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彭厝学校
苏红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成语典故,讲述成语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故事。
引导学生认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图技能,思考地图上形势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分析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因为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而且其过程在诸侯国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齐桓公称霸作为一个重点。
城濮之战,长平之战为代表的战役对于争霸局面和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为重点。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西周建立后,周武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是什么?(分封制)由此产生了一些什么?(诸侯)国王改称什么呢?(天子)
2、教师生动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同学们,讲新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题目叫《烽火戏诸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周幽王即位时,国势已经衰微。他有一个特别受宠爱的妃子褒姒,很漂亮,但不爱笑。为了让褒姒发笑,幽王绞尽了脑汁。最后,他把目光盯在了骊山顶上的烽火台上。什么是烽火台呢?简单地说,就是古时传信报警的一种建筑。遇到敌情时,白天报警,燃狼粪冒浓烟;黑夜报警,点柴草起火光。浓烟和火光会把敌情很快传遍各地。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就下令点起烽火。各国诸侯看到烽火升起后,知道京城告急,就急忙率领人马前来救助。周幽王和褒姒看到诸侯在骊山脚下忙乱的情形,感到非常可笑,褒姒终于大笑。谁知这一笑,竟使西周灭亡的日子到来。当犬戎进攻围困镐京时,周幽王下令再次点起烽火求救,但诸侯都怕上当,谁也不来,犬戎终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问:这个故事和我们小时候听的那个故事有点相似?(“狼来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烽火戏诸侯”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公元前771年,犬戎族进攻西周时,往日用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室王族平王迁都洛,历史称这个周朝为“东周”。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为什么把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战国”呢? 学习新课: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前770--前476年)
1、教师讲述“春秋”的来历。然后讲述: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这个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周王室的地位下降。一些较大的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他们,他们展开攻势,咄咄逼人,不断进行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斗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2、学生自己阅读本框,了解本框内容。
3、检查,引导学生理解。
(1)春秋时先后出现了哪些霸主?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进行补充讲解(用当时形势图演示)。
春秋霸主,一般认为有“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嗑闾、越王勾践。
(2)春秋第一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霸主?
引导学生看P31《春秋争霸形势图》,找出齐国的位置,然后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原因)?
由同学发言,教师小结。
原因:自然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因此,到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国力量非常强大,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这实际上就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齐桓公称霸为诸侯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晋楚争霸。
(3)中原第一霸主是谁?他又怎样成为霸主的?
晋楚争霸--城濮之战。
晋文公长年流亡在外,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了国王之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而此时的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了黄河流域,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楚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公元前7世纪,楚晋双方在城濮展开决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最后大败楚军(引导学生看P32〈晋军猛冲楚军〉)。
“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的时代,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军又打败了晋军,楚庄王取而代之,成为中原的又一霸主。
(4)你能讲“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江南吴越争霸。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指出成语“卧薪尝胆”的由来。
4、动脑筋: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霸业,是在以变求强的争霸过程中实现的。各大国为谋霸政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齐国和晋国都是通过改革迅速致强,改革都涉及到内政、生产、军事等方面。渗透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思想。
5、过渡: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各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周王几乎被遗忘,“尊王”的时代已过去。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了。
二、战国七雄--七雄并立。
1、战国初期:七雄的形成。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引导学生阅读P33第一段文字及〈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
历史角度:齐、楚、秦、燕(春秋时期的国家)+韩、赵、魏(三家分晋)
地理角度:齐、楚、秦、燕、韩、赵、魏 东南西北到中央 告诉学生记住七国的方法“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1)设计情境:桂陵之战形势,让学生讨论:你是齐国国主或者军事指挥者,你将怎样去救越国?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讲解“围魏救赵”的故事。
(2)教师讲“马陵之战”、――孙庞斗智
(3)过渡:战国时期的斗争除了战场上的较量之外,还展开了“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由于秦国通过变法而逐渐强大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而东方六国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曾一度“合纵”攻秦,但最终还是被秦的“连横”政策各个击破。各大国的势力逐渐衰落,而秦国却越战越强。在秦国兼并其它六国的过程中,有一场空前激烈的战斗--长平之战。
3、长平之战--秦赵之间。
师: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结果、影响。(引导学生阅读P34小字部分)(学生回答)强调影响: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的进攻。指出成语“纸上谈兵”就出于此。
课堂小结:
学生齐声朗读歌谣,并抄下来: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马陵孙膑谋。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
教师指出: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谰的年代,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转向统一的历史时期。那么,秦国在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后,独占鳌头,摆出了咄咄逼人、无敌于天下的架势,是笑到最后的国家。但是不是笑得最好,请听下回分解。课堂练习:
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战争是 A.城濮之战
答案:A 2.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_________战役之后 A.城濮之战
答案:D 3.下列各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秦国
答案:C
4、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B.赵国
C.晋国
D.韩国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A、任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旗号
C、与楚国争霸 D、首先称霸
5、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A、围魏救赵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板书设计: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奴隶制的瓦解)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制的形成)
一、春秋争霸
1、争霸背景:王室衰微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齐桓公首成霸业 原因
自然条件
政治条件
外交手段
4、晋楚争霸:城濮之战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韩赵魏
2、桂陵、马陵之战
3、长平之战——奠定秦统一六国的趋势
课堂延伸:收集、整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比一比谁收集的多,谁讲得更精彩。
第二篇:《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采用分组导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①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
④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教学重点:
①因为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而且其过程在诸侯国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齐桓公称霸作为一个重点。②城濮之战,长平之战为代表的战役对于争霸局面和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为重点。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课前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导入,并由教师向学生阐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东周的两个分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形成 东周的分期由教师讲述 图示二个分期:(可用多媒体,也可板书)看P30注释①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引导学生联系4、5课内容
提问:我们已学习了奴隶社会的几个朝代?每一朝代的时间及特点?
老师可将学生发言情况副板书,有条件的用课件展示,形成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的完整概念。
及时对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也可由学生互评,并给予鼓励。
(二)春秋争霸
1、王室衰微(争霸背景): 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在此基础上,老师举出一两个具体、生动的例子,补充说明王室衰微情况。提问:“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有何因果关系”? 指导思考,就势引导。看书回答
2、春秋五霸:
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
补充:除书上的三人外,还有秦穆公、楚庄王(课件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
3、齐桓公争霸原因:
齐桓公争霸原因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2)、如何把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造、开发、利用)(3)、管仲改革老师采取边叙边议的教法
提示学生引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强调改革的进步意义 提出问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
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的思想学生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4)、“尊王攘夷”政策提问:为何说“尊王攘夷”的口号高明? 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
a.什么是“尊王”?什么是“攘夷”?
b.“尊王攘夷”这一口号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的?
c.既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为何还要尊王? d.“尊王”会有哪些影响力?
e.“攘夷”为什么在当时很有号召力?
f.“尊王”起到了哪些作用?看P31注释①解决第1问(5)、小结:提问:齐桓公争霸的原因有哪些?将归纳要点课件展示一下学生议论,从自然条件、实力、争霸手段(政策)三个方面发表看法 教师提出掌握要求即可。
4、齐桓公称霸标志
学生看书掌握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
5、晋楚争霸(1)、晋文公改革提问:晋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联系齐国改革,让学生思考:“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城濮之战提问:在晋楚争霸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晋国为何会以少胜多? 补充:“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为进和战略)提问:“退避三舍”的作用?
学生看书总结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派代表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 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出“退避三舍”的作用 讲述“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的故事。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看书、讨论、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中掌握知识,了解历史。
6、吴越争霸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书
问: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在同学们熟知的成语中,哪一个成语是“卧薪尝胆”的反义成语?(乐不思蜀)投影《卧薪尝胆》图
问:从卧薪尝胆与乐不思蜀中谈启示 教师补充材料:历史上确有“尝胆”,卧薪是后人加上去的,以“卧”与“乐”的启示教育学生,同样是国君,同样的经历,却由于他们不同的抱负,不同的志向,导致了不同的结局看小字回答。小结提问:(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2)、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归纳要点:
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讨论: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7、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战争给当时的社会以及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战争是残酷的,但在当时的社会,它也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有利于我们的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三、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韩、赵、魏
引导学生由春秋时期的霸主以及三家分晋得出战国七雄是哪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形成并立局面。并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其中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由此导入长平之战的介绍,其他战役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从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人物、经过、结果、影响方面了解一场战争。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时期,在此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战争也给社会和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但总体而言,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学们要正确的看待和学习了解这段历史!板书设计: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的分期
1、争霸背景
2、春秋五霸
3、齐桓公称霸
二、春秋争霸
4、晋楚争霸
5、吴越争霸
6、争霸的影响
三、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
2、战国七雄
第三篇:第7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再详细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阅读或小组讨论。
四、师生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一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春秋争霸的基本事实,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与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及战争的目的,并让学生自己从中得出:
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2、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二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口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帮助学生加强对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并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
3、通过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材料两个材料,让学生讨论解决第三个目标。大屏幕出示材料:
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与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当时晋出动兵车700乘,兵力约2万左右,而楚出动兵车1400—1500乘,兵力约4万左右(注:春秋时期各诸候国作战的方式主要是车兵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长平之战:赵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秦国派兵攻赵。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筑垒固守,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0年,赵王急于求成,不满廉颇凭险固守以疲秦军的战略,中了秦的反间计,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率兵大举攻。秦将白起佯败后退,诱敌追击,到预定地点,用伏兵把赵军分割包围。秦王亲自赶到前方,把全国15岁以上的壮丁悉数调到长平,堵截赵的援兵和粮食,赵军被困46天,粮尽援绝,拼死突围,赵括被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除240个年幼的回赵国报信外,都被活埋。)
4、为了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安排一个小活动:请同学比赛说出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如:春秋时期:一鸣惊人、老马识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三令五申(吴国:孙武)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图穷匕现等)
五、反思完善
提问:
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
归纳要点
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
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
六、板书设计
齐桓公: 管仲
第一个霸主
春秋争霸:
晋文公: 城濮之战
(争霸)
楚庄王:
东周
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七雄:(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兼并)
战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2.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
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
3.“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4.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一、填空题 1.公元前
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它分为
和
两个时期。
2.齐桓公通过召集,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通过,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3.春秋末年,江南的 国和
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成语
就与越王勾践有关。4.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北的是
国,最南的是
国。
5.战国时期发生在齐魏之间的战争有
、;
大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⑤ 2.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3.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国王是()A.周平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共伯和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5.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A.改革币制b.改革内政c.发展生产D.改革军制 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⑤①D.①④②③ 7.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为()①韩国②赵国③燕国④魏国⑤吴国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
8.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A.牧野之战b.围魏救赵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请回答:
(1)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2)管仲是如何辅助齐桓公治理齐国的?(3)“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知识空间 思维发散点播
1.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一方面,便于了解春秋五霸争霸各国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等时代特点的认识。
2.“合纵”“连横”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①背景:七雄并立局面的形成。②含义:战国时期各国展开的政治、外交攻势。③纵横家:秦国的张仪和魏国的公孙衍。④结果:战国过后其,秦国力量日益壮大起来。田氏代齐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于齐地建立了齐国。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姜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田氏代吕氏的时期,中国正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阶段。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建立了三个封建制国家,继而于公元前386年齐国田和列为诸侯,废吕氏最后一位国君齐康公吕贷。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完成了齐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转变。因此田氏代齐不仅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一历史大变革中的的一件大事。田氏代吕氏,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反复斗争。有和平演变,也有武装斗争,有时隐蔽,有时公开。
从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完至齐到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经历了286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孙膑的资料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似在吴起之后,与商鞅、孟轲同时。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
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三、列举题:
按顺序列举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两种说法)拓展探究
一、春秋战国时期,给后世留下很多有趣的成语典故。根据下面的叙述或图片,说出成语。
(1)齐桓公带兵去打北方的少数民族,迷了路,管仲提出建议让一匹老马走在前面,果然找到了路。成语是。
(2)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带兵进攻赵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齐将孙膑为解赵国之围,带兵去进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不得不带兵回援,在途中,又中了齐军的埋伏。赵国之围被解。成语是。
(3)根据下图,猜一猜描写的成语典故。成语是。
(4)战国时期,展开了合纵与连横的斗争。有些小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成语是。
(5)吴国打败越国后,吴王夫差强迫越王勾践和夫人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忍受各种屈辱。三年以后,他们才被遣送回国。勾践立志雪耻,在室内悬挂苦胆,出入都要舔尝,还自问:“你忘了亡国之耻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了吴国。成语是。
二、探究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请回答:
(1)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知识链接
你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能得出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和国家走向富强的启示吗?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D2.c3.c4.D5.b
二、填空题 1.770、春秋、战国 2.诸侯会盟、城濮之战 3.吴、越、卧薪尝胆 4.燕、楚
5.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c2.c3.A4.A5.A6.D7.A8.D
二、材料解析题。
(1)管仲协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在诸候中称霸,使天下一统。
(2)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以“尊王壤夷’为号召。
(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三、列举题。
1.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2.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拓展探究
一、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1)老马识途(2)围魏救赵(3)退避三舍(4)朝秦暮楚(5)卧薪尝胆
二、探究题
点拨: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史实的影响。(1)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无法控制诸侯;几个大诸侯国为了争夺全地、人口及拥有对其他国家的支配权,发动争霸战争。
(2)春秋诸侯争霸对当时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这是消极的一面。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因而就有加快统一步伐的积极作用。知识链接
点拨:此题概括性很强,主要围绕改革来解答。答案:齐桓公主要在于革新图强,晋文公主要在于勤业治国,楚庄王主要在于重用人才,选举贤能,越王勾践主要在于顽强的毅力,雪耻复国。可见,国强要革新,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第四篇:春秋战国的纷争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2.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 3.“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4.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填空题
1.公元前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它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2.齐桓公通过召集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通过_______,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能力提升
3.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国王是()A.周平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共伯和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5.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A.改革币制
B.改革内政
C.发展生产
D.改革军制 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管仲改革
②城濮之战
③勾践灭吴
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来源:Z|xx|k.Com]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⑤①
D.①④②③ 7.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为()
①韩国
②赵国
③燕国
④魏国
⑤吴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8.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A.牧野之战
B.围魏救赵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请回答: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第五篇: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在山东,长在淄博,齐鲁大地,物产丰盈,人杰地灵。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
一、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做一概括总结。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插入“管仲与齐桓公图”,问: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的看法.)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6、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候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候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
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棱马棱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
四、课堂练习(见幻灯片)
附:板书设计
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