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英语说课稿unit12 Archaeology
《Unit 20 Archaeology》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二英语下册《Unit 20 Archaeology》中的Warming up, Listening & Speaking的内容。(演示第一张)
首先,我将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背景做一介绍。本单元围绕考古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旅游作为当今社会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英语学习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名胜古迹是旅游的重点内容之一,名胜古迹中的许多发现都来自于考古工作,所以Archaeology 也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学主题。本单元所选的语言素材涉及中外名胜,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要求 1.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谈论古代人们的饮食起居、文化娱乐、生产工具等,为以后阅读英国的《巨石王》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基础。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利用表达好奇功能结构谈论他们所感兴趣话题。针对以上两点,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让学生做表格,看例子,练习对话的方式来巩固知识点。
听力是这一课的难点。听力材料介绍是古代法国人用来射箭的一种武器。材料长,对武器结构的解释比较复杂。所以对学生来说只要求能回答课后问题就好了,不要求了解细节。
从情感态度方面来说,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看图说图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其一。其二是从谈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朝、唐朝等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文化娱乐、生产工具等入手使学生到认识到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和考古出土文物相关图片,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对考古学产生兴趣,形成一个有关考古学的信息包,对考古学及中国古代所取得的成就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掌握与考古相关的重点词汇和学会表达对什么东西的好奇。
第二步是通过展示两张反映不同时代出土文物的图片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他们对考古学的兴趣,增强文化和考古意识,为以后学习英国《巨石王》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基础。
第三步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文字资料展示本课重点词汇及相关用法,老师做简要解说。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四幅不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图片,让学生对不同时代人们的起居生活、饮食习惯,生产工具,娱乐活动等进行深入讨论并加以总结,结果则由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以图表的形式展示,这样做较传统方法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重难点也更为突出。
第四步是通过展示更多的不同时代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不同时代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五步的听力部分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听力部分文字材料及听力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然后听录音材料三遍后,要求学生完成听力练习,通过绘图、填空等练习形式来分解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通过课件展示的文字材料讲解答案,这样做较传统方式更为轻松,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第六步是通过课件展示的文字资料演示口语训练的三个基本步骤,即首先给出范例,并对范例进行一定的讲解,其次给出一些用来表达自己愿望的句型,要求学生以双人对话的形式,按照例子,用所提供的句型和话题进行对话。对考古学以及考古学的重要发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本部分的目的在于促进同学们对考古及考古学的思考,又促进同学在陈述观点过程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样做使得课堂口语教学能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传授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的模式,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都变得形象生动了,易于被学生接受,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板书则优化了板书形式,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真正做到了高效率教学,为老师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预留了时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二篇:高二英语说课稿(中文版)
1、说课标 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英语——交际能力。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4、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运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5、说训练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训练一般分为①形成性②巩固性③分层能力训练三种类型。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6、说程序
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常说id优化课堂结构即指教学程序的设计、说课的内容是“六说”,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材料按“六说”分六块,一一分别来说,这样说材料容易组织,条理清晰,但艺术性不强,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二是综合组织,按教学程序来说,将“六说”内容分布在各教学环节中,这样说艺术性强,流畅,浑然一体,但组织材料费力,还会条理不清。总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说课方法。
第三篇:高二生物说课稿
《生物的进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学以第六章《遗传变异》中的遗传学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八章中种群内容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脱旧创新的科学精神,因此学好这节课就显得更为重要。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①了解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解释生物适应性,多样性和生物进化。②理解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掌握基因频率的测定方法、计算方法。
能力方面:①了解自然选择学说以及对学说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②解释生物界的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自然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③基因频率的计算,掌握运用具体科学方法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开展科学素质教育。3.说重点
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在初中已有接触,但学生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善欠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理论并要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内容(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4.说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教法: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为能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挥双重作用。本节课主要采取以启发式教学原则为基础,适当地加以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法: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用具
教育录像片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先阐述生物进化的原因,早在19世纪,生物学家们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并提出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过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进化论。后让学生观看课前制作的教育录相——森林中两种生物间的生活状况包括繁殖,撕杀,死亡以及几百年来的进化等,引导学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所观看到的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物的生存以及生物的进化,从理性角度运用学说分析、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解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同时,让学生运用第六章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尝试从遗传的角度分析生物的进化过程,引导做如下的归纳:
生存斗争
大量繁殖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 微小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 新类型生物 接着阐明达尔文时代科学发展水平具有局限性,学生对达尔文学说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从而突出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比所体现的“现代性”。
第二部分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举例引入: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充分理解种群的含义,有助于对种群的基因库以及基因频率的清晰认识,也是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生物进化实质的必要条件。因此对种群概念的理解,我做如下的安排:
第一步:让学生去分析引入的两个例子,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一种或一类生物)
第二步:教师举几个关于种群的例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总结来判断对错,教师并给以及时的肯定或否定。
第三步:师生总结归纳构成种群的三要素: 2.教师设疑:
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可进行交配,繁殖→以温故之新为出发点,让学生回忆基因和基因型,为下面学习基因频率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 3.抛砖引玉:
教师明确阐述基因库的可发展性,就使得基因库中存在一个出现频率的问题,引入基因频率。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测定基因频率的科学方法和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讨论: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以便学生能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基因频率变化就是指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将基因频率的改变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知识层面——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迁,归纳出生物进化的实质生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第三部分:复习巩固,学以致用课堂完成课本第69页
一、填空题 1;
二、判断题:1,2,3,三、选择题:1 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
生存斗争
大量繁殖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 微小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 新类型生物
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测定方法:抽样调查法
计算方法:如抽取个体100个,AA、Aa、aa个别分别为30,60,10 则A基因频率=(30×2+60×1)/100×2=60% a基因频率=(60×1+10×2)/100×2=40% 归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第四篇:高二物理说课稿
高二物理说课稿10篇
高二物理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章前两节是电学基本概念,也是整个电学的基础,第一节介绍电源和电流,第二节电动势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电源,同时也为第七节欧姆定律做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理解电源内电阻。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学会自主学习,经历收集信息,归纳整合有效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受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电动势的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电动势,因此必然是重点。而非静电力比较抽象,电动势更加抽象,而且电动势的单位和电压的单位一样,定义式也类似,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电路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识基础,同时,由于知识层次的局限,电源一直是初中避而不谈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元件,这是学生第一次较深入的了解电源内部,电源对学生而言还具有一定的神秘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利用这种兴趣,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的整合进学生已有的知识中。
教法:
演示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将电路中电荷运动情况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变。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一定的认知基础上提出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讲授法:对于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电动势的概念运用讲授法,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法: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整理与电池相关的知识探究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设想,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归纳法:根据已经了解到的电源的相关知识,归纳出电动势的定义
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演示水果电池,引入本节课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已有部分电路知识,对电源一直了解不多,却也有兴趣,利用水果电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
2.非静电力
分析电源内外的电场分布,结合电源内部电荷运动的方向,及受到的电场力,提出你可能存在的疑惑。
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电源中存在的问题,在电源内部正电荷怎么从电源负极运动到正极?并得到合理的推想即电源内部存在非静电力,非静电力做功将正电荷从负极搬到正极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教师:演示原电池
学生:得出结论,这种电池中的非静电力就是化学作用
教师:思考电源中的能量哪里来的
学生很容易的说化学能转化而来的,在这里不容易建立做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可以通过重力做功类比引导学生得出非静电力做功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的结论。
加深认识:多媒体演示电源及电源的类似模型,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非静电力的效果。
根据以上的铺垫,让学生归纳出电源的作用即电源就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设计意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非静电力的存在,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快感。
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逐步形成理性思维。
3.电动势
教师:展示不同的电池,不同的电源非静电力不一样,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也不相同,引入描述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本领强弱的物理量即电动势。在电源内部将一定量的正电荷从负极移到电源正极非静电力做功越多,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越强,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将单位电量的正点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W非静电力Eq
单位:与电压单位相同——v伏特。
对比电源外部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
W静电力U= q
比较两个表达式的异同。
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越强,电动势就越大,能够提供给外电路的电压就越大。
学生:结合以上信息,归纳电动势的定义、物理意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4.电源内阻
电源内部(内电路)也是由导体组成,所以也有电阻,这个电阻叫做电源的内电阻。
5.生活中的电池
阅读科学漫步思考一下问题
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池的容量怎么计算?
旧的1号电池和新的1号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内阻是否相同?
常见的电池有哪些?
观察你身边的电池,看看上面有哪些信息,并加以解释。
课堂巩固练习。
例1下面是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
B.1号干电池比7号干电池大,但电动势相同
C.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D.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虽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所以单位也相同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交流合作
根据同学们课前做得调查,请同学就某一个方面来简单谈一谈你调查的结果。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7.小结本节课内容,作业布置课本45页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动势
1.非静电力
2.电动势E
3.内阻r
=W非静电力q
高二物理说课稿2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地位及作用: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比牛顿定律发现的早,应用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如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能够解决的接近光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够体现它简单、方便的优点。
处理方法:虽然3—5要求低,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最重要内容,做为一名物理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切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是矢量,
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培养守恒思想。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会用它解决问题。在讲解例题2时和学生探讨一下车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4、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等。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是动量守恒条件的确立。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提出疑问,在自主学习中体会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再进行达标训练起到巩固的效果。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碰撞动画)、实物展示台(供学生展示用)、学案(课前要求预习)。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流程
1)整体设计
安排“知识键接(创设情景)————展示目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训练——课后巩固训练”进行,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主导地位。
2)环节设计(主要是知识键接引入和重难点突破)
情景键接导入,通过两小球的一维碰撞,V2>V1,发生碰撞,问碰撞后有几种可能情况?并思考碰撞中遵循怎样的规律?(从不变量引入守恒并导出了动量的概念)
重点(1)讨论动量概念,我设计如下知识点填空,可以概括其要点。
1、定义;
2、表达式;
3、单位;
4、方向;
5、动量变化。
这些内容在引入动量概念后可以轻松自主解决。
重点、难点(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及条件
自学问题:
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2、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4、表达式
5、适用条件
在例题2的分析中可设计如下问题:
1、是否满足守恒条件;
2、选择正方向;
3、碰前动量;
4、碰后动量;
5、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
1)学生活动:
讨论(—)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询问老师、老师汇总
展示交流(1)教学把巡视中遇到的问题和重点问题提出来,先让或者引导其他小组会的同学给与解答,不会的教师才再给与解答。然后教师给与延伸(例题分析)
2)当堂达标训练(10分钟)学生展示答案与标准答案比较。解答有异议的问题。
3)课后设计专门的巩固训练
总结语:应及时说明:这是课前的设计,还有待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并且将在具体实施中结合课堂实际及时应变调整。
高二物理说课稿3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磁场》一章讲述电磁关系中基本概念之一的磁场以及磁场与带电物体之间的力学联系,是高二电磁部分的重点章节之一,而本节课则又是此章的重中之重,在历届高考命题中特别是综合计算题部分屡次出现,是本章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大纲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为B级要求,“质谱仪”为A级要求。本节课的理论基础是力学部分曲线运动知识尤其是匀速圆周运动和向心力相关内容以及前一节洛仑兹力概念和特点等内容。因此这一节既是力学部分和电磁学部分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又是将这两部分有机整合进行全新理论的构建过程。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一方面加强了洛仑兹力作用特点的认识以及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概念的把握,另一方面将两者结合最终得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和规律性,这不光有助于他们学会知识,而且使他们会学知识,学好本节内容将增强学生科学素质,能为今后进一步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理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会推导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公式,并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③知道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①通过回忆洛仑兹力方向与观察演示实验——带电粒子轨迹特点相结合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内在本质联系的洞察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向心力与洛仑兹力等量关系使其自行推导周期半径公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质谱仪将基本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直接推至科研最前沿——同位素的分析测定,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物理知识对于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这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在科学海洋中畅游。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作何种运动,以及此运动特点和产生原因
②半径与周期公式在处理问题中的运用
③质谱仪工作原理
难点:
本节难点为①确定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的带电粒子运动是垂直磁场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②半径公式与周期公式和粒子动量、能量等结合应用。其原因主要是①中,学生对向心力与匀速圆周运动认识的生疏遗忘以及缺乏左手定则与空间想象力的结合能力;在②中,动量与能量关系本身就是学生感到繁复的知识点,再与本节课的新知识相结合,更加成为学生难以掌握的一道坎。
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本节课从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情况与磁场中运动情况对比入手,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发现法想结合,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得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情况,并辅以直观演示法与分析归纳法等综合教学方法,使学生建立猜想——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应用这一学习流程。
学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发现流程化的学法指导,使他们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体系
教学程序设计
1.课题引入
a.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所受洛仑兹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大小F洛=qvB,方向则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始终垂直于速度方向)。
b.设计两种情况下带电粒子运动轨迹:①垂直进入匀强电场②垂直进入匀强磁场,比较各自运动情况
多数学生等很快从旧知识中得出在①情况下,粒子做类似于平抛运动,而对于情况②,部分学生根据则根据“洛仑兹力方向垂直于v方向”的结论立刻回答②中粒子也做类似平抛运动,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现为犹豫不决。教师在此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应马上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最终推翻原来学生错误结论。但留下疑问,②中粒子究竟应该如何运动?
2.观察演示实验: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演示仪
当没有磁场作用时,电子轨迹为一直线,而一旦加上垂直于电子速度方向的磁场时,发现电子轨迹为圆形。由此解答了学生刚才在情形②中所留问题。但接下来就是解决为何轨迹为圆形的问题。本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应注意为便于学生观察,必须要降低周围环境光线,对于实物投影仪等设备要加以利用,这能有助于多数学生观察到明显现象。
3.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a.轨迹问题
先设计下列一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
①F洛在什么平面内?它与v的方向关系如何?
先提醒学生利用左手定则回答,并要求考虑在一系列连续的变化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情况,最后教师用受力分析和几何作图详细阐明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化解此出难点
②F洛对运动电荷是否做功
提醒学生利用做功知识来考虑
③F洛对运动电荷起何作用
提醒学生在回答时将此作用与向心力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起的作用进行类比
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具有什么特点
提醒学生利用向心力与匀速圆周运动知识来回答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这一重点就在教师精心设计引导下由学生自行解决
b.半径公式与周期公式
设问: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什么力作为向心力
学生答:F向=F洛=qvB
设问:向心力与速度、半径关系
学生答:F向=mv2/r
继续推导得出:qvB=mv2/r→r=mv/qB,即半径公式,鼓励学生试着推导周期公式,结合前面已得的半径公式,学生不难得出T=2πm/qB,即周期公式。半径公式与周期公式的实际问题应用可设计下列几点讨论①质量不同电量相同的带电粒子,若以大小相等的动量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它们的轨道半径关系如何?②质量不同电量相同的带电粒子,若以大小相等的能量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它们的轨道半径关系如何?③在同一磁场中做半径相等的圆周运动的氢、氦原子核,哪个运动速度大?④同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当它的速率增大时,其周期怎样改变?通过上述讨论可在加速学生对于两个公式应用的熟练掌握同时解决能量和动量在其中的应用关系。
c.质谱仪
先安排课本P155例题作为学生过渡性练习,再介绍例题中所示仪器即为质谱仪,分析其工作原理,再举一例:当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以相同的速度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如图4,求它们的轨道半径比
以此例帮助学生加深对质谱仪原理和功用的认识。
4.反馈练习,巩固知识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本堂课安排两道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课堂练习的的安排应遵循由易及难,循序渐进的的教学原则。例1,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2π×10-5s.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8T,则该粒子的质量与其电量的比值为多少?
例2,
如下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范围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子各以不同的速率,都从a点沿ab方向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其中速率为v1的电子从c点沿bc射出,速率为v2的电子从d点沿cd方向射出。不计重力,两电子
(A)速率之比v1/v2=2
(B)在磁场中运行的周期之比T1/T2=1/2
(C)在磁场中运行的时间之比t1/t2=1/2
(D)动量大小之比p1/
p2=1
其中例1是对周期公式的简单应用,目的在于熟练运用相关知识,例2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较复杂的粒子偏转的平面几何知识与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相结合,使学生思维想纵深化发展。
5.总结与布置作业
总结本堂课三大重点,其过程可由学生自己操作,布置作业:课本第十六章练习四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说课稿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高二物理说课稿4
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知识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后一节。知识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具体的知识—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对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单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难免会束手无策。所以本节知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节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识;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知识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节的知识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原因,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的重点:
(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4)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2、教学难点:
(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重点难点确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经说明,本节的知识关键在于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知识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才刚刚接触,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反冲运动和火箭则是对反冲运动的具体应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学生把具体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热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
4、教材分析及设计:教材中,对于反冲运动的原理仅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的动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进行数学上的推理,针对这方面,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这部分知识,并由学生进行推理、说明。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反冲运动的原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反冲运动的事例除了书上的之外,还引入了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对于火箭部分的知识,除了书上的知识之外还通过书籍加入了一些常识性知识和图片,使知识更加系统、形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例题的设计,主要针对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现象中的应用,首先是两道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容易理解。作为后面难题的铺垫。
接下来是有关火箭和大炮的发射原理的两道计算题,这两道题主要注重思路上的理解,数据较为简单,容易计算,能够大量的提高课堂的容量。最后利用段时间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并讲解。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率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试验设计出发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限,对现实生活观察不细致,所以设计了三个有趣的试验,并在课堂开始就进行,这样从课堂刚刚开始学生就充满了兴趣,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想法走进课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
高二物理说课稿5
本课题选自高二选修本,第十四章第八节。
本说课分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三部分。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地位与作用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⒉教学目标
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⒊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二)教材处理
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 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突破难点,不仅用实物演示,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对电容器的构造教学,让学生亲手扒开电容器,使学生感到可信,通过动手实验,本来不易于接受的较为陌生的电容器构造,一下变清楚了,使学生认识到就是前面讲过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动态的微观世界真的动了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育心理理论,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动静结合。利用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即为“动态”。教师适时设疑使学生静心思考,即为“静态”。整节课始终处于一种动静交替的节奏之中。
2>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启发点拨与学生探索分析想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对电容器电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自己探索电量与电压的关系,教师引导得出电容器的公式,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
沿用了自制教具、洛仑兹力演示仪传统教学手段,又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两种教学手段并用,既激发了兴趣,又增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通过演示感应起电机演示,使学生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放电情况,教师顺势指出:“出现这两种情况与这两个大瓶子有关,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就是莱顿瓶,是一种存储电荷的装置,现在叫电容器”这正是学生脑海中想问的问题,教师顺其自然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求知遇,用洗衣机电机教具展示有无电容器电机启动情况的不同(无电容器电动机不转,只有用手推才可转动,而电容器加上后动机可以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确电容器的重要作用,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首先,学生动手实验,把开电容器展示电容器的构造,
2)演示电容器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器可以充当电源。”从而建立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的作用。
高二物理说课稿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是司南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章从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入手,讲述运动学的重要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理想化方法比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大小,识别自由落体运动。
2.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5.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对理论的推导普遍感到困惑;并且严重受(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前概念的影响。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教学的难点是: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无关。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示实验和科学的辨析,认识自由落体的规律,通过对其研究,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法、实验观察法+合理推理+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轻、重的物体,哪个下落的快?)、引导学生思考、勤于动手,引导学生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识——巩固深化”的学法。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提出问题(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可能回答: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体积小的物体下落的快等)。
2.新课教学:(大约35分钟的时间)
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下落的快的印象很深,为了克服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创设物理情景,通过演示实验(比较硬币与纸团的下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用牛顿管实验进一步探究,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如果处于真空环境,物体就会同时落地。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教师提出新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并引导学生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关系
推论
同时给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让学生阅读教材47页的信息窗,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培养学生推导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49-51页;通过伽利略的悖论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逐步体会伽利略的“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二物理说课稿7
一、教学理念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创造性就象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设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主动地运用探究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新时期物理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可以这样概括:建构主义风行全球,素质教育传遍神州,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网络教学日渐盛行、洋思模式备受亲睐。
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序构建。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又是电磁感应、楞次定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右手定则等知识的进一步具体应用,跟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是学生综合应用电磁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物理情景。
本节内容相对于直流电而言,特点就是“变”,对于变化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的新名词,如:交变电流、正弦式电流、中性面、瞬时值、峰值等,如何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掌握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是处理好这节课的关键。
2、学生分析
学生的认知结构示意图公式、图像交变电流的波形
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交变电流的产生
矩形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
直流电欧姆定律电磁感应知识楞次定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电磁学知识,观察直流电发光和发电机的模型,说出什么是交变电流和产生交变电流的原因。
2、给定条件,结合实物模型,应用电磁感应的知识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探索交变电流变化的规律。
3、学会用公式和图象来表示交变电流。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5、了解两种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和优缺点。
教学重点:
1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2交变电流的图象及表达式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策略
1、利用实验,提出问题,激发探究_。在课堂的开始,用学生的设计实验,提出课题,透过现象,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新概念,点出课题。
2、利用电脑模拟,配合实物模型,降低研究的难度和台阶。
3、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将直观的现象展示给学生,提高兴趣。
4、倡导协作,分小组讨论,并加以旧知识的提示,降低难度。
5合理的运用数学知识突破物理难点和目标。
6、设计开放性问题,激活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拓展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教学效果
1、从整体上讲,本节课所设计的流程基本上完成,由于上课推迟了几分钟,实际上课时间只有43分钟,如果是45分钟,不会很匆忙。
2、从学生的角度讲,本节课设计的起点很高,在概念本身难度很高的情形下,学生还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推导出了相应的一些公式,弥补了课本上的表述,“理论研究表明”.
3、下午的时间,学生很困,思维不是很活跃,有部分学生没有在探究过程中让头脑处于“激发态”
4、在课堂语言表述上,担心学生的基础,提示过多,语言有重复。
高二物理说课稿8
一、教学内容:
1、本部分内容包括的知识点,它们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包括的知识点有:
(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2)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本节介绍了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基本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它不仅是高考、会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测量工具。本实验是在学生具有的初中知识和实验技能,在高中学习的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加深理解,也是对它们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实验能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和器材的选择。
2、知识内容反映的技能、能力及思想方法
本课为学生分组实验课,通过实验能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实验的基本技能。比如对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实物电路的连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在实验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利用实验室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严紧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本课时的重点有:
(1)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原理;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3)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
本课时的难点有: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2)实验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确定重点的依据:
(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对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理解的检测、应用和巩固;
(2)螺旋测微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其使用和读数是高、会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3)本节课为学生分组实验课,所以把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也列入重点,因为在指导过程中有利于发现学生在实验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进行教学,适时个别指导,有利于整体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
确定难点的依据:螺旋测微器是学生首次接触,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具体、丰富,对螺旋测微器的间接放大作用不熟悉,而且学生在读数时经常容易在半毫米刻度处和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处出错。
二、教学目标:
1、教学大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2、教学目标及其层次关系:
(1)知识目标:
①初步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初步接触电路和器材的选择。
②熟练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③掌握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使用常用电学仪器及正确读数,学会根据原理电路连接实物电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
③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整体学生的实验素质。
(3)情感目标:
①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器材和设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严紧求实的科学态度。
3、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条件和不利因素:
达到目标的有效教学条件:学生已具备本实验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初中培养的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生在实验前已对本实验进行了预习;实验室提供了32组实验器材和一些实验模型、投影设备及自制的投影胶片等。
达到目标的不利因素:由于实验室的配备还不能进行多媒体教学,给讲授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时带来一定的不便。本实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在一课时内完成时间很紧张,因而可在实验前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及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等。
本课时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同时又有实验原理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使用及读数等到理论知识。授课班级学生的基础中等偏上,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情况较好。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讲授与实验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提问、讨论、练习等,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上主要以投影仪为主,多媒体手段只能在课前或课后作补充。突出以讲授、分组实验和教师的巡回指导为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素质为目标。
2、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各种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在还在对学生实验的指导,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实施教学和因材施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材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析,错误让学生议,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培养和锻练了各种实验技能,又学会了许多方法。
3、教具、实验与教学手段:
教具:投影仪、自制胶片,螺母与螺栓模型,自制螺旋测微器放大模型等。
实验:教师的引导示范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教学手段:投影仪的使用,课前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
4、双基、能力及反馈评价的落实:
实验课是落实双基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既能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实验课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实验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之一,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等。
实验课中反馈评价的落实:主要通过提问、讨论、学生上黑板、练习、报告实验测量数据、教师巡回查看和实验报告中来实现。
四、教学程序:
1、复习提问,检查实验的准备情况:
教师通过提出三个与本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及预习情况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对螺旋测微器有关的内容掌握的程度,为本实验的展开作铺垫。
2、新课教学:
(1)介绍并板书实验目的: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2)介绍实验原理:分两个方面:
①测金属电阻率的实验原理:利用复习提问中讲到的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得出求电阻率的公式ρ=Rs/L,再由此公式引导学生归纳须测量的物理量及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并请学生上黑板画本实验的原理电路,再让全体学生评点与纠正,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电路的正确画法,最后用投影仪展示规范的电路,并介绍作图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以上的处理,很好地突出了本实验的重点之一,最后学生在操作时均能按原理电路顺利连接实物电路,这是突破重点的很好证实。
②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为突破这一重点,且又是难点的问题,课前已用多媒体课件作了介绍,课堂上又用螺母与螺栓这一学生熟悉的模型加深学生对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和原理的理解。接着用自制的放大模型介绍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并用实物进行示范操作,讲解注意事项。用投影仪出示读数图形,引导学生分析、读数,再举例巩固,让学生实测读数,教师巡回指导。
(3)介绍实验器材:要求学生对照原理电路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来叙述归纳器材,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在教学中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4)投影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投影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后,带领学生复述一次,着重指出其中的注意事项。
高二物理说课稿9
高二物理力的分解说课稿《力的分解》是司南版必修1第五章"力与平衡”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在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见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础上来研究力的分解问题,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为后面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做准备。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分力、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正交分解;力的分解的应用。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理解力的分解要以该力作用的实际效果为根据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计算分力
4、掌握力的正交分解
5、能应用力的分解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力的分解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教学的难点是:力的分解方法及其应用。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合成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并通过演示实验来强调力的分解应根据实际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给出实例。扩展到力的正交分解;通过作图法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应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演示实验、讨论法、归纳总结和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复习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分解的概念,强调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进而让学生探究力该怎样分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作图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现象(手提箱子、两人提一桶水等)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进行复习力的合成等有关知识,并进行对比,引出分力与力的分解的概念。
2、新课教学:
通过引入,教师讲解分力、力的分解的概念,使学生对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力的分解中,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一个已知力求它的分力,如果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可以得到无数组解。通过一个迷你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指出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并通过演示实验来进一步强调力的分解应根据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根据一个力实际产生的两个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是帮助他们掌握力的分解的关键。因此,要多举例(如图5—17),多演示来帮助学生强化这一思想。
选择力的正交分解作为实例,并结合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分析正交分解后的分力与原来的力的关系,并用三角函数表示出来。教师举例: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分解,作图的原则与力的合成相同。学生作图,教师指导、分析,使学生更加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讲解课本87页的例题,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解,并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注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理解本节的内容。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力的分解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结合本节知识,让学生讨论、举例生活中有关力的分解的应用。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二物理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为高二物理选修3—2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讲述的是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教材是在初中磁场知识和对电磁感应简单认识的基础上,利用高中已学过的知识,较为深入的研究磁转化为电的规律,研究电场、磁场的统一性。这些内容,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说课稿教材的问题大多数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极为有益。实验方法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或初步总结,而是实验和推理结合起来,得出比较抽象的结论,在这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大纲的要求及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智能目标:
①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②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相符合。
③会用楞次定律解答简单的有关问题。
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注重实验和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
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所激发的磁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对这一定律的应用是这一节课难点。
二、说教学法
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已经掌握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已能解决感应电流的大小问题。
②学生通过立体几何和磁场部分的学习,对三维空间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尚不能熟练掌握。
③好奇心强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说教法
①本课采用演示实验,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②运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模拟把假象的磁感线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极大的克服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定律。
③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④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说学法
学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课结合教法,学生可按以下学法进行学习。
①实验探索法:本课创设了丰富的电脑动画和有趣的物理实验,反复思考物理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②比较总结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③反馈定位法:本课通过实例解析和练习反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准确定位和正确思维的形成。
三、说过程
1、复习提问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2、列举能使右图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
3、你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如何判断其方向呢?
(学生集体回答引出实验)
2、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四种情况中:
①线圈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为什么?
②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怎样变化的?
③检流计的偏转方向是否一致?
④在每一种情况中检流计的偏转方向总是保持一定的方向。
第五篇:高二生物说课稿
高二生物说课稿
高二生物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水分代谢”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及植物根、茎、叶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水分的运输和利用。
(2)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渗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增强学生关心生产,关心水资源的利用等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吸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因为只有理解了渗透吸水原理,才能理解细胞吸水的条件,理解影响植物细胞吸水的各种因素,植物体内细胞间的水分传递和植物整体水分吸收、散失原理,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细胞吸水和失水与环境溶液浓度的关系的感性认识,才能深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以及影响细胞渗透吸水的内外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渗透原理,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在渗透作用中,水分是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这涉及到生物学知识与物理学知识的结合,对此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另外,引导学生如何从实验现象理解细胞渗透吸水,失水,从而进一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渗透装置”的小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整个动态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而在动手实验中,整个动态过程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通过动态演示整个过程就能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情景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
二、说教法:
1、探究教学法:这节课知识的理性较强,因而采用探究教学法更符合教学内容。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用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主动学习法:通过设疑引入,边讲边演示动画,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好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一)关于引言:俗语导入创建轻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棵大树是如何将土壤深处的水分吸收并运输到树梢?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水分的吸收,以及运输和利用、散失即水分代谢过程。
(二)关于新课教学的安排
1、让学生清楚植物根尖的结构,教师采用边动画演示边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而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是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这样为理解成熟植物是一个渗透系统做准备。
2、利用多媒体演示“渗透装置实验”创设情景,提出探究问题:过一段时间,装置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液面会不断地上升吗?学生推测:A、烧杯中的水进入漏斗
B、由烧杯进入漏斗中的水多于由漏斗出来烧杯的水利用电脑动画从微观方面演示水分子出入半透膜的过程,对学的推理进行验证,同时讲清楚半透膜的性质,验证B的正确性。接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渗透装置应具备的条件:
(1)渗透装置的条件:A、半透膜。B、半透膜两测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进入下一个探究话题]提出探究问题: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细胞是否也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出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及与渗透装置的比较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对比加深理解,验证了成熟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渗透系统。教学预测: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把细胞膜当成半透膜,教师进行比较讲解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的功能。设疑引入:既然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怎样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它呢?细胞在吸水或失水时的形态又如何变化?
3、教师电脑演示动画“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同时层层质疑:造成质壁分离的原因是什么?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充满了什么物质?为什么?死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对外界溶液浓度有何要求?把已发生分离不久的细胞放入清水又会发生什么现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细胞液]<[细胞外溶液]>[细胞外溶液] 细胞渗透吸水让学生讨论:如果不用浓蔗糖溶液而用Nacl溶液,细胞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所学的知识,并用动画对学生结论进行验证。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在什么条件下,这些具有根毛的表皮细胞会吸收地壤中的水分呢?这与成熟区细胞是吸水最活跃的部位相呼应。讨论:农业上提倡“薄肥勤施”,如果一次性施太多的肥料,很容易引起“烧苗”现象?为什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的渗透原理来解释。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4、电脑动画模拟植物根吸水、利用、运输、散失的全过程,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能让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举日常实例让学生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
(三)结合实际进行课堂小结:植物的移栽,要注意保护植物的根毛,同时要去掉大部分叶片,以利植物成活,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把两部分知识统一起来,同时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四)课堂练习,反馈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
五、效果预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俗语引入,激发兴趣,通过直观的动态演示,给学生以生命现象及过程的动感和真实感,突出了重点渗透吸水,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较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师的点评和总结,一方面统一了认识,给学生一个较为正确的可供参考的观点,另一方面较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学生们在几章中已经学习了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对基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做到铺垫的作用。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基因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基因工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及其操作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
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基本步骤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四、说教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五、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提问:各种生物间的性状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生物体的不同性状是通过基因特异性表达而形成的。
列举:几种生物的不同性状:够吐出丝;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提问:人类能不能改造性状?能不能使本身没有某个性状的生物具有某个特定性状呢?引导:让禾本科植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能否让细菌“吐出”蚕丝;让微生物生产
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珍贵的药物。(这种设想能实现吗?)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2、讲授新课:
(1)基因工程的原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2页第二段,通过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并让学生理解基因工程概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归纳列表,便于学生的记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
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2)基因操作的工具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抗虫棉培育过程示意图,同时提出讨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思考:在以上的基因工程培育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或难点是什么?
引导:关键步骤的完成过程中都要用到基因操作工具,并使学生形象地记忆“工具”的作用。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未端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要连接几个磷酸二酯键?
限制酶切一个特定基因要切断几个磷酸二酯键?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大家一起思考下这些工具到底怎样操作才能完成基因工程的过程呢?
思考题:简要归纳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大致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想像科学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这一操作的精确性。
(3)基因工程的应用。
学生阅读教科书P。104的内容。教师总结,并从具体事例引入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启发学生对其安全性问题进行讨论。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复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重要工具,完成课后习题
4、板书设计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束:
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二生物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气体交换是人体呼吸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的能量供给奠定基础,从而明确静脉血和动脉血的转变过程,巩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关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具体的教学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实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一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分子扩散的现象,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b、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c、说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学习小组活动,加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开展和总结探究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
3、教具准备: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塑料袋、吸耳球、含量70%的酒精等
4、教学重点:以课程标准和本节目标为依据,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气体交换的原理是理解肺泡内、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的基础,故本课重点应为:
(1).探究呼吸时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设计的改进。
(2).说出肺泡内、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5、教学难点:针对气体交换过程是抽象的过程,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作为理解的基础,还需要思维过程中的推理,联想、分析、判断等的支持。根据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以及缺乏相应的物理、化学知识对气体交换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本课的难点是:气体交换的原理。
突破方法:以探究实验为中心组织教学,运用多种直观手段,联系实际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气体交换的原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气体扩散的现象他们有感性认识,教师通过描述屋里有人抽烟使得周围的人都闻到呛人的烟味,利用有香味的空气清新剂做实验使得教室充满香味,借助多媒体的课件演示气体扩散的现象,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重、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课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按协作小组填写探究实验报告,课堂上讨论各小组的实验设计而后针对老师的实验设计和装置提出修改意见,同时为教学需要学生所设计的实验和老师设计的实验同时进行,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呼吸前后的部分气体的成分的变化。所以,本人采用以探究实验为重心,运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及发挥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流程如下:
提出问题→观察讨论→探究性实验→归纳→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演示→归纳→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注意观察方法的指导,即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密切新旧知识的联系,预留知识拓展的空间。对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变得更加直观,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再通过课堂练习得以巩固。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给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大家互相质疑达成共识、动手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学生学习小组活动,加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开展和总结探究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1)动脉血和静脉血有何特征?肺静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2)分别请一位同学叙述人体的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过程及物质交换和肺循环的过程及气体交换。
(一)新课引入
创设问题导入激发求知欲:在进入肺泡的气体中,氧气是怎样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这就涉及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的问题。
(二)知识点讲授
探究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
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各小组讨论后所填写的实验报告。其他小组分析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评价学生的创新设计后,展示自己的设计)
高二生物说课稿3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胞中的糖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糖和脂的分类和比较能更好地培养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糖类的组成元素、分类、分布及功能。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
(2)尝试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糖类的种类及作用。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第一个要求是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属理解层次,并与以后要学习的细胞代谢内容联系密切,所以确定为重点。
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及作用;
二、说学生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实验能力。这都为学习本节的重点知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难点的教学。而且此年龄段的学生对探究细胞奥秘存在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问题探究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过程中。
2)直观教学法:利用投影或挂图,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学氛围。
2、学法:
谈话法、比较分析法、启发式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新课:
先复习上节关于核酸的知识并便于和新授内容衔接。以问题探讨提供的情景和讨论题引入糖的学习。
环节二:细胞中的糖类:
为本节重点内容,分三步突破:
1、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糖的组成元素、分类及分布,对于难点多糖的种类,采用实例介绍的方式,使学生有直观认识。
2、完成糖的分类、分布表格进一步深入认识糖的分类及分布;在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分中学生会认识到各多糖结构的不同和多糖的形成及水解。
3、通过糖应用,体会糖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对糖的认识更有立体感。通过实例,学生对多糖中淀粉和糖原的储存功能及各糖之间的转化有了深入的认识。
环节三:巩固练习:
课本课后练习题,使对本节知识点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
五、说板书设计
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老师和各位同学。
高二生物说课稿4
一、教材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教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鼓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疑合探:
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合探,在学科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尽心,对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并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教师强调补充,归纳,教师利用评分榜计分,尤其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要双倍加分。经过此过程基本完成教材中主干知识(完成“J”、“S”型曲线及相关知识)
质疑再探:
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我采用了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直接解答,或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
运用拓展: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我结合本节重点、难点和易混点等知识内容出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遍题,在此环节中对及时编题,抢答者加分鼓励。
四、全课总结:
学科组长对此节课进行评价,评价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及诺贝尔小组。
五、教学反思
“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尽最大努力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更好的完成知识迁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高二生物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内容。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2.教材地位及作用“光合作用”一节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光合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②叶绿体中的色素③光合作用的过程④光合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①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观察、设计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③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4.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的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本节教学内容是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依据:①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②通过光合作用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知道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归根到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应该把培养高效应的农作物品种,发明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积和质量,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等。这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光合作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及发展,关心社会问题解决等意识的好材料,应充分利用。
5.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设计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在本节教学中的较好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方面正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因此,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多项实践,才会使效果事半功倍。
(2)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依据:高二学生对有机化学等知识还未学习到,对有关物理和化学知识不熟悉,还不能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再由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对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内容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二课时安排叶绿素实验,第三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教师的过程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2.教学手段:课件、录像、投影仪三、学法指导学生在学习完细胞,理解新陈代谢等相关知识后,为光合作用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课堂中运用课件演示实验,创设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动画演示海尔蒙特实验,提出问题:从这个实验可知柳树重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教师指出,海尔蒙特没有考虑到空气是否也能起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引出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的直观性和已有知识降低了问题的起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新知识
1、录像演示普里斯特列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B钟罩内的小白鼠没有死亡?植物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教师指出:(1)该实验不能证明更新的空气中的哪种成份?(2)当其它人重复该实验时候,有可能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直到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蒙斯证实了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
2、学生介绍课前所做的萨克斯实验引导学生思考(1)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2)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么?(3)碘蒸气处理叶片,目的是什么?(4)这个实验成功的证明了什么?(5)高倍镜下观察“小蓝点”聚集的部位是细胞的什么结构?学生经观察实验过程,分析问题,能够得出结论。(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需要光(2)产生淀粉的部位是叶绿体。〔小结〕:(板书)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设计意图:利用直观课件演示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亲自重复萨克斯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重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
3、课件展示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A、这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1)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不仅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2)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气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3)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中释放氧的部位。(4)进行黑暗和曝光对比实验,从而明克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B、这个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设计实验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实验设计要注意的问题:要有对照组和控制单一变量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简介同位素标记法
(三)巩固练习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氧气到底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布置作业略
高二生物说课稿6
一、说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矿质元素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反映了《新大纲》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相关联,具有显著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这节内容所介绍的实验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还为将来学生设计实验做好铺垫,为此,我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设计,观察想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较,学习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介绍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分析影响矿质离子吸收的环境因素的教学中,联系合理施肥、无土栽培技术、中耕松土等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有关元素的知识,但只是在认知水平上,不能进行系统的分类,并且潜意识里总有水和盐相伴而行的观点,认为是水把盐带进去的,这就为理解“相对独立”的观点设起障碍,所以我把“对水的吸收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作为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高二生物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再从呼吸系统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引入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有关知识。即三个中心问题:
1、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
3、人体内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消化、运动、循环、排泄系统存在紧密的联系,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呼吸涉及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呼吸频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掌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组织里的气体
交换。
2、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推理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肺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过程
3、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
分析:
(1)肺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的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生物学观点的建立。
(2)呼吸运动是本节基础知识的重点。该原理需要通过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动画之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重点。
(3)呼吸运动解决的是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接着要解决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如何交换问题,无论从知识的完整性来看,还是从能力的培养来看,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应作为本节的重点。
难点:1、呼吸运动的过程
2、扩散作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分析:
(1)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而学生还没有压强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入”肺内。
(2)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而扩散作用这个物理概念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教给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加上肺泡里、血液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微观过程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教学方法
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自学导思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中的肋骨运动的演示实验是平面的,不够形象,很难形成知识的迁移。而媒体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学习方法指导
1、指导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以后的学习。
4、学会用系统表、表格、图解表来总结,便于记忆。
四、教学程序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应用。
教学
环节教 学 过 程设 计 意 图
引言1、 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习憋气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
2.气体的进入是由哪个系统来完成的?通过生活常识来设问,激发了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课题,
新知识学习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设问: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教材,观察教材中的系统模式图,观察人体模型,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忆,提醒三点:
① 看书和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系外界气体进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②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
③ 注意喉、气管与食道的位置关系。
合起书看投影图,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实际来学习,使学生感到能为自己的健康服务,从而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提醒学生观察图形、模型时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观察,使观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重点突出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观点;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设问:
1、呼吸系统各组成器官有何特点?
2、鼻涕和痰是怎样产生的?
3、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上述问题,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
设问:
1、肺的功能是什么?
2、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猪肺实物,观察肺的层层放大图,自学肺的结构特点,开展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教师评价。
高二生物说课稿8
一、说教材
“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解释群落的概念,识别群落类型,列举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概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运用已建构的群落核心概念去分析未知群落问题。
能力目标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群落现象开展调查,尝试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分工协作的愉悦情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认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认识群落的价值,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自觉养成环保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群落的涵义及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四、说教法
4.1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学生调查研究中,群落内的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动物的分层现象等,有时不容易观察到,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本地没有的多种生物群落现象,如热带雨林群落,温带草原群落,海洋群落,湖泊群落等,为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提供素材。
4.2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进行引导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教师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富度来表示。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六、说教学过程
6.1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动机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季校园荷塘的照片引入新课:荷塘中有许多生物,你都认识哪些?你能列举几种吗?它们是同一种吗?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组成的单位是什么?如果将荷塘中全部生物作为一个集合研究,这个集合应称群落。
6.2建构群落的概念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调查群落现象的4个小组汇报4个群落调查时间、面积范围、主要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和估计的数量。
教师设疑在你调查的时间和调查的区域内,这些生活着的生物属于一个物种还是不同的物种?所有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称为什么?不同的种群集合在一起还能称为种群吗?
学生讨论结果在调查的区域内生活着许多种生物,同一物种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构成了多个种群,这样的集合要比种群要大得多,不能称为种群。
建构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思维拓展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圆表示不同种群的差异,请你画出种群和群落之间关系的概念图。
6.3建构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6.3.1群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4个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设疑不同的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类型是否相同?数量是否相同?
学生讨论结果不同类型的群落内的植物、动物种类和数量的是有差异的,取自不同地域土壤内小动物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个群落都是由不同的物种组成的。
建构群落特征1群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思维拓展你怎样从外观上区别两个生物群落呢?分析导致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差异的原因。
6.3.2群落内有一定的种间关系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4种群落中的生物种群大致数量,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生物种类,列举观察到的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疑不同的种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你所知道的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怎样?种间关系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捕食、竞争和寄生是否会导致另一方完全消失?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吗?
课件展示荷塘、灌丛、坡地、草地内典型的几种种间关系,如大鱼和小鱼之间的捕食关系,两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鱼类体内的寄生虫和鱼的寄生关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学生讨论结果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
建构群落特征2群落内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思维拓展你能判断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哪种类型的种间关系数量变化吗?6.3.3群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4种群落中的生物个体分别占据的位置情况,生物在群落内部的分层分布情况。
教师设疑你所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种群个体分布是否杂乱无章的?荷塘群落中的植物从上向下如何分布的?这对动物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灌丛群落中的植物从上向下是如何分布的?动物的在垂直结构上是否有分层现象?
课件展示池塘内四大家鱼分层生活情况,灌丛鸟类的垂直分布情况,森林中植物水平分布情况等。
学生讨论结果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有的生物群落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就是水平结构。
建构群落特征3群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思维拓展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思考群落内的分层结构的意义。6.4运用群落核心知识概念解决未知群落问题
学生已掌握了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是生物群落,所有群落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不同群落主要表现在其具体特征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的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生物群落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建构的群落概念,通过分析、演绎和具体化等辩证思维的过程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
课件展示热带雨林、温带草原、海洋、湖泊等生物群落。
学生运用概念说明不同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差异,列举不同群落的种间关系,分析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研究造成不同群落重要特征差异的原因。评价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结构的影响。
高二生物说课稿9
1教材分析
1.1内容与地位
萨顿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但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教科书紧结着介绍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即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实验过程的介绍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
至此,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遗传规律,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安排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2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3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学情分析
2.1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3教学目标设计
3.1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2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4教学方法设计
引导学生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关注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引导学生:画减数分裂示意图---引导学生活动: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介绍萨顿假说——介绍摩尔根实验——学生运用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总结
5教学过程概述
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提示〗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一、萨顿的假说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细胞的存在方式在配子中,成对中的一个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同左
体细胞中的来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左
形成配子时的行为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类比推理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类比推理二、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实验证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作答。(如果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分析解释。)
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出果蝇的显性性状?为什么?
2、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性别有关?
3、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表示,而且它位于X染色体上,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体写出摩尔根的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吗?
4、如果你是摩尔根,你将如何解释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5、需要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为什么?如何设计?
〖板图〗证据:果蝇的限性遗传红眼XWXWX白眼XwYXWY红眼XWXw
红眼XWXW:红眼XWXw:红眼XWY:白眼XwY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依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或依据教师的引导提问)、思考、讨论、作答、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经过分析、推理,培养学习能力,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①分离定律: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②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总结:再次强调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课堂练习:书本31页6、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