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的心-说课稿
《感恩的心》说课稿
张村驿中学:夏蕾蕾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感恩的心》。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说教材
一 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感恩的心》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它是解决前两个单元的行为实践问题,同时也为下面单元中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作了有力的准备。学习本课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心理素质、唤回学生们回报爱心的良知,帮她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奠定高尚的人生观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使这节课达到我们预设的教学效果,结合我对本课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体会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和教师的辛劳,体会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树立感恩的意识。
2、能力目标:树立感恩意识,培养学会感恩的能力,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
3、知识目标:了解感恩的含义以及为什么感恩,懂得怎样去感恩。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难点:教会学生们在生活中用行动感恩。
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视频、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播放故事、广告、音乐等材料,激发学生的体验;同时,学生在看,听,说、唱的探究过程中也获得了情感体验。教学中,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有效控制课堂,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觉、自发去感悟父母、老师、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爱。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行思想意识的升华。能将觉醒的意识转化为一种行动力,并付诸于实践。
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说教学流程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环节的安排也注重师生的互助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提出若干问题,初步启发学生这节课我们要的内容是学会感恩,从而导出今天所要学习的课题:感恩的心。
过渡:学会感恩,那你对于感恩是怎么认识的呢?因此我设计了讲授新课的第一部分的内容:讲解感恩的含义
(二)讲授新课
1、讲解感恩的含义
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我首先给学生讲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去见上帝,问上帝天堂的路怎么走。上帝见两人饥饿难忍,就给他们一人一份礼物,一个人接过食物,甚是感激,连声说了:“谢谢,谢谢!”而另一个接过食物,却无动于衷,好像别人就应该给他似的。于是,上帝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被拒之门外的人很是不服:“我不就是忘了说句谢谢吗?”上帝说:“不是忘了,没有感恩的心,就不可能说出谢谢的话,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爱别人且也得不到别人的爱,”那个人还是不服:“那少说一句谢谢的差别也不能这么大呀?”上帝说:“这没有办法,因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铺成的,上天堂的门也只能用感恩的心才能打开。”
通过讲故事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上帝为什么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呢?”然后引导学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感恩的理解,从而引出感恩的含义:感谢别人给予的恩情并给予回馈。
2、第一篇章 感恩父母
在生活中,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父母,是她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们享受到浓浓的亲情与幸福。只有爱父母,才会爱老师、爱同学、爱赐予我们万物的大自然。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一些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图片(出示图片)。这些图片都是孩子生活的缩影,能够打开她们记忆的大门。让她们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唤醒内心对亲情的感悟,在上一个环节中,我们引领孩子们感受亲情,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用行动去感恩,在这个环节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段视频材料:为妈妈洗脚的一段公益广告。看完后,我及时启发她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你觉得片中的妈妈和孩子做的对不对?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做?用这一系列的问题把同学们刚刚激发出来的感恩的心在潜移默化中转移成对感恩行动的一种期待。
以“爱的天平”为话题,展开交流。心理健康课对于老师来说是倾听、是指导,而对于学生来说是倾诉、是宣泄自己情绪的场所。所以,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谈一谈生活中父母对我做的事以及我为父母做的事情,看看天平是否是倾斜的,大家一起分享。在她们倾诉、感知、明理之后,再引导她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这个环节中,我借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宽松的交流环境,结合图片,感受亲情,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趁热打铁,在爱的天平里,父母对我们做的事远远的多于我们为父母做的事,那么,我们就应该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言行去回报父母,下面列举走进父母的方法,看看大家谁能做到。(在这个环节中,我把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创设宽松的环境,在多媒体设施的利用、故事的体验及歌曲的烘托中,自然地将“知”转化成“行”。)第二篇章 感恩老师
我们应该首先感恩父母,使他们给予我们生命,下面我们要感恩的是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的人——老师。
首先是一副对联,通过这幅对联,概括老师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老师是平凡的,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的耕耘,传递知识,播种希望,老师又是伟大的,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培育祖国的栋梁,支撑起一代人的脊梁。
接下来,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柔弱的翅膀”以及“最美教师”张亚丽的事迹,唤醒学生内心的感动以及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古代有程门立雪的典故,那么我们是如何感恩老师的呢?下面列举同学的日常行为,比如:在课堂不遵守纪律,和老师顶撞,甚至挥拳相向,还有照抄作业,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在校内校外见到老师,熟视无睹,在老师背后辱骂老师等等,引发学生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感恩老师。
第三篇章 感恩社会,感恩生活
我们感谢父母,他们赐予我们生命,感谢老师,教育我们用知识和思想武装自己,下面我们该感谢的是给我们创造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的——社会。
首先是汶川地震中的几幅图片,启发学生感悟有感恩的心的人们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接下来的图片是大家对生活的抱怨,紧接着呈现社会上一些生活艰难的人们努力生存的图片,对比之下,启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拥有感恩之心。
第四篇章 感恩之心,回报于行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去感恩,所以我在课的结束部分为同学们设计了这样一项实践活动作业——感恩大行动。亲自去操作一次感恩行为,并详细记录这次行动的过程及感受,让感恩行为充斥到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知”真正转化成“行”,达到这次活动的预期效果。
再次播放手语音乐:感恩的心。大家一起用手语表达感恩之心,用歌声唱响感恩之情,使同学们的情绪达到高潮,使主题得到升华。在师生同唱的歌声中愉快地结束这节课的教学。
五 板书设计
感恩的心
父母 老师 社会,生活 六 设计说明:
纵观整节课的活动设计,我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1.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学生参与为基础,以学生认知的提升为目。2.心理健康课应该做到以情感人。所以我力求让每个环节都震撼人的心灵,都能引起思维的碰撞,本节采用了很多种教学方法:故事、视频欣赏、情境表演、歌曲、配乐朗诵等,一定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实现彼此情感的融合,使学生的感恩之心由“知”转化成“行”。
第二篇:《感恩的心》说课稿
《感恩的心》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社区及家庭中蕴涵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拓展教育的空间,丰富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基于以上认识,我园进行了《社区、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好家庭、社区资源,让资源“活”起来,让资源在我们的主题活动中发挥其最大作用,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学习、尝试、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现实反应等各方面因素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家庭这一教育媒介,将之有效的结合利用,突显教育成效。
在当今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更多的感受着来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宠爱,成为家中的“小太阳”物质需要有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从而也使孩子更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心与爱护,而不知道积极主动地用爱心去对待别人,虽然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也无时不在对孩子们进行着苦口婆心的德育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流于口头教育、书面示范,形式单调而枯燥,并不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动力。那么怎样使我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的、真诚地学会关爱别人呢?我们想到了利用我们的社区基地——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这是身边的实例、鲜活的感受、生动的体验。将这些社会弱势群体请到我们孩子中间来,让我们的孩子对“爱”有更深的体验与认知,它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涤荡他们的情感,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活动动《感恩的心》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培养幼儿有关爱别人的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
孩子学东西很直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在点滴事
物中,用行动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同时也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爱。《纲要》中也指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在本活动中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等简单的手语,初步了解手语的表达方式。
2.培养幼儿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三、说活动重难点
要与聋哑孩子交流语言上不通,势必得学会一些手语才行,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将请幼儿学习“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等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并通过送礼物共同表演“感恩的心”这个节目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进行更为顺利我做了如下准备。
1.拍摄了聋哑人活动录像。
2.《千手观音》片段及手语版歌曲《感恩的心》。
3.老师学会一些简单的手语
五、说教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本次活动运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讲演结合法、与聋哑人互动法,将不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使幼儿真正的切身感受到要去关心别人,并能将感恩的心扎根在自己的心底。
六、说过程
本次活动,我能以新《纲要》为指导,从播放录像,导入活动——学习了解手语,激发孩子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手语表演《感恩的心》一步步将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孩子们受到了一次以往教学中从未有过的情感体验。
(一)不露痕迹引课题
美的事物总能吸引更多的人的眼球,也会记忆的更深刻,我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用了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进行导入,由于这个舞蹈十分的优美孩子们一下就被带入到活动中来了。提问时老师也给了个悬念请小朋友们说说:这儿的演员与我们有不同吗?从而很自然引出了聋哑人。使幼儿知道社会上还有和自己不一样的、特殊的人群。
(二)精彩互动露真情
有了前面的铺垫老师就顺势请上了特邀的五个聋哑孩子,进入到了活动的第二环节,这会儿我们的孩子正式近距离的与聋哑孩子们面对面了,由于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接触聋哑人幼儿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们都急切的想和他们交流,但是由于双方的勾通方式不一样,学习手语就很重要了,于是老师教孩子们学习了“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一些手语动作,而且学会后马上与聋哑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在互动中,小朋友们知道了不少有关聋哑的情况也从而使自己对聋哑人有了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
(三)小小礼物表心意
孩子们通过互动后于聋哑哥哥姐姐间的距离已有了很大的拉近,在第三环节的赠送礼物也是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聋哑人关爱之情的一个方法。这时聋哑孩子也对我们的小朋友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就这样在双方无声的互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关心、喜欢别人的快乐。小朋友通过边送边说边做手语,一方面对学的手语有个巩固,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他们想关心别人的心情。我们能在说说、做做、抱抱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情义。
双方的情感表达在此时有了个升华,聋哑人也被小朋友的情感所感动他们有代表来“发言”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心声,虽然小朋友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有了老师的翻译后,孩子们也能理解。紧接着我们就进入了第四个一个环节,看聋哑孩子的学习生活录像,能过一个个画面在银幕上滑过,让我们的小朋友更清楚的了解到聋哑孩子其实也和我们正常的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帮助,从而进一步的激发了小朋友想去关爱他们的愿望。通过这个录像又让我们的小朋友与聋哑人一起体验关爱与被关爱的快乐。
(四)无声表演再体验
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了整个活动,大家一起用着特殊的语言——
手语进行表演,互相表达着自己的心情与祝愿。整个活动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让孩子们了解到在社会上有很多需要自己去关心,帮助的人。
第三篇:《感恩的心》主题班会说课稿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方案
沧源民中张菊
(1)班会主题:《感恩的心》
(2)预设目标: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3)活动过程:
①感受父母之爱
(一)讲故事《地震中的妈妈》,在音乐、图片的渲染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在特定环境中,父母表现出的伟大的爱,深沉的爱。
(二)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这种爱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因此,我们常常没有留意,觉得是理所当然。因此,通过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把父母的爱找出来。)
②回报父母之爱
(一)在主持人的组织下,以不同的语气呼唤“妈妈”,让学生情感达到共鸣。
(二)小品表演《妈妈生病了》
通过“妈妈生病了,淘淘回家照顾妈妈,直到妈妈病好”这个故事,让学生谈谈体会。从而向淘淘学习这种感恩父母的品质。
(三)观看公益广告《洗脚》
通过观看《洗脚》让学生感受充满着浓浓爱意的一家人,彼此是怎样相互体贴和关心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四)朗诵《孝敬父母十要求》
(五)拍手歌《孝敬父母人人夸》
(朗诵和拍手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两种形式,感恩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六)写心愿卡,画“感恩树”
①想一想;②说一说;③写一写;④读一读;⑤贴一贴。
(通过这五个环节,让学生把感恩父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实现本次教育的目的。)
(七)全班共同表演《感恩的心》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③全课总结
1、今天的班会,你收获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性发言:
有一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
第四篇:《感恩的心》主题班会说课稿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说课稿
太仓市明德小学龚宋芸
第一: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
第二: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第三: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材料。
2、准备班会课件。
3、叫同学们如何感恩父母做好发言准备。
4、准备一份感恩卡。
第四:活动形式
讲故事、朗诵、讨论、写“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
第五: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感受父母之爱
(一)讲故事《地震中的妈妈》,在音乐、图片的渲染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在特定环境中,父母表现出的伟大的爱,深沉的爱。
(二)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这种爱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因此,我们常常没有留意,觉得是理所当然。因此,通过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把父母的爱找出来。)
第二板块:回报父母之爱
(一)在主持人的组织下,以不同的语气呼唤“妈妈”,让学生情感达到共鸣。
(二)小品表演《妈妈生病了》
通过“妈妈生病了,淘淘回家照顾妈妈,直到妈妈病好”这个故事,让学生谈谈体会。从而向淘淘学习这种感恩父母的品质。
(三)观看公益广告《洗脚》
通过观看《洗脚》让学生感受充满着浓浓爱意的一家人,彼此是怎样相互体贴和关心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四)朗诵《孝敬父母十要求》
(五)拍手歌《孝敬父母人人夸》
(朗诵和拍手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两种形式,感恩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六)写心愿卡,画“感恩树”
①想一想;②说一说;③写一写;④读一读;⑤贴一贴。
(通过这五个环节,让学生把感恩父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实现本次教育的目的。)
(七)全班共同表演《感恩的心》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第三板块:全课总结
1、今天的班会,你收获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性发言:
有一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
第五篇:幼儿园教案说课稿《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是一篇幼儿园教案说课稿,包含了设计内容,说活动目标,说活动重难点,说活动准备,说教法,说过程等内容。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社区及家庭中蕴涵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拓展教育的空间,丰富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基于以上认识,我园进行了《社区、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好家庭、社区资源,让资源“活”起来,让资源在我们的主题活动中发挥其最大作用,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学习、尝试、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现实反应等各方面因素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家庭这一教育媒介,将之有效的结合利用,突显教育成效。
在当今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更多的感受着来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宠爱,成为家中的“小太阳”物质需要有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从而也使孩子更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心与爱护,而不知道积极主动地用爱心去对待别人,虽然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也无时不在对孩子们进行着苦口婆心的德育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流于口头教育、书面示范,形式单调而枯燥,并不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动力。那么怎样使我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的、真诚地学会关爱别人呢?我们想到了利用我们的社区基地——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这是身边的实例、鲜活的感受、生动的体验。将这些社会弱势群体请到我们孩子中间来,让我们的孩子对“爱”有更深的体验与认知,它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涤荡他们的情感,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活动动《感恩的心》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培养幼儿有关爱别人的情感。
说活动目标
孩子学东西很直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在点滴事
物中,用行动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同时也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爱。《纲要》中也指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在本活动中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等简单的手语,初步了解手语的表达方式。
2.培养幼儿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说活动重难点
要与聋哑孩子交流语言上不通,势必得学会一些手语才行,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将请幼儿学习“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等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并通过送礼物共同表演“感恩的心”这个节目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进行更为顺利我做了如下准备。
1.拍摄了聋哑人活动录像。
2.《千手观音》片段及手语版歌曲《感恩的心》。
3.老师学会一些简单的手语
说教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本次活动运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讲演结合法、与聋哑人互动法,将不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使幼儿真正的切身感受到要去关心别人,并能将感恩的心扎根在自己的心底。
说过程
本次活动,我能以新《纲要》为指导,从播放录像,导入活动——学习了解手语,激发孩子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手语表演《感恩的心》一步步将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孩子们受到了一次以往教学中从未有过的情感体验。
(一)不露痕迹引课题
美的事物总能吸引更多的人的眼球,也会记忆的更深刻,我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用了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进行导入,由于这个舞蹈十分的优美孩子们一下就被带入到活动中来了。提问时老师也给了个悬念请小朋友们说说:这儿的演员与我们有不同吗?从而很自然引出了聋哑人。使幼儿知道社会上还有和自己不一样的、特殊的人群。
(二)精彩互动露真情
有了前面的铺垫老师就顺势请上了特邀的五个聋哑孩子,进入到了活动的第二环节,这会儿我们的孩子正式近距离的与聋哑孩子们面对面了,由于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接触聋哑人幼儿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们都急切的想和他们交流,但是由于双方的勾通方式不一样,学习手语就很重要了,于是老师教孩子们学习了“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一些手语动作,而且学会后马上与聋哑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在互动中,小朋友们知道了不少有关聋哑的情况也从而使自己对聋哑人有了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
(三)小小礼物表心意
孩子们通过互动后于聋哑哥哥姐姐间的距离已有了很大的拉近,在第三环节的赠送礼物也是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聋哑人关爱之情的一个方法。这时聋哑孩子也对我们的小朋友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就这样在双方无声的互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关心、喜欢别人的快乐。小朋友通过边送边说边做手语,一方面对学的手语有个巩固,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他们想关心别人的心情。我们能在说说、做做、抱抱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情义。
双方的情感表达在此时有了个升华,聋哑人也被小朋友的情感所感动他们有代表来“发言”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心声,虽然小朋友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有了老师的翻译后,孩子们也能理解。紧接着我们就进入了第四个一个环节,看聋哑孩子的学习生活录像,能过一个个画面在银幕上滑过,让我们的小朋友更清楚的了解到聋哑孩子其实也和我们正常的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帮助,从而进一步的激发了小朋友想去关爱他们的愿望。通过这个录像又让我们的小朋友与聋哑人一起体验关爱与被关爱的快乐。
(四)无声表演再体验
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了整个活动,大家一起用着特殊的语言——手语进行表演,互相表达着自己的心情与祝愿。整个活动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让孩子们了解到在社会上有很多需要自己去关心,帮助的人。
培养孩子关心爱护别人的能力,方法很多,我们要以爱滋润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能乘着“爱”快乐、健康的成长。本次活动是我们利用了人文资源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结合课题在今后的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我也将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