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时间:2019-05-13 11:0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篇: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意()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关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A.公共性

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正确答案:C.顺序性

4、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正确答案: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正确答案:B.民主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A.沟通与合作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正确答案:A.肥皂水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正确答案:D.联觉

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C.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监督策略 B.复述策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B.复述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

正确答案:D.命题学习

12、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A.激情 B.共情 C.热情 D.反移情 正确答案:B.共情

1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正确答案:B.启发性原则

14、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正确答案:A.实验法

15、学生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 B.思维与创新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答案: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确答案: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17、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技术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正确答案:D.相互适应取向

18、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正确答案:A.特朗普制

19.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 B.难度、广度与深度 C.社会、儿童与学科 D.政治、经济与文化

正确答案:C.社会、儿童与学科

20、某学校开发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

正确答案:B.校本课程

二、简答题

2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正确答案:(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0分)正确答案: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三)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2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正确答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

三、材料分析题

24、材料: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10分)(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参考答案:

(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①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③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④4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25、材料: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

时候,大家闭着眼晴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

“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的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问题:(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2)结合材料谈谈沈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0分)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

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

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20分)(3)设计本科板书。(10分)【答案解析】

(1)根据学情、教材内容、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浅水洼”“蒸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鱼对自己生命的“在乎”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2)

一、揭题读题,释题引入

1.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滩边的故事,题目叫——(课件出示)2.释题:见过浅水洼吗?(出示词卡)3.读题:再读课题。

二、自学把握生词

1.自主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然后多读几遍

2.交流难读的词语

如:甚至、蒸干、继续、在乎、叨念等(平翘舌、前后鼻、轻声等)教师指导:课件出示:甚至shenzhi蒸干zhenggan 学生朗读,注意翘舌音,分清前后鼻音。3.交流反馈,巩固识字

“至”,减法记忆,“到处”的“到”减去立刀旁。

三、回归课文,感悟理解 1.将词语放入课文,自读感悟。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2.师生交流: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有多不多? 明确: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3.朗读感受,指导读出小鱼的多、小鱼的可怜。

4.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四、巩固拓展

师: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太阳渐渐升高,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了。有的小鱼已经喘不过气来,有的小鱼快死了…,.…如果你就是浅水洼里的这条小鱼,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师随机评价。(3)板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捡

小男孩小鱼得救 扔

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学生从算数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过程。(8分)(2)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分)【参考解析】(1)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飞跃。算术思维着重的是利用数量计算求出笞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情境性、特殊性、计算性的特点,甚至是直观的。而代数思维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思维,它的要点是发现关系和结构,以及明确这些关系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代数思维的运算过程是结构性的,侧重的是关系的符号化及其运算,是无法依赖直观的。结构化、符号化抽象化及概括化是代数思维的特点。“用字母表示数”,既用字母表示出了数,又准确地表示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数”的引出莫定了积极而充分的情感基础。这个过程既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由原有的算术思维水平不断向代数思维水平迈进的过程。从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把握好符号意识。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

公式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优越性,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运用简单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

(3)教学过程

一、经验导入

1.出示扑克牌,说说其中的A、J、Q、K所表示的值。2.揭示课题:扑克牌中的这几个字母分别表示几个确定的数,字母可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理由】游戏开式能引起学生的内容学习动机,并且用字母表达数字的基本形式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新授环节

二、1.提出可题,小组讨论。

根据小红爸爸比小红大30岁,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表达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填

写表格。

小红的年龄爸爸的年龄 1 31 2 32 3 33 4 24 ……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小红和爸爸年龄的数量关系:方案一: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方案二:用一个字母来替代小红的年龄a,a+30表示小红爸爸的年龄。

教师提问:用不同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哪个更合理,更简洁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小红的年龄的变化的,但是爸爸比小红大30岁是不变的,所以可以用字母表示爸爸的年龄

【设计理由】以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可题切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引向抽象概况。

2.感受实际应用

教师提问: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字吗?表示200可以吗? 教师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得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理由】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结合年龄问题感受用字母

示数时需要符合实际情况。

三、巩固练习

如果用a表示同学们的你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你们爸爸妈妈的年龄,写好之后同桌交流汇报。

【设计理由】学生在巩固练习环节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四、回顾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课大家掌握了什么? 学生总结出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还有日常生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回家朗诵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如果继绩编大家试一试,用字母表达规律。【设计理由】寓教于乐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8、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简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式的基础。(10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规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

(1)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确切的掌握各个国家如:中国,英国,新加坡,泰国,日本庆祝儿童节的具体日期有所不同, 获得大意和具体信息,并根据听到和读到的文章信息完成课后的判断对错和其他教师设置的问题如问答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水平,培养正确的听力和阅读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图片,回答教师问题,两两合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各个国家儿童节的不同日期和不同庆祝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庆祝儿童节的视频,视频中小猪佩奇和乔治正在和朋友们庆祝自己的节日-儿童节。并提问同学喜欢儿童节码? do you like Chi1dren’Day and why?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同学观看文中配图猜测文章主要讨论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讨论欲望,为接下来的阅读和听力材料介绍背景信息,顺利导入新课。

新授

学生听isten and read的主要内容,回答可题: Is Children Day on the same day around the wor1d?找同学回答问题来检测导入中根据图片猜测文章大意是否正确并及时给与反馈和激励性评价。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五个部分并完成 Ture or Fa1se,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检测学生是否通过阅读找寻到了具体题目对应信息,过程中教师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寻国家关键词的方式快速找出正确笞案。

学生再次听录音,熟悉文章内容了解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日期庆祝儿童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泛听主旨的能力提高听的技能和阅读细节內容的阅读策略,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

(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火车开啦》,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第一第二句为完全重复,第三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最后一个乐句现在大调式主和弦上分解进行,而后级进下行至c大调主音。

(2)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描述火车的音乐形缘象,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情绪。

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

3.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曲。知道歌曲中采用了重复的手法。(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师:你]坐过火车吗?(坐过)那你们体验或观察过火车的启动过程吗?请你们想一想,火车要出站时的情景(鸣笛、启动、奔跑、飞驰)师:请你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设计火车出站的过程,可以用任何的图形和符号,然后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总结:老师把你们的设计总结一下 x-|x-| Wu wu xx |x X | Hong long hong long XX XX |XX XX | kachakachakachakacha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读节奏,模仿火车的声音

二、节奏练习汽笛—wu—单手握拳向下拉动,二分音符

大轮子—honglong——双手同向90度角摆动,四分音符。

小轮子—kachakacha—双手连续摆动,八分音符。

配合歌曲伴奏,在每个声部中挑选带领部分学生走出座位模仿火车开动。

理由:通过模仿火车的叫声“ wuwuwu”,做师生合作游戏式的发声练习。感受歌唱时的状态和腹部气息的支持。

三、师生配合,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

师:我们走了这么久,火车开到了哪儿呢?噢,原来是美丽的欧洲国家一一匈牙利(大屏出示有关匈牙利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欧洲国家)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列车广播站特地送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快来听一听!(放范唱录音)

2、简介歌曲,揭示课题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谁来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回答,师揭示课题并小结:这是一首匈牙利儿歌,表达了活泼、欢快的情绪。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再听范唱,师生边听边拍手感受四二拍节奏特点(用前面三种节奏给歌曲伴奏)

4、按节秦读歌词。(注意提示学生第一句和第二句歌词的区别,第一句有四个喀嚓,第二句只有两个喀嚓

5、师范唱:老师是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呢?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活泼而又弹性的声音和情绪表达。

6、师生接唱,练习歌曲。

四、巩固歌曲,游戏拓展

1、布置游戏

师:歌曲学会学会了,接下来,我们该开着火车去欣赏匈牙利美丽的风景了,为了安全,这列火车由老师来开,有星星车票的同学(在课堂中为激励学生发放的红星)优先乘坐,谁想上来赶紧出示你的车票吧!(组成一列小火车)这一路我们要经过高高的山洞、长长的的大桥(师带领“小火车”尝试穿越,边走边提示其他学生扮演山洞和大桥)。

2、师生开火车游戏,大家共同唱歌曲进行游戏。

3、拓展渗透德育。

(一轮游戏之后),师:接下来你想开着火车去哪儿呢?学生发言:去北京天安门、去给老师送礼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并抒发情感

五、游戏结束,课堂小结: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同学们,你们觉得呢?让我们开着火车返回我们可爱的家乡吧!同学们,再见!(学生跟着音乐,排队开火车走出教室)30.请认真阅续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拍按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冋左前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身,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后侧继续卖加速前进。

(1)简要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

(1)重点: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难点:按拍球的部位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解析】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变向运球的用处,80%同学初步掌握变向运球动作要领,20%同学能够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练习形式 1.集体模仿练习

教师将动作分为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两个环节,带领学生模仿练习。

队形组织:体操队形

目的:感知动作结构 2.分组练习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正,交换练习。

队开组织:两人相距5米练习

目的:培养团结和纠正错误 3.加大难度分组练习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正,交换练习。

队开组织:两人相距10米练习

目的:巩固所学内容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画有哪几大画科?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

(1)中国画分科:人物、山水、花鸟;表现形式: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彩墨画特点,能够采用丝毛法、散锋干擦法、绒毛法等技法,结合概括、夸张等手法,大胆用墨色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欣赏创作等活动,学生掌握绘画步骤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发展了造型表现能力与观察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动物的脸》创作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并养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画作欣赏”学习内容新授活动及理由: 对比欣赏,学习创作手法

PPT展示黄胄国画作品《花猫》与现实生活中花猫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a.作品采用什么绘画形式表现花猫的? b.作品中的花猫与现实中的花猫有什么不同?突出了花猫的哪些部分?对创作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品《花猫》比照片中的猫更有精神,突出表现了花猫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长长的胡须,这样以夸张的手法进行表现,能使欣赏着对猫的典型特征看得清,记得牢。

设计意图:将现实中的花猫与艺术家作品《花猫》进行对比,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彩墨表现动物脸时需采用概括、夸张等手法,作品才会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意味。

二、作品欣赏,学习表现技法

1.再次欣赏黄胄《猫头鹰》、《花猫》等彩墨动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a.作品中的墨色有着怎样的变化? b.画家是如何用笔表现丰富效果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中国画创作中,墨与水不同比例的调和可以产生焦、浓重、淡、清等丰富的效果。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与侧缝相结合,表现出生动的动物开缘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步骤欣赏画作细部,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丰富效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了解根据动物不同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用笔、用墨方法,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欣赏分析“猫脸画法”步骤图,师生共同探讨猫脸的画法步骤:第一步:用淡墨勾勒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第二步: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第三部: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进行示范体验。教师画出脸型及五官,学生用淡墨上色 设计意图:欣赏与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动物脸部的绘画步骤,示范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猴子、狮子、小狗的脸部创作,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索: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动物的皮毛及毛发? 学生小组展示后教师总结:出了千笔散锋皴擦法,还可以采用丝毛法、绒毛法、散锋中锋破笔法等等,浓淡墨、王湿笔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动物的花纹及毛发。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创作思路彻底打开,积极主动探索多种多样的表现技法,丰富画面效果,使课堂的学习不局限于教材,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力。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所以既要坚持统一,又要注重个性,因为要注重因材施教。

2.【答案】A 【解析】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说明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宏观调控,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共性。

3.【答案】C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是身心发展是顺序性。

4.【答案】C 【解析】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5.【答案】B 【解析】老师与学生协商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说明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民主性。

6.【答案】A 【解析】题干中集体备课、同行教研、分享教学经验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是沟通与合作能力。

7.【答案】A 【解析】蜜蜂的毒液是酸性的,被蜜蜂蛰伤后应用碱性的液体中和,故可选用肥皂水。

8.【答案】D 【解析】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属于联觉。9.【答案】C 【解析】想当班干部,又怕被嘲笑,属于趋避冲突。10.【答案】B 【解析】反复抄写,属于复述策略。11.【答案】D 【解析】多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命题。12.【答案】B 【解析】共情指的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即换位思考。13.【答案】B 【解析】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薛恒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14.【答案】A 【解析】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观察瓶中的变化属于实验法。15.【答案】D 【解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题干中学生通过学习对伽利略不迷信、追求科学的精神有更深了解,达成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6.【答案】C 【解析】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起辅助作用。17.【答案】D 【解析】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18.【答案】A 【解析】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是特朗普制。19.【答案】C 【解析】制约课程的三个因素是社会、儿童、学科。20.【答案】B 【解析】某学校开设的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二、简答题

21.(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2)树立教师权威(3)善于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4)定势作用(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23.(1)问题的提出应准确、简明,问卷用语要照顾到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特点,原则上就低不就高。

(2)应避免错误。尤其是模棱两可的问题诱导性问题、敏感性问题,语法毛病一定要避免。在设计问卷时,师生要从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全面的审查,反复敲定,做到万无一失。

(3)数量适当,顺序要合理。

三、材料分析题

24.(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①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③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④4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25.(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

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

四、教学设计 略

第二篇: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题干】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2.【题干】“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题干】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4.【题干】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5.【题干】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6.【题干】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7.【题干】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觉()。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8.【题干】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9.【题干】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题干】“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

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

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11.【题干】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价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12.【题干】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A.前运算阶段

B.直观动作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13.【题干】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题干】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A.故事导入

B.情境导入

C.悬念导入

C.直接导入

15.【题干】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16.【题干】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演示法

C.读书指导法 D.实习作业法

17.【题干】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8.【题干】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D.内容与方法的关系

19.【题干】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

B.设计作业

C.设计评价

D.指导学法

20.【题干】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发现学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题干】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22.【题干】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3.【题干】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

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

(1)

【题干】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

(2)

【题干】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

25.材料

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时,她就说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说:“老师仿佛罝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大家读得不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要是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感觉来,就更棒了。”

问题:

(1)

【题干】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10分)

(2)

【题干】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26、27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一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中彩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

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梢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3)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依据《义务教肓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分)

(2)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A

【解析】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B

【解析】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A

【解析】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A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C

【解析】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D

【解析】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

8.A

【解析】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升。

9.C

【解析】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关心,是一种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的体现。

10.C

【解析】勤奋是性格的态度特征,笨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体现。

11.B

【解析】习得性无助感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12.D

【解析】小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

13.A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4.C

【解析】题干中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借生日能“借”吗?进行设疑?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

15.A

【解析】古代采用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到了17世纪初才产生班级授课制。

16.D

【解析】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17.D

【解析】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

18.B

【解析】教学时教育的一种途径,除了教学,教育还有其他的途径。所以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9.A

20.B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

二、简答题

21【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2【答案】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3【答案】

(1)班主任要明确评语不是一种检查和评比,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学生期末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表现的一种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写学生评语时应注意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

(2)评价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为期末评语的撰写积累素材。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评语中要由衷地为学生的优点“喝彩”。然而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表现出来的,有些甚至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作为日后写评语的素材;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山观点,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能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

(2)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问。

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25【答案】

(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10分)

第一,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能让学生感觉教师的评价是合适的。

第二,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指导性,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努力。

第三,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刘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适合学生,而且评价也非常正确合理。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10分)

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四、教学设计题

26【答案】

(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正确分析父亲刚正、诚实、讲信用的人物形象。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学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体悟理解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诚实、讲信用是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第1组:父亲角度 问题1: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父亲的描写,谈谈感受。问题2:概括父亲身上的高贵品质。

问题3:父亲内心“选择“与”矛盾“的核心在什么,请你设计父亲的内心独白。

理由: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组问题从父亲的角度,通过逐层提问设疑,深入文章中心,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诚信守实的做人原则,明白“道德难题”的真正内涵。

第2组:母亲角度

问题1:如何理解开头段落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读课文,解读“财富”的含义

问题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什么是“道德难题”,我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问题3:父亲解决了这个道德难题了吗?我明白了吗?请谈启示。

理由:从母亲的角度,串起全文情节脉络,让学们清晰明了把握文章重点。

第3组:“我”的角度

问题1:文中“我”的情绪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2:我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

问题3:我“释怀”了吗?明白了吗?我们家最富有的是哪个时刻?为什么

理由:从“我”的角度,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作者的内心,更能通过“第一人称”解读文本所揭示的人生哲理:诚信、信任。

(3)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理由】本文的核心是通过“道德难题”的由来以及结局,向人们揭示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从而懂得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文章反复论述的核心就是“诚实守信”。而板书设计的原则是力求简单大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这则板书正是符合这个原则,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27【答案】

(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分)

①基础知识。本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获得圆的相关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

②基本技能。学生在观察圆的特点,动手操作画圆的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③基本思想。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③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动手,增加操作体验。

(2)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简单认识圆,并理解掌握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等对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能借助圆规正确画出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到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课本55页的图片,让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车轮,花坛和水池等都是圆形的,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认识圆。

二、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对圆有个直观、明确的形象认识

(一)找一找

组织学生找一找身边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的?(二)画一画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

2、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三)折一折

1、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圆剪下了,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依次重复几次,发现有什么变化,能得到什么规律。

2、结合同学们的观察发现,教师讲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3、练习:用彩笔描画出下列圆的半径和直径。

三、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1、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何用圆规快速而准确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首先将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为半径;其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圆心;最后,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体会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下想一想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呢?车轴应该装在什么位置?

第三篇: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真题名师解析>>】(来源于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意()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关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A.公共性

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正确答案:C.顺序性

4、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正确答案: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正确答案:B.民主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A.沟通与合作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正确答案:A.肥皂水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正确答案:D.联觉

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C.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监督策略 B.复述策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B.复述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

正确答案:D.命题学习

12、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A.激情 B.共情 C.热情 D.反移情

正确答案:B.共情

1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正确答案:B.启发性原则

14、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正确答案:A.实验法

15、学生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 B.思维与创新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答案: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确答案: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17、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技术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正确答案:D.相互适应取向

18、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正确答案:A.特朗普制

19.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 B.难度、广度与深度 C.社会、儿童与学科 D.政治、经济与文化

正确答案:C.社会、儿童与学科

20、某学校开发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

正确答案:B.校本课程

二、简答题

2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正确答案:(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0分)正确答案: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三)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2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正确答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

三、材料分析题

24、材料: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10分)(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参考答案:

(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①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③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④4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25、材料: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 时候,大家闭着眼晴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

“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的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问题:

(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2)结合材料谈谈沈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0分)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

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

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

第四篇: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意()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关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A.公共性

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正确答案:C.顺序性

4、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正确答案: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正确答案:B.民主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A.沟通与合作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正确答案:A.肥皂水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正确答案:D.联觉

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C.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监督策略 B.复述策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B.复述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

正确答案:D.命题学习

12、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A.激情 B.共情 C.热情 D.反移情 正确答案:B.共情

1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正确答案:B.启发性原则

14、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正确答案:A.实验法

15、学生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 B.思维与创新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答案: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确答案: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17、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技术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正确答案:D.相互适应取向

18、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正确答案:A.特朗普制

19.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 B.难度、广度与深度 C.社会、儿童与学科 D.政治、经济与文化

正确答案:C.社会、儿童与学科

20、某学校开发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

正确答案:B.校本课程

二、简答题

2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正确答案:(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0分)正确答案: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三)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2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正确答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

三、材料分析题

24、材料: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10分)(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参考答案:(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①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③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④4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25、材料: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

时候,大家闭着眼晴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

“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的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问题:

(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2)结合材料谈谈沈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0分)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

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

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20分)(3)设计本科板书。(10分)【答案解析】(1)根据学情、教材内容、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浅水洼”“蒸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鱼对自己生命的“在乎”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2)

一、揭题读题,释题引入

1.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滩边的故事,题目叫——(课件出示)2.释题:见过浅水洼吗?(出示词卡)3.读题:再读课题。

二、自学把握生词

1.自主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然后多读几遍

2.交流难读的词语

如:甚至、蒸干、继续、在乎、叨念等(平翘舌、前后鼻、轻声等)教师指导:课件出示:甚至 shen zhi蒸干 zheng gan 学生朗读,注意翘舌音,分清前后鼻音。3.交流反馈,巩固识字

“至”,减法记忆,“到处”的“到”减去立刀旁。

三、回归课文,感悟理解 1.将词语放入课文,自读感悟。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2.师生交流: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有多不多? 明确: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3.朗读感受,指导读出小鱼的多、小鱼的可怜。

4.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四、巩固拓展

师: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太阳渐渐升高,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了。有的小鱼已经喘不过气来,有的小鱼快死了…,.…如果你就是浅水洼里的这条小鱼,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师随机评价。(3)板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捡

小男孩 小鱼 得救 扔

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学生从算数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过程。(8分)(2)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分)【参考解析】

(1)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飞跃。算术思维着重的是利用数量计算求出笞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情境性、特殊性、计算性的特点,甚至是直观的。而代数思维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思维,它的要点是发现关系和结构,以及明确这些关系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代数思维的运算过程是结构性的,侧重的是关系的符号化及其运算,是无法依赖直观的。结构化、符号化抽象化及概括化是代数思维的特点。“用字母表示数”,既用字母表示出了数,又准确地表示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数”的引出莫定了积极而充分的情感基础。这个过程既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由原有的算术思维水平不断向代数思维水平迈进的过程。从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把握好符号意识。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

公式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优越性,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运用简单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

(3)教学过程

一、经验导入

1.出示扑克牌,说说其中的A、J、Q、K所表示的值。

2.揭示课题:扑克牌中的这几个字母分别表示几个确定的数,字母可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理由】游戏开式能引起学生的内容学习动机,并且用字母表达数字的基本形式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新授环节

二、1.提出可题,小组讨论。

根据小红爸爸比小红大30岁,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表达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填

写表格。

小红的年龄爸爸的年龄 1 31 2 32 3 33 4 24 ……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小红和爸爸年龄的数量关系:方案一: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方案二:用一个字母来替代小红的年龄a,a+30表示小红爸爸的年龄。

教师提问:用不同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哪个更合理,更简洁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小红的年龄的变化的,但是爸爸比小红大30岁是不变的,所以可以用字母表示爸爸的年龄

【设计理由】以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可题切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引向抽象概况。

2.感受实际应用

教师提问: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字吗?表示200可以吗? 教师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得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理由】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结合年龄问题感受用字母

示数时需要符合实际情况。

三、巩固练习如果用a表示同学们的你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你们爸爸妈妈的年龄,写好之后同桌交流汇报。

【设计理由】学生在巩固练习环节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四、回顾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课大家掌握了什么? 学生总结出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还有日常生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回家朗诵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如果继绩编大家试一试,用字母表达规律。

【设计理由】寓教于乐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8、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简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式的基础。(10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规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

(1)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确切的掌握各个国家如:中国,英国,新加坡,泰国,日本庆祝儿童节的具体日期有所不同, 获得大意和具体信息,并根据听到和读到的文章信息完成课后的判断对错和其他教师设置的问题如问答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水平,培养正确的听力和阅读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图片,回答教师问题,两两合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各个国家儿童节的不同日期和不同庆祝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庆祝儿童节的视频,视频中小猪佩奇和乔治正在和朋友们庆祝自己的节日-儿童节。并提问同学喜欢儿童节码? do you like Chi1dren’Day and why?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同学观看文中配图猜测文章主要讨论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讨论欲望,为接下来的阅读和听力材料介绍背景信息,顺利导入新课。

新授

学生听 isten and read的主要内容,回答可题: Is Children Day on the same day around the wor1d?找同学回答问题来检测导入中根据图片猜测文章大意是否正确并及时给与反馈和激励性评价。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五个部分并完成 Ture or Fa1se,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检测学生是否通过阅读找寻到了具体题目对应信息,过程中教师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寻国家关键词的方式快速找出正确笞案。

学生再次听录音,熟悉文章内容了解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日期庆祝儿童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泛听主旨的能力提高听的技能和阅读细节內容的阅读策略,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

(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火车开啦》,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第一第二句为完全重复,第三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最后一个乐句现在大调式主和弦上分解进行,而后级进下行至c大调主音。(2)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描述火车的音乐形缘象,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情绪。

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

3.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曲。知道歌曲中采用了重复的手法。(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师:你]坐过火车吗?(坐过)那你们体验或观察过火车的启动过程吗?请你们想一想,火车要出站时的情景(鸣笛、启动、奔跑、飞驰)师:请你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设计火车出站的过程,可以用任何的图形和符号,然后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总结:老师把你们的设计总结一下 x-|x-| Wu wu xx |x X | Hong long hong long XX XX |XX XX | kachakacha kacha kacha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读节奏,模仿火车的声音

二、节奏练习

汽笛—wu—单手握拳向下拉动,二分音符

大轮子—honglong——双手同向90度角摆动,四分音符。小轮子—kachakacha—双手连续摆动,八分音符。

配合歌曲伴奏,在每个声部中挑选带领部分学生走出座位模仿火车开动。理由:通过模仿火车的叫声“ wu wuwu”,做师生合作游戏式的发声练习。感受歌唱时的状态和腹部气息的支持。

三、师生配合,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

师:我们走了这么久,火车开到了哪儿呢?噢,原来是美丽的欧洲国家一一匈牙利(大屏出示有关匈牙利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欧洲国家)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列车广播站特地送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快来听一听!(放范唱录音)

2、简介歌曲,揭示课题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谁来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回答,师揭示课题并小结:这是一首匈牙利儿歌,表达了活泼、欢快的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再听范唱,师生边听边拍手感受四二拍节奏特点(用前面三种节奏给歌曲伴奏)

4、按节秦读歌词。(注意提示学生第一句和第二句歌词的区别,第一句有四个喀嚓,第二句只有两个喀嚓

5、师范唱:老师是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呢?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活泼而又弹性的声音和情绪表达。

6、师生接唱,练习歌曲。

四、巩固歌曲,游戏拓展

1、布置游戏

师:歌曲学会学会了,接下来,我们该开着火车去欣赏匈牙利美丽的风景了,为了安全,这列火车由老师来开,有星星车票的同学(在课堂中为激励学生发放的红星)优先乘坐,谁想上来赶紧出示你的车票吧!(组成一列小火车)这一路我们要经过高高的山洞、长长的的大桥(师带领“小火车”尝试穿越,边走边提示其他学生扮演山洞和大桥)。

2、师生开火车游戏,大家共同唱歌曲进行游戏。

3、拓展渗透德育。(一轮游戏之后),师:接下来你想开着火车去哪儿呢?学生发言:去北京天安门、去给老师送礼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并抒发情感

五、游戏结束,课堂小结: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同学们,你们觉得呢?让我们开着火车返回我们可爱的家乡吧!同学们,再见!(学生跟着音乐,排队开火车走出教室)30.请认真阅续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拍按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冋左前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身,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后侧继续卖加速前进。

(1)简要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1)重点: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难点:按拍球的部位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解析】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变向运球的用处,80%同学初步掌握变向运球动作要领,20%同学能够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练习形式 1.集体模仿练习

教师将动作分为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两个环节,带领学生模仿练习。队形组织:体操队形 目的:感知动作结构 2.分组练习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正,交换练习。队开组织:两人相距5米练习目的:培养团结和纠正错误 3.加大难度分组练习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正,交换练习。队开组织:两人相距10米练习目的:巩固所学内容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中国画有哪几大画科?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解析】

(1)中国画分科:人物、山水、花鸟;表现形式: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彩墨画特点,能够采用丝毛法、散锋干擦法、绒毛法等技法,结合概括、夸张等手法,大胆用墨色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欣赏创作等活动,学生掌握绘画步骤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发展了造型表现能力与观察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动物的脸》创作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并养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画作欣赏”学习内容新授活动及理由: 对比欣赏,学习创作手法

PPT展示黄胄国画作品《花猫》与现实生活中花猫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a.作品采用什么绘画形式表现花猫的? b.作品中的花猫与现实中的花猫有什么不同?突出了花猫的哪些部分?对创作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品《花猫》比照片中的猫更有精神,突出表现了花猫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长长的胡须,这样以夸张的手法进行表现,能使欣赏着对猫的典型特征看得清,记得牢。

设计意图:将现实中的花猫与艺术家作品《花猫》进行对比,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彩墨表现动物脸时需采用概括、夸张等手法,作品才会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意味。

二、作品欣赏,学习表现技法

1.再次欣赏黄胄《猫头鹰》、《花猫》等彩墨动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a.作品中的墨色有着怎样的变化? b.画家是如何用笔表现丰富效果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中国画创作中,墨与水不同比例的调和可以产生焦、浓重、淡、清等丰富的效果。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与侧缝相结合,表现出生动的动物开缘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步骤欣赏画作细部,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丰富效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了解根据动物不同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用笔、用墨方法,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欣赏分析“猫脸画法”步骤图,师生共同探讨猫脸的画法步骤:第一步:用淡墨勾勒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第二步: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第三部: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进行示范体验。教师画出脸型及五官,学生用淡墨上色

设计意图:欣赏与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动物脸部的绘画步骤,示范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猴子、狮子、小狗的脸部创作,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索: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动物的皮毛及毛发? 学生小组展示后教师总结:出了千笔散锋皴擦法,还可以采用丝毛法、绒毛法、散锋中锋破笔法等等,浓淡墨、王湿笔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动物的花纹及毛发。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创作思路彻底打开,积极主动探索多种多样的表现技法,丰富画面效果,使课堂的学习不局限于教材,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力。

第五篇: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国考笔试真题估分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A、推动社会发展 B、增强人的体质 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

答案 :D 【 解析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同。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教育 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国教育家沛西 · 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 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答案 :B 【 解析 】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 于动物的生存本能。、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描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 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A 叙事型 B 讨论型 C 表演型 D 体验型

答案 :A 【 解析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 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开展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以及个别教育工作。班会主要包括班级例会和主题班 会两大类。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班会 活动形式。在主题班会的类型里,从活动类型看,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1)体验型;(2)讨论型;(3)表演型;(4)叙事型;(5)综合型。其中,叙事 型是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调动大家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大家的共鸣。A 项正确。、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B、国家政策稳定的需求 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求 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

答案 :D 【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说包括神话起源说、生 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其中劳动起源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 基础的学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从猿到人、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变过程也是教育逐渐产生的过程。劳动形成了人和社会,从而 也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延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人和社会的延续发展,在 劳动中,个体每一种动作、方法的改进都必须在群体中广泛传播.使个体的知识、经验变为人类的经验,世代相传。同时,为了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协调,人 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遵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验、习俗、礼仪和 传统等。这些都是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保存、传递和积累。所有这些在客 观上就需要有教育,而保存、传递和积累的手段,主要是劳动中创造的工具和语 言,这便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条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C、道德信念的培养 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疾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源 B、救治传染病人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 C 【解析】传染病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要素。针 对这三个要素,控制传染病有三个基本方法: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其中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数据,最可靠 的信息来源是()。A 教育论文 B 教育年鉴 C 教育辞书 D 教育著作 答案 : B 【 解析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事物运动、发展状况 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 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 版、功能齐全的特点。因此,教育年鉴是最权威的、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故正确 答案为 B。

8.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的给自己点了个 赞。这种情感属于()。A 美感 B 道德感 C 理智感 D 责任感

答案 :C C 【 解析 】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 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情感分为:(1)道德 感;(2)理智感;(3)美感。其中,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 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的欣欣解决了困惑已久的 数学难题,心理高兴,属于理智感。C 项正确。

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 ,6-12 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 勤奋感 B 主动感 C 自主感 D 自我同一感

答案 :A A 【 解析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 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 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 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1)婴儿期(0—1.5 岁);(2)儿童早期(1.5—3 岁);(3)学前期(3—

6、7 岁);(4)学龄期(6—12 岁);(5)青年期(12—18 岁);(6)成年早期(18—30 岁);(7)成年中期(30 —60 岁);(8)成年晚期(60 岁以后)。其中,6——12 岁处于学龄期的儿童 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A 项正确。

10.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 ; 三年级 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了他的思维 已经进入了()。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C C 【 解析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 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 的积极影响。关于认知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包括:(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题干中的 小军在幼儿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妈妈,说明小军当时处于前运算阶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玩具汽车,以为妈妈也喜欢玩具汽车;但当小明三 年级的时候,大约为 8—10 岁,此时期会以妈妈的角度思考问题,出现了去自我 中心,说明小军已经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变。C 项正确。

11.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考题太难。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 于()。

A 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B 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C 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D 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答案 :C C 【 解析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 价。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2)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3)可控制归 因与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其中任务的难易程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题干中小丽把考试不理想归 因于试题太难,属于归因于任务的难易程度,因此,C 项正确。12.在下列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A 强化法 B 暂时隔离法 C 系统脱敏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答案:D D 【解析】我国中小学常用矫正学生行为疗法包括:(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暂时隔离法;(7)自我控 制法;(8)惩罚法。(9)系统脱敏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由艾利斯提出,他认为 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 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即人的行为的 ABC 理论,属于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不 属于矫正学生行为的常用疗法。D 项正确。

13.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教学思想的著作是()。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答案 :B B 【 解析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关于教学的方法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为:不到 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 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B 项正确。

14.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王老师直接批评了聪明外向但

不认真思考的小明,对内向胆小的小红则耐心启发。她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 启发创造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势利导原则

答案 :B B 【 解析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 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 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题干中王老师针对小明 和小红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不同的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B 项正确。15.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依据()。A 教学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模式 D 考试成绩

答案 :B B 【 解析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 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标准对小学教 学质量进行评价。B 项正确。

16.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A 层次性 B 等量性

。C 等价性 D 主次性

答案 :C C 【 解析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 选修课程。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侧重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而选 修课注意拓展学科视野,两者差异互补,相辅相成。C 项正确。

17.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内容,这种课程属于()。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合并课程

答案 :B B 【 解析 】相关课程:亦称“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 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如语言与历史,历史与 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既保持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又 在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确定了相关科目的联系点,使各科教材之间保 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 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

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如有的 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把物理、化学生态、生理、实用 技术综合成“综合自然科学”。

18.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 “ 学习进步奖 ”。这种评价属于()。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答案 :C C 【 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 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题干中老师将小明期中和期末 的成绩进行比较来评价学习情况,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C 项正确。

19.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分 组讨论,合作探究。这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称为()。A 在线课堂 B 网络课堂 C 虚拟课堂 D 翻转课堂

答案:D D 【解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 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题干中学生课 前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课上与老师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属于翻转课堂的教 学组织模式。D 项正确。

20.“ 同学们,每到春天校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花儿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 的颜色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下面这一课。” ”

张老师所运用的导课方 式属于()。A 设疑导入 B 温故导入 C 释题导入 D 故事导入

【答案】A 【 解析 】设疑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 维,引出信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题目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入新课,属于设疑 导入。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 0 10 分,共 0 30 分)21.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的能力。【参考答案】

(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抹杀学生的兴趣 和爱好。

(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 丰富学生的表象。

(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创设合适的想象情境。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例如,语文教学中的分角色朗 读、表演、给故事编结尾,自然学科中确切地运用比喻,绘画中的自由创作等,都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22.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参考答案】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

(1)双轨制。以欧洲国家为代表,把学校分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为资 产阶级子女设立的由小学到大学的普通学校,另一轨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由小 学到中等职业学校。该类型学制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2)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由小学一直到大 学,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 及,但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3)分支制。以前苏联为代表,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教育,到中等教育阶 段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也被称为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4)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提出了 “ 终身学习” 的基本理念,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世纪 60 年代,法国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包括各个年龄阶段 和各种方式的教育。《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教 育理念主要是说,身为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 0 20 分,共 共 0 40 分)读材

料,并回答问题。24、材料

小辉个子矮小,家境又不好,常常受到同学们歧视,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对同学们 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王老师只好另辟蹊径。小辉生日的早晨,同 学们走进教室,惊讶地发现小辉的课桌上有一个漂亮的盒子,上面写着“天使的 礼物”。小辉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惊喜地看到一个生日蛋糕。在同学们“生日 快乐”的歌声中,他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蛋糕。同学们边吃蛋糕边猜测这位 送礼物的“天使”是谁?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王老师说道:“天 使代表着圣洁、善良,专门为人们传播真、善、美。她是不愿意披露自己姓名的,但她确实生活在我们中间。小辉是咱班第一个收到天使礼物的人,我相信天使不 但会把爱带给小辉,也会带给别的同学。而我们每一个同学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天 使,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需要温暖的人。从那以后,班里“天使的礼物” 经常 出现,同学间都能够互相关心、平等相处。问题:

(1 1)请对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进行评析(0 10 分)

(2 2)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0 10 分)【参考答案】

(1)材料中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值得肯定,很好的践行了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将班主任的力量履行到了实处。①王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符合新课改理念中的教师观。新课改的教师观表明

阅教师要做学生的促进者。材料中,王老师面对班级同学之间对于小辉的歧视,采 用“另辟蹊径”的活动,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互相关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 实现了品德成长。

②王老师的活动设计符合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的角色。材料 中,王老师发现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于是积极采取措施,利用这一活动,很好的协调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③王老师的这一活动符合德育过程基本规律中利用多种开端对学生知情意 行培养提高的过程规律。材料中,王老师针对有同学歧视小辉的现象,并没有一 味的进行说教,而是利用道德情感这一切入口,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浓 浓情意。从而实现了学生品德的提升和班级良好氛围的建设。

④王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材料中,面对同学之间 关系的不和谐这一复杂情境,王老师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创造性的利用“天使的 礼物”这一活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⑤上述四点皆说明了王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 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仅维护了小辉的尊严,也让全班学生受到了 教育。总之,王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学习。

(2)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达到这一目 的,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只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情况,才能使班主任 很好的把握学生,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②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并践行活动民主的原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 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感染学生;

③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利用班级舆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 班风;

④利用主题班会。通过相关的主题班会,使学生们认识到班级氛围的重要性; ⑤通过班级活动,营造和谐班级。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 在活动中切身感受班集体的魅力。

⑥培养学生自信心,利用“期望效应”激励学生进步;艺术批评,在进行必 要批评时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

25、材料:

肖老师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他问同学们:“大 家喜欢用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热烈,黄色代表富贵、权 力,蓝色代表大海、和平,绿色代表希望、生命…… ”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 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您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么 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打‘x’ ?” “不喜欢!”从那以后,肖老师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而且不用“x”,改用“?”和批语。这一“绿 色批改”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他批改的作业,不仅纠错能力得 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问题:

(1 1)请对肖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0 10 分)(2 2)谈谈教师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0 10 分)【参考答案】

(1)材料中肖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他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这 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①肖老师的做法符合了教育观中的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和关 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老师针对批改作业这一主题,与同学展开讨论,鼓励 大家发表意见。同时询问大家喜欢的颜色,这都是关注人的一种体现。②肖老师的做法符合了学生观中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的意志 为转移。材料中的肖老师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以后用绿色的笔批改作业,用“?” 代替“×”。这都是尊重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③肖老师的做法符合了教师观中对学生要尊重、赞赏。材料中肖老师在教学 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鼓励为主,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批改作业。④利用充满希望的绿色来批改作业,用“?”代替“×”体现了新课改所要 求的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种方式很利于学生的发展。总之,肖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2)批改作业是老师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批改要及时,在下一节上课前必须批阅好。②批改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完成,不得由学生代批。③批改要认真,不可错批。

④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要有适当的评语,以鼓励为主。

⑤批改作业后要及时讲评、辅导,纠正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设计(本题有 6 6 小题,任选 1 1 小题作答, , 多答只按第 1 1 小题 几分,0 40 分。考生可按照所学方向,选择做答。6 26 位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8 28 为英语,9 19 为音乐,0 30 为体育,1 31 为美术。26、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识字(6)((论述题)))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请拟定教学目标。(10 分)(2)分析“饥”“贫” 二字的构字特点。(10 分)

(3)分析学生写 “暖” 字时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并设计完整的写字 指导过程。(20 分)(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认“恨”、“漠”等九个生字,会写“丑”、“饥” 等八个生字,会读“冷漠”等十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的基本意思。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以读促悟的过程,提升运用反义词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朗读的过程,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培养 关爱他人的情感。(2)构字特点

①“饥”字。饥是左右结构形声字,其中饥左边饣字旁,古意是食,右边是 几。所以左边是形,右边是声,从形到声。

②“贫”字。贫是上下结构形声字,上面分是声,下面贝古意是贝壳,贝壳 是钱。所以也是形声字

(3)学生写“暖”字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错误:

①偏旁部首写错,可能会写成“目”字旁。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暖”字的字 意与“日”字旁的关系;

②右半部分写错,可能会写成“爱”。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细节的笔画没有 掌握。写字指导过程: ①齐读生字。

老师先让同学们齐读“暖”字,然后老师说“大家读得都非常准,那大家还想不 想更进一步和这个字成为好朋友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他” ②认识字的结构 老师通过语言引导大家分析字的机构。

师:“大家一起来开动眼力,看一看,这个暖字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啊?” 得到大家左右结构的回应后,进一步提示同学们,偏旁部首是比较窄的,而右半 边是比较宽的。同时通过在田字格中的板书,让大家有直观的认识。③认识字的部首及笔画

老师通过字意的解释,进一步认识暖字。师:“大家想一想,什么时候你会觉得 暖和啊?”在得到大家各种回答之后,引导大家认识到太阳晒会感到暖和,从而 让大家加深对于“日”字旁的认识。

接着,找两位同学上讲台,其中一个同学抄写暖字右半部分,另一位同学书写学 过的“爱”字,然后让全班一起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总结出暖字的笔画。④书空笔顺

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写,然后带领大家书空暖字。、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论述题)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对应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10 分)(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请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 分)(1)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对应的 一般是直观图标,并以此孕附函数思想。材料中要求小学生掌握如何根据 图中连线的提示找准动物的相互对应。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教师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在钻研教材时,挖掘教材渗透的教学思想。2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 3 在小节复习中突出数学思想方法(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对应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学会两个数之间 的对比,为学习下一节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将图中动物的对应能自主运用对应思想区分不 同数值间的大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提升自身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理解 事物之间对应的思想关系。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对应的乐趣,培养分析能力。(3)答案略。、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图片暂无。((论述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 分)答案 暂无。、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论述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该歌曲的特点。(10 分)(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唱该歌曲,请拟定教学目标。(10 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综合该歌曲的学习,设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参考答案】

(1)通俗简练、赋予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 拍,五

声宫调式。前奏明快活泼,最后一句平稳流畅。(2)知识与技能:学习用轻而又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学习运用 xx/xx/xx x xx x/的节奏进行创编活动。

过程与方法:在听赏、演唱、表现、创编等活动中游戏性的感受音乐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唱歌、创编等活动的快乐,增进对动物的关爱意识。30(材料))请认真阅读

料,并

答。

动作方法:向前运球时,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 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前行,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 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论述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行进间运球” 的教学重点、难点。(10 分)(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请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20 分)【参考答案】 略。

3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画自己。。说一说、想一想:

1.说一说,你的脸型像什么形状、五官有哪些特点?也可以请同学来补充。2.你想突出自己的哪个特点,你打算怎样画?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1)什么是肖像画?肖像画要着重表现什么?什么是自画像?(0 10 分)(2 2)。试。拟定教学目标。(0 10 分)

(3 3)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0 20 分)【参考答案】

(1)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全 身像、群像等。

自画像是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2)略。

(3)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自己的外型、性格等特征。过程与方法: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夸自己、畅想未来,培养爱自己的情感,从而培 养自信心及理想教育。

下载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