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发展史

时间:2019-05-13 12:0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说发展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说发展史》。

第一篇:小说发展史

小说发展史

对于小说这一文体,一般定义为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三千余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我国古代小说熠熠夺目的光辉成就。

在先秦时期,文学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文学、史学、哲学相交融,文体界限相对模糊。但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批神话传说和哲史故事已经奠定了我国小说发展的基础。神话传说是原始氏族社会人类生活斗争的反映, 马克思这样指出:“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已经开始创造出还不是用文字来记载的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 并且给子了人类以强大的影响。” 由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 生产方式也十分简单,人们对自然界表现出一种极大的依赖性, 对于所发生的自然现象如风雷雨电,日月运行, 生老病死都无所了解,无法认识, 于是以天真的想象来解释自然, 幻想出有一种超人力量的“神”,在指挥和控制着天地万物, 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神话都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话就在这种人类社会初期的思想方式下产生了。中国古代的小说, 也就是山神话传说演化而成的。为什么这样说昵? 按照文学原理的定义,小说, 就是指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神话传说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高,它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包含着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随着周代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地位得到肯定,各类神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否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识迅速发展起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相继问世,它们标志着我国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诸子散文中同样保留了大量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些也对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继神话传说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了寓言故事。“寓言” 一词, 最早见于《庄子》。寓, 即寄托、寄寓。寓言就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托某种思想哲理的一种文学体裁。寓言的产生与神话的影响密切相关,寓言普遍运用的夸张、想象和拟人化等艺术形式就是从神话中直接借鉴的。从古代文献记载看,寓言在魏晋以前被看作是小说的一种.指的是那些有关政治的大道理相对的浅薄琐屑之言,但毕竟寓言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小说,或者还不是小说,但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艺术经验。首先,寓言 的讽刺艺术影响着后世的讽刺小说;其次,它开创了虚构故事情节的艺术手法。它在写人、叙事以及夸张、拟人等方面的艺术经验, 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启发。

发展到秦汉时期,文学发展先是经历了秦朝的低谷阶段,在汉朝得以繁荣。《淮南子》收录了大量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名篇均收录在此书中。《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能够驾驭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在叙事艺术上出神入化、娴熟厚重,同样在人物刻画上更是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部书无论是闾巷之人还是帝王将相,通过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笔法全面刻画。随后的《汉书》和《吴越春秋》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乐府诗作为一种新的诗体,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景观,而乐府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也为小说的创作树立范本。它更多的选取生活镜头,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形象各具特色,详略得当。《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篇目可谓脍炙人口。

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小说的雏形阶段。这一阶段的小说仍然处于文言小说体系,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故事情节叙述、人物性格描写以及作品数量都有着一定的规模,但是缺少艺术的虚构,还不能称为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这一阶段创作的小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所谓“志怪”小说, 是指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的小说, 其中充斥着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志人”小说, 是指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的小说。“态怪”、“志人” 小说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期, 阶级矛 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仅错综复杂而且相当尖锐。“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华”使战争此起彼伏。在动荡和战乱的年代, 宗教、迷信思想得到适宜的条件后广泛传播开来。南北朝时期, 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下, 佛教十分盛行, 所谓“ 南朝四百八十寺” 正是当时佛教盛行的写照。作为统治阶级最高领导者的皇帝对佛教也投入了大量的热忱, 宋文帝把佛教视为“坐致太平”的法宝;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 并且多次出家。佛教宣扬灵魂不灭, 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 起到了麻醉、迷惑人民的作用。社会的黑暗,生活的动荡,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人民常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神异力量的幻想上和宗教想象传说中, 于是志怪的传说与日俱增,后来经过文人的采辑、编写就形成了杂谈怪异的“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的发展与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 因此鲁迅明确指出:“中国本信巫, 秦汉以来, 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 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 故自晋迄隋, 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志人小说的发展, 则是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崇尚清谈的结果。汉朝末年,士族中就有品评人物的风气。上族对人品评的一毁一誉, 往往决定着这个人终生的成败,而品评的依据往往是人物的言谈举止、轶闻琐事而己。魏晋以后, 士族间又崇尚清谈, 把儒家提倡的名教与老 庄提倡的自然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清谈的玄学。到了东晋, 据《宋书·谢灵运传论》载: “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 博物止乎七篇。”足可见东晋的玄风更加兴盛。而志人小说就是士族人物玄虚的清谈和奇特的举动的记录。正如鲁迅所说:“汉末士流, 己重品目, 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终乃汗漫而为清谈。渡江以后, 此风弥甚,„„世之所尚, 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 虽不过残丛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除上述原因外,上古神话、先秦寓言和史传文学对它的兴盛有一定影响, 其中富于文学意味的描写手法被吸收进来, 丰富了小说的表现艺术。如东晋干宝创作的《搜神记》。志怪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初期的产物, 除了一些作品在写作技巧上已经较为成熟外, 总起来看, 艺术上还是幼稚粗糙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时的创作已开始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了。其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它为唐代传奇的出现作了准备。宋代洪迈的《夷坚志》、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也是志怪小说的继续和发展。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如五代刘义庆创作的《世说新语》。它的艺术成就是比较高的, 鲁迅曾用一句话概括了它的艺术特色:“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它往往能在短小的篇幅中, 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世说新语》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影响最大, 摹仿者不断出现, 唐代有上方云的《续世说新语》, 宋代 有《唐语林》, 明代有何良俊的《何氏语林》, 李绍文的《明世说新语》, 清代吴肃公的《明语林》, 李清的《女世说》等。甚至到了民国初年还有易宗夔的《新世说》。不仅如此, 《世说新语》也为后世戏曲小说提供了不少素材, 《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都取自《世说新语》。

如果说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是一个婴儿的话,那么经过百多年的生长, 到唐朝它已经长成大人,成熟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 正是以唐代传奇的出现为标志的。鲁迅指出“小说亦如诗, 至唐代而一变, 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 然叙述宛转, 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 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大飞跃。首先, 唐传奇虽是在六朝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它与志怪小说相比,已有根本性的变化。志怪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记鬼神怪异之事;唐传奇虽然也传写奇闻, 但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意义都已不同。其次,六朝人志怪,是把怪异当成事实来记载,他们并不是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而唐人传奇才是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

唐传奇能够产生与兴盛,原因在于: 首先, 由于唐代社会政治安定, 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在城市中成为强大社会力量的市民阶层。他们的思想十分活跃, 并要求在文学中得到反映,而传奇小说则比传统诗文更适合这种需要。其次, 科举考试的“ 行卷”、“ 温卷” 风气刺激了传奇小说的创作。所谓“行卷”,是指应试的文人为了获得考官和名公巨卿的赏识, 往往在考前送上自己得意的文章,第一次送上叫“行卷”,再次送上叫“温卷”。这种行卷, 起初是用诗,但后来“渐渐对于诗, 有些厌倦了”,于是就有人把小说也放在行卷里去,而且竟也可以得名。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 到此时也多做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极盛一时了。”最后, 唐传奇的发展与其他文体的繁荣密不可分。唐代诗歌和散文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精神都促进了传奇的创作。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这一时期的作品众多,如《李娃传》、《鸳鸯传》等,而且还崛起了白行简、元稹、蒋防三位传奇大家。唐传奇在修辞手法的使用、背景气氛的渲染上都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唐传奇后来衰落了,但它对后世小说的创作仍有着重要的影响。宋代传奇就是唐传奇的直接承传: 明初的《剪灯新话》等就是仿唐人传奇而作,清代的《聊斋志异》与唐传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至于《醒世恒言》中的《杜子春三入长安》便是取材于《续玄怪录· 杜子春》,《初刻拍案惊奇》中的《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也直接取材于《谢小娥传》。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唐传奇的发展, 到宋元两代出现了新的重人的历史变革, 被称为“话本” 的白话小说成了小说领域的新主宰, 它不仅为中国的白话短篇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而且对长篇小说的产生也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鲁迅指出:“ 这类作品, 不但体裁不同, 文章上也起了改革, 用的是白话, 所以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故而这一阶段可以看作中国小说的转变阶段。

“话本”就是“ 说话”(说书)艺人用于讲唱用的底本, 相当于现在演员演出用的剧本。宋元话本的繁荣来自“说话”艺术的发达、兴盛。话本早在隋唐时就已出现, 虽然那时话本远不如宋元话本成熟, 但它们作为宋元话本的先驱影响了宋元话本的出现。由于宋元时期手工业、商业较之以前有更大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又由于当时市民阶层生活比较富裕, 他们有条件改善文化生活, 对文化娱乐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大大的刺激了包括“说话”技艺在内的各种技艺的发展。“ 说话”在众多技艺中是最受市民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这样就促进了话本的创作, 因而话本创作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局面。宋元话本, 特别是长篇话本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形式——章回体, 作了酝酿和准备。宋元话本, 确立了白话小说这样一种崭新的文体,为后代通俗小说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长篇小说来看, 从《三国志平话》到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从《宣和遗事》到施耐庵的《水浒传》, 从《人唐三藏取经诗话》到吴承恩的《西游记》, 从《七国春秋平话》到冯梦龙的《新列国志》, 无一不是与宋元平话一脉相承的关系。就短篇来看, 影响了明清短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三言》、《二拍》中的大量拟话本作品。

宋元话本闯进了诗歌、散文占统治地位的文坛,使整个文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先是三足鼎立, 分庭抗礼, 后来随着小说的发展, 竟取霸主地位代之, 所以说宋元话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元代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主导地位,作家与下层人民的联系更为密切,在社会上影响更为广泛。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诸宫调都是这一时期叙事文学题材,更有戏剧的高度繁荣,这些都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时至明朝,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新的读者群和作家群形成,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加强,自然促进了 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化的繁荣。尤其是章回体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对中国文学作出的最为宝贵的贡献。

元末明初时出现了两部重要的小说, 一部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另一部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前者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后者是中国英雄传奇小说发展的高峰。二者后来同列四大名著之中。明代中叶以后,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城市空前繁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兴起了以李贽、“ 三袁”、冯梦龙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社会的变迁需要文学做出反映, 传统诗文的枯燥、乏味和呆滞,民间说唱的粗俗、简单, 都不能起到很好的反映社会的作用。而市民阶层也在寻找、呼唤能表现他们生活情趣的,满足他们欣赏趣味的文体与作品。小说的大容量、写实性无疑是展现日新月异的社会的最佳体裁, 而它的 生动感人、雅俗共赏的特点也符合了市民阶层的阅读口味。于是, 小说便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 小说卷轶浩繁, 流派众多。历来被后人誉为名著的小说, 几乎都产生于此时。总的说来, 这一时期长篇和短篇都得到了长足发展。长篇小说可分为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四大类。如《新列国志》、《北宋志传》、《西游记》、《金瓶梅》等。纵观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它有四个特点: 首先, 由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到文人整理加工, 进而到作家个人独创;其次, 由历史题材到神话题材, 再转入现实生活题材;再次, 由古典现实主义到积极浪漫主义, 再到具有近代性质的现实主义,最后, 逐渐形成了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 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并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流派.这一切都为清代长篇小说的进一步繁荣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后期, 由于社会的大**和明清两朝的朝代更迭, 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曾一度陷于困境, 后来清政权得到稳固, 社会经济趋于恢复、发展。中国古代小说便走出低谷, 柳暗花明, 峰回路转, 又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清代小说(鸦片战争前)发展的阶段性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基本一致,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顺治到康熙, 前后共七十九年的时间。这一时期, 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相对得到缓和,而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及其它民族的矛盾冲突是社会斗争的中心,以曲折的形式维护民放的酋严,拐露社会的黑暗成了当时小说创作的基本内容。讲史小说《水浒后传》 和《说岳全传》便是这样的代表作。它们既揭露了统治者的贪婪、凶残, 又着意描写了抗金英雄的斗争,借前朝故事, 抒民族义愤, 是文学史上带规律性的现象。这一时期出现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用唐传奇的手法来志怪的, 它以很高的艺术成就把文言小说推到了一个 高峰。

第二阶段, 从雍正到乾隆,前后共七十三年的时间这一时间, 社会环境安全, 农产品丰富, 商业经济繁荣小说的创作, 作品数量多, 但平庸之作也多。由于雍乾时期文字狱更为严酷, 使得大多数作品缺乏生活现实的光彩。但这一时期值得肯定和骄傲的是出现了对封建社 会生活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刻批判.表现出了启蒙主义思想的长篇巨制《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第三阶段, 从嘉庆元年到道光二十年, 前后共四十五年的时间。这一时间,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终于走向解体。文坛和政治经济一样黑暗窒闷, 缺乏民主主义的新鲜、清新的空气。小说创作不仅数量少, 且思想水平不高, 除《镜花缘》外, 都未能超出前人的窠臼。清代小说艺术的盛衰涨落, 和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局面是相对应的。清初到清中叶的小说, 无论是在题材、人物、语言、创作手法上较之前人都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几部高峰之作如《聊斋志异》、《红楼梦》等, 都具有集大成的性质, 它们继承和发展了优秀文化的传统,使中国古典小说艺术进入了新的、更高的境界。

《三国演义》描写了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的又一奇葩。它记述了源于历史事实的宋江起义的故事,把视角移向民间日常的生活和普通的人。《水浒传》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可以用“奸逼民反与替天行道”来概括这部书。这部书围绕“忠义”二字展开情节,揭示了那样一个社会的暗无天日,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其思想的深刻性在文学界是难能可贵的。

清代的小说创作达到了顶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代表着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在志怪小说中是最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它将狐鬼花妖人情化和意象化刺贪刺虐,实现现实伦理与精神的超越,情节丰美,叙述语言平易整洁,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它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尖锐的批判了科举制度,体现了作者追求道德和才华互补兼济的人生境界。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顶峰。《红楼梦》记述了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封建大家族贾家的没落。这是一部青春和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作者不仅哀悼美的被毁灭,而且深刻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这是对封建社会和文化进行的深刻反思,也是一种精神的觉醒。小说情节的确亦真亦幻,却尤显出小说的悲感,千红一哭,万艳齐悲,让人不得不叹。在叙事上,《红楼梦》写实与诗化相结合,伏笔照应俯仰即是,形成了浑融一体的网 状结构,作者的过人才情和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得以充分体现。

此后,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小说界革命勃然兴起,来适应求变求新的时代洪流,中国小说创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抉发时弊、开启民智的利器,“四大谴责小说”、鲁迅白话小说等新的小说形式以及纷纷涌入的翻译小说,启迪了中国现代小说意识的觉醒。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悠久,成就也极其高,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第二篇:中国小说发展史

浅谈中国小说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小说的发展

我们把先秦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而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也就是话本的产生。文言小说逐渐转为以白话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沿着它的轨迹发展。这样中国小说史至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金元时的小说没有超过宋代,但也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集子。到了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明末清初,出现了拟话本创作热潮。《红楼梦》之后,小说创作走向了低谷。至晚清,小说才又繁荣起来。

明清时期出现了现代化趋势,翻译文学繁荣;“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话剧萌芽产生。“五四”前后一批留学归来的学子和更多的人们,较之以前的小说作家,创作了大量有西洋、东洋、苏俄风格的小说,史无前例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小说风格。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而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30年代小说发展成熟,50年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创作丰收,这一时期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台湾出现武侠小说,在香港通俗文学中,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是两支劲旅。1978年以来中国小说界,万象纷呈多元化。“寻根文学”、“意识流小说”、“反思文学”和“新写实小说”出现。此后,小说发展到大众化、娱乐化,“80”后的作家也在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主流小说是“说”出来的,欧美传统经典小说是“写”出来的。中国小说创作不宜全盘西化。

中国古代小说起于何时?源于何书?较之诗歌、散文要求却更多更高,非一时所能形成,更非一书所能标志。我们把先秦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为小说形成准备了条件,不过中国古代早期小说与历史传记难以截然分开来。

一、上古神话传说、先秦寓言故事影响小说。女娲造人造万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先秦寓言故事都影响小说。

二、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影响小说。

《史记》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对后世小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中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取材的对象。我国最早的古小说,即魏晋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和《搜神记》。

三、唐传奇的兴盛和发展。

“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人小说仅《太平广记》一书收录的单篇就有40余篇,专辑40余部,约在千篇之数,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传奇,一为志怪。唐人小说繁荣发展的原因,除对童年小说创作经验的继承发展外,与当时的政治昌明、文化发达以及科举“行卷”、“温卷”之风有直接关系。

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级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说书和其他讲唱艺术相应地发展起来。“说话”人讲故事用的底本叫“话本”,为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始。

四、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

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从宋代开始,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沿着它的轨迹发展。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高潮迭起,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文言短篇小说发展是这一条线,至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奇体;二是笔记体短篇小说;三是志怪体。宋人传奇小说的成就远不如唐人。北宋初期,多记唐五代事;北宋中后期,多记本朝事;宋代的志怪小说,其成就还不如记历史琐闻的笔记。宋人的文言短篇小说的成就虽不甚高,然数量与种类繁多,在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五、金元时期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

这一时期小说的发展线索未断,且有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元好问的《续夷坚志》、刘祁的《归潜志》等。

六、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

明人从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元、明三代艺术上有缺陷、忍气吐声的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明代白话小说最繁荣的时期是万历以后,尤其是南方,都市经济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它们同时是最早的拟话本集,凌濛初的思想不及冯梦龙进步,但在艺术上“抒情写景,如在耳目”。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此,中国小说史以短篇小说为主转而进到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新时期。“四大奇书”在所属各类题材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既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巨著,也是一部写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典范;《金瓶梅》是一部写世情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成功的长篇小说。“四大奇书”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以至形成了长篇小说的这四个系列,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七、清初至清末的小说。

(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部长篇巨制问世,《儒林外史》 在“四大奇书”之外,另辟了一条蹊径。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创作,也影响着后来鲁迅的杂文。至于《红楼梦》的成就和影响就毋庸多言了,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它的巨大成就,可视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辉煌总结。《红楼梦》的读与讲,早在士大夫中成为了一种习尚和时髦。两百多年来,评论者比肩接踵,早已形成了一种学派——“红学”。而今它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二)《隋唐演义》是清朝前期出现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集隋、唐故事之大成的世代累积型小说。《聊斋志异》的出现,成为中国古代最为卓越的文言小说集,它奠定了蒲松龄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尤其是传奇小说史上的崇高地位。

八、“五四”以来的小说。

晚清形成了文学观念的变化与现代性的格局。而“五四”张扬理性,追求个性,创作方法呈现多样化探索。

(一)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在小说创作方法上取得很高成就。代表作《呐喊》、《彷徨》两部短篇小说集,《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现代小说。

(二)30年代小说题材空间拓展,长篇小说的成熟,小说流派的涌现,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等相继出现。其中,社会剖析小说成为当时重要的小说流派。老舍创作了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的京味儿小说;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以及《蚀》也是30年代小说的重要作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茅盾的《子夜》等,他们以各自卓异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三)到了40年代,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界的集大成者,赵树理在解放区小说创作中最具代表性,《小二黑结婚》对中国传统的评书体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小说形式,推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九、五六十年代的小说。

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曲波的《林海雪原》,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姚雪垠的《李自成》等,另外也有“干预现实”的小说,主要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等作品。

(一)本时期台湾文学。赖和的小说把现实主义与时代精神、本土环境相结合,为台湾新文学树起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开创并确立了台湾现实主义与乡土文学的传统;在台湾言情文学大潮中,琼瑶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等;与上述作家相比,古龙的成就更高,影响更大,位居台湾武侠小说家之首;高阳的历史小说取得了骄人成绩;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代表作品是《白发魔女》。

(二)在香港通俗文学中,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是两支劲旅,科幻小说以卫斯理最为著名。而金庸,成为香港最著名的文化人,以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此后,写下了不少武侠经典,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侠客行》、《鹿鼎记》等等。

十、1978年以来的中国小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一)“反思文学”体现了当代作家理性精神的复苏。

(二)“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家及作品如下: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张承志《黑骏马》等。寻根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美学质地的整理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三)“意识流小说”出现在新时期文学之初,成为一个轰动文坛的事件。王蒙创作了《春之声》、《海的梦》、《夜之眠》,还有宗璞的《我是谁》等一批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技巧的借鉴和运用,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四)80年代后期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是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崛起。创作方法虽然仍以写实为主,但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主题上,更多的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等。

十一、九十年代小说文学。

随着市场经济中心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价值正被淡化,文学的非意识形态化特征得到了强化。

刘震云是新写实小说重要的代表作家,新写实主义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参与意识,它以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为标志。这一时期出现了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红高粱》,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作品在当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十二、新世纪中国小说大众化娱乐化。

新世纪的中国小说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小说本身的变化,也使文体数量激增。网络写作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小说写作的类型化趋势,当时的作家很多都是以此为生。

十三、80后文学的创作潮流。

“80”后的作者有专门的创作网站,在当下的图书市场上,他们和所有的前辈们是平分秋色的。“80”后是依赖于网络的,他们中的代表作家有相当一批是出自“新概念”,比如韩寒、郭敬明等人,他们的作品也进入了“产品—销售 —利润”的快车道,成为巨大的利润符合。“80”后迅速地连接市场,平步青云,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中国传统的主流小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在听说互动的过程中完善的。外国传统经典小说是写出来的,便于阅读;而我国的传统主流小说,既适于阅读,更适合说书。我国小说的发展从文言到白话,从历史故事到网络的转变,继承并发展着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地自豪和骄傲。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小说创作发展的一些观点,有不到之处,请老师多多批评、指导。谢谢!

第三篇:笔记中国小说的发展史

中国小说的发展史

一、史家对于小说的论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认为小说乃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

2、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与后之小说类似。

3、班固《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二、中国小说的起源:神话传说 上古神话

1、定义: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切实为文章之渊源。”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产生与功能: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由于生产力低下,尤其是面临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个人必须把自己溶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再次,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3、保存和记录:《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该书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我国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分为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和宗教祭仪之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其余散见经史子集中。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在《淮南子》中。

4、中国神话的分类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简要分类如下:(1)、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2)、始祖神话。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首推女娲的故事。各部族自己的始祖神话,如关于商民族始祖契,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3)、洪水神话,关于鲧禹父子。反映了先民在同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4)、战争神话,如关于黄帝和炎帝,黄帝和蚩尤之间战争的神话。(5)、发明创造神话,如后羿发明弓箭,射落九个太阳的神话。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5、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联的。首先,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其次,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再次,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所以,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6、中国神话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1)、零散无严密系统。

(2)、将人神话,神话的神秘化。

(3)女性地位较高。

(4)无爱神

(5)围绕生存主题。

(6)科学的语言和幻想。

(7)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影响: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及表现手法对后代的小说、诗歌、戏曲的影响。(1)提供创作素材,启发想象力。

(2)对后代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

7、神话历史化

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

二、汉人小说皆为伪作。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2、志怪小说分为三类:

一、地理博物。如张华的《博物志》。

二、鬼神怪异。如干宝的《搜神记》。

三、佛法灵异。如颜之推的《冤魂志》。3志人小说的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3、志人小说分为三类:

一、笑话。如魏邯郸淳《笑林》。

二、野史。东晋葛洪所作《西京杂记》。

三、逸闻轶事。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4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

4、《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编撰者为南朝宋刘义庆。又称《世说》、《世说新书》,梁刘孝标为之作注。《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影响深远。

四、唐传奇的发展历程

1、定义: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后来才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始有意为小说也”。

2、唐传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期。如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是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

(2)中唐时代是传奇发展的兴盛期。中唐传奇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豪侠、梦幻等诸多方面,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爱情小说如陈玄佑《离魂记》、沈既济《任氏传》、李朝威《柳毅传》。后有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2 中唐传奇还有一些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的佳作,其中沈既济《枕中记》和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最具代表性。此期还有不少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传奇作品,如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

(3)晚唐为退潮期。出现了不少传奇专集,如裴铏《传奇》、薛用弱《集异记》、李复言《续玄怪录》等,大多篇幅短小,内容单薄。杜光庭《虬髯客传》是晚唐豪侠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篇。现存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太平广记》。

3、唐传奇的艺术特色(1)、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成“作意好奇”,虚构想象成为其基本手法。

(2)情节曲折委宛,引人入胜。(3)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4)语言简洁明快,含蓄优美。

4、俗讲与讲经文:

俗讲是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唐代俗讲盛行。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散韵结合,说唱兼行。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一些作品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如《维摩诘讲经文》。宋诸宫调、明清弹词等说唱故事的体制,可以看出俗讲的影响。

5、转变与(敦煌)变文:

唐五代时与俗讲同时流行的民间说唱伎艺称为“转变”。转变,就是说唱变文。变文,或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其特点是说唱相间,散韵组合演述故事,或辅以图画。现存敦煌变文有四类:一是宗教性变文,如《八相变》。二是讲史性变文,如《伍子胥变文》。三是民间传说变文,有《舜子至孝变文》等。四是时事与人物,如《张议潮变文》。敦煌变文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地演述故事,是它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五、宋元话本(入话、得胜头回、平话)

宋元时期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分为小说、讲史两类。小说多为白话短篇,主要是爱情故事和公案故事。讲史多用接近口语的浅近文言,初具长篇规模。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往往与故事发生联系;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些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得胜头回”,实则这个小故事与将要细述的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正话,则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字里行间留存说书艺人的风致,表现出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等特点。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

六、明代小说

(一)、章回小说

1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体裁形式。2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3章回小说保存了宋元话本中开头引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体制。正文常以“话说”两字起首,往往在情节开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中间又多引诗词曲赋来作场景描写或人物评赞等。4明代章回小说在体制上得以定型的同时,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日趋成熟。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四大奇书”为主要标志,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

(二)、明代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P13:

主要表现在:1成书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独创;2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3表现题材从着眼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注目于日常生活、3 家庭琐事;4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5塑造的典型从突出特征性的性格到用多色、动感的笔触去刻画人物的个性;6情节结构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的交叉;7小说的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如此等等,都足以说明明代的章回小说在我国的小说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明代长篇小说的主要类型(综合)1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2英雄传奇。如《水浒传》。3神怪小说。如《西游记》。4世情小说。如《金瓶梅》。

(四)、《三国演义》

1、历史演义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历史题材,敷演成完整的故事,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世所尚,效颦者日众,形成了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2、《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1)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隋代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场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3)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到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的故事。(4)宋代的“说话”艺术,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5)元至治年间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6)金元时期搬演了大量的三国戏。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7)在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创作了《三国志演义》。

3、《三国演义》的版本

(1)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240则合幷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3)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作了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

4、《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1)、讴歌理想:理想政治:仁政,批判暴政;

理想人格:德才,圣君贤臣(忠义智勇)

(2)、批判现实:上层统治者内部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人民的苦难。(3)、总结经验:夺取政权:三本:民心(立国之本)人才(兴邦之本)谋略(成败之本)

巩固政权:(4)、探问人生:天人关系。

5、《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1)虚实结合。“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章学诚《丙辰札记》)。

(2)非凡的叙事才能。结构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这几条线,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3)以描写战争为主,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

(4)创造了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如关公之义,诸葛之智。

(5)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雅俗共赏,简洁明快,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

6、《三国演义》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

(1)出场定型。如写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的非凡抱负,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亮相”。(2)反复皴(cūn)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如写曹操。(3)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温酒斩华雄”。(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如“三顾茅庐”。

7、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之异同:(1)《水浒传》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有别于《三国志演义》。(2)这两类小说有共同点,即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两者又有相异点:前者一般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之类发展而来,而后者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前者以塑造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后者着眼于描写历史;前者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后者比较注重依傍史实。这些不同也就使前者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的生活和普通的人。

(五)、《水浒传》

1、《水浒传》的成书过程:(1)《水浒传》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宋史》及其他一些史料都曾提及。(2)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已完整地记录了36人的姓名和绰号。(3)同时代罗烨的《醉翁谈录》,已著录了如“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这显然是一些独立的水浒“小说”。(4)《大宋宣和遗事》写了杨志卖刀等,已把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5)元代出现了大批“水浒戏”。(6)在这基础上,产生了长篇小说《水浒传》。

2、《水浒传》的版本(1)《水浒传》的版本复杂,有繁本与简本之别。(2)繁本系统中,最早的是《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已佚。今存最早的的百回本是康熙时补修万历本。(3)另有万历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也是百回本。(4)繁本中的120回本,增加了平田虎和王庆的故事,在文字上与百回本略有不同,也附有“李卓吾”的评语,故称《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5)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6)简本是繁本的节本,现存较早而完整的简本是双峰堂刊《水浒志传评林》。

3、《水浒传》的艺术特点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2)英雄群像:同而不同(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

七、石秀)

性格在环境制约下的发展。(林冲、武松、杨至)

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水浒》作者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注意细节真实,逼近生活;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3)连环勾锁、百川入海的结构。《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前半部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下半部则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

(六)、《西游记》

1、神怪小说:

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着神怪小说的热潮。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以《西游记》为代表。

2、《西游记》的成书过程:(1)《西游记》的演化过程则是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2)玄奘(602~664)取经是唐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 5 记》一书。(3)唐代末年一些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记录了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4)北宋年间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致勾画了《西游记》的基本框架。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5)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代渐趋定型。(6)《西游记》的最后写定者,一般认为是明代的吴承恩。

3、《西游记》的艺术风格 奇幻和诙谐。

(1)极幻和极真。

(2)塑造人物形象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3)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多角度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4)穿插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七)、《金瓶梅》

1、世情小说

世情小说,就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明清两代的世情小说,或着重写情爱婚姻,或主要叙家庭纠纷,或广阔地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青楼,内容丰富,色彩斑斓。

2、《金瓶梅》的艺术特色

(1)寄意于时俗。长篇的题材从历史到现实是一个重要的转变。(2)从歌颂到暴露。冷静客观。(3)人物性格的立体化。

(4)网状结构。从线性到网状。(5)妙在家常口头语。:“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

3、《金瓶梅》的续书及其影响(1)《金瓶梅》最早的续书名《玉娇李》(或作《玉娇丽》)。(2)明末遗民丁耀亢作《续金瓶梅》。(3)《金瓶梅》以后的世情小说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派是以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来描摹世态的,另一派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讥刺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的。前者以《红楼梦》为代表;后者以《儒林外史》为代表。

(八)、白话小说

1、《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共60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一般学者认为它们基本上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继《清平山堂话本》之后,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也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四种,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2、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3、“三言”、“二拍”

定义:(1)“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 6 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2)在“三言”的影响下,凌濛初编着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人称“二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艺术性:

(1)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常常采用巧合误会的手法。为了使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串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悲剧性与喜剧性的情节交互穿插,创造一种“奇趣”。

(2)细致入微的写心艺术。

(3)体式和语言的变化。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语言更加通俗贴切。

4、《今古奇观》:

至明末,有署“姑苏抱瓮老人”者,见“三言”与“二拍”共200种,“卷秩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九)、文言小说

1、《剪灯新话》:

明初瞿佑的《剪灯新话》是一部文言小说集。此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有幽冥怪奇的色彩。书中多爱情婚姻故事,散发出一些市民的气息。4《剪灯新话》措词巧妙,情节动人。影响很大。

七、清代小说

1、《水浒后传》

清初陈忱《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叙写梁山英雄中剩存的李俊、燕青等32人再度起义,反抗入侵的金兵,寄托了陈忱的亡国之恨。这种借小说人物抒情写意的笔法,也就使小说带有抒情写意性。这是通俗小说文人化带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2、《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署名“西周生”。作成于清初顺治年间。《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没有借用旧的故事框架,是一部作家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姻缘,有着浓重的荒诞神秘的色彩。描绘出相当丰富的真实而鲜活的世态人情。用方言俗语描摹人物情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诙谐幽默的情趣。

3、李渔的短篇小说

明清之际的拟话本小说,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他摆脱了改编、因袭的作法,有自觉的创造意识。他所营造的小说世界,大都是与现实世界似是而非,而是他别出心裁的经验之论和游戏人生的意趣。在白话小说创作中,李渔是最早勇敢地投入自己、表现自己的作家。李渔的小说创作突出地表现着一种玩世的娱乐性。

4、才子佳人小说

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从晚明话本小说发展而来,成为章回式的中篇,书名也多仿照《金瓶梅》由主要人物姓名中的一个字拼合而成,如《玉娇梨》、《平山冷燕》。文字比较清顺、规范,中间夹有较多的诗词韵语,大多数是以诗词为主人公发生爱情的契机。这类小说叙才子佳人才色相慕,终成连理,却严守礼教规范。内容形式单调。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红楼梦》。

5、《聊斋志异》的艺术性

7(1)一书而兼二体,用传奇法以志怪。(2)神怪、梦幻的艺术形式化。(3)狐鬼花妖的人情化和意象性。(4)情节的丰美。

(5)小说诗化倾向,叙述语言平易简洁,人物语言多样。

6、《阅微草堂笔记》

清代大学士纪昀作,是一部艺术成就较高的文言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举其体要,则在尚质黜华,追踪晋宋。纪昀本长文笔有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

7、《儒林外史》

主题: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理想文士的探求 艺术成就(特点):

(1)长篇结构的新形式。全书无主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以此为线索把“片断的叙述”贯穿在一起,构成了《儒林外史》的整体结构。(2)叙事艺术的新特点。《儒林外史》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通过精细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作者不但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且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如王玉辉劝女殉节。(3)讽刺艺术的新成就。《儒林外史》将讽刺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吴敬梓能够真实地展示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使讽刺具有巨大的文化容量和社会意义。《儒林外史》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著并列而无愧的地位,这是吴敬梓对中国小说史的巨大贡献。

8、《红楼梦》 主题:

家庭悲剧、爱情悲剧、婚姻悲剧、青春悲剧、人生悲剧、社会悲剧 人物塑造: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晴雯、袭人等 叙事艺术:

(1)写实与诗化融合。(2)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3)叙事视角的变换。《红楼梦》虽然还残留了说书人叙事的痕迹,但作者与叙述者分离,作者退隐到幕后,由作者创造的虚拟化以至角色化的叙述人来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自觉采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叙述人叙述视点的自由转换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

(4)个性化的文学语言。

9、《绿野仙踪》和《镜花缘》: 在《儒林外史》、《红楼梦》创作的前后,还有许多长篇小说出现。《绿野仙踪》和《镜花缘》是其中较好的两部作品。(1)《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绿野仙踪》以明嘉靖间严嵩当政、平倭寇事件为背景,叙写主人公冷于冰愤世道之不良,求仙访道,学成法术,周行天下,超度生灵,斩妖锄怪,最后功成德满,驾鸾飞升,可见其愤世嫉俗之意。(2)《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镜花缘》是一部借学问驰骋想象,以寄托理想、讽谕现实 8 的小说。《镜花缘》表现出了对妇女的地位、境遇的关注、思考。《镜花缘》最富特色的是前半部书写唐敖游海外诸国的经历、闻见。小说后半部分主要是铺排众多才女在两三天里的欢聚。《镜花缘》思想机敏,富有幽默感。奇思异想,别开生面,在小说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成就更高、影响更大

10、《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作者是近代文康。小说以何、安二家冤案为由展开情节,书中较成功地塑造了英风侠概的十三妹形象。《儿女英雄传》具有切近世态人情的长处,所谓“描摹世态,曲尽人情”。《儿女英雄传》采用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小说结构翻新出奇,善用伏笔,巧设悬念。此书尤为擅长的则是它纯熟、流利的北京口语。成为京味小说的滥觞。

11、近代世井风情小说(“狭邪小说”)

嘉、道以降,迄于同、光年间,文人创作的人情世态小说,有陈森《品花宝鉴》、魏秀仁《花月痕》、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等。这些小说(1)展示的是浓厚的市井风情,(2)带有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3)淡化故事情节,笔触多及人文景观,(4)追求平谈自然的小说美学风貌。

12、四大谴责小说在清末“小说界革命”浪潮中涌现的最具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的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四部作品。这类作品抨击腐败,直抉时弊,形成近代一股强劲的批判现实的文**流。

13、《老残游记》小说艺术的现代性

《老残游记》的艺术品位甚高,留下蜕旧变新的明显印记。

(1)叙事模式的转变,由说书人叙事转为作家叙事。小说具有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弘扬。小说视角也由传统的全知叙事转为第三人称限制叙事。

(2)心理分析手法的运用,颇有现代心理分析的意味。

(3)体现了中国小说由叙事型向描写型的转变。掺入诗和散文的笔法,开拓审美空间,其文笔之清丽潇洒,意境之深邃高远,都达到很高境界。白描自然景色,尤见艺术功力。如写大明湖秋色,明湖居白妞说书,精彩绝伦。

第四篇:论聊斋志异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地位

论《聊斋志异》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院(系)

美术学院

专 业

艺术设计专升本

2013级

艺设三班

130653059

摘要

蒲松龄及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为主要组成内容的蒲文化在今天发挥着深远影响。其在文学上创作上可谓使鬼怪灵异小说得到长足发展,在影视创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以其文化效应名人效应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深远影响。

由于从小对于神鬼故事的喜爱,我自小爱看《聊斋志异》、《希腊神话》之类的书。最早接触《聊斋》是在小学一次逛书店,无意间看到,特别好奇向往,便买下来成为了自己的收藏品。那时候只觉得这些小故事有趣,让人神往,后来慢慢长大,才知道《聊斋》不只是神话鬼故事那么简单,它还有着更加浓重深厚的意义。

出于个人的兴趣,我这学期选修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课,并且有幸能够听老师讲的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学习中国古代小说。老师也多次提到了《聊斋》,然后就对它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对它的感悟也更加深刻了。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清代,已经进入了高峰期,而在这期间产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著作,譬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聊斋志异》和《红楼梦》这两部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对《聊斋志异》的地位虽有人论述,但至今并不统一。鲁迅先生对《聊斋》的评价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可见在鲁迅先生眼里,对《聊斋》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中国小说的渊源最早可于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即为地理博物体的志怪小说,如《山海经》、《洞冥记》、《海内十洲记》等等;直至魏晋南北朝进入鼎盛期,《搜神记》堪称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的确是有史以来价值最高、对后世元、明、清影响最大的志怪小说;唐朝进入演变期,唐人作传奇文,而元稹的《莺莺传》成为唐人传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唐传奇之一,后改编为《西厢记》;进入宋朝就进入了萧条期,一方面,志怪及传奇文日趋式微,另一方面,作为通俗小说的话本应运而生,并赢得了日益广泛的读者,这时的小说多取材于历史,少现实;到了明代,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短篇白话小说不仅成了小说的主流,更是成为了一代文学的主要代表,而作为文言小说的志怪传奇虽也产生了像《剪灯新话》的作品,但其在思想艺术成就或实际产生的影响都无法与当时的白话小说相抗衡。也正是在这种形式下,清初出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远绍“史”,“汉”而中承唐人传奇,“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仅“一书而兼二体”,而且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把我国传统的古代小说推进到一个历史高度,因此从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看,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拟晋唐小说的崛起,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的志怪传奇的中兴,而且代表了作为我国小说一支的文言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和孤愤。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 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

蒲松龄,山东淄川人,清末文学家。他的一生都在科举中度过,然而命途不济的蒲松龄至死也未谋得一官半职,但是作为一个文人他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他的足迹,至今无论在文学、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蒲文化的影响都是广泛而深刻的。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品,《聊斋志异》问世后便风行一时,浩歌子的《萤窗异草》、袁枚的《新齐谐》等。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斋志异》的形式,于其寄托“孤愤”的积极精神略无涉及;虽也不乏文笔流畅之作,但却始终未有可媲美聊斋的作品。

到了唐代,传奇作者的小说家意识压倒了史家的意识,使得传奇与史分道扬镳,因而成为真正的小说。《聊斋志异》则继承了志怪和传奇创作的经验,并加以融合,提高和发展,使文言小说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风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聊斋》创作之时,蒲松龄广泛搜集民间传说,而对所收集的传闻,则不仅注重其奇异性,又侧重作品中所蕴藏的人民的思想感情。在作者心目中,《聊斋志异》的写作与屈原创作忧愤深广的《离骚》并无差异,他所追求的已不再是“事不二迹,言无异途”的“信使”。而是寄托他来自生活,并与人民的爱憎感情息息相通的“孤愤,并不是:"妄言妄听,记而存之"。

由于蒲松龄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是家道中落,加之之后屡试不第,曾任幕僚,这样即使他接触了大量的统治阶级的人物,又与下层人民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他对封建社会的重重人物——上至官僚、举子、名仕,下至农村夫妇、贱婢娼妓、恶棍无赖等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命运遭遇,这种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统治的黑暗的认识,为他的创作大侠身后的基础,这种孤愤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的鲜明态度。

其次《聊斋志异》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比唐传奇单纯描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悲剧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聊斋志异》中的人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而主动,并且看中的是人的品质。

另外,《聊斋志异》第一次在志怪传奇小说作品中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腐朽,它为后来的《儒林外史》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像《聊斋志异》这样既反映现实,又充满幻想,既十分真实,又极其荒诞,既在意料之外,又属情理之中的作品,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不得不说明的是, 蒲松龄和许多著名的古代作家一样, 世界观自然也是十分复杂的。就整个思想倾向而论, 他并不属于离经叛道的人物。在他的头脑里, 既包含着属于未来的东西。更充斥着属于过去的东西。这种状况,构成了《聊斋志异》一书的良莠不齐, 也制约着他对妇女何题的态度。蒲松龄总是不惜调动他脑库中最美妙的词汇来把他心所其许的女性装扮成“媚丽欲绝”的人间仙女,她们频繁地往来于《聊斋》的字里行间,一颦一笑,一步半跬都是如此奇异迷人,这就难怪一部《聊斋》读下来,过不多久,读者头脑中仍然保留的印象几乎就只是这形形色色媚女的光彩了。基于此不少论者都以为《聊斋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这众多形象塑造的成功,《聊斋》的意义也多来源于这些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为错。

近年来,根据《聊斋志异》改变剧种也是几乎涉及到全国,并且成绩斐然。除了在戏剧上的影响,电影电视的改编也不在少数,根据《聊斋》改变的最早的电影是1922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根据《珊瑚》改编的《孝妇羹》。

《聊斋志异》不仅标志了我国传统志怪传奇文学的中兴, 而且代表了作为我国小说一支文言小说的高峰,它在我国小说史上起到了对文言小说历史总结性的作用。

第五篇:材料发展史

材料的历史同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样悠久。历史上,材料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历史学家曾把材料及其器具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材料时代∙ ∙ ∙ ∙ ∙ ∙。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材料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制作物品的来源即原料或材料。其中“来源”指物质。

材料:是由一种化学物质为主要成分、并添加一定的助剂作为次要成分所组成的,可以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使之熔融,并在模具中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在室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并可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的制品,其生产过程必须实现最高的生产率、最低的原材料成本和能耗,最少地产生废物和环境污染物,并且其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

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按使用性能分类:利用材料力学性能的称为结构材料;而利用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则称为功能材料。

也可将材料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两者无严格区别,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传统材料的特征:需求量大、生产规模大,但环境污染严重;新型材料的特征:投资强度较高、更新换代快、风险性大、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一旦成功,回报率也较高,且不以规模取胜。狭义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 二者的坯料都由长石、硅石和矾土(氧化铝)构成。陶器的原料中矾土的成分多一些,是粘土质。瓷器的坯料是矾土成分较少的矿石质。陶瓷的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说,陶瓷是用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粉体,经高温烧结而成的,以多晶聚集体为主的固态物质。狭义的陶瓷概念中不包括玻璃、搪瓷、水泥、耐火材料、金属陶瓷等。 从广义上说,陶瓷泛指一切经高温处理而获得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人工单晶、非晶态、狭义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半导体、耐火材料及水泥等。

公元前8000年左右,铜首次被有意识地用来作为原料。先民们发现并利用天然铜块制作铜兵器和铜工具。 到公元前5000年,人们已逐渐学会用铜矿石炼铜。 公元前4000年,铜器及其制造就已推广,而石头作为材料已退居第二位。铜是人类获得的第二种人造材料,也是人类获得的第一种金属材料。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一个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时代。考古表明,青铜文明的源头在古代中国、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埃及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发现,在铜中加入部分锡,可使原来较软的铜制品变得更坚韧、更耐磨。于是青铜(铜锡合金)产生了。

中国商代青铜器已经盛行,并将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推向了世界的顶峰。 中国先民们掌握了6种不同铜、锡比例的青铜技术。知道含锡量1/6的青铜韧性较好,可做钟鼎;而含锡量2/5的青铜较硬,可做刀斧。

后来的化学成分分析证明,铁中含有百分之几的镍和钴,而不含碳和其他熔渣夹杂物。这说明它是天外来客——陨铁;  天上掉下陨铁的机会是很少的,人类不可能大量使用陨铁。但是,陨铁让人们认识了铁,知道它比铜更坚韧,用它可以制成更坚固耐用、更锋利的砍削工具。早在2600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国家要早1000多年;世界上冶炼、浇铸生铁的最早文字,也记载于我国古代典籍名著《左传》中;  最早的钢是在大约1200ºC的较低温度下,用木炭还原出铁矿石里的混杂铁(含铁、矿渣和没烧尽的木炭混杂在一起的炼铁块)为原料,在炭火中反复锻打,反复渗碳而逐步形成的。

钢和生铁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的多少,前者少而后者多,以2.11%为界。 生铁硬而脆,韧性不好;很少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跟碳含量有关)

 炼钢跟炼铁的主要区别是消耗掉多余的碳,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去除碳,以降低碳含量;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端于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由此引发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等的工业大革命,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产物,使人类从手工工艺时期跃进到机器工业时代,开创了工业社会的文明。

其主要的材料依靠是钢铁的飞速发展,实现了高炉、转炉、平炉制造优质钢材的工业化。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末,以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由于远距离送电材料以及通讯、照明用的各种材料的工业化,实现了电气化。其结果是石油开采、钢铁冶炼、化学工业、飞机工业、电气工业、电报电话等迅猛发展,组成了现代产业群,使人类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实现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其主要材料依托是紫铜、黄铜、铝、钨等有色金属以及高分子绝缘材料的迅猛发展。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应用为主要标志。1942年12月,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核反应堆,实现了控制核裂变,使核能利用有了可能,实现了合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大规模工业化、民用化,把工业文明推到顶点,开启了通向信息社会文明的大门。

其主要材料依托是钛合金、先进合金、高温陶瓷、先进复合材料等材料的迅猛发展。

第四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以计算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新型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海洋开发等新兴技术是主攻方向。

其主要材料依托是以硅、砷化镓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材料等的迅猛发展。在炼钢时加进金属锰,就能炼出锰钢。锰钢最大的特点是强硬坚韧,是工业建设的栋梁之材,是国防建设的“铁甲卫士”。锰钢的问世,是一位年轻的冶金学家(英国的哈德菲尔德)藐视权威,以他那锰钢般的意志顽强攻关的结果。权威们告诫人们,钢铁中锰的含量绝不能超过1.5%,否则它就会越来越脆。在经过了几百次的失败以后,他终于发现当锰的含量达到13%时,锰钢一改它昔日脆弱的形象,变得既有很好的硬度,又富有韧性了。

不锈钢,是以铁为主体元素,加上一定比例的铬、镍、钼、锰等金属炼成的耐腐蚀合金材料。不锈钢以其锃亮的外表、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对酸性腐蚀物质的强大抗御能力赢得了人们的欢迎,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冶金专家布里尔利在一次偶然发现,由电炉炼成的含铬8%,含碳0.24%的合金钢经过热处理后,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不怕酸性物质的腐蚀。布里尔利把它起名为“不锈钢”。

到1898年,美国工人技师泰勒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想研制一种耐高温的高速刀具钢。他分析了钨锰钢的成分,认为钨是好的,熔点高达3380℃,受热肯定不会变软,问题一定是出在熔点和硬度都不够高的锰身上。泰勒思考了很久,决定采用铬取代锰。泰勒赶紧安排试验冶炼含铬钨钢。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合乎要求的含铬钨钢炼出来了。新材料做的车刀的切削速度比过去提高了5倍!在这之后,泰勒又对钨铬钢刀做了不少改进,使它能在五六百摄氏度下也不变软,切削速度达到每秒10米(600米/分钟),可与奥运会100米跑的冠军比一比速度。

进入20世纪以后,刀具材料又有了一次飞跃,那就是诞生了硬质合金。1907年,德国冶金专家施特勒尔用碳化钨的硬质颗粒,加上铁和钴的粉末,先压制成型,再以高温烧结,让铁和钴熔化而成为粘结材料,使碳化钨紧紧地“团结”起来,制成了硬质合金。硬质合金一经问世,便受到了热烈欢迎。人们发现用它制作的刀具,在1000℃的高温下也不会变软,切削速度可达到每分钟2000米以上,比普通碳素钢刀高出100多倍。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我们脚下的粘土,就是铝的藏身之处、所以人们称铝是“来自粘土的白银”。

在今天,铝是产量仅次于铁的第二金属。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100多年前,铝比黄金还要贵几倍,是王公贵族才能赏玩的珍宝。

说明:炭没有从铝手里夺取氧的能力,那就换一种思路,让氯气从氧那里把铝夺过来。

他向烧得发红的矾土里通入氯气,发现有一些液体流出来,得到了应该是氯化铝。他仔细地把这些液体收集好,再加热并加入还原能力强大的钾汞剂(合金),让它代替炭去把铝还原出来。实验分析结果告诉他,有氯化钾生成。钾汞剂已经变成了铝汞剂,加热以后汞蒸发掉了,可铝也再一次变成了白色的矾土。

由于铝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原料矾土的供应也变得紧张。自然界纯矾土矿很有限,大部分的矿石含有一半的铁硅和其它杂质,不能直接用来炼铝。有必要寻求一种廉价的方法将氧化铝提取出来。

奥地利化学家拜尔采用煅烧矿石,然后粉碎,再加入氢氧化钠,使其与氧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分离出氢氧化铝,最后加热使氢氧化铝分解,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矾土了。他们研究发现:

1.具有形状记忆能力的合金并不只是镍钛合金一种,还有铜铝合金、铜锌合金、铜镍台金、镍铝合金等;

2.不同的组成,甚至是组成虽然相同,但热处理方法不同的合金,被“唤醒记忆”恢复原有形状的温度就有所不风

3.这些合金变形能力是无疲劳的,即使反复变形上百万次也不会断裂。

氢是一种高效的燃料,它的比热是航空煤油的三倍,也就是说1公斤的氢可以代替3公斤煤油,目前任何化学燃料都无法和它相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洁净的、无污染的燃料。因为氢燃烧时与氧结合,剩下的只是水,避免了产生有害的废弃物。

通常,人们只是把易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合金才称为“储氢合金”。金属为什么具有储氢的本领呢? 因为氢是一种很活泼的元素,能与许多金属起化学反应。一个金属原子能与两个、三个或更多的氢原子结合,生成稳定的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当稍微加热,金属氢化物吸收热量后,就会分解出高纯度的氢气。研究表明,能满足储氢材料基本条件的合金,其成分中的主要元素有镁、钛、铌、钒、锆和稀土类金属,添加元素有铬、铁、锰、钴、镍、铜等。

现在研究开发的合金,有镧镍、钛铁、镁镍、混合稀土、非晶态类储氢合金。储氢合金有很好的吸附性能,不需要高压高温就能贮存氢和释放氢,并且两者的数量很大,而且吸附性能也不会因反复贮藏、释放而减弱,因而特别适用于贮藏和运输氢,其理论贮氢量可为同体积高压贮气瓶的1000—1300倍,为液态氢单位容积贮气量的1.5倍,而且不会形成氢气压力,使之成为可靠的贮氢手段。

晶须是一种直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长度可达数厘米的单晶体,可以在自然界生成,也可由人工制成。它强度极高,接近晶体的理论强度。因晶须十分细小,故一般不能独立使用,但可编织成线材或与其他聚合物复合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经现代的X射线衍射技术显示,晶须内部的原子完全按照同样的方向和部位排列。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缺陷的理想晶体。而在一般金属中,虽说总体上原子是有规则排列的,但局部地方,一些原子的排列并不规则,因而,晶体构造中产生了缺陷。

设想:将硝化纤维薄膜夹在两层玻璃中间,设法把它们粘成一体,就可以做成不伤人的安全玻璃。

困难:硝化纤维“脾气暴躁”,见火就烧.有时温度一高还会自己烧起来。怎样使它与玻璃紧密结合起来? 方案:

1.用胶水?——粘合牢度太低。

2.把玻璃烧软了,再趁软把硝化纤维压在一起?——实验不是着火就是爆炸,太危险。

所谓先进陶瓷,是以高纯、超细的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制备工艺烧结而成的,比传统陶瓷性能更加优异的新一代陶瓷。先进陶瓷又称为高性能陶瓷、精细陶瓷、新型陶瓷或高科技陶瓷。

先进陶瓷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氟化物陶瓷、硫化物陶瓷等。

(1)陶瓷的耐热性好,这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从而使发动机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对燃气轮机来说,目前作为其制造材料的镍基耐热合金,工作温度在1000℃左右;若采用陶瓷材料,工作温度可达1300℃,使发动机.效率提高30%左右。

(2)工作温度高,可使燃料充分燃烧,尾气中的污染成分大大减少。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3)陶瓷的热传导性比金属低,这使发动机的热量不易散发,可节省能源。

(4)陶瓷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这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目前,这种陶瓷滚动轴承已经问世。陶瓷滚动轴承具有下列优点:

(1)陶瓷的耐蚀性好,所以陶瓷滚动轴承适合于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恶劣环境中工作;

(2)陶瓷滚动体的密度比钢低,转动时对外圈的离心作用力可降低40%,故使用寿命长;(3)陶瓷的热膨胀系数比钢小,在轴承的间隙一定时,允许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工作;(4)陶瓷的弹性模量比钢高,具有较好的刚度,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达到较高的精度。人造金刚石:金刚石是大家熟悉的高级装饰品,又是已知材料中最硬的,由于天然金刚石矿床不多,故价格很贵。而商业上、工业上都有很大需求,于是人们希望能够人工合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有碳元素组成,但是两者的性能却千差万别,一个很硬,一个很软。这为我们人工合成提供了线索。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三大家族。纤维和橡胶都有天然的存在,惟有塑料没有天然的存在,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虽说塑料的诞生是受自然界的树脂类物质启发而起步的,但在塑料的发展过程中,完全是人类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创造出这一个崭新的材料领域。

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为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的一种热塑性聚合物。聚乙烯质感类似石蜡状,无味无毒,有良好的耐低温性、化学稳定性、加工性、电绝缘性,但耐热性不高,只可在80℃下使用。

由高压法所得的聚乙烯,分子质量较低,分子的支链较多,密度较小,所以又称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半透明状,质地柔软,耐冲击,常用于制作薄膜、软管、瓶类等包装材料及电绝缘护套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PE)的分子质量达上百万,使结晶困难。

与普通PE相比,耐磨性、抗冲击性、自润滑性、生理相容性、耐蚀性更好,但其硬度、强度、耐热性低些。可用于耐磨输送管道、机床耐磨导轨、小齿轮、人工关节、防弹衣、滑雪板等。

最轻且价低的塑料:聚丙烯(PP)

聚丙烯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热塑性聚合物,常用的PP,耐蚀性、电绝缘性优良,力学性能、耐热性(可达150 ℃)在通用热塑性塑料中最高,耐疲劳性好,是常见塑料中密度最低、价格最低的塑料,但低温脆性大及耐老化性不好。其无味无毒,是可进行高温热水消毒的少数塑料品种之一。

最鲜艳且成形性特好的塑料: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为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典型线型无定形热塑性塑料。

PS极易染成鲜艳色彩,透明度仅次于有机玻璃,制品表面富有光泽;几乎可用各种成形方法进行成形加工,成形收缩特小,可成形性非常突出;电绝缘性(特别是高频绝缘性)极好,刚性好、脆性大,为敲击时惟一有清脆的类似金属声的塑料;其无味无毒,但抗冲击强度低,易脆裂;不耐高温(100 ℃以下使用),户外长期使用易变黄变脆。与“尼龙—66”相比,聚酯纤维的优点:

1.保型性好。

它弹性足,尤其是弹性模量要比尼龙-66高2~3倍,不容易产生折皱,经熨烫后有“一朝定型,永不变形”的功效。

1.耐温性能好。

聚酯纤维既不怕高温又耐得低温。将其在150℃的热空气中加热1000小时,还能保持50%以上的强度,而尼龙-66在此温度下差不多已经“毁尸灭迹”了。聚酯纤维的熔化温度高达250℃、但在零下100℃的低温环境中也不会降低性能。

3.强度高;

它在干燥情况下强度与尼龙-66不相上下、而且在潮湿条件下依然如故。尼龙-66受潮后强度会下降10%~15%,聚酯的抗冲击能力比尼龙要强整整4倍。

3.“生命力”旺盛。

把它放在玻璃瓶里晒上一年,强度并没有太大的降低,而如果换成尼龙,同样晒一年,强度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3.聚酯还不怕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不怕含氯的氧化剂,不怕稀酸、稀碱溶液的腐蚀作用。

橡胶、人称“弹性之王”,最大的特点是富有弹性,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伸长七八倍。但外力一消失,又迅速恢复其原来的长度。除了弹性好以外,橡胶还有防水、绝缘、气密、抗震、耐磨等一系列优良性能。橡胶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现代人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材料之一。

橡胶家族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分支。无论是天然橡胶,还是合成橡胶,都是化学家们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后,才得以进入人类生活的。

人造“大然橡胶”与真正天然的橡胶相比,可以说是“巧手胜天成”的杰作。

它的弹性、耐磨性、耐温性、气密性等各项性能指标都与天然橡胶相同,甚至它的缺点也和天然橡胶一样——耐油性不太好。不同在于它在合成时的原料特别纯,所以产品中不含天然橡胶里常有的植物蛋白及脂肪等杂质,电绝缘性能比天然橡胶好,耐老化的时间也更长。

下载小说发展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说发展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商务发展史

    电子商务发展史 一、电子商务营销的兴起 电子商务营销是指商务流程电子化的一种营销活动。在Internet网上进行的电子商务营销活动包括网上的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 生:老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样发展壮大的呀? 师:孩子们,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1周年的生日,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从嘉兴红船的希望之光到天安门城楼开国......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

    数码相机发展史

    数码相机发展史 1996年,佳能、奥林巴斯纷纷推出了自行研发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东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也先后加入到数码......

    π的发展史

    圆周率π的发展史 圆周率π的发展史 几千年以来,无数著名的数学家对圆周率π的研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正如一位英国数学家所说:“这个奇妙的3.14159溜进了每一扇门,冲进了每一扇......

    iphone发展史

    从质疑到疯狂 回顾5年iPhone进化历程 2011年10月03日05:30手机中国魏星我要评论(212) 字号:T|T 苹果iPhone凭借着时尚的外观设计以及近乎完美的触控体验,受到了全球玩家的喜爱......

    船舶发展史

    船舶发展史 船舶1132 陈伟强 摘要:本文就世界上所造的船一一论述,分析了造船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船舶的历史意义。从古至今有许多交通工具,但因为科技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为什麽船......

    中国音乐发展史

    中国音乐发展史 一、萌芽与初步繁荣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可考历史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据考古资料显示,1986-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