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三招玩转二十四节气课程
巧用三招玩转二十四节气课程
关于二十四节气,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冬至吃饺子,立春吃春卷等古老的民俗让我们记忆深刻。但能完整说出全部节气名称却不容易,更别说与节气相关的知识,大多数人知之甚少,目前的一些现象令人堪忧。我曾在学校对孩子们做过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相关调查,但他们也仅限于知道一些节气名称,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用途、特点等都不清楚。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出现了“边缘化”危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二十四节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当你在春分日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冬至感受大雪飘飘的时候,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二十四节气,就是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
为此,我所在的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开设了“二十四节气”这一校本课程,自编《二十四节气》教材,帮助孩子们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与节气相关的诗词、饮食、风俗等内容。自主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调查分析,表达与合作能力。老师们浑身解数带领孩子们一起玩转二十四节气课程。
巧用自编校本教材,玩转二十四节气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道出了“行”的重要性。教材《二十四节气》可以将纸上得来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传统的“学而知之”与当下的“行而知之”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学习二十四节气,不但可以让他们增加对传统的继承、历史的了解、文化的浸润、知识的丰富,更是民族灵魂的接力,意义深远而厚重。
教材把二十四个节气作为独立单元,从立春开始,每个节气单元都把节气的来历,节气三侯,节气文学、习俗展示、饮食养生和农业种植等六部分来解读。
课堂上老师讲授节气的由来,讲述那些跟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神奇传说,更教会孩子们如何观察节气的特征,如何看见平时不易看到的生活点滴。于是,孩子们在节气的世界里,东奔西走,上蹿下跳,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们逐渐变得开始注意观察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相当浓厚,二十四节气微课程让学校更有生气。
老师们发动孩子们查询书籍、网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动手营造校园氛围,邀请家长到学校共度节日……两年多来,威海市塔山小学以各节气为时间点,串起了二十四节气的前世今生。
做为课程负责人,我至今还记得学校做的第一个节气课程是立春。那一天,学生、家长齐动员,写春联、做春饼、剪窗花、对诗词、开“立春”谚语汇、办“立春”科普展……在一个个特色活动中迎接立春,感受浓浓的春天气息。我们特别注重加入一些威海当地的节气民俗来教学。比如谷雨时节,春汛水暖,百鱼上岸。这一天,渔民们虔诚地祭拜海神,并举行盛大的开洋谢洋仪式,这是渔家的狂欢节。因此住在海边的孩子们对谷雨季节更是记忆犹新。我们就此开展了“海洋生物灯笼制作比赛”,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海洋生物灯笼,感谢大海对我们的无私馈赠,祈愿爷爷爸爸出海平安、鱼虾满舱。
制作灯笼也是一次“开动脑筋,变废为宝”的好机会。贝雕社团的同学们开始忙活起来,桌面上,贝壳、尺子、剪刀、彩纸、铁丝、绳线、挂历纸、竹签、毛线、布条、塑料瓶等琳琅满目,这些都有可能派上用场呢。
四(2)中队的灯笼真是个“庞然大物”,一个巨型的贝壳灯笼,是贝雕社团的小社员们一起合作出来的结果。她们一下课就聚集在手工室里,一起商量如何制作,如何用贝壳美化装饰,她们精心挑选花纹漂亮的扇贝壳和螺蛳壳,做成鱼身的花纹。团结协作力量大,她们的灯笼就是最好的见证。
最开心的时候到了,同学们把自己的灯笼挂到学校的海洋角上,在鱼网上各种鱼灯交相辉映,剪纸灯、贝壳灯、布艺灯,五彩缤纷,真是好看。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体会到制作的乐趣,还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海洋文化精神,成长为一名“亲海 爱海 知海”的好少年。
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良好的节日氛围创设,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但要填补时代鸿沟,还需足够的现代气息。在深挖、提炼后,学校师生大胆创新,融合现代元素,把节气课程拓展成才艺展示台、合作练兵场和感情交互站。
沿着二十四节气时间轴,品读诗词,普及常识,再穿插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课程,让学生感受到节气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家长的喜欢是该课程不断深化、优化的最大动力。二十四节气课程的背后,是我们把优秀民族文化基因注入孩子生命的长远目标。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巧用绘画,架起学生与节气的桥梁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是好玩好记的“数九”谚语,还有更有趣的呢,威海市塔山小学的同学们心灵手巧,在冬至节气来临之际,自制九九消寒图。一二年级的同学将要描红九朵梅花的花瓣,每朵梅花有九个花瓣,从冬至那天开始,每天涂一瓣,九九过后,梅花朵朵开。三年级的同学描文字数九。图中九个汉字,就像练书法写过的九宫格,九个汉字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是九画,从冬至那天开始,每天划一画,等到九个字全部写完,冬天就过去了。别有风趣。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四五年级同学作的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孩子们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个个手握毛笔,真有小书法家的风采。这时老师也会给孩子们讲“梅花图”的由来。相传这种“画九”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因为他当时在狱中墙上画了九朵梅花,每朵花九瓣,每天涂一瓣来计算日子。后来流传到民间,就演变出各种形式的“消寒图”。
冬至以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文字消寒图为孩子们描出别样的数九寒天,又能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一举两得。
巧用家庭教育,玩转二十四节气
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在我们学校,家庭教育资源一直被奉为至宝,我们把家长做为我们最有力的合作伙伴。
但我也发现现在的家长大多是80后,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识二十四节气”来形容也不为过。然而,对于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来说,节气这一话题却贴近生活,无比熟悉!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风俗了如指掌。我们就诚邀这些老人走进课堂,言传身教进行隔代教育。清明时节“蒸小燕”,奶奶们手法娴熟,孩子们学得趣味盎然;立夏时节立蛋斗蛋,他们窍门多多、百战不殆;立冬时节包饺子,与孩子们谈“交子之时”为秋冬之交……老人成为孩子了解传统民俗的不竭之井,继承优良传统的不竭之源。
但我们不仅要利用爷爷奶奶们的隔代教育,还要变为代代教育。因此每个节气,学校都为年轻的父母发放亲子活动单,除了户外探索,还倡导回到农村与老人们共忙农事。“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过了谷雨种花生,沙山花生土山粮。”“谷雨后,好种豆。”……让孩子们背着这些顺口溜一样的农谚中,他们和父母一起帮乡下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共同耕种。
立春备耕、立夏种麦、夏至防虫、霜降丰收、小寒屯粮……这二十四节气的种种农事,让更多的年轻父母愿意与孩子同返家乡,走到老人身旁。三代人种下粒粒种子,守望棵棵成长,收获片片丰收。这不仅是孩子们体验自然的学堂,更是连接隔代血脉的桥梁。爱,在几代人之间传递。
我还充分利用年轻父母的优势,让老师们发动家长巧用微信来延伸节气课程。让孩子们选取自己在四季里的照片,最好找萌一点、搞怪一点,能勾起他们的回忆,为每个照片取个有趣的题目,写出照片里的故事。最后父母把这些照片输入微信,让孩子配上文字,亲友们的阅读,就是好奖赏。孩子们得到亲人的肯定与鼓励,比老师打高分更管用。
孩子是大自然的天使,他们总是比大人与大自然更近些,即便在匆忙的城市中,他们也会关注到天气的变化、思考着为什么。学会用二十四节气来观察和体味世界,把自己融入太阳引领的大自然变化节律中,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在收获中有探索,在感动中有协作,汗水中有责任。其中的五味让我们更加明了教育的应为和难为。我们开发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也许不够完美和成熟,但我们愿意一路探索前行。
第二篇:三招玩转信用卡
三招玩转信用卡
连续的佳节狂欢也让不少消费者开始觉得手头趋紧,囊中羞涩。在开心消费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合理省钱的刷卡用卡方法,学会及时把握刷卡优惠、善用卡内积分、适度利用分期就能在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玩转信用卡,欢度消费季。
第一:把握刷卡优惠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信用卡、联名信用卡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手中的信用卡也不只一张。面对年末突如其来的消费增长,选对适合自己的信用卡,并充分享受信用卡优惠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消费季通常是各大银行信用卡系列优惠活动的旺季,各种丰富的折扣优惠可谓是覆盖到持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银行根据持卡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消费需求,有意识地了解手中信用卡的有效优惠信息,在消费购物时选择对应的优惠信用卡进行支付,如果运用得当,不仅常去的饭店可以打折,岁末逛超市、买衣服、看电影都有可以享受到不同幅度的折扣优惠。
第二:善用卡内积分
除了充分利用信用卡的岁末优惠,信用卡积分也是在岁末可以用来当“钱”花或碰运气的法宝。在经历了一整年的消费后,相信大家的信用卡内也已经积攒了不少积分。虽说银行的信用卡积分兑换在近年来确有缩水,但随着年初各银行积分兑换形式的多样化,信用卡积分已经不局限于网上商城的商品兑换,有效善用信用卡内的积分仍能使持卡者获得一定的实惠。
此外,对于积分不多或没有心仪兑换商品的持卡人来说,利用卡内的小积分参加信用卡积分抽奖或积分捐款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适度利用分期
总体而言,消费者在年末消费季的花费大多高于日常的平均消费,而年底消费次数增加在情理之中。由于电商实体购物中心的各种折扣扎堆,有些消费者也可能由于意志力薄弱,控制不住购物欲望而花费更多。此时,就特别注意消费节奏并保留足够的生活费用。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银行的分期还款业务非常方便,但对于持卡人来说,“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仍是最佳的用卡策略。银行的分期付款功能虽可在消费旺季解决一时之需,缓解这段时间内的资金周转困难,但我们仍建议消费者不要经常使用,一方面分期付款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用;另一方面,超过自身消费能力或经常性的透支也不利于建立健康合理的理财规划。
文章来源于天天基金网,转载请注明。
第三篇:二十四节气课程(修改版)(定稿)
“二十四节气”课程:让孩子在传承中成长
本报通讯员 刘华良
“叔叔天气热,请坐下喝杯茶”。日前,浙江省江山市礼贤幼儿园在门口阴凉处摆放了长凳、水桶和杯子,设立了免费的伏茶供应点。路上有行人、接送家长经过时,由孩子上前递上一杯伏茶,起到解渴消暑之功效。原来这是幼儿园结合节气“大暑”开展的“夏日送清凉”活动。伏茶由石香薷、甘草等草药熬制而成,最早是给园内师生准备,后来在孩子建议下对外开放提供,持续一周时间。
礼贤幼儿园坐落于江山市贺村镇礼贤村,于2016年9月正式开园。得益于江山市“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城区省一级幼儿园——江滨幼儿园结对,通过集团例会、集团教研等多种形式深化课改,到如今,已取得不少突破。
依托于礼贤村千年古村底蕴深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农耕生活世代相袭等特点。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文化土壤,确立“养礼德 育贤人”的园训目标,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二十四节气,汲取其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构建以美食民俗、田园自然为核心的“礼之贤”本土化特色课程。
在课程负责人吴柳佳看来,课程的核心是儿童,幼儿的需要决定了园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在实施课程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对每个节气里吃什么、玩什么特别感兴趣,于是幼儿园把节气食物和风俗活动作为课程的核心版块来研究,鼓励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节气要吃什么食物,举办什么游戏活动,本地和外地有什么不一样的庆祝方式。基于整理结果,幼儿园已陆续开展了立夏做立夏羹、斗蛋;冬至吃混沌、汤圆;谷雨时,引孩子到附近茶园采茶、品茶,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等活动。
关于节气美食和风俗活动,村子里的老人也很有发言权,老人们身上一代代传下来的生活经验便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村支书姜德元是幼儿园的节气“顾问”,以前在村子里负责管理广播电站,什么时节播种、打药、收割……都由他负责通知,如今,村里广播已被弃用,但对于节气知识他却始终都没忘记;李香凤老人之前在上海帮忙带外甥,为了让孩子吃多些,学会了很多点心做法,后来因要照顾老伴回到了村子里,每逢学校里需要她指导的,要做清明粿、包子、馒头、立夏羹……找她她总愿意帮忙;此外,像缝制香包、剪窗花、编彩绳等“针线活”往往是奶奶们的擅长领域,祭祖、舞龙、耕种等粗活则是爷爷们更有发言权。老人们三天两头走进课堂,成了该园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特色。
“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在礼贤幼儿园看来,继承传统不是让孩子活在昨天,而是以此为根基,培养明天更好的公民。秉承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幼儿园让儿童自主、自觉地参与到课程活动;鼓励幼儿去发现、探索,在实践中取得进步。
左手拿一把秧苗,右手每次取3、4根,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根部,顺势插入泥土中。在刚过去不久的的“六一”儿童节,幼儿园把六一活动和芒种课程结合起来,全园200多名孩子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在田里学习插秧,让孩子们体验农作物从培育种子到收获粮食的过程,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多得生活场景,让孩子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会感恩。
再以节气清明为例,针对节气特点,幼儿园将“寻春天”定为主题,让孩子们到田埂踏青写生,画孩子眼中的春天;到田里采集清明果材料——艾草和鼠曲草;该园还把传统春游和“清明”园本课程相结合,生成了一个新的分支课程,名称叫“我的出行我做主”,孩子们提前商议露营地址,选择露营必需品,讨论在户外生活半天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解决露营时吃、住、行、玩等事宜。露营那天,孩子们自己搭帐篷、垒灶台、做午饭、品尝分享、自主游戏;除了露营,亲子游是分支课程的另一大重要方向,镇上举办“风筝节”,孩子和家长们一起画风筝、放风筝,在草原上合作玩游戏,享美食。通过体验、亲近大自然,孩子们的独立性、自主性都得到了发展;探究精神、团结友爱、勇敢进取等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生发。
传统备课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为推进课程建设,帮助教师掌握全局,明晰细节,幼儿园组织老师外出学习了思维导图软件MIND的使用,每次主题课程实施前,老师们会利用休息时间对教参内容和二十四节气课程内容开展课程审议,通过软件,对应添加到集体教学、环境创设、家园合作、自主游戏等主题版块中,如6月大班的芒种夏至课程中,集体教学里除采用了原先的《蚂蚁王国》、《地下的动物》等活动外,还加入了煮梅、自制扇子、吃夏至面、诗词欣赏;游戏活动里有打泥巴仗、亲子插秧;区域游戏里有神奇的粽叶、包粽子、稻田里的昆虫等。完成后,制成图表分发给每位老师,帮助老师们对课程整体框架、具体实施步骤,以及每个分支活动之间的联系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谈到园本课程架构与实施感悟时,课程负责老师吴柳佳表示,园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下一步幼儿园将继续立足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国内外的优秀资源,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探究,让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在幼儿园持续开展、不断优化,让孩子在充满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课程中浸染,在传承中成长!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浙江省江山市江滨一区31号
第四篇:“玩转足球”特色课程
“玩转足球”特色课程
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健康放在首位。因此,根据上级加快发展和普及校园足球的精神,增强幼儿园足球特色,自2018年9月份起我园开设了幼儿足球特色活动课程。
一、指导思想
我园是一所足球体育特色园,为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坚持健康第一,深化体育改革,以增强幼儿体质,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以幼儿园足球运动为载体,普及足球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幼儿能够获得终身受益的运动。
二、组织机构与分工
(一)成立足球特色项目领导小组
(二)职责:统筹规划幼儿园足球教育发展思路,制定相关评价、管理制度,统筹安排经费投入,并为幼儿园足球教育创设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发展目标
1.以球育德,促进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既需要团结协作,又需要遵守球场规则,既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充分运用足球的雨人功能,使队员们养成遵守规则、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
2.以球健体,促进幼儿强壮体魄的形成。
足球运动对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球场上的奔跑,运球盘带,各种动作技巧等是平时刻苦训练的积累,足球游戏、足球团体操、足球啦啦队队操等都能活跃身心,增强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3.以球促智,带动幼儿的学习。
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智育发展的基础,足球运动,足球文化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四、工作措施
1.发挥幼儿园足球特色项目领导小组的作用,协调各方资源,保证足球活动的开展。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和幼儿园足球工作。开展教师培训,加大训练、比赛费用和硬件设施投入。
2.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幼儿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保证幼儿园足球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学期都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到定期研讨,每学期进行总结回顾和反思。
3.营造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向广大家长宣传创设足球特色项目和幼儿参加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赢得家长的充分支持。安排固定的时段,进行练习,为幼儿园足球建设夯实基础,并营造特色氛围。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幼儿园文化,幼儿园宣传栏设“足球专栏”等等。
4.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幼儿园经费预算,保证体育和幼儿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年增添部分公用足球,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及时修补损坏地面,确保学生安全的活动,保证足球运动的正常开展。
5.抓好基础训练。制定详实的训练计划,利用体育课、晨间活动等途径,使足球成为园内大部分幼儿喜爱的运动项目,幼儿能够懂足球,爱足球,并且建立幼儿园、家长、社会足球运转模式,形成足球园本课程。
6.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每年举办一次“足球嘉年华”,开展一系列的足球活动。如足球运动动员大会、幼儿足球才艺展示、足球操展示等,以促进幼儿园足球水平的发展,提升幼儿园办学品位。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幼儿园文化活动。
7.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选择编排适当的足球内容融入体育课中,尽早编排科学的足球操,积极开发足球教学园本课程。
第五篇:六年级校本《二十四节气》课程教学计划
六年级校本《二十四节气》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 立 ” 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 “ 日北至 ” 和 “ 日南至 ”,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 “ 分 ” 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 暑 ” 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 处 ” 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2、教学重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一些节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节气对农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