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3 12:4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经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经读书笔记》。

第一篇: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

第一章:道玄

本章提出了“道”的概念(论道)

中心句:道指的是宇宙万物间存在的本源与实质,“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重点句

1.真正的得道之人清静无为,生活简朴却能满足,不以施舍者自居其功,自己贞正也能让他人贞正。

2.孔子是通过钻研“礼、仁义”和制度教化来寻求天道的含义,而老子是从阴阳二气的变化之中来寻求。而寻求“道”,重点在于内心的感悟。课外延伸: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

第二章:阴阳、无为

本章阐释了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论道)

中心句:事物的两方面是相互存在、对立统一的。重点句

1.“无为”之道方法论:任由世间万物振兴却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不据为已有,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功成名就也不居功自傲。

2.处世柔和达练,一切顺应自然,不强求功名。只看到美与善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很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课外延伸:作为君主,只有用自己的言行作为准则来教化臣民,才能让国家得到根本的治理。(治世)

第三章:兼德

本章提出控制欲望的方法(修身)

中心句:我们成才需要德才兼备,随时随刻净化自己的内心。

重点句:方法就是不标榜奇异的才能,并且净化人民的内心,满足百姓基本的温饱需求,削弱人们的欲求,增强人民的体魄,总要使人民不怀有成见、不心生贪欲,使那些聪明的人不敢任意妄为。

课外延伸:只有抛弃浮华,减少欲念,以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为目标,才能从实质上实现天下大治。

第四章:求衡

本章列举了“道”在表象上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我们需要由“冲”解“道”,道的功能就是求取平衡。重点句

1.理解“道”要先理解“冲”,冲是要居中守中,它的象形有在水中间之意,流入海中又蒸发再变成雨落入河流,如此不断循环,保持着平衡状态,这是“冲”的中和之理。

2.“道”的本体是虚空,功能是中和。“道”的冲和,在于避免过和不及,防止物极必反,它在维持平衡状态,调和万物的阴阳。

3.有容乃大的处世方法:不锋芒毕露,怨天尤人,心胸宽广,做事做人留有余地,不可执著求全。课外延伸

1.世间的君主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遵从“道”的原则行事。(治世)2.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们不必为其费心,一切应当顺其自然。

第五章:守中

本章阐述了自然界中万物平等的思想(处世)

中心句:做人要守中,顺其自然,保持虚静,心态平和,待人平等。重点句

1.道家中老子推崇的仁爱是偏爱的意思,说天地对于世间万物,是无所谓仁慈,对于一切都一视同仁无所谓偏爱。

2.对待事物要有平和、平等的心态,不因事物的外形而有偏见,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3.治理国家时,频繁发布政令,朝令夕改不如守中,保持虚静,在应该开口的时候方才开口,而且所言句句皆为精华真理。(治世)

课外延伸:在大道之下,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统治阶级只有放弃特权,与民众保持平等,才能使天下安定。(治世)

第六章:虚无、繁殖

本章描述了“道”的特征(论道)

中心句:“道”拥有着如同母性的包容力和繁殖力。

重点句:道如繁衍,脱化众生,本身虚空,虽然产生万物,但是却不见踪影,这体现了道的渊源不穷,绵延不断。

课外延伸:世界产生于一个母体之中,并为世间万物及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动力。

第七章:利他

本章阐述了圣人的处世哲学(处世)

中心句:统治者要以集体利益为先,才能长治久安。重点句

1.一个领袖的统治得以长久维持的法宝在于谦退,只有将天下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利益。(治世)2.苟求,不强求,以身作则是一种处世哲学。

课外延伸:商汤的成功在于他甘于为争取人民的利益而舍弃自身,因此才能受到拥戴。

第八章:若水、无争

本章指出崇高的德行是具有水一样的品格(修身)

中心句:上善若水的核心在于拥有与世无争的美德,对自身的环境能够泰然处之。重点句

1.水自身柔弱至极,善于滋润世间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论长短;总是甘于停留在最低处,所以最接近“道”。

2.最完美的人,应该乐于从事别人所不愿从事的工作,坚忍负重,默默劳作,却不与别人争名夺利。

3.上善若水就是以自己所有的美好内在去感化众人,而不是处处表现自己,宣扬自己,所以拥有如水般品德的人可谓“善”!(1)居善地:善于选择下位而居。(2)心善渊:心胸像水一样深沉幽静。(3)与善仁:待人真诚友爱。(4)言善信:说话要像潮水那样准时有信。(5)正善治:从政要像水那样在万物之间周旋调和。(6)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发挥最大的效能。(7)动善时:行动起来要像水的流势一样把握时机。课外延伸

1.统帅若做到训练时同甘共苦,战斗时身先士卒,生活时克制私欲,那么你的手下就会毫无畏惧地攻城。

2.用仁义得到天下,并用仁义治理天下,才可以传至万代。(治世)

第九章:成退

本章对名利的竭力追逐进行阐述(修身)中心句:功成名就之日,归隐身退之时。重点句

1.万事万物矛盾的转化都是“度”在起作用,所以为人处世应当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否则必将自遗其咎。

2.凡事都存在着一个过犹不及的道理,如果总是卖弄自己的才华,咄咄逼人,更容易为自己引来祸端。

3.先功成,再身退。如果你身处乱世,厌倦世事纷争而心生归隐之心,那么这种退隐即自然之道。

课外延伸:范蠡成功的原因在于能够不为金钱、地位所累,在金玉满堂的极盛时刻急流勇退,从而保全自己。

第十章:净心、不占

本章主要讲修身之道(修身)

中心句:洗涤澄清心灵,无欲无为,不占有一切。重点句

1.首先要洗涤自己的心灵,使得形神一体,才能领悟“道”的真谛,进而培养“德”,而纯真、自然则是最美好的品德。

2.促进万物生长繁育,产生万物不据为已有,养育万物而不倚恃其功,作为万物首领而不主宰他们,这就是最深的德。

3.凡事都处于中间时最好,一个人若处于无欲无为的境界下,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课外延伸

1.在常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前毫不动心,根本无视这种诱惑的存在,这样的人可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2.能够排除主观因素推举人才,不计较私人恩怨,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也正是“玄德”的体现。

第十一章:有无

本章强调了空虚之物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有”给人以便利,“无”才能发挥作用,两者相互作用。重点句

1.车、器、室这些实有之物的实有之利,却正是凭借它们中间的虚空——“无”发挥着作用。

2.若没有“有”可资以为利,“无”的作用便不存在,“无”正是“有”的一定存在形式。课外延伸

1.兵法中的空城计则采取的是虚中有实。

2.万事万物都有对立的两方面因素,如果它在这方面显得没有用处,那么它在另一方面就会显出巨大的作用。

第十二章:为腹

本章指出了物欲文明对于人的伤害(修身)

中心句:人体感官只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力求五根清净。

重点句:面对感官上的享乐要有所取舍,做到眼不妄视,耳不妄听,舌不妄尝,身不妄动,意不妄想。

课外延伸:九方皋相马,注重观察马的精神,因而忽略了它的外表,只注意马的内在品质,而忽略了它的颜色和雌雄。他只看见了他所需要的而忽视了他所不需要看的,可谓忽略表象,注重实质。

第十三章:贵身

本章讲到了人格尊严以及个人修养的问题(修身)

中心句:只有宠辱不惊,珍爱生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一切,才能治理好天下。重点句

1.受辱会伤害人的自尊;得宠会使人对意外的殊荣感到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无形中就丧失了原有的独立人格。

2.大患来源于人的身体,所以需要“贵身”: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而轻视那些来自于外界的荣辱。总结为:毁誉不动于心,荣辱不劳其神,拥有淡定自若、豁达泰然的心态和境界和处世以恒的人生态度。

3.一个不计较自身宠辱,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以天下为“大身”的人,才能为天下解除“大患”。课外延伸 1.在荣辱面前要以平常心去看待。

2.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天下”这一“大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天下万民真正的依靠。

第十四章:混沌

本章对道体做了论述(论道)

中心句:“道”超越了人类的感知,无声无形,但又实际存在。重点句

1.越是对“道”有无法描述的感觉,就表示离“道”更近了。2.“道”是宇宙的母亲,要认识和把握世间的具体事物,就必须把握“道”自古以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课外延伸

1.混沌所代表的就是“道”,即宇宙的本体,它混沌一体,无法区分。2.真正的“得道”之人不会去尽显自己的智慧。

第十五章:谨慎、若愚

本章对“古之善为士者”做了描写(修身)

中心句:得道之士深藏玄通,静密幽沉,不追求完美并能够不断除旧革新。重点句

1.所谓“士”,就是真正的得道之人,他们不会被世间那些名利所限制。2.人与“道”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融合的,得道之士在“道”的探求上永无止境。3.深谙道之严谨,所以凡事三思而行,诚惶诚恐,谨小慎微;深晓道之深远,所以心怀敬畏,不妄自独尊、藐视四邻;深知道之广博,所以行为随和变通;深悟道之不可欺,所以待人以诚;自惭于道之无穷,所以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形愧于道之若愚,所以锋芒不露、混沌迟疑、不弃污浊。课外延伸

1.人的内心要练到“深不可识”的境界。

2.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往往厚积薄发,先是在别人觉察不到的情况下暗自积蓄能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一鸣惊人,这才是得道者应有的素质。

第十六章:虚静、归命

本章主要论述了致虚守静的功夫(修身)

中心句:只有致虚守静,合乎正道,才能归根、复命。重点句

1.致虚守静:心灵时刻保持没有成见、没有心机的自然状态,尽量实现内心的虚寂,并牢牢地保持着宁静。

2.世间万物归于它们各自的根称为“静”,“静”也称“复命”,“复命”也称“常”,懂得了“常”就符合了“道”,“道”的本质是虚静的,要想使自己行为复归“道”,就需致虚守静。3.“虚静”有两层含义。

(1)人生修炼要通过排除心灵上的杂念,即内在的私欲和外界的干扰,达到人的本性复归。

(2)人生态度和事物的发展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需复归到人的本真无知和社会的原始状态中去。课外延伸:广大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统治者只有看到这点,才能“没身不殆”。老子由“常”到“久”的认识过程,正是统治者应该奉行的为政之道。(治世)

第十七章:无为、自然

本章讲述了为政之道(治世)

中心句: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与政治相安无事,自然完成一切。重点句

1.最理想的政治,莫过于统治者“贵言”,甚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

2.要想成为“太上”,取信于天下,就需顺从自然,在不知不觉中使万物按照各自的运行轨迹完成生命过程,这就是“道”。课外延伸

1.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和谐融洽的自然形式,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人们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去治理它,才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2.只有充分利用大众的力量,才能实现最为根本的天下大治,另外统治者要用最为便捷的方法实现统治目的。

第十八章:复道、无仁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论道)

中心句:当我们在大道之下复归仁义时,也就不需要所谓的儒家“仁义”思想了。重点句:大“道”被废弃时,才出现了所谓的仁义;智慧出现时,虚伪随之诞生;六亲不和时,才产生了孝慈之分;国家混乱时,才有了所谓的忠臣。所以大伪是在智慧后才出现。

课外延伸:造诣高深的儒士平时不一定穿儒服,而身着儒服的人不一定有真才实学。

第十九章:朴实

本章对社会弊病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方法(修身)中心句:保持朴实,减少私欲,是人根本的归属。重点句

1.面对社会的种种弊病需要“绝圣弃智”,就是抛弃这些文明社会当中的糟粕,使人民重返最初那种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那么孝慈、善良等品德就会在人类淳朴的人性中得到复苏。

2.如果一个人生而有“圣”有“智”,而过分地去夸大它,还不如没有的好,凡事,过犹如不及。课外延伸

1.商鞅成功在于对百姓以诚相待,而不是施展阴谋诡计。

2.统治者试行的政策,也会有它的反作用,只有排除一切私欲杂念来对待天下,才能让天下人以同样的挚诚对待统治者。(治世)

第二十章:淡泊

本章对甘守无为之道的心境做了自我表白(修身)中心句:自甘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也反映出独立的人格。重点句:自甘淡泊就是无为的心境,它可以让你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多一丝淡定与平和。

课外延伸:能够以自己独立的眼光来冷静地认识事物,不畏权势,排除外界干扰而加以践行,是一名得道者应有的智慧。

第二十一章:德从道来

本章阐述了“道”和“德”之间的关系(论道)

中心句:道通过德发挥作用并永恒存在,而德的形态运行又遵循道的变化。重点句

1.道是万物的本源,永恒存在,萌发万物,又与万物共存,互不分离,相互感知。

2.在这个尚“德”成风的社会里,偏偏有人以“不得”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

课外延伸:道的本身虚无飘渺,但含有形象、物质、精气和信息,所以道不是绝对精神,而是物质化的东西。

第二十二章:不争、谦和

本章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论道)

中心句:辩证才能全面的看问题,不争,以退为进更有利于己。重点句

1.全和曲的关系是事物在对立矛盾中产生并发展的,若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从矛盾的两面去看待,看到正面也要看到负面,分析正面也要注意负面。2.抱着谦和的态度,事物才能向着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3.对于争与不争,争势必会带来对立,而对立的双方又常常是相互依赖,相反相成的,争正是给了对方更加强大的机会,所以是一种成全,而不争常常是强者才选择的态度,因为不争中的以退为进可以消除争,这就是老子言道自减的人生态度,即要谦和不争,清静无为,正是自减,才达到自加的目的。

课外延伸:要想真正达到强盛的目的,就应该从看似相反的、柔弱的方向入手,而不能一味地逞强。

第二十三章:希言

本章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治世)

中心句:要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世,以“希言”的方式来行事,守大道则得道之自然,守本性就不会失去自己。重点句

1.少言或不言是遵循自然的,所以要简化政令。

2.无为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行事并拥有淡然沉稳的态度。课外延伸:统治者行事必须要符合“道”的规范,只有“同于道”、“同于德”,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十四章:物极必反

本章辩证地解释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修身)中心句:追求一切不得急于求成,应当步步为营。重点句

1.人在旅途中唯有超脱出来,不再依赖余食,才能在旅途中自足。2.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自夸其功,才能一步步向成功靠近。课外延伸:为政者对于广大人民的统治,追求速度和良好的驾驭手段都要顾及,才能国泰民安。(治世)

第二十五章:循道

本章阐述了“道”的概念(论道)

中心句:人处于自然之中需按规律办事,进而改造自然。重点句

1.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2.“自然”,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不需要效法谁,是“道”运行的表现,是“道”效法的对象,和“道”相表里。

课外延伸:面对流言蜚语毫不畏惧,对手中的大权也毫不留恋,在纷乱的环境中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的原则,真可谓圣人。

第二十六章:静、重

本章阐述了“清静无为”的观点(处世)中心句:处世治世不能轻举妄动,应当戒骄戒躁。

重点句:轻浮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失去主导,国君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发动战争和颁布政令不可轻率急躁。

课外延伸:无论为政还是行军,都不能失去“静”和“重”这最根本的原则。

第二十七章:袭明、要妙 本章阐述了做事遵循“道”的重要性(论道)中心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本事从而进行合理的分工。重点句

1.如果不尊重他人的教导,不珍惜他人的借鉴,即使聪明绝顶,也是最大的糊涂。

2.袭明:看到某方面虽然不善,但其他方面却非常擅长的人,使他去到应该去的位置。

3.要妙:从成功者那里学习经验,从失败者那里吸取教训。课外延伸

1.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在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做事游刃有余。

2.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作用,关键是能否发掘它、利用它。

第二十八章:常德

本章强调了“道”的深刻内涵(论道)

中心句:理解阳的含义并使自己处在阴的一方,就是以“无为”的态度,遵从“道”,便可实现“无不为”,获得“德”。重点句

1.以一种“不得”的态度来处世,从而“得”的行事方式。

2.圣人遵从质朴的大道来治理天下,天下万物的各个方面都被他了解,因此制定的制度符合天下的大道,而不是只对某些人有好处。

3.以“无为”的方式行事,守雌柔、退守黑、安于卑微,才能得到永远的“德”,返归真正的质朴。

课外延伸:人生要做到“常德不离”确实很难,所以做到者值得敬仰!

第二十九章:天人合一

本章反面论证了“无为而治”的合理性(处世)中心句:处世主张以退为进,治世主张无为而治。

重点句:任何事情,都不可强求,应保有顺其自然之心,只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时,那么事情才会向着你想要的那个方向去发展。课外延伸:一个君主印度港秉承为君之道治理天下,不必彰显自己的功绩,自然而然地会得到万民的拥戴。(治世)

第三十章:非武、反战

本章提出了对战争的看法(论战)

中心句:面对战争主张知其雄,平时守其雌,不借武力雄于天下。重点句

1.老子反战,但不俱战,在不得已的时候,当战争强加到头上的时候,还是要应战的,只是不得已而已。

2.物壮则老,是整个自然界的规律,所以我们寻找事物发展的过程,应尽量让其处于生长期,使之不停地处在向上进步的状态。

课外延伸:只有不断地开放自我,极尽虚怀之道,广纳生命之源,便可以始终保持青春的活力。

第三十一章:不处

本章主要讲述如何面对战争(论战)

中心句:在“左”“右”的思想指导下,用好“不得已”而消灭敌人,并在和平后“胜而不美”。重点句

1.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手段,是为了除暴安良。用兵者应“恬淡为上”,在获取胜利后不要以兵力逞强,随意杀戮。两者都具备时,战争才能够被容忍。

2.“左”为阳,建立强大的军队保卫自己的国家不受侵略,有了强大的军队才有了反对战争的力量,并防止战争的发生。

3.“右”为阴,战争中要有“慈”的理念,达到目的不要夸耀,获得胜利不要得意洋洋,否则不能在天下长久得志。

课外延伸:战争一旦打起来,无论谁胜谁败,都会有损伤,百姓也会遭到灾难。

第三十二章:适度

本章讲述了道的含义(论道)

中心句:道是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万物都受它的支配。重点句

1.“道”总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并把握事物的变化,所以才成其“大”。

2.治理天下者,首先要建立一种体制,制定各种制度,并确立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员办事。(治世)

课外延伸:真正有智慧的人在正面批评或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往往采取侧面迂回的办法取得劝谏的成功。

第三十三章:知人、自知

本章运用辩证思想来论述“道”(修身)中心句:先知己,再知人,做到自胜者强,知足者富。重点句

1.了解别人是明智的,聪明的。因为了解别人的过程也是评判的过程,需要水平和能力,更需要客观与公正。

2.自知者明需要达到一种境界,需要自我反省和思考,需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洗涤,人对事物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人在迷惘的时候,需要当头一棒,以使其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选择。3.自胜者强:把自己作为战斗的对象,立志坚定,克服困难,战胜自身的弱点,才能取得胜利,成就大业。

4.知足者富:把握事物发展的分寸,应当前进的时候,当仁不让,赞其强行者有志,矢志不渝事竟成。

课外延伸:孔子在某一方面不及别人,但在论做人的根本道理上无与伦比,所以尊称为圣人。

第三十四章:大道

本章讲述了道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道因为不自大,所以成就了真正的大。重点句

1.“道”不主宰万物,完全任万物顺其自然去发展,不显示夸耀自己的主位,所以称为“大道”。

2.世间万物都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发展的,人不要把事物发展的成绩归功于自己。

课外延伸:做人一方面要知错就改,另一方面要谦卑处下,不妄自尊大。这样才能冷静地审视自身的优缺点,使自身不断完善,以成就大业。

第三十五章:质朴

本章论述了“道”的作用和影响(处世)

中心句:大道虽平凡无奇,无声无形,但可以平凡中见伟大,终身受用不尽。

重点句:统治者执政、治国,都应该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去行事,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课外延伸:官员们不要沉迷于声色美酒之中,应该追求自然质朴的大道。

第三十六章:柔弱

本章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面性和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修身)中心句:无论是做人还是治国,都要将自己处于一个低调和弱势的位置,这样就能伸缩自如,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重点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当到达一个极端后,就会向它的相反方向发展,所以柔弱的事物能够驾驭刚强的事物。

课外延伸:治国者应该顺应自然之道,不可以用利器、强权来威吓人民。(治世)

第三十七章:无在

本章主要讲了“道”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为(论道)

中心句: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宁静朴素,无为的目的就是剔除贪欲,而其本身也无欲无求,超越了世上的一切狭隘和偏见。

重点句:人一旦产生贪欲,就需要淳朴的大道来镇服它,共处于恬淡虚静的淳朴状态中,社会就会安定下来。课外延伸:治国方面不以个人的意志来妄加干涉的话,那么社会就会安定。(治世)

第三十八章:道首、上德

本章讲述了道和德的核心概念(论道)

中心句:具备上德就是拥有自信,自身的智慧和德行都应埋在心底。重点句

1.德处于第一位,然后才是仁义礼,所以道失去后才有德,德失去后才有仁,以此类推。

2.德又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之人不在意形式上的德,下德之人则教条地死守所谓的德。

课外延伸:刻意表现德,就不符合德。

第三十九章:守一

本章阐述了道的影响和本质(修身)

中心句:人生在世,不需要处处光鲜,事事强硬,有的时候还是放松下来对自己更好。真正得道之人,懂得藏拙,懂得从“一”做起。

重点句:任何事物运行一周都会回到原点,无论它已运行多远,总是要从原点开始,所以高贵的根本是要先懂得卑贱。

课外延伸:以贱为本,运用怀柔之法使自己的实力得到迅速提高。

第四十章:反、用

本章讲述了有生于无(论道)中心句:道德运行是永恒的,并且与世间万物相互转化,真正的强者常常是居于弱势的。重点句

1.反有两层含义。

(1)运动的规律是向着循环往复的方向发展的。(2)两个对立事物既互相排斥有相互促成。

2.用指任何事物的初始状态往往是弱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强大,而盛极又衰。

3.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然而只要善加利用,示弱往往成为事件的转机所在。

课外延伸:真正的朋友并不在于巧言令色,而贵在心灵相通。

第四十一章:道无名

本章重点描述了“道”(论道)

中心句:真正的道隐微而没有名称,而且跟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是相反的。重点句

1.人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有悟性高低之分。

2.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东西总是最后完成,最美妙的音乐听起来只有简单的音符,最大的形象却看不见它的形体。课外延伸:胸怀大志者要想成功,必然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第四十二章:道生万物

本章论述了天地万物的生成过程(修身)中心句:人们不要把自己放任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以免受到伤害而不能更好地“有所为”。

重点句:每个人都希望不孤单寂寞,有亲情温暖,但又有极大的私欲,企图独享天下,只有用“和”来解决这个矛盾。

课外延伸:世上的万物有时候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有时候增加反而有所减少,所以争强好胜的人不能寿终正寝。

第四十三章:不言

本章体现了老子的“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重要思想(处世)中心句:天下最柔弱的事物能够驾驭天下最刚强的事物。重点句

1.真正的刚强不是外表的勇猛而是内心的一种坚守。2.无为是一种隐藏得很深的有作为,一种潜意识中的心机。

课外延伸:为政者只有对自己的政令亲自践行,才会实现其统治的目的。(治世)

第四十四章:知止

本章主要谈名利和自身的关系(修身)

中心句:对于追求名利可以爱,但不能甚,可以藏,但不可多,最重要是把握好这个度。重点句

1.懂得知足长乐的道理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不遇到危险。

2.如果我们过分地爱好某种事物,这种事物往往更加难以把持住。课外延伸: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和那么多的诱惑,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和安适。

第四十五章:残缺之美

本章充分表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论道)中心句:看起来是不足的东西,实际上是有余。重点句

1.有的时候不把事情做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2.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3.做人不仅要表现出一种激情和斗志,更要体现出一种坚忍和冷静。4.有智慧的人首先会保全自己,其次才可能谈及到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好地有所为。

课外延伸:养生的第一条就是清净,更重要的是一种清心寡欲,在喧哗的闹市也能够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

第四十六章:知足

本章从战争的角度来界定有道之世和无道之世(修身)中心句: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才是最长久的富足。

重点句:面对本性对外部世界的无限欲望,应该理性地加以控制。课外延伸:天下无道原因在于统治者的贪欲过强。(治世)

第四十七章:理性、深思

本章谈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问题(修身)中心句: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参透天地万物的奥妙与玄机。重点句

1.生命的充裕不仅靠知识来堆积,更靠感性认识和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过程不仅是加法,更多的是要做减法,放下一些包袱才能走得更远。2若想获得理性的认识,最好的办法是读历史,修史的目的实际是为统治者记述前朝的得失,作为现在行为的借鉴。

课外延伸:如果想真切地认识这个世界,那么就应该淡化过多地见、闻等感性认识,而去强化现代社会中已经缺失的理性思考,通过表面现象认识本质掌握规律。

第四十八章:为道

本章论述了“为学”和“为道”的区别(论道)

中心句:“为道”是透过直观体悟的方式以把握事物本来的状态或自我内心体悟,它不断地除去私欲妄见,使人们返璞归真,最终可达到“无为”的境界。重点句

1.学习任何事物的高级阶段应该是“把书念薄”,这样最后可能达到无书可读的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境界。

2.大到治国小到为人处世,过多地采取措施有时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静能胜动,寒能胜热,无能胜有。

课外延伸:用生搬硬套的世俗方法去探求真理,必然会使人感到迷惑。

第四十九章:无心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爱民之道(治世)中心句:统治者对百姓的生存生产不受压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重点句:统治者应该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这样得民心得天下。

课外延伸:感受到民心的淳朴可爱,就会更加勤政爱民,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对他无比爱戴。

第五十章:以静制动

本章主要讲养生之道(修身)

中心句:不把自己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就不会进入受伤死亡的危险境地。重点句

1.人还要爱生养生,很好地保护自己以求得更好地发挥生命能量。2.尽量使心保持清虚寂寞,要切实坚守心境的清净,虽然万事万物变化纷纭,但最后还要返回本根。

课外延伸:人有出生的一天就会有死亡的一天,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该生的时候不需要欢天喜地,死去的时刻不需要哭天喊地。

第五十一章:玄德

本章重点讲述了“德”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排除私心杂念,一切顺应自然,遵循大道,从而实现心灵真正的升华。重点句 1.道具有虚空的特点,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道要与德来配合,才能具体的指导世间万物的生长、繁殖。

2.德是道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二者相互依存,对于天地万物的活动不加以干涉,任其自由发展。

3.真正的大德不必彰显它的威力,只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实现它的作用。

课外延伸:屡遭陷害之后依然能够保持美好的品行,不计前嫌,就是具备“玄德”的圣人。

第五十二章:明哲

本章讲述了认识论相关的问题(修身)

中心句:认识道需要塀弃私心杂念和个人偏见,不仅需要向外探求更需要反躬自省。重点句

1.做人应当含蓄、内敛,这样才不会自遭祸患。2.只有不断地体察周围世界,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

课外延伸:任何一门技能都必须做到勤学苦练,心无旁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捷径可走。

第五十三章:克己奉公

本章是老子对社会的思考(治世)

中心句:统治者应当效法自然,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以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自然和谐。重点句:统治者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防止它无限膨胀,不能为满足自己的奢华生活而置百姓于不顾。

课外延伸:统治者不应该单纯注重自己的享受而不顾治下的臣民。

第五十四章:以道观道

本章简述了修身之道(修身)

中心句:保持敏锐的状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以此来保证观察结果的正确性。

重点句:把平时外放的精神汇聚起来,抑制游思杂念的蔓延,保持心无杂念,才能观察事物的本质。

课外延伸:观察事物要站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立场之上,通过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第五十五章:和睦、和谐

本章宣扬了无为的处世哲学(处世)

中心句:一个事物太强壮必然很快衰老,这样不符合道,所以自然会很快灭亡。重点句

1.德的强大功能有两个

(1)“德”是天地万物兴衰荣辱的关键所在。

(2)真正的“道”像刚出生的婴儿,保持至纯至真的原生态,从而积累出“厚德”。

2.老子所崇尚的和谐属于矛盾的同一性,是对立双方彼此消长以致平衡的结果。3.和谐的状态是各种事物以及事物之中各方面要素的相互适应、协调以及融洽。

4.无论从事何事,只有保持它的均衡、和谐的态势,才能使事物的稳定性得以维持,进而实现发展。

课外延伸: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做事要趁着最初的气势尽快做完。

第五十六章:玄同

本章描述了真正的智者(修身)

中心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随便说话,总是随便说话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重点句

1.真正的智者不会徒劳地对人们进行说教,而是通过自我修养,排除干扰,不露锋芒,超脱纷争,韬光养晦,混同尘世,不分亲疏、厉害和贵贱,豁达大度对待一切人和事,就达到了“玄同”的境界。

2.不露锋芒,无所欲求,化解而不是引起纷争,与世间的一切事物和谐共处但不受污染,从而以简单之法行修身之道。

课外延伸:人之所以产生怨愤,是因为总觉得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然后画出界线,越来越深,和他人难以融洽,只有摆脱世间一切纷争与差别的影响,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五十七章:奇胜

本章讲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治世)中心句:用清净无为之道治理国家,用出奇制胜的谋略用兵,以不干扰百姓的方法来治理天下。

重点句:统治者过多地运用统治手段干扰了原本应该正常的社会秩序。课外延伸:真正的勇武在于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第五十八章:低调

本章通过辩证法谈人生、谈治国(处世)

中心句:明智的人行于这个世上,要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重点句

1.灾祸中蕴藏着生机,完美中蕴藏着缺陷。

2.为避免矛盾的激化,人们就应当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尽快消除潜在的危险。

3.将自己的发展驾驭在对民众的压迫之上,必然会加剧两极分化,造成矛盾的加剧

课外延伸: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的发展总会相互转化。

第五十九章:吝啬

本章提出了“啬”的治国养生方法(处世)

中心句:待人处事应该奉行天道,最好的方法是要爱惜自己的精力。重点句

1.不管做什么,能用简单的方法就不用复杂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节省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每次都这样做就不断地趋向于道。2.“啬”则是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它不仅仅对自身拥有的物品的爱惜怜惜,更多的是指精神上心理上的积蓄。3.处事的两个关键点

(1)尽量剔除繁杂的琐事,坚定目标,集中精力去做自己钟情的事业。(2)拥有超人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担当大任的必要条件。

课外延伸:如果自身实力有限,就应当以不费精力的方式将对方消灭。

第六十章:无鬼神、行大道

本章讲述了老子的政治主张(治世)

中心句:统治者治理大国要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否则人民会因政策的变来变去难以适应,备受煎熬。

重点句: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无为而治的措施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从而步入繁荣时期。

课外延伸:统治者要相信无神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六十一章:处下

本章提出遵循“道”就要以宽广的胸襟去谦卑地容纳(修身)

中心句:大国与小国之间应当以谦卑处下的态度进行交往,这样才能保持和谐的状态。重点句

1.道家强调人性顺其自然,主张无为,认为谦逊符合天道。2.处下有两层含义

(1)社会中要使自己处在卑弱的位置,这样才能与人更好的交往。(2)学会感恩,从内心感谢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

课外延伸:施行“无为”之道的方式是“不争”,拥有谦卑恭敬、知人善任的品行就可以成就伟业。

第六十二章:克己

本章指出一切礼仪、道德、习俗的根本都是“道”(修身)中心句:自然之道在于无为,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重点句

1.克己是使自己保持比较低调的状态,通过退让的处世方式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2.美好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使自己赢得被人的尊重,从而成为学习的榜样。课外延伸:君子对学问的探求是没有止境的。

第六十三章:细节、专注

本章说明了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处世)

中心句:持无为的态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即使遇到了值得抱怨的事,用美好的德行来感化它,不轻易给予承诺,在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想得困难,这样往往能换得一个完满的结局。重点句

1.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

2.细节往往就是这样在人们的忽视中影响到全局,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那些细枝末节开始。课外延伸

1.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必须能够实现质的飞跃。2.遇到挫折就改变志向,到头来一事无成,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去行动,才能成就大事。

第六十四章:量变成质变

本章强调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处世)

中心句:世人刻意想要取得的东西总是会失去,只有遵循道的原则,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急不躁,才能成大事。重点句

1.对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因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被人忽视的小的隐患生成的。

2.前人留下的路标未必就是正确的前进方向,主张通过探索,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课外延伸:很多人都是在成功之后放松了警惕而遭到失败的。

第六十五章:淳朴

本章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治世)

中心句:只有回归淳朴,不依靠智巧心机统治国家,才是国家的福祉。重点句:在无欲无求的状态下呈现出淳朴和自然,“弃智”不是抛弃智慧,而是去除一切做作与浮夸。

课外延伸:诚信主要在于不假不欺,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保持言行一致,毫不文饰,光明磊落,心胸坦荡。

第六十六章:谦卑 本章将“谦卑处下”引入到统治者的为政之道中(治世)

中心句:统治者想要得到民众的拥戴,必先在言行上对民众表示谦下。要引导民众,必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

重点句:“道”的深邃在于如何处理眼前成与败的关系,而不在意一时一地的成败。

课外延伸:作为有志之士,精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才能的前提是要有知人善任的明主。

第六十七章:慈、俭、先

本章将“道”的作用引入到政治和军事当中(修身)

中心句:保持柔慈就会全力以赴,保持节俭就能使万物为我所用,不与世人争名夺利就能成为他们的首领。

重点句:柔慈以宽容为上,因为能包容一切,就能奋不顾身;简约约束了欲望的蔓延,所以万物效用的发挥才可以没有极限;遵循谦卑退让之法就可以在最后争取领先。

课外延伸:道家是以“慈”为主的人性观,儒家是以“仁”为主的人性观。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战争观(治世)

中心句:最高理想的统帅应该甘居人下,海纳百川,能够以广博的心胸包容一切事物。重点句 1.“清静无为”是为人处事乃至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卫士不武、战者不怒、礼贤下士都是“大道无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2.“不争之德”具有超越天地万物的能力而不倚势凌人,是“德”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切皆源于“道”。

课外延伸:避实就虚,以逸待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功。

第六十九章:以退为进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战略思想(治世)

中心句:当对战双方势均力敌时,心怀悲悯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重点句

1.不执著地面对纷争,故而视野不受局限,才可以随时根据局势调整策略。这一切都要以“慈”为前提,才能化解纷争,取得胜利。

2.不争的同时要破处陈规,做事不拘于条条框框,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才能无招胜有招。

课外延伸:慈者因别无退路而被迫参战,于是成为哀者,进而成为勇者。

第七十章:人道合一

本章讲述老子与“道”合为一体(修身)中心句:作为人要永远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

重点句:真正的智者拥有完美的道德和智慧,因为深藏不露所以大智若愚。

课外延伸:发现贤人难,但真正尊重贤人更难。

第七十一章:自知 本章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修身)

中心句: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来看,所以他才能改正缺点,从而没有缺点。重点句

1.在自然面前必须承认自己存在的渺小和认识的有限,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会不断超越。

2.眼界越宽,就越要善于自我反省,因为承认错误是避免进一步犯错的必要前提。

课外延伸:一个人学识越丰厚,思想越深刻,他的态度就应该越谦卑。

第七十二章:不弃、不杀

本章提出人要有足够的自知和知人之明(修身)

中心句:人应该自尊、自爱,更要有自知之明。这样人性才会完善。重点句:不自我夸耀是一种节制的表现,也是君王能够平治天下的前提。课外延伸:真正高明的君主自诩高贵、自我张扬。只有不压迫、不杀戮,才能做到不被民众所厌弃,从而避免社会的动荡。(治世)

第七十三章:立勇

本章主张为人处世应顺当天道(修身)

中心句:以弱胜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重点句

1.“勇”在于其谨慎与顺应,故而才能够全力以赴,并专注地去做事。2.自然的法则看似散漫而毫无头绪,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安排妥当并发挥作用。课外延伸:与他人发生冲突为大局着想,最终以挚诚打动对方。

第七十四章:非刑

本章告诫统治者不要用残暴的方式管理国家(治世)

中心句:人的生死,是由天道来决定,这也是“道”对世界最美的馈赠。重点句:能够让民众安居乐业,那么他们自然会珍惜生命、畏惧死亡。课外延伸:真正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就是自然界,就是“道”。

第七十五章:恬淡自然

本章老子对统治者的苛政提出自己的警告(治世)中心句:只有重视别人的生命,才能保全自己,平治天下。重点句

1.繁重的赋税与严酷的法令是国家**的最主要根源。

2.只有恬淡自然,不刻意去求生不以养生保命为重的人,才比那些刻意在乎生命的人更高明,这样君王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

课外延伸:老百姓宁愿生存在充满危险的山林中,不愿意在苛政下生活。

第七十六章:柔弱

本章用具体的事物来阐述生与死的原因(处世)

中心句:处于下位的表现为强大,处于上位的表现为柔弱,柔弱才是生存之道。重点句:人活着的时候肌体柔软,人死后身体僵硬。可以得出坚硬刚强是死亡的特点,而柔弱之中蕴藏着无限的生机。所以锋芒毕露者必将招致损毁,善于韬光养晦者必然得到保全。

课外延伸:真正的强大并非是表面上强硬,而是遵循看似柔弱而无所作为的“道”,如果只看到他们的对立,而忽视了其本质上的统一,那就永远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第七十七章:损余补足

本章将“天之道”和“地之道”进行了比较(治世)

中心句:有所作为但却不占有,有所成就但却不居功,因为不想展示自己的才能。重点句

1.“天之道”是减少过剩的用以补给不足,“人之道”是弦拉得过满就放松一些,用力不足就再用力拉一些。只有遵照自然法则行事,实现万物平等,天下才会太平,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2.天道思想是均衡自谦,只有顺应道,天下才会同乐。

课外延伸:要想有所获得,必须要有相应的付出,只有二者相平衡,才会实现交换。

第七十八章:若水而治

本章提出水的品性是完全合乎“道”的(修身)中心句:真正的君王能够像水一样从容担当屈辱和灾祸。

重点句:水之所以为水,正是以其善于变化的特质保证了其品性的永恒,要把水善于自居下位、卑微谦和的性格融入自身生命之中。课外延伸: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出贡献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拥戴。(治世)

第七十九章:宽容

本章提出了国家与国家、君主与臣民之间矛盾的根源(处世)

中心句:无论待人接物,均应以“德”为本,顺应自然,与其争强结怨,倒不如防患于未然,虚心处世,谦和待人。

重点句:宽容是一种美德,任何人都需要被宽容,也应该宽容别人,只有做到“不责于人”,才能真正地远离灾祸,并为自己争取庇护。课外延伸:不与人结怨就可以获得仁义。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本章老子描绘了他的“理想国”(治世)

中心句:小国寡民是《道德经》政治思想的核心所在,古代大国是建立在分封制上的邦国,相当于现在的地方自治,这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中的明显趋势。重点句

1.消除战争的根本方法是停止开拓边境和增加人口。

2.老子提倡老死不相往来,是人类个体与群体高度自由,又高度统一的理想状态。

课外延伸:世上如果有取巧的器物,就必然会出现投机取巧的事情,就会有投机取巧的思想,就必然丧失纯洁的美德,人的性情就会反常,成为一个与天地、自然不相容的人。

第八十一章:为善

本章对人的道德标准进行了批判(修身)中心句:圣人的法则是有所为却不争强好胜。重点句

1.为善强调人与人之间高度的协作,个人的一切需求都融入国家、社会的整体之中,形成高度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实现人与地球上万物生灵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圈,那么就真正得到了“天之道”。

2.透过华丽的包装,去发现事物的动机和本源,需要的不是用不完的智商和治世,而是追求本质以求“道”的态度。

3.道德经的核心在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和如何去追求“道”。课外延伸

1.只有塀弃一切虚伪粉饰和私欲杂念的人,才能经得住任何考验。2.作为统治者应当时时刻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好听的话不一定就是真话,难听的话不一定就是坏话。(治世)

第二篇:《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 读书笔记

学号:201106750049姓名:程霄黄冈班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合二为一,则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德”的部分,我觉得,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习《道德经》,修德明道。

第三篇:《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 读书笔记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荐下,我重新学习了《道德经》这本书,通过学习使我对本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只有认真领悟《道德经》的内涵,才能使我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静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者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

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妄为。只有不妄为,才能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得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我们还要把“无为”思想用在待人处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对人宽容,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通过对《道德经》的重新学习,让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万事以德为先,用清静思想对待人和事,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内心愉悦、快乐工作。

第四篇:《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1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读书笔记2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学习过很多老子的xx,但系统完整地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在这次暑假。阅读完后,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留传给后人丰富的遗产,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当数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极其精炼,只有八十一章,总字数加起来不过五千。但老子用这极其精炼的五千言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尚不能一一参透。在这里只能凭自己理解写下感受最深的几点。

体会《道德经》,主要也就是体味老子的“道”,体味老子。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道德经》一书中频频出现。老子对“道”有种种构想,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之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因为虔诚的推崇,他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义,也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总的来说,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立身处世、安邦治国。先说安邦治国。《道德经》中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在治国的过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国者的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遇到灾害站在前面带领人民群众去救灾,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经》还说:“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则国家就幸福昌盛。还有,只有“以正治国”,即以正直不阿的态度治理国家,为政清廉,处事大公无私,执政为民,执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这样,执政者的江山才稳固。君王顺着老子安邦治国的思想而行,则天下太平,国运昌隆。中国历史上的汉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就是明证。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学习其中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道德经》中可以提炼出来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载的修道之法,多为老子自身的体验,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从确立目标,到调心、调气,排除干扰,正确把握各种功境,最后完成与道,真理相合,无所不及。普通人顺着老子修身养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经》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文是具有极大局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们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局限的,还有更高深的“道”是我们未能理解的。所以,不应该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不断地加以认识。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相通的。但是这种发展应该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的,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学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修身的准则,或者说榜样。“上善若水”——他说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众人厌恶的卑下,污浊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过这个句子详细地指出了人应该效法水怎样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时刻让自己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有了功勋却不占据,不与人争,不自以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应效仿水的沉静没有物欲。人类应该恢复自己心灵的透彻明净,抛弃众多物价的束缚。并不是说一点物欲都没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贪图,不强求。身处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标准,审视自己的心灵。除此,还应效法水的仁爱之情,带着一颗不求回报的心真诚地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还要效仿水的诚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于把握时机。

在第四十六章里,老子提出“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并不是绝对的。许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会变成坏事的开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样的智者说,祸和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发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这是由于人们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祸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乐,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乐的环境中,也应居安思危,因为灾祸随时可能降临。同样,面对不愉快、灾难也不必绝望,因为灾祸背后常倚伏着幸福。但福祸谁都不能说得很准确,所以到最后还不如和谐地去面对一切,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地思考问题,这样自然就产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这种平常心会带给我们和谐以及待人的宽容心。

除开这几点,《道德经》中还蕴含了许多的生活哲理。尽管道家思想在几千年来不断丰富与发展,但老子的修身养性学说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动摇。《道德经》的内容不仅是人类修道的最好典范,而且是人类由平庸、卑微走向伟大、神圣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处世、安邦治国思想的源泉和基础。弘扬它,不仅对修身养性,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地审视宇宙、社会历史、自然万物的前提下重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理想,将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道德经》读书笔记3

最近稍闲。在家里读书写字的时间似乎多了一些。

这周末读到了韩鹏杰老师解读的《道德经》。

《道德经》本来就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再能看到当代的一些解读本,这事就更有意思了。

下午才翻了几页,就看到了对于“士”,“王”,“圣”三字的释义。很好玩。

其实《道德经》整本书五千言不是对老百姓讲的,而是对针对“士”,“王”,“圣”三类人写的。

在第十五章出现士这个概念,大家觉得分量还不够。大家看第六十八章开头的这一段,由四句话构成,尤其是第一句话和第四句话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话告诉大家“善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扬威!不要有了一点小小的位置,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你以为做妈妈耀武扬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老喜欢发脾气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没大出息。“善胜敌者不与”,你要真的想战胜对方,说服对方,不要老跟他正面冲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样吗?一旦正面冲突,这事情就难解决了。委婉一点,迂回一点,善胜敌者不与,与就是正面冲突。老先生实在是心机太高了。最后一句话,“善用人者为之下”。大家注意那个士的写法,最后一横,自己定位就在下面。

不要说这个士,大家再写一下“王”。你不要以为在士上边加一横,就以为念“王”。“王”一定要这样写:上面是个干事的干,把自己又放在下面。这是这本书里最强调的,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是讲的第一类。第二类人是什么呢?各位想我们怎么样选国家的主要领导者?怎么样选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者?当时也有很多的诸侯王,这类的职位比较高的人去向老子请教。《道德经》里边老子给讲话最多的一类人,就是第二个王。古代这个王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现在一个县的规模都相当于古代一个诸侯国的规模,而且还不小。所以我们这个王讲的第二类人就是一个主要的领导者,家庭的主要的领导者也算,现在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我们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吗?你看那也属于王的系列,单位企业最高的领导者,大家背后不是叫他大王吗?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现在三八妇女节都过成“女王节”了,现在你们发微信都是把自己称作女王,可见,王,带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对这类人讲的内容——王。大家先看三章,这三章王都在。为什么让大家看?大家千万不要把《道德经》当作一个太神秘的宗教的东西来读,你看这些话你进到书里一看,别人在给你讲的时候,你把这些提出来不是太明显的证据了吗?

第三类是什么呢?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写?在王上边再加个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口,说话温暖有领导力,就是《道德经》里边讲的圣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圣。一个好的领导者领导人在《道德经》里边就叫做圣人,多简单。儒家讲的圣人是你品德高修养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讲的圣就是通达事理的领导,通达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连做事情的这个道理都告诉大家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见。你越不争,大家越往高举你;你越不争,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为而不争。

《道德经》读书笔记4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二是意识。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这种秩序证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爱。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我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能够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所要到达的目标或梦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可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当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我。,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贴合自我能力的梦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不应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长补自我之短,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完美的明天将被自我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实现自我的梦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梦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

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我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我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应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应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我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够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坚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欢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我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明白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欢乐与幸福。

《道德经》读书笔记5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仅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此刻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

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一样,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当根据自我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比如细菌会使人类致病,许多人都厌恶它,但现代科学已证明如果地球上没有细菌,动植物的殘体将无法分解,绿色植物将因缺乏养分而死亡,人类将无法从食物中得到营养,最终地球上的生命将会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没有土壤等无机物,植物就没了食物xx无法继续生存,若没了植物,食草动物就没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没了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也无法继续存在。由此可见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生命链条,每一个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所以人们只能按道的要求与万物平等共处。人和人之间也一样,虽然肤色不一样、语言各异、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区别,但在道这个母体面前都是兄弟姐妹,都是这个世界的平等一员。

万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样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样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们各自有自我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即有各自的“德”。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命令别人该怎样生活。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无为策略,让万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长、生活。

在一个合道的社会里,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们在世间享有的权益(阳光、空气、财富、权势、自由、亲情、健康、病痛、欢乐、痛苦等的总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财富,你占有的财富是少了,但你却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欢乐,你的权益并没有所以而减少;你抢劫得了许多钱,你的财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着警察,天天受到心灵的谴责而痛苦,你的权益也并没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变这种均衡性,这是不贴合道的准则的,长期看也是肯定办不到。仅有采取切实的措施来保护这种平等的权利,保障均衡的权益,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最优选择。“圣人”正是透彻地理解了这一点,才顺势而为,采取“无为”的策略。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

“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所以,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仅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必须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会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养了万物,但道并不占有万物,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因为他不谋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受此启发,创立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仅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仅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贴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

实行“无为”就是为了到达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认识也最清楚,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他们也最清楚自我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行“无为”的捷径。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间,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道德经》读书笔记6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的反对。由“道”、“德”两局部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假设能合二为一,那么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德”的局部,我觉得,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响,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习《道德经》,修德明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7

摘抄:

成己为仁,成物为智,合内外一致,时措咸宜

道本平常,无有隐怪

良知发为良能,一路平坦,并无奇怪

遏欲存诚,去浊留清,层层皆有阴气消除

若认外饰为真,必惑奇途,造成异类

果然三宝团聚,外貌自然有光

1、道本平常,猎奇偏矣

君子之道,发端于夫妇之间的相处之道;圣人之道,不外于阴阳合和之道。如能顺天时依天理而动、率天性而为,使自己有所成就,便是仁,使万物有所成就,便是智,融合自身与万物的准则,使内外合谐一致,这样便能因时而动,行动也总是合宜的、没有不恰当的,这足以令人敬畏。

世人不知,道本来就是平平常常的,并没有什么隐秘而奇怪的。在末世时代,人们却厌烦中庸之道而追求新奇特别,这样便使人趋向于旁蹊曲径之途而不自知。如同朝廷的法度纪纲,其实都是用为化民的工具,但当今的人不这样看,将其大幅度删改;而且还喜好新人而讨厌老臣,经常更改国家的政策法度,将先代的经典楷模全部除去,这样做简直如同伤损人的元气一样严重。朝廷没有良好政治规则,民间则没了可以效法的榜样楷模,因而农民懒惰自安,田土荒芜,生出草莱也不去治理,财富的源头也会穷尽;颓废奢侈的花费越来越多,仓库里只有虚耗,颗粒无存,财力的储备也将耗空。这些,不正是象人身之中,精气的消耗磨损而不再有什么积累是一样的吗?

不重视内养、只求华丽的外表,因此服装追求极致的光彩华丽,刀剑追求精致漂亮,饮食追求珍惜名贵的食物,财物追求越多越好,却不去思考自己的根本已变得多么的匮乏,却还在期望着枝叶越来越繁荣,这样做还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在施为而无所阻碍,岂不是太难了吗?这都是由于不能随顺自然而然的天道、日常所用所行的道理而导致的。就象盗贼偷东西,藏住了头却露着尾;如同立起来的竹杆,只看到了影子却看不到竹竿,这都是在提醒修道的人被假象蒙蔽,混乱了真相的存在。大道有说什么吗?

2、与其求诸外,不如积三宝而盗天地之气

这一章里说的“介然有知”,是指“忽然一下知道”了,不用等待被安排什么,也无需做些什么打造的工程,鸿鸿蒙蒙,天地初开一气、先天元始祖气。也即孟子所说: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一念。从无所知时,忽然有知,即是真良知。这样的良知发动,要知道它并不难,难在合时宜的应用在做事上,并且能持之以恒这样做,就非常不容易了。当良知发动的时候,眼前即是,转瞬则易受智巧的诱惑、物欲的吸引,欲起情生,不知不觉,流于后天认知的限制里,这是顺其所往而行,所以说是可畏的。修行的人,当良知发动的时候,眼有智珠,胸藏慧剑,能识别妖魔,斩断情丝,从采药到还丹,皆由良知而发动为良能,则能一路平坦,无有奇怪,这就是行大道所以甚为平坦的原因。

可惜啊,大道是平常无奇的,但那些急躁的人总想快速达到功果,往往不走康庄大路,而走旁蹊小径,还自以为得道,甚至终生不悟,真是让人感叹啊。“朝”是对身的比喻,若要修饬此身不至于覆灭,必须闲邪存诚,而后,能人欲才能开始尽为去净、天理才能得以完全。久久如此,灵光焕发,心田何至荒芜?精神团结,仓廪何至空虚?无须文秀而自然有荣华,无须精美的饮食而能饱足,又何必追求华美的服饰、名贵的`食材?况且,自心慧剑锐利,身外的利刃无须使用;精气神三宝俱全,生命的能量便用之不尽。象这样,真的能盗取天地灵阳之气以为丹。今世之人不然,不行中庸之道,而越来越趋向走邪径,一身的尘垢,除不胜除;而且由于妄作胡为,招来凶祸,导致元阳尽失,尘垢与纷乱此来彼往,心田鲜有空洞了灵之时,变得荒芜至极,如此,关窍岂不会被完全闭塞上了吗?力倦神疲,毫无充盈之象,财力缺乏而只能哀叹,精气都被耗尽了。追求外在的荣耀,而文采是将;追求利剑的锋利,而腰带是尚,也已经是末节了。与其挑剔饮食、快意于珍贵佳肴、追求富裕的货财,不如象学道的人那样,巧妙地利用机关,盗回元气,固守内在而不发越于外在。《易》曰:作易者,其知盗乎?就是这个意思啊。如果放弃它而追求别的,身命会越来越离散,岂敢再云大道?

有些注本说,“介然”那几句,是倏忽间有一线之明,何尝不是真知?但是要验证它实践它,常受限于方法,因此说这是可畏的,这说明大道的实践是不易的。下一节,言说学者不追溯本原,夸大粉饰而不追求真迹,好其虚名,只是见影不识真,得其相似而不得其本来,所以说是盗竿。这样的理解也是对的。

古来,凡是有道的人,肌肤润泽,毛发晶莹,这类效验,凡人中也都常有,是未尝可以用来做定论的。另外,炼精炼气,阳火一临,阴霾难固,如同霜雪见日而融化一般,有神火一煅,陈年老病都化为疮疡脓血,从大小二便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不但初学的人会有,即使到大丹还时,也有变化,三尸六贼,流血流脓,臭不堪闻。只有心安意定,在道理上能信得过,在经典中参得真,足矣。必要知道遏欲存诚,去浊留清的道理,层层皆有阴气的消除、阳气的潜长,学道的人不可不知啊。

除此之外,不要说身体光荣、行步爽快这些,不可以当做什么终极成就,即使是能飞空走雾、出鬼没神,霎时千变,顷刻万里,也不以当成是大道本来。那些奇奇怪怪的效果,于异端邪教、剑客游之类都能炼习,不要误认是真理。如果将外在的表现当做是本真,必定会受到奇途的盅惑,变为异类,可惜一生的精力啊,竟然用于旁门左道,本欲出世却堕入三途六道,这不是令人痛惜吗?

太上此章,是教人从良知上体认,才能无所差误。可惜当今的修士,只追求容颜细腻、身体康强,哪里知道外务劳役身心,会致使心田荒芜、精力空耗,先天精气伤耗得多,后天所具,又有什么用呢?果真能使内三宝团聚,外貌自然有光采。与其驰逐于外在而夸耀饮食,莫不如求之于内,宝精裕气。当内财充足,外财也自然会完备。同样是盗,为什么不盗天地灵阳之气,而去盗圣人修炼的虚名呢?(是不是傻啊?)

《道德经》读书笔记8

《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从”道可道,非常道”开始,至”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为止,其中除了极个别的章节中没有出现”道”这个字眼之外,几乎所有篇目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了”道”。可见”道”的概念在道家哲学中的核心地位。而这个最核心的概念就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

道家哲学典籍中”道”这个概念包含的意思,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宇宙。即指天地万物的总和或宇宙的本原。二是规律。即大自然、人类社会及思维运行的必然性。三是方法。即完成某件事情比如治理一个国家或教化一国人民的方法。这三层意思中无不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道家诸子莫不承认宇宙万物的客观存在性,并认识到所有的客观存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道家崇尚“无为之治”。道家先哲们认为一国之君应当遵循万物运行的规律,即道,并按照道的要求去治理国家;千万不能妄动,不能逆道而行;这样才能政治稳固,人民安康。道家提倡“清心寡欲”。个人修身养性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道养生则可以长生。 “无为”不是让你什么事都不作,而是劝诫人们不要违背规律胡作非为;“清心寡欲”乃是让人们不要好高骛远,去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否则只能是白白地耗费并摧残了生命。换用今天的话来说,不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么?

《道德经》第一章的结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家常常与“玄学”并提。清华的一门公共课的名字就是《道家与玄学》。很多时候,道给人的感觉就是“玄”。

什么是玄呢?玄就是变化。因为变化,所以玄妙、深奥。老子对宇宙的解释是,宇宙最初是虚空的,即“无”;道的力量使得宇宙逐渐形成,但混沌一片,即所谓“道生一”;然后混沌之气逐渐化解为阴阳二气,此二气又交互对流运动逐渐滋生很多存在物,即“一生二,二生三”,再到后来,各种存在组合而成天地万物,即“三生万物”。总括起来一句话:“无中生有”。怎么一个无中生有呢?那是通过种种复杂的运动、变化才得以形成的。运动的观念始终是道家哲学一个永恒的话题,贯穿于其所有的理论当中。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很早就深刻地认识到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而且事物的对立面之间总是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这不是矛盾论的原型吗?这是相当难得的`。

如果你想得到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很多人都想得到,怎么才能使它最终落在你的手里呢?智者的选择是“不争”。因为不争,所以别人不会把你当作竞争对手,不会打你压你。这时候,你反而最有机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你想名垂千古吗?智者的回答是不想。如果一个人并不在乎名利,只是专心做他该做的一些时事,他反而能做的相当出色,自然而然地得到别人的尊敬甚至流芳百世。柔可以克刚,不争者得。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深刻的辨证思维,如果你不懂得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你是很难理解道家思想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读书笔记9

开篇之前我以为应该先提一个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托,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固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办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涵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聪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理。”再比方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以为此书有一种共同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榨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气。确实,《道德经》一书通知我们应该怎样豁然的看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悲观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待天下万物。

我读此书的第一觉得就是一个字——深!能够说,此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足以让我们用终身去诠释!《道德经》一书只要五千余字,而“道”字却呈现了八十屡次,那么终究什么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了解此书了,但是,他又在后几章屡次为道注解,即便如此,“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含糊的,毕竟老子是在多方面为道注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构成,为人处世,军事治国。老子的这些注解,反而让我对“道”的了解愈加不易了。也罢,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这样就失了老子著书之意。书中屡次提到水,第八章开章就是“上善若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义呢?就我个人而言,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了我们却不求报答,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象水一样的操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会被我们所尊崇!于是我便从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矛头难劈至柔之水。我们晓得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能够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但是你能用刀剑劈开水么?你能用炮弹把水炸一个窟窿么?我们不能!这些强硬的物质只能在水中隐于无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由于道是“无”。我们晓得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的空间孕育了无数星球,而我们的地球只是这其中一点不起眼的颗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共同。我们并不能由于这一点儿自居,应为宇宙中可能会有无数个更高的生命体!他们的`科技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谓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们永远都只是她的孩子。永远不能超越她!应该她本就没有形体,只是一种“柔”的表现方式,我们应该学习道和水的柔,只要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更平整,我们的为人处世才会更世故。

有些人常以为只要“有”才是能够被我们所应用的。但是实践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能够独立在“有”之上,只要经过一定的形体才干显现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由于“无”。上面曾提到我们宇宙中的星球都是从无中演化而来的。“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如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途是由于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假如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再比如说一个糖果盒,由于里面是空的,能够装糖果,也就完成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只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常对父母说,给我们一些空间。假如其别人过多的触及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觉的心理十分的窄,透不过气,十分的闷。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由于其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把万物都放在其中,而假如人有这么大的空间,我们就会自在!(这里所提到的自在,是绝对的自在)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所以我们内心总通知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由于我们内心的空间是有限空间,而宇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与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无”。追求一个理想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地。只要这样,才可能到达相对自在,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

无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驱与我们共同窗习的对象,永远都不会中止。

老子的辨证观可谓是玄妙无比,最有名的就是阴与阳了。阴阳能够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方正与负,对与错。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黑颜色中会有一点白,白颜色中有一点黑呢?我以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最好表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由于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当黑将要超越白,白将要超越黑的时分,就会成其相反的颜色,循环往复。,而有其他物质肆意毁坏就会混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基本。而人类却施加干预——毁坏树林、大肆捕杀。这样只会打乱正常的次序,最后人类也会在这团混浊的气流的中漂浮。然后又恢复正常。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毁坏生态均衡。我们应该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认清福祸的互相转换,不能由于一时的胜利而快乐的忘了本象,可能灾难正埋伏在明天,也不能由于一时的失败而泄气,可能侥幸就藏在你身后。

读道德经后我总结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道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珍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身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10

纵观《道德经》,只五千余字,但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可谓博大精深。数次读罢,仍多有不解之处,然只窥冰山一角,亦觉受用无穷。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一书,“道”一字贯穿全文,可谓中心,道是什么,老子说道隐无名,道实际上不可言说,但我们还是希望道有所言说,所以勉强给它一种代号,称之为道,就我理解,类似于西欧哲学中的“逻各斯”(仍有区别),即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并用《道德经》向我们传授了许多有关道的感悟,教导我们如何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指导个人行动来全生避害。而关于自然规律,老子提倡“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对领会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不如孔子积极,就是因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理解错误所造成的。“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过分作为。

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所以过分作为必将适得其反,老子举例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而老子提倡的正确做法为“袭明”,既“将欲弱之,必先强之”,“袭明”的通则冯友兰先生解释:“想要得到的东西,须从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故而欲强,必先知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为无为,则无不治。”。如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然富而不贵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们过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记》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醉,便有欲,欲,则有求,求,必缺静,躁,终将过,过,犹不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必须清心寡欲。

关于如何清心寡欲,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不尚贤,不使民争”,既必须摒弃虚名,而后《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并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欲,便可无为。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所以我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正如周国平先生说:“人应该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人,名利只是优秀的副产品。”少私寡欲是一种静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于是便可守清耐贫,不受名利困扰,安心工作,不做画蛇添足之事,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静心除了清心寡欲,不妄为,还有谦逊,这样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君子谦逊行事,谨遵天道,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管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骄就到了前进极限,艾萨克·牛顿说他感觉到他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对于海的认识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对于人类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综上所述的德性,无为、清心、谦逊后,人自然会有淡然超脱的心境,宠辱不惊,善利万物而不争,于品格修养,有“唯之阿之,相去几何?善之恶之,相去若何?”的淡定从容,这种君子会以自身为辐射中心,带动良好的风气,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不仅抑制了自身的轻浮躁动,也会令周围人心向往之。宠辱不惊,“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如此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小子自知浅薄,读罢《道德经》略抒己见,为免贻笑大方,于此先行告罪。

《道德经》读书笔记11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学习过很多老子的xx,但系统完整地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在这次暑假。阅读完后,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留传给后人丰富的遗产,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当数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极其精炼,只有八十一章,总字数加起来不过五千。但老子用这极其精炼的五千言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尚不能一一参透。在这里只能凭自己理解写下感受最深的几点。

体会《道德经》,主要也就是体味老子的“道”,体味老子。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道德经》一书中频频出现。老子对“道”有种种构想,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之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因为虔诚的推崇,他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义,也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总的来说,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立身处世、安邦治国。先说安邦治国。《道德经》中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在治国的过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国者的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遇到灾害站在前面带领人民群众去救灾,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经》还说:“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则国家就幸福昌盛。还有,只有“以正治国”,即以正直不阿的态度治理国家,为政清廉,处事大公无私,执政为民,执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这样,执政者的江山才稳固。君王顺着老子安邦治国的思想而行,则天下太平,国运昌隆。中国历史上的汉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就是明证。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学习其中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道德经》中可以提炼出来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载的修道之法,多为老子自身的体验,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从确立目标,到调心、调气,排除干扰,正确把握各种功境,最后完成与道,真理相合,无所不及。普通人顺着老子修身养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经》读书笔记12

佛在法会上,手拈一花,视来众,尽皆茫然,独摩柯迦耶会心一笑。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即为“道”。

林语堂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摩擦激荡,相辅相成。但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为表,道才是最深的内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既混成了万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虚虚幻幻的。在恍惚虚幻中,它有象—有万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实体;有精—有产生和发展的缘由;有信—人们可以凭着一定的方法去发现它、验证它。可见,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在自然领域里也极富内涵。

可以说老子生命的代表。如果生命是荒诞的,老子也是荒诞的`;如果生命本身是一种怪诞的逻辑,老子也有同样的逻辑。老子只是反映生命的本真。他不给自然添加什么,也不摒弃什么。他不在里面选择,也不赋予它意义;不管自然是什么模样,他都欣然承认。老子愿意相信自然与生命的纯真,他更欣赏不加修饰的天然之气。

而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赏自然的美,生命最初的不加修饰的纯真,和万物固有的运行轨迹。现今的人们常常视自己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他们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任意地去改造自然,享受着经过加工后的变质的生活,与自然斗争。他们认为人生的价值正体现于不断地斗争中。历史,有过惨痛的教训,历史的经验不可谓不深刻。但是,历史更多的时候是在重复着的是极其相似的悲剧。所以这些“善斗”的人类,被自然一次次的还之以颜色,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老子教导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应该没有选择,只有接受。人们因此认为,老子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是消极的和无为的。其实,正如老子所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着自然,所谓的消极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福音和一种最积极的结果。相反,那些倡导所

《道德经》读书笔记1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作品——《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道德经》像一束阳光,把万事万物的奥秘和为人处事的规律照得明明白白,让我心中豁然开朗。

《道德经》告诉我,要尊重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注意之间的转化,并难得可贵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分私爱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费,太多收藏必然会有厚重的损失。以前,我从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够名牌,用的笔不够漂亮,嫌妈妈不够优雅,嫌爸爸不是老板……读了这一章后,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衣服虽比不上一些同学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着到农村,农村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看不够。而我用的笔从不妨碍我做作业,考出好成绩。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劳动所得让我丰衣足食,周末陪我爬山捞鱼,还能根据我的意愿,出钱让我学钢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见,我生活是多么幸福,我早就该知足了,于是,我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开始知道满足了,突然发现,我原来可以生活得这么快乐。

“轻则失根,燥则失君”告诉我,办事不能轻率浮躁,否则就无法办成事情。就如去年我准备参加钢琴考级,刚刚开始,我还没有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仔细弹清楚,我就急着用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去弹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弹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团,乱成了一锅粥。当我看到这一章《道德经》后,发现我弹琴过于草率,我原来的意图是希望自己能快些达到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为轻率,急于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乱了。我静下心来,重新谨慎地把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样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终于,我通过了考级。我从心里感谢《道德经》,它教会了我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规律,踏踏实实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均是《道德经》告诉我的道理,让我渐渐明白了我该怎样对待我的人生,该怎样对待我身边的事物。

《道德经》读书笔记14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瑰宝,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候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思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自己的感想。

《道德经》提倡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自己的人生准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能力。实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自己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xx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道德经》读书笔记15

一、同于大道,似无所得

大道的根本是虚无自然的,顺天而动,率性以往,能全然地与天地同其造化、与日月一起升恒,无有而无不有,无为而无不为。

当人修持大道还没达到生成、充盈的时候,过程中不无有作有为的痕迹,也可以观察到些形象,让人觉得自己修行有进益,进而感到自满自足,不胜欣然。而待到大成之候,又好象有很多缺陷,大成反倒好象没有什么成就一样;大盈而有余,却好象冲漠无状,大盈反若未盈一样。难道是越学越差、越优而越不足了吗?其实不是的。

因为,大道是人生本来固有之良,它清空无物、静定无痕。一旦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地步,我即道,道即我,有何成何盈之有?如果是有成有盈,那与道还是分而为二的、未能达到神化的极处。所以修道之士,越有、越多,感受就越无、越少,一点看不到有成、有盈,因而大成若缺、大盈若冲。(这不是一般的成、一般的盈啊)

因此,当人能修到万象咸空、一真独抱之候,因物为缘,随时自然地回应,天地之间、古往今来,不论何时何地,皆能自如地符合,其用哪里能会破坏、哪里会有穷尽呢?那时:

心空似海、神静如岳,又觉毫无足用者。然而其气浩然常伸,至大至刚,是何等壮大,却反而觉得盘屈得困窘。

他神妙无方,处常也可、处变也可,是何等的巧妙啊?却仍觉得愚拙而无知。

他用浅近的言语、表达的道理却深远,用词简约而道理精微,不因情义不说、不到时候不讲,善辩如此,却看起来总是讷讷的样子,有东西说不出来。

只有象这样的如屈、如拙、如讷,所以他的心能愈来愈谦虚、志气越来越谦下,品德也就会越来越广大,功业会越来越崇高。道返回虚无、学归于自在,他能与天地日月合度、而运转往来,这大概就是他能成其大、成其久的原因。人若能一直能立足于太极之理、顺应阴阳之常,久久薰蒸,铅火充盈,数九寒天堪御;打坐能一直镇定,三伏之暑热而能忘,功夫到这个地步,就是太上所说的躁胜寒、静胜热吧。待到清明在身、虚灵而无一物,一归浑穆之天真,一派和平之象,又有什么躁、静、热之感呢?学者具备清静之心,便能化寒暑节气的外来影响,而吾身中正气凝定,就是天下正道已立。从此不必担心旁门迭出之患了。

二、修道,以虚无为宗

这一章:大道本来至虚至无,至平至常。当人们未能达到虚无之境、平常之域时,只看到事物的增益、看不见事物的欠缺;只看到事物的优点,看不到事物的不足。所以,太上说:少则得,多则惑。谚语也说:洪钟无声,满瓶不响。皆非虚言。“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大为无为,是以有为。这些都不是过于谦虚的说法。

道原为虚无一气,修士若觉有得,其实是无得;未觉有得,那才是真有得。因此,道行愈高的人,心越谦下;品德越广大的人,志越谦卑,这样便是与道相符合的。如果,每当有所长进,便自夸起来,骄傲盈满,盛气凌人,便明显是无道无德。太上所以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到这个地步才算是得之。

学者切勿把修道炼丹看做百工手艺类的技术,以自觉有益为进境。要知道,修道总归以虚无为宗。见功以至于忘功,这是进步;待到能连有意去忘功也不用了,那就是达到化境。学道之人,在退让中进步,在守弱中强大,以虚空为盈持,以无为有,以反为正,以减为增。学道人进步与不进步,只要看他的心忘与不忘就可以了。

三、羽谦读后感

上一章讲知足、知止。这一章讲,不但在命功是要知足,在心性工夫上,也要懂得越近道,人越会感到的自己的`不足,勉励自己、警醒自己,一直走向与道合真的境界。

见过真正的大,才会觉悟今天的自己真的很小;同时,又能相信未来的自己可以和道一样大,也不小看今天的自己。

配图说明:登上过高山的人,当他站在山顶时,他往往不会自夸自己是多么的神勇,征服了高山或自己;更多的情况,是会惊叹于他眼前壮观的自然,而它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自己还有什么可狂妄的呢。

第五篇: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所创作,作为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文章惜字如金用短短五千多的文字包罗了人生观、方法论、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内容。全书分为道经和徳经上下两篇,其中道经37章,德经44章,共81章。鲁迅先生对《道德经》一书高度的评价,他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第一章,对于道的描述。老子的道不同于其他人的道包含着宇宙万物的发源、生长、变化、归宿的道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的法则,玄妙无比。道是普遍存在的,但却是抽象的,无法用语言描述,就像苏东坡在《日喻》中对这个道理有个很精辟的比喻,太阳是有形的,人人可以看到,但经过用语言的描述给没见过太阳的瞎子听,结果却由铜盘错成钟,由蜡烛错成笛子。

第二章,老子以相对论引入即事物都有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互对立是事物存在普遍形式,提出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胡作非为,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的去做事。

第三章,老子反对推崇贤达,使人民不争。不重视财务使人民不盗,老子认为最好的治国方法是让人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圣人才能无为而治,国家就能被治理的很好。

第四章,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先于天地而存在,并着重指出道即使空虚无形的,人民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它,然而它又是真实存在的。

第五章,老子通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来表达圣明的统治者要平等的对待老百姓。通过对风箱的描述告诫统治者应保持虚静的状态。

第六章,老子用“玄牝之门”、“天地根”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道虽虚无,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枯竭,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

第七章,老子借用天道来描述人道,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在于它对万物的生存做贡献,所以圣人应该效法天道,为人处世以无私成己私。

第八章,老子用水来喻人、教人。水柔弱,停留在卑下的地方,利万物而不争。水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水的动静变化,都能顺应时势,表现至善的功能。所以人要像水一样,做有益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争,处卑微之地而毫无怨言,心甘情愿的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第九章,老子劝人勿自满自傲,不然必招致祸患,到懂得功成身退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老子教人如何守道修德,排除一切杂念和幻想的道理。老子非常重视柔弱,他认为柔弱是道的作用,柔弱能胜刚强,柔弱才能生,刚强反而会死。老子认为应当让万物自然生长,不要人为介入,更不要据为己有,即使有所作为,也不要居功自傲主宰和号令这一切,就是大德。

第十一章,老子通过车毂,陶皿,窗户来论述实物之间与空虚部分之间的联系,继而指出所有有形的天地万物都是无形的道创生出来的,使人领悟无形之道的作用。第十二章,本章阐述了物欲的害处。老子认为过度的追求物欲会给人带来坏处,人长期处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之中容易走上歧途,老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该是为腹不为目,但求安饱,不要过度纵欲。

第十三章,君子应贵身为天下,宠辱不惊。老子认为宠辱对人都有损害。受辱损害了自尊,受宠者为了不失去殊荣,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大于名利宠辱,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只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才能珍惜天下人的生命。

第十四章,本章阐述了道体的状态。道虽无形、无音、无色,但却实际存在,超越空间。老子指出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都离不开道,如能了解道,就能了解万物生长变化的情形,所以圣人能够掌握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驾驭现实,是因为他悟出了道。

第十五章,本章阐述了得道之人的修养以及崇高的德行。得道之人,谦恭行事,虚怀若谷,不谋私利。正是因为有道无欲,谦虚不自满才能成就大业。

第十六章,本章主要讲认识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复命。老子认为万物发展和运动的基础是静,只有使心灵虚寂到极致,让心灵保持宁静的状态,才能体道、悟道,才能认识到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

第十七章,老子指出仁政者自认而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暴政者必然受到人民的反抗和蔑视。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贵言且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

第十八章,本章阐述了违背道而产生的后果。老子通过分析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思想。

第十九章,老子通过对社会病态的描述,提出只有消除智辩、伪诈和巧利等积极的负面因素,彻底抛弃教条式的政治说教,做到返朴归真,弃绝私欲,才能使人民幸福,社会才会出现正气。

第二十章,本章阐述了老子与世人的不同之处,并甘心遗世独立为荣的思想,老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得到了道。

第二十一章,本章老子进一步发挥道是无形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的观点,明确提出道由极其微小的物质所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

第二十二章,老子通过委屈和保全、弯曲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六对俗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反面变化的辩证思想,得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结论。

第二十三章,本章以旋风、骤雨等自然现象为例,深刻剖析了统治者讲信誉的重要性。

第二十四章,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不可取的。劝人应该顺其自然,遇事谦逊退让,不争强好胜。

第二十五章,老子提出了道、人、天、地的存在。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本章阐述了“重”和“静”的重要性,老子认为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这样才可以有效治理自己的国家,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

第二十七章,本章是老子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说明有道者要顺应自然以待人接物,旨在教人顺应自然,因物为用,不可妄用私智,自作聪明。

第二十八章,老子主张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

第二十九章,本章老子继续阐述了无为的政治主张,即圣人治理天下,都要顺应自然,以无为为治。

第三十章,老子以用兵为例,在阐述战争观的同时,又进一步阐释了有欲与无欲、有为与无为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一章,这一章是讲战争之道。老子进一步申述了他的反战立场。明确的提出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但作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时,也要用战争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老子谈论战争目的在于反对战争。

第三十二章,老子认为,道跟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是制约和受制约的关系,道是统领一切的,万事万物只有遵循道才能长久,圣人治国只有遵循道才能使民心所向,百姓富足。

第三十三章,本章是老子教育我们如何修身,如何做人。我们要自知、自胜、知足和强行。

第三十四章,本章老子再次谈到道,说明道的作用。道成就万物,但从不主宰万物。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的道理。老子希望统治者能遵循道,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本章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老子用有声有味的乐与饵,和无声无味的道作比较,要人君抱守大道。道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第三十六章,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认为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即以柔克刚。本章还讲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即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第三十七章,本章说明了无谓的好处。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

第三十八章,老子批判儒家的德政不顾客观实际,仅凭人的主观意志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具体行为。

第三十九章,本章讲了道的普遍意义,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从而告诫统治者要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王侯。

第四十章,本章主要说明了道体、道动和道用,讲叙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老子认为,反和弱是道德运动及其作用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有无相生和天下万物都是有无到有上。

第四十一章,老子将有学识的人分为上、中、下三等,他们闻道有先后,对道的认知态度却不相同。老子指出,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的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能成其之道。

第四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道创生万物的次序。万物创作以后,还要守住道德精神,依道而行。老子讲了柔弱是处世的最高原则,满招损谦受益,这也合乎道的辩证原则。

第四十三章,本章旨在说明柔弱和不言、无为的益处。老子认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积蓄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的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无形的力量能够自由的出入在没有空隙的物体当中,这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

第四十四章,本章旨在教人爱惜身体、重视生命,不要过分的追求名利。老子的人生观是要人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样才能避免为难,反而,为名利不顾身的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第四十五章,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情况。表面和实质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要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十六章,本章主要是劝人知足,老子认为,不知足是人类的罪魁祸首,不拯救的方法就是知足。一朝知足,就自然觉得满足了。

第四十七章,老子认为要认识事物就只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张规律。老子说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认识,这不过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第四十八章,本章解释了为何无为无知、无为即清静就能治理天下的原因。老子认为,要想达到无为的境界,首先要损知去欲,而不能靠为学,为学只能增加欲望,因此,只有无知、无为才能治理天下。

第四十九章,本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理想,老子指出,要做到自己“恒无心”,即无欲,而“以百姓心为心”,将善与信作为自己的心和天下人的心,这是一种民主的思想,老子认为,执政者应该没有私心。

第五十章,本章旨在说明养生太过就会残害生灵的道理,老子认为真正的养生自保、能够延年益寿者只不过三成而已。老子生逢乱世,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生命随时随地受到威胁,因此他主张不要靠战争、抢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式来保养自己,而是清静无为、恪守道德原则,不妄为不伤害别人。

第五十一章,本章进一步阐述了道和德的关系。道是万物生存的总原理,德是万物从这个总原理中所得的一个理。道和德只是全和分、体和用的分别,而没有本质的差别。万物有道创生,再有存在于万物之中的道,具体体现为德的畜养,然后才能成长。

第五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守道的重要性。老子认为,道虽小,却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认识到世间万物的本原,也就会知道世间万物的本身,便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第五十三章,本章是说为政的人,应该无私无欲,表现无为,这样才合于大道。老子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有智慧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能否体察、运用并不断固守大道。不走大道,就会走入邪路。

第五十四章,本章讲道的功用,即德给人们带来的益处。老子说,人应当采取对比的方法,即以自身对照自身,以自家对照自家,以国家对照国家,这样来观察天下。老子讲了修身的原则、方法、作用。他说,修身的原则是立身处世的根基。

第五十五章,本章讲人生处世的哲学,即德在人生上的具体体现。前半部分用的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讲的是抽象的道理。老子要人保持婴儿的心理,以免与道渐行渐远。

第五十六章,本章老子讲述怎样可以保持常态的和,讲述了和的最高道德境界。在老子看来,得到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当政者应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五十七章,本章旨在说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老子警告当政者,在政治上要走正路,在军事上要坚持出奇制胜的原则,治理国家主要靠清静、无为、无事、无欲思想。而事实上,老子主张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是不可能被执政者所接受的,也绝对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五十八章,本章旨在说明祸福无定,奇正无端,善恶无准,一切都在变化无常的道理。意在警告当政者,政治上要清静无为。

第五十九章,本章旨在说明治人事天全在一个啬字。老子所说的啬不是指吝啬而是指节俭,老子认为大到维持国家的统治,小到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瑟这一原则。

第六十章,本章用烹小鱼来比如治理大国的道理,老子指出要保证国家的平安,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严肃认真,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的左右国家的政治。老子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

第六十一章,老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带来的痛苦,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的关系,旨在说明大国和小国相处之道,表达了老子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第六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道是万物里最尊贵的,万物都不能离开道而生存的道理。老子指出,道是万物包括善与不善的庇护所,它并不摒弃不善。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的道,不但是善良之人的法宝,就是不善的人也必须保有它。

第六十三章,老子认为当政者应当做到自然无为、清静无事、恬淡无味,即以无畏作为政治的根本,无事作为行政的指导思想,以恬淡的作为施政态度。本章旨在进一步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

第六十四章,本章阐述了奉行道者只有注重万物之始,并一贯如始,才能有德的观点。老子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的一点一滴去完成,不可松懈,否则将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第六十五章,本章旨在说明治国不能用智的道理,阐述了奉行道者只有使人民淳朴的原始状态。老子认为,古代善于以道治国者,不是教人民精明巧伪,而是使人民质朴厚重。

第六十六章,老子喜欢用江河来比喻人处下居后,同时也似江河象征人的包容大度。老子认为,王侯应以道临天下,要心宽似海,自知包容,并向圣人学习。

第六十七章,本章旨在说明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功用。这是老子的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老子身处乱世,目击了太多暴力残酷场面,深深地感觉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赞扬。

第六十八章,本章是用战争的例子来说明不争和居下的道理。军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细心分辨客观现象,就可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第六十九章,老子在军事上不主张主动进攻,但必须具备被动防守实力,不主张前进一寸,宁愿退守一尺。极力说明以退为进,以守取胜的重要意义。本章是继续用战争来说明不争和谦下之德。

第七十章,老子认为,他所提倡的无为、柔静、不争、慈俭等思想符合自然法则,简单易得,最具功效,只是世人浮躁,痴迷于名利得失,追求近功、速效,争强斗胜,挑战政治,污染社会。对他的主张,很少有人理会,并且躬行践履,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其言论和行事的根本。

第七十一章,本章是对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诠释。老子继续分析、指出人民不能奉行道的原因。老子认为,知道自己的自身和客观世界有所不知,甚至物质,不要强不知以为知,是再好不过的。第七十二章,本章着重讲统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对采取高压政治,反对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如果人民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那就只有铤而走险。这是对统治者的忠告,也是警告。

第七十三章,老子将了自然无为的人生哲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一招自然规律变化和发展,都会有好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漏失。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

第七十四章,本章在京警告执政者不可用苛政暴政欺压人民。老子指出,不管人民是否怕死,奉行道者都应自爱,不可以死恐吓人民,更不可代司杀者杀。唯有如此,方可保全。

第七十五章,本章进步一阐述了奉行道者不自贵的观点.老子认为。宽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因为,一旦人民不畏惧死亡而进行反抗,为求生存而暴动,那样,统治者的日子就不好过下去了。

第七十六章,本章以柔弱和坚强的得失好坏,来教人弃强取弱、舍刚取柔的道理。

第七十七章,本章是用张弓来比喻道的完满与和谐。

第七十八章,本章老子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弱可以胜刚的道理。并指出,天下之所以没有人能按此观点行事,是因为人们不明白正言若反的道理,不了解道的运动及其作用的特点。

第七十九章,本章揭示了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警告统治者不要激化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第八十章,本章是老子对他的理想国家,即小国寡民社会所做的描绘。第八十一章,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旨在说明圣人能效法利而不害的天道以及为而不争的道理。

下载道德经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经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范文大全)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

    《道德经》读书笔记(大全五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

    道德经读书笔记(精选5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仅供......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1 ―――治国与治人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

    《道德经》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

    读书笔记之道德经

    感悟《道德经》,修身养性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学习过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统完整地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在这次暑假。阅读完后,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15篇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1 在我读过的书中,《道德经》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绍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讲......

    《道德经》读书笔记[精选5篇]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