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有感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今天,我认真的听取了北师大教授于丹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讲座。视屏上于丹老师以其博学、睿智和思辨震慑了我的心。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听后受益匪浅。
我一直任教的都是小学,我就谈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首先,作为教师,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是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格包括健康的生理、心理、感恩、责任、忠诚、自制、尊重等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达到和谐的内心状态。一个完善的人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具备善通人心的能力;坚强的意志;高度的挫折忍受力;一定的学识。这就是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为我们强调的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所以说,平时我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必修课学习、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求他们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洗洗衣服等等。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教育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在不应该让父母为我们操劳过度。
其次,要求学生清醒认知自己,帮助他们尽早认知自己的内心,早一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知道“一个人长大的标志不是长高了,而是懂事了”的道理。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多问,易疲劳,兴趣较广,因此,我尽量不向孩子们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而且注意了让他们劳逸结合,适当控制作业量。同时,要广泛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明确活动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定的认知方法,逐步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自觉性、目的性。告诉孩子们,老师希望看到你们成长为一个有正确思想的人,一个努力追求心智成熟、人格完善,受人尊重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根据个性差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四、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听完《人格教育》之后我感悟今后,我们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心理学,掌握学生认知和人格发展规律,根据规律采取响应的正确措施,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环,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中、生活中以及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每个学生拥有一种健康的人格心理。
第二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 观后感
一直喜欢着于丹的书与讲座,这周学校要求观看于丹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自然很是乐意。长长的讲座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一个小寓言。
用同样一锅沸腾的水,用同样的时间去煮一个鸡蛋,一个萝卜,一把茶叶。当鸡蛋再取出来的时候,蛋清蛋黄都变硬了;当萝卜取出来时,变成了一滩软绵绵的萝卜泥;而茶叶却舒展开了,变得饱满充实,它使一锅无味的水变成了香气扑鼻的茶水。这正是三种人融入社会后的态度。沸腾的水是社会,鸡蛋.萝卜.茶叶是三种融入社会后的态度。第一种人在社会中熬得心如铁石,忿世嫉俗;第二种人在社会中心软了,人很善良,但是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而第三种人完全融入了社会,他在社会中展现了自己,用自身的能力改变了环境。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小常识,当延伸了意义后,令我深思。社会,沸水。态度,茶叶。人的一生离不开社会,只有和社会融为一体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创造美好的人生。融入社会,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又有谁能完全做到?这是一种展现自己的同时,影响周边环境的高难度境界。难!但是这值得去奋斗,达到了这种境界,是一种别样的成长,不同寻常的成功。我想,要成为茶叶,恐怕最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认识。社会需要我们去真正的认识理解,社会是供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是供我们锻炼自我的地方。不能像第一二种人,没有自己的认识,轻易被社会而改变。当正确的面对了社会,此时的社会就是一个助我们攀上巅峰的阶梯。
但实际上班级正是一个小的社会。如何做好茶叶?我想,作为班长,要想成为好的茶叶,就是和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在学习上展现自己,和同学将我们班变为真正的集体,将我们这个小集体,又融入更大的集体——学校。
社会如沸水,态度决定成败。我,决心做片茶叶!
第三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锦江小学六。一班曾国桓小学作文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在电视机前看了于丹老师的知识讲座,她讲的每一句话让我心灵得到了深化,也让我终身难忘。
在节目讲座里,于丹老师侃侃而谈,用论语心得来阐述了四个道理:
1、父母怎样让孩子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让孩子拟定目标;
2、孩子调皮,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家长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4、讲孩子应怎样面对挫折。其中对我的影响深刻的一句话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友。”这是中国最基本的伦理。而我们现在则注重书本教育,不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俗话说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所以总有一些人没有取得好的成就。所以我们要自力更生,多去社会实践,不要倚老卖老,不然会很难适应社会发展,会被社会淘汰。以后,我要多努力,自力更生,多学习,为自己创造一个新天地,为社会多作贡献。
学会感恩也让我受益匪浅,所以以后我要树立新的生活观,要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多作助人为乐的事。
曾国桓
2013.1.1
第四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老师让我们在周六下午四点十五收看于丹老师的电视讲座,到了时间,我打开电视,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于丹老师说要有快乐的生命,快乐的学习。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家长老师,而是为了自己。她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有兴趣的去学习,激发自己的潜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其次她还讲了做事不要轻易放弃,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知道挫折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过程,只有经历挫折,我们才能成功。现在的电视、报纸上经常说,有一些学生为了一些小事和家人、老师同学吵架,因而选择了轻生。虽然我们处在青春期,但我们也要学会自我控制,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处于一种快乐又愉快的状态。
我们要学会自立,学会感恩,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被家
长们视为掌上明珠,家长对我们的爱已是溺爱,造成了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凡事都想到自己。要知道,凡事不能只求父母,父母也不是万能的,父母做不到也不是他们无能,我们更要关爱父母。
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12月17日上午8:20,与父母一起观看了辽宁电视台教育.青少年频道播出的于丹老师讲述《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专题教育节目,感悟很多。“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样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这段话出自于于丹老师,简洁有力的表明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我们学生应该做的,就是要孝敬父母,用节目中的话来说,孝敬就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在学习方面,首先我们要有兴趣。照样还是用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命乐在其中,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才能完成自己的开发。要知道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孩子应该因材施教,对孩子要进行多元化教育,充分发挥孩子自己的潜能,如果孩子都变成了一种模式,那学习岂不是太单调了。写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式教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知道老师在听完讲的这些以后,会不会改变教育方式,换换教育方法。此外,于丹老师还通过讲一些小故事来阐述道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对兄弟俩,两人乘船一起到一个大城市卖瓷砖。结果在路上,因为一场大风暴,瓷砖全都被摔成了碎片。哥哥当即就哭得稀里哗啦,而弟弟则很冷静。去那个大城市考察一番后,发现那个城市里有很多地方在装修。于是,弟弟把瓷器碎片都彻底砸碎,变成一船的马赛克,卖了出去,结果赚了大钱。于丹老师的四岁的女儿都懂得哭是无能的表现,那我们为何还要在挫折面前只会
第1页;共2页 哭呢?要是一遇到挫折就随之堕落,那是绝对不行的。又返回到刚开始的地方去,于丹老师更关心的那个问题“今天的孩子快乐吗?”“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什么是一种生命快乐呢?”显然,不是上很多很多的兴趣班,有很多很多的辅导课,有好多好多的课外题。这些课程,已经在无形之中给我们学生的心理上增添了重大的压力。所以才会出现,孩子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之说。那么,最后总结一下。于丹老师此次的讲座,主要分为四项内容:第一:父母应怎样正确认识孩子,如何拟定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第二: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让正确引导教育。第三: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第四: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