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药学系
吴耀斌
五彩的烟花绽放出绽放出瞬间的精彩,七彩的颜色渲染着有限的青春生活。
告别红领巾的时代,也就是我们步入青春期的一个标志,一个时段的终点接着一个时段的起点,同时,一个时段的起点就注定了以后同样的结尾。
唱着《中学时代》我们迈出了稚嫩且自信的步子,没有犹豫,没有停滞,因为我们有活力;没有迷茫,没有惆怅,因为我们有目标;没有落寞,没有失望,因为我们有希望;没有悲伤,没有泪水,因为我们有充满朝气的青春生活。
跑过操场,留下矫健的身影,挥洒汗水滋润心灵中的净土;走过闹市,留下潇洒的背影,从容的微笑播放了快乐的进行曲。街道地摊旁经常会有我们的光顾,只为寻找一瞬间的快乐;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会把座位让给老人,然后站着和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同龄人天南地北的乱侃,只为寻找快乐的瞬间。对着流星我们许下愿望,不小心让流星背负的太多而重重下坠,却又不肯对别人说起;小小的笔记本里我们写满了心情,不甘心岁月的流逝流走年华的,只在心里把自己安慰。自己的房间里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图案出现在墙上;穿着打补丁的裤子走在路上;手机铃声也是绝对震撼的炫舞100%;见着比自己小的同学丢下一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然后留给他一个超酷的背影……这些情绪、这些心情、这些思想、这些行为只有我们生在90后的少男少女才会懂。
唱着《我们的歌》我们上了大学,迈着不一样的步子,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哼着不成调的调子,走进了不一样的环境,蓦然回首,我们已然走过了人生的十七八个春秋,在青春的时光河中我们总有一些秘密被岁月的尘土掩埋,脑子里封存着挥不去的记忆,心里装着放不下的情感,手里攥着输不起的尊严,脚下踩着拎不起的失落。
大学校园里,我们的身影来去匆匆,只为赶出那一顿饭的时间来上上网或补补妆,使自己在青春的队伍里不掉队,不落伍;大学校园里我们更加注重荣誉,只有切实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大学校园里我们都懂得如何去抓住每次机遇,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牢牢记住你;大学校园里,我们有着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每一次聚会的时候我们都会玩到尽情尽兴;大学校园里,没有恋人会成为奇闻;大学校园里,不会上网会迎来鄙视的目光;大学校园里,有一棵高树,一学期下来上面会挂很多的人;大学校园里,注重追求,平淡回忆……
伫立岁月的风中,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拥有人生最美好、最无价的青春时光,我们昨天做过的事,我们今天正在坐着的事情,还有我们明天将要去做的事,都会成为我们青春生活不可抹掉的回忆,在这里希望广大青春期朋友们,珍惜自己有限的时光,勇闯人生的巅峰,相信黎明不会失约,相信付出必有回报,相信老于世故的黄昏也会理解我们的个性,虽然时日似风,但时钟的表盘一定会珍藏着我们一同拥有过的欢声和笑语。
第二篇: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三年初中,辉煌岁月,如歌似曲,永留心中。
仔细回想,在这将近快三年的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珍贵。或快乐,或悲伤,或争吵,或融洽„„而正是这些好与不好的小事情,拼凑成了我们最难忘珍贵的回忆。回忆那校运会,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一百米赛道上,同学们展现了惊人的速度与爆发力。在短短十几秒中,个个英勇冲刺,速度与激情迸发,创下一个个充满激昂斗志的辉煌。而在一千米长跑中,同学们挥汗如雨,不为了荣誉,而只为了展示出顽强的拼搏与坚强的毅力。这一幕幕富于青春活力、坚韧毅力的画面高奏起三年岁月的激昂之调,在心中回旋。
同学们才华横溢的一面,映在文艺汇演。灯光闪亮,燃动舞台。小品相声,韵味快板,在笑声中击拍。激情爵士,悠扬钢琴,在操场上回响。在这广阔的舞台上,“同一首歌”,是同学们梦想的进行时。光辉岁月就在这个舞台上响起了梦想之歌,在学子的心底激荡。校园中不缺春意,不乏活力。还有那嘤嘤鸟鸣,朗朗书声。书声中,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读到冰心的《谈生命》,领会生命的真谛,看了余秋雨的《信客》,感受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信客品质。三年流金岁月,在朗朗书声中调出了优雅之曲,在每个人心头唱响。
在这三年里——我们用青春、活力、激情、梦想,谱写出了三年的激昂之调。在这岁月中——我们用书声、琴声与校园中的鸟鸣、蝉啭,一起唱响了辉煌岁月的优雅之曲。三年岁月被斟酌被添色,我们唱过凤歌唱过雨歌唱过春歌唱过夏歌,那深深浅浅的记忆,就是规则不一的岁月啊。它被赋予了诗意,被赋予了深度与升华,也被赋予了春秋三载我们真如冰晶的感情。倘再问我,岁月如何?那我一定还会毫不犹豫地说,岁月,如歌。
第三篇: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读后感
暑假里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的自传体作品《岁月如歌》,这部自传体反映了于老师坎坷的一生,研修的一生,成就的一生。书中文字细腻而生动,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田,让我产生许多感慨,并收获很多启迪,得益匪浅。
捧着《岁月如歌》,我仿佛在倾听一位长者的独白,时而激越,时而平缓,感觉犹如春风化雨。于老师作为奋斗在教学岗位第一线的老教师,把她在从教的六十多年里,一切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融入了《岁月如歌》这本书中,通过自传的方式讲述了她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借鉴,特别是她那坚持自己,不断进取上进的精神。
翻开书本第一页,是于老师的手迹:“拉开层层心幕,往事历历眼前:教海沉浮,岁月如歌,被白发欺人奈何,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真切体验。而最让我有所感动的是于漪老师一直恪守的座右铭:“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在书中写到,于老师是家中长女,因家中父亲去世较早,母亲一人把5个孩子拉扯大,他们姐弟五人克服种种困难与艰辛,走上了求学而奋斗之路。勤奋学习、刻苦自励、真诚待人是他们做人的准则。刚毕业后的她被分配到自己以前不涉及的专业,从教识字再到教历史再到教语文,随和当时学习的专业完全不同,但她并没有抱怨,更没有气馁,只有抓紧每时每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她说:“不备好课,不敢上课”。为了备好课她备教材、备学生,她每晚九点前备课,九点后学习、自修。为了能调准学生那根弦,她深入学生,和学生谈心,说笑打成一片,为了备好教材,她多看资料,多读书,多思考联系,常常花10个20个小时。她说,要教好课,钻研大纲教材,了解研究学生,精心设计,驾驭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须专心、细心、有耐心、有恒心。
教师要关爱学生,要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让孩子在被人爱中感受温暖、快乐,并由此学会爱别人,形成健康人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于老师牢牢把握两个实际,一是教材的实际,一是学生的实际。“所谓目中有人,就是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谱,一个人一个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平等相待,带领他们在求知的海洋中遨游,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于老师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于漪老师想而行,行而思,思而说,说而写,浸透了从教与学两方面行动中汲取的智慧。于老师说:“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伤痕有欢乐,有失落有收获„„教育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教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要紧的是功底、视野、驾驭力„„
作为我们这一辈青年教师来说,要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是我们每个现今站在讲台前的老师的探索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向于老师学习,不断地认清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期待和学生共同成长。
第四篇: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我穿着春风的百褶裙
追忆起了孩提时代
曾唱过的歌
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心中回荡
我的少年
我的梦想
我曾走过的
乡间泥泞小路
和那趟过无数次
爱
恋的小河
时光可以把我的鬓发染白
却无法让我忘记
走过的蹉跎
那在泥湾里洗澡
穿着单薄的衣服在
陡坡上滑雪
冬天在四处透风的
教室里听课
和与外村孩童撂石头
争“山头”的经过
岁月的风尘
将我曾憧憬的梦想
一一打破
我孩提的追求
已成为了一曲
当今青年人认为
是天外传来的音乐
静静的我
在春风里回想
历史就是一首
永远也吟唱不完的歌
他的乐曲、旋律、音节
在特定的时期
是与否、对与错
我想长江、黄河会说……
第五篇: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青春在会东电力事业中绽放
小时候,爱做梦,总梦想自己能走出家乡的村庄,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长大了,跨上省城的求学之路,在校园浓烈的求知氛围里,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任理想的翅膀随风飞翔;毕业后,前行的火车指引我来到大山的腹地—会东,从此怀揣梦想的我从平原地区扑入会东的怀抱书写我的异乡青春之歌,我成了会东一个普通的建设者,一名平凡的电力工作者!
在区乡站所那段日子里,我和同事们与连绵的大山作伴,白天黑夜轮流上岗。听着“嗡嗡”的变压器声音,巡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监控线路运行的状态。电闪雷鸣的午夜我们全神贯注于监控电脑上的每一组数据;大雪封山的日子我们坚守岗位做好服务解释工作;举国欢庆的节假日里我们影单影只也要为节日里的人们带去欢乐的源泉。我们的努力为夜晚的乡村带来万家灯火,为人们的生产用电保驾护航。多少个日日夜夜,周而复始,枯燥伴着青春岁月,但是我们依然坚守着,因为我们是光明的使者,心中自有那份担当。
一年又一年,从一个站所调到另一个站所,我的“转班车”跑遍了大半个会东。我常以:世界不是身在何处而是心在何处,只要有心中的美好就有脚下的美好鼓励自己、积累经验、虚心学习,才能积跬步至千里,才能聚细流以成大海。让整个会东的网络结构成竹在我胸。
随着会东的发展,当前的网络已不能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频繁的限电成了我们电力人心中抹不去的痛;无电地区的人民更是望穿秋水、翘首以盼。是党和政府在这个时候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指引我们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农网完善和无电地区建设中去;是公司领导积极奔走、上下协调、悉心安排;是我们的供电同事深入一线,吃住在偏远山村,与施工队或头顶烈日或风里来雨里去不变的热情;是守候在变电站的我们从容的调度停送电,至到将光明送到每家每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收拾行囊从区乡来到县城,不能忘记亲如姐姐的同事那温暖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注入我的心田,不能忘记大家为我拨开眼前的迷雾,不能忘记集体的温暖。感恩的心怎能不激情澎湃,有梦的岁月又怎能不意气风发呢?
两根银线织锦绣,乌金化烛耀会东;一网情深献中华,银水作功动川南。从最初的会东水电厂孤网供电,到电力公司小网运行,到并入大网,再到超高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的修建,会东的电力事业一步一步稳中前行。是党和政府的大手笔指明了会东电力前进的方向;是公司排除万难、是我们无数电力人默默挥洒青春的结晶。纵观历史,古代的钻木取火、红烛、油灯,在夜晚都现得朦胧,普通百姓人家就只能“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而现在,家用电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县城大街小巷的路灯也渐次亮了起来,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运用到各行各业,人们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就像人们需要水和空气一样。而作为电力工作者用我们的努力和汗水见证了会东电力的发展壮大和日新月异,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岁月的脚步急匆匆,十年的会东生活就像一首荡气回肠的歌。十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也可以造就一个人的精神。曾经我以“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今我依然信守心中有梦,眼里长生彩虹。依然坚定的走自己的路。喜欢一个人站在高山上眺望夜晚的山村,看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夜归人的家门;喜欢一个人看县城夜晚的霓虹,看那灵动的精灵的妩媚多姿,因为那是我们的辛勤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新的容颜!我们就像一滴平凡的水,但是,正是这小小的水滴才折射出彩虹的美丽;正是这小小的水滴才成就了大海的壮阔!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的青春在会东电力事业的发展中绽放得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