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优秀(推荐)
201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真题再现】
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②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③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的三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出发无对错
生而在世,我们必然要经历泥泞与困顿,也许畏惧与艰难将前行的步伐阻挡,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出发,必达远方。人生像座迷宫,里面错路纷杂,然而却总有那条正确地通往出口的道路在等待着被人探索与发现。出发吧!无对错。
望古观今,凡是兴盛的王朝必有无畏荆棘之君臣,王荆公不畏道法、舆论,毅然变法,留下美谈。本能坐享其成的康熙帝,虽年仅十四岁便从那双稚气未褪的双眼中展现了不惧奸恶但求国兴的气魄,用八年时间将鳌拜,吴三桂两座大山连根剔除。这便是古来已有的开拓,他们敢于迈出步伐,向着自己选择但未知的路前行,诚然结果无法预知,却未曾动摇其拓路之决心。同样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亦奔上一条未有人至之路,秉持“铁血”政策的他,遭时人唾弃,同僚排挤,不改初衷,终让世界见到了德国的力量。面对“走错路”的质疑,是他得果敢与勇气支持他走了下来,走通了这一条路。要想走通一条路,出发吧不会有错。“选择了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若一味往前,是否会陷入迷茫?出发无对错,重在出发的勇气,更重在出发后对方向的把控。只有牢记心中原本的目的地,方能到达所向往的远方。杜工部曾叹:“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在与逆境相挟之中,他也感命运之不公。然他却未屈困此中,而是恪守了以天下为任的初心。在落雨屋漏之时仍发出大庇寒士的愿望。纵境遇与愿违,志士品格却无失。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被“批斗打倒”,仍未失对文能载道的坚守,著成八十万余言的《柳如是别传》。对一条新路的开拓,出发很难,鉴定地以原来的目的地走下去更难,而这些精神上的优雅歌者带给了我们美妙的坚守勇敢之音,用他们的行动告知世界与现实:走下去!路将成!
然而当我们已上路,向着所控方向前行时,是否会被混淆?如今的社会,似乎开始变得更加“秩序井然”。90后漫画家陈安妮在微博上发表名为《我只过百分之一的生活》的漫画,引发了争议,很多被其内容激励、打动,也有人称这无非是作秀。这时粉丝也许会跳出来反驳:你没有青春吗,难道你不曾有过梦想?人们开始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强加于他人。并且当大多数人达成一致看法时,就会将小众看法视作错误。这便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刻奇。故而,如今的社会在无形中将小我埋没、雪藏,人们开始衡量,哪些应说出口而哪些话应摒弃。但仅仅因为与大众不附的看法就是错误吗?若人人正确,那么为何大师渐少。这样的“秩序”也许会混淆你的视听,将原来不错的看法带入错路。诚然大众价值观在多数时候代表主流观点,但刻奇现象会将开拓新路的精神消磨去,让人不敢错,那就不再会有真正的新路出现了。
走一条路,因未知而有所惧,更因未知而不必惧,出发在路上,坚持本真,不被混淆,更不必怕错,因为路本四通八达,我们终将一路错到对。
出发,无错。
为自己开路
有诗云:林中有两条路,人们永远是走着一条,心中怀念着另一条。人生海海,我们常被外界所影响,随着人潮踏上前人铺好的康庄大道,将自己的初心丢到一边。可在之后的平稳日子里,我们又不禁要问自己:如果当初我走上那条没人走过的路,会怎么样?
可这世上本没有如果,我们能得到的,仅仅是无限的遗憾和追悔罢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知道,这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盲人男孩力排众议,费尽心血攻读英语,最终被英国著名大学录取;《国王的演讲》中的国王,为了克服口吃,在身体心理上下双重功夫,最终完成了完美的演讲,蜕变为一位让人心服口服的君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所遇到的困难远比他们小得多。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即使这路上荆棘遍地,沼泽满布,我们也能披荆斩棘,得胜而过。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勇于开拓前人未开辟的道路,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就如张爱玲晚年用苏白来写小说,虽没有助她重回文坛巅峰,但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抹清新难忘的色彩; 乔布斯创立苹果公司时,市场上没有开发出专门销售给普通客户的电脑,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商务机才能赚钱,而乔布斯将用以日常娱乐、办公的苹果电脑推出后,不仅获得了如潮好评,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追随前人的足迹固然稳妥,但只有走在自己开辟出的道路上,我们才能收获到前人不曾享受过的美景。
或许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只有不断失误的积累,我们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指南针。就如同千千万万高中学子,我们日复一日地沉浸在题海之中,只不过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漏洞和弱项加以改正,最终取得那金榜题名的辉煌。不仅如此,有时我们走错了方向,却会发现一片新的风光。古代道家的术士们呕心沥血,没有制成长生不老的丹药,却炼出了火药,帮助西欧资产阶级炸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要灰心,或许你以为的错路正是柳暗花明前的山重水复。
人生的悲哀,在于年少时迷茫不知去路,老去后又只能枉自悔恨叹息。趁年少,让我们整理好自己的锐气和勇气,为自己开路吧!
僻远幽径,风景独好
清末异代,满目哀凉,梁公一声长叹如惊雷乍响:“人人皆畏败而惮先,天下遂以腐坏不可收拾。”嗟叹甚哀,然至今日,吾辈亦伤,只因当代之人仍沉湎旧迹,不知创新之可贵,“变法乃公器”。一味踏履于前人旧迹,一个时代恰似韩松笔下那“随时间变化而不进化”的机器国度。立于往辈之陈迹,余深知:今日之昏昏逐逐,吾辈呼告奔求者,乃一种敢于创新,不畏变革之力量;乃是一番敢于踏上僻远之幽径,独追一片淳静风光之精神涤荡。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于当代正是个人锐意进取的不朽诗篇。国学大师辜鸿铭刚直果敢,百年以前就曾剑指蒙昧之国人:“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心为形抑,闻者太息,然民国之人却多是如此,沉湎于前人旧迹,深以大国自居而不知耻,不敢开拓,畏变而惮先,终只能为龙应台所唾弃的“沉默的牺牲者”,生命只随枯朽之形体而销陨,不复有诗篇存世。而同一时代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身为外国之人,却知道开拓创新之要意,把中华传统之浩瀚文化同欧美科技合而自成有机体系,于战火之中恰似惠风吹拂学子心境,铸就了个人的生命诗篇,更在创新之中突破了有限生命的无常,自书一番风华,成一片萧条中锐意进取之典范。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巴尔扎克高昂头颅,傲然而言:“我已经粉碎了所有障碍。”古语总言“多歧路”,然,“歧路”却是创新的根源,看似荒诞谬误的路,往往是民族发展的起点。一如追溯中国之改革开放,正是因总工程师邓小平创新性地在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中引入了市场经济,才赢得了今日的国之腾飞,反观清末慈禧畏变而国门终为列强尖船利炮所破,涕泣之余,不免了悟创新乃民族发展必由之路。
然,老子言“坚硬者死之徒”并非空穴来风,一味求进求新,抛却公序良俗,本身亦使创新偏离了本质。
而今,我们似乎步入了加谬口中的腐朽时代,信息化之潮奔流,却窒息了个人生活,一味求新求进,处处设立新建筑水利枢纽,却只余下《苍南随想》里余秋雨对这番近乎撕裂自然的大丑的叹惋。无独有偶,践踏公序良俗,以虚假的新奇来博人眼球的网络推手们纷纷身陷囹圄,正是时代奔流中创新偏离本质的道道缩影。电影《黄金时代》中配乐唱着:“总要选择奔流,或冒险出走。”人行于路,行而不屐,总要有几分独觅幽径的冒险之心;活在当下,唯有那些尚未开拓的路,才能守得独好的风景,攫取一番精神绦荡。
僻远幽径,勇者独往,纵历风霜,风景和畅。
2015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真题再现】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
总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叶茂的大树想去远方,又或有热情洋溢的人想让人生熠熠发亮。唯独忘却自我力量。
大树从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达另一个境地;所谓青春年少也只不过依靠着周身的真实支撑。
我们总寻求寄托,摒弃实践;总沉迷念想,忽视作为;总着眼外界,无睹内在。
理想的寻求与达成,终究回归于自我饱含深情的起点,对自我的思索与发掘,对自我的革新与创造。
无数人败给了外力。
对己身不满,然后是无声的控诉与无可奈何的归于平静;对社会持异,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终又被悄无声息地否决,再又回到对暴烈摧残生命的默许,对性别不公之象的熟视无睹,或对《熔炉》、《素媛》事件持续发酵的司空见惯。
大多时日,大多数人,坚信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执着于自身对理想的无能无力。然,正如大树冲破阻隔,凭己之力去往远方,芸芸众生间,亦有不懈于梦,无愧于心的人们,夺得了潜在的力势与优长,达到了心之所向。
听伊迪丝唱《玫瑰人生》,146厘米的个子,带她穿过了废旧的巴黎老巷,逃过了父亲的谩骂,避开了曼哈顿的繁华,皆因在音乐中觅得了梦想的真谛。
读柴静《看见》,她说,我们浑然难分,就像水溶于水中。纷繁的乱象与缺失关照的弱势群体,她将自己作为发力的来源与希冀的个体,将镜头深入山间树林,深入被黑暗笼罩的生命,终于寻获心之所想。
看约翰·纳什《美丽心灵》,数学家与精神分裂,不可思议的激烈碰撞。但他未曾屈从于现实,三十年,三十年对数学的热爱与往复的搏斗,他以自我无可匹敌的顽强与坚忍,战胜了所有喧嚣。
漫漫岁月,从个人到群体,从滔滔黄河之水到遥远深蓝的爱琴海之岸,浮于表层成为现象武装,当点到即止化为惯常思维,自我改变与自我追寻便显得稀缺,弥足珍贵。
去追,如霍金以病残之躯写成《时间简史》,靠《万物理论》;去发扬优长,如简·奥斯汀以细腻温和笔触力被封建屏障。
如大树,不仅是自我念想的实现,它的种子已在各个角落生根复蓬勃生长;如平凡又伟大的个人,柴静,纳什为梦想所贡献的,亦生长成人类社会的宝藏。
正如法国诗人兰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写,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有如泡沫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禁束,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
换一种方式远行
身未动,心已远。
去远方吧!这仿佛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你的心弦;又似是一句来自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渴望远方的目光。可红尘的纷繁便同十丈软丝,轻易缚住你的身,阻隔着远方的梦。
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让我们远行。
困住一个人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痛。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力克、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无,他们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痛苦。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就这样,力克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史铁生也在文学上找到精神升华之路。记得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书,刘易斯回赠他一双跑鞋。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也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如果缺陷即意味着不完美,那哪一个人不是被缺陷束缚?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正如那棵飞不动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能让“我”到达远方。
铜墙铁壁,无法囚着一颗渴望远行的心。前苏联飞行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囚于监狱,可他在狱中仍孜孜不倦地设计。终于,他的飞机翱翔于天地,护祖国一方净土。逝世不久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身在狱中,即使这般田地,他也未放弃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甚至对着看守他的狱卒还进行反种族歧视的演讲。二十七年岁月,在他出狱那天,黑人也迎来光明。
远行,无拘形式,只因心向远方。
我身处之地,青灯重叠,绿水环绕,仿佛与世外喧嚣隔离,俨然一派世外桃源。可这也无疑是一种禁锢。远方的繁荣、绚烂,像是一个耀眼的梦。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听,考场上纸笔相磨的沙沙声。你看,每个人眼中镇静又严谨的目光。是啊,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让我们走出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远方。
如果繁杂迷了你的眼,冗长囚禁你的身,你换一种方式运行,只因心灵已飘然而去。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庭台。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
结束了漫长冬日,东风却迟迟不来。萧瑟依旧,寒冷彻骨,花儿难以绽放。唤与东风来,相许一枝春,才换回满园姹紫嫣红竞相开放。是以借东风亦有道,唯有运用自己的智慧,让他人心甘情愿地给予帮助,才能成就心中所想。
徐志摩说:“是人没有不想飞,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欲飞之人,不愁无翼,因为他们不会在寻求帮助无果之时轻易气馁。
国人知周杰伦者皆知方文山。年轻时的他默默写过几大本歌词,也投给过演唱公司希望借成名歌手之口让自己被业界承认。颠沛流离数载,艰辛苦楚在歌词中写尽,终于让他等来一个周杰伦。他的词成就了一代巨星,也是经周杰伦之口众人才认识了背后的方文山。若他在演唱公司碰壁之后便果断放弃,乐坛也迎不来这样一个辉煌的传奇。
无助似乎就无望,然而不用自己的智慧想出妙计,怎么让人给予帮助,如何有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回看先人们的飞行历程我们就能明白:万户借风筝有过短暂的飞翔;人虽无翼,飞翔梦也曾被称为无稽之谈,但莱特兄弟造出飞机,人终能翱翔蓝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他们都与我们无异,正是因为他们“善假于物”也,才能得偿所愿。虽说利益驱动他人给予帮助,但我们正是要让他人看到我们身上蕴含的希望,人们的智慧得到可凭借的“物”。这才有马云吸引他人投资铸就阿里巴巴的神话,才有中巴的友谊和无数欧美国家投入亚洲投资银行;才有中国开展多边外交走在逐渐腾飞的路上。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但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因为我们在借助他人的力量时仍需更多努力,才能将这些力量为己所用,成就一个国家伟大复兴的未来。
大树因为用甜美的果实才让自己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无他,因果实甜美,诱惑人心。而我们的花朵待醒,借与那东风吹满园,赠与它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静待春的绽放。
未来路上靠自己
参天大树虽没有翅膀,没有腿,但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努力,结出果实,让飞禽鸟兽将自己带到了世界各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人生亦是如此,要想成就辉煌的事业,拥抱幸福的明天,就必须先放飞美丽的梦想,再靠自己进行艰苦努力的奋斗。
幸福的未来之路上,始终伴随着梦想华丽的舞步。
梦想是催生动力的摇篮,没有梦想就没有巨大的推动力。空寂大漠,驼铃阵阵,因为跋涉的心渴望远方的绿洲;辽阔长天,雄鹰点点,因为飞翔的心渴望高端的的云层;苍茫大海,帆影憧憧,因为远航的心渴望彼岸的港口;三更灯火,书声琅琅,因为求知的心渴望未来的光环。正如大树,听了鸟兽们旅行的见闻,一颗环游世界的梦想的种子便根植于心。正是怀揣着那对梦想的渴望,才让人有了实现它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梦想会发光所以无论身处多么漆黑的角落,总有一束光,引领着我们前往,风雨兼程,在所不惜。
幸福的未来之路上,必然浸透着个人奋斗的汗水。
奋斗是获取成功,实现梦想的必要途径。没有人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依靠别人实现梦想,唯有用自己的汗水,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的未来才能熠熠生辉。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味一个人要想走得远,走得好,需得立足当下一步步去走,才能身行千里大有作为。君不见,书家圣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游若蛟龙,翩若惊鸿,是因为他临池学书,废寝忘食,常年洗笔将一池清泉染成浓黑;乒乓皇后邓亚萍的球技之所以炉火纯青,所向披靡,因为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多块球板被握出沟槽而浑然不觉;无臂琴师刘伟的脚下功夫神奇,风景无限,是因为他夜以继日练琴不止,脚趾被磨出鲜红的血泡也从未想过放弃。他们为着未来而不懈奋斗者,使他们今日被鲜花和掌声装点得璀璨无比,晶莹的汗水折射出他们勇于追梦的心,他们值得拥有这一切。
可有的人,没有梦想,更不曾想过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他们也像大树一样,没有翅膀,没有腿,却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别人,好恶逸劳,醉生梦死。试想飞禽走兽若答应大树的请求,他们终有一天也会因大树的庞大而感到飞行的疲惫体力不支,大树也不能前往那么多的地方欣赏风景。依附他人而铸就的未来,哪有自己双手拼搏而出的那样动人闪光?自己奋斗,不苛求别人,那样获取的未来才是春光满满,幸福无比。
愿你我都拥有大树的智慧与勇气,靠着自己的奋斗,拥抱幸福的未来,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议论文
修心如莲
树求禽兽以携,遭拒;结实以静候,则咸相食,其籽得传。
《劝学》有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然他物何以愿为我所用?盖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价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赏识,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修心如莲,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田田的荷叶间一段绿波,愈令风荷芳行万里。
汉有昭君,不赂画工,寂寂深宫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莲,终得一日,天理昭昭。她的倾城姿容醉了天子,醉了使臣,以公主之位和亲匈奴。识大体的智慧,济苍生的胸怀,沉着大气的风范,令她成为一首绝唱。直至百千年后,人们仍可从杜甫的吟诵中瞥见那一抹惊鸿的倩影,惊艳了岁月。是什么让一位红颜以扶柳之态名留青史?是其内在的德。修心如莲,凭自我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蜀有孔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躬耕于南阳,不争虚名于诸侯。然而一代名主刘玄德恭敬相邀,三请两拒,传为美谈。如果他不是卧龙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个帝王会甘心低头细语呢?羽扇纶巾间的豪情胆识是其吸引刘备的法宝。修心如莲,孔明静候。以兼济天下之大才赢得生前身后名。
姜子牙垂钓言:“愿者上钩。”八十高龄遇文王。可见,世人渴求的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缘。内在价值的升华才是一个人得到赞赏的根源。
甜美的果实让飞禽走兽们心甘情愿地为之奔波;几句空话却没有激起一丝涟漪,人性说到底总还是带着那么一点点的自私与冷漠。为利相谋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谁也没有必要因此去指责他人。如何让他人尽心尽力地伸出援手?我们应当磨砺出自我价值,给别人一个襄助自己的理由。人,如果一味只求索取,最终没有谁会愿意施予。
修心如莲,让馨德之香愈远愈清。砺己如实,令品质之花不凋不败。
于天地山川中探求,亦得此理。紫云英铺满山野而无人理睬,菟丝子则更令人厌恶。然而,兰花之较弱易萎,仍有人大费精力悉心养护。蚌深卧水底,恒有渔人冒死打捞。为何?因其有内在价值值得人为之一搏。唯有自身璀璨如星空,如钻石,如珍珠,才可让人于万千沙砾中发现自己。不入法眼,焉得相助?
尝怨世之漠然,冷眼不助。心境达然后方知是己身之妄求。人之助我,谢之;人之袖手,解之,后以明德召之。修心如莲,己之昭彰如朗月清辉。
何妨互利?世界吻我以歌,我送以清香,修心如莲。◎议论文
智者若树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长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夏蝉的智慧在于蛰伏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炼,于是有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而树的智慧,却远不止如此。智者,若“树”。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树的智慧在于志存高远。正如高晓松所说:人生不应当只有苟且与当下,还应有诗和远方。只有心存着“远方”,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至于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有了目标与方向,我们才能更好地到达终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下了这样志向的周恩来未曾彷徨,引领着中国走向富强。“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坚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领域一往无前„„智慧的大树向着远方,于是它有了目标和动力。智者若树,志存高远。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先“舍”而后“得”,树的智慧在于舍得。如果大树吝啬自己甜美的果实,不肯分给鸟兽,那么它永远不能到达远方去看这世界。就像壁虎,如果在危急关头它不舍得自己的尾巴,便无法得到自由与新生。而沙砾,因为懂得放弃自己的棱角、舍弃暂时的光明,才得以于蚌壳中蜕变为珍珠。智慧的大树懂得舍弃,于是它的种子随飞禽、走兽们来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树,懂得舍弃。
“呼山不来,我去就山”,树的智慧在于变通。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知变通,只知愚蠢地一条胡同走到底。就像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变优秀,不顾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要求他们考好分数、读好大学。于是易中天先生批评道:龙,怪兽也;器,器材也;材,木材也。现在的家长让孩子成为怪兽、器材、木材,就是不成人。这么说也许过于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把“好分数好大学”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确实有些病态了。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成为你自己,因为别的都有人做了。我们不必将自己禁锢在一条模仿他人的路上,而应绽放自己的芬芳,成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树虽然没有翅膀飞翔,没有脚奔跑,但它知道变通,同样到达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智者若树,知道变通。
就连三毛也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张扬。”树的智慧可让我们仔细品,然后便有思维的礼花在脑海中绽放。
201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点评及优秀作文选编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议论:点击穴位,讲活道理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特约点评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人们愈加席不暇暖的今天,让高考学子对“智慧”进行思考,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丰富的启示意义。
“智慧”的特质是:善,活,妙。“善”是智慧的出发点,不善的经验、能力、境界只能产生“奸诈”和“狡滑”。“妙”,是智慧的归宿点,它令人惊叹:多么巧妙,多么美妙,多么圆满,多么通达!“活”,是这两点的连结和必由之径,没有“活水”的淘洗和推进,经验、能力、境界永远不能更生,只能老去;这种“活”,表现为一种灵气,一种悟性,一种敏锐,一种创新。
此次作文考试,不要求考生对上述种种全面把握,能从其中一点突破,即可。不论是议论性文体,还是记叙性文体,都期望考生写“活”,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
尽管除诗歌而外文体不限,但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答卷依然以“议论性文体”为主,超过了三分之二。这是三十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惯性的飞舟是很难阻遏的。
所以,本专家组正视这一“作文现实”,通过今日扬子晚报优秀作文专版,议论一下“议论”。
何谓“议论”?概而言之,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所拟中心论点包容的种种人情、种种事理、种种内部构造、种种外部联系。分析好,大有益;分析好,理自现。这一观点,我们已在有关报刊阐述过了,此刻再强调一次。
然而,很遗憾,如今的高考作文中鲜见实实在在的“分析”,仿佛“中心论点”一旦确立,就万事大吉,无须再析理明理。譬如今年谈“智慧”,许多作文开宗明义:智慧是个好东西,是一种人生佳境。按照“议论”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层层剖示,直抵问题的核心。但相当多的考生全无这种意识,他们将“智慧好”视为一种公理,毋庸论证,结果是“颂歌”一唱到底:智慧好,智慧好,智慧就是好,好得不得了„„
为了写满800余字,这类“议论性文章”使出了两种“绝招”。一是拼命举例:周国平如何,汪国真如何,王国维如何,连本“三国志”;另一手是大量引用名人警句:林徽因如是说,林清玄如是说,林语堂如是说,林林总总,就是没有“我”如是说。
其实,800余字的临场议论文只须精选一个“事例”,作者的精力应当集中于剖析这一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从不同的层面敲打它。若用多个事例,则必须处于不同层次,不能骑着马儿在平坦的草原上溜达,要么跃上山巅,要么跳下大海。至于引述名言,绝对不能多,更不能滥;多了就自己剥夺了自己的发言权,滥了就等于说废话。今年,不少考生开篇就是“周国平说”,说什么?说“智慧引领生活”。这句话,几乎每一位高三学子都说得出来,何必恭请周先生来帮忙呢?阅卷者只能一声长叹。
据我们所闻,当今有一些中学让学生在考前大背“名人事迹”,大诵“名人警句”。这种做法有害而无益,应当更除。
本版着力推介的八篇“议论性”作文,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不浮光掠影,面是稳准狠地点击“穴位”;不铺陈死板板的套话,而是生气灌注,努力将道理讲活。
《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以“一只晶莹剔透的蝉蜕”为由头,盘活了生命和智慧的“大气度”,相当机智。
《庄子的智慧》,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以叙带议,精选了三个小生命:鱼、蝶、龟,皆与庄老先生休戚相关、灵犀互启,而且视点有异,富于变化,同样将哲理说活了。
《“倔”与“笨”的力量》,用了两个事例,但不是平面铺陈,朱东润先生的事迹突出一个“倔”字,江衍振先生的事迹突出一个“笨”字,最后收拾到“智慧”上,颇现逻辑张力。
《中国,咱们慢慢来》,属于“时评”,有讽有颂,针对性较强;有病呻吟,不玩飘浮的“风雅”。此文的由头也很巧妙:“水词”,水词的“废”而不废。很有一点意思,令阅卷人眼睛一亮。
《生活智慧和城市景象》、《智慧之光》两篇,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比较新颖的话题,顿时秀出成千上万的老生常谈。
《智慧的境界》、《大智若愚》两篇,长于层层析理,能从“穴位”打进去,触动相关的“经络”,可嘉。
愿我省中语界细心审视一下以上“议论性”优作,以利来者,并改变高中生“议论”不景气的局面。我们期待来年。
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
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间寂寞空屋,不盘花簇锦亦不金碧辉煌,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一星光华,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绝悲凉。蝉之生命有限,于阴暗潮湿的地下蛰伏数载只为了一个夏天。数千个寂寞长夜它们无言熬过,待到一朝羽化,便成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这时,它们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免不了自怜自哀,忧伤慨叹,哪里来的心情唱什么歌呢?可蝉偏不。“乌发如银”的时节偏要日日欢歌,这便是生命的大气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人之智慧便在这空屋中岁岁积淀,蕴于血脉的最深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归有光的寂寞空屋。室仅方丈,容不下金银珠宝亦容不下繁华如梦,容得下的仅是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回忆。“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在这里读书成长,身后有母亲嘘寒问暖的身影。空屋虽寂寞,此心却温柔,体察父母亲情,就是我们最平实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给高蹈以平实,给浮华不定的心灵以脚踏实地的依靠。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然残废了双腿。他的世界,从此不再有欢笑嬉闹。他走进地坛,走进百代帝王家遗落下的那一间寂寞空屋。他看见叶上阳光、花间蜂蝶,他听见这世界繁华落尽,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史铁生如是说。他的生命于此一间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气盛,褪去了高蹈与不切实际的幻梦,他拥抱敞开的生命之门,成为智者。
人活于世,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幻光所眩惑,心灵与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谓天堂的路途中。其实,“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我偏居一隅,独拥这一方智慧的寂寞空屋,我已在天堂。
庄子的智慧
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
本想与他交谈,可惜,他不在。我漫步于草庐旁,落叶已积了八层。他真的在这里住过吗?还是让他的智慧随着自己的身影飘走了?
“不,我可以证明他在这儿住过。”循声望去,原来是池中探出头的鱼。“我是他笔下快乐的鱼,他从未想过自己是怎么知道惠施是快乐的,但他却知道我是快乐的。他现在的确不在这儿,但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他可能在清风中与你交谈;也可能在这碧波里映出你的真实,你的心灵;他多半融入了你的心中。”鱼摇动着尾巴,游远了。我站起身来,这可以照透人之心灵的碧波,不就是庄子的智慧吗?
不知何时,肩上停了一只蝴蝶。“他带走的是我,留下的却是他。我们在梦中飞舞,在花间大笑,我们让后人疑惑已久,可我们却感知着对方。他对这俗世累了、倦了,所以他为他妻子的解脱而开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微笑,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我翅膀上的花纹一样美艳。他选择了我,让自身也升华得如此美丽。”蝴蝶扑闪着翅膀,飞入花间。我闭上眼,这直透心房的花香不也是庄子的智慧吗?
“你是官吏?”脚边爬来了一只老龟。“不,不是,和你一样不是。”我俯下身子。“好得很,清爽得很,庄子曾以我为喻,拒绝相位。其实,这泥土并不脏,曳尾于其中真的是世间最快活的事儿。有人曾问我带着这么重的壳行走累吗?殊不知,我早就把壳视为自己的血与肉,又怎的会觉得累呢?就像有人问庄子读那么多书累吗?在自然中行走累吗?书与自然早已是他的血与骨,何谈受累呢?”龟转过身,爬向淤泥深处。我直起腰来,原来这淤泥中也蕴藏着庄子的智慧呢„„
庄子生于乱世,在世间唱着属于他自己的狂想曲。他赞叹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并不是我们离庄子的智慧太远,而是尘世的尘埃遮住了我们的心扉,困住了我们的脚步。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渺小的,但当二者合为一体时,人的渺小也就不可见了。这才是庄子智慧的根本吗?
我不禁嘲笑自己的浅陋,竟在这里等庄子回来。我应当去大自然,应当去世界上的每一角,去寻找,去拾起他遗留的智慧。
中国,咱们慢慢来
中国古代戏曲中“水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词”便是废话,《西厢记》中“开言有语叫张生”,“开言有语”便是水词,没了水词,音韵不谐,听着也就不美。汪曾祺曾经提出将水词编写整理成册,以供研究。
中国人的骨子里蕴藏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智慧。从舜至成汤以来,强大的民族经验赋予了华夏子孙细细思考的能力,濡养出如同老者一样耐心的智慧。
从前啊,女孩子会小心翼翼地聚拢起花瓣,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将其磨成细腻香甜的胭脂;母亲手中的青红翠绿金丝黑线细细缠绕,打出梅花结或是菱形络子;工匠们会为桃木的窗户、衣边的滚子设计上百种图案,只为保证一宅人、物的美。
对美的执着乃至苛刻的追求,使以往的中国人从不缺乏耐心的智慧。中华的文化亦是一脉相承,不似意大利,他们从罗马的废墟上建设了自己的家园,而语言文化却与罗马毫无关联,所以当他们自称为“罗马人”时,拉封丹的驴子笑了。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当下的人们对那些细致且耐心的景象视而不见。木心先生在酒馆看见伙计往黄酒中加糖,便感叹江南不在。旧时黄酒是不加糖的,如今的人们已无耐心去细细品味酒中的苦涩和香甜了。若是有一天,我们只得称那些一笔一画勾勒出百子图和年画的人为“他们”时,又有何证据来告诉世人我们是华夏子孙?
西塞罗说:“我喜欢青年人有老人的智慧,正如老人有青年人的智慧。”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华夏的大地上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而值此发展腾飞之际,我不禁要善意地提醒:中国,咱们慢慢来。
时下中国,百年来的自卑、自尊、憧憬与焦灼使人们迫不及待地去迎接那似乎必将到来的一派歌舞升平。我们似乎渐渐失去耐心,失去沉稳,只因一些同胞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轮船、高铁、飞机,科技的进步使天涯比邻,经济的签约日益频繁,而谁又能保证,那些“合同”比孔子木车上的典籍更使人信赖?
我们是否还有耐心,冷静地对待发展,放缓“席不暇暖”的脚步,盘点古典文化,重拾耐心的智慧?如果不能,来年祭扫时,牌位上就会出现一个和蔼的老人,笑问:“你是谁?你从哪儿来?”
中国,咱们慢慢来。
智慧的境界
当一个人读破万卷书,可以悠然吟出意韵深远的佳句时,我们便说他拥有了智慧;当一个人阅尽沧桑,可以淡泊而傲然地生活时,我们也说他拥有了智慧。智慧作为人内心的闪光,总是呈现出五光十色的缤纷光彩。
智慧可不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它是因洞察世事而具有的眼力。卞和透过粗糙的石坯见到和氏璧,这就是火眼金睛的智慧。在人世间的纷繁复杂间一把抓住事物的本质,认清事理的真相,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让快刀斩开虬结的乱麻,这便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智慧。
智慧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蛰居,而是艺高人胆大的能力。在一个从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多寡,知识的乏与盈。智慧不是学校教育中书本的内容,它与知识或有关系,却并不等同。王熙凤身为刚出阁的少女,论学识必不如林黛玉渊博,却协理宁国府将事务治理得有条不紊。反观如今层出不穷的“专家”,知识有余,常识不足,实践能力低下。智慧的能力往往存在于社会交往与自我生活中,那些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井井有条的人,想必都是些身怀智慧的人。
最高明的智慧,并不存在于史书中跌宕起伏的英雄人生,反而存在于藉藉无名的布衣百姓身上。智慧到了这种地步,已然接近自然和哲学。青山绿水中的简陋居室,渔樵江渚的朴实生活,摒除了逐鹿中原的刀光剑影,余下了清贫安逸的闲云野鹤。古代德士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智慧。如庄子所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当一个人的心灵可以遁于世俗、融入宇宙时,这种糅合了静与慢的心态与生活,就是智慧。智慧至此脱掉了华贵的外衣,露出了亲和质朴自然的真实面貌。人人都向往这种境界,但大多数人都还未来得及拨开心头的迷雾。
“什么是智慧”的争辩绵延千年,智慧的内涵无限地拓宽。今人窥古人的书卷以收获智慧,成了一种时尚捷径。殊不知这样的体悟或许只是入门。智慧早已超越了文字,它事关心灵,事关生命,它瞄准的是一个圆足的灵魂。
第二篇:201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优秀
201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3篇)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②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③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的三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高考作文写作例文
【高考同题笔会•一等奖】
出发无对错
福州八中
高二(8)班
邹杭
生而在世,我们必然要经历泥泞与困顿,也许畏惧与艰难将前行的步伐阻挡,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出发,必达远方。人生像座迷宫,里面错路纷杂,然而却总有那条正确地通往出口的道路在等待着被人探索与发现。出发吧!无对错。
望古观今,凡是兴盛的王朝必有无畏荆棘之君臣,王荆公不畏道法、舆论,毅然变法,留下美谈。本能坐享其成的康熙帝,虽年仅十四岁便从那双稚气未褪的双眼中展现了不惧奸恶但求国兴的气魄,用八年时间将鳌拜,吴三桂两座大山连根剔除。这便是古来已有的开拓,他们敢于迈出步伐,向着自己选择但未知的路前行,诚然结果无法预知,却未曾动摇其拓路之决心。同样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亦奔上一条未有人至之路,秉持“铁血”政策的他,遭时人唾弃,同僚排挤,不改初衷。终让世界见到了德国的力量。面对“走错路”的质疑,是他得果敢与勇气支持他走了下来,走通了这一条路。要想走通一条路,出发吧不会有错。
“选择了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若一味往前,是否会陷入迷茫?出发无对错,重在出发的勇气,更重在出发后对方向的把控。只有牢记心中原本的目的地,方能到达所向往的远方。杜工部曾叹:“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在与逆境相挟之中,他也感命运之不公。然他却未屈困此中,而是恪守了以天下为任的初心。在落雨屋漏之时仍发出大庇寒士的愿望。纵境遇与愿违,志士品格却无失。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被“批斗打倒”,仍未失对文能载道的坚守,著成八十万余言的《柳如是别传》。对一条新路的开拓,出发很难,鉴定地以原来的目的地走下去更难,而这些精神上的优雅歌者带给了我们美妙的坚守勇敢之音,用他们的行动告知世界与现实:走下去!路将成!
然而当我们已上路,向着所控方向前行时,是否会被混淆?如今的社会,似乎开始变得更加“秩序井然”。90后漫画家陈安妮在微博上发表名为《我只过百分之一的生活》的漫画,引发了争议,很多被其内容激励、打动,也有人称这无非是作秀。这时粉丝也许会跳出来反驳:你没有青春吗,难道你不曾有过梦想?人们开始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强加于他人。并且当大多数人达成一致看法时,就会将小众看法视作错误。这便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刻奇。故而,如今的社会在无形中将小我埋没、雪藏,人们开始衡量,哪些应说出口而哪些话应摒弃。但仅仅因为与大众不附的看法就是错误吗?若人人正确,那么为何大师渐少。这样的“秩序”也许会混淆你的视听,将原来不错的看法带入错路。诚然大众价值观在多数时候代表主流观点,但刻奇现象会将开拓新路的精神消磨去,让人不敢错,那就不再会有真正的新路出现了。
走一条路,因未知而有所惧,更因未知而不必惧,出发在路上,坚持本真,不被混淆,更不必怕错,因为路本四通八达,我们终将一路错到对。
出发,无错。
【高考同题笔会•一等奖】
为自己开路
福州一中
高二(13)班
陈滢
有诗云:林中有两条路,人们永远是走着一条,心中怀念着另一条。人生海海,我们常被外界所影响,随着人潮踏上前人铺好的康庄大道,将自己的初心丢到一边。可在之后的平稳日子里,我们又不禁要问自己:如果当初我走上那条没人走过的路,会怎么样?
可这世上本没有如果,我们能得到的,仅仅是无限的遗憾和追悔罢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知道,这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盲人男孩力排众议,费尽心血攻读英语,最终被英国著名大学录取;《国王的演讲》中的国王,为了克服口吃,在身体心理上下双重功夫,最终完成了完美的演讲,蜕变为一位让人心服口服的君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所遇到的困难远比他们小得多。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即使这路上荆棘遍地,沼泽满布,我们也能披荆斩棘,得胜而过。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勇于开拓前人未开辟的道路,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就如张爱玲晚年用苏白来写小说,虽没有助她重回文坛巅峰,但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抹清新难忘的色彩; 乔布斯创立苹果公司时,市场上没有开发出专门销售给普通客户的电脑,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商务机才能赚钱,而乔布斯将用以日常娱乐、办公的苹果电脑推出后,不仅获得了如潮好评,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追随前人的足迹固然稳妥,但只有走在自己开辟出的道路上,我们才能收获到前人不曾享受过的美景。
或许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只有不断失误的积累,我们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指南针。就如同千千万万高中学子,我们日复一日地沉浸在题海之中,只不过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漏洞和弱项加以改正,最终取得那金榜题名的辉煌。不仅如此,有时我们走错了方向,却会发现一片新的风光。古代道家的术士们呕心沥血,没有制成长生不老的丹药,却炼出了火药,帮助西欧资产阶级炸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要灰心,或许你以为的错路正是柳暗花明前的山重水复。
人生的悲哀,在于年少时迷茫不知去路,老去后又只能枉自悔恨叹息。趁年少,让我们整理好自己的锐气和勇气,为自己开路吧!
【高考同题笔会•一等奖】
僻远幽径,风景独好
福州三中
高二(2)班
张佳滢
清末异代,满目哀凉,梁公一声长叹如惊雷乍响:“人人皆畏败而惮先,天下遂以腐坏不可收拾。”嗟叹甚哀,然至今日,吾辈亦伤,只因当代之人仍沉湎旧迹,不知创新之可贵,“变法乃公器”。一味踏履于前人旧迹,一个时代恰似韩松笔下那“随时间变化而不进化”的机器国度。立于往辈之陈迹,余深知:今日之昏昏逐逐,吾辈呼告奔求者,乃一种敢于创新,不畏变革之力量;乃是一番敢于踏上僻远之幽径,独追一片淳静风光之精神涤荡。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于当代正是个人锐意进取的不朽诗篇。
国学大师辜鸿铭刚直果敢,百年以前就曾剑指蒙昧之国人:“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心为形抑,闻者太息,然民国之人却多是如此,沉湎于前人旧迹,深以大国自居而不知耻,不敢开拓,畏变而惮先,终只能为龙应台所唾弃的“沉默的牺牲者”,生命只随枯朽之形体而销陨,不复有诗篇存世。而同一时代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身为外国之人,却知道开拓创新之要意,把中华传统之浩瀚文化同欧美科技合而自成有机体系,于战火之中恰似惠风吹拂学子心境,铸就了个人的生命诗篇,更在创新之中突破了有限生命的无常,自书一番风华,成一片萧条中锐意进取之典范。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巴尔扎克高昂头颅,傲然而言:“我已经粉碎了所有障碍。”古语总言“多歧路”,然,“歧路”却是创新的根源,看似荒诞谬误的路,往往是民族发展的起点。一如追溯中国之改革开放,正是因总工程师邓小平创新性地在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中引入了市场经济,才赢得了今日的国之腾飞,反观清末慈禧畏变而国门终为列强尖船利炮所破,涕泣之余,不免了悟创新乃民族发展必由之路。
然,老子言“坚硬者死之徒”并非空穴来风,一味求进求新,抛却公序良俗,本身亦使创新偏离了本质。
而今,我们似乎步入了加谬口中的腐朽时代,信息化之潮奔流,却窒息了个人生活,一味求新求进,处处设立新建筑水利枢纽,却只余下《苍南随想》里余秋雨对这番近乎撕裂自然的大丑的叹惋。无独有偶,践踏公序良俗,以虚假的新奇来博人眼球的网络推手们纷纷身陷囹圄,正是时代奔流中创新偏离本质的道道缩影。
电影《黄金时代》中配乐唱着:“总要选择奔流,或冒险出走。”人行于路,行而不屐,总要有几分独觅幽径的冒险之心;活在当下,唯有那些尚未开拓的路,才能守得独好的风景,攫取一番精神绦荡。
僻远幽径,勇者独往,纵历风霜,风景和畅。
第三篇: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
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70分)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而来,凡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来?
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到:“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
幸而我们还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适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点评: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秀作文,作者完全被袁隆平的创造精神所感动。她感叹道: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由此推及,对热爱创造的人的礼赞,无论是爱因斯坦、乔治奥威尔、贝多芬、梵高、牛顿、王选还是钱学森,在她笔下,以尊仰的灵魂,一一诉说,只祈愿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终不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映照当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每一代人都已拥有独属于他们时代的荣光,我们更应追寻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气质的回答:
袁隆平,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末尾作者如是议论: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著名学者谢冕说过: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他生活的时代。这篇作文好就好在拥有当代人之情怀,忧乐之心!
第四篇: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
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范文汇编
守住内心的“灵魂”
人生在世,须有立身之本。何为本?我想,就是扎进地层的“树根”,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灵魂就是深入土层的树根,有了它,大树才会茁壮成长;反之,如果我们失去了灵魂,就会像没有了引力束缚的流星,最终陨落在天际。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的记者多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都在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很淡定,他声称自己很希望能够回到老家高密继续安静 地创作。
正因莫言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没有因名利浮华而改变自己写作的初衷。他坚守自己文学创作的初衷,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人生进行深刻的体悟,于是 写出了像《我们的荆轲》《蛙》等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终为诺奖青睐。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仍能有这样的体悟,写出这样的文字,离不开他对生活的态度。“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正是林清玄这种对生活从容、淡泊的传统观念,他的作品才更富有哲理与内涵。
林清玄守住了内心深处的灵魂,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对生活,他并没有因当今的快节奏 而改变最初的坚守,反而更加深刻透彻。他守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深思,让我们从他所阐述的 茶道与佛教中体会出无限的哲理。
反观刘铁男,一个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长级的高官却在一夕之间成为了人人唾弃 的贪官,究其原因,难道不是他丧失了内心深处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做官当清廉。可是他呢?造假、受贿、骗套国家贷款。名人、高官若是偏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他在大众面前的形象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了内心的初衷,随波逐流。比如,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还有那向黄浦江扔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亦如顾城先生所说的因为失去地球引力而获得“自由”的流星一样,终将在天际陨落。
唯有让根深扎于土层才会繁盛不衰。守住内心深处的“灵魂”,为自己保留一片纯粹的净土,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最朴素的根有最美丽的梦
顾城为什么愿意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呢?因为地层里是最朴素的根,它有众多的根须,蜿蜒曲折,遍布地下,如若不是有它们的支撑,大树何谈大树,一如草芥。
根在地层的痕迹你不会看到,它朴素无华,始终努力着默默地让树枝繁叶茂,让树身 姿完美!
我们也有自己的根。
我们自己的根就是内心朴素的品质。拥有内心朴素的品质,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根是最朴素的,因为它拥有的只是在黑暗中也能摸索前进的勇气,在泪水与汗水的灌溉下也能茁壮成长的个性;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因为它不受外界的影响,不浮躁,不喧哗,只是在泥土中摸爬滚打,才显得充盈、明媚、美丽而且强大。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始终把根扎在那片黑土地上。他穿着水田靴,两腿沾满了泥点子,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身子瘦小,后背微驼,脸色红黑,双手布满伤痕,比田间的劳动者更像劳动者。正是因为他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为了杂交水稻,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才让梦想化为了现实。
根是最朴素的,即使在喧闹的城市中也能保持深沉的安静;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它朴素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只是在自己那逼仄的空间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加油。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家境贫寒,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后来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她朴素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庭的艰辛,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正是因为她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才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结出红硕的花朵。
在天地之间,我等一如草芥,怎样才能立足于这世间?唯有拥有一个强大的根,朴素的根,忘了自己却能被别人记住,古之圣人不都如此?如此,抑或可达逍遥游的境界,不借外物,只凭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根。
绿荫浓蔽是每一棵大树的梦想,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只有那些根系强大的树。树根与树不是美与丑的对照,而是两种美的联系,树根的美是树的美的基础,像树根一样的美才是最永久的。
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
守住寂寞,拒绝浮躁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树根”在地层是黑暗的,是寂寞的,但它正是在黑暗寂寞中吸收养料,让大树枝繁叶茂。由此联想,面对现今喧嚣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才更加美好。
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只有耐得住黑暗的寂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只有耐得住生活事业和心灵的寂寞,才能在潜心修行中让心灵得到升华。我国的文化大家钱钟书先生生前潜心专注于编写《管锥编》,在“文革十年”的动荡期依旧恬静淡泊,耐住浮躁与寂寞,于牛棚中读书写字。这就是一种对寂寞的坚守品质。钱钟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学贯中西,游走于古今,正是因为他能耐得住文人研究学问、钻研难题的寂寞,摒弃对外界纷繁迷眼的物质追求和享受,所以他的人格魅力持久弥香。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懂得耐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帆船航海第一人”翟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壮举;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却共谙一个相同的人生真谛: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苦的,唯有守住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硕果。
与此相反,当代某些所谓的“大师”却无法坚守住寂寞,总是受到高利益、好名声的刺激与驱使,胡乱造假论文,东拼西凑文章连夜印刷只为追求销售量。急功近利的举动只会使原本平静如水的心变得浮躁空虚,当然更不会有优秀名作出世。我想,这就是不懂耐住寂寞,拒绝尘世浮躁诱惑的原因所在。
塞林格的寂寞坚守,写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莫言的寂寞坚守,铸就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令人景仰;罗阳的寂寞坚守,托起了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令人动容„„
面对喧嚣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拒绝浮躁,像“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一样,耐得住黑暗,耐得住寂寞。
做“流星",还是做“树根”?
在人生道路的前行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愿做闪亮夜空的“流星”——瞬间的壮观辉煌;有人愿做扎进地层的“树根”——平凡自在的生活,也有人愿做„„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当然就有不同的追求,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的追求,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乔布斯在事业上与他的伙伴就有着不同的追求。乔布斯为苹果公司而奋斗,可以说他的追求都体现在“苹果”上。而他的事业伙伴,却在苹果公司发展期间毅然决然卖掉了在苹果公司的股份,回归平静悠闲的生活。他们追求的是自在快乐的生活。很明显,乔布斯得到了辉煌的成就,但生命短暂;他的伙伴生活平淡,但余味悠长。我们不能评判哪种选择更好,但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追求,只要能彰显生命的意义,都值得称道。沈浩,小岗村的书记,他不辞劳苦,始终站在人民的前方,带领他们摸索前行,最终心力交瘁,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李灵,河南师范的一名毕业生,她为了让留守儿童有受教育的机会,用自己的钱办起希望小学。她顶烈日、冒酷暑,当街收废报旧书,二十七岁的容颜因为过度操劳而不再光鲜亮丽。他们不同的追求,却同样彰显出生命的意义:沈浩的生命虽短暂如一颗“流星”,却永远活在小岗村人民的心里、全国人民的心里;李灵虽平凡如扎根地层的“树根”,却成为孩子们眼中最美的校长。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称道吗?
追求虽不同,但心无旁骛、奋斗不止却是成功者的共性。再美丽的蓝图,在懒汉的手里,也只是一张废纸。而奇幻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李安的手里就成了电影大作。这是为什么呢?李安的电影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影迷的喜爱,正是由于他惊人的毅力。他为了得到投资,将小说原稿整整修改了四百多次,为了让投资人更加清楚明白,又制作了一段七分钟的动画短片帮助理解,这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后来为了使3D技术达到最好的效果,又花费了三年时间将电影效果精确到每个水分子的质感。李安为了自己的追求,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所欠缺的吗?
司马迁何以能够为《史记》倾尽15年光阴;李时珍哪能为《本草纲目》研究27年;马克思又怎可耗费40年心血写出《资本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心无旁骛,为之奋斗。
朋友,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不要在意是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关键在于你能否为自己的追求奋斗不息,并彰显出生命的意义。
约束为茧,展翅化蝶
光彩夺目的珍珠,是贝壳束缚后的晶莹:轻盈动人的舞姿,是节拍定格下的惊艳:荡气回肠的诗篇,是韵律限制下的洒脱。是的,自由与约束,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人生路上,勇于自律者才能笃定前行,并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正如诗人顾城面对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自由时的呐喊:“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毋庸置疑,一旦陷入没有约束的自由,我们所崇尚的自由将成为我们无法挣脱的枷锁。我们非但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还会像流星一般坠落和毁灭。而相反,看似限制了我们自由的如茧般的种种约束,倘若我们能正确地认识并加以利用,往往能让我们走得踏实稳健,并最终破茧而出,完成人生的蜕变,在展翅高飞的那一刹那震撼世界。
当然,茧中的磨砺注定漫长,但智者维特根斯坦却宁愿“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舞蹈”。因为舞于云端,美则美矣,但难免有跌坠之虞。故而学界泰斗任继愈老先生在八十高龄之时,还特地请人刻了一枚“不敢从心所欲”的六字印章,坚守自己的三不原则——不赴宴请、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在可以逍遥遨游享受无尽自由之时,任老依然勇于约束,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中潜心于国学研究,最终为民族文化的振兴做出了不朽贡献。假如任老沉迷当时浮躁的所谓自由之风,追名逐利,又怎能静心专注于文化整理工作?任老深谙破茧成蝶之道,不为表面的自由所动,一如既往地严谨自律,才得以完成《中华大藏经》等图书的编纂工作,流芳后世。
其实,成大事者无不善于自我约束。中国首艘航母的功臣罗阳,虽为总负责人,却以严苛的自律投入每一个工作细节中;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为了自己热爱的歌唱事业,几十年坚持吃素;杰出的物理学家钱伟长在古稀之年仍坚持站立讲课,为了学术质量要求自己对学生的每一篇论文亲自过目„„因为,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为所欲为,最终只能坠入自由的深渊,万劫不复。
当下中国社会,自由之风劲吹。但有些人标榜“我的青春我做主”之类的信条,往往放浪形骸,甚至滥用权力。这种不受制约的自由无疑是腐蚀剂,磨灭着人们的意志:是麻醉剂,麻木了人们的心灵;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以自由的名义破坏秩序,践踏公平.给他人制造出无端的桎梏!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如是说。勇于自我约束的人也许注定孤独,却也更加笃定。也许前方不是一片光明,而是荆棘密布;也许路旁不是一片喝彩,而是一声欷歔;但是,我们依旧懂得辩证地看待自由,理智地止步于失控的自由,才能够静下心来在相对而有效的束缚中去发展自己。面对花红柳绿的世界,我们用最初的梦想约束自我;面对时而来袭的懈怠,我们用无处不在的竞争约束松散;面对盛行的投机取巧,我们以脚踏实地的信念约束惰性。以约束精心作茧,坚信化蛹成蝶的那一天终将来临,而我们,必将在人生的晴空中展翅飞翔!
降低重心,稳步向前
常常想,当年近三十时,自己也许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当看到自己曾经的同学都已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时,发热的内心是否还能平静下来,专心搞科研;又或许已进入社会,步入职场,那么接听电话、整理报表、撰写报告这些琐碎的工作是否已经磨平我的斗志。
不,我不应该消极,不应该浮躁。面对着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应该端正态度,拒绝浮躁,一步一个脚印,用踏实筑起成功的堡垒。就像一棵树,深深地扎根于地层,不会轻易被瞬息万变的时尚浪潮所撼动。
仰望历史的星空,漫步在现实的彼岸,用踏实成就辉煌的事例实在不胜枚举。在微博上很受关注的“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赵星,也许我们眼红于她现有的业绩:就职于同行业全球前三强的巨头公司,多份报刊的专栏作家,某公益基金的发起与募集者等。却没了解到她背后的故事。当年她因家庭变故高考失利,进了一所偏僻的二本高校,但她不服输,狠劲学英语,早上五点起床背单词,上课背单词,找外教辅助,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坚持了两年,从不停歇。是她的勤奋与踏实,让她在大二一年内通过了英语六级和托福等高难度考试。凭借这优秀的成绩,她获得了北大交换生的名额。假如当年她随波逐流,同大学里其他女生一般,把时间都花在了逛街、购物和谈恋爱上,那么如今的她也不过是庸人一枚,不值一提。正是她的踏实,让她站在了北大的弹簧上,最终一跃冲天。
无独有偶,林丹,在经历了一球又一球的反复练习后,打出了蝉联15届世界冠军的不朽神话;席维斯·史泰龙,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逐渐蜕变为好莱坞巨星:李开复,在经历了苹果、SCI、微软、谷歌等世界巨头公司的历练后,沉稳前进,终于打造出了创意工场的辉煌。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因为踏实,最终获得成功;即使他们已享誉全球,却依然脚踏实地,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即使他们的事业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却从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直抵人生最高峰。
然而,因为浮躁而一无所成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近段时间多家报社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截至2013年4月19日,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还不到29%。我常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用人单位不需要人吗?显然不是。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毕业生不够优秀、没有实际本领,而又好高骛远、目空一切,高不成低不就。据权威调查,如今许多大学校园,浮躁之风盛行,能真正踏实学习的人已不多,更多的是混日子。那些平时优哉游哉,翘课成习惯,期末怕挂科的学生实在太多。试问,找不着工作是谁之过呢?所以,当代大学生就应当摒弃浮躁,踏实学习,求真务实,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苏轼曾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朋友,我们大可不必眼红旁人已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平心静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相信终有一天,鲜花将为我们绚丽绽放。
梦在远方,我在路上。扎根地层,我必成功。
找准生命归宿
失去引力的地球给了人们更大的自由,但换来的却是流星般无依无附的飘行;没有风帆的航船给了水手更多的选择,但得到的却是漫无目的的流浪。或许,有人不屑于树根的扎实,因为它寸步不移;或许,有人不屑于向日葵的执着,因为它专心向阳。但是,可曾想过,树根的扎实是一种坚守,土地是它的归宿。向日葵的向阳是一种追求,阳光是它的归宿。所以,我们要拒绝过度自由,做一个有归宿感的人。
继龙应台北大演讲“我们的中国梦”后,在总书记的倡导下,“中国梦”再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风行。炎黄子孙,被一种绵延了五千年的文化维系在一起,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身在异地却乡音不改,心怀故土。有这样一位75岁的老人,他用微薄的力量牵动所有游子梦回故里的愿望。海峡浅浅,月儿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少小离家,如今他回来了,却已双手颤抖,他捧着的不仅是老兵的遗骨,更是满满的乡愁,一坛又一坛。他的名字叫高秉涵,他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他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离到沟通的历史,但是两岸的分分合合丝毫也没有改变作为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大陆的那个故乡,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故乡才是他心中不变的归宿。中国梦已支撑着他走过了七十五个年头。
找准生命归宿,才能绽放人生光彩。张丽莉播撒下了大爱的种子,她用自己的双脚换来了从黑土地传向四面八方的奔跑。但那是她无悔的选择,因为她知道只有教师心中有爱,孩子的世界才会绽放光芒!她失去了自由但是换来的是最具魅力的师德归宿。能受天磨为铁汉,李文波扎根海疆,用二十年的坚守,将自己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但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他们放弃自己的“自由”,却找到了真正的归宿,成就了人生的意义。
但是,放眼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找寻到自己的归宿和存在的意义。从两年前浙江杭州胡斌飙车案到一年前河北保定李启铭撞人事件,再到之前李天一暴打司机夫妇,并威胁别人不让报警„„嚣张“富二代”屡屡闹事,掀起社会舆论的层层高峰。“富二代”、“权二代”们备受社会的质疑,究其原因,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拥有太多的自由,胸无大志,没有去寻找生命的价值,他们利用父辈奋斗的成果,无法无天,才会做出许多为社会所不容的事情。他们就像存在于没有引力的地球之外的流星,整日在社会中漫无目的地游荡。这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如果不加以调整,他们终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终会有悔不当初的时候。
当然,我们要拒绝的是过度的自由,而不是自由,自由永远是最可宝贵的东西。裴多菲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适度的自由可以激发想象,可以创造传奇,可以实现无限的可能,适当的自由是人人向往的美好。但是物极必反是宇宙亘古不变的道理,过度的自由只能让自由丧失。
让我们一起摒弃过度的自由,寻找生命的归宿吧!
选择自己需要的
顾城在《忧天》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拒绝做“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流星”,愿意变成“扎根地层深处的树根”。顾城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选择的是什么,他选择后者,是生活的智者。
如果选择自己不需要的,那只能让人感到惊恐。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活得特别累?因为他们背上了“房贷”、“车贷”等包袱。其实这些都不一定是他们现在所需要的,他们选择了,就让他们的生命负载了沉重。为什么?因为有了这些事物,他们就感到特别惊恐,每天变得十分小心,生怕丢了工作就无依无附了。所以,一个人,不要老想着一些自己还不需要的东西.要知道,那些得到了也只会成为你的包袱。我们不要被“飘行在天宇的流星”迷了双眼,而失去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选择自己需要的,才能时刻充满动力。
当你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你去追求它,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为一个有目标的人比任何人都强大。就像邓亚萍,她知道自己如果只当一个教练,以后肯定会后悔。所以她选择退出了体育界。她从一个连二十六个字母都写不全的人成长为以英语为专业的清华大学学士,剑桥博士。她的成功让所有人都为之喝彩。她是怎样做到的呢?因为她选择的道路都是她自己所需要的、想要的。因此,她时刻都充满动力,为之奋斗,不知疲倦。
弄清什么是自己所需,才是智者。
一个人只有弄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才会走向成功。因为当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然不会被“夜空的流星”迷了眼。就像比尔·盖茨,他从名校哈佛大学退学,转而创办微软公司,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编制开发。是因为他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热爱的只有他的电脑,只有在电脑前,他才觉得自己是快乐的,只有在电脑前,他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电脑意味着他全部的事业。于是他果断退学把握住了机遇,为他开创软件王国的霸业拉开了序幕。最终,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36岁,他就已经是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如果他不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或许一生都会默默无闻。还有俞敏洪,他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他肯放弃自己在北大的教职而出来创办“新东方”。如今,“新东方”成为美国纽交所的上市公司。他也成为当下中国青年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要想让生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我们就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并为之不遗余力地奋斗直至成功,这才是智者。
第五篇:2012福建省高考作文如何立意
2012福建省高考作文如何立意
2012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冯骥才一段话写成一篇作文。据考生描述,冯骥才的这段话为:“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冯骥才这句话很有哲理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第一,从生命价值角度去理解。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出生到死亡,生命的时间是确定的,那么在这确定的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却不尽相同,也就是题目中的“路程”不同。高价值的人生应该是在确定的时间内进出尽量长的路程。如果在固定的路程中,你所耗费的时间比别人多,那么你的生命价值的不高了。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在有限时间里努力延长生命的路程,适用的例子有雷锋、丛飞、袁隆平等。珍惜有限时间方能延长生命的路程,适用的例子如比尔 盖茨。时间有限,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才能跑出更长的路程。
第二,从评判标准的角度去理解。运动场上的赛跑,其价值是在有限的路程内使用尽量少的时间,而在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跑出尽量长的路程。一是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一是以路程的长短来衡量。所以在评判不同事物或不同的行为价值,其评判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只有选定正确的评判标准,才能正确判定事物或行为的价值。试想,如果在运动场上的赛跑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而在人生中的赛跑,又以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这个世界将会多么尴尬与滑稽。所以在这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的,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人生,都需要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有人说大学生救掏粪工不值得,有人说郭明义牺牲自己家庭的利益坚持做好事是不值得。这值与不值,关键是看评判的标准和价值取向。
第三,还是从评判标准去理解。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两种不同的赛跑,用了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去评定,最终都正确反映出其价值。所以尽管评判的标准不同,但只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能够正确评价出两种完
全不同的“赛跑”的价值,可谓是“殊途同归”。
第四,从运动场上的赛跑与人生的赛跑两者间的关系去立意。这两者都包含着两个要素:“时间”与“路程”。运动场上的赛跑需要从“时间”与“路程”去计算价值,人生路上的赛跑也一样的要从“时间”与“路程”上去计算价值。这“时间”与“路程”,多么像是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世界上很多事物的价值都是用“时间”与“路程”来衡量的,比如一部作品的价值,就是以可延续的时间和可延伸的路程来决定的,一个明星的价值,也是由时间和路程为决定的,时间越长,其生命力越强盛,影响的范围越大,其价值就越高。(刘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