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教育小故事
感动你我他——教学中的小故事
新场学校
王晓龙
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各方面的影响下,教师的职业又变得举足轻重。育人是一项说起来容易而作起来难的事,作为教师可谓:如履薄冰。在平凡的工作中,我们每每有欢喜,有忧伤,甚至愤怒。回头看看,自己的教育历程中还有一些惶恐……
美国哲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的更加需要。”作为小学生更是如此。在教育他们时,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帮助。但有时候我们被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蒙蔽了双眼,看到的都是缺点,对他们左也是挑剔,右也是挑剔,少了关心和呵护。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件小事。
我班有一个叫龙坤的孩子,皮肤白白的、一脸的天真可爱,如果你不谈到他的学习,他在你的心里一定是个乖孩子。刚入学的时候他的表现就很有点糟糕。但他就是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听讲,经常走神,还搞小动作,不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是个比较贪玩好耍的学生。对于他的错误,有时我会对他发脾气。事后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我尝试改变以前的教育方法,课堂上,我总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然后再加以表扬,给予鼓励。课后我利用晨检、早辅等走到他身边给他讲讲、范读,有时候摸摸他的头,消除他对老师的恐惧;还鼓励他要多大胆的读,错了没关系;让班上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他;就这样,最近我发现这孩子慢慢的转变了:第一次他上课主动地举手了,作业较以前认真了。学习上他变得主动了。我想只要坚持下去,他一定会进步的。
他的变化让我认真地反思了我自己,班级像他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一味的简单粗暴,只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使他对自己,对老师,甚至对社会产生负面的观点,认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从而自暴自弃。回想过去,我们在“严是爱,松是害”的高标准下,自觉不自觉地伤害了多少学生,我不禁很惶恐。今天我很感谢他,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学生,也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做教师要学会用心、用爱去浇灌自己的学生,充分表扬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
我们教育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潜能。学生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的人不断 “加油”声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勇敢的、充满信心的站起来,继续向前拼搏。
第二篇:爱心小故事
点滴之爱,暖人心
金山小学:周登俊
参加工作14年的我做了12年的班主任。提起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因为每带一个班、结识一个班的孩子我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去教给他们知识,温暖她们的心灵。
记得初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到了一所偏远的村小接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的班级。走进教室,望着那一双双纯净、充满了求知欲望的眼睛我便下决心要教好这些孩子。初为人师的我甚至不懂得教学常规。但我用一腔的热情来弥补专业知识的缺失。语文课上,我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在黑板上画上田字格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耐心的纠正着孩子们不正确的写姿、坐姿,与孩子们一起编排课本剧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提高口语表达及表现力。班中那个胖胖的男孩周龙站在窗台上扮演《狐狸与乌鸦》中的乌鸦,有些大舌头的小女孩王冬头上围着条红领巾扮演《下雨了》中的小白兔,小机灵鬼张明扮演《狼和小羊》中的大灰狼.....一个个生气勃勃的孩子的形象至今还清晰的浮现在脑海中。数学课上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新知,一起去发现问题。学习比多比少应用题时、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学习除法的认识......我不知道剪了多少个苹果、圆形、三角形......也不知道制作多少长方体、正方体......只记得那时孩子们最喜欢上我的数学、语文课。如果哪位专科老师有事不能来上课,便兴奋的让我和他们一起上语文、上数学。作为老师受到孩子们如此的爱戴我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下课,我和孩子们一起丢手绢、跳大绳......家访时很多家长提出了他们的担忧:孩子说这个老师可好了,讲课有意思,上课回答错了老师也不说,做题错了老师也不打,下课还和我们一起玩......家长说:“孩子不怕你,能行么?”我说:“咱们慢慢看吧!”一个学期我班的成绩由我接手时的年段第十(倒数第二)上升到第五,第二个学期又上升到正数第二。事实胜于雄辩孩子们学习兴趣有了,成绩提高了,能力形成了,我也得到了家长及校领导的认可。
回首往事,至今心有感动,同时也心有惭愧。感动于自己参加工作时的热情,惭愧于天长日久后的我教学经验丰富了,然而却没有了最初的热情。虽然我依然钟爱我的教育事业,但是我现在所教的孩子们却不像初参加工作时所教的孩子那么喜欢我了,这当然缘于我对他们的态度——因为职业而职业了。没有热情的心自然换不来有热情的感动。再次提到爱生这个话题,我反思自己,要追回往日的热情,将真情投入到孩子身上,让幸福感永远存在。
第三篇:爱心小故事
爱心小故事
用关爱点亮孩子的心
乌龙泉矿学校 谭国妍
2011年2月份,我接任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那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红歌比赛,我早早来到学校,给女生化装打扮,发现一个男生雪白的短袖里露出条纹的长袖,特别打眼。我要他脱掉里面那件衣服,可不管我怎么做工作,他就是不愿意,而且眼泪汪汪的。平时挺听话的孩子这是怎么了?
等我走到他跟前,把长袖挽起一看,心里像是刀割一样。他整个手臂的皮肤都变了样,严重烧伤,因没有得到及时医治,根本无法恢复常人光滑的皮肤。怎么会这样?可怜的孩子。
没过多久,我和几个科任老师跟这个男孩一起去他家进行家访,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那孩子敲门,我们在门外等了好长时间,门才打开。他母亲瘦瘦的,脸色苍白,手扶着门,一双眼睛竟然是什么也看不见的。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难怪这孩子的衣服总是洗不干净,破了也没人补。进了门,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房顶的席子悬在半空中。
这个学生的父母是云南人,家里有四个孩子,家里的收入来源全靠父亲在本地打工挣的钱,孩子的生活则由母亲负责,而这对于一个盲人是何等艰难。这个孩子成绩不好,不爱说话,从不敢正眼看人,很少看他露出笑容,更谈上不自信了。
了解到这种情况,我主动与他接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我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发掘他的闪光点:他乒乓球打得好,我就在班上举行乒乓比赛,他成了班上的乒乓之星;他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我及时表扬。在课堂上对他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回答老师的问题,当他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他以鼓励,帮他树立信心,唤起他主动学习的劲头和对未来的希望。
我送他衣服和鞋子,生病时更是主动关心,尽量给他温暖和安慰。我私下里向班上其他同学介绍他的情况,要求同学们与我一起关心他,帮助他。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我会事先把水、零食和水果为他准备好。学校组织去汉阳动物
园春游,我替他出门票钱和车费,为他准备干粮。矿小的领导和师生们也都给予他精神上支持和经济上的资助,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同学们挚诚的爱。天长日久,他积压在心头的痛苦渐渐消散,他变得开朗了,爱学习了,也开始主动关心集体,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师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的那盏烛光,指引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我愿用世间最美的语言——爱,来浇灌我心爱的花朵们。
第四篇:爱心小故事
[爱心小故事]
深圳是座美丽的城市,往往有一些人在默默地、不求回报地奉献出自己的爱,爱心小故事。
一、不求回报
高正荣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个五星级义工,到了四十一岁还无存款没房子未成家,他把时间、金钱、精力无偿奉献给几十位走到生命尽头的不幸者。1995年,怀着对大山外边世界的无限憧憬,高正荣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深圳。他先后当过木工、安装工、送货员和保安员。艰苦的打工生活没有改变高正荣爱学习爱看书的习惯,更没有改变他乐于助人的习惯,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给一些文化程度低的工友补习文化,还掏钱给他们买书。2001年,高正荣被宝安青少年活动中心聘为课外辅导员,当起了几个孩子的校外辅导教师。尽管每月的收入不足两千元,但却使他有了大量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开始考虑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2001年3月中旬的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位重病患者急需rh阴性血救命,便毫不犹豫地从宝安驱车赶到深圳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高正荣捐完血后看着血站送给他贺卡上的这句话,心头洋溢起一种特别的快乐:“我献出的鲜血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荣感走出血站大门时,他看到几十名身穿红马甲的深圳义工赶来献血,小学生作文《爱心小故事》。那一刻,他终于知道,在深圳有着一个以奉献爱心为己任的爱心团队。第二天上午,他就来到深圳义工联报了名,成为深圳的第4566号义工。
他就这样无私地奉献,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快乐,他牺牲得太多。但他无怨无悔,迈着大步,义无反顾地往前走。这就是高正荣,一名普通的深圳五星级义工。
二、无私奉献
接下来是一个大家都认识的五星级义——丛飞,截止目前,他已经资助了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现在,他受到了深圳市民的敬仰,由于资助孩子散光了家财,人们纷纷为他捐款,医院也决定免收治疗费。丛飞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他们就这样无私地奉献,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快乐,他们牺牲得太多,但他们无怨无悔。这就是高正荣和丛飞,两名普通的深圳五星级义工,他们不求回报地奉献出了自己的爱„„
第五篇:爱心小故事
人间处处有真情,我相信,你呢?爱心,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总能给人雪中送炭的温暖与感动;爱心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总能给人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故事之一:美丽的谎言
我有一位朋友,是推销员,经常外出。当我去他家小坐时,不巧他因公外出已走了5天。他母亲告诉我,再过8天他才能回来,等他回来后就给我捎个口信。
不料,又过了5天,邻居捎来信,说朋友已回来。我匆匆赶到他家。一阵寒暄过后,我笑着问道:“大妈说一再待8天才回来,怎么提前3天回来了?”
朋友笑了,说:“你不知道,我妈上了年纪,她一生就我这么个儿子,我每次出门,她就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半夜里起来,到路口去接我------为了使老人安心过日子,我每次外出,估计能10天办完的事,我就给她说13天回来,这样能留些余地。提前回来,自然会给老人一个惊喜。”
爱心感悟:为了让母亲减少对儿子的牵挂,我们可以撒谎;为了隐瞒一个病人病危的实情,我们可以撒谎。美丽的谎言是为了爱,是为了不舍的情。它使爱加深加浓,它延续不老的生命,它使我们明白爱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故事之二:渗进灵魂的影响
我老家有个女人患了不治之症。
一天,她在病榻前对丈夫说:“如果我走了,请你在这3个月内,千万不要让儿子知道。”
因为再过3个月,寄住在校的儿子就要参加高考。
次日,她在病榻上安详地永别了人世。丈夫依照她的话,非常成功地瞒住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三个月后,儿子参加高考,而且榜上有名。
4年后,大学毕业的他分到我现在的工作单位,又一年,他被领导提升,顺利地调进了办公室。
一个新来的大学生私下问他:“为什么从领导到员工都认为你很优秀呢?”他回答:“别的方面,我同大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我有困难时,很少去麻烦领导和同事们,但别人有了困难,只要我知道,我就尽心尽力去帮助。”
“这样做,你不觉得吃亏吗?”人家又问。他摇摇头,说:“我母亲临终时,还为我的前途着想。我高考时,母亲已下葬3个月了,可我一点都不知道。因为我母亲临终前嘱咐了家人,为我瞒住了这个消息。”
一个母亲的影响,会渗进儿子的灵魂,影响他的一生。
爱心感悟: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行,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直接渗透到孩子的心灵当中。母亲除了付出身体的劳累之外,还付出沉重的精神劳累。当母亲的年轻美丽变为苍老时,所有的皱纹都刻写了对子女爱的故事,我们应该读懂这些故事。
故事之三:白头儿女
中秋节前,我去邮局发信,坐在我旁边的老人向我借笔填写汇款单,老人头发花白,年纪六十多岁。看到他在汇款单上写下1000元,我猜想,他可能是给正在外边上学的儿女汇款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填完汇款单后,又在附言栏中端端正正地写道:“祝父亲、母亲中秋节快乐!”原来他是在给父母汇款,我先是一阵惊异:这老者竟然还惦记着他的父母亲,还有一阵感动:老人这年纪已经是儿孙满堂的人,也是被儿孙所孝敬的年纪,却仍然不忘尽儿女之孝!
当老人把钢笔还给我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眶里竟然湿润了,那神情,完全像是一个想家的孩子。莫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只要有父母健在,无论多大的年纪,他仍然是一个孩子?
走出邮局,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是啊,当一个人在青年、壮年时期先是执著地追求着一份自己的爱情和事业;而到中年时,又为自己的家庭、儿女的生活、学习、工作不停地劳苦奔波,等到人生之秋时,可能会想起自己多年来对父母的一份最不应该的疏淡。而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已经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试想,若人到花甲、近古稀的年纪,仍有机会在节日的时候,恭恭敬敬地说上一声“父亲、母亲节日快乐!”那是怎样的一种美满人生!
爱心感悟:我们都有孝心,只是我们在少年、青少年时期还很少能尽到孝心。我们的成长大都是在父母的翅膀之下的,孝心被慈爱所包裹。其实,孝心常在。我们长大成人时,这种 爱的孝心应该体会更深。我们为自己奔波,我们为儿女的学习工作奔波,我们更应该为孝心奔波。
故事之四:爱心项链
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
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爱心感悟:爱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传。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都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世界上一条最珍贵的无价项链!
伯俞怜母
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他的母亲在他犯错时,总是严厉地教导他,有时还会打他。待他长大成人后,当他犯错时,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
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要哭?”伯俞回答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所以,父母为了抚育孩子,为了孩子茁壮地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华消逝,日渐衰老。为人子者,更当孝养父母。
卧冰求鲤
晋朝的时候,有个孝子名叫王祥。他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视他为眼中钉。后来,后母也生了一个男孩,就是王祥的弟弟王览。从此,后母对王祥更是百般刁难。对一个小孩来说,如此的际遇是非常不幸的。然而,王祥并没有任何抱怨,反而常常想着如何做才能令后母欢喜。
有一天冰天雪地,后母病了想要吃鲤鱼,整个河都已经结冰了,如何会有鱼出现!王祥到了河边无可奈何,就呼唤着母亲,赤背卧在冰上,希望能出现奇迹。由于他这份至诚的孝心,冰裂开了,跳出两条鲤鱼,让他能孝敬后母。这真是孝感天地,至诚感通!
王祥不只是在小时候受后母的虐待,长大成家之后,后母对他们依然是百般刁难。但是他的弟弟王览对兄长很尊敬,每次母亲惩罚哥哥时,弟弟就会来从旁解围。
王祥的道德和学问日渐提升,名声也愈来愈好。后母随之起了害王祥的念头,在酒中下了毒给王祥喝。结果他的弟弟发现了,在情急之下,冲过去把毒酒夺过来,当场要喝下去,想替哥哥去死。后母看到这一幕,立刻把毒酒打翻,感到非常羞愧。因为她时时想置王祥于死地,而她的亲生儿子却宁愿为兄长而死。兄弟之情感化了后母,后母和这两兄弟抱在一起痛哭。所以,唯有德行和真诚,才能转变人生的恶缘。
以后,王祥跟王览都在朝廷做了官。有位大官就送了一把传家宝剑给王祥,并告诉他,拥有这把宝剑的人,子孙一定会非常地发达荣显。王祥立即把宝剑送给弟弟。史书上记载,王祥和王览的后代九世都为公卿,就是做大官的。所谓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拾椹供亲 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去采桑椹,他拿了两个篮子,一个装黑色或紫色的,另外一个装比较红色的。为什么要分成两个篮子?因为比较熟的桑椹是黑色、紫色的,还不是很熟的是红色。蔡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强盗。
强盗们也很纳闷,把他抓起来,就问他:“你为什么采桑椹要分两边?”他说:“因为熟的比较甜,是留给我母亲吃的;这边不太熟的,是留给自己吃的。”
强盗们听了很受感动,就把他放了。强盗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为何会把他放了?因为蔡顺的孝心唤醒了他们的孝心。所以,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有好的德行,再恶的人也会被感化。我们面对恶人的时候,要不要去责骂他?不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做好,来影响他,影响社会。
强盗们因为很感动,就把一些米和一些东西送给蔡顺,让他拿这些东西奉养母亲。然而,蔡顺并没有拿。假如他拿回去才放到家里,突然官府里的官员来了。进门一看:张三家的米为什么在你家?李四家的菜为什么在你家?此是人赃俱获,百口莫辩。
所以,要拿任何人的东西,一定要先思考物品的来路是否清楚!孔夫子说“君子有九思”,就是君子有九个方面要时时观照,时时反思。这九思当中就提到“见得思义”。我们要获得任何一样东西,首先就要考虑到它的来路是否符合道义。假如与道义相违背,就绝对不能动用。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跟孩子们每讲一个故事,其中都蕴含着很多道理。这个故事蕴含的第一个道理,是“亲所好,力为具”。第二个道理,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用德行去感化。第三个道理,是“见得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我们在跟学生讲故事时,假如不把这些道理开显,学生留下的印象,只是觉得听了一个故事。假如只是单纯讲道理,没有讲故事,一般人听久了道理很可能会昏沉。所以,理与事要融合在一起,要理事圆融来讲故事。如此,学生就会很容易吸收其中蕴含的道理。
孝子李忠
《中庸》提到:“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一个人假如处处行善,自然就能“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都是有护法神在保佑。所以,古代有很多孝感天地的实例,因为孝行而化解灾难的例子非常多。
元朝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把很大一个地区的房屋都震垮了。当地有个孝子叫李忠,当震波沿着震中向外传播,快到他家的时候,突然传播的方向变成两条,过了他家以后,震波传播的方向又合而为一,把他家绕过去了。结果,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只有他一家的房屋没倒。确确实实感应不可思议,真正是孝感天地。
单衣顺母
春秋时代,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比较早,父亲娶了继母,又生了两个弟弟。继母对他不好,常常虐待他。一年冬天,后母用芦花给他做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做的是棉衣。芦花做衣服看起来很蓬松,但是不保暖。刚好他父亲带他外出,让他驾马车。因为天气太冷,冷风飕飕,衣服又不保暖,所以他就冻得发抖。父亲看了以后很生气,衣服已经穿得这么厚了还在发抖,是不是有意要诋毁后母。一气之下,就拿起鞭子抽打闵子骞。结果鞭子一打下去,衣服破了,芦花飞出来,父亲这才明了,原来是后母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很生气。回到家里,当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
闵子骞对他的后母还是一味的真诚。在此时只有一个念头,跪下来跟他的父亲说:“父亲,不能赶后母走,因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有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假如母亲走了,我和两个弟弟同时都要挨饿受冻。”
在这种情形之下,闵子骞至诚的孝心丝毫不减,而且还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乐。这一分真诚让他的父亲息怒,这一分真诚也让他的后母生起惭愧之心。闵子骞这分真诚的孝心转化了家庭的恶缘,致使家庭从此幸福和乐。所以,“亲憎我,孝方贤”。我们时时处处想着“德未修”,所以"感未至”,真诚就能永不忘失,能时时提起关照。
毛义养亲
在古代,有个孝子叫毛义。因为那时是乱世,读书人大多不愿意出来做官,只想自己独善其身,好好教学,不愿贪图所谓功名利禄。然而毛义就接受了一个官职,出来做官。他的一些好友就觉得他不可以这样做,因此就看不起他。毛义在接受官位的时候,还露出微笑,所以这些朋友都逐渐远离他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毛义的母亲往生了。毛义就把官职辞掉,从此就没有再出来为官。毛义的好友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读书人叫张奉,他看到毛义辞官回来,内心很惭愧。他说毛义当初这一笑是为谁笑的?我挨饿没关系,如何可以让我的母亲挨饿!他是为了奉养母亲,心生欢喜。等母亲往生以后,他要保守气节,就不愿再出去。这是通权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