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上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 马丽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中的多种说明方法。
2.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3.了解海洋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
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大海图片)
师讲授: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在取得繁荣进步的同时,若干生存危机也日益显露出来,而入地、下海、上天则是人类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的三大出路,其中尤以海洋的潜力最大,是人类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洋,走进《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篇文章。(出示第一张幻灯片,以大海为背景)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二、自由朗读课文,[配乐]其他人勾画文章内容,你从文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出示海洋生物图片,第二张幻灯片)
你从文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三: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文章主要内容(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你从文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海藻数量多
浮游生物丰富
海洋鱼虾众多
师归纳:1.海藻数量多 2.浮游生物丰富 3.海洋鱼虾众多
四、学习本文说明方法
再读课文,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自由交流)(第四张幻灯片)
再读课文,思考:本文运用
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
么?作比较、分类别、举例
子、列数字
五、学习本文说明语言:
(出示幻灯片五:比较语言的准确性)
原句: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改: 这是当今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范围)
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程度)
(生自由学习,找找文章中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批注你的理解。)
六、拓展学习(出示第六张幻灯片)
师:大海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的大粮仓,它还蕴含了其他资源,谁能来当一回小院士,用图片、模型为我们介绍你了解的大海?
谁能来当一回小院士,用图片、模型 为我们介绍你了解的大海?
要求:1.语言准确且生动
2.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3.仪态自然大方
板书设计
海洋
1.海藻量大
2.浮游生物丰富
3.鱼虾众多
粮仓
作比较、作诠释、分类别、列数字
设计说明:
一、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
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课中的一个特点。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应该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节课中,从开头的“获取信息,到学习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捕捉分析点,自己去获取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过程中只起到引导、总结、启发进一步思考的作用。这就比由老师去将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要好得多。在语文课上,一些结论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经历了就有所得,有收获。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仅在课外学习中得以体现(如小组搜寻海洋资料、介绍海洋资源),而且在课堂也真正得以体现。学习说明语言时两组句子的对比,在分析中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方法。
本课还设计了多次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主要在于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取长补短,从中感悟、理解、提高。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感染、互相吸纳,营造了浓烈的读书氛围。
二、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和“说”的能力。如第一次自由朗读课文勾画主要内容,交流获取的信息,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学习说明方法。三读课文,深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步一步,逐层深入。
本节课巧妙地结合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本单元口语训练的要求是让学生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并向大家介绍科普知识。针对这节课的内容及要求,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学习的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学习的说明方法、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当一回小院士,把课外阅读、查阅的资料向大家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直观的画面,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的认识更为直观、具体。多媒体课件多以大海为背景,既符合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增加了美感,使学生赏心悦目。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优美的学习环境,且学习要求在图片中明确提出,为学生指出了学习的任务、方法等。
四、在设计中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时,教给从词语入手,从范围、程度这两方面体会准确性的方法。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学习中时时提出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课标中指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查阅海洋的资料,在教学中师生共享。新的语文教学提倡语文学习应该紧密与生活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充分运用于课外的阅读学习中,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六、突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表现在学习了说明文后,学生掌握了多种说明方法和准确的说明语言,并能在后面的拓展训练中运用。人文性表现在要学生获得大量海洋资料后,增强“海洋意识”。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总分的说明结构。
2.进一步学习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一.引入新课
讨论:什么是粮食?
二.初读课文
读了文章,你知道粮食的含义是什么?
讨论,明确;
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粮食的含义
广义的粮食:能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环节一。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论,明确: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提示,点拨:这就是文章的标题。由此可见,说明文可以什么为标题?讨论,明确:可以说明的内容或对象为标题)
提问:跟标题意思相同或意义相近的句子,文中还有哪一句?
讨论,明确:第二段最后一句中“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继续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说明文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讨论,明确:“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师小结:作者从现实问题入手,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写。
2.环节二。探讨: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讨论,明确:(1)海藻(2)浮游生物(3)鱼虾
(4)深海远洋中还有许多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潜力巨大
3.环节三。文章的说明结构是哪一种?
讨论,明确:先总说,后分说,最后总结。
四.精读课文。
1.环节一。探讨:文章3、4、6段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1)第三段
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作用:突出、有力地说明海藻数量庞大,蛋白质含量丰富
(2)第四段
A.“人们比较熟悉的…………浒苔等”(练习二第1小题)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
作用:确凿、条理充分在说明海藻种类繁多。
B.“它们在人工在精心养殖下…………同类营养物。”(练习二第2小题)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确凿、突出、有力的说明在人工精心养殖下,海藻的产量不断翻新,增长潜力巨大。
(3)第六段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确凿、突出、有力的说明”我们还可以开辟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产量很高。
师小结。
2.环节二。
说明文是客观、科学地对事物进行说明、介绍,所以说明文语言要准确。细读课文,看一看哪些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讨论,明确:(结合练习三):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最” :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严重的环境问题。
“之一” :准确说明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止一种。
(提示解题方法:这个词去掉与否意义上有什么异同,两相比较体会作用)
(2)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事物。
“更” :突出熟悉的程度。
(3)尽管还有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近” :表明近海鱼虾的捕捞快到极限,但不是极限,说明准确,客观。
五.课堂小结
1.说明的主要内容
2.说明的结构
3.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
4.说明语言的准确
六.布置作业
1.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其意思 : 言 听:
2.完成练习二和练习三
3.写一篇说明事理的短文
附板书
海藻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蛋白
质含量丰富
强调大海是
浮游生物也丰富 人类未来的大海完全有可能成 粮仓 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远洋深海的鱼虾年产量很高(总结全文)
(总)深海远洋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海
洋生物,潜力巨大
(分)
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
第三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 学习识别和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以及了解《十万个为什么》的相关知识。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为掌握运用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二 教学难点为如何关注海洋的现状和未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简介《十万个为什么》的相关知识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是人类“未来的大粮仓”,是人类“未来的大矿场”,是人类“未来的大能源库”,是人类“未来的大药房”,是人类“未来的大建材基地”,是人类“未来的栖身地”------
二整体感知问题设置探究明确
1为什么说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哪些粮食?
明确:本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一>(1-2)说明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二>(3-6)阐释海洋可能成为粮仓的原因。
<三>(7)总结全文,强调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三详读本文第二部分
设问:1。列举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哪些粮食?
2本部分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3本部分的结构?
明确:可以提供①海藻食品,提供蛋白。②浮游生物,加工食品。③远洋鱼虾,潜力巨大。(板书)
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结合课后二)本部分结构:先总后分
四分析第一部分的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好处和最后一部分议论的好处。
明确:第一部分的议论清楚地阐述了开发利用海洋是人类摆脱人口剧增,耕地不足,资源短缺等生存危机的希望所在。为下一步具体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作了铺垫。最后一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重申文章开头的看法: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照应开头。
五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表达的准确性。
①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③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明确 : 1“最”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超过其他环境问题的严重危机。2“更”突出人们对“鱼虾”可作食物的熟悉程度,较前两者又深了一层。3“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极限不等于到极限,这样表述准确,客观。
六课外延伸:
1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2我国的海洋经济现状如何?
第四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反思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反思
本课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阐述了海洋未来能成为粮仓的原因,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这节课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无限生机。在教学这篇阅读课文我认为本课有一下几个特点: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是本节课的亮点。情境创设上我用了一段关于海洋资源的影像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兴趣点,真切直观,恰如其分。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时,热情一下被点燃了,从而对新课充满了期待。
二、、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
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课中的一个特点。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活 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应该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节课中,从开头的“获取信息,到学习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捕捉分析点,自己去获取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过程中只起到引导、总结、启发进一步思考的作用。这就比由老师去将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要好得多。在语文课上,一些结论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经历了就有所得,有收获。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仅在课外学习中得以体现(如:小组搜寻海洋资料、介绍海洋资源),而且在课堂也真正得以体现。学习说明语言时两组句子的对比,在分析中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方法。本课还设计了多次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主要在于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取长补短,从中感悟、理解、提高。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感染、互相吸纳,营造了浓烈的读书氛围。
三、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
直观的画面,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的认识更为直观、具体。多媒体课件多以大海为背景,既符合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增加了美感,使学生赏心悦目。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优美的学习环境,且学习要求在图片中明确提出,为学生指出了学习的任务、方法等。
四、在设计中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时,教给从词语入手,从范围、程度这两方面体会准确性的方法。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学习中时时提出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四、突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表现在学习了说明文后,学生掌握了多种说明方法和准确的说明语言,并能在后面的拓展训练中运用。人文性表现在要学生获得大量海洋资料后,增强“海洋意识”。
第五篇: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导学案练习参考答案
1、基础知识(1)略
2、感知课文
(1)D 理由:海洋资源是巨大的,尚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可以是无限制的。相反,为了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海洋的开发应是有节制的,应“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2)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是因为大海里有—— ①海藻类食物。海藻类中有多种类别的可食用藻类。数量大,品种多,增产潜力大,而且许多海藻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类所需的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海藻食品,提供蛋白。②丰富的浮游生物,加工食品。③海洋中众多的鱼虾是人类熟悉的食物,远洋渔业还有待开发,潜力巨大。
(3)本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效地说明了“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分类别。如介绍可食用的藻类,作用:将“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按“褐藻类”“红藻类”“绿藻类”分类进行说明,突出藻类种类之多。举例子,如,举海带的例子。列数字,如,“……提高了2000多倍……”“……1公斤顷……可获得20吨蛋白质……”说明其增产潜力之大。再举国外培育出藻类新品种的例子,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藻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最后拿1公斤水面上生产的藻类与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作比较,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的价值。又如,介绍南极的磷虾一节,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突出其产量高、资源丰富等等。
3、语言品读
譬如:副词在说明文语言中重要作用。
①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②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明确 :① “更”突出人们对“鱼虾”可作食物的熟悉程度,较前两者又深了一层。②“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极限不等于到极限,这样表述准确、客观。
4、拓展延伸
明确:
问题1.还有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盐、氧化镁等矿产资源,潮汐、水波水能资源等等。
问题2.赤潮、石油泄漏、白色垃圾等。
问题3.增强环保意识、建立公约、立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