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作业布置 享受趣味语文
【摘 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作为“课堂教学延伸”――作业,在形式上,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作业,一脸无奈。笔者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际,在整体性、层次性等方面提出五条关于农村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外作业布置的对策。
【关键词】
口头性 整合性 实践性 探究性 层次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据调查,小学生大多喜欢上语文课,但却不喜欢做语文作业。这其中自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条就是作为“课堂教学延伸”――作业,在形式上,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背背,默默,抄抄,写写;在内容上,仍然封闭僵化,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生命力。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紧锁的双眉,听到的是教师无奈的叹息。为此,我对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发现了以下策略:
1.布置口头作业,还语文教学姓“语”本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而传统的作业只侧重于“读”“写”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孩子们“说”的能力的下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认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且也应成为作业布置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四组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小小新闻发布会》。那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而那时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新闻播放的热点。于是我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每天关注伊拉克战时的报道,跟父母进行探讨,要求对重点内容进行摘录。由于教师对新闻的重要性和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加上学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因此,这个《小小新闻发布会》十分成功。那节课中,大家畅所欲言,激情高昂,打破了以往几个孩子“唱戏”的局面。据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个月布置类似的作业,同时内容更为广泛,交流形式更为多样,如:辩论赛、专题报道、学习沙龙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底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进步更为明显。
2.布置整合性作业,实现课程资源有效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意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在课堂教学,教师都能予以充分关注。其实在作业布置中也可进行学科整合。如:在上常识课时,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观察动物或植物,并进行记录。看着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的样子,你就可以布置本周的作文为:写观察日记。我就做过这样的尝试。一周以后,在孩子们上交的作文中,我欣喜地看到了他们笔下的动植物是多么的富有灵性。
又如在学习《翠鸟》一课时,文中的第一段话描写了翠鸟外形和羽毛色彩,这段话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课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孩子们画画翠鸟。学生在画翠鸟和涂色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把这段话进行内化和积累的过程。
这样学科整合后的作业,不仅能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还能使语文学科更富有生命力。
3.布置实践性作业,拓宽学生生活视野
叶圣陶提出的“生活本源论”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破除以“书本为中心”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去。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尽量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亲切感、新鲜感,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三年级(上)有一个《寻找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我们临海是一个水乡古镇,而且人文底蕴丰富。于是我把学生们分成几组,通过走访,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获得了许多关于临海的资料。然后我们利用这些资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临海民间故事会,参观桃渚古城,写写古城等活动,有个孩子在他的文章中写到:古城,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他见证了古城的变迁„„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对古城进行的描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们还可参与各类社区活动,了解家乡特产,参观自然景观,调查风土人情等实践活动布置作业。
4.布置探究性作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是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进行探究,以丰富语文知识,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五上)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感悟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因此,我在前一天布置了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寻找“圆明园”的有关资料在课上交流,并进行评比。本以为学生会敷衍塞责,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学生对这项作业极感兴趣,有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查找圆明园昔日的繁华,有的还在电脑上下载记录片《圆明园》,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它刻录在光盘上带到学校中„„。这些生动形象的资料,不但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有力地补充,而且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5.布置层次性作业 保证人人“练”有所得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布置作业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点。布置层次性作业就可以避免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了解文章主要描写方式――排比,并能感受这种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语言美,这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在课外对这个重难点进行巩固?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布置层次性作业。
精彩的内容,灵活的方式,将给孩子的语文作业带来全新的体验。但愿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勤于钻研,积极探索语文作业之路。那么,语文作业的质量必将不断提高,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必将激发,最终必将实现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第二篇:浅谈如何分层布置语文作业
浅谈如何分层布置语文作业
景县任重完全小学王丽丽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学生、作业分层比较科学以及生物作业怎样布置才能使学生饿的吃饱,饱的吃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发挥作业的真正目的——巩固基础、强化技能、发展思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 新的作业关 学生分层 作业分层 评价分层
长期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千篇一律,所有学生的作业一刀切,全班所有学生做的是同样的课内作业。其结果是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长期的这种作业方式已经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比如马马虎虎的做、到校抄同学的答案、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而且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占去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化发展,优等生成为机械学习的呆子,后进生则全无学习兴趣,某些人甚至于因害怕作业而形成对学习的恐惧。《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语言潜能和智商的差异,学习风格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及情感态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布置弹性作业即分层布置作业的作法,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要求。国家教委规定的小学生作业量: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三十分钟;三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一小时;六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一小时。以下谈谈我在分层布置作业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树立新的作业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头脑中充满着“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下初中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自由自主、驰骋思维的广阔空间,并享有足够的时间.布置并组织指导学生完成适当的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后作业过程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历程,每一次作业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新问题,同时,在产生困惑,解除困惑的循环中,不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参与、自主探求的精神得以升华;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激发并持久保持对学习的学习兴趣;树立并不断巩固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课后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额外负担,而是一种学生成长的需要.积极努力并高质量地完成课后作业将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二、科学的分层布置作业(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语文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B层:语文基础中上,思维能力较好。C层:语文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D层:语文基础不好,思维能力不强。在分层时便给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作业分层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按统一标准来划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将作业分为三层: a基础类作业 针对基础较差、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设计,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作业内容基本可以通过教材就可以找到答案。通过练习,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成就感,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b提高类作业 针对基础一般、学业中等的学生而设计,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c创新探究类作业 这类作业面对的是班级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多个知识点综合练习。这一类作业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3)作业的布置
根据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特点及班级的不同特点,可以采取采取不同的分层措施布置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a教师给出所有层次的作业范围,学生自由在所有的层次中选做自己认为合适的作业。这种模式适合在思维能力强,能领会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年级和班级进行。
b教师具体指定各层次的作业,这一模式主要在思维能力不强,补能领会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年级和班级进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就是上面谈到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D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结果马上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首先作业全交齐了,字迹工整的人数多了,而且没有出现抄袭的情况。若使作业达到相应的效果,评价的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评价分层
(一)作业评价中的“三结合”
如果说教师盲目布置练习会将学生带进“题海”的话,那么教师对作业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的评价方式,不仅会消耗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重结果(对、错)而忽视过程(错误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在进行作业评价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1.“粗评”与“精评”相结合
我们常听到许多师生抱怨“作业难评”、“作业难做”,看到许多“学生忙着写、老师忙着评价”的情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评价作业的技巧缺乏探究,将每次作业盲目地全批全评,而收效甚微。如果对某些作业“粗评”与“精评”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粗评”与“精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学生知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做到“对症下药”。
2.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教师“包办式”的作业评价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惰性,这是应予以扭转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评价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作业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在选择评价手段时,教师应根据活动的目的、活动开展的方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等采取适当而多样的评价方式,让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1.激励性语言评价
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评价除了对作业的评判外,还应赋予它另一种作用,那就是这种评价既要让学生看到不足,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带着这种思路,我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实验,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你真棒!你最行!”等激励性语言,并常挂嘴边,通过班级评比、橱窗展示、家长会上表扬等方式表扬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以激发,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明显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在作业中体验了成功,这种细微的成功感又将成为其学习的动力。
2.重复性评价
多数学生常常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比如作文),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尤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学生李某,作业字迹工整,但准确率非常低,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比较端正,我在正确的题目旁画出大大的红钩,并附加评语“你已经掌握了部分知识,继续努力!”一句简单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让他轻松面对学习。总之,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告诉我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能使学生感受到作业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起到激励和教育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第三篇:优化语文作业
优化语文作业提高语文教学
内容提要: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是开放的,应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乐于完成,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1)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将传统意义的作业加以改革,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2)分层作业,尊重学生差异性。教师布置作业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3)关注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在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中增加语文知识,增强语文才能力。
主题词: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
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
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查一查。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例如,在学《周总理,你在哪里》前,为使学生情文相通,课前可让学生搜集、阅读大量总理生前的事迹,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再如,教学《苏州园林》等课文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以看、听、摸、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3)摘一摘。如古诗《钱塘湖春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早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其实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和赞颂春天的优秀诗篇,请学生搜集并摘抄到“读书笔记”上。这样既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而且又使学生兴味盎然。
(4)展一展。在班上开辟一个“佳作展览”栏目,主要展览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书画、练笔等作品。可以1-2周办一次,也可以根据作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由学生自己张贴出来,展示个性,体验成功,感受不足,师生共同欣赏、评析。通过比较,评选出若干名“书法家”、“小画家”和“小作家”。这样,学生面对自己的作业在展览中亮相,都会认真对待。
(5)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编剧等奖项,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
学生兴味盎然地完成了新颖多样的作业,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又难忘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分层作业,尊重学生差异性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具体做法有:
①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是必要的。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②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发展。③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业,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三、关注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业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学用结合。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
1、“口语表达型”作业
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在学《范进中举》后,我就让学生回去给家长讲讲范进中举的故事,向别人讲述故事的过程,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程,也是对文本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学生在家人面前“显示本领”,往往态度十分认真,而家长直接听孩子“演讲”,又随时对孩子加以点拨,这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填补了教师不在时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观察积累型”作业
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教学完《看云识天气》后我布置学生自己观察云彩的变化,判别天气变化的情况;布置学生观察家长忙农活干家务的情景,要求学生写《致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类的文章。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要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
3、“动手操作型”作业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要打破学科的限制,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与历史、政治、物理等学科结合起来。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作一些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并写出自己真切感受,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4、“搜集整理型”作业
这类作业的布置可因人而异,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图片等。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贴在专门的作业本上,并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还可以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类,如“迷人的风光”、“古老的建筑”、“别致的民居”、“伟人的风采”、“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可进行“语言知识”的搜集。可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识,还可到群众中搜集谚语俗语,至理名言等。
节假日建议学生一起做一些社会调查,写好“生活花絮”。学生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上街“找寻身边的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国教育教育报》 2003 4 5 《面对新课程,作业怎么做》王培峰
3、《中国创新教育》20042《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吴世列
第四篇: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宝典
初级:
1.字母:规范书写;创意子母卡;大小写连线;大小写互换;圈出大/小写;英语单词解码
2.连词成句; 3.Word Puzzle; 4.造句; 5.抄故事; 6.英文歌串烧(课内或者课外)
中级:
1.单词解码; 2.阅读理解; 3.选择题; 4.圈组合;
5.连词成句; 6.词组/单词造句; 7.圈不同类单词; 8.写同类单词; 9.写主题作文/看图作文;
10.自我介绍发语音; 11.句型转换; 12.改错; 13.完成填空; 14.动词时态转换; 15.根据划线内容提问
高级:
1.写一篇英文采访稿;(其余同高级)
手工:
贺卡,灯笼,对联,手抄报,剪纸(窗花),折纸,福袋
视频:
家人齐发祝福,表演,介绍家乡等
第五篇:作业布置
数学实践作业反馈:
1、已评选出优秀的寒假作业,并给优秀的学生分别发放各种类型的喜报。我会在班级的展
板中对比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家长可以来学校打扫卫生是进行参观。希望我们下次的实践作业比这次更好!
2、口算练习题的反馈:学生在寒假中完成的很好,个别学生还用了两个小作业本,说明家
长对孩子的口算能力比较重视。希望这学期继续保持!
今天晚上给孩子准备:
1、学具盒
2、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物品并画出他们的一个面剪下来(也就是正方形、长方形、圆
各两张)参照课本例1。
数学作业的布置:
1、学生做口算题卡的第1、2页。没有的家长自己出60道口算题以后再补。
2、给孩子准备学具盒,还有用软纸剪成两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2014年2月19日星期三
数学作业:
1、昨天晚上的作业反馈:
口算题卡图形的题目:“()形”后边有“形”前边只能写文字。正确答案是(圆)形,(正方)形。
第2页第二题数图形要把里边小的正方形也数上所以正确答案是7正方形,8个三角形。
希望家长督促学生改正,经常关注我们的qq群。
2、今天晚上作业要求:
做口算题卡第3页,做课堂作业第1页和第2页的创新培优。
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
数学作业反馈:
1、希望家长在督促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先把前面的错题改过来。再做新的题目。
2、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保证书面整洁,不要边吃东西边做题。
3、要养成孩子先读题目在做题的好习惯,这样也不会出现粗心的坏习惯。
4、有关平面图形的题目要多学生动手实践、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今天的数学作业:
1、改正课堂作业前面的作业,继续做课堂作业的第3、4、页第5页的上边。
2、口算题卡坚持每天一页。
3、希望我们的孩子经过一周的适应,下周都能进入好的学习状态。
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数学作业反馈:
1. 课堂作业第4页,用七巧板拼小动物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再画到课堂作业上。
注意有相同的三角形,注意不一样大小的三角形。
2. 课堂作业第5页缺砖的题目利用隔层相等画一画更简单。
3. 课堂作业第5页数图形时要数里边的。
4. 再次强调学生改作业的情况,希望家长先把前面的改过来,再做今天的作业,养成好的习惯!
今天的数学作业:
1.把课堂作业改正过来
2.做金钥匙试卷第一单元,家长负责批,不用学生改。明天课堂讲解。
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数学作业反馈:
1、第一单元金钥匙试卷第二题错的比较多,(1)看清题目是画对号还是错号;(2)正方体不
是正方形,球也不是圆。区分两个概念。
第七题数一数:(1)4个正方体(2)8个正方体
(3)
6、2 第一问只数小的,第二问是画的那个图形有几个。
今天的数学作业:
1、改试卷,最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错了,明天上交
2、做口算题卡8、9、10页,有三个同学需要把前面的补上,希望尽快跟上大家的进度!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
数学作业反馈:
1、金钥匙试卷有的学生没有找到的,家长给孩子再抄一份,让孩子做完明天上交。给孩子
适当的警戒把自己的作业收好,保存好!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帮助和理解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口算题卡第7页数图形的答案是65
第九页数图形的答案是4812
第10页数图形的答案是188
今天晚上数学作业:
1、改口算题卡
2、做课堂作业的第5页、第6页的左边要求孩子用破十法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