一起,总会想出许多点子玩,如:在来宝爷爷的酒壶里喷水、拿木头当枪打等等等等,总而言之和他们在一起,好像永远感不到枯燥、乏味,主角男一号“小庆”更是鬼点子多多。
电影中的主人公小庆很喜欢摄像,很想去天安门,但他住在一个小村庄里。他想要合成一张天安门和全班在一起的相片,于是他向来宝爷爷学照相方法。后来他们借走了照相机,但把它弄坏了,来宝爷爷生气,从此就不理他们。不过最后他还是心软了,给了小庆一张天安门的照片,并和他一起做出了照片,有窗户这么大,很清晰。
我看部电影后的感想是:以后无论
怎样我觉得都不能以大欺小或以小欺大,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生活中无论有什么挫折,我们都一定要面对,面对才会有希望,如果你不去面对再怎样都是输,如果你面对了,还是输的话,人们也不会责怪你!在电影最开始的那一刻,小庆和一些同学去来宝爷爷家拉屎撒尿,一点都不换位思考,想想来宝爷爷的心情呀!来宝爷爷的年纪大了,不能跑得很快,那些孩子还说:“来呀!来呀!来抓我呀!跑的太慢了!老乌龟!”我觉得他们根本不尊敬老人,如果我可以劝他的话,我会说:“你们不觉得羞耻吗?你们也有老了的时候,我如果像你们对来宝爷爷那样对你们,看你们感觉怎样?而且人们都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你们尊敬老人,孝敬老人。不要学习他们的缺点,要发扬片中他们的优点,也希望同学们记住住这个成语:取长补短,大也一定都有一个理想吧,只要大家朝着梦想方向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
山东泰安肥城市杨庄社区学校五年级:杨春华
第二篇:《天安门》观后感
胜利所必要的精神力量
——电影《天安门》观后感
当日本的丰臣秀吉决定侵略朝鲜进而占领中国时。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明朝开国时期的朝气,思想混乱,组织混乱,吏治腐败,毫无部队旳理念可言。对比当日本所有规模的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所以丰臣秀吉认为成功就在眼前,稳操胜券。
然而他错了,即使他运用经济学原理,把明朝的各种情况输入电脑,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定能赢,他也一定会输。因为他不懂得中国人的精神。
几百年后的1937年,日本人决定向中国开战。当时的日本比中国强盛太多,士兵精锐,武器先进,他们有三菱重工,有零式战斗机,有航空母舰。而中国内地四处是军阀混战,人心惶惶,一盘散沙。
所以他们告诉劝世界,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于是他们打了进来,于是他们打了八年,于是他们输掉了战争。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人的精神。
他们不明白,优越的物质基础确实是成功的捷径,但精神力量才是成功所必要的。中国五千年来,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根性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团结、牺牲、无所畏惧。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根本的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中国精神。
当我看完《天安门》这部电影时,内心由衷充满了对祖国伟大的感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确实落于人后,然而中国人民的心是一致的,这种集中向上,众志成城的精神是能左右事情的关键,就像蚂蚁再小,也能洞穿千里的河堤。打动我的并不是天安门本身的宏大,而是站在天安门上,代表中国精神的人民,无论是负责筹备工作的舞美队战士,还是带领我们一路前行的人民主席。如果说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精神在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领土上宣告的成功。那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则是中国精神在团结一致,开创美好未来上吹响的号角。当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的紧急任务时,我想他背起的不只是心中的忐忑,而更多的是全国所汇聚的期盼。支撑他的也不只是上级的要求,应该是伟大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的国家,我现在就代表着他。光想想就令我激情澎湃。
困难总是存在,长期的战乱失修,天安门的破败荒凉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翻修时间只有短短的28天。一边是体现国家尊严和形象的浩大工程,一边是所剩无几的时间。我看到他们最初的方案被否决,看到他们备受社会和其他部队的质疑,也看到了他们在起先灯笼挂上去后由欣喜到失落的转变,无从下手的困扰。但这不是失败的理由,在每次打击后我更看到了他们重新站立,忙碌的身姿。特别是在他们在初次制作大红灯笼失败后,想到的并不是放弃,而是更好地完成。从一开始田震英和队友们就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完成好任务就去见毛主席的火热信念,坚定地向着目标冲击。
这是天安门的新生。当田震英在张部长的带领下来到天安门,镜头以灰暗压抑的影调给观众展示了一个陈旧破败的天安门:腐朽的铁门推开,一群乌鸦乱飞,两位穿着同样破旧长衫的天安门旧日的“守护者”为他们砸开了布满灰尘的铁锁,伴随着铁锁的敲打声我们看到天安门广场上杂草丛生,蛇鼠出没。影片在突出天安门改造任务艰巨的同时,也为展现它将来的新面貌埋下了伏笔。最后,当八个大灯笼终于挂上了天安门城楼的时候,镜头仰拍,一个横摇向观众展示了一个重新焕发光彩的天安门,一个经人民改造后的天安门。这是天安门的新生,当然也预示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新生。
这也是中国人民的新生。在整修天安门的过程中,人民获得了新生。片中以蔺师傅这样的旧时代的手艺人为代表。蔺师傅家世代为皇上扎灯笼,吃的是皇上给的俸禄。影片开头出现的蔺师傅是一个病怏怏的糟老头,大清国没了,丢了手艺,成天以斗蛐蛐为乐。走在金水桥上,还情不自禁地脱帽下跪,觉得这是皇上走的,咱老百姓走了要遭天打五雷轰。显然,蔺师傅是一个还生活在旧时代的人,旧思想根深蒂固。但在解放军的感召下,蔺师傅决定为天安门做灯笼。在此过程中,蔺师傅显示出从未有过的活力,与之前那个病怏怏的老头形成鲜明对比。灯笼做完后解放军向蔺师傅敬礼,蔺师傅回过头也笑呵呵地向着大红灯笼敬礼,与之前脱帽下跪的他形成对比。最后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观看开国大典的蔺师傅连辫子也剪了,长衫换成了中山装,为新中国深情地鞠了一躬,活脱脱摆脱了旧思想,打心眼儿里认同了新社会。
你问我现在还能不能做到当年那样的事迹,在那样短的时间内作出近乎完美的工作。我的回答是不知道,而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如果想要成功,无论在任何事情上,必要的确实是当年的一种精神--中国精神。如果你只看到了全国范围上财力人力的投入,只看到了来自上级领导带给他们的压力。你也就忽视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最中心的理念,他们从未放弃,永不妥协,积极应对才是胜利的关键,而这一切的本源就是精神力量!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韩愈之所以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就在于他以文载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所以至今仍释放出深沉的感召力,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式精神历千百年而不变。“中国精神”在迎接挑战中彰显、升华和创新,学会坚强、自信、友爱、奉献,正是“中国精神”新的代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
环艺1301班 刘擎之 1061413121
第三篇:《天安门》观后感
《天安门》观后感
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我们集体观看了《天安门》这部电影。对此感触颇深。
《天安门》这部影片描写了建国前夕,在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接受了紧急命令——装修布置天安门,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仅用了28天的时候就完成了天安门的装修布置任务,从而保证了开国大典的如期举行。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面对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设计方案如火如荼地实施当中,不满意的声音却此起彼伏;与其他部队的纷争最终使得田震英受伤;安装灯笼时发现灯笼过小等等。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越挫越勇,采取一系列方案来克服困难。向不同的人民群众征求意见,群求社会各界的帮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为开国大典的举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影片当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社会各界全心全意帮助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一同装修布置天安门。不管身处何种地位,身兼何种职位,每个人都乐意为开国大点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灯笼扎坏了,四位扎灯笼的师傅都深深自责,甚至于要摘掉自己的牌子。为了做出大灯笼,蔺师傅甚至拆掉家里的百年竹梁。
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对任务的负责,我看到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开国的热情。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像毛主席那样的伟人,我们很难看到普通民众所做出的奉献,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只是一个代表,还有浩浩荡荡的解放军,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为开国大典奉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是历史的小人物,但是历史却不能没有这些小人物。
天安门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个精神图腾。可是已经化为精神符号的一个建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段修葺历史却没多少人知道,那8个经常出现在我们幼稚画笔下的大灯笼却还有着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而《天安门》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至少它用了一种尽量通俗的方式让观众了解了一段历史,向人们展现了普通民众对新中国的奉献。
此外,片中小马列坐在城楼屋顶挥舞红旗、老手艺师傅向着自己做出来的巨型灯笼敬礼、部长将自己的怀表送给舞美队队长,都强烈地投射着传承的意味——信念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以及希望的传承。从这些感情饱满的画面语言中,我读出一种爱国情结。
社会进步,时代变幻,当年人们的心境似乎在如今变得异常难以实现。集体主义,团结精神在现如今淡化了许多,似乎人们都难以找到当初的那种激情。破旧的城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修善下变得富丽堂皇,然而人与人之间却再也回不到曾经那样心连心。
如果现在,人们能像当初一样,全国上下一心,人与人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不过分谋求私利,重视友谊,重视团结,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我相信社会的发展必将是朝前迈进的。
第四篇:《天安门》观后感
《天安门》观后感
为祖国贺岁,就像给长辈祝寿,不宜悲情惨烈的题材,也不宜无厘头的闹剧。《天安门》是一部欢乐祥和、精神向上、对祖国有情怀的献礼片,真正的为祖国高兴,干杯。
片中小马列坐在城楼屋顶挥舞红旗、老手艺师傅向着自己做出来的巨型灯笼敬礼、部长将自己的怀表送给舞美队队长,都强烈地投射着传承的意味信念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以及希望的传承。从这些感情饱满的画面语言中,我读出一种爱国情结。
片中田震英虽为没握住主席的手抱憾,念念不忘的是一代伟人的英姿和浓厚的兄弟情。而今天的我,看着历史长河中的点滴浪花忍不住随之喜随之忧,被深深地感动。我是被这些质朴的人民感动,而我更是被我们可爱的中国而感动。我可爱的中国,我为你自豪。
随着电影那激昂的旋律,渐渐的,我感到自己的胸膛在膨胀,脸庞在发热,眼眶在湿润,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感情脆弱或容易激动的人,将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在别人看来感人的影视剧、文学作品,都没有让我留下过感动的泪水,但是这次,我却莫名其妙的流泪了。此时此刻,我彻底抛掉了以往对国人很多陋习的鄙视,抛掉了自己曾经的自卑。
那个曾经已经破旧了的天安门城楼,在一代又一代普通劳动者的改造和维护下,已经是新中国的象征,如今的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多少人会在天安门前留下永远的记念?多少人会在来到这里时热泪盈眶?62年了,共和国迎来了自己的一个生日,也迎来了建党90周年的日子。“人民万岁”那嘹亮的声音依然在耳,天安门所代表的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让人如何不感动和激动?天安门,中国人心中永远神圣的天安门。
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的重大任务,是舞美队神通广大,更有着当时全中国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影响。如果把这个任务放到今天,窃以为当下政府没有能力如此迅速地完成。我们不看汶川大地震,不看北京奥运会,不看60年庆国典礼,因为特殊个案对一般情况几乎没有影响。为什么我们的温家宝总理每次已下乡就有那么多百姓上前诉苦;为什么钓鱼情况出现那么久,迟迟不能解决,直到张军站出来;为什么中央制定的政策出台好几年,落实的情况仍是参差不齐……其中多少猫腻,多少贪污,多少玩忽职守,我们无从得知。现在的我们是否应该学习建国初期老党员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希望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能够使广大的党员好好学习从前老党员的精神,发挥党员先进性,创先争优!
第五篇:电影《天安门》观后思想汇报
电影《天安门》观后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六十三年的风风雨雨就这样过去了,但那鲜红的硕大的如火般的灯笼依然高高挂着,像一抹自信的微笑。岁月飞逝,属于我们的胜利依旧让人激动,让人自豪,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向上。
《天安门》,一部反映了建国时期人民对于建立新中国,建立新生活的坚定信念的电影。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旧时代的离去,新时代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一个缩影里,看到了一个民族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冀和努力。这是新生的力量,这是人民的凝聚。
憨厚的微笑里,有着真诚,有着责任。主人公面对布置天安门,迎接开国大典这样的任务,发自内心有了一种光荣和责任。其实,这何尝不是所有中国军人的写照,为保家卫国做出贡献,为祖国的强大繁荣做出努力。中国军人,一身铁胆热血,一心系家国天下。
在布置天安门的过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群人的努力和团结。这群人,是一种映射,包含着各个阶层的各种职业的人。这里面,有普通老百姓,他们热心高效地运送着各种物资;这里面,有艺术工作者,他们唱着歌,跳着舞;这里面,有对新中国还存着疑惑和恐惧的满清旧部,他们积极投身到灯笼的制作之中。这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或快或慢地相信了政府,为着布置天安门而努力着。
难以忘记,当主人公们下跪要做徒弟,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时,白发苍苍的手工艺老人感动的面孔。是的,这是新时代,这是人民的中国。不会再有蔑视、欺辱,不会再有专制独裁、阶级压迫。
难以忘记,当红灯笼高高悬挂在天安门上,当毛主席亲切威武地出现开国大典上,那一张张欢呼的脸,那一双双高伸的手,他们迎接的是人民的未来,是中国的新篇章。
28年,28天.布置天安门,是一种象征。在重重困难面前,党领导着广大人民奋勇向前,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28年后的新中国,28天后的红灯笼。
布置天安门,是一种隐喻。新中国的希望,人民的欢喜和团结,借着这个缩影表现出来了。旧时代,旧思想,一点点抽丝剥茧,羽化出新的充满活力的新生。
红色,依然在高挂。这样的国民精神,这样的爱国意识,一直都在。岁月里,越染越红。
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那些为了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民。62年后,我们将继承这盏红灯笼,满怀信心,积极努力地向上,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深深地爱着她。我们跟着党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的艰巨任务。好好学习吧,沿着正确的大道吧,我们能为我们的祖国发光发亮。我们都是那盏红灯。
XX.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