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重阳节的散文
关于重阳节的散文
《又是一年重阳节》
作者:追梦驿站 我独坐在靠窗的办公桌前,望着窗外花坛里盛开的菊花在潇潇秋雨中吐香摇曳而心驰神往。对于菊花,我总有偏爱之情。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于菊花飘香的金秋十月,更重要的是因了菊花的飘若浮云的独特风姿以及“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的可贵风格。菊花少牡丹之霸气,无梅花之傲气,同红叶凌霜,与青松为伍。故历代文人墨客多以菊之品德自励自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韩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苏东坡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皆为脍炙人口的咏菊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将我陶醉于赏菊的思绪重新拖了回来。可不是嘛,光顾着赏菊了,殊不知秋菊飘香重阳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悄然而降、近在眼前了。心中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诗句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情有独钟的当属重阳节了。若问缘由,那就得从其别称——“老人节”说起。记得报纸上曾有过这样一条新闻:去年重阳节,某报记者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年轻人并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虽然知道是重阳节,但不晓得有老人节一说,至于老人节的内涵更无从得知。由此可见,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恰恰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他们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工作学习压力大来解释这种忘却,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却不屑一顾,实乃可悲!
从教十余载,虽不能言桃李满天下,但也育人无数。每逢重阳,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到敬老院奉献爱心,这样意义深远的应节教育不可或缺。
前文提及我对重阳节情有独钟,其实还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当属其因。
自打记事起,父母就不在身边,我自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幸运的是,他们对我百般呵护,生怕我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记忆里,奶奶对我最好了。虽说那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靠奶奶每天步履蹒跚地捡废品维持生活,但吃穿方面从没亏待过我。重阳节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我喜欢看她在这一天绽放难得的笑容,宛若灿然盛开的菊花;我喜欢听她在这一天讲述自己的故事,充满曲折和苦难;我喜欢听她在这一天说出自己的愿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脚踏三轮车,拉上心爱的孙女儿捡“生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平静的生活骤起波澜,又是一个重阳节的晚上,我高烧不退,这可急坏了奶奶。屋外秋雨淅沥,伸手不见五指,奶奶望着二十里外的医院的方向,稍稍蹙了一下眉头,背起我就出了家门。一路上,感觉她十分吃力地摇摆在泥泞的山路上。就是那夜,那个重阳节的雨夜,意外发生了,一辆大货车在拐弯处刮到了奶奶。当时就感觉她身体猛地一震,我就被她顺势撂到了地上,而她自己却滑进了深壑,再也没有爬上来。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好多年,每每忆起,心里都会有不可言喻的隐痛。仿佛又看到了她对我慈爱地微笑,我泪眼模糊,声音哽咽“奶奶,孙女儿早就给你备好一辆脚踏三轮车了”。唯有此时,才能真正理解“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苦楚和无奈。重阳节是奶奶的生日,也是她的祭日。每逢这一天,我都要登上那段吞噬奶奶生命的罪恶山路祭拜亡灵,以示感恩及怀念。
一阵略带冷意的秋风掠过,满室的菊花馨香沁人心脾。下课的铃声响了,看着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脸,心里默想:又一年的重阳节近了,我要给他们好好讲一节有关老人节的课。教他们如何做人;学会感恩;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道理;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引导他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祖国栋梁之才。
《感叹生命——重阳节札记》
作者:贵州老毕 每天早晨洗嗽时,要站在镜子面前打理自己这张布上了斑点的老脸。倘若看到两鬓银色的发丝,瞧见眉毛上扬时额头上泛起的皱纹,察觉原本漆黑、茂盛的头发稀疏了不少,由然地产生些许的人生感叹。明天九九重阳,此情更甚。
九九重阳,一个老年人的节日。一直以来,我总是把它看成是父母、长辈们的节日,并由衷地祝福父辈们天天开心,时时快乐!而今眼目下,一种莫明状萦绕心头,那就是恰进重阳之门的念头怎么也挥之不去。于是我感叹生命,感叹重阳。回忆起自己在二十几岁的时侯,正是我们国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那个年代,在物资生活上虽然是那样的窘迫,但在精神的追求上倒感觉十分的充实——我们青年人,伴随着春意盎然的革命歌曲《青春啊青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而成长:“青春啊青春,美丽的时光,比那彩霞还要鲜艳,比那玫瑰更加芬芳。若问青春在什么地方,它带着友情,也带着幸福,更带着力量,在你的心上!”“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啊该有多么美,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
雄光荣属于谁,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我还清楚地记得,为了把“文革”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全国人民都在发奋读书,自学成才。作为煤矿井下工的我也不甘落后,在笔记本上抄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等等至理名言,并作为人生的坐标导航着自己的生命旅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每当听到那一首首充满朝气的歌曲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澎湃的青春年代!每每看到那些纯真可爱的幼儿孩童和少男少女,我不由地回味着,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是最让人怀念的好时日!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晃眼之间,我已跨过天命之年;缓过神来,意识到生命的年轮已过了半世纪两万多个时辰昼夜。如用小时或分秒来计算,必定是个令人惊叹的天文数。是啊,我们谁都不愿意自己变老,也不愿意这么快就走进重阳节的行列。尤我这个起步之初的年纪,感觉还不习惯不适应。但毕竟五十还冒出了几岁,乃是年过半百之人。年岁增长,事物发展,这是自然规律,何由阻挡!何况,你阻止得了吗!?在工作单位上,同事们小到20郎当岁的年轻人,大到与我年龄相仿或比我长几岁二班老者,都称我为“高老者”。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心理,或友好善意或有其他什么含意,我都欣然接受回他们一个会意的笑。甚至于,写了一些表达当下年龄心境的小文,索性署上“高老者”这一雅号,求得心安。我们要明白,任何人和事物都是会变的。而不变的只有这个“变”字。就人的变,有精神和物质的,有身体和身心的,有外表和内在的变,有欢喜和忧愁的变,有如意和失意的变,有得到和失落的变;这个变,有从幼小长到大或长大后又到幼小的变,有从幼稚到成熟或成熟又到幼稚的变,有从单一到多项或多项回到单一的变,有从简单到复杂或复杂又到简单的变,有从纯真到世俗或世俗又到纯真的变,有从柔弱到刚强或刚强又到柔弱的变;这个变,有从好到坏或从坏到好的变;有从量到质或质到量的变,有从真善美的变到假恶丑或假恶丑到真善美的变„„诸多林林总总的变,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且必须直面的客观现实和人文规律。人生,原本就是由一段段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路段组成。大凡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冤屈、背时,都必须面对。而如何面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以我所见,在人生的路道上要想有点出息,悉心地去考量一番“宝剑
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哪见彩虹”等经典绝句,个中的况味可悟到八九不离十。换言之,一个人的生命所向有了定力,有了不变的信心和目标愿景,就不至于会被生活中的区区小事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甚或对那些“拖累”、“ 不幸”,嗤之以鼻;才会在艰难困苦中成熟起来,坚强起来;才能够用自给自足的心态拥抱自己所认定的,可以愈走愈宽广的人生。
《飘雪的重阳节》
作者:北极主人情话
吃罢晚饭,照例打开电脑,听着音乐、看着新闻与好友聊天。在新闻里,看到了红花绿叶顶着白雪的美景,就与朋友聊起了今天飘落的今年第一场雪。不知道为什么,耳边常常听的那些歌曲让我心情沉重,似乎有一种感伤。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今天是重阳节啊!脑海里立即出现了“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句子。今天没有黄花,有雪花,这是一个飘雪的重阳节!我立即问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朋友很快就说是重阳节,忘了给老妈打电话了。我说老人希望的就是孩子们,有个好身体天天,有个好心情,仅此就放心了,没有别的奢望了,我祖母就是这样的。
此时耳边的歌声有了催我落泪的感觉,我终于明白了原因。不知不觉中我想起了故去的祖母。我闭上眼睛,泪水慢慢地在脸上滑落......前天的晚上,我在千里之外的霓虹闪烁的广场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告诉我:小时候与我一起,在科学的春天来临的时代,给老师做试验品的同学的祖父去世了。我登上归去的列车,终于在昨晚赶回了家。今天早上起来,看见天上飘雪了,夹着雨,落到地上与雨水融在一起,再也分不出来了。这个老人出行的时候下雪了,我想到了祖母灵车出行的的时候,天也下雪,很大。
中午,那位同学在致辞中说:他的祖父八十八岁了,原来曾经想到九十岁时候,把大家请来,过九十大寿。我听了心里一震,这个想法我也曾经有过,祖母近九十的时候,就想过,但是终于没有等到九十岁的生日,留下的只是永久的遗憾......嘈杂的人声中,事后的同学闲谈,让我无暇追忆往事;晚上,聊天时候提起祖母,静静的夜里,朱晓琳的《妈妈的吻》,陈瑞的《伤口》等歌声就更让我感伤,把我潜意识的情绪引出来,也让我追忆祖母离去的那一幕。祖母即将离开的那个下午,我心里突然想要快到祖母身边。开车急急来到卧床几天的母身边。祖母看到我笑了,发自内心的笑。眼睛看着我额头的汗说:“我没事,别着急,看你头上都出汗了,来我给你擦擦”,我不用,祖母伸出手坚持要擦,我只好弯
下腰让祖母给我擦汗,祖母仔仔细细的给我擦去额头上的汗,擦完又用手轻轻的抚摸在我,口里说道:“真快啊,才几天,就成了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泪水就要夺眶而出,怕祖母难过我忍住了。祖母看着我说“我都九十了,多活了你这么一个年龄,我自己没有想到,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还哭什么啊!这孩子多聪明啊,记性还好,好好培养吧,长大能出息,就是淘气,告诉她妈可别打她头,”说完,祖母长长出了一口气,又对我说:“你也去吃饭吧,不用陪我了,我也睡一觉。”我看祖母一眼,轻轻关上门出去了,没有想到是最后一眼。吃饭的时候,姑姑去祖母的房间看看,突然喊大家,说祖母呼吸不正常了,找来医生,医生说准备后事吧,不知道谁说打强心剂吧,医生说没有用了。我坚持开车去买,大家怕我悲伤开车不安全,我开起就走了,心里想我一定得安全把药送到家,这是我开车最稳最快的一次,就像祖母在冥冥中注视着我,让我出于超常状态。强心剂打完了,像预料到的一样,没有效果,祖母还是离去了。我握着祖母的手,感觉还是热的,一直握着,心里想但愿祖母是休克,还出现奇迹活过来,虽然知道是不可能的,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个幻想,有人说祖母已经去了放手吧,我就像没有听到,依然坚持„„
第二篇:重阳节感怀散文
重阳节感怀散文五篇
【篇一】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重阳节。
九是最大的数字,被视为尊贵的象征。九与久同音,有天长地久之意。九九重阳的说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地方政府将其定为敬老日。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这一天为老年节。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实需要。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最后必然要步入老年,完成生命的过程,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中国已然进入了老年社会,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
小时候背着书包上学,老师教导说要尊敬师长,尤其是要尊敬老人。于是,我们见了老人行礼,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看到老人过马路主动上去搀扶……
参加工作以后,我们这些新徒工对老师傅都很尊重。老师傅对我们也关爱有加,手把手地教技术,像父母对子女一样嘘寒问暖。那时候,风华正茂的我们面对年过半百的师傅,望着他们佝偻的身影和饱
经风霜的面庞,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根本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老。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看到童年的伙伴们一个个白发苍苍,父母相继辞世,子孙长大成人,方才意识到了人生的真谛。
想当年二老健在的时候,自己忙于工作和家务,除了每月送去有限一点孝敬钱外,几乎很少有空再去看望。逢年过节带着孩子大人回去一趟,买些糕点水果,还要蹭一顿饭。我们在家里逗留的那点工夫,还没有母亲准备饭菜的时间长。
父亲去世晚于母亲两年。为怕老人感到孤独,我打算把他接来同住。可父亲却说,他一个人生活挺自在,让我别惦记,等他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找我。万万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夺去了他的生命。
日月穿梭,转眼十五年过去。眼下各方面条件都好了,我手里不缺钱,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可老人们偏偏又都不在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想想就让人心里难受,真有点欲哭无泪。
逝者如斯夫!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拼搏奋斗,一代又一代的人生生不息。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话,老年人已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老龄化将是中国今后相当长一个阶段的重要社会问题。
而今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以为,自己应当调整好心态,既不能悲天悯人,又不能自暴自弃。优越的社会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如此有利的环境条件,即使不能老有所为,也不应该成为家人和社会的负担。一个人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别人。你要善待子女,善待家人,善待一切人;同时还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要给大家添麻烦。
古语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篇二】
九九重阳节,看着窗外,天有些阴,我的心情不好,往事闸门忽然从脑海决提涌出,我禁不住感怀泪流满面。
这些天,不知为什么,精神恍惚,想起十年以前的事。特别是想念,我故去亲人的那些事,活着时的酸甜苦辣咸,亲情的缘分无以替代。人生如看了一场戏,情节悲欢离合,命运变化多端,日子在情愁中消磨挣扎。
想起自己想念的人,帮着自己渡难关的人,总有无处诉说的隐情。能伸出手拉你一把,那是亲情中的贵人,拉不了你,却用泪水洗面的牵挂,那是亲情中的至亲。父母离婚,缺少爱的孩子,是可悲的孩子。我熬到大,结婚成家,我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继母,一个是婆母,还有一个是生母。按说离开生母在继母手下,养育之恩应大于生育之恩,可事实上有后娘就有后爹,当他们有了孩子,视前窩孩子眼中钉,虐
待无以承受。
我的生母,在婚前她是家境比较好过的人,爷爷在世定的娃娃亲。爷爷因病去世在南朝鲜,奶奶和三个孩子,孤儿寡母无人帮衬,贫穷的日子可想而知。后来父母牵强结了婚,父亲又参加了八路军,但父亲脾气暴躁,可能与生活压力有关,常常打骂母亲。再后来他们以性格不合离婚,村政府把我判给了父亲,把弟弟判给了母亲。我被父亲带到了大连投奔大姑家,弟弟则被母亲带到姥姥家,此后十几年不相见。
在我懂事以后,有回我同大姑走亲戚,那个院子里都是家乡人,有个姨偷偷告诉我“你走了,你妈天天哭,想你。”又说“老家有讲究,离婚的女人,不能住娘家过年。你妈改嫁了。”辛酸,或许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过,可辛酸和辛酸不一样,程度不一样,厚重不一样,情节不一样。有点欣慰的是,母亲改嫁他村的人,也是个老八路回乡的,家境虽贫寒,但为人老实性格平和。
母亲那么些年呆在农村,和我接触时间有限,我能感悟到,骨血的亲就是不一样。都说“能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这话千真万确,是实践总结出来的现实。曾经我的生活很困难,对母亲的帮助不大,如今生活好过了,母亲不在了。有时我去桑拿洗浴,偶尔让人搓搓背,每当这时我会想到我的母亲,她这一生没人给她搓过背。有时女儿给我过生日,我会想到我的父母,他们是勤劳而不幸的人。
上辈恩恩怨怨的亲人基本不在了,泪水挽不回曾经的岁月,也挽不回曾经没说透的话。婚姻,本是陌生人牵手组成的亲情;同船渡,本是百年的修行才扬帆起航;性格不合,拜拜还在各有各的不幸家庭继续上映。重阳节,是关爱老人的节,是晚辈对长辈感恩的节。重阳节,也是怀旧想念故人的节,更是家和万事兴儿孙同喜同乐的节。
家乡的外甥,和我很亲,因我老做故人亲情的梦,便对他说“亲情的想念,有时看看星光。”外甥立马回复我“大姨你和俺姨夫有时间了回来玩!家里什么都方便!”心有灵犀,外甥知道我想家想亲人。家是有母亲的地方,母亲不在了,骨肉连着的筋断了。我告诉外甥“今天是重阳节,我老的有点迷路,在梦中寻找亲情,有点在乎。”
我上一辈的亲人,还有一个小姑,挺好的,我常去看她。走了的人,我不烧香烧纸不搞空气污染,祭奠只送一盆鲜花。活着的人,多去看望温暖着活的心灵;故去的人,只有怀念回忆往事慰籍自己空虚的心灵。如今,我也老了,老的就如当年我还没过世的母亲。且先不说小辈对长辈的孝和敬,也不说亲情间的忠和义,在我的心里,孩子过好了,自然就有了平和顺畅。
亲情之间,不如意之事常有,无需要求太高,彼此只要心里有点在乎的意思就好。
【篇三】
今天九月初七,过两天才是重阳。我都等不到那天,想写点东西。
印象中,一直觉得重阳是一个很庄重严肃的节日,从它的名字就能感受一二。金庸小说里有个王重阳,道教一代宗师,全真七子的师傅,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暂不论武功修为如何,光名号听着就足够响亮气派,感觉后来的革命先驱孙中山都有效仿的嫌疑。不管如何,行走江湖,又想成就一番事业,有个好名字是很重要的。刚好区县直属单位一领导的名字也叫重阳,只是不姓王,每次见到他,总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重阳的来历跟除夕类似,免不了一个怪兽扰民,然后先祖想尽办法最终予以击败的套路,只是刚好大结局发生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而且再强大的怪兽总有软肋和命门所在,就跟端午节蛇怕雄黄一样,那只怪兽刚好怕的是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于是它俩又顺理成章的成了重阳节的信物。
重阳节定在九月初九,可能还是有正儿八经的深刻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数字“9”向来也是备受推崇。经商的喜欢“8”,做官的喜欢“9”,“9”在阿拉伯数字中为最大,意为尊贵和长久,你要稍加留意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大多是喜欢“9”胜过“8”,九五至尊就是这么来的。据说重阳节的雏形也恰好在红墙高堂,最早可以推到汉代。传说在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后来才传入民间,流传至今。五个“9”是皇帝,两个“9”挨着在一年之中也只有一次,自然贵不可言,刚好与中国民间以老为尊,祈求长寿的风俗文化不谋而合。由此重阳节的核心要义应该在于“敬老”。
时下的重阳佳节,显然大都已经迷失了它的本意。这样的情形,又何止重阳一个。不能动辄说是一种悲哀和后退,任何事物的存在,更多还要看到其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的一面,不可随便同日而语,更无须深究效仿。同样是度重阳,古代的登高、插茱萸和饮菊花酒,更多是一种仪式,既跟当时封建社会注重尊卑等级和思想文化相对单一有关,也不无娱乐方式不多的因素,所以才倍加珍视。放在现在,国人越来越不重视仪式感,追求所谓的个性自由和精神解放,重阳、端午、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落个有名无实和徒有虚名,实属再自然不过。
重阳跟其他传统节日相比,不算特别惹人注目而富有纪念价值,一来,不像清明、端午那样有利用价值,给你半天假期,或者高速免费。二则,不像七夕、中秋那样有商业价值,所以被我们现代人演绎运用得其实并不多。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我们说,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总是需要一种形式和契机的。单纯靠代代相传和口授文载,与时代飞速发展变革相比,与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相比,力量无疑有些苍白薄弱。好比纪念春节、元宵和中秋这样的主流节日,好不好看是其次,每年央视都还有一台联欢晚会,而对于重阳这样的非嫡系物种,总觉得做得还是少了或弱了一些。
好在,还有古人的诗词名句来加以弥补,这也是我们现在传承重阳的为数不多的载体和引子。首当其冲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记得小学老师上到这一课的时候,并没有跟我们强调这是王维十七岁的作品。似乎再次证明,跟骆宾王七岁作《咏鹅》和王勃十四岁作《滕王阁序》,年少老成、情感丰富是成为文学大家的先决条件。但也不是全部,骆宾王和王勃生卒年相当,身处乱世,国家不幸诗家幸,才有赋到沧桑句便工。等到了王维那个年代,天下已初定,为谋取功名独在异乡,才有那个闲情雅致伤秋感怀。
重阳固然为敬老而立,也大可不必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这可能也跟重阳无关,只是刚好到了深秋季节,落叶凋零,大雁南归,难免有所触动。细想之下,重阳设在九月初九,真正做到人的特质与气候变化相吻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效果。人上了点年纪,历经岁月沉淀和世事沧桑,基本都能够淡然看待万物消长和季节更迭,所以在那片金黄的落叶之上,走过半生的老两口携手同行,哪怕只是模糊背影,你感受到是生命之美和时间之美。
去年的重阳,我在办公室值夜班,有诗为证:
秋来朝露为霜,人去相思成愁。为赋新词上高楼,却把风景看透。
东篱菊花依旧,不见南山五柳。只等重阳酒入喉,哪管蟹肥人瘦。
今年的重阳,我多半还是在办公室,但不会再度过一个失眠的夜晚。因为,我又老了一岁,经历了一年,至少要对得起重阳这个节日,心事重重过后,还是要尽量阳刚一点。
【篇四】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90后也已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如果有空,就回家看看吧,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赏菊。让父亲的牵挂,母亲的期盼,落在你的心上,因为和家人的时光就是最美好的时光。
【篇五】
时至深秋,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对于重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为人们所传颂。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地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便时时怀念故乡的人,特别是遇到佳节良辰,思念便会更加地让人难以承受。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的情形,而唯独少了自己在其中,当然诗中的这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当时学这首诗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并不能理解诗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是觉得诗写得很美。
其实“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儿时过重阳,印象中也有这样的活动。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就是,外婆总是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为一家人蒸重阳糕。外婆曾说吃了重阳糕,一切都会顺心顺意。重阳糕自然要配菊花酒,外婆的菊花酒做得也是格外的香甜可口,以至于喝了总想再喝。
吃过重阳糕喝过重阳酒,有着阳光的午后,外婆总是会带着我一起外出走走,特别是离家不远的小山坡,那是我们时常去的地方。外婆说秋天来了,温度也非常的适宜外出走走,于是我们一老一小,便走向了那条小路。路边开着不知名的花,我在前,外婆在后,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山中央。在山上我会采摘许多花朵拿给外婆,而外婆则会在山上挖一些花儿回来自己摘种起来。虽然说是过重阳节,倒不如说是外婆带着我秋游。趁着这美好的季节,去看大自然的好山好水好风景。
当时重阳只是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并没有和现在的重阳敬老联系在一起。大约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再后来每到重阳的时候,我总是会给外婆买些礼物,拿着礼物的外婆很是开心,笑着说我懂事了。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此时的外婆,再也不像我小的时候那样,带着我外出爬山了,更多的时候则是在家里等着我为她过这样的一个节日。时光如流水,此时想想,竟让我是那般地怀念曾经的一切,怀念故乡的那个小山坡,怀念外婆的重阳糕和重阳酒。
第三篇:关于九九重阳节的散文
话说重阳
(向楚)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大灾,应该马上离家,让全家作绛囊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桓景全照师父的话去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傍晚回家,却见鸡犬牛羊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初几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呈祥,历代相沿,逐成节日风俗。
古人的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现代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秋高气爽,有人远足旅行,饱览风光,寄满腔热情于山水;有人参观菊花展会,抒节日愉悦之情于诗画;还有人去户外活动筋骨,调整心态,融健身、休闲于一体。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现代社会的重阳节,各级老年协会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金,并组织他们参加歌咏、舞蹈、书画等有益身心的庆贺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
重阳是最美的节日
(三闲)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第四篇:重阳节散文:九九登高
重阳节散文:九九登高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第五篇: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九月初九之所以叫“重阳”,最早见于《易经》中记载:“以阳爻为九”,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两九相重为“重九”;九月初九是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屈原有《远游》诗中“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重阳节风俗。
重阳节俗起源于汉代。传说河南的汝河中有瘟魔散布瘟疫,使两岸死了不少人。有个叫桓景的人入山求道,拜仙人费长房为师,得授降妖青龙剑和一些法术。某日,费长房通知他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将作殃祸民,你可携此急速下山,带领众人登高避祸。”说着,又交给他一包茱萸子、一壶菊花酒,让他分发给众人分别佩戴和饮用。桓景遵师嘱一一照办,并持青龙剑将瘟魔刺死;众人遂得以平安逃过劫难。此后,每逢九月初九这天,人们纷纷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插茱萸庆贺,形成了重阳节的风俗。在汉代,人们在重阳日饮菊花酒祓除不祥,谓之“秋祓”。晋代,在重阳日观赏菊花,称为“菊节”或“金节”。南北朝时,到郊外“籍野饮宴”(即:野餐),因不便带饭,故带蒸糕食之,后称“重阳糕”。长期相沿成习,形成重阳节。
九月正值黄金季节,丰收之时,人们置身高处,极目远眺,将绮丽风光尽收眼底,不禁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因此,重阳登高,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体质,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齐人月令》中也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可见自古至今,人们对重阳登高和放风筝这些风俗都是非常喜爱的。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有关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瞇瞇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 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第三则: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蜀中九日(唐)王勃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谢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九日作(唐)王缙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茱萸香堕,紫菊气,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韦安石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民间歌谣俗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岁时节日的,重阳节也不例外。下面这几则都是有关重阳节的歌谣俗语,体现出了重阳节饮菊酒、放风筝的风俗,以及在 重阳这日占卜天气的风俗。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
九月九风吹满天哮。
重阳无雨一冬晴。
重阳节,又试话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劳?虽则系如画嘅秋山,游吓亦好,做乜偏要向往重阳个日,至晓得风骚。你话敢样就可以避灾,亦何不大早。点解你单身前往、又试剩落个的妻孥。开讲话一部通书,都唔睇得到老。况系个的区区陈迹,重驶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悭吓脚步,何苦去寻烦恼。不若静坐思量,想吓边一样可图。
九月九,个个都去登高,你睇个班嫩仔,走得气嘈嘈。放起个只纸鹞在高处舞,扶汉声声(响弓声),唤起个的懦夫,总系企在个处风头,须要努力正好。虽有声威,可惜你未满羽毛,怕只怕失足云霄,个阵就遗恨万古。咪估个条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个佬流灾流难,边处唔流到。唉!难把身世顾,只望得天怜悯,俾你有点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