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0:3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

第一篇:《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

在假期中我认真阅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感受颇深,使我认识到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的伟大,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教育人格有个质的飞跃,大的提高。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着,而是活生生的个性,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的质的总和,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是教师认知、情感、意志、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就像艺术大师的作品大都体现他们的风格一样,教师也以自己的人格特点在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修养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在面对那些较难说服的学生时,我们的耐性就会被逐渐磨光,因而经常采用罚站、罚写、叫家长等方式惩罚学生。或许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不良风气,但它已经侮辱到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矛盾,还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人格不够高尚、品格不够杰出,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瞧不起教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更加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开展。

因而,教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时,“惩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抓住适当的契机、适当的地点对学生做出适当的惩罚,表现出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宽容。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什么学生,在他们身上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走上成材之路。

“如果你答应了学生一件事情,那么无论是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还是一件非常荒唐、不可能完成的事,都要尽力去完成,不能疏忽,不能搪塞。要知道,一个小小的承诺的兑现,往往蕴含着伟大的人格力在其中。”

是啊,守信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这是每个学生都要懂得的,更是每个教师都要严格执行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言出必践”。可是,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在我们的教师群体中,言而无信的现象极其严重——教师的决定总是轻轻松松;教师的承诺总是随随便便;教师的理由总是……我想,这样言而无信的教师是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的!也许学生不会做出反抗,但是,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做出反应,长此以往,会对教师说过的话、提出的要求、许下的诺言无动于衷。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对学生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言出必践,坚决履行!

第二篇:名师的人格教育力

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这本书。书中内容不以教学的具体知识为主,而以施教者教育能力为落脚点,突出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如施教者的沟通能力、激励能力、人格魅力、特色教育等,精选国内外经典有效的教育案例,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评析让教师充分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实,在这几年的教学里,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有不少难题困扰着我,读完这本书,整个人豁然开朗,受到很大启发。下面,我挑选了其中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教育案例谈谈体会以及亲身的实践。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2岁时,有一天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他用12.5美元赔偿。他只好回家找他父亲。里根的父亲在确定事情的原由之后,就对里根说,“那你就赔吧。不过这12.5美元是我借给你,一年之后,你要还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根就开始靠擦皮鞋、送报纸之类的活打工赚钱,最后,终于赚得12.5美元,还给他父亲。里根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件事,并深情地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情,使他懂得什么是责任,那就是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个故事令我想起了曾经在我们班上发生过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急着想把刚改完的作业本发给学生,但眼看着开会时间快到了,刚好有个学生来办公室,便嘱咐他把作业本发下去。谁知那位学生由于急着回家过周末,竟忘了叫组长发,只拿了自己的本子,匆匆地“跑了”。结果星期一回来有些没拿到本子的学生们在忙着补作业。看到此情景,一股无名之火顿时在心中燃起。正当我想大发雷霆时,想起了里根父亲惩罚孩子的故事,心中的怒火悄然熄灭。于是,我对班上的学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已至此,同学们就给他改过的机会吧?但每个人犯错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接着我对犯错的学生说,“老师想给你一个惩罚:就是每天按时帮同学们收发作业本一个星期,你愿意吗?”那位学生面带愧疚地回答,“我愿意,对不起,同学们。”当时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原谅了他。后来,这位学生不仅履行了承诺,而且主动要求再收发一个星期的作业本。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沉睡的巨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惩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里根的父亲就是通过惩罚教育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教育的秘决是真爱,只要动机纯正,措施恰当,惩罚也是一种施爱教育。学生犯错不同于成年人犯案,教育不同于审讯。在处理生动活泼、个性各异的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应充分认清学生的“行为”与“品行”的差别,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宽容心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把人格中的“宽容”提炼出来,撒播到学生的身上,把关爱的幸福带给每个学生,因为教师的宽容是每一位学生未来成功的奠基石。

《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这本书。书中内容不以教学的具体知识为主,而以施教者教育能力为落脚点,突出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如施教者的沟通能力、激励能力、人格魅力、特色教育等,精选国内外经典有效的教育案例,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评析让教师充分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实,在这几年的教学里,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有不少难题困扰着我,读完这本书,整个人豁然开朗,受到很大启发。下面,我挑选了两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教育案例谈谈体会以及亲身的实践。

案例一,曾获得过诺贝尔奖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约翰.麦克劳德,少年时,对所有的动物内脏十分好奇,他很想知道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他偷着把校长家里养的宠物狗杀死,把狗的内脏看得清清楚楚。校长知道此事后,给予他惩罚是:必须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和狗的骨骼结构图。这对一心专注内脏观察的麦克劳德来说是个轻而易举的“惩罚”,他很快交给了校长自己的“杰作”。当校长接过这两幅画,意味深长地告诉他:“我了解你现在对求知的欲望,虽然出发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你的做法却伤害了其他人,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世界上的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可能会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找出自己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麦克劳德被这个饱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所感动,由此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巨匠。也许,在别人眼里,麦克劳德是一个“坏孩子”。但是,校长并不认为他是无药可救的,校长用一种宽容的心对待麦克劳德,证明他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普普通通的校长对学生的宽容和关爱的 “惩罚”,为世界培养出了一位不可多得的科学巨匠,而他的宽容与关爱也彰显出了他那撼动人心的伟大人格,并因此而影响了麦克劳德的一生。

在新环境下,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的提法越来越热,社会舆论都在大声疾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以至于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惟恐背上“缺乏职业道德”的罪名。

曾经听过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那些从小受到太多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往往会遭受到更多的失望。也有一种说法: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是一把双刃剑,能育人也能毁人。用好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不好则事与愿违,甚至山穷水尽。很多人不提倡惩罚教育,顾虑也就在此。实际上,教师惩罚学生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无非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就需要教师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更多的人生哲理。如果你在用一种极端的方法惩罚一个学生时,结果却与预期的效果相反,只会使学生年幼的心灵受到难以承受的伤害,蒙上一层阴影;如果你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教育一番,这种过轻的惩罚只会纵容学生继续犯错。其实,任何一个学生在自己的群体里都想树立起自己光辉形象,他们很在乎教师对自己的批评或赞扬。那么如何合理的惩罚学生呢?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第一,适度性原则

对学生的惩罚,应考虑被罚者的个体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一个自尊心较强,偶尔在课堂上讲话、看课外书的学生,我一般会给予一个眼神,一个保持安静的微笑动作,或走近他们身旁摸摸其头,敲敲其桌子以作暗示。一个有尊严的学生很快领会教师善意的批评,立即改正错误,认真听讲,有时无声的教育胜过有声的教育;但对于那些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顽固派”,我会点名对他说,“呆会你可能会比其他同学少一点课间休息时间,因为课后老师想和你谈谈刚才的表现。”刚刚还乐在其中的“顽固派”这时发现了事态的严重,也乖乖地听课了,以前我一急也会忍不住大声呵斥不听话的学生,但发现效果不佳,反而不利整体教学的开展。

第二,尊重性原则

惩罚是一种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避免伤其自尊心。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时,老师首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肯定他是一个好学生,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于喜欢在课堂上插嘴的学生,课后我会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影响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 那位插嘴的学生当时会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老师,我以后再也不那样做了,有问题我会举手的。”当学生犯了错时应给学生申诉权,让他从容地讲明过失是怎样发生的。比如我们班上有个学生有一段时间多次不交作业本,对此我很纳闷:虽然这个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但每天的作业还是交的。后来我把那位学生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这几天不交作业,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那个学生见我无生气之意,才吞吞吐吐地说出真相,原来几天前他的本子丢了,心存侥幸的他也就每天得过且过蒙混过关。我帮助他认清过失的性质与危害后,所取的惩罚是:让他每天在新作业本上补作业,直到补完为止,学生也欣然接受惩罚。后来我发现他每天都按时交作业了,从而也达到了惩罚教育的目的。

第三,艺术性与科学性

要注意教育惩罚行为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只有善意、友好的教育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2岁时,有一天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他用12.5美元赔偿。他只好回家找他父亲。里根的父亲在确定事情的原由之后,就对里根说,“那你就赔吧。不过这12.5美元是我借给你,一年之后,你要还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根就开始靠擦皮鞋、送报纸之类的活打工赚钱,最后,终于赚得12.5美元,还给他父亲。里根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件事,并深情地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情,使他懂得什么是责任,那就是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教育的秘决是真爱,只要动机纯正,措施恰当,惩罚也一种施爱教育。学生犯错不同于成年人犯案,教育不同于审讯。在处理生动活泼、个性各异的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应充分认清学生的“行为”与“品行”的差别,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宽容心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把人格中的“宽容”提炼出来,撒播到学生的身上,把关爱的幸福带给每个学生,因为教师的宽容是每一位学生未来成功的奠基石。天看到一篇博文《精神状态是一种教育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并颇有感触。

的确,一所学校教师的精神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文中所说,这种精神状态,那是一种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那是一种敢于追求,敢于突破的精神;那是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那是一种自我加压,自我担当的精神;那是一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那是一种充满自信,充满朝气的精神。我真的也很喜欢这样的一种精神。

有了这样的一种精神,就有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氛围,有了这样的“魂”,不管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都会办好、办成功的。但是这种精神的培养确实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面对的是人的工作,这需要教育管理者深入思索,设置工作计划,艺术性地工作且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相信教师的心灵定会在“爱”的感召下,体现出所期望的那种精神状态,那就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奋发向上、朝气蓬勃!

一所学校,既有老教师,也有新教师,更有大批中青年教师。要让所有的教师都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是一项工程。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好比孩子读书,不同的孩子也对其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成就感。其实人都一样,找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再累再苦也会觉得乐在其中。

对于老教师而言,我们应该更多地尊重他们。几十年风风雨雨不容易,教育的理念即使再变,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他们的身上肯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教学经验、做事为人的道理、工作的踏实执着等等,对于他们,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因为不用检查你也会发现他们高度的责任心,这样就够了。对于中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可以说是学校的顶梁柱,他们的成败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教育的成败。这样一大批的教师也是学校的主力大军。要想办法做好这些老师的“功课”将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批老师大都在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岁,正是向成熟、稳重发展的过程中,要教学经验应该也有了,要教学理念应该学起来也很快。重视这批老师的发展方向,并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拟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很重要,只要给机会给平台,让这部分的老师有充分的施展的空间,那么他们的价值、他们的才干也会充分地得以体现。最终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学校,也成就了孩子的未来!

对于新教师而言,我们更多的是要“呵护”。初来乍到,他们会彷徨、会不知所措。告诉他们不必担心,有年长的老师会帮助他们,学校会帮助他们,组织会帮助他们。更多地是勉励他们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工作,学习自己教什么、怎么教,学习孩子学生么、怎么学,学习向谁请教,请教什么,学习如何与孩子、家长沟通等等。教育的事情不是一撮而就、立竿见影的,不坐上几年的冷板凳是学不到真功夫的。只有勤奋,没有捷径!

我相信只有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有了这样的一种追求,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那么我们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校园也就是大家的“乐园”。那么这种精神状态就是一种教育力!

教育的力量》是肖川大师对历史、社会、人生和教育问题的明睿洞察,对教育理想的热切追求,对人类不灭良知的深沉呼唤,对人生当有境界的祈望与希冀。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用生命去守护正义与光明的良苦用心。刚读的时候感觉文章有些苦涩,但是随着逐步的深入,发现里面道出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里面有一篇文章深深的让我触动。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为什么教师要有思想的呢?有思想的教师才会让我们兴趣广泛,内心鲜活,赋予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教师心中只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拿是拿孩子的思想来成全自己的学习成绩,扼杀的是学生各种鲜活的思想。虽然学生的思想不是很成熟,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毕业后不是一个模子刻的样品。

其次,做有思想的教师,使得我们变的更有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的模仿能力超乎想像,我们也是在为学生做一个有思想的榜样。这样我们自己不但丰富了自己,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拿计算机课来说,学生看到的书本中的内容很少也很简单,这些内容对于很多家里有电脑的孩子根本不能吸引他们,但是对于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种种操作,种种好玩但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我们不放关注下他们喜爱的游戏,使用计算机目的,对计算机学科的想法。加以扶正,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另外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对人的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肖川大师的文章真是美文。喜也,怒也,哀也,乐也,无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也许是平时所养成的一种职业习惯,我们已经看惯了也写惯了那类扳起脸来说教的文章。读完整本书,让我感受到,对待教育,我们必须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情怀,教学生去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学生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在这个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该时刻提醒自己的,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让学生感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第三篇:《名师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名师人格教育》读后感

莫根华

这次培训学习,读了《名师人格教育》,感触很深,书中书中精选了国内外四十个经典有效的教育案例,每个案例都附有精彩的评析,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名师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书中讲的“名师”不一定是众所周知的,而是指只要是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好学生的老师。“教师的伟大,不在于他们自己是多么伟大的人物,而在于他们能激发学生成长的灵感、动力,更在于他甘心为学生、为教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功名和成就。”

作为一位平凡的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

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的能力和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就像陶行知所认为的,教师爱儿童“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

学生是人,是一个未成年人,是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尊重。

1、尊重学生,是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意见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此刻,尊重表现为耐心和认真。

2、尊重学生,也体现在对他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力,也相信他对真理和正义的信服。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此刻,尊重表现为坦诚和热情。没有成年人居高临下的盛气凌人,也没有“正方”对“反方”的讥讽和打击。如果有关学生自己的事,一定要听听他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一些“异想天开”或者和教师不一致的意见。努力保存学生意见中的可取成分,并强调责任范围和检查评价方式,会给学生一种“长大”的快乐,强化责任感。

辛勤耕耘结硕果,爱心奉献获真情。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我会全身心的地爱孩子,用爱撑起一片蓝天,让每张笑脸在阳光下灿烂。

第四篇:《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名师的人格教育力》有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感受颇深,使我认识到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的伟大,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教育人格有个质的飞跃,大的提高.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着,而是活生生的个性,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的质的总和,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是教师认知、情感、意志、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就像艺术大师的作品大都体现他们的风格一样,教师也以自己的人格特点在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修养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在面对那些较难说服的学生时,我们的耐性就会被逐渐磨光,因而经常采用罚站、罚写、叫家长等方式惩罚学生。或许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不良风气,但它已经侮辱到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矛盾,还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人格不够高尚、品格不够杰出,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瞧不起教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更加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开展。

因而,教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时,“惩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抓住适当的契机、适当的地点对学生做出适当的惩罚,表现出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宽容。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什么学生,在他们身上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走上成材之路。

“如果你答应了学生一件事情,那么无论是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还是一件非常荒唐、不可能完成的事,都要尽力去完成,不能疏忽,不能搪塞。要知道,一个小小的承诺的兑现,往往蕴含着伟大的人格力在其中。”

是啊,守信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这是每个学生都要懂得的,更是每个教师都要严格执行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言出必践”。可是,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在我们的教师群体中,言而无信的现象极其严重——教师的决定总是轻轻松松;教师的承诺总是随随便便;教师的理由总是„„我想,这样言而无信的教师是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的!也许学生不会做出反抗,但是,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做出反应,长此以往,会对教师说过的话、提出的要求、许下的诺言无动于衷。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对学生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言出必践,坚决履行!

第五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有感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今天,我认真的听取了北师大教授于丹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讲座。视屏上于丹老师以其博学、睿智和思辨震慑了我的心。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听后受益匪浅。

我一直任教的都是小学,我就谈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首先,作为教师,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是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格包括健康的生理、心理、感恩、责任、忠诚、自制、尊重等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达到和谐的内心状态。一个完善的人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具备善通人心的能力;坚强的意志;高度的挫折忍受力;一定的学识。这就是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为我们强调的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所以说,平时我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必修课学习、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求他们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洗洗衣服等等。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教育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在不应该让父母为我们操劳过度。

其次,要求学生清醒认知自己,帮助他们尽早认知自己的内心,早一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知道“一个人长大的标志不是长高了,而是懂事了”的道理。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多问,易疲劳,兴趣较广,因此,我尽量不向孩子们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而且注意了让他们劳逸结合,适当控制作业量。同时,要广泛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明确活动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定的认知方法,逐步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自觉性、目的性。告诉孩子们,老师希望看到你们成长为一个有正确思想的人,一个努力追求心智成熟、人格完善,受人尊重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根据个性差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四、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听完《人格教育》之后我感悟今后,我们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心理学,掌握学生认知和人格发展规律,根据规律采取响应的正确措施,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环,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中、生活中以及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每个学生拥有一种健康的人格心理。

下载《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师的人格教育力》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小学人格教育》讲座中指出了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朴素的人格胜过知识和技巧,二是独生子女缺......

    《力》名师教案

    《力》 教案 吉河中学:常勇 【核心素养:】 通过观察实验视频,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整节课通过......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虚构目的论......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有感 最近学校推荐看一本书《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我想这大概是一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书吧。儿童的人格教育对于教师来......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定稿)

    一些关于人格养成的蒙太奇思考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

    《儿童的人格教育》优秀读后感

    在翻开《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就感到这本书艰涩难度,是硬着头皮看的。但是,渐渐的,我觉得受益匪浅。它其中的一些观点促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学生时的对与错。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