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秋雨论文
浅析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的艺术特色
许华华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着重阐述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作者在反思和追问中张扬自己的感悟、体验,并以灵动的语言作为载体,传达给广大读者。他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余秋雨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 特色
当代文坛,说到散文,不能不说余秋雨。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我读过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非常喜欢。读他的散文时,我能感受到文字中涌动的智慧和思考,和那扑面而来的沧桑与厚重,自己与那些文字产生了共鸣,读完后更是感觉回味悠长,像是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胞都接受了一次文化洗礼。这种感受是从未有过的,读完后也都想写点什么,却又不敢轻易动笔,只怕我的想法粗浅,文笔稚嫩。这一次,终于拿起了笔,于是就有了这篇论文。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传统散文文体模式的束缚;视角独特,有突出的社会忧患意识;散文中融入小说元素;语言灵动。
一、对散文文体模式的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很多人认为是一段清丽优美的文字,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对散文的定义也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但是余秋雨的散文却从这种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走了出来,他写出了不一样的风格。
(一)篇幅宏大
读余秋雨的散文,对他散文宏大的篇幅印象深刻。《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江南小镇》有9000多字,而《风雨天一阁》竟有16000余字。他的《山居笔记》更是篇篇“大手笔” :《一个王朝的背影》10140余字,《苏东坡突围》15600余字,《流放者的土地》20200余字,《抱愧山西》24960余字。从篇幅上来说,他的散文更像是中篇小说,这是读其他散文所没有的感觉。同传统散文相比,他明显打破了篇幅短小的束缚,在这样宏大的篇幅中,作者有了充分的发挥余地,把许多过程长,容量大,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融入其中,铺展开来,让人读起来充分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势,感觉到荡气回肠。
(二)更为豪迈的情怀
散文大部分描写的是风花雪月,小桥流水,莺歌燕舞,给人感觉清丽有余,但厚重不足。余秋雨的散文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他写的散文大部分表现的是历史悲歌、人生苦难、现实矛盾。他思考的都是历史、生命这样沉甸甸的问题。在他的散文中充满着一种慷慨豪迈的情怀,他笔下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给人雄浑、苍凉、广漠的感觉。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景观把读者的思绪又引入历史,让读者和他一起思考,一起感叹。这些体会,我们可以从《文化苦旅》的任何一篇中获得。例如《道士塔》中作者写道:“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来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下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 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1]”。读到这里,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愤慨、痛心、无奈。我们好像听到作者痛心疾首地拷问:“堂堂佛教圣地怎能让一个愚昧的道士看守?中国这么大竟容不下几卷经文。”是啊,中国的灿烂文化就这样流失,太可惜了。如何真是被侵略、被抢夺也不会这样难过,这是中国人自己不要双手送给人家啊!所以作者说:“我好恨”我想不只作者在恨,任何一个中国人都 会恨。
整篇文章中处处都能看到作者追问历史的影子,都能听到作者“我好恨”的呐喊。作者把中华民族的伤疤揭开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历史还值得我们骄傲吗?造成这样的遗憾我们自己没有过错吗?
作者的语言是轻松的。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心情却并不轻松。这是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奈。一种民族屈辱感充斥其中。让我们也想随着作者发出“我好恨”的悲愤呼喊。别人看到的是风景,作者却在反思在追问,这样的情怀不能不让人惊叹。
又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它终于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既然一个民族都 不忍一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2]”。
《阳关雪》写的是作者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通过对阳关景物的描写,作者想到了历史上的文人、将士,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状态,而阳关载负着太多叹息,坍驰了,终成废墟。作者通过一处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怀,站在阳关,虽然也是写景物,但是整篇文章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今怀古的豪迈情怀,读起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苍桑的历史感。
余秋雨的散文没有小家子气。是一种“大散文”,他的散文告别了许多世俗的风物,而是另辟奚径,展现现实矛盾、历史屈辱。因此,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文章中处处都透露出慷慨豪迈的情怀。正是这种慷慨豪迈的情怀形成了他散文的鲜明旗帜。
(三)读者面广的大众散文
传统散文很多因为太清丽,太雅致,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人民大众对他们的印象更多是像教材。好象它们是专供文人欣赏而与大众无缘的纯文学的东西。我本人也有这样的感觉。小说看得不少,而散文却实在看的不多。茶余饭后想捧起一本小说,却怎么也想不起看哪本散文。余秋雨的散文却不同。读他的散文居然也可以让我废寝忘食,如痴如醉。我身边的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他的散文不再是只被文人学者欣赏评论,人民大众、平常百姓也可以捧起一本细细品味。然后带着一种炫耀似的口吻对别人说:“瞧,我也在读散文。”余秋雨拉近了散文与没多高文化程度的、最普通的人民大众的距离。这是因为余秋雨的散文中有很多能唤起人们认同的东西。特别是许多的历史题材作品引起了读者的巨大热情。如整个《文化之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是南洋的垒垒丛冢。每一篇都没有离开历史,而中国历史每一个中国人总要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因此读者的队伍更大。
二、独特的视角,强烈的忧患意识
读余秋雨的散文,还经常能感受到他那与众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同样的事物看在他的眼里,呈现在他的笔下,总是能让人品出不同的味道。《都江堰》中他认为都江堰安比长城伟大的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3]”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是啊,长城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和阐释着中国,但它也只是如此而已,没有实用功能,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象这样的建筑办是门面,只是排场,不 像都江堰那样滋养着中华民族。相比之下,确实没有都江堰那样的贡献。这一看法与普通大众的不同。只要是中国人提到长城没有不知道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老建筑,它是中国的名片,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的骄傲,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不轻的份量。而都江堰恐怕就远不及长城这么高的地位。但作者却偏偏否定长 城而肯定都江堰,这是因为作者看到的是它们的另一面,是它们的实用功能及作用。作者用独特的目光去看中国的山水古迹,似乎更加深刻、透彻。
余秋雨看问题的眼光是独到的,他没有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透过现象去看本质,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一面,而这一面往往是能引人深思的沉重的历史。历史是余秋雨散文的重要主题。
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所要触摸的正是中国历史的痛处和痒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 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了面对乡关的困惑、思考。这一个个历史的难题,历史的痛处正是余秋雨的要引人思考的。在对这些历史痛处的阐释中体现了他突出的社会忧患意识,他不是无关痛痒地叙述一番,而是在这些历史面前或感叹,或悲伤,或惋惜,或愤慨。
例如《道士塔》、《莫高窟》表现出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和对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五城记》、《抱愧山西》表现出对建设城市文明的渴望和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突围》表达了他对知识分子痛苦命运的惋惜和对制造这种悲剧的社会的控诉。余秋雨的散文告别了浅层次的无痛呻吟的东西,是真正地以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的大脑在思考,他的散文篇篇渗透了他的真体验、真性情、真忧虑。
三、融入小说元素
很多人喜欢读小说是因为它们有着各式各样的故事,或曲折离奇或神秘诡异,这些故事的情节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兴趣。而散文往往因为缺少这些能激发读者兴趣的东西而让人很少阅读。但是余秋雨的散文却受到许多人的喜欢,我想这和他在散文中溶入小说元素是分不开的。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有很多传奇色彩很强的故事。又要提到《道士塔》了,它通篇写的就是敦煌文物被愚昧的王道士廉价卖给外国人的故事。一个“穿着旧的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中国平民管着一个堂堂的佛教圣地。“他对洞窟里的壁画不满意就拎来一桶石灰把墙壁刷白,不经意间打开一扇藏满古物的洞门,拿出几件给县长看看,县长掂出了事情的分量层层上报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最后欧美的学者,只用了最少的一点东西便几次骗走了中国最灿烂的文化。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沉浸其中,好像跟随作者回到了中国历史上那最黑暗的一页,想拦住那骗走中国灿烂文化的车队,更想随作者呼喊“我好恨”,然后大哭一场。
尤其是某些细节描写,更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第一遍石灰制得大薄,五颜六色还都隐隐呈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何不在这里搞上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塑造······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双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睛,还有胡子,像模像样[4]。”虽然作者的语言是幽默的但是我想每个读者恐怕都笑不出来,我们有的只有痛苦,我们也想大声呼喊“住手”!
也有一些文章虽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但也能看出作者融入了故事的元素。例如《文化苦旅<五城记·南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细节描写,但是文章却可以说句句背后有故事。来看它的第二段“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特别崎岖,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色彩?历代农民起义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为天京的洪秀全,那样叱吒风云,闹成如此气象?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在炮火中做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天翻地覆[5]?”在这段话中,实际上说到了好几个故事:“秦淮八艳”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乞丐皇帝朱元璋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故事三两句话说不完;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南京大屠杀更是让人愤怒的一段往事。作者没有写故事,但却句句都是故事。除此之外,《风雨天一阁》写的是范氏家族几代人保护藏书楼的故事;《苏东坡突国》写苏东坡的一段遭遇故事;《柳侯祠》《江南小镇》《抱愧山西》中也都有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这一篇篇有了故事的散文趣味性更强,刺激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余秋雨的散文被广大读者接受,喜欢。
四、语言富有魅力
读余秋雨的散文,吸引我的,不止这些故事,还有他的语言,他的语言既不娇柔造作,又不高谈阔论,具有特殊的魅力。
(一)富有深意,引人深思
《白发苏州》的结尾“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一时找不到答案[6]。”现在的苏州还能找到一些历史的影子,似乎还是历史上那个承载着太多罪名与荣誉的苏州,但好像又不是,作者说不清哪个苏州更好。“我突然有点害怕,怕哪个门庭突然打开,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鬓老者,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我会既高兴又不无遗憾。”苏州到底该是什么样子,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苏东坡突围 》结尾“勃勃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7]”结果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自己思考吧!我想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
(二)轻松幽默
《白发苏州》中 “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意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正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8]。”
结尾的反问句亦庄亦偕,细细读来,还有点骄傲口吻,暗示了苏州自有别人学不到、赶不上、享受不了的特色,读起来倍感活泼幽默。
《道士塔》中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第一遍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道士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9]”。
中国的灿烂文化流失国外,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愤恨的,但是却用了这样轻松、幽默的语言,这样更加衬托了作者的心情并轻松。
《流放者的土地》中,“且看历来流离失所的灾民,有几个问清过台风形成的原因和山洪暴发的理由?算啦,低头干活吧,能这样不错啦[10]。” 糊里糊涂地被流放,弄不清自己受到这样处罚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这句话用幽默的方式道出了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荒谬,又一次让人感受到余秋雨式的沉重的幽默。
(三)生动活泼
《都江堰》中有这样几句话:“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也许是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用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民[11]。”通过这些文字描作者为我们展现了都江堰的水的雄浑气势,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水的勃勃生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更是把水的奔腾驯顺写活了。
《莫高窟》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涨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12]。” “浓浓的”“空灵灵又胀鼓鼓地”作者用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莫高窟的文化是灿烂的又是寂寞的,作者的文学功底另人佩服。
总之,余秋雨的语言幽默、生动,富有深义,不娇柔造作也不平淡无味,使人读起来兴趣盎然。这也是他的散文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余秋雨的散文打破束缚,用独特的视、独特的手法、独特的语言、独特的风格深深地吸引着我,也吸引着许多像我一样的读者。以上对余秋雨的散文特色的分析只是我几点粗浅的看法也许概括地并不准确,我会在今后继续研究他的散文。
注释
[1]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83页.[2]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93页.[3]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94页.[4]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84页.[5]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88页.[6]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67页.[7]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352页.[8]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64页.[9]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83页.[10]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334页.[11]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95页.[12]余秋雨.《余秋雨散文全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86页.参考文献
[1]余树森.《散文创作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2]祝德纯.《散文创作与鉴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3]魏饴.《文艺鉴赏学》.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4]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3月.[5]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8月.[6]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3月.[7]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7月.5
第二篇: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有什么作品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我等不到了》2010年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第三篇:余秋雨
余秋雨《信客》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能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2使学生能够比较这篇文章与《台阶》,《背影》塑造人物方法的不同。
3体味本篇优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多或少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三: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当第二代信客。(做信客的缘起)
1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信客的基本情况,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他做信客还有一个理由,那么,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明确: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年轻的信客在老信客的感动下,做了信客。
2那么,在对老信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信客这一职业有何特点呢?
明确:诚信无私,生活贫困,终年跋涉,非常辛苦。
3老信客以他崇高的责任感来物色新信客,他以他的经验给新信客做详细的介
绍,而以他的教训,对新信客谆谆教诲:做信客要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学生找,下同)。这样,可以使新信客迅速成长为可信赖的信客。
老信客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寄希望于新信客,新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希望上路了。
第二部分:信客工作任劳任怨,善良厚道,但他有时还要受到无端的呵斥与猜疑。
1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叮咛与嘱托走上了征程,那么,信客又是怎样作信客的呢?
明确;做本职工作——收发信、物。
做分外工作――充当死者的代理人。
2信客匆匆的脚步,带来了远方亲人的音讯。信客不畏路途艰辛凶险,吃不饱,睡不好,疾病缠身。如果说,这是肉体上的摧残,这还可以忍受,那么,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苦痛,这精神的苦痛是什么呢?
明确:受人怀疑,遭人诘问。
但信客并没有发脾气,而是连连赔罪,任由别人怀疑诘问,这反映出信客任劳任怨,但他还干这档子事,他尽了乡邻间的情谊,说明他有情有义。
第三部分:信客遭人诬陷,不在做了。但人们仍想念他请他代办邮政业务。
1信客遭人怀疑诘问就已非常痛苦,但有些事对他来说,无疑是在流血的伤疤
上撒了一把盐。那么,这是什么事呢?
明确:遭人诬陷,被送如警察局。
但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公布于众,他要保存他老乡的面子,说明他宽容,从这件事中,信客深刻的体会到了做信客的凶险,他不干了。
2到此为止,信客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在做信客时,作者着重叙述了两件
事,是什么呢?
明确:(1)当代理人(2)受诬陷
但是,信客并没有何怨言,表明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
最后,信客不干了,人们的通信成了问题,人们也就想起他的伟大。对信客来
说,社会总体上还是有良知的,他生活一直很好。
第四部分:人们推举信客当教师,他工作出色,还当校长,赢得了人们的敬爱与怀念。
1他为什么能当老师、校长呢?
明确:上过私塾,有文化;奔波一辈子,阅历丰富;代人写信,增长知识。
2为什么吊唁的人很多?
明确:他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承认,人们怀念他。
3为什么他要求葬在老信客的墓旁?
明确: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他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同情老信客,敬重老信客,感激老信客。
总结:
1三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及语言特色的差别:提示:根据文体,写作重点、作家风格等方面答题。
2写墓志名:可概括信客的一生,概括他的职业,他的品质,只要突出一方面
即可。也可面面俱到,写一篇文章。
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有的敬业精神那就是诚信,这是优秀的人格体现,是人的在社会上立足之本,发展之根。”余秋雨在《信客》这篇文章中,为了表现“信客”具有“诚信”的品格及其重要性,描写了“老信客”因一次失信而导致无法继续做信
客的悲惨故事。在《信客》一文里,诚信为准则的信客,以服务大众为己任,其间历尽辛苦,常常受人猜疑,蒙受冤屈,信客却总能宽容、体谅别人对他的误解,忍辱负重,为千家万户传递消息这篇课文让我们学到了另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
在对老信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知信客这一职业的特点:诚信无私,生活贫困,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信客匆匆的脚步,带来了远方亲人的音讯。信客不畏路途艰辛凶险,吃不饱,睡不好,疾病缠身。如果说,这是肉体上的摧残,这还可以忍受,那么,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苦痛,这精神的苦痛是什么呢? 那就是受人怀疑,遭人诘问。
而如今的信客,在诚信中使他后半身如此风光。文章写道:“两年后,几家私塾
合并成一所小学,采用新式教材。正缺一位地理老师,大家都想到了信客。”“不久,他担任了小学校长。”“他死了,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外地赶来的。”诚信,换来了信誉,换来了尊敬,也换来了自己的荣光
第四篇: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慈溪市桥头镇)著名学者、作家。[1]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3年6月22日余秋雨云南曲靖讲学,受聘为曲靖师范学院荣誉教授。
专业从事艺术理论研究、散文写作,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等。[2]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授予)、“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其中,《信客》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都江堰》被选入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科书。2010年,余秋雨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他的名字典藏于“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山居笔记》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文化苦旅》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借我一生》 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
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行者无疆》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余秋雨《文化苦旅》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文化苦旅》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行者无疆》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文化苦旅》
就人生而言,也应该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行者无疆》 该庆幸的是年岁还轻,时光未老。怕只怕杜鹃过早鸣叫,使百花应声而凋,使荃蕙化而为芽。《译离骚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行者无疆》
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千年一叹》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文化苦旅》
在google上输入“故事”,可以得到113000000条结果,但输入“结局”,却只能得到44900000条结果。可见,并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
面对诬陷,不要反驳,不要申诉。不要企图与诬陷者对话,不要企图让旁观者怜悯。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节未到。《北大授课》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古罗马除气势外还有足够的韵味,使它的气势也沁水笼雾,千年不燥。《行者无疆》 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借我一生》 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躯,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行者无疆》
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山居笔记
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文化苦旅自序》
罗马的伟大,在于每一个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遗留,每一项遗留都有意气昂扬的姿态,每一个姿态都经过艺术巨匠的设计,每一个设计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的和谐,每一种和谐都使时间和空间安详对视,每一回对视都让其他城市自愧弗如,知趣避过。行者无疆》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错看成文明。欧洲之旅》
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绪是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慢慢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练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山居笔记》
不关顾别人的存在,其实恰恰是对别人存在状态的尊重。《欧洲之旅》 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行者无疆》 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行者无疆》 人世间总有一些不管时节、不识时务的人,正是他们对时间的漠视,留下了时间的一份尊严。《借我一生》
1、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2、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3、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
4、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5、不关顾别人的存在,其实恰恰是对别人存在状态的尊重。
6、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躯,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
7、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
8、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9、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
10、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11、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
12、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13、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类磨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4、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15、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17、人格尊严的表现不仅仅是强硬。强硬只是人格的外层警卫。到了内层,人格的天地是清风明月,柔枝涟漪,细步款款,浅笑连连。
18、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19、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
27、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凿掉那些异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
28、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如果故意地大颠大倒,就会把两头的况味都损害了。“暖冬”和“寒春”都不是正常的天象。
感受:我们再也不能对中华文明妄自菲薄;也不能再盲目的崇拜、夸赞她。正如余秋雨所说的那样:在经历了穿越亚非大陆的千禧之旅后才发现我们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是一个多大的奇迹,而我们还老是说她这不好那不行;在考察了欧洲的近代文明后,发现中华文明同样也有落后的一面,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能轻视其他的文明;走访了那么多的属于我们的废墟后,发现中华文明衰败的一面令人担忧,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思考: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第五篇:余秋雨
余秋雨
星巴克应不应该搬出故宫”还有必要讨论,足以证明我国人民的体力充沛,直接问伊丽莎白女王是否接受我们把“东来顺”开到大英博物馆不就得了吗。
有些土鳖硬装小资,所以就会把“星巴克”当成上流社会的饮品,就像把“宜家”当成名贵家俬一样,这当然是因为丫从来没去过美国。“星巴克”是好东西,“宜家”也是好东西,但它不是所谓的上流社会而是普罗大众,我去美国好几次,发现“星巴克”就是寻常职员从办公室溜到楼下抽空喝两口提神的地方,半自助性质,它与中国大碗茶的区别在于,它是咖啡豆磨的,而大碗茶是大叶茶片泡的。
最烦小资了,小资这东西,就是和中国人聊聊天也得蹦出一两个英语单词否则舌头就要抽筋的人,就像牙齿缝里塞了一两片肉末,好像一定要让人明白他刚吃过宫爆鸡丁。其实很容易让人以为他不幸患了口蹄疫。
把外国垃圾贩卖到中国冒充高档东西其实根本原因不在老外而在中国人,和当年从广州口岸贩运鸦片一样,有点里应外合的意思,老外又不熟悉地形,不知道祝家庄是左七右八横着走,怎么可能就把中国直捣了中宫?
到现在很多中国暴发户还以为欧米茄是世界十大名表之一,还以为皮尔卡丹是法国贵族穿的名牌,还以为奥迪是三大顶级名车„„声明,我绝不以为上述商品不好,我只是觉得不懂事的中国人和太懂事的中国商业和文化汉奸们把它们弄到了不适合的位置。
夜壶好不好,当然好,有的甚至是艺术品,但再好你不能把它放餐桌上。
那天受邀参加了一个“别墅论坛”,我就说现在所谓别墅其实是某部份中国人在住怕了四合院住腻了高层公寓后突然想起老外是可以在自家小院前种玫瑰花的,加之不小心又看了像《廊桥遗梦》这样的片子后,对这样的独门独户生活油然而升了点小布尔乔亚的情愫,所以现在敢把“别墅”念成“别野”(注:不是唐朝时念的“别业”)的人都发了疯的跑到乡下圈二亩地修一楼一底了。
论品质,那别墅修得和我家七舅姥爷的农舍一样,只是把窗户落地一点儿,把外墙马赛克一点,让厕所避风一点,如此而已,想一想还真和《廊桥遗梦》没什么关系,倒是很容易与弄廊桥梦遗扯上点瓜葛„„我没说黄段子,我是严肃认真地看待中国别墅这件事的,因为正宗的西班牙或意大利别墅首先要使用三十公分以上厚的石材作为外墙立面,然后最里面的墙是至少二十公分砖;内墙外墙之间留着十公分的缝,往里面塞泡沫,为了冬暖夏凉。这些都是别墅的建筑原则。废话,你不求冬暖夏凉住别墅干什么?难道只是求个宽大空旷得来好半夜一个人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思考中国何处去?至于瓷砖,现在老外造厕所都不用这材质了。
中国有几家别墅这么做墙体的?从报上听说有的房子墙体一拳就可以击穿,不知道还以为金毛狮王的“七伤拳”夜潜而来了。
现在最滑稽的问题就是总有一些大佬要把国外那些寻常物事贩卖到中国然后装大尾巴狼,从别墅到电器到电影到香水到文化,其实是欺负大部份中国人还没出过国风过世面,就祭出“时间差战术”往死了忽悠远情怀高贵品质世袭渊源„„其实就是“星巴克”“宜家”之类的东西。
我觉得余秋雨老师就是“星巴克”“宜家”这类档次的商品,虽然他写过不少让有文化的人看了眼熟没文化的人看了头晕的书,你认真地想一想,就会知道其实就是玩了一把“中西方文学比较”这个中文系大三就开始摸索的法门,然后告诉你这就是好东西贵东西即将要进故宫的东西。你听了有些害怕,敢不叫这是好东西?
余秋雨老师的文章没有一些人说得那么臭,但文化厚度也没有他和师娘以为的那么深刻,他就是“星巴克”“宜家”这样的畅销品,把大三大四课程往深刻了忽悠,再抹上点文化口红,所以我不推崇,但也不反对。
但我挺烦余秋雨老师总想把自己往故宫里混的架势,比如这两天余秋雨老师玩的“请辞作家头衔”把戏,一副当年老子不称自己得道,孔夫子不说自己懂礼一样,这老厮(此处非骂人,而是因南方口音不分“师”与“厮”读音)简直把文化秀弄到极致。
你以为“作家”还算褒义词啊?就像现在谁还把“记者”当褒义词一样,这是其一;其二是:真正读了点书的人谁又把你当“作家”呢,可以把你当流行学者当散文写手,但王朔说得对,你一部小说都没写过算哪门子作家?您为了拒绝和世俗同流合污天天声称和马兰不上网不订报不出门,我只当你是“坐家
由于自8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文化教育从“精英”到“九年义务制普及”,很多小孩一不留神就会被那些“长长的青石板路,印着上下五千年的尘埃与足迹,老子骑青牛西去,再西去„„”感动得一塌糊涂,未知这不过是中文系的入门功夫,言必称“希腊”称“人文”,和小资们时不时抽疯式的嘴里蹦点英文单词一种玩法。
余秋雨老师写的全是游记,当然,这些游记有一小部份质量不错,通俗易懂而且方便记下来拿去蒙小姑娘,是情致小品,看着挺贴身的挺暖和的,像精纺的纯棉内裤。
内裤没什么不好,但侬晓得吗,就像不好把星巴克放故宫里,侬也不好把内裤当龙袍。怕沤着沤着就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