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6:4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格教育》读后感》。

第一篇:《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名师的人格教育力》有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感受颇深,使我认识到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的伟大,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教育人格有个质的飞跃,大的提高.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着,而是活生生的个性,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的质的总和,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是教师认知、情感、意志、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就像艺术大师的作品大都体现他们的风格一样,教师也以自己的人格特点在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修养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在面对那些较难说服的学生时,我们的耐性就会被逐渐磨光,因而经常采用罚站、罚写、叫家长等方式惩罚学生。或许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不良风气,但它已经侮辱到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矛盾,还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人格不够高尚、品格不够杰出,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瞧不起教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更加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开展。

因而,教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时,“惩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抓住适当的契机、适当的地点对学生做出适当的惩罚,表现出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宽容。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什么学生,在他们身上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走上成材之路。

“如果你答应了学生一件事情,那么无论是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还是一件非常荒唐、不可能完成的事,都要尽力去完成,不能疏忽,不能搪塞。要知道,一个小小的承诺的兑现,往往蕴含着伟大的人格力在其中。”

是啊,守信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这是每个学生都要懂得的,更是每个教师都要严格执行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言出必践”。可是,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在我们的教师群体中,言而无信的现象极其严重——教师的决定总是轻轻松松;教师的承诺总是随随便便;教师的理由总是„„我想,这样言而无信的教师是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的!也许学生不会做出反抗,但是,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做出反应,长此以往,会对教师说过的话、提出的要求、许下的诺言无动于衷。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对学生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言出必践,坚决履行!

第二篇:《名师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名师人格教育》读后感

莫根华

这次培训学习,读了《名师人格教育》,感触很深,书中书中精选了国内外四十个经典有效的教育案例,每个案例都附有精彩的评析,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名师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书中讲的“名师”不一定是众所周知的,而是指只要是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好学生的老师。“教师的伟大,不在于他们自己是多么伟大的人物,而在于他们能激发学生成长的灵感、动力,更在于他甘心为学生、为教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功名和成就。”

作为一位平凡的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

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的能力和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就像陶行知所认为的,教师爱儿童“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

学生是人,是一个未成年人,是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尊重。

1、尊重学生,是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意见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此刻,尊重表现为耐心和认真。

2、尊重学生,也体现在对他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力,也相信他对真理和正义的信服。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此刻,尊重表现为坦诚和热情。没有成年人居高临下的盛气凌人,也没有“正方”对“反方”的讥讽和打击。如果有关学生自己的事,一定要听听他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一些“异想天开”或者和教师不一致的意见。努力保存学生意见中的可取成分,并强调责任范围和检查评价方式,会给学生一种“长大”的快乐,强化责任感。

辛勤耕耘结硕果,爱心奉献获真情。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我会全身心的地爱孩子,用爱撑起一片蓝天,让每张笑脸在阳光下灿烂。

第三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有感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今天,我认真的听取了北师大教授于丹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讲座。视屏上于丹老师以其博学、睿智和思辨震慑了我的心。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听后受益匪浅。

我一直任教的都是小学,我就谈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首先,作为教师,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是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格包括健康的生理、心理、感恩、责任、忠诚、自制、尊重等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达到和谐的内心状态。一个完善的人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具备善通人心的能力;坚强的意志;高度的挫折忍受力;一定的学识。这就是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为我们强调的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所以说,平时我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必修课学习、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求他们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洗洗衣服等等。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教育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在不应该让父母为我们操劳过度。

其次,要求学生清醒认知自己,帮助他们尽早认知自己的内心,早一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知道“一个人长大的标志不是长高了,而是懂事了”的道理。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多问,易疲劳,兴趣较广,因此,我尽量不向孩子们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而且注意了让他们劳逸结合,适当控制作业量。同时,要广泛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明确活动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定的认知方法,逐步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自觉性、目的性。告诉孩子们,老师希望看到你们成长为一个有正确思想的人,一个努力追求心智成熟、人格完善,受人尊重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根据个性差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四、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听完《人格教育》之后我感悟今后,我们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心理学,掌握学生认知和人格发展规律,根据规律采取响应的正确措施,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环,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中、生活中以及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每个学生拥有一种健康的人格心理。

第四篇: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小学人格教育》讲座中指出了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朴素的人格胜过知识和技巧,二是独生子女缺少团队精神,三是要教会孩子“推己及人”。

现实生活,很多家长都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这种导向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缺少生活常识,生活能力低下,使孩子在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过程中失去了增长其他能力的机会,变成了学习机器,或高分低能。做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不只是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是要成长为能对自己负责、进而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谋福利的人,很难想像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能够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所以,于丹教授说朴素的人格胜过知识和技巧是不无道理的。

由于国家为减轻人口压力而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家庭中的孩子都没有兄弟姐妹,不仅孤单,无法体会手足之情,更因此而养成一些自我中心,不懂关心他人的不好习惯,但这是大环境 原因造成,不能完全责怪孩子的冷漠,作为家长我们所面临的就是如何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爱,而不仅仅是指责。

推及己人更是一种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能力,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无法了解他人的,这些都会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端正认识,提高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的能力,从而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懂得体谅和宽恕,正如名作家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从于丹教授的话中,我们知道,教育不只关乎成绩,更关乎孩子真正的成长。作为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认识,并与学校加强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以便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急燥,不能强加,“推己及孩”,一定要找到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毕竟,人生是自己的,谁也替代不了谁,家长也无法替代孩子,孩子自身的配合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家、校、孩子三方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教育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第五篇: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有感

最近学校推荐看一本书《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我想这大概是一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书吧。儿童的人格教育对于教师来讲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于是我毫不犹豫入手了这本书,拿到的时候,我很庆幸,这本书不是很厚,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阅读完。但直到翻阅了其中的内容之后,我才发现我想的太简单了,这毕竟是一部心理学著作,书中的内容深刻而丰富。

由于知识浅薄,对于书中的很多内容我还是懵懵懂懂,我甚至开始迷茫,到底什么是人格,在我的理解里,人格是人的性格与品德,但是书中的理解与我的还是有点出入的。于是我查阅了汉语词典,其中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阿德勒也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词:“自卑”与“优越”。阿德勒的一个教育思想就是自卑而超越,他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卑,他才能追求超越。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他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阿德勒认为,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追求。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希望图景,这种图景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这种追求,决定了儿童一生的具体行为。

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

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但是,当自卑感过于强烈时,儿童最终只是在心理上而非行为上加以克服,这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而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

因此,对于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学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加强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读到这里,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对于班级的一些问题学生,有时可能缺少耐心,只是简单粗暴的教训,而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这些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以致于很难找到有效合理的方式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通过阅读此书,我收获了很多。教育是一件工程,特别是儿童的人格教育,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基础,我们应从细微处,从平时中,从细节上做起,为国家培养些不平凡的人。

下载《人格教育》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格教育》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定稿)

    一些关于人格养成的蒙太奇思考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通用)[推荐五篇]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通用11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大全5篇)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一)今天早上8:20,河南法制频道播出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节目,我们学校给每位家长都发了一张节目预知单,并发了短信告知。于是,爸爸和我准时坐在电......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五篇范文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但是在孩子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自己不满意或者他人也不满意的情况,也就是说,他所追寻......

    《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

    在假期中我认真阅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感受颇深,使我认识到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的伟大,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教育人格有个质的飞跃,大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优秀读后感

    在翻开《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就感到这本书艰涩难度,是硬着头皮看的。但是,渐渐的,我觉得受益匪浅。它其中的一些观点促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学生时的对与错。小学生......

    《儿童人格教育》初中生读后感[5篇材料]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