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秋战国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1、烽火戏诸侯:西周末代君主幽王妃褒姒不爱笑,为了取悦她,周王命令燃烽火,在古代烽火是用来报告敌情的,当烽火燃烧后,各地诸侯率兵纷纷赶到京城,幽王和褒姒在城头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拍手大笑。后来敌人真的来进犯,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结果西周灭亡,幽王被杀。
2、管鲍之交:鲍叔牙和管仲都是春秋时期很有才能的人,少时二人经商分利时,管仲曾欺哄鲍叔牙,多分给自己一些,鲍叔牙则因他家贫,不以为言。后来,两个好友分属齐国两个敌对的政治势力,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失败身亡,管仲被囚身问罪。鲍叔牙劝说桓公,立管仲为相。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管鲍之交”指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
3、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国国君设宴款待他,问他将来怎么样报答,他说:“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退避三舍。”后来已估晋君的重耳果然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4、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载:战国时,齐威王沉湎于酒色,国政混乱,诸侯并侵,危在旦夕,而左右大臣又不敢劝谏。滑稽善辩的淳于髡(kǚn),知道齐威王爱听隐语,便去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知道这是在讽谏自己,便说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以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亲自率兵应战,夺回了失去的国土。后以“一呜惊人”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5、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载:战国时,墨子主张“兼爱”,而杨朱却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提倡个人利已主义,孟子批评杨朱说:“杨朱主张为我,如果拔他身上的一根毛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自私。
6、一暴十寒:《孟子.告子上》载:战国时,齐宣王昏庸无能,常被宫中的坏人所利用。孟子几次游说之,也不起作用。有人埋怨孟子没有好好地规劝他,孟子打比方辩解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未有能生者也。”暴:晒;寒:冻。后以“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无恒心,努力少,懈怠多。
7、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王打败,越王句践立志报仇。为了激励斗志,他把苦胆悬于坐卧处,吃饭睡觉前都要尝尝苦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此处不载卧薪事,“卧薪尝胆”一词出自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卧薪:睡在柴草上。后以“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立志为国报仇雪耻。
8、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年熟读兵书,善于谈兵,连父亲赵奢也问不倒他。后来代替廉颇做赵国大将,只按书本,不会变通,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将白起打败,士兵被坑埋达四十万人。后以“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9、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战国时,魏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采用军师孙膑之计,乘魏国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半路截击,魏军大败,从而解了赵国之围。后来军事上把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兵,从而取胜的策略叫做“围魏救赵”。
10、老马识途:《韩非子.说林上》载:春秋时,齐桓公、管仲带兵讨伐孤竹国,归途迷路。管仲建议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选了几匹老马头前引路,兵将随其后,从而找到了归途。后以“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者能在工作中发挥引导作用。
11、朝秦暮楚:出处: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2、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载寓言故事:养猕猴的老人在分给猕猴栗子时,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众猕猴都生气发怒;老人改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众猕猴都高兴起来。后以“朝三暮四”表示以诈术欺人;或表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
13、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严肃地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当然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手下的人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酒。当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生长在淮北就是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会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4、东施效颦:《庄子.天运》载:传说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因为胸部疼痛而捧心皱眉。她的邻居中有个丑女见了,觉得那样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人家见了都躲到一边不愿意看她。后来有就称这个丑女为东施,并用“东施效颦”比喻不知人家好在哪能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盲目模仿。
15、东食西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载寓言故事: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的儿子貌丑而家富,西家的儿子貌美而家贫。父母不能定夺,便让女儿自己拿个主意。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在西家宿。”后以“东食西宿”比喻多方谋取,贪得无厌,贪利求惠。
小故事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 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 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 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 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 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 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 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 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 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 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 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 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第二篇:《春秋战国成语故事大比拼》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大比拼》
活动主题: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充满哲理和智慧的寓言以及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怎样让学生感知和体验这辉煌历史,让历史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找到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因而我提出“以生活铸就历史,让历史走向生活”的主题,设计了历史成语历史典故竞赛活动,虽然范围仅局限于中国古代历史但涉及教材(北师大版)的很多内容。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所学历史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著名战役及相关的成语典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拓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借鉴电视节目《开心词典》、《幸运52》和《正大综艺》的作法,将涉及所学历史中的有关历史成语、历史典故设计成问答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合作意识;学习、了解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了解历史人物、典故的过程中,感受、形成奋发图强、竞争向上、自强不息、沉着机智的良好精神和品质。
活动准备:
1、教师在课前将活动方案告之学生,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以及相关的书籍、资料,尽可能多的了解有关历史典故、历史成语。
2、各班由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分小组作活动准备.3、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抢答题和必答题。题目设计要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机结合,避免死板、干瘪。
活动方式及步骤: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将每组搜集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成语,符合要求的每个5分。
2、通过成语接龙、问答必答、问答抢答、风险题等形式决出胜利者。
3、公布获胜小组及人员名单。
4、教师点评。
活动过程:
一、下面进行活动的第一环节-----成语接龙。
规则: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每个小组写出尽可能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每个5分,作为底分。
二、第二环节——必答题。(24题)
规则:每组选手需要回答两道必答题,由指定同学代表回答,答对一题记20分,答错记0分。小组代表未能正确回答的必答题,将交给其他小组的同学抢答,抢答正确的同学,你将会为你所在的组赢得10分。
三、第三个环节——抢答题。(10题)
规则: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
四、第四环节——风险题。
规则:每组选手可选10、20的分值作答,答错要扣相应的分值。每组必须派一名代表回答,代表选手未能正确回答的必答题,将交给台下的同学抢答,每组只有一次机会,抢答正确的同学,你将会为你所在的组赢得相应分值的。
一、必答题:
★“老马识途”反映了春秋时期哪个人的智慧?(管仲)★“管鲍之交”指的是哪两个古人的交情?(管仲与鲍叔牙)
★“退避三舍”指的是找、春秋时期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晋国与楚国)★“退避三舍”在古代来说有多少距离?(90里)★ 请写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
★ “卧薪尝胆”指的是哪国诸侯?(吴王夫差)★成语“纸上谈兵”指的是谁?(赵括)
★春秋时期哪个国家使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救了赵国?(齐国)★请写出“围魏救赵”这个成语。
★“东施效颦”说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春秋)★成语“郑人买履”说明了什么问题? ★成语“守株待兔”说明了什么问题? ★成语“刻舟求剑”说明了什么问题?
★成语“掩耳盗铃”说明了什么问题?(自欺欺人)★成语“掩耳盗铃”讲的是哪个时期的事?(春秋晋国)★请写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画蛇添足”比喻什么? ★请写出“南辕北辙”这个成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明什么道理?(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胡服骑射”指的是战国时期哪一个诸侯国?(战国赵国)★成语“三令五申”与哪一个古代军事家有关?(春秋孙武)★请写出““守株待兔””这个成语。★ 请写出“毛遂自荐”这个成语。★ 成语“朝秦暮楚”什么意思?
★“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这个成语是?(一鸣惊人)
★ 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什么成语来形容(狐假虎威)
二、抢答题
1、“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这个成语是?(一字千金)
2、请听下面一个成语典故,说出这个典故的有关成语?(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穿过丛林时掉队了。这个学生就是孔子很喜欢的子路。子路正在着急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农在田地里作农活,于是他走上前问到:“子见夫子乎?”意思是说: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农看了一眼子路,没好气的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老农的意思是说:既不劳动,又不知道生产知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
子路觉得自己说话太冒失,没有礼貌,所以就很恭敬的站在一边,半天也没有说话。老农看子路还是知书明理的人,就邀请子路到他家里过夜,晚上还盛情的招待了子路。
第二天早上,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人,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一定是一个有修养的隐士。”孔子想和他谈谈,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当他们去的时候,那位老农和他的家人已经不在了。
3、有一个成语的意思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请填空。(上行下效)
4、请说出成语“塞翁失马”的意思?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5、请听下面一个成语典故,说出这个典故的有关成语?(绕梁三日)
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叫韩娥的女歌唱家。一次,她经过齐国,由于路费用完了就在那里演出赚路费。她的歌唱的确实非常的好,轰动了全城。
后来有人到旅店请她再给大家演唱一场。但是旅店的老板对韩娥很不礼貌,还辱骂她,韩娥忍不住大哭了起来。哭声很是凄楚,附近的居民都被感动的流下眼泪,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的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出城走了的时候,就派人去追,苦苦的挽留她。韩娥在盛情之下,答应再次为大家唱一次。大家非常高兴,几天来的郁闷一扫而空。
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几天后,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在屋梁间飘荡。
6、请听下面一个成语典故,说出这个典故的有关成语?(接踵摩肩)
晏婴奉齐王之命出使楚国。楚王倚仗国势强大,对齐使很不礼貌,想捉弄晏婴。晏婴身材矮小,楚王就派人故意在宫廷大门旁另开一个小门,让晏婴进出。晏婴一到,见如此这般,便说:“我若是访问狗国,当然可以从这狗门进去;但楚国不是狗国,怎么能走此门!”楚王失策,只好开大门迎晏婴。
一计不成,一计又生。晏婴上得殿来,楚王便问:“齐国难道无人不成,怎么派你这个矮子来?”晏婴不慌不忙答道:“且不说齐国别的地方,单是京城临淄,行人接踵摩肩,人们张开衣袖,就可以连成一片片大幕;每人洒几滴汗水,就可以汇成倾盆大雨。但使臣出访,自有章法;大凡贤能体面之臣,出访上国;而像我这样不中用之人,就只能派到这里了。”
楚王反被晏婴奚落,不得不另眼相看。
7、表示生活美满、安定可以用哪个成语形容?(安居乐业)
8、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可以用哪个成语形容?(安步当车):
9、“把心思完全放在一处。形容做事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可以用哪个成语形容?(专心致志)
10、“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他用的器物上刻着龙,住的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来到叶公家里探望他。但是它刚把头探进窗子,叶公看见了,就吓得拔腿就跑。”这个典故出自于哪个成语?(叶公好龙)
11、请讲出成语“与狐谋皮”的含义。(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12、请听下面一个成语典故,说出这个典故的有关成语?(奉公守法)
赵奢是赵国名将。他做征收租税的田部吏时,平原君家不交税,他依法杀其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拟杀赵奢。赵奢毫不畏缩,理直气壮地说:“如果你能为民表率,举国上下人人会奉公如法,法立则国强,你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平原君听了这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向赵惠王推荐重用他。
原文: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於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国?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於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於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三、第四环节——风险题。
1、“Rousing the Spirits with the First Drum Roll”这句英语翻译成中文成语应该是什么成语?(一鼓作气)20分
2、“Amazing the World with a Single Feat”这句英语翻译成中文成语应该是什么成语?(一鸣惊人)20分
3、“Drawing a snake and Adding Feet”这句英语翻译成中文成语应该是什么成语?(画蛇添足)20分
4、“Sitting by a Stump, Waiting for a Careless Hare”这句英语翻译成中文成语应该是什么成语?(守株待兔)20分
5、“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请写出这个成语。(按图索骥)20分
6、说出“一鼓作气”这个成语的典故。10分
春秋时代,齐国派兵攻打鲁国。鲁国的国王鲁庄公带着谋士曹刿指挥作战。齐军第一次击鼓以后,鲁军准备发起进攻。曹刿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以后,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攻了。”结果齐军大败。战斗结束后,鲁庄公问曹刿胜利的原因。曹刿说:“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士气十分旺盛;第二次击鼓,士气有些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尽了。敌人士气耗尽,我们发起进攻,所以取得了胜利。”
7、说出“三令五申”这个成语的典故。10分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8、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成语“掩耳盗铃”。10分
9、写出“郑人买履”这个成语。10分
10、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成语“画蛇添足”。10分
11、“负荆请罪”中的荆指的是什么东西?10分
12、何人“完璧归赵”?蔺相如
10分 买椟还珠、一鸣惊人、狐假虎威、上下其手、杞人忧天、亡羊补牢、一暴十寒、三人成虎、退避三舍、卧薪尝胆、老马识途、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令五申、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抱薪救火、毛遂自荐、鹬蚌相争、买椟还珠、买椟还珠、南辕北辙、画蛇添足、郑人买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邯郸学步、按图索骥、乘龙快婿、鸡鸣狗盗、哀而不伤、安然如故、按兵不动、包藏祸心、杯水车薪、奉公守法、利令智昏、病入膏肓、与狐谋皮、一字千金、一网打尽、一窍不通、叶公好龙、问一得
三、闻一知
十、畏首畏尾、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甚嚣尘上、上行下效、专心致志、:::
第三篇: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代的成语故事
1.时代:春秋 人物:孔子 成语故事:韦编三绝
含义: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2.时代:战国 人物:蔺相如 廉颇 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含义: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3.时代:秦 人物:赵高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含义:相传秦朝丞相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4.时代:汉 人物:刘邦 萧何 韩信 成语故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含义:汉高祖刘邦在打天下时身边缺少一位良将,谋臣萧何向他引荐了在项羽麾下的韩信,果然,韩信为大汉版图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太平盛世,汉高祖确认为韩信对他的皇位有威胁,却苦无罪证,最后又让当年引荐他的萧何设计谋害了韩信“成也萧何”是指 韩信成为大将军是 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5.时代:晋 人物:王祥
成语故事:卧冰求鲤
含义: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6.时代:南北朝 人物:江淹 成语故事:江郎才尽
含义:南朝的 江淹,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 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7.时代:隋
人物:隋炀帝 宇文化及 李密 翟让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
含义: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此时,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8.时代:唐 人物:孟郊
成语故事:走马观花 含义:唐朝诗人孟郊年轻时隐居嵩山,过着清贫闲淡的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多次进京赶考没有考中,直到46岁时才考取进士,他用写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9.时代:五代十国 人物:韩熙载 成语故事:探囊取物
含义:韩熙载是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的贤才,因为明宗李嗣源杀害了他的父亲,于是他决定离开中原,投靠江南的南唐政权。韩熙载的好友李前去为他送行。临行前,韩熙载告诉李:“江南的南唐如果重用我,让我当宰相,那我一定能率军北上,迅速收复中原。”而李听后则说:“我如果担任中原国家的宰相,那我就能率军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地夺取南唐各国(就是探囊取物的意思)。” 后来指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10.时代:宋 人物:赵匡胤 成语故事:黄袍加身
含义:五代后汉时,郭威在澶州军变,数千将士发生兵变,以黄旗加于其身,拥立他为帝。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11.时代:元 人物:刘因
成语故事:风中残烛 [1]含义:刘因,元初容城人,字梦骥。他非常聪明而且肯下工夫读书,著有《静修集》和《四书集义精要》等。刘因幼小丧父,一向对母亲很孝敬,成人以后,曾在朝廷任右赞善大夫,后因母亲有病,辞官回家,侍奉母亲。
不久,朝廷又让他去做官,刘因不愿。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母亲已经九十岁了,好比大风中一支快燃尽的蜡烛,在世不久了,我怎么可以去贪图一时的富贵而扔下她不管呢? 12.时代:明 人物:于谦
成语故事:两袖清风
含义:古人穿的衣服,没有有口袋。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间束带,随身携带的散碎东西可揣在怀里。官员则穿长衫,袖子特别宽大,便于放些银两、诗词文章等。古代的贪官污吏却是把受贿的钱财放进自己的衣袖里。倘若官吏廉洁,没有贪赃枉法受贿,衣袖当然是空的,只有“清风”,所以“两袖清风”就成为表官员廉洁的借用语了。13.时代:清 人物:龚自珍 成语故事:不拘一格
含义:龚自珍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清朝政府里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于他不满官场中的腐败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击。1839年,在他48岁时,就毅然辞官回老家。在回乡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 一天,龚自珍路过镇江,只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当地在赛神。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诚地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听当代文豪也在这里,一位道士马上挤上前来恳请龚自珍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一挥而就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这首诗,全诗共四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中九州是整个中国的代称。诗的大意说,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
后来,人们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精简成“不拘一格”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拘泥于一种规格、办法。
诗里还引申出“万马齐喑”这个成语,比喻空气沉闷的局面。
第四篇:导读《春秋战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春秋战国》导读课
东胜四小赵红梅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中华成语千句文》之《五霸七雄》,在原来粗知大意的基础上,激发阅读兴趣,通过进一步的阅读逐步理解原来不懂的成语。
2.唤醒学生比较模糊的积累,使有关历史知识更准确。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
1.如何有效地尽快扫除孩子们的阅读障碍,并能够理解文中词语。
2.课堂进行有效积累,面向全体。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五霸七雄》
一、导入
1、王安石曾经说过“长成须读五车书”。是啊,多读书,爱学习,不仅能使我们成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而且可以让我们从读书中感受快乐(齐读):我读书,我快乐
孩子们,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每天早上都读《中华成语千句文》,看着你们捧着书读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听着你们清脆悦耳的童音,我觉得真好。
3.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叫“我来说,你来猜”。听清要求:根据老师说的,你得快速的说出历史人物的名字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周游列国,弟子三千,”(孔子)“不阿权贵,世外桃源。”(陶渊明)“成也萧何,时来运转,败也萧何,感慨万端。”(韩信)“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曹操)
二.初步了解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成语千句文》当中,还藏着好多有趣的故事,有一套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就讲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出示书)这套书有不同的版本。老师手中拿的这是一套由十本书组成的,请看。
今天我们就来看《春秋战国》这一本。
三.简介时代背景。
话说西周末年,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周幽王一代,说到了周幽王你想起了什么?对,烽火戏诸侯之后,那一天,真有敌来犯,可曾被苦苦戏弄的诸侯王们再不听号令,不来救他,可怜周幽王惨死于敌人的刀枪之下,之后继位的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洛邑,从此中国进入了战乱不堪的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四.初读《春秋战国》
1.请同学们看书,封面的图你知道是谁吗?
“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这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又是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屈子行吟,(),呵壁问天,()。负石沉湘,()。
2.静静的看看目录,看看故事的题目有没有你熟悉的,简单地说给大家听听。
五.细读《田单巧布火牛阵》
今天你想读读哪个故事。正如麦考莱说的:“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我们一起来看九十四页的《田单巧布火牛阵》。
1.范读,要求孩子手中拿铅笔,给不认识的字注音。老师相机解释较难的字词。
2.自由读,不会的字问同桌。
3.开火车读。
4回答问题:田单是在什么情况下抗燕的?(数年)
5.燕惠王即位后,田单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取得胜利的。反间计——诈降,使敌人放松警惕——火牛阵
6.积累
一日半夜,田单()在城中集合一千多头牛,给它们(),上面(),又在角上绑上(),在牛尾巴系上()。齐军()墙洞数十个,趁燕军熟睡之际,点燃
牛尾草,将牛从()驱出。一千多头牛被火一烧,又惊又怕,()一般朝燕军的营寨()
燕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一睁眼看到(),一群尾巴燃着火苗、()、浑身都是龙纹的()横冲直撞,都吓得()。而田单借着火牛的攻势,帅五千名精兵随后攻入燕军阵地,杀声震天动地。燕军猝不及防,(),()。骑劫只好随着乱军逃走,在混战中被田单赶上,一戟刺死。
8.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你还想读哪个故事,自己快乐的去读一读吧!
第五篇:春秋战国试题
单项选择
1.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c。A.晋国 B.楚国 C.郑国 D.齐国
2.战国时期<<法经>>的作者是()。d A.商鞅 B.吴起 C.韩非 D.李悝
4.战国楚国悼王时担任令尹的是()。a A.吴起 B.屈原 C.李悝 D.荀况 5.《法经》共()。c A.三篇 B.七篇 C.六篇 D.九篇
6.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提出反对的是()。d A.孔丘 B.商鞅 C.魏文侯 D.叔向 7.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c A.叔向 B.孔子 C.子产 D.郑驷歂 8.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a A.赵鞅 B.叔向 C.郑驷歂 D.子产
9.“阴阳”最早见于(),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扩展引申为事物的对立统一,并由此产生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c A、《尚书》
B、《论语》
C、《易经》
D、《左传》 10.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年号是()。b A、元鼎
B、建元
C、开元
D、前元
12、为培养儒学人才,西汉()开始创办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b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14、春秋末年开凿的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它沟通的水系是()。c A、黄河和海河 B、海河和淮河 C、淮河和长江 D、长江和钱塘江
15、下列不属于“儒家十三经”的著作是()。a A、中庸 B、孝经 C、尔雅 D、仪礼
16、八卦中,象征“泽”的是()。b A、巽 B、兑 C、震 D、艮
19、中国古代的“避讳”起源于()。a A、周朝
C、秦朝
C、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 20、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c A、胐 B、晦 C、朔 D、望
1、春秋时期“三国分晋”中的三国是指? A.魏蜀吴B秦楚赵C韩楚魏D赵魏韩
2、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战死于? A桂陵道B马陵道C少陵道D羊肠小道
3、秦献公英年早逝,他逝世时多少岁? A43 B44 C45 D46
4、秦朝宰相李斯死于? A车裂B斩首C腰斩D毒药
5、“百里奚举于市”,请问百里奚在被举荐前时干什么的? A商人B奴隶C士兵D木匠
6、吕不韦是战国时期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A法家B名家C杂家D纵横家
7、西汉昭帝时期召开的盐铁会议的主持人是谁? A桑弘羊B杜延年C田千秋D霍光
8、“秦吞六国”,请问最后一个被吞掉的国家是? A齐 B楚 C燕 D韩
9、随荆轲刺秦王的人是?
A樊无期 B高渐离 C秦武阳 D燕丹
10、“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是谁的名言? A商鞅 B韩非 C荀子 D李斯
11、春秋战国名剑中“仁道之剑”是指? A鱼肠 B湛卢 C巨阙 D赤霄
12、平定西汉“七王之乱”的将军是? A李广 B韩信 C周亚夫 D郭子仪
13、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A秦穆公 B魏惠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14、轮台罪己诏是汉武帝哪个时期颁布的? A征和 B元狩 C元鼎 D元朔
15、“田横五百士”中的田横是哪国人? A赵国 B齐国 C韩国 D魏国
16、商鞅变法,徙木立信,请问徙木立信的奖金是多少? A十金 B二十金 C五十金 D一百金
17、“一鸣惊人”讲的是谁的故事? A楚庄王 B楚成王 C楚文王 D楚怀王
1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是指现代哪些地区? A湖南湖北 B浙江江苏 C安徽 D四川
19、“斥候”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什么职务?
A级别较低的王公大臣 B军队内务人员 C通信侦察人员 D高级行政人员 20、文景之治主要应用的思想方法是?
A黄老之术 B大一统思想 C兼爱非攻 D法治思想
答案:1——5DBDCB 6——10CCACB 11——15BCBAB 16——20CABCA
1. 垓下位于现在哪个省?A湖北B湖南C江西D安徽 D 2. 箕子朝鲜是由哪个国家遗民所建?A夏B商C周D秦 B 3. 箕子朝鲜之后建立的是哪个国家?A李氏朝鲜B卢氏朝鲜C卫氏朝鲜D李氏高丽 C 4. 西汉七国之乱是以哪国为首?A吴B楚C齐D淮南 A 5. 张良是哪国人?A齐B赵C燕D韩 D 6. 白起的封爵是什么?A信平君B武安君C武成侯D马服君 B 7. 以下哪个与其他人不属于一族?A商鞅B夫差C姬旦D勾践 D 8. “五羖大夫”指的是哪一位?A百里视B西乞术C百里奚D蹇叔 C 9. 泓水之战是发生在哪两国之间?A宋楚B宋郑C宋齐D楚郑 A 10. 下列哪个不是战国四大名将?A李牧B白起C乐毅D王翦 C 11. 赵氏孤儿说的是哪位的故事?A赵朔B赵盾C赵武D赵衰 C 12. “推恩令”的提出者是?A桑弘羊B主父偃C董仲舒D公孙贺 B 13. 以下哪位西汉皇帝没有庙号?A汉文帝B汉武帝C汉宣帝D汉景帝 D 14. 司马迁:“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____亦重瞳子“A刘邦B韩信C项羽D嬴政 C 15. 下列哪一项不是韩非的核心观点?A法B术C刑D势 C
1.鬼谷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属于诸子百家的哪一家?A A.纵横家 B阴阳家 C 杂家 D小说家
2.“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B A.《离骚》 B《天问》 C 《诗经》 D《上林赋》
3.《论语》是传统儒家经典之一,对于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请问以下哪句名言出自《论语》 D A.“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C.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D.“小不忍则乱大谋”
4.在今安徽和县的乌江亭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地,历史上许多诗人都曾经在此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请问“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B A.李商隐 B 杜牧 C 王安石 D 李清照
5.《汉书•李广苏建传》里记载的苏武牧羊的故事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之作,苏武被关押了多少年? A A.19年 B 20年 C21年 D22年
6.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天)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C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在位时,修建了庞大的皇陵,兵马俑坑是其陪葬坑,从当时的形势看,俑坑的朝向最有可能是D
A座北朝南 B座南朝北 C坐东朝西 D座西朝东
8.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C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9.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句子C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失后,则近道矣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C、是故君子不用其极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0.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B A、108 B、120 C、140 D、160 11.以下哪个城市战国时期没有作为过都城
郢 蓟 邯郸 沛城
12.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而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在B()。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13下列政策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C()。A.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B.颁布“推恩令” C.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D.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诛钱
14.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D()。A.大学 B.儒家 C.郡国学 D.太学
15.秦中央政府的官职中太尉负责管理的职务是(B)A.行政 B.军事 C.监察 D.教育
16.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叫做(A)。A定杀 B醢 C枭首 D具五刑
17秦朝有一种罪名,即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此罪叫作(D)。A妄言罪 B非所宜言罪 C投书罪 D以古非今罪 18李悝改革发生于哪个国家A A.魏 B赵 C 韩 D 楚 19.“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C 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20.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D)A.牧野之战 B.围魏救赵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56、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主要是因为
A、商朝人以“贝”为货币B、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C、商民善于经商D、商朝人重视商业和交通运输 答案:C
57、战国时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出土于:
A、湖北随县 B、四川成都 C、陕西西安 D、河南安阳 答案:B 62、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
A 《墨子墨经》 B 《梦溪笔谈》 C 《营造法式》 D 《山海经》 答案:A 70、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 C.反对掠夺战争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答案:A 80、春秋战国时期兴修水利工程最多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魏国 答案:C 90、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兼并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D 447、春秋时期孙叔敖主持兴修的“芍陂”位于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C.关中地区 D.黄河流域 答案:B 455、墨子思想中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愿望的内容是 A、兼爱 B、非攻 C、尚贤 D、节俭 答案:B 456、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使佛教开始在中国内地流传开来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明帝 C、魏孝文帝 D、唐太宗 答案:B 813、下列与《论衡》所反映的思想基本一致的是
A,《神灭论》 B,《太平经》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A 821、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开端于 A、战国B、秦国C、汉朝D、秦朝 答案:D 969、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三项水利工程按其所在流域,从北到南排序正确的是 A.郑国渠、都江堰、芍陂 B.芍陂、郑国梁、都江堰
C.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D.郑国渠、芍陂、都江堰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