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敬亭山景区导游词3篇
安徽敬亭山景区导游词3篇
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北,水阳江畔,是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下面是安徽敬亭山景区导游词,仅供参考。
安徽敬亭山景区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就是今天的导游谢珺琪,今天我们浏览的地方是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266年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违而改名为敬亭山。敬亭山的主峰名叫一峰,海拔326米,周围60余座山头如百鸟朝凤,似众星捧月簇拥在一峰周围。敬亭山虽然不高,但是在此丘陵地带拔地而起,远看满目清翠,云漫雾绕,犹如猛虎卧伏,近看林壑山深,泉水淙淙,显得格外灵秀。走进大门,矗立在眼前的敬亭山石门牌坊上刻着楚图南的题字“敬亭山”和李白、陈毅的诗作。穿过石门牌坊,看,那静立在昭亭湖畔,身挎长剑,仰望青天,气韵非凡的塑像就是诗仙李白。李白曾多次浏览敬亭山,留下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千古名句。沿着前面的林荫小道向前走,便到了双塔风景区,这对古塔始建于北宋,经历了历代战火幸存下来,他们就像两个忠诚的卫士,见证着宣州古城的发展。由双塔而上,穿越梨园、桃林,由古坊拾级而上,步入竹海小径,山中道路崎岖,纵横盘错的树根栏在山道之上。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请游客们自由登山,浏览敬亭山风景。登山途中注意安全,两小时后到大门前集合。谢谢大家。
安徽敬亭山景区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安徽国际旅行社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此次旅行的导游王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呢,就由我小王带领大家参观江南诗山--敬亭山,相信我小王在这次旅途中能为大家做好服务,让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敬亭山吧,它是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我省首批风景名胜区,原名昭亭山,又称查山,晋初时,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而改名为敬亭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敬亭山的东大门,也就是文化休闲广场。我身边的是雄狮:它脚下踩着球象征着一统世界;朋友身边的怀抱幼狮意味着母仪天下...广场中央有两座石牌坊。山门坊正面刻有“敬亭山”三个大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题写的,两厢刻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和陈毅的《由宣城泛湖东下》,山门坊背面《江城如画》取于李白的“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广教寺双塔。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两塔东西双峙,形制基本相同。(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东塔要稍大一些?)两塔均属方形可登临的仿木楼阁式砖塔,外观7级、高17余米。建双塔的砖行规格有近白种,颜色为青、灰、红、黄,相传是广教寺僧人化缘而来的,顾形制色彩各异。双塔均没有塔刹,1987年国家对双塔进行修缮时,由于没有找到两塔刹的原状资料,一直保留了原样。双塔为佛塔,江南雨水多,不可能没顶刹。1988年在修塔时,发现孔洞内尚遗存有捎脚的木质构件,初步分析,双塔顶刹可能毁于火或雷击。
沿着景区道路,大家可以看到两侧散布的诗文碑刻。敬亭山虽为诗山,但由于这里没有悬崖峭壁,无处勒石铭文,所有的历代诗文都散见于各个诗文集中。当代的国内知名书法家、文学家,也纷纷踏至而来书赐敬亭山。
沿着道路向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敬亭绿雪”茶园,传说古时有位绿雪姑娘,心灵手巧,制出的茶如兰之馨,开汤后杯中白毫如雪花纷飞,杯顶如见祥云升腾。后因城里权势者抢茶园并要霸占绿雪姑娘,姑娘坚贞不屈,纵身跳下山崖。人们为纪念她,把敬亭山茶改为“敬亭绿雪”。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片苍翠的竹林中,埋葬着一位1200多年前美丽的皇姑,也就是大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武则天的孙女、太平公主的侄女--玉真公主,皇姑怎么会埋葬于此呢?这里还有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历史上说,玉真公主不但美丽绝伦,而且才艺过人,尤其是丹青。她师从吴道子写得一手好丹青,深得吴道子的青睐。那一年,李白从西蜀进京,一路走来,诗名张扬,到了京城已名声大躁,长安城内无人不知风流才子李白的大名。李白结识了吴道子,倾倒于吴道子的画下,吴道子也为李白的诗倾倒。玉真公主因吴道子认识了李白,更加仰慕不已,便和吴道子一同向唐玄宗推荐,李白便被授予翰林供奉。后来李白在宫中得罪了杨玉环、杨国忠、高力士,最终被唐玄宗“赐锦还乡”李白走后,玉真公主心如死灰,便离开皇家进了道观。后来得知李白离京去了宣城,心中便有意到宣城追随李白。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玉真公主独自一人南下宣城寻访李白,谁知到了宣城李白已被永王李嶙邀至金陵参加平叛大军,玉真公主便在敬亭山的一座道观卜静室出家,道号持盈。纪念后不辛病故,葬在了敬亭山。有人说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名句就是对玉真公主的思念。
各位朋友,我们沿着这条小路向上看到的这口井就叫虎窥泉。相传玉真公主去世后,原来卜静室的一口甘泉便干涸了,山上的饮水便成了问题。一日,寺内方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老虎从空中落在庙前,用爪子在地下抓了几下便有水出来了。方丈惊醒,立刻亲自去寺前察看,果然见不远处有一虎爪印,下有水渗出,于是派人在这里挖井,掘至一丈五尺,便有甘泉涌出,于是此井取名“虎窥泉”。
看完井啊,我们要去看洞了,这个洞叫神仙洞。据说元朝末年,洞中住一长老俗名金碧峰。传说当年朱元璋在江南和元军作战,攻克宣城后,听说静亭山有一个活神仙能掐会算、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便带着随从上山寻访。找到了神仙洞,见到长老,朱元璋便上前拜谒。长老闭目不语似未听见,再拜,又不见反应。朱元璋大怒,亮出大刀喝道:“你知道有杀人的将军吗”?长老微微睁开眼睛不慌不忙达到:“你知道有个不怕死的和尚吗?”朱元璋心中大惊,于是立即长跪谢罪。长老这才起身扶起朱元璋。两人落座后,长老仔细分析天下大事,为朱元璋建立元朝提出了不少建议。朱元璋在洞中与长老谈至深夜。天明时,朱元璋醒来发现长老不见了,只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金陵紫气,虎踞龙盘,一统天下,南面称王”,朱元璋后来迁都南京。
好了,各位朋友,看了这么多的风景,听了这么多的传说故事,不知玩得如何。今天的游览到此为止,短暂的相逢就要结束了,挥挥手就要和大家告别,非常感谢大家一路上的支持与配合,在这分手的时刻祝大家一路顺风,早日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同时也希望回到家乡后,偶尔翻起中国地图,想起曾到过这样的小城,对那里有这样或那样的回忆,曾经有过这样的小导和大家度过短暂的时刻,留下了或多或少的记忆。在这里我只有对大家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最后,小王在这里祝大家一路顺风,工作顺利!
安徽敬亭山景区导游词三:
大家好!欢迎来到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査山、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改名为敬亭山。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北,水阳江畔,是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敬亭山属黄山支脉,大小山峰60座,拥有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最高峰翠云峰海拔324.1米。她不追“五岳”之雄奇,不纳“四佛”之烟火,但自有清丽时俏之容,千古诗山之誉,风流不绝之趣。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穿过门坊,请看这尊身挎宝剑、仰望青天、气韵非凡的李白塑像。仰望着李白的飘飘衣袂,一首伟大的诗作穿过千年的风沙扑面而来,整个空间都是他沧桑的呼唤“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正是这种千年的守望所承载的人生境界,美学境界使敬亭山名齐华夏五岳,声同佛国四山。国学大师姚鼐由衷赞曰:“宣城自古诗人地”敬亭山也遂因谢眺、李白等人的诗名而成为了吟无虚日的江南诗山。
走过“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的李白塑像,沿着水光潋滟的敬亭湖,我们来到了广教寺双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1956年被列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塔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也可以说是双斜塔,双塔没有塔顶,关于双塔的塔顶,有一个传说。相传两个神仙打赌,一个造双塔、一个造桥,看谁在天亮前造好。造桥的进度比较慢,造桥的神仙眼看双塔就要完工,偷偷的学鸡叫,造塔的神仙只好草草收场,留下没有顶的双塔。塔外壁间或用佛像砖砌成,虽经过千年风霜侵蚀,现在东塔第五层仍可以见到4对佛像。塔的飞檐为砖木结构,墙面嵌有宝相花,塔底座有白色浮雕,呈现出佛教特有的庄严气氛。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是此类佛塔中可以登临的最早实例。
一路上香拥翠绕,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东侧竹林。玉真公主眺望远方的姿态动人心弦。真公主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十女,豆蔻年华便入道为女冠。她十分爱慕李白的才华,753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后,玉真公主毅然放弃公主之位追随李白来到敬亭山,只可惜寻李白未遇,在敬亭山的翠竹中香消玉殒。
大家请看这边的碑文“相传,玉真公主玉陨后,李白悲痛欲绝,常来皇姑坟前祭悼。皇姑为其挚情所感,遂引一清泉,供李白饮用煮酒烹茗,后人名之为皇姑泉,又叫做相思泉。”也就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泉水,时人说啊这泉“流的是清泉水,淌的是相思泪”有了这么一段故事,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泉水更美了呢?
好现在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大家请这边走,在这座观景台上能将敬亭之景一览无余,是不是美不胜收呢?只见“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希望各位游客能记住宣城这座美丽的城市,永远“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二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
一.导入
知识竞赛抢答
1.飞流直下三千尺,()。2.(),唯见长江天际流。3.举头望明月,()。4.(),不及汪伦送我情。
问: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作者都是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二.释题
1.仔细看老师写“亭”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2.从题目感受诗人当时什么心情?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到的?你还可以想到哪些词? 3.再读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时代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漫游中度过,曾被人推荐,到长安为官,但因不容权贵,刚直不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弃官而去。这首诗就是他在离开长安十年后,经历了长期漂泊,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孤独寂寞时所写。四.疏通诗意
1.小声读诗,检查朗读。
2.根据重点词语(书下注释,查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众鸟
尽
孤云
闲:悠闲
独去闲
厌:满足(看不够,厌倦)五.欣赏诗句
1.自由读诗,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让学生画一画这幅画,什么没有了,画中应只有什么?带着疑问学习前两句。2.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
描写一种独特的景色,板书:鸟尽云去
十分幽静,似乎世间万物都厌烦诗人,远离他而去,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2)说得真好,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前两句诗吗? 3.学习后两句
师:面对着鸟尽云去的孤寂,让诗人欣慰的是什么?出示后两句诗。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此时的敬亭山像谁呢?(朋友、老友、知己、伙伴……)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将山水人性化,再想想,这时作为敬亭山会对诗人说些什么呢? 生:说
评价:说得真好,你就是李白的朋友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后两句
还有想安慰、鼓励诗人的同学起立,齐读后两句
师:诗人在孤寂的时候来到敬亭山,他要寄情于山水间,山给他温暖、安慰,表达他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六.升华情感
听到敬亭山深情的话语,诗人此刻的心情怎样了?请大家来当诗人,面对着艰难的人生,面对着美好的敬亭山,朗读全诗
七.如果你站在敬亭山的角度来写一首诗,你打算怎么写?
第三篇:《独坐敬亭山》课堂实录
《独坐敬亭山》课堂实录
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
T:你认识我么?(S回答略)
T:苏东坡认识么?杜甫知道么?李白知道么?知道的把手举高点!
你知道李白有几个名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李白 李太白)S:青莲居士。(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李青莲)T:那我们就可以说是“李青莲”。T:回顾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谁来!(S都比较紧张)《静夜思》(指名生背)
T:从本诗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S:思念家乡。
T:是啊,那是一个满怀乡愁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还有么? S:《望庐山瀑布》(指名生背)T: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S:潇洒的李白。S:很爱游玩。
T:是啊,这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T:从《赠汪伦》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S:恋恋不舍(板书:有情有意)
T: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丰满的李白,今天我们再来 学一首李白的诗。
二、朗读切入,感受孤独 1、读题,解题。
(1)T:谁知道敬亭山?(讲解:很多大诗人都去过敬亭山,留下 了很多诗篇,所以后来又叫做“诗山”。——让学生理解江南诗山的来 由。)
(2)再读题。
T:敬亭山前面有独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它带着点什么? S读(读得很慢)
T:你为什么这么读? T:再请个小朋友读。(再读课题)引:为什么这么轻? S:李白很孤独。2、读诗歌。
S:李白独坐敬亭山,坐出了怎样的情怀呢?(1)自由练读。(2)指名读。
T:读的多好啊!字正腔圆。T:谁再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
T:谁来做个小小讲解员啊,来评价评价啊。S1:他读得孤独一些
S2:他读的比较漫长,说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
(3)T:读诗光读通不行,更应该读出韵味来,只有理解了本诗,才能读出韵味。再读本诗。
(4)T:你想了诗的意思吗? 再指名生读。(5)质疑:
T:小朋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啊?
S:为什么相看两不厌?T: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S:“尽”是什么意思?
S:“孤云独去闲”什么意思?
S:诗人看什么很满足?
T: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 们走进《独坐敬亭山》 T:请同学们读课题。(S读)(6)解“独”悟“独” 独:说词语。
S:孤独、独自、独一无二„„(7)再读题。
三、通读诗句,感知诗意。1、找
T:下面的古诗里面分别也写了作者一个人,那些词语告诉你只有 李白一个人呢?一句一句地读,一个一个地划。S找
2、交流:
S:众鸟高飞尽的“飞尽”
T:这句话写了什么? S(回答略)
T:一只鸟也没有了,那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啊?还有么? S:孤云独去闲的“独去”。就是说„„(略)
T: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 „„这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啊!S:死气沉沉 S:清闲
3、指读。齐读。
T:最后的云也不见了,李白的心里悠闲么? S再读。
T:“你的眼里只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相看两不不厌,只有敬 亭山!
T:还有么?
S:“只有敬亭山。” T:在李白的眼里有云么? S:没有!T:有鸟么? S:没有!T:还有么?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两个人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厌。„„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 看李白,谁也看不厌。谁来读。S读
T:人山相望,人山的融合。S再读。
四、深入探究,理解孤独 1、体会孤独
T: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 多名山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敬亭山呢?(孤独)T: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S:“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T:我们一起读前两句。S读。
T:那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是高傲的云在弃 他而去。S:再读。
补充。白居易《夜雨》出示。T:你感受到了什么? S(略)过渡:
T: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 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 S(略)2、介绍背景
T:老师来介绍一下背景。(李白罢官的时候,„„孤独寂寞)T: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3、读。
S读。个人读,齐读。
4、配乐,范读。
T: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朗诵)S齐读
5、拓展,深化理解
1、李白《望木瓜山》
T:李白眼中的木瓜山是怎样的山? S答
T:敬亭山给李白带来了什么? S自由读,感受李白。
五、读写结合,体验孤独
T: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 李白啊。你有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 么话对李白说呢。(T的朗诵是深情的,深沉的。)(1)出示: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道:--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道:--(2)S写,T巡视。(3)交流。
S:敬亭山你知道我多孤独么,连云和鸟都遗弃我了。S: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遗弃你!
S:朋友,现在只有我俩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我们都很孤独。S:李白,我真为你感到孤独!(4)引读。
T: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T: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相看两不厌,只有李青莲!
六、安慰孤寂。
1、T: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读出来了么? S:这是一孤独的李白。S:发愁的李白。S:孤独,哀愁。
T: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吗? S:你应该乐观起来,要坚强。S:你要开朗些„„
S:大家会想你的,你要乐观些。
2、T:还记得《静夜思》么?(S背)T:还记得《赠汪伦》吗?(S背)
T: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S背)T: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独!
七、升华吟诵《独坐敬亭山》
第四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推荐】独坐敬亭山教案四篇
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
重点难点:
领悟诗意,感悟诗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感受李白
同学们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诗你能背几首?
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李白,他是思乡的游子,是豪迈的侠客,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李白的诗,你将会看到又一个不同的李白。
二、初读古诗
1、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
有谁知道敬亭山?你来说说。(图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称为“江南诗山”。自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等许多名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也因而饮誉海内外。
2、再读课题:敬亭山前面加了个“独坐”,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你读得很慢,因为——哦,是因为伤感;你读得很轻,因为——哦,很孤独;你怎么读这么重?——哦,是在感叹!)
3、读课文: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两遍。开始—— 好!谁来试试! (读得多好啊!字正腔圆。)谁再来?同学们从他们的朗读里听出了什么感觉?(好孤独!好无奈!好伤感!好寂寥!恩,很有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
4、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得出你很善于思索!)
三、细品诗意
1、李白到底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里分明写了好几样景物,为何李白要说“独自坐在”敬亭山呢?请在诗中划一划,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词语。
好,你找到了什么词语?(“飞尽”是指——)是啊,所有的鸟都飞走了,敬亭山静悄悄了。你呢?(“独去闲”是指——),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觉一样)(是啊,好一座寂静清幽的敬亭山!)
3、读读这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久久地坐着,久久地看着,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谁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4、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李白的眼里,还有云么?还有鸟么?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句话是说——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来看去,谁也看不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啊!再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山脉脉相望,紧紧融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四、感悟孤独
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万丈,你曾广交朋友,为什么此刻这么深情地看着敬庭山呢?(孤独)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1、我们一起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 再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其实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你们很善于推测。)
(介绍背景)的确,这时正是李白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时候。李白曾经七次来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游玩,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以后再次来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满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视为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报效祖国的雄心,却被一些权臣小人算计被迫离开长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增添了孤独与寂寞之感。
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听得出,同学们感悟很深)齐读。
2、老师也来试一试。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配乐,范读。
同学们来!(齐读)
3、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你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
(1)练笔: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2)引读:
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不言中(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李白啊!”
五、课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读,感受下这首诗里是怎样的李白?
你来读读。请你读读。很深情。让我们齐读《秋浦歌》。
“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能安慰安慰他吗?
李白,这么多人在关心你啊,你要乐观、坚强、开朗起来。
你还记得《赠汪伦》吗?同学们齐——
还记得《静夜思》吗?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
李白啊李白,我们都在怀念你,你并不孤独!
让我们再来齐诵这首诗《独坐敬亭山》。
六、作业: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相看
独←——————→敬
坐←——————→亭
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
二、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三、选文目的: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累。
四、教学准备: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李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诗人了,我们学过不少他写的故事,大家能背诵出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手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李白,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又多又有名,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诗仙”,(介绍历史背景。)
2.解诗题。“独”是指独自一个人。请同学们看注释了解敬亭山。
师:李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朗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心情。
3.检查生字,朗读全诗。
课件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领读。出示全诗,全班齐读,教师指导古诗停顿并范读。
(三)悟诗意,觉诗境。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2.小结前两句: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的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后两句诗中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4.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
5.小结后两句:我静静的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过度:作者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古人写诗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情,(了解李白不同时期的诗和他当时的境遇,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怀。)
朗诵全诗,熟读能诵。
总结全课。
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知识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知道)那你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李白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师:李白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谁来背一首?根据学生的背诵相机点拨。《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诗人。《静夜思》——乡愁满怀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情谊、珍友谊的李白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认真,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个词语如果你都认识,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
2、是不是老师随便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啊?打乱顺序读。
3、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悠闲自在的飘走了。
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师: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生答)
师:我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
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7、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引读。
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
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
10、指导背诵。
四、回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小超市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3、搜集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4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独坐敬亭山》一诗的生字。
理解诗歌的意思,由诗句想象画面。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自学生字词,自主了解诗人的生平。
教学图片
教育过程
导入新课
了解李白。
由《早发白帝城》一诗引出李白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学生自由讨论有关李白的诗或故事
写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现在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这首五绝写于天宝十二年(753)秋游宣州时,是李白离开京城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写的。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学习生字亭
独坐敬亭山
亭
点击查看图片
指出亭字是后鼻韵母。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习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听录音
划出节奏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词语意思
独坐:
敬亭山:在宣州(现在安徽宣城北郊),古名昭亭山,山上有敬亭
众鸟:
高飞尽:
独去闲:
厌:
了解诗句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思是: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
赏析本首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的景象,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
众鸟高飞尽,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众鸟一般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本来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多有情趣啊!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却是越来越远,一个高字扩展了空间: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这句的表现力度,可以想见李白这时的万般惆怅。运用这种烘托写法的,还有很多,例如……
后句中,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小精灵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我们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令人回肠荡气。
尽闲两个字,把我们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露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我们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与这一句非常类似。
众鸟、孤云的动与敬亭山这静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无奈!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敬亭山极目如画,然而风景如画又怎么样?我们并不知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本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的景色,抒发内心无奈的情感。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联系自己实际谈问题:
我们有没有过李白的这种孤寂感觉?谁能举例说明?
我们是怎么排遣这种孤寂带来的苦闷感觉的呢?
拓展学习李白的其他写景诗歌
这首诗与上首有许多类似之处
《月下独酌》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是个乐观洒脱的人,这在他的很多诗中都表现出来的,请大家再看一首: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课堂小结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
布置作业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请把他想对敬亭山说的话,写出来。
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吗?怎么安慰他呢?
第五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一阵”的用法,并能准确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情分析
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一阵”的用法,并能准确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天气多变。“雨前、雨中、雨后”特征。
教学难点:
1.学习“一阵”的用法,并能准确运用。
2.认识夏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4.1.2学时重点
4.1.3学时难点
4.1.4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4.2.2学时重点
4.2.3学时难点
4.2.4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所以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这节课,让学生在参与竞争的氛围中,不断地朗读、学习、感悟。
3重点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合作学习,诵读古词,探究其义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有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有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有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新学期第一个单元,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2、第一站我们来到美丽的江南。江南山水秀美,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活动2【讲授】二、知作者,解诗题
1、说到李白,你会立刻想起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谁来背一背?
《静夜思》——乡愁满怀
《望庐山瀑布》——潇洒浪漫
《赠汪伦》——重情重义
过渡:那么,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我们先从题目来了解。
2、读题目学习生字“亭”,交流: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1)理解“独坐”:无人陪伴,只有李白自己
(2)了解“敬亭山”:先看注释,再补充资料
(3)读,读出一个人的孤单。
活动3【活动】三、明诗意
1、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再指名读。
2、学习生字“庭”:庭字是()结构,“廷”加部首还可以组成几个字:()
3、题目告诉我们李白是独自一个人,诗中有没有说是一个人呢?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通过“飞尽”“独去”“只有”体会诗人的孤独。
4、指名说诗意,师做适当调整,然后出示完整的诗意,学生齐读一遍。
5、再读全诗
活动4【讲授】四、悟诗情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结合版书:
鸟飞尽
云独闲
孤单寂寞
山相对
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设计让学生自读自悟,不理解的与同学交流,讨论,目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合作参与,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参与。适时补充李白不得志的材料、设计假如你是李白,你会怎么想?是寻找学生与文本的撞击点,引起学生共鸣。因为李白距离学生久远,他们无法理解诗人当时心情,引导他们进行说话,也加强了语言的训练,使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升华。
活动5【练习】五、朗读,背诵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
2、配乐朗读朗读。
3、指名读。
4、学生齐读。
5、背诵。
活动6【练习】六、拓展
1、李白诗篇传诵千年,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我们来大声诵读吧: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从这些经典诗句中,我们感受到李白的浪漫、洒脱和一身傲骨,希望你们课下去读、去品,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怀。
本节获奖优质配套教案联系qq
1119139686
或者微信
jiaoxue5u
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