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 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 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克己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多次批评感情用事,不能克制冲动的卤莽行为。他对学生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 颜渊》)指出不能克制一时冲动往往会干出伤害自己和亲人的蠢事,这是很不明智的。他还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 阳货》)意思是说,只好武勇,不爱学习就不能以礼驭情,容易感情用事,难免闯祸。在自我修养的六个环节中,孔子对“克己”看得比较重,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颜渊》)
3、忠恕
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
关于“忠”,则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3]:“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慎独
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孔门后学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为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1]。它最早出现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对于“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谨言慎行,追求道德规范”[4]。换句话说,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没有别人看见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尚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私欲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礼(社会道德规范)加以约束,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作到防微杜渐,防患与未然。可见,这是一种比“克己”的自觉性要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方式。
5、中庸
中庸既是儒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态度,所以它既属于哲学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在道德的自我修养中,儒家历来把能否把握中庸之道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选贤任能的一条重要标准。因为能把握中庸之道就意味着他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各种事物的分寸(即“度”),既不过也无不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这种“度”的掌握尤为困难和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人感情或挫伤下级的积极性。中庸之道的修养实在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一门重要学问,也是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中庸的本质是适度与和谐而绝对不要把它理解为调和与折中(那是一种误解甚至歪曲),我们应当为中庸正名。
6、力行
孔孟所主张的自我修养,并非象文化大革命所批判的那样是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相反,孔孟这套道德修养理论在强调“自省”、“克己”和“慎独”的同时,还非常强调“忠恕”和“中庸”。如上所述,忠恕的出发点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中庸则是要和谐人际关系,这两方面的修养都不能脱离周围的人群,不能脱离社会。除此以外,孔孟还非常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强调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去完善自己的人格。《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时习”就是经常练习、经常实践的意思。孔子一贯重“行”,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君子学以致远”(《论语· 子张》),“行义以达其道”(《论语· 季氏》)。只有“行”才能使“道”变为现实。孔子所说的“道”就是他的仁学或称仁道(即通过向全社会传播仁爱思想来实现人人相互敬爱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为了做到躬行践履,孔子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要以“言过其实”及“躬之不逮”为耻。在孔子的严格教诲下,孔门终于形成崇尚力行的风气[1]。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力行”思想,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说,要想担当大任开创伟大的事业,对于道德的修养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能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这样才可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这一光辉思想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成为儒家学者自我修养的座右铭,而且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千百年来,多少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在这一精神鼓舞下,不屈不挠,艰苦磨练,终于成就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业。孔孟所提倡的坚持力行的道德修养方法(即其实践性)是孔孟道德修养理论的最鲜明特色之一;这种道德修养理论的另外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上面所述的以“忠恕”和“中庸”为标志的“群体性”或“社会性”。正是这两点使孔孟的道德修养理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也是它区别于西方一切资产阶级道德修养理论的根本标志。
第二篇:孔子的修身理论
孔子所述修身。目的是修身明德,平治天下,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修己以敬”,“修己已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经行品德修养,不被物欲所惑,并以自己的德行教化别人,从而使老百姓都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这是一条济世之路,“尧舜其犹病诸”。这也就是后儒所谓的“内圣外王”的思想。孔子在自我及其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修身方法是反求诸己,好学内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吾日三省吾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过则勿禅改”。品德修养中,学习很重要:仁、知、信、勇、刚、好品质;可是不好学,则愚、荡、贼、绞、乱、狂。所谓“君子慎独”。孔子的“狂狷”进退说,也为后儒“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指了路径。这是儒家修身的主要方法。此外,孔子强调躬行践屡,知行合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两千年前的做人于我们今天的做人,无论环境和标准,都有着重大的区别。但,做人的本质上特别是在当今六十多亿的地球人中做一个中国人,根本点则是一样的。在法治的今天,党中央又提出德治,这对全体社会成员、执政党党员,尤其是执政党官员,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无论为官为民,有党无派,都要自觉的、地加强品德修养,提高道德境界,慎独。孔子的君子、小人说,历来遭人异议;但小人一词,今天的使用频率仍很高吧?尤其在普通老百姓嘴里。做今天的君子,不做今天的小人,每一个中国人每天都要问心自问:君子乎?小人乎?——其善莫大焉!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用心体会着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当我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也就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其实,在我准备走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时我就在问自己,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在目前新课的大改环境下,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完善自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善于反思、自主发展、追求卓越、富有激情、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还因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 是人中楷模,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浅谈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
一、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
古人云:“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其实我觉得应该将”身正为人范”放在”学高为人师”的前面。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缺损。还有一句话,也是人们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
二、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唐代大文豪韩愈为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斯言一出,千年不易。传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师首先是思想者。授业,也不易。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厚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师站稳讲台是何等重要!“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修养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何况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敢于实践和善于反思。
有人说,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教师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实践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实施二期课改的过程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现在有不少专家倡导教师课后写反思日记的做法,我认为是很有效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反思,就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四、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一个普通人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非常便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我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没有创新精神。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五、要做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
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书生曾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成长固然有良好的环境,但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六、要做一名好老师,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包括精神的卓越,也包括追求崇高境界的卓越,追求工作的崇高目标。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运用“眼界”引领学生前进。教师的视野若不开阔,志向若不高远,就难免会影响教学的质量。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郭新娥
2014.9.30
第四篇: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教学法
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摘要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多元教学思想的结合点、交汇点,可以说,现代许多教学思想,都可以在启发式教学思想中找到它的原型。国内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境教育等,在不同方面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关键字:启发式教学
孔子教学思想
传承 正文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基本观点
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启发式教学与最早的注入式教学有着本质的差异(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表现出如下的基本观点: 教学目的观:
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相统一。
全面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内容指向。它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突出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的陶冶。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儒家的孔老夫子,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后,对自己的学生也实施类似的教学模式,他倡导对学生因才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性情和品格,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算得上是非常先进的教学理念。
主动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工具指向。主动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能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出来,并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古时在正常的情况下,知识和才能就象征着地位。因此作为儒家经典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才成了社会的风尚。人才的培养一定是以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导向的。想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寻求发展,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就必须从思想上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这一点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教育案例之一黄冈中学做到了最全面的继承。2
教学过程观:
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
(1)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
孔子强调的“愤悱”与“启发”,是从学与交的交互作用来阐述教学的动力源泉的。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还是知识学习“困窘”状况的发生,都与教师教的外因有着直接的联系。
(2)
教学过程是解决至于不知矛盾的过程。
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以往的教学理论界已经取得了普遍的共识。教学认识过程索要接军的矛盾,包含着由“不知到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完全确切的知到比较确切的知”的过程,这是教学索要解决的几个
基本认识问题。
(3)
教学过程是知情意完满人格协调发展的过程。
“愤悱”的内涵意蕴,既阐明了教学的认知因素,又肯定了教学过程是在知情意、真善美的协调统一中获得发展的。这不仅充分体现在“愤悱”的教学思想中,而且体现在它所倡导的“好学”﹑“乐学”的思想中。在知情意的发展中,认知因素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情意因素起着动力的调节作用。因此说,启发式教学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是知情意的统一。
(4)
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的过程,而且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不仅要重视间接经验的认识过程,而且要注重实践、体验的活动。
(5)
教学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
启发式教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即注重学法指导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6)
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
通过知识传授发展学生能力是启发式教学过程的又一基本规律。启发式教学过程不仅强调知识传授过程,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发展的思维活动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有机统一。
教学对象观:
学生具有发展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
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成熟状态,客观上决定学生是一个潜在的主体,它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依存性、受动性和模仿性,另一方面具有潜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是现代启发式教学对象的又一基本特点。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认知能力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情感、动机、行为习惯等非智力、个性等方面,即人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师观: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同时也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启发式教学的高标准、高难度,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多元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知识的加工者和转换者,教师是一个自觉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为胜任教育者的工作,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知识观:
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
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倡导者们认为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是创造的能力。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因此,知识应为学生思考、感情、行动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得,必须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产生较大的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升华,我们在总结、提炼已有的启发式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四阶段”课堂结构模式。一般来说,一堂设计完整的启发式教学课应该包含连续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温故导新,提出问题。
学生在温习已学过的知识时会产生新的想法和问题,有想法这是主动学习的
表现,老师也应该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才会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一直延续。除此之外老师也应该在上课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同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师便用较短的时间带领学生复习了旧知识,紧接着,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从温故导入新知。
第二阶段:
讨论分析,阅读探究。
把问题呈现给学生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问题本生做一番讨论和分析,而不是立即寻找问题的答案,当所有的学生对问题本身有了清晰的印象后,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应部分的具体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带着前一阶段提出的问题,自己反复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独立寻找和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将探究结果,即每位同学对问题的回答让学生写在作业本上。
第三阶段:
交流比较总结概括。
当多数同学根据对教材的阅读已经探究出答案时,教师宣布停止阅读,让学生回答对问题的探究结果,进行相互交流,并比较答案异同。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第四阶段:
练习巩固,反复强化。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获得了新的知识,但这些新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还未达成预定状态,易于和其他知识混淆,易于遗忘。因此在课堂学习的最后阶段还要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
最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肯定起到了鼓励学生学习的目的。当学生做过练习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答案,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中小学阶段,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机会很多。因此,教师的及时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尤为的重要。在这样的教学理论和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良好的保持下来,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理论对老祖宗“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思想的良好传承。
参考文献:
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纲要
主编
刘洁
林森
长春出版社
第五篇:加强道德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道德修养问题。道德是判断一个人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它指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良心可以对道德产生约束或指导作用。但更多时候,道德是个人长期自我教育、自我领悟、自我修炼的结果。荀子在《劝学篇》里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道德修养是一个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过程。
在当今时代,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提出了很多难题,很多物质诱惑麻木着人们的神经。如果不加强道德修养,容易迷失方向,容易缺乏抵御诱惑的定力。
古今中外无数志士仁人给我们做出了道德典范,我们需要不断从书本中、从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世界文明的精神财富中吸取营养,寻找答案。仁、义、礼、智、信、忠、孝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应该由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民主、公正、博爱、慈善等西方美德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我们都需要有区别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的能力,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屈,荣辱不惊”的内在品质。
加强道德修养要重在小事,从小事做起,小中自有大原则。
在家庭中做个好成员,恪守家庭道德,尊老爱幼。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构成和谐的社会。在单位做个好员工,遵守职业道德,勤恳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某领域的行家里手,用自己的特长服务于民,在职业生涯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公共场所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无论用餐、购物、旅游还是步行、乘车、开车,做什么都有相应的规则和社会公德。能否做到礼貌谦让,扶老携幼,友爱互助,在细微处能体现出人的修养,在小事中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在党内做个好党员,既然确定了理想信念,就应该牢记自己的追求和使命,遵守《党章》和党的各项纪律,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群众中起模范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八荣八耻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每个党员应以八荣八耻为准则,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