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天安门》观后感(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14:1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片《天安门》观后感(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片《天安门》观后感(范文模版)》。

第一篇:影片《天安门》观后感(范文模版)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紧急任务,上级要求他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长期的战乱失修,天安门的破败荒凉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翻修时间只有短短的28天。田震英和队友们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的火热信念,庄严地立下了军令状。

自进驻天安门工地之日起,田震英和队友们便进入到倒计时的紧张工作状态。过程中,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数次失败的打击,但是,这群年轻战士一直没有丧失激情和勇气,面对困难咬牙坚持,边干边学,最终,抗敌剧社舞美队拿出了一个以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八个超大红灯笼为核心的优秀设计方案,并赶在开国大典前按时完成了施工工程。

十月一日开国大典,毛主席站在翻修一新的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电影讲述的以潘粤明主演的舞美剧团的田震英田队长,在1949年开国大典之前翻新并设计重修天安门的这么一个故事。听起来很简单的故事,但看完后除了激动就是感动。。激动的是里面的“天安门”在做旧后非常有味道,广场上围墙的另一边的民宅很有那个时代的感觉,镜头是差不多30度俯视的。在电影刚开始,一辆破旧的貌似是电车的车在冷清的天安门前行过的时候,我立马入了戏了(由于比较熟悉潘粤明,而且电影放映前刚有了见面会,所以他每次一出场的时候就感觉旁边应该有个董洁,呵呵);感动的是,天安门宏伟风光的背后有那么多为此默默付出的人(尤其是影片结束后一票好兄弟们从年轻时代在天安门前的合影直到他们都老去,尤其是那张3个人与一个相框的合影,很感人)

电影在场景重建的效果上相当有诚意,在片中重建的28天里,每次出现的天安门都有不同的变化,在看腻了好莱坞用绿幕做的电脑特技后,看看实体的天安门旧貌就是不一样。美国人总是那纽约做文章,印象较深刻的是《我是传奇》里的那个纽约空城,做的太棒了,不过我们中国人现在用实体的“天安门”复制了一个过去的天安门,比老美的纽约空城更显真实,感谢该剧的剧组所有成员以及所有的中国电影人,你们在为国产默默的努力着,为我们影迷带来了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国产影片的。

在田队长重修天安门的这28天里,问题重重,细节多多,看的出来翻新天安门确实是个大麻烦。只不过在影片最后取消天安门上那个五角星的旗帜时没说是哪个国家,一开始我以为主人公们看到纸上的五星红旗而误认为是别的国家呢,原来仅仅是将原先的旗帜给换下来,然后就没后话了,个人觉得这小段给的有点仓促。

电影和绝大多数国产主旋律有一定的区别,导演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那我姑且把他当做一部高级主旋律影片吧,呵呵。影片没有喊口号也没有故作伤感,但作为中国人看完本片确实对天安门更加的有感情了。

为宫廷扎灯笼的蔺爷,这个角色个人觉得很出彩,因为他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小人物,他这辈子其实本该就是属于封建社会的,当他知道人民翻身做主的时候的那种迷茫,那种对新生活新政府的不信任,完全是因为80多年的封建社会生活已经让这个老人不再对新生活充满幻想。所以他一开始拒绝了田队长让他扎灯笼的请求,因为他怕不仅自己掉了脑袋不成,还连累自己的2个儿子。从蔺爷吃东西说,就算再饿,再馋他也是先给自己养的蝈蝈吃,可以看的出来他是个好人,他不希望他身边的人或物受罪,但他随后的一句话却让人深思,他说“它听话,不也是因为有好吃的”,这就是为什么蔺爷一开始不愿接手做天安门上的灯笼。因为他认为解放军让他做灯笼是给了他好处的,但如果做不好,就会像皇帝对待不满意的手艺人一样,随时掉脑袋,其实他何尝不想为世上最大的灯笼出力而从此留名于世呢。只是长期的封建帝王专制,让他这样的手艺人不敢有任何的幻想。哪怕他就是在众人阻止他为天安门下跪的后,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的,因为他这辈子真的是从小吓到老的。。国庆大典上激动的老人,从他的脸上很难认出,那该算是激动,喜悦,迷茫还是伤心,他80 多岁,也就是说在1949年以前的几十年里,从他一出身中国就在打仗,他看打仗看了一辈子,心都凉了,而这迟来的幸福又算什么呢?

田队长是个小人物,却做了一件不起眼但却很伟大的事情,他没什么大毛病,算是受到共产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洗礼较为典型的人。他很执著,如果搁现在,夸张点说,我想就没有李嘉诚了(通过那个请人冒充司令打电话的那段可以看出这人胆子大有脑子)。

那个戴眼睛的士兵,有点极端革命份子的意思,他要是这个年纪生在文革时期,他必定是个很强势很无理的红卫兵。不过片中的他的台词红味的让人牙酸,还怔怔有词的和人讲道理,呵呵。不过正是如此,才突出了极端革命份子和真正的革命战士的区别。

在建国的大业中,装修天安门应该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环节,但共和国的建立,经历多少这样的环节呢?当一个国家所有的人民都为自己国家的新生努力和自豪时,那是多么巨大的力量呢?影片最后,是60年后的天安门城楼前,那位舞美队的队长和他的妻子,深情而自豪地向他们的孙子说,那八个由他创意的大红灯笼,已经在天安门上挂了整整60年。是的,60年了,每当共和国大红的旗帜迎风飘扬时,每当雄壮的国歌奏响时,我们的心中全是对祖国的热爱,依旧的激动证明,我们的心是随着祖国一起跳动的,我们的血液融进的就是中国旗帜的鲜红。

田震英人物原型

苏凡,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的丈夫。苏凡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是开国大典天安门舞美设计的负责人。当时为了保密需要,苏凡并没把任务告诉新婚妻子田华,田华也不知道丈夫为何突然失踪,苏凡率领舞美队用了28天时间完成了天安门的装修和舞台布置,为开国大典立下汗马功劳。

导演叶大鹰根据苏凡和田华夫妇的故事创作了电影《天安门》,片中男主角田震英的原型就是苏凡,但苏凡为人谦逊,交代叶大鹰不要在剧中用他的真名。

苏凡忆开国大典

电影剧照1949年8月中旬,开国大典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主席台就是天安门城楼。周恩来把布置城楼的任务交给了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致祥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舞美队。舞美队的队长苏凡接受任务后,立即带领着舞美队的两位日本美术家肖野和森茂,到天安门进行实地测量。这时,天安门城楼已经搭上了脚手架,有人在粉刷,有人在拔屋顶上的杂草。天安门城楼上挂着写有“天安门”三个大字的匾额。苏凡知道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政协会议还没有召开,国旗国徽都没有定下来。设计开国大典的会场却没有任何参考的依据。这俩美术家原来都是日本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的,称得上是科班出身。长期的舞台美术创作实践,再加上汲取了中国北方农村风俗的丰富营养,使他们对天安门城楼的美术设计能够得心应手,灵感勃发。两位美术家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拿出了20幅各式各样的设计草图。

张致祥将20张设计草图送到周恩来办公室。周恩来同志选定了在城楼装上8个大红的宫灯、8面红旗,天安门正面墙壁上挂两条横幅,中间是毛主席像的设计,并对这幅设计图的一些局部进行了修改。他抹去了在金水桥栏杆上扎满彩球的设计,对张致祥说:“把城楼突出表现出来就行了,其他地方不要搞得太花哨。大会会场的设计,一定要保持一种既喜庆欢乐又严肃庄重的气氛。”周恩来同志要求最迟要在9月28日将宫灯挂上天安门城楼。

这时距开国大典只有20多天了。然而,找谁去制作这8盏宫灯呢?苏凡连续几天整日在北京城里跑,人家一听做那么大的宫灯,都说“做不了”。眼看只剩下10天时间了!肖野出了一个点子:“北平城里过去不是经常制作小宫灯吗?找一个扎灯艺人来帮忙,我们自己干吧。”经故宫的管理人员推荐找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艺人。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胆的设计图,到天安门城楼上转了三圈后,说:“这么大的宫灯只能在城楼上做,否则抬不上去。”说干就干,苏凡立即买来绿竹、红布、黑钉、黄穗等材料;舞美队的全体人员都上了天安门城楼帮忙;老艺人带着徒弟并找来木工做宫灯的圆托;两位日本画家负责画宫灯的云头和制作流苏。连续几天几夜,他们都没离开城楼。离大典还有一天8个大红宫灯终于做成了。张致祥马上调来十几名身强力壮的战士,搬来梯子,几经周折把这8个每盏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达80公斤的大红宫灯安全地挂在了设计的位置上。

在开国大典前夜,苏凡住在城楼上陪伴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大红宫灯。当晚在天安门城楼上值班的只有两个人,苏凡和陈琰,陈琰是公安部负责保卫工作的。那年苏凡25岁,他8月4日刚与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员田华举行了婚礼,接着就接到了这项任务。他说自己有些对不起新婚妻子田华,自从接受这项工作以后,就一直把新婚不久的妻子独自留在洞房里,自己却长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夜已经深了,周总理再次来到天安门城楼上。他指出城楼正面屏风的设计“中间一个五角星,用红绸子散向四周闪着光芒”远看有些像越南的国旗。苏凡连夜

又把两个美术家叫来商量。都夜里3点了,三人谁也想不出怎么改,最后决定撤掉。屏风很大很重,根本来不及搬走,只好把上面的装饰拆下来堆在休息室里,一直干到10月1日清晨才最后完工。

10月1日下午,苏凡作为装饰布置开国大典主会场的负责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他回忆说,那天就站在电影演员白杨旁边,看见毛主席走过来和代表们一一握手。因为自己是工作人员,毛主席和白杨等代表握手时就主动退后一步。白杨手里拿着一个16毫米的小摄像机,一边说一边拍着会场和周围的领导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摄像机……苏凡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共和国历史上最精彩的瞬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特别是每当说到天安门城楼上的8个大红灯笼,脸上就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第二篇:观影片《天安门》思想汇报

观影片《天安门》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终于看完了影片《天安门》。

故事围绕着一个小人物的不寻常经历展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工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紧急任务,由他率领美工队在28天里对天 安 门进行整修翻新,确保十月一日开国大典使用。影片的最后,田震英虽为没握住主席的手抱憾,念念不忘的是一代伟人的英姿和浓厚的兄弟情。而今天的我,看着历史长河中的点滴浪花忍不住随之喜随之忧,被深深地感动。我是被这些质朴的人民感动,而我更是被我们可爱的中国而感动。

影片所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份爱国热情,更是那份为国奉献的精神。而作为当代的我们,怎样才是为国奉献呢?我们不必去冲击枪林弹火,更不用去立军令状修建天安门。我们有着安逸的生活,过着极其平稳的日子,似乎,没有需要我们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或者说,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需要我们去奉献的地方何其多!

正如学院王x书记在为我们讲解党的性质、宗旨与指导思想时所讲到的一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是我们当的根本宗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对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我们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尽管如此,但是党的根本性质还是不会改变的。建国后,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原来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被压迫、被剥削、经济上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内部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党内外有些人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或正在丧失原有的阶级性、先进性和战斗性,不成其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了,共产党也由此变成“全体人民的党”。这种认识和论调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我们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新一代工人大批成长起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的构成以及劳动方式等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人数显著增加。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历史使命。

另外,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是党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武器,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

为此,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当也应该坚守党的性质、宗旨与指导思想!

第三篇:影片《天安门》思想汇报(二)

尊敬的党组织:

观看了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天安门》,我感触很深,影片《天安门》思想汇报

(二)。

这部电影讲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上级命令,为开国大典布置天安门城楼。破旧颓败的旧城楼,散发着臭气的金水河,长满杂草的广场,都必须在十月一号之前改换新颜。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怀疑,这任务怎么可能完成?离开国大典只有28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在这短短的28 里该换新颜?但是田震英和队友们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完成好任务就去见毛主席的火热信念,庄严地立下了军令状。我为他们的勇气鼓掌!在面对时,生活上,学习上,人总是习惯性的逃避。可是总是这样的话,人怎么会进步?社会怎么会进步?我们需要田震英他们面对困难时,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

天安门附近无数的革命军民都在为开国大典夜以继日的工作,田震英引领舞美队也开始了重新装修布置天安门城楼的准备工作。可是装修才开始就遇到困难,布置城楼的红布居然严重缺货,思想汇报《影片《天安门》思想汇报

(二)》。田震英竟然想到让人冒充司令员给红布负责人打电话以此拿到红布。可是这样做对吗?我想到前几节党课讲到党的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即使开国大典是如此重要,但也不能违反纪律以达到目的,这是欺骗人民,也有官僚主义的成分存在。即使你有正当的理由,也是不允许违反纪律的!党的纪律是庄严的,是铁的纪律,不容许别人侵犯!

在布置天安门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让我触动的是,他们积极得收集群众的意见,社会各界的意见,从而得出更好的布置方案。这让我想到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传达给党中央。这不是异曲同工的事吗?而且都是为了人民。

他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那八个大灯笼的制造,让我预想不到的是他们会跑到澡堂去找人。在澡堂里,那些老人对他们的反应让我惊讶不已,清朝的毒害真的很严重。他们的反应或许现在我们看来是不可理喻的,可是在那个年代是理所当然的事。该如何庆幸我们是生活在这个新世纪。田震英那句“现在没有什么皇帝的,现在是我们人民当家作主,你是人民。我是人民,他也是人民。”老人们听后是如此的兴奋和高兴!

总的来说,虽然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数次失败的沮丧打击,但是,田震英他们一直没有丧失激情和勇气,面对困难咬牙坚持,边干边学,最终,抗敌剧社舞美队拿出了一个以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八个超大红灯笼为核心的优秀设计方案,并赶在开国大典前按时完成了施工工程。

为他们的激情,勇气,坚持不懈鼓掌!

汇报人:杨嘉月

2011年6月15日

第四篇:《天安门》观后感

胜利所必要的精神力量

——电影《天安门》观后感

当日本的丰臣秀吉决定侵略朝鲜进而占领中国时。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明朝开国时期的朝气,思想混乱,组织混乱,吏治腐败,毫无部队旳理念可言。对比当日本所有规模的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所以丰臣秀吉认为成功就在眼前,稳操胜券。

然而他错了,即使他运用经济学原理,把明朝的各种情况输入电脑,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定能赢,他也一定会输。因为他不懂得中国人的精神。

几百年后的1937年,日本人决定向中国开战。当时的日本比中国强盛太多,士兵精锐,武器先进,他们有三菱重工,有零式战斗机,有航空母舰。而中国内地四处是军阀混战,人心惶惶,一盘散沙。

所以他们告诉劝世界,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于是他们打了进来,于是他们打了八年,于是他们输掉了战争。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人的精神。

他们不明白,优越的物质基础确实是成功的捷径,但精神力量才是成功所必要的。中国五千年来,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根性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团结、牺牲、无所畏惧。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根本的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中国精神。

当我看完《天安门》这部电影时,内心由衷充满了对祖国伟大的感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确实落于人后,然而中国人民的心是一致的,这种集中向上,众志成城的精神是能左右事情的关键,就像蚂蚁再小,也能洞穿千里的河堤。打动我的并不是天安门本身的宏大,而是站在天安门上,代表中国精神的人民,无论是负责筹备工作的舞美队战士,还是带领我们一路前行的人民主席。如果说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精神在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领土上宣告的成功。那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则是中国精神在团结一致,开创美好未来上吹响的号角。当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的紧急任务时,我想他背起的不只是心中的忐忑,而更多的是全国所汇聚的期盼。支撑他的也不只是上级的要求,应该是伟大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的国家,我现在就代表着他。光想想就令我激情澎湃。

困难总是存在,长期的战乱失修,天安门的破败荒凉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翻修时间只有短短的28天。一边是体现国家尊严和形象的浩大工程,一边是所剩无几的时间。我看到他们最初的方案被否决,看到他们备受社会和其他部队的质疑,也看到了他们在起先灯笼挂上去后由欣喜到失落的转变,无从下手的困扰。但这不是失败的理由,在每次打击后我更看到了他们重新站立,忙碌的身姿。特别是在他们在初次制作大红灯笼失败后,想到的并不是放弃,而是更好地完成。从一开始田震英和队友们就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完成好任务就去见毛主席的火热信念,坚定地向着目标冲击。

这是天安门的新生。当田震英在张部长的带领下来到天安门,镜头以灰暗压抑的影调给观众展示了一个陈旧破败的天安门:腐朽的铁门推开,一群乌鸦乱飞,两位穿着同样破旧长衫的天安门旧日的“守护者”为他们砸开了布满灰尘的铁锁,伴随着铁锁的敲打声我们看到天安门广场上杂草丛生,蛇鼠出没。影片在突出天安门改造任务艰巨的同时,也为展现它将来的新面貌埋下了伏笔。最后,当八个大灯笼终于挂上了天安门城楼的时候,镜头仰拍,一个横摇向观众展示了一个重新焕发光彩的天安门,一个经人民改造后的天安门。这是天安门的新生,当然也预示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新生。

这也是中国人民的新生。在整修天安门的过程中,人民获得了新生。片中以蔺师傅这样的旧时代的手艺人为代表。蔺师傅家世代为皇上扎灯笼,吃的是皇上给的俸禄。影片开头出现的蔺师傅是一个病怏怏的糟老头,大清国没了,丢了手艺,成天以斗蛐蛐为乐。走在金水桥上,还情不自禁地脱帽下跪,觉得这是皇上走的,咱老百姓走了要遭天打五雷轰。显然,蔺师傅是一个还生活在旧时代的人,旧思想根深蒂固。但在解放军的感召下,蔺师傅决定为天安门做灯笼。在此过程中,蔺师傅显示出从未有过的活力,与之前那个病怏怏的老头形成鲜明对比。灯笼做完后解放军向蔺师傅敬礼,蔺师傅回过头也笑呵呵地向着大红灯笼敬礼,与之前脱帽下跪的他形成对比。最后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观看开国大典的蔺师傅连辫子也剪了,长衫换成了中山装,为新中国深情地鞠了一躬,活脱脱摆脱了旧思想,打心眼儿里认同了新社会。

你问我现在还能不能做到当年那样的事迹,在那样短的时间内作出近乎完美的工作。我的回答是不知道,而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如果想要成功,无论在任何事情上,必要的确实是当年的一种精神--中国精神。如果你只看到了全国范围上财力人力的投入,只看到了来自上级领导带给他们的压力。你也就忽视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最中心的理念,他们从未放弃,永不妥协,积极应对才是胜利的关键,而这一切的本源就是精神力量!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韩愈之所以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就在于他以文载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所以至今仍释放出深沉的感召力,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式精神历千百年而不变。“中国精神”在迎接挑战中彰显、升华和创新,学会坚强、自信、友爱、奉献,正是“中国精神”新的代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

环艺1301班 刘擎之 1061413121

第五篇:《天安门》观后感

《天安门》观后感

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我们集体观看了《天安门》这部电影。对此感触颇深。

《天安门》这部影片描写了建国前夕,在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接受了紧急命令——装修布置天安门,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仅用了28天的时候就完成了天安门的装修布置任务,从而保证了开国大典的如期举行。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面对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设计方案如火如荼地实施当中,不满意的声音却此起彼伏;与其他部队的纷争最终使得田震英受伤;安装灯笼时发现灯笼过小等等。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越挫越勇,采取一系列方案来克服困难。向不同的人民群众征求意见,群求社会各界的帮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为开国大典的举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影片当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社会各界全心全意帮助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一同装修布置天安门。不管身处何种地位,身兼何种职位,每个人都乐意为开国大点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灯笼扎坏了,四位扎灯笼的师傅都深深自责,甚至于要摘掉自己的牌子。为了做出大灯笼,蔺师傅甚至拆掉家里的百年竹梁。

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对任务的负责,我看到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开国的热情。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像毛主席那样的伟人,我们很难看到普通民众所做出的奉献,晋察冀军区抗美剧社舞美队只是一个代表,还有浩浩荡荡的解放军,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为开国大典奉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是历史的小人物,但是历史却不能没有这些小人物。

天安门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个精神图腾。可是已经化为精神符号的一个建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段修葺历史却没多少人知道,那8个经常出现在我们幼稚画笔下的大灯笼却还有着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而《天安门》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至少它用了一种尽量通俗的方式让观众了解了一段历史,向人们展现了普通民众对新中国的奉献。

此外,片中小马列坐在城楼屋顶挥舞红旗、老手艺师傅向着自己做出来的巨型灯笼敬礼、部长将自己的怀表送给舞美队队长,都强烈地投射着传承的意味——信念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以及希望的传承。从这些感情饱满的画面语言中,我读出一种爱国情结。

社会进步,时代变幻,当年人们的心境似乎在如今变得异常难以实现。集体主义,团结精神在现如今淡化了许多,似乎人们都难以找到当初的那种激情。破旧的城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修善下变得富丽堂皇,然而人与人之间却再也回不到曾经那样心连心。

如果现在,人们能像当初一样,全国上下一心,人与人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不过分谋求私利,重视友谊,重视团结,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我相信社会的发展必将是朝前迈进的。

下载影片《天安门》观后感(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片《天安门》观后感(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安门》观后感[本站推荐]

    《天安门》观后感为祖国贺岁,就像给长辈祝寿,不宜悲情惨烈的题材,也不宜无厘头的闹剧。《天安门》是一部欢乐祥和、精神向上、对祖国有情怀的献礼片,真正的为祖国高兴,干杯。 片......

    观看影片《天安门》有感5篇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观看影片《天安门》有感敬爱的党组织:本周党课的内容为观看叶大鹰执导的国庆献礼影片《天安门》,影片反映1949年为迎接开国大典,华北......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庞雪波 2016年4月11号,对于他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周一,但对于一七一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意义非凡。我们将要去到北京......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天安门升旗仪式观后感 10月12日早上,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这是我第一次在天安门观看升旗。 为了观看升旗,我早上三点钟就起床,“披星戴月”地来到学校。望着像黑色幕......

    影片观后感

    《》 -影片观后感 05031301 2013301303 马健 这是一部有关青春年少的电影。 十一岁的单亲男孩从孤儿院逃离,母亲一意寻找爱情,嫌儿子在家里是累赘,不愿收留,于是小男孩寄住在......

    影片观后感(本站推荐)

    为学生撑起一处自由翱翔的天空 ——观影片《春风化雨》有感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陈桦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升学率不错......

    影片观后感

    影片观后感 梦想,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迷失方向的航船引导方向。梦想,是晴朗夜空高高在上的北极星,为迷失的人指明回家的方向。没有梦想的人,就像迷失在偌大森林里的游客,惊慌失......

    影片观后感

    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9月20日我带领学生看了一部名叫《一个独生女的故事》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孩的爸爸在意外中失去了生命,母亲又身患重病,只有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