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乡的原风景歌词
故乡的原风景歌词——徐光中版
片片相思顺着江河下 丝丝怀想随着风儿牵挂 涓涓爱恋碧泉般无瑕 幽幽笛音萦绕谷崖
萧萧的落木啊枯叶将飘向谁家 蓦然的回首映红霞 残阳似血笑靥如花 妍妍红日浮在长河上 明明皓月依着湖波荡漾 清清思恋莲荷般幽香 戚戚琴声沁润心房
南飞的群雁啊今晚将栖息何方 梦中的人儿愁容怅 婵娟之下驻足守望 片片相思顺着江河下 丝丝怀想随着风儿牵挂 涓涓爱恋碧泉般无瑕 幽幽笛音萦绕谷崖 妍妍红日浮在长河上 明明皓月依着湖波荡漾 清清思恋莲荷般幽香 戚戚琴声沁润心房
《故乡的原风景》 万顷词 宗次郎曲
树影摇曳云雾茫茫 森林碧绿天空多宽广啊 大海欢唱鸟儿飞翔 清风习习稻谷花香
故乡,故乡啊,我多想念梦中的你啊 我想回到你身旁,我要回到你的身旁。
每次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泪水,止不住流淌啊,总在怀想,你的摸样,想起了你,热泪盈眶。
故乡,故乡啊 亲人啊亲人啊 我的爹娘多忧伤 我想回到你们身旁
我的童年在那里成长 那些影像我终生难忘啊 这么多年落寞惆怅 走过岁月多么感伤 树影摇曳云雾茫茫 森林原野大地多宽广啊 河流欢唱鸟儿飞翔 清风习来你的芬芳
第二篇:初一系列作文 故乡原风景
故乡原风景
——家乡描写抒情类作文写作指导
一碗清汤荞麦面
粟良平(日本)
【作者简介】粟良平,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其名作《一碗清汤荞麦面》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感动、激励了几亿人,包括三星、佳能、横滨轮胎、乐天,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的员工和政府公务员。
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面馆的这一天,也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直到深夜十二点还很热闹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过十点,就很宁静了。北海亭面馆的顾客,此时也像是突然都失踪了似的。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要说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上前去招呼。
‚啊……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行啊,请,请这边坐。‛老板娘说着,领他们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清汤荞麦面一碗!‛
听到喊声的老板,抬头瞥了他们三人一眼,应声回答道:‚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
案板上早就准备好了面条,一堆堆像小山,一堆是一人份。老板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热腾腾香喷喷的清汤荞麦面一上桌,母子三人立即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了起来。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子面,送到妈妈口中。不一会,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起点头谢过,出了店门。‚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答道。
过了新年的北海亭面馆,每天照样忙忙碌碌。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
和以前的大年夜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的这一天就要结束了。过了晚上十点,正想打烊,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老板应声回答着,并将已经熄灭的炉火重新点燃起来。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桌上放着一碗清汤荞麦面,母子三人边吃边谈着,柜台里的老板和老板娘也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真好吃……‛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吃完后,付了150元钱。老板娘对着他们的背影说道:‚谢谢,祝你们过
个好年!‛
这一天,被这句说过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祝福送走了。生意日渐兴隆的北海亭面馆,又迎来了第三个大年夜。
从九点半开始,老板和老板娘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都显得有点心神不定。十点刚过,雇工们下班走了,老板和老板娘立刻把墙上挂着的各种面的价格牌一一翻了过来,赶紧写好‚清汤荞麦面150元‛。其实,从当年夏天起,随着物价的上涨,清汤荞麦面的价格已经是200元一碗了。
二号桌上,在30分钟以前,老板娘就已经摆好了‚预约‛的牌子。到十点半,店里已经没有客人了,但老板和老板娘还在等候着那母子三人的到来。他们来了。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的那件略有些大的旧衣服,兄弟二人都长大了,有点认不出来了。母亲还是穿着那件不合时令的有些退色的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笑着迎上前去。
‚……啊……清汤荞麦面两碗……可以吗?‛母亲怯生生地问。‚行,请,请里边坐!‛
老板娘把他们领到二号桌,顺手将桌上那块预约牌藏了起来,对柜台喊道:‚清汤荞麦面两碗!‛
‚好咧,清汤荞麦面两碗——‛
老板应声答道,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大儿,淳儿,今天,妈妈我想要向你们道谢。‛ ‚道谢?向我们?……为什么?‛
‚你们也知道,你们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了八个人的钱。我把抚恤金全部还了债,还不够的部分,就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
‚是呀,这些我们都知道。‛
老板和老板娘在柜台里,一动不动地凝神听着。
‚剩下的债,本来约定到明年三月还清,可实际上,今天就可以全部还清了。‛
‚啊,这是真的吗,妈妈?‛
‚是真的。大儿每天送报支持我,淳儿每天买菜烧饭帮我忙,所以我能够安心工作。因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所以现在能够全部还清债款。‛
‚好啊!妈妈,哥哥,从现在起,每天烧饭的事还是包给我了!‛ ‚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真是谢……谢……‛
‚我和弟弟也有一件事瞒着妈妈,今天可以说了。那是在十一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弟弟学校去参加家长会。那时,弟弟已经藏了一封老师给妈妈的信……弟弟写的作文如果被选为北海道的代表,就能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正因为这样,家长会的那天,老师要弟弟自己朗读这篇作文。老师的信如果给妈妈看了,妈妈一定会向公司请假,去听弟弟朗读作文,于是,弟弟就没有把这封信交给妈妈。这事,我还是从弟弟的朋友那里听来的。所以,家长会那天,是我去了。‛
‚哦,是这样……那后来呢?‛ ‚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你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全体学生都写了,弟弟的题目是《一碗清汤荞麦面》,一听这题目,我就知道写的是北海亭面馆的事。当时我就想,弟弟这家伙,怎么把这种难为情的事都写出来了。
‚作文写的是,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留下一大笔债。妈妈每天从早到晚拼命工作,我去送早报和晚报……弟弟全写了出来。接着又写,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清汤荞麦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一碗清汤荞麦面,面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地接待我们,谢谢我们,还祝福我们过个好年。在弟弟听来,那祝福的声音分明是在对他说:不要低头!加油啊!要好好活着!因此,弟弟长大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也要对顾客说:‘加油啊!’‘祝你幸福!’‘谢谢!’弟弟大声地朗读着作文……‛ 1
此刻,柜台里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听母子三人说话的老板和老板娘不见
了。在柜台后面,只见他们两人面对面地蹲着,一条毛巾,各执一端,正在擦着夺眶而出的眼泪。
‚作文朗读完后,老师说:‘今天淳君的哥哥代替他母亲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现在我们请他来说几句话……’‛
‚这时哥哥都说了些什么?‛
‚因为突然被叫上去发言,一开始,我什么也说不出……‘大家一直和我弟弟很要好,在此,我谢谢大家。弟弟每天要做晚饭,只能放弃兴趣小组的活动,中途回家,我做哥哥的,感到很难为情。刚才,弟弟刚开始朗读《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时候,我感到很丢脸,但是,当我看到弟弟激动地大声朗读的样子,我心里更感到羞愧。这时我想,决不能忘记妈妈买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勇气。我们兄弟二人一定要齐心协力,照顾好我们的妈妈!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够和我弟弟做好朋友。’我就说了这些……‛
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和去年相比,像是完全变了个模样。
作为年夜饭的清汤荞麦面吃完了,付了300元。‚承蒙款待。‛母子三人深深地低头道谢,走出了店门。‚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老板和老板娘大声向他们祝福,目送他们远去……
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北海亭面馆里,晚上九点一过,二号桌上又摆上了‚预约‛的牌子,等待着母子三人的到来。可是,这一天始终没有看到他们三人的身影。
一年,又是一年,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可母子三人还是没有出现。北海亭面馆因为生意越来越兴隆,店内重新进行了装修。桌子椅子都换了新的,可二号桌却依然如故,老板夫妇不但没感到不协调,反而把二号桌安放在店堂的中央。
‚为什么把这张旧桌子放在店堂中央?‛有的顾客感到奇怪。
于是,老板夫妇就把‚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告诉他们。并说,这张桌子是一种对自己的激励。而且,说不定哪天那母子三人还会来,这个时候,还想用这张桌子来迎接他们。
就这样,二号桌被顾客们称作‚幸福的桌子‛,二号桌的故事也在到处传颂着。有人特意从老远的地方赶来,有女学生,也有年轻的情侣,都要到二号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二号桌也因此名声大振。
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这一年的大年夜又来到了。
这时,北海亭面馆已经是这条街商会的主要成员,大年夜这天,亲如家人的朋友、近邻、同行,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都来到北海亭,在北海亭吃了过年面,听着除夕夜的钟声,然后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到附近神社去烧香磕头,以求神明保佑。这种情形,已经有五六年了。
今年的大年夜当然也不例外。九点半一过,以鱼店老板夫妇捧着装满生鱼片的大盘子进来为信号,平时的街坊好友三十多人,也都带着酒菜,陆陆续续地会集到北海亭。店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知道二号桌由来的朋友们,嘴里没说什么,可心里都在想着,今年二号桌也许又要空等了吧?那块‚预约‛的牌子,早已悄悄地放在了二号桌上。
狭窄的坐席之间,客人们一点一点地移动着身子坐下,有人还招呼着迟到的朋友。吃着面,喝着酒,互相夹着菜。有人到柜台里去帮忙,有人随意打开冰箱拿东西。十点半时,北海亭里的热闹气氛达到了高潮。什么打折信息啦,海水浴场的艳遇啦,添了孙子之类的,店里已是人声鼎沸。就在这时,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人们都向门口望去,屋子里突然静了下来。
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这时,大伙才都松了口气,随着轻轻的叹息声,店里又恢复了刚才的热闹。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面带歉意说。就在拒绝两位青年的时候,一个身穿和服的女人,深深埋着头走了进来,站在两位青年的中间。店里的人们,一下子都屏住了呼吸,耳朵也竖起来了。
‚啊……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穿和服的女人平静地说。
听到这话,老板娘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十几年前留在脑海中的母子三人的印象,和眼前这三人的形象重叠起来。
老板娘指着三位来客,目光和正在柜台里忙碌的丈夫的目光撞到一处。‚啊,啊……孩子他爹……‛
面对着不知所措的老板娘,青年中的一位开口了。
‚我们就是十四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顾客。那时,就是这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合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以后,我们搬到母亲的老家滋贺县去了。
‚我今年通过了国家医生资格考试,现在在京都的大学医院当实习医生。明年四月,我将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工作。还没有开面馆的弟弟,现在在京都的银行里工作。我和弟弟经过商量,计划了这生平第一次奢侈行动。就这样,今天我们母子三人,特意赶到札幌的北海亭,想要麻烦你们煮三碗清汤荞麦面。‛
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泪珠一串串地掉下来。
坐在门边的蔬菜店老板,嘴里含着一口面听了半天,直到这时才把面咽下去,站起身来。
‚喂喂!老板娘,你呆站在那里干什么?这十年的每一个大年夜,你不是都准备好了迎接他们的到来吗?快,快请他们入座,快!‛
被蔬菜店老板用肩头一撞,老板娘才清醒过来。
‚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三碗——‛ ‚好咧——清汤荞麦面三碗——‛泪流满面的丈夫差点应不出声来。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不约而同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店外,刚才还在纷纷扬扬飘着的雪花,此刻也停了。皑皑白雪映着明净的窗子,那写着‚北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风中,摇着,飘着……炊烟
曹海英
尘世间的美景多不胜数,但最美的,莫过于乡村的炊烟了。
在乡下的日子里,最让我痴迷的就是每天去林子里眺望远处的烟。当天空还有一些浅紫色的霞光涌动时,各家各户的烟囱,原本静静地竖立在屋顶上用土砌的圆筒子,就会把一缕缕淡淡的白烟抑或青烟,送上天空。
这时的风很淡很轻,像从天宇上降下来一般,扶住白烟或青烟儿纤细的腰,一步一摇地走开去。那炊烟,浅浅窄窄的一溜儿,一寸寸地蠕动着,一点点地长大,把虚虚的屋顶、空空的苍穹徐徐撑起,撑出一些空明的味道来。这时候,视野变宽了,蓝天变高了,偶尔掠过的麻雀也会留下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有着天空这样蓝色的背景,炊烟看上去非常纯净。慢慢地,烟会升高,但还是聚在一起。如果生火已经一会儿了,就会很粗,像条白色的巨蟒矗立在屋顶上。等炊烟到了屋顶以上丈把高时,中间就有了空隙。或许是缘于风,那烟会猛然散了,分成一片片,散落在天际间。有的巴掌大,有的脸盆大,有的像断了的草绳,绳头又散开。渐渐地,风止了,就剩下一片片模糊的白隐约可见。
这时忽然一声牶娃子,吃饭了……
在这种充满了人情味的呼唤声里,狗儿叫了,鸡儿鸣了,乡村的韵味便十足了。吃饭时间到了,各家的饭都已经做熟,便不再给灶火里填柴,炊烟会越来越淡,不再东一缕西一缕地飘在村子的上空。饭后,庄户人下田劳作。此后烟囱便一直歇着,寂静地直望着青天。等到中午,又会复活起来。然后又是歇息时间,到了晚上,再热闹起来。
在城里住久了便时常会想起乡村的炊烟,每每有烟雾升起,便能想起那恬静淳朴的乡村生活来。
文/又见炊烟滴雨的梧桐
曾经,不知那一天是哪一天,再回到那一座永不忘记的小屋。那小屋,住着我永不忘记的奶奶。那小屋的门前,有缀满星星、知了和故事的大树。那屋后的松林,是爷爷长眠的地方,有苍翠的松树和柏树。
曾想,等到了那一夜,我定将整夜整夜站在小屋前那洒满月光的池塘边,让那黑缎般的树影,带我从童年的时光,飞渡。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又回奶奶身边。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丁很兴旺,奶奶看着开心。
奶奶的院子外边,还是那些儿时爬过的梧桐树,掉光了叶子,恣意地伸展着枝柯。
奶奶堂屋的四面墙上,还有儿时贴上的年画,儿时挣回的奖状。
又看到那扎羊角小辫的小女孩,那系红蝴蝶结背小书包的小女孩。那时的我,爱满山坡地牵着奶奶的羊儿啃青草,爱在金黄的油菜花开放的季节,看那些变幻的鲜花,变幻的阳光。
下雪了,真下雪了,开始还伴着零星小雨,后来就只见纷扬的雪花。这南国的雪啊,有好些年没见它了。
雪雨中祭坟,有另一种心情。给爷爷燃上一柱香,看纸钱化作青烟的时候,仿佛又听爷爷说,丫头啊,来,回家。
好象是很遥远很遥远的时候了,那时候爷爷很老,斑驳的须发,刻满皱纹的脸,洪钟似的笑声,还喜欢在无言时哼一首不成调的歌。
小小的我,每天放晚学归来,老远就能看见爷爷静静地坐在山口等我,巨大的落日就在爷爷身后,爷爷就象一座靠在一个圆形的富丽堂皇的金色椅背上的雕像。每每这时,我总向爷爷摇摇手,跑过去,让爷爷牵着回有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开来的家。
后来,长大些了,离开了老家。后来,去了远方的学校读书。
再后来,我从远方的学校回来时,爷爷不在了,再看不到山口温暖的影子,只看到一只倦鸟投进林深处。
是的,曾经不知那一天是哪一天,再回到这永不忘记的小屋。这小屋,住着我永不忘记的奶奶。小屋的门前,有缀满星星、知了和故事的大树。屋后的松林,是爷爷长眠的地方,有苍翠的松树和柏树。
是的,曾想过的,等到了那一夜,我定将整夜整夜站在小屋前那洒满月光的池塘边,让那黑缎般的树影,带我从童年的时光,飞渡。
如今,就站在这儿了,虽然没有月光,依然清晰地听到遥远的甜甜的声音,夹在一帮孩子里面,快乐地在月光下喊着:‚天瓜哩地瓜……‛
儿时的伙伴都不在了,出去的出去,嫁人的嫁人,留下一竹林的笑声,追忆着似水的年华。
和风夹着理不清的情绪,带我爬上那永不忘记的山坪,啊,还是那块大青石,只是,哪里去寻啊,昔日放羊的小桑树?
山乡小路,伴我独行。奶奶,你曾在哪一潭池水里,清洗着印花蓝布? 又见炊烟,山村,在雪雨中的黄昏里安静。眼底下静静的村子,哪怕闪出小小一点遥远的灯火,也许都会让我误认,误认作童年时无数次顽皮的夜归,匆匆跑向竹林背后,一间小屋,奶奶那一块麦黄的窗口。
奶奶疼爱的唠叨,还萦绕在不绝如缕的炊烟里……走散的炊烟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的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就是那一地的炊烟。
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走得脚底越来越虚,越来越浅,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把根丢在了村庄。
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方遥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
9岁那一年,母亲让我好好学习,她信手一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就发奋读书,我知道自己很笨,但我仍坚韧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地召唤着。后来,我就考上了。后来,我就游走了,就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咔的一声,打得我生疼。解开上衫,我发现,打疼我的全是乡愁。
有一年秋天,我一垄又一垄地放倒莜麦。当挥汗如雨地忙活了半天之后,我直起腰,看到偌大的一块莜麦地,我仅仅收割了整块地的一角。于是我一把把镰刀扔到地上,对着南边的天嘟囔了一句:我一定要离开这个鬼地方。父亲听到了,父亲说,你觉得这个地方那么容易离开吗?当时,这句话我没有全懂,我只知道从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冲出去,在父亲的眼里并不容易。现在我却理解出了另一层意思,于是,我就逐渐读懂了流浪到异域的游子的那种思乡的情怀。多么真切的情怀啊,真得就像母亲对自己的乳名的一次次呼唤。
是啊,都是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你就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甚至被异地站立在土地上的一群麦子。
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村口的回眸
重回故里……
我已记不清我是多大的时候来到这里,只知道我的童年搬过五次家,但我明确的是这里才是我的根,我能记住的快乐童年时光大多都在这里。
如今穿过片片金黄的稻田我站在村口仿佛回到念小学的时候,也是在这里我们几个朝着村子大喊‚我放学了‛然后传来……我回来了。八年后当我站在这里,依稀还能找到那时的影子!每年春节前都回来一次扫墓,但是总是匆匆离去,只能在路边看到它的外围。树影中冒出了几栋楼房,田里庄稼间稀疏的几个草帽……一切都是一闪而过。
如今我即将走进这个阔别八年的村子:我不是衣锦还乡,更不是探访故友,按辈分在这个村子我见谁都得喊,即使是比我小的,甚至是刚出生的,说起来感觉我有点大逆不道……走进村子突然觉得有股清风迎面出来,以往这个时候便开始农忙收割稻子,可是现在的农村大多数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收割稻子都是机器收割,所以没看到有多少人往村口田里去,再加上这几天的雨水,估计等到天晴才会开始收割。转过两个弯便来到我家的老屋钱,屋子显然变的老旧了许多,奶奶那间屋子的屋顶感觉塌了许多,木质的窗子颜色变成统一的灰色,推开一点缝隙,堂屋的香台上还是爷爷的那张奕奕的遗像,墙上的中堂已落上点点灰尘,虽然已不住这里了,但是每年父亲还是要后面的表叔帮忙贴春联换中堂。奶奶说这里才是我们的根,因为我们的祖一辈是从别的地方逃荒来这里的,村里只有我们是外姓,这里给了她们安定的生活也就等于给了我们……转过身跳上了最近的一颗柿子树(我家和奶奶家的屋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家门前有四颗柿子树,还有三颗杏子树,一颗桃子树,井边上还有一颗槐树,而且门后面还有一颗樱桃树,所以每年果子成熟时便是我们这些馋猫解馋的好机会……
树叶开始脱落了……绕过我家的围墙走到村后(我家就村子边上)视野便突然开阔感觉自己站在梯田的最高一层,夕阳照在下面池塘的水面上折起的光芒非常刺眼,以前的时候我便站在这里朝在远处田里的喊母亲回家吃饭,我家的田就在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山的右半坡便是公墓,夕阳下用手挡在眼上方可以清楚的爷爷的墓。墓的边上便是我二爷爷(我爷爷的亲弟弟)的墓,爷爷在我们搬家不到一年后去世了,后来奶奶便也搬过来和我们住……
原路返回,悄悄的回到了村口,如果是当时村子里的人肯定过来扭着我的嘴巴说小黑蛋,又在外面乱跑啊,或者几个小不点喊‚瓜皮,走,一起捡稻去‛……
一切都在恍惚之间,默默的离开!当我站在我来时的位臵,我突然松了一口气。
漫步在村边的稻田埂上,用手拂过颗颗饱满的稻穗,有点锯手,还有点潮湿,傍晚的村前显得有点阴暗,阳光被村里的树和房子挡住了,只有些许的几缕透过。而我在其中就像是一个稻草人,我在驱赶离别。
回忆只是心情偶尔的跌宕起伏……
当我走出这段回忆,感觉自己在补写小学时那篇未完的《我的家乡》。岁月能模糊我的视力,但永远不能磨灭我内心深处的记忆。回眸,让我铭记……
乡村的风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
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乡村一组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母亲从来没有读过陈章的诗句,但母亲就是诗句本身。
茶篓,老房,还有青茶。母亲站在时间之墙上。手里抓攫的不是新茶,是希望,是梦想。母亲啊,你是否真得还有梦想。
有些东西总是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比如说记忆。在记忆中,年少的我何曾会意识到那片风景,意识到属于母亲的那一片风景,居然会有撩人情怀之处。我总是固执地认为,生活亘古如此,母亲亘古如此。但是,多年后的今天,我伫立在一旁,因为母亲,静穆,又潸然泪下。
二、老黄牛。父亲。老黄牛般的父亲。
当麦杆儿吐穗,当油菜花开,当新绿昭示了大地的生机。
在黄土地上,年复一年,百转千回,永远走不完的犁沟道儿,便给了父亲无穷的力量。
哦,父亲,眼睛里充溢着混沌的泪。可,谁敢说,这不是一种喜悦
父亲拥有了整个的春天:草的温柔,风的清爽,水的潺湲,花的芬芳。一切的一切都清晰得仿佛可以用父亲把犁的手掌轻易描摹下来似的!
三、散不尽的烟圈,如同爷爷一生的坎坎坷坷。只能用一双千层底儿丈量。熏黄了牙,熏黑了牙,千层底儿磨破了一双又一双。
泛黄的稻草,泛黄的篱耙,泛黄的希望。还有泛黄的爷爷。被岁月封尘,锈迹斑斑。岁月。
是风,吹得你满目憔悴;是刀,刻得你满脸皱纹。是雪花,飘落在你的头上,成为了漫天的白发。
四、两块石头,因为一些细小的隔阂,咬在一起,咬碎了黄豆,咬碎了五谷杂粮,咬开了奶奶的笑容,咬开了大公鸡的鸣叫。记忆里,故乡的石磨就这么新鲜着。于是,常常梦回故乡。
梦到了奶奶,吃力地推着石磨,在磨道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踩灭了夜空中一颗又一颗的星星。奶奶不断地把粮食与夜色一起舀进磨眼里,石磨嘴吐出乡村乳白色的黎明。
石磨嚼着风雨,嚼着岁月,嚼着汗水和叹息,嚼着生活的艰辛和酸涩。哦,记忆里的石磨,今天,突然忽忽地转起来,无休无止。
五、布鞋。妈妈亲手做的那双的老布鞋。人和纯手工布鞋。
妈妈做的布鞋,白的千层底,黑的鞋面鞋帮,白是全白,黑是全黑,不事雕琢,不加修饰。
穿上妈妈纳的老布鞋,脚又成了我的脚。
人越长越大,路越走越远,老布鞋步步紧跟,走着轻巧弧度,把夕阳踩在脚
下,把群山峡谷踩在晓寒深处,把自己和影子踩在一起……
等阳光落下去,等月光高照时,静静地抚摩着老布鞋,静静地抚摩着用老布鞋丈量的人生,常常想起这长途跋涉也不过如此,越过这山,不正是家的方向?
人和纯手工布鞋,通往家的方向!
六、门外挂着雨帘,外面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婆婆一手拿着鞋底,一手捏着针,针引着线,线牵着鞋底。
这么多年了,我爬了许多山,走了许多路,连月亮都有些老了,眼花的婆婆,还是靠着墙,纳进去又扯出来,把这种千层底的鞋底收拾得,严严密密。
七、童年的乡村并非地处水乡,然而水却的的确确是不少的。山围着水,水绕着山。山水相依。
总是有一些日子是属于丰收的欢乐。
抬着一木桶,拎着一串鱼网,来到水面上,木桶在水面上飘浮,人在木桶里逍遥。
撒网,捞取鱼儿、虾儿、鳖儿……
怀念则是在岁月的风琴里用五指弹拨,一往情深悠悠起伏的旋律。怀念是对昨天打捞黄金,是美好回忆的收藏。
八、古屋、雕窗、风蚀的岁月。清幽而无奢华,淡雅而吐书香。
雕窗,划出一片破碎的天,出尘脱凡,遗世而独立。那样安静,坐观世世风云。
人被拔出繁嚣。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迫使任何一个躁动的细胞,全都安静下来。
是的,凝视一扇雕窗,就是在聆听一个人生故事,呼吸着生命的全部温馨。
九、小巷很深,似乎没有尽头。独轮车像头老迈的牛。
不知道是人推着车,还是车拉着人。
‚咯吱,咯吱‛的声音,徐徐在浮着牛粪味的小巷里荡开。那遥远的岁月里,曾经有多少人推着独轮车从这条小巷里走过? 人来了,又去了,无声无息。然而活过的人终究是要留下痕迹。
十、田野铺满金黄。又见稻桶。
双手紧攥一把稻,向上挥过头,往稻桶床甩去。‚嘭……‛ ‚刷拉拉……‛
稻谷下落。丰收降临。
这样的场景,是现实,也是记忆。但,诗意只有在记忆中焕发生机。
现实的沉重和叹息啊,在一举一挥间你是否还能体会?
十一、用力地,往转轮里倒进一季的喜悦。摇动筛谷的转轮。制造风。
谷粒纷纷坠落。
远的,近的。饱满的,干瘪的。让风来鉴别精伪。
让风来鉴别一年的收成。风啊。
风干了多少遥远的记忆。
十二、太阳追逐着轻雾,早早爬上了山坡。
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拂面的凉风沁人心田。一个老农。一群羊。
老农,一根鞭子,一张笑脸。
羊,白的,黄的,黑的,欢快的。大山,没有人来人往。大山静穆。
大山包容着欢快的羊群和自由的老农。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写景状物类和抒情性散文训练指导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
其实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写的作文一定要真实,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你所要写的景物,不要怕你写不好,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其写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记住,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祝你成功!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描写景物,要注意运用好以下的几种写作方法。l、认真观察,细致描写
描写景物,第一要认真地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具体描写,才能写出生动有趣的内容来。比如我们观察水的特点,可从水面的颜色,流动,浪
潮,倒影,水中的船舶等等方面来进行。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细致地观察水面的动态和静态的特点。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小溪是从山间泉水里流下来的,又清又亮,像一幅透明的绸子,抖动着铺向远方。它顺着山势自高向低,‚叮咚叮咚‛弹着琴弦,‚哗啦哗啦‛唱着歌儿,再绕过山坡向东流去。水中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青蛙……
这里写小溪的流水的特点,有形状,有颜色,有声音,有静态,有动态,有景物,有情趣……如果小作者没有进行认真地观察,是不可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的。这说明小作者认真地观察了溪水的形状、颜色,声音、静态、动态等等方面。
2、运用比喻和拟人
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拟人,是指运用想象,把事物当人写。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用拟人法,必须找到景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与它有相似点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得确切,浅近易懂,能使所描写的景物更美丽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要使比喻确切,必须学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联想:想想这个景物与什么事物相像。再想想。它们在哪些地方相像,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相似点找得越准,比喻也就越确切。找相似点,一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考虑。轮廓相似、颜色相似、声音相似、长短大小相似、动态相似等等。请看下面的佳作片段:
春天,她像童话里的仙女。山顶的嫩绿色的落叶松,像仙女的纱巾。山间的绿树,像仙女的绿袍,其间盛开的白色梨花,就像点缀在绿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樱桃花丛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脚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黄色绣花鞋。
这里的比喻浅显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拟人结合在一块来使用,就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较好地表达了小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立体描写,色、形、音、势都有
所谓立体描写,就是抓住景物的形、色、态、势、音、味等方面的特点,全方位地进行生动具体地描写。你看,海潮来了:
午后一点钟左右,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段关于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的描绘,有声——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在滚动;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有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墙;有色——白线,白色战马,白色城墙;有势——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写景物,就应该这样,从各个角度来描写。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等等各个方面都具体地描写出来。
4、静态动态相结合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才能写出景物的情趣,才能得高分。比如我们要描写一个小小的池塘,应该注意到景物的静态和动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的静态描写: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
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在这里,‚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静得惹人喜爱。
小池塘的动态呢?更惹人喜爱:
清晨,微风唤醒了沉睡的苇塘,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举目向远处望去,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尖嘴的翠鸟在水中捉着小鱼;一只画眉鸟落在芦苇尖上兴奋地唱着;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给这芦苇塘又增添了生趣。
在这里,‚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 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还有翠鸟捕鱼,画眉鸟唱歌,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这些动态的细腻描写,情趣无限;犹如一幅幅动态的电影画面……
5、条理清楚,写出变化 我们描写景物,都要注意时间的变化顺序,要注意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描写景物的变化。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池塘的作文,就可以按一天中的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写。再如我们要描写海潮,就可以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述;写雨,就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来描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之感。、注意渗透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是我们练习写作常用的方法,也是应该学会和必须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写景时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使文章得高分。作家谈散文
前苏联著名散文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说,散文应‚充满绘画的光和色彩,充满诗歌语言特有的新鲜感,充满建筑学的匀称比例,充满雕塑线条的凸凹和明晰,充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发现世界的艺术》)2.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
(3)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4)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盖诗文所以足贵者,贵其善写情状。天地人物,各有情状。以天时言,一时有一时之情状;以地方言,一方有一方之情状;以人事言,一事有一事之情状;以物类言,一类有一类之情状……情状不同,移步换形,中有真意。‛(清〃 许印芳《诗法萃编》卷六下)景物的形状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
(5)虚实结合,扩大想像空间。写景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
(6)运用比喻、对照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清代的刘熙载说:‚《书诀》:‘石有三面,树有四枝。’盖笔法须兼阴阳向背也。‛(《艺概〃文概》)写景状物,要从客观事物的整体出发,不拘一格地从多方面加以描绘。
第三篇:故 乡
故
乡
学习目标:
①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②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③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评析法 自我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1.“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家园。大家读完鲁迅的小说《故乡》,感觉和我们以前读过的那些思乡怀人的作品是否一样?现在我们来走进鲁迅笔下的故乡。
2.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从此,中国人民陷入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痛苦深渊。当时,在帝国主义扶持下,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日趋破产。1919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中国人民被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着。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居住,目睹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十分悲痛,一年后,便以这次回乡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跳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悲哀)(学生跳读课文中写“我”的情绪的段落。如开头的“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结尾的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等段落。)
2.朗读品味,理解情感基调。本文作者的感情主要表现在(故乡之景)和(故乡之人)两个方面。
朗读小说中描写故乡景物的部分,找出令“我”悲哀的因素。(重点阅读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注意重读“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等词语。)对比朗读小说中“记忆中的故乡”的部分,注意其中“深蓝”、“金黄”、“碧绿”等表示色彩的词语。3.教师小结:故乡是一日不如一日,昔日的蓝天、明月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阴晦”、“苍黄”和“萧索”。
4.故乡哪些人的什么变化最令„我‟心痛?(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小说展开细致深入的阅读。)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成果。(讨论主要围绕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展开,也可以涉及宏儿和水生。存在分歧的地方可以保留,提交班内讨论解决)
(1)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①闰土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②闰土言、行、神、心的变化令“我” 悲哀。(2)杨二嫂的变化是否也令“我”悲哀?
①杨二嫂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②杨二嫂言、行、神的变化令“我” 悲哀。(学生分条梳理讨论的结果,特别是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学生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加以点拨和补充:闰土:外貌苍老,动作迟钝,语言含糊,对“我”谦恭,对生活丧失希望。杨二嫂:相貌丑陋,语言尖刻,自私、势利,虚伪、庸俗。)
5.全文的底色是沉重和悲哀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6.朗读结尾的三段文字,特别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要求齐读背诵。第二课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该问题探究的已不仅是环境,而且涉及小说主题。除了对比鲜明的“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之外,其实,小说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故乡”。从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我”对未来的故乡有一个朦胧的希望轮廓。)2.“故乡”是谁的?(这个问题是把小说的社会意义推到更广阔的层面。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故乡失落了,又也许只存在于孩童纯真的眼睛里。小说中的故乡是“我”的,又是“我们”的。它有着普遍的象征意味,代表着人的精神归宿。)3.“故乡”在哪里?
(结合课后练习,研究“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刻意蕴。从小说对宏儿和水生的想象中,可窥见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4.文学作品中,除通过描写,使所记的人、事更生动外,还往往用形象化的议论来揭示事理,点明中心。这篇小说也不例外。请找出本小说中的议论部分,并分析其作用。(84段中的议论,表达“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践踏下的社会现实的悲愤和不满。86段中的议论,是对旧生活的否定和对新生活的向往。88段中关于希望有无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鼓舞,它告诉人们:新生活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通过上述三段中的议论,层层深入地揭示了中心,并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5.明确小说的主题。通过小说的阅读和社会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故乡景色和闰土前后变化的描写,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交流分享:
通过本小说的学习,你掌握了阅读小说的那些技巧?你还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和困惑?请你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且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故 乡
过去
现在
景物:
蓝天
明月 阴晦 萧索 人物: 闰土——能干
快乐 麻木 辛苦 杨二嫂——漂亮
平和 庸俗 卑劣
第四篇:太阳河乡原生态民歌基本情况简介
太阳河乡原生态民歌基本情况简介
历史的年轮在岁月的长河中碾过,曾经熟悉的声音和画面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模糊,也慢慢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流行歌曲充斥的今天,原生态山民歌——这种民族歌唱艺术却逐步走向消亡„„然而,湖北省恩施市的一个群峰环绕、美丽神秘的地方——太阳河乡,原生态山民歌在这里繁荣发展,能歌善舞、勤劳纯朴的太阳儿女把她继承发扬,正把这里的山民歌唱响神州、唱响世界„„
一、太阳河乡情概况
恩施市太阳河乡是鄂渝边陲的一颗明珠,是湖北西大门的一个边寨小乡。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云雾环绕、人杰地灵,在35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2.4万土苗儿女的风姿,在大千世界尽情展示。
这里是旅游休闲胜地。国家3A级风景区——梭布垭石林座落其中,景区内群峰竞秀,沟壑遍布,石柱高耸,鬼斧神工,景象万千,海内外的游客接踵而来。就在梭布垭石林景区的对面,集奇、秀、险、雄于一体的李爸沟景区与梭布垭石林遥相呼应,另有一番风味。
这里是民族文化的摇篮,尤其是山民歌的海洋。多少年来,幽居在这里的太阳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劳作间隙,他们以唱山民歌的方式交流情感,长幼之间、亲朋之间、情人之间都是如此。
二、山民歌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发展情况
原生态的山民歌是民族文化遗产,她的历史源远流长。她是农民们在劳动和工作之余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原创性很强的一种民间艺术,也是最能体现恩施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特点的民歌。从专业角度来说,演唱者的水平不能达到专业水准,或许那根本称不上是演唱,但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项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鄂西山民自古就有在从事田间劳作、栽秧、薅草时用锣鼓伴唱、男子叫歌女子接唱的风俗。山民对山歌的热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以海洋的辽阔来比喻山歌题材的宽广、数量的众多,一点也不过分。
山歌借钟情于她的山民之口吟唱,代代相传,在农耕社会里虽经数百年而不衰。山民受山歌的滋养教育而形成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他们歌唱劳动,歌唱爱情,也歌唱痛苦和不平,他们伴着歌唱来到世间,也伴着歌唱走完人生的艰难之旅。山民们的一生都在唱歌,民歌陪伴了山民们的一生。山民们一代一代地走过去,山歌便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愈积愈厚。这些山歌给我们绘制了民族风情和民族风俗的瑰丽画卷。
山民歌种类繁多,从腔调分可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高腔山歌是腔调十分高亢的抒情歌,平腔山歌属优美婉转的叙事歌。曲牌结构形式有号头、半声子、上下句、四句子、五句子、六句子、连八句、穿号子、赶号子、串句子和穿尾子等。这里的山民歌只有较固定的曲,没有固定的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创作出新的作品来。唱的内容有采茶歌、砍柴歌、赶马歌、放牛歌、翻山歌、栽秧歌、薅草歌等。
爱好山民歌的当地人还把她们编撰成册,正编按其歌唱形式分山歌、小调两大类。再按民歌的内容、社会作用并兼顾歌唱形式又分为五编。第一编为唱山歌的歌,其中又细分为20类,如开台歌、开场歌、撩歌、请歌、约歌、谢歌、儿歌、穿号叶子等;第二编为情歌,其中又分为44类,如风情、风俗、相思、调情、童话歌等;第三编为小调,小调以言情为主兼及其他生活内容,又分为23类,如苦歌、夜曲、劳动号子、吟物、醒世、喜庆、祝贺等;第四编为长篇叙事歌,仍属情歌,因其叙事完整,篇幅容量大而单列,如“九岭十三岗”、“五
里坡儿上”、“吴幺姑”等;第五编为社会生活歌,这一编反映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按反映的生活层面又分为 17类,如礼仪、好客、职业、择业、劳作苦歌、唱古人、骂歌等,特别是其中的涉性歌谣,是从另一侧面研究旧时代土家山民风俗民情的可贵资料。这些收集的山歌九成都是人们在聆听居住于附近的山民亲口歌唱,仅有少量山歌来自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民间手抄本。
山民歌的一个特点是贴近生活,琅琅上口,容易学习,不管是老人小孩,都可以很快就学会并跟着吟唱。至今为止,许多山民歌仍被当地居民传唱,并且流行到许多的地方。山民歌的历史是如此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但是随着农耕时代的渐渐过去,诞生于农耕时代并伴随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民歌,已经走到了尽头。
作为艺术,作为过去时代的一种民族民间文化遗存,山民歌的厚重民族文化价值及认识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它的逐渐消亡与流失,民族宗教委员会和文体局对它也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来,在山民歌的诞生地——巴楚地区,举办了很多原生态的山民歌大赛和类似的活动,山民歌这个快要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正被重新纳入了民族文化的重建之列。而作为原生态山民歌主要发源地的太阳河乡,当人们对原生态文化不太重视、跟着时代的潮流追赶流行歌曲的时候,这里的乡党委、政府却非常重视山民歌资源的保护、挖掘和研究,制定了发展规划,培养了大批山民歌专业队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进行重点培养和推介。
特别是近几年来,太阳河乡抢抓机遇,带领太阳儿女打破历史的沉寂,通过每年在本乡举办“土家女儿会”、开展山民歌创作、演唱比赛、到全国各地演出等方式,已把许多散发着土家泥土芳香的山民歌唱响全国,有的已飘洋过海,被《湖北日报》、《新华网》等报刊、网络多次报道。如“土家歌王”谢小平与其夫周维寿,能对唱千首山歌,谢小平已多次到州、省及北京演出。
太阳河的山民歌经过近几年的提炼归纳后,其歌词有五个特点,一是通俗洗炼,浸透了浓郁的土家风情和山野气息,以浅平质朴的词句成功地塑造出太阳儿女的艺术形象;二是衬词特别多,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点;三是衬词中保留着汉字记土家语的句子;四是所唱的歌词,浩如烟海,演唱中依所到之处的主人和事物依曲编词,变化万千;五是音乐独具特色,具有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抒情性强等特点。
太阳河的山民歌经过近几年的创作演唱,主要以《五句子歌》、《哭嫁》、《陪十姊妹》、《夜歌》等最为有名,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太阳河乡山民歌最表现其原始感染力的时候是在“土家女儿会”上。太阳河乡是恩施市举办“土家女儿会”的一个固定场所,一年一度的“土家女儿会”在这里传承。“土家女儿会”也就是“土家情人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全乡的土家儿女都要穿上自己最喜受的盛装,一大早不约而同地来到该乡梭布垭石林共度这个节日。女儿会上,青年男女们通过对唱情歌、悄言细语、买卖物品讨价还价等方式选出自己的意中人。每当这天,煽情奔放的土家山歌余音绕梁,土苗汉子那开山劈地的号子在山谷中激荡回响。
三、发展规划和措施
太阳河乡的山民歌无处不在,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听到高亢或悠扬的山民歌声,这是太阳河乡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规划主要目标为:通过努力,进一步形成与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旅游之乡相适应的,具有该乡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地域时代特色的原生态山民歌文化,让文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均衡、齐头并进;努力达到文化产业结构合理、文化产品绚丽多姿、文化体制富有活力、全
乡人民文化活动水平再上新高。
工作重点为:
㈠强力打造原生态山民歌。坚持把原生态山民歌当成该乡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来抓。加强对山民歌的深度挖掘,研究其发展历史、原有种类、曲牌结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形成比较规范的文字资料。该项工作在2005年底已完成。
㈡创作大量山民歌文化精品。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繁荣山民歌创作。以山民歌创作、演出比赛为契机,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各类作品的创作。
㈢广泛开展演出活动。继续全力办好“山民歌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使之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完善以乡党委、政府为龙头,乡文化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居)委会文化室为基础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并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作用,大力推进集镇、村、企业、校园、家庭各个层面文化活动。在努力搞好重要节庆庆典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民歌文化娱乐活动,大力鼓励各村组建演出队伍,到州内外开展演出活动。
㈣加大对山民歌创作、演出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建好活动中心,重点建好梭布垭石林风景区活动中心和乡文化活动中心,使该两个中心成为全乡开展大型山民歌演出的固定场所,同时各村要在村委会建好活动中心。制定、完善、落实有关文化投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合资或独资兴办各种社会文化实体,投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㈤规范山民歌市场秩序。目前,全州很多地方都爱唱山民歌,但该乡山民歌最有特色,在州外也最出名。在近3年内必须加快发展,推出特色,成为全州的龙头,从而逐步规范山民歌市场秩序,变“百家争鸣”为“一支独秀”。因此,必须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确保该乡的主体地位。
㈥积极发展山民歌产业。彻底转变文艺人“文不理财,士不经商”的陈旧观念,树立自我竞争意识,实现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重点发展以文化演出、文化娱乐等为主体的大众娱乐业。按照文化产业投资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档次,使山民歌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
㈦强化文化队伍建设。立足于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山民歌创作、专业演出、管理、经营人才队伍。注重新生文化力量培育,重视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和业余青少年艺术团组建,加快发展少儿文化事业,认真实施“蒲公英计划”。
具体措施为:
㈠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落实。
㈡建立奖惩制度。规划实施过程中,乡党委、政府每年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工作比较突出、在各类演出中获得奖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200—10000元的奖励;对工作态度不认真,未完成任务的,给予一定的惩罚。
㈢狠抓对外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和各类演出活动,加大对该乡山民歌的宣传,使外界人士进一步认识、了解、喜爱山民歌。同时与该乡大力发展的旅游业相结合,在梭布垭石林等风景区组建专业演唱团,为前来旅游的客人现场表演,通过他们加强对外宣传。
目前,按照规划要求已基本完成,措施也全部落实。今后,该乡将按照“宏扬太阳民歌,构建和谐文化”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度挖掘山民歌资源,发挥潜在优势,培养优秀人才,推出更多精品,狠抓对外宣传,做大做强产业,将宏扬山民歌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使太阳河乡成为远近文明的旅游之乡、山民歌之乡,让太阳河乡成为武陵山中的一朵奇葩。
获奖情况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2010年被评为恩施市春节文体活动先进单位;谢小平2004年被评为土家歌王和恩施州民歌十佳歌手;龚斌德2004年被评为土家优秀歌手,2006年获得湖北省民歌演唱大赛铜奖;200年太阳河民间歌手冉井海参加全国第十三届青歌赛湖北赛区原生态唱法第名;2008年太阳河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石工号子》在全市职工文艺汇演中荣获三等奖。
受益人数及社会影响
近几年来,该乡山民歌被太阳儿女继承发扬,目前已远近闻名,本州及其他许多地区,如北京、重庆等地在大型庆典活动中,经常邀请该乡山民歌歌手前去演出,外地来的旅客都喜欢到该乡听山民歌。在当地,人民对山民歌非常热爱,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山民歌歌声,每逢各类庆典活动,都有山民歌这个节目。近年来,山民歌演出达到场次,听众约万人。只要听过太阳河山民歌的人都赞美它:“山民歌儿天籁音,句句歌儿动人心,句句山歌句句奇,神仙听了也入迷。”
第五篇:回故2012,展望2013
回故2011,展望2012 2012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在XX市安监局领导的关心下,在公司的直接领导和各矿矿长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力,取得了十分可喜和任人满意的成绩。实现了“五为零”的安全生产目标,XX矿安全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成为XX市私营企业“安标化”典范。所做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1年主要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1、实现了“五为零”:生产工亡事故为零;重大中设备事故为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重大中毒窒息事故为零;重大爆破事故为零。
2、重伤率约1‰,轻伤率8.6‰,粉尘合格率达86%,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3、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XX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通过省专家组验收。
二、2012年所做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抓早管严。
新年伊始,公司就召开安全生产工作大会,及时部署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新的一年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措施,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月中、月底)二次安全生产调度会议,各矿坚持每天的晨会、每周和每月安全生产专门会议制度,各矿坚持每天的晨会、每周和每月安全生产专门会议制度。通过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安全生产处于稳定的良性发展势头;二是各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坚持安全工作“亲自抓”、“坚持四同时”“坚持带班下井”,做到公司每次组织的安全检查各矿领导都能按时参加,特别是对重点要害部位,如井下采掘生产、尾砂坝、危化品和民爆器材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检查,各矿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必定亲自参加;三是公司从早下文,要求各矿山认真做好“春节”及全国“两会”期间安全工作;三是各单位和部室对安全与生产关系得摆正,突出了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2、依法依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风险共担
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建立、健全了从班组长到矿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4个,38个安全管理制度,13个应急预案、33个岗位操作规程、38个岗位责任制。在此基础上,今年公司按照标准化要求又先后健全了《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奖罚暂行规定》、《外来工程队安全监管制度》等制度,制定了安全标准化与考核办法,完善了《井下防洪应急预案》和《尾矿库防洪应急预案》。这些制度的健全,明确了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为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为有效遏制事故发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全面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012年公司坚持了安全大检查隐患235条/处,按时得到整改的299条/处,整改率为97.5%;各矿山坚持每周安全大检查和每天领导带班下井检查及作业班组班班检查制度,为适应新的运行机制,年初公司对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做了大幅精简,但是仍然设置了安全环保科(6人),配备了专门安全管理人员,主要生产单位三坑、四坑、选厂、机电、炸药厂配备了专职安全员,坑口配备了安全工和通风班,全公司安全专(兼)职人员26人,全部经省、市安监部门培训合格上岗。公司每月第一个星期四,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月安全工作,布置下月安全工作,安环科坚持每月召集安全例会,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汇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安全控制指标考核。
4、以人为本、强化全员教育培训工作
以人为本,营造安全生产先进理念和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为此,我们提出树立“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安全生产理念,并贯穿到企业一切工作当中。
1、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一是对新上岗的员工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而是按要求,员工每年集中和业余培训不少于72小时,公司及各矿全年全员安全培训908人次,并按照规定进行考试。一年来组织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较好的单位有:黄柏洋金矿、蛤蟆石金矿、石碑金矿。
2、为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公司组织安全管理人员送上饶市安监局、省安监局专门培训四批次,共18人/次。
3、在六月安全活动月期间,公司安环部根据《公司六月安全活动各月活动安排》由安全总工程师吴道英牵头分别到各矿山,组织对管理人员、工程队员进行技术、法律、法规培训。
4、狠抓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对特种作业人员每年专门培训不少于48小时,现有在岗特种作业人员76人(含工程队爆破工),全部实行持证上岗。
5、确保安全投入,有效整改安全隐患,提高静态安全程度
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2011年预算安全费用160万元,各矿建立专项安措台账,实行专款专用。由于公司整合后矿山大部分设备陈旧老化、不能适应安全标准化要求,必须淘汰,因此2011年安全投入?为350万元,主要完成各矿井下人行出口、安全通道建设,使七个矿消除了独眼井现象;跟换提升设备JTP卷扬机7台;更换井下主供电缆1800米;更换竖井罐笼3台、新建工业厂房及民工住房1000余平方米;巷道发砼、金属支护220米,井下通风系统改造建设7处,公路堡坎和水沟砌筑上千米,以及尾矿库安全设施、安全评价和矿山防洪排洪设备设施、警示牌、购置安全书籍及“安标化”体系文件印制等,分轻重缓急进行了有序整改。切实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促进了矿山安全文明建设,提高了静态安全程度。
6、突出抓好雨季“四防”和尾矿库安全渡汛
雨季来临前,公司及时下发《切实做好雨季“四防”工作的通知》,并组织专项安全检查。一是对山上地表防洪沟进行了修补;二是对排洪设备、设施和备用设备进行了全面安全确认,加强了日常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开动;三是对井下所有排洪沟进行了全面疏通;四十加强了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和专项检查,查出的隐患立即进行了整改,实行24小时监护,并做好观察、巡查记录,增设了尾矿库临时防洪设施;五是物资供应部采购了充足的抗洪物资;六是加强对厂房、公路堡坎水沟、河道的巡查,对库、坝进行了日检,随时报告,对全公司民爆物品库房避雷设施进行了检测。今年“6.15”我公司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公司董事长朱与平亲自带领安环部、生产部及各矿抢险人员参与矿山尾矿库抗洪抢险,力保尾矿库安全。尽管这次特大暴雨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巨大,但确保了雨季矿山安全渡汛。
7、上下一心,全面开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根据年初公司安全工作安排,为完成创安达标任务,在XX市安监局的关心和董事长的重视下,公司决定XX矿山为突破口,率先开展创安达标工作。公司于2011年5月正式成立安标化办公室,抽调三名大学生包括公司安环部共六人分为体系文件、现出整治二个工作组,专门从事安标化工作。为更利于开展工作,公司购置电脑三台、打印机一台,花了五大箱A4纸,经过半年时间,于2012年10月17日顺利通过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组验收,综合得分70.4分,获得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
三、2012年安全工作安排
2011年我们要在德兴市政府、是安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安全工作紧紧围绕安全法律法国为主线,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严、细、落实各项制度,巩固提高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工厂园林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五为零”目标。
1、按国家标准,全面推进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
2、开展工厂园林化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
3、充分发挥各专业监管作用,形成各专业线配合监管格局。
4、强化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法律法规意识、安全技术知识和危险有害因素的防范技能。
5、强化安全专业人员的中和素质培养,提高安全管理技术。
6、从制度落实着手,严格考核与监督,奖惩结合,遏制“四违”现象,避免事故发生。
2012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