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人物故事

时间:2019-05-13 12:1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人物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人物故事》。

第一篇:“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人物故事

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2、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山东文登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为了学习医学知识,克服了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出版了如《轮椅上的梦》等著名小说。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3年12月27日,当选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

3、绵竹汉旺镇美女舞蹈老师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双腿,近日开始筹备义演,想通过义演筹款为家乡灾民筹款捐衣。今日,在广东经商多年的重庆籍企业家孙怀庆打‚飞的‛回渝,向她捐出了首笔2万元的义演资金。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

4、桑兰(1981年6月11日—),桑兰这个笑容甜美的姑娘来自浙江宁波,1993年进入国家队,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在桑兰身边,我们常常被她感动得泪流满面。

5、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6、邰丽华(1976年11月-),湖北宜昌市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团员之一,同时兼任演员队队长、团长助理以及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她曾参与多场大型舞蹈表演,获奖无数,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一场名为《千手观音》的集体舞蹈赢得了国内观众的认同与赞赏,从此声名大噪,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听障舞蹈家。

7、约翰〃库提斯(John Coutis),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所经历的逆境与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个人感召。他天生严重残疾,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的演讲雄伟壮丽,他有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他乐于付出他的时间和才能。约翰在全世界向千千万万热情、热切的人们演讲,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移动和存在,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他是当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演讲大师。

第二篇:身残志坚人物事迹

身残志坚人物事迹

在××*市第二中学高三(7)班的课堂上,坐着一位不同寻常的同学——××*。他的左耳听力只有90分贝,右耳听力在80分贝左右。好比说,汽车的高音喇叭在他耳边鸣叫,也不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他来说,这世界几乎是一片宁静,他从未享受过抑扬顿挫的旋律,只有黑板上老师那时时刷新的板书才能给他带来不断的向往。然而,生理的缺陷并未能阻隔住他求知的欲念,他身残志坚,的学习成绩却总是名列班里前茅,让听力健康的同学好生羡慕。××*刻苦学习的事迹被媒体公开报道后,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省聋哑学校的专家表示,他的表现是全省同类型少年中极优秀的。不久前,民政部门的同志专程到二中看望××*,鼓励他读好书,为××*的残疾少年树起一个成功的典型。

××*刚出生时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十分健康,那是个给全家带来欢乐的小宝贝。不幸的是在他8个月时,因洗澡时不慎双耳进水而患上了中耳炎,父母为其治疗东奔西走,很是忙碌了一阵子。后来中耳炎治愈了,父母内心似乎放松了些。可有一天,他们发现××*对周围的声音毫无反应,心中不禁为之一紧。其后,家里人又观察了一段时间,仍然如此。原来在治疗中耳炎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剂量的庆大霉素而致耳聋。

孩子真的耳朵聋了?父母不愿接受眼前的现实,带着满腔的期望走上了漫漫的求医之路。从此,家里人都十分留意报纸、电视上有关治疗耳聋的信息。5年间,父母背着孩子走遍了大江南北,先后到过安徽、上海、南京、成都、武汉、石家庄等地。为了省钱,他们住过车站、地铁站台、地下室。有年冬天,父亲宋乃平一人背着他去石家庄治疗,为了节省公共汽车费,在雪地里步行了两个小时,脚冻得麻木了也全然不知,袜子和脚上的皮冻得粘在了一起。全家人虽然吃尽了千辛万苦,但未能给××*耳朵的康复带来明显的效果,最后经上海长征医院医学专家检测鉴定为神经性耳聋。这是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有声的世界黯然失声了。

看着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看着孩子那张与同龄人一样充满憧憬的笑脸,宋乃平夫妇心中的希望永远不会泯灭。

转眼间,××*7岁了,这是大多数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年龄,可他连“妈妈”这样的词都听得含糊不清。家里人便尝试着叫孩子发音,指着实物大声喊着教孩子。他们带着××*到郊外,捉些虫子让他辨认,然后告诉这叫什么。指着柳树,读着树名,让他学口型。一些正常孩子可随口说出的单词往往要教××*练上几百遍。后来在亲友的指点下,他们来到南京“爱德华聋儿康复中心”,让××*接受“中心”的康复培训。一年后,××*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孩子能讲话,这让宋乃平夫妇内心得到了一些宽慰,同时更让他们平添了几份信心。

能不能让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这对××*是个考验,对他们夫妇也是场挑战。

××*很理解父母的心思,更感激社会给他的帮助,学习格外地用功,依赖微弱的听力来辨别教师口型,坐到了正常孩子的课堂上。下课了,他借来同学的笔记反复核对,尽量弄懂自己没清楚的部分;放学了,他还要请老师再给自己解释一遍上课内容。每到考试前,他复习的时间要比别的同学多几倍。刚进初中时,老师讲课速度较快,题型也不适应,一度产生过急躁情绪,他便用古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来砥砺自己。有年冬天的晚上,外面飘着鹅毛大雪,街上行人渐稀,各户已闭门入睡,有道数学题难住了××*,他坐卧不安,一人步行找到老师家。当老师开门看到雪人似的学生时,连忙心疼地将他拉到了屋内。在小学和初中学习阶段,××*各科成绩均列班级前茅,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在95分以上,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品学兼优生。

××*虽然耳有残疾,但却是个内心充满奋进精神的孩子。他喜欢足球,总觉得从中可体味和借鉴竞争的精神;他把一些残疾人成功的事例抄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以此来不断地激励自己。

××*市第二中学校长燕云景介绍说,××*现在的学习成绩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双耳几乎失聪的孩子能在高中段成绩保持平稳进步很少见。他的家长也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做到的努力。

××*现在的这个班级是特长班,学校是在他和家长的再三要求下调整的。他自己认为到全年级竞争最激烈的班上学习,可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给自己加压,给自己提速。英语的学习在他来说是个十分困难的事情,听力是他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便拼命地练,反复找老师求教。今年暑假,他一天都没在家好好地消凉,而是到老师家中接受英语课程的辅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帮助过他。在校园里,他走路、上厕所都在记英语。他的班主任徐洪海说,××*的学习精神对

全班同学的影响是很大的。

为了给××*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家里人没停止奔走。10年来从未间断过对他的治疗,在家庭开支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为他配备了助听器,全家人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生活条件提供给他。为了集中精力培养××*,宋乃平夫妇推掉了有关部门特批的二胎生育计划。

南京市曾有个叫周婷婷的中学生,也是个双耳失聪的少年,以惊人的毅力从省南京一中以优秀的成绩免试进入大学读书,成为全国十佳优秀少年。他们就以这样的典型鼓励他。××*坚信: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第三篇:身残志坚的人物

霍金: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伟:

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

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邰丽华:

邰丽华(1976年11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聋哑人舞蹈家,无党派人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舞蹈演员、艺术总监,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邰丽华两岁失聪,但她以独特方式创造艺术,15岁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领舞演员,1994-1998年湖北美术学院本科毕业,1998-1999年武汉第一聋哑学校教师,1999-2003年进入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艺术团,2002年8月调入北京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担任演员队队长,同时兼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28岁成为艺术总监,塑造了特殊艺术经典《我的梦》。她领舞的《千手观音》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绎舞蹈“千手观音”。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人物;她创编并主演的精缩舞剧《化蝶》轰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第四篇: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

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

1.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着作。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2.黄美廉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着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读了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就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必须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你是不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不幸。无须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就会感到:其实我们很富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读过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经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曾经给我们的心灵以慰藉或震撼,曾经让我们感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领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动,以便使生命充满激情。

第五篇:热爱生命的故事[推荐]

热爱生命的故事

(一)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

刘伟,无臂钢琴师,23岁。“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这个小伙子的独特经历和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刘伟出生在北京普通人家,10岁时因一场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的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表演什么,但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在刘伟表演结束之后,所有观众都起身鼓掌。刘伟的身后,站立着他的伟大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识字不多,但是懂得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除了他自己。刘伟没有让母亲失望。近日,刘伟的自述《活着已 1

值得庆祝》出版。根据他的真实故事创作、由他和倪萍民生大议(微博)主演的电影《最长的拥抱》已经杀青,倪萍说:“我要买十本送给那些有胳膊的人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

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

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刘伟的颁奖辞: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二)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

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启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三)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

新“站”起来。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人得一生,不得再生”(《太平经》)

《太平经》:“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下载“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人物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人物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爱生命的故事

    热爱生命的故事(篇4) 丁秀兰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面对非典病魔,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生前,她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头上少有......

    热爱生命的故事

    热爱生命的故事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她一岁多,因为发高烧,脑部受伤,此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长大。七岁那年,家......

    热爱生命的故事

    热爱生命的故事 从小,我就知道,人的生命不是很长。还在襁褓中时,我便体弱多病,医生告诉父母做好夭折的准备。但我还是活过来了,尽管挺艰难。由于心脏不好,不能随别的孩子跑跑跳跳,......

    身残志坚故事[大全五篇]

    何军权,三岁时遭电击失去双臂。凭着坚强的意志,从1996年5月参加第四届全国残运会起到2004年9月雅典残奥会,共获得世界级金牌12枚,5次打破世界纪录。何军权先后被授予“特别贡......

    身残志坚的故事

    身残志坚的故事: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登上国际颁奖台2000年8月13日上午8时.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体育场内坐无虚席.第五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拉开了序幕.来自54个国......

    身残志坚的故事

    身残志坚的故事(一): 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身残志坚的故事(二): 桑兰的故事情人节寄语 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

    身残志坚的故事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简历: 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

    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精选作文

    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精选作文 人不应该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样生命才有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精选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常想,生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