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小平小道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12:4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小平小道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小平小道观后感》。

第一篇:参观小平小道观后感

参观小平小道观后感

09013202 黄继英

星期五晚上同学通知说第二天安排去参观小平小道,我听后便迫不及待起来,那样一个带领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的伟人生活工作了三年的地方是什么摸样呢?

星期六早上八点在体训馆门口集合完毕,老师便带着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小平小道位于江西省新建县郊,离我们学校很近。路上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大家都在讨论关于小平小道的话题。当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激动,小平小道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是耳熟能详的了,然而我却一直没机会去看看,于是在心里充满了十二分的期待。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门口,原来南昌市政府已把小平小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径直进入了里面,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小工厂,几栋只有一层楼的小平房被分为两排,即成为了汽车配件的车间,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房屋和树木均保持了原样,没有被修复的痕迹,只是这些显得有点陈旧的车间被改成了展览馆,记录了伟人在新建的三年及生平。

我们进入了小平车间,里面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钳工台靠车间墙壁摆成长方形,车间中间比较宽敞,钳工台上放着打磨零件的各类器件,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暑假在老校区金工实习时用过的打磨工具,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当时在老虎钳上打磨了两天做出了一把小铁锤,然而第一天下来,我们女生手上已起了厚厚的茧,那么当时在车间里做钳工的小平同志以及和小平同志一起工作的那些工人们,手上起过多少茧呢?一个65岁的老人,被安排在这家工厂里做钳工,天天都要别人的监视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那是怎样艰难的日子啊!

随后我们来到了邓林摄影展厅,里面展览了许多小平同志与家人的生活照。从站片里我看到了一位慈祥和蔼的爷爷,一位坚强傲挺、充满责任感的父亲,但更多的是一位始终挺直腰背,精神矍铄,闪着智慧光芒的老者:在海南岛沙滩上与孙儿一起神采奕奕的小平,与夫人卓琳坐在北京公园里的湖边的木凳上快乐地看孙儿们划船的小平,或走在白雪皑皑的中南海庭院里欣赏雪景的小平,一切的一切都在诠释着一代伟人的高尚情操。

出了摄影展厅,我们一眼便看到了中间大道尽头的小平铜像,我激动地跑到铜像下面要同伟人合影。我站在铜像前抬头往上看,我看到了伟人炯炯有神的眼中透射出来的亲切、宁静与智慧,我思考着,是这种挺直腰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态度支撑着伟人度过了人生中那段灰暗的日子吧!

铜像后面是一条小道延伸过来,小道很窄,小道上只能容纳一个人行走,我们一个跟着一个沿着小道走过去,小道两边是菜地,菜地里种着许多蔬菜,有白菜、萝卜、包菜、菠菜、芹菜、红薯等等。菜地被打理得很齐整,也没有长杂草,一看菜地的泥土就知道是常翻新的。因为路实在是太窄了,很容易不小心走下菜地里去,所以走得有点辛苦,我们一直走过去,走到菜园尽头是居民区,而小道也一直延伸到外头,我们于是沿着小道折回来了。走回小道口,一个工作人员在那儿作介绍,旁边围着好些学生,她说道,1969年10月至1972年11月,邓小平同志被“疏散”到这儿改造,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拖拉机厂。他每天与夫人卓琳走这儿往返于住处与工厂,风雨无阻,久而久之,走出了这条小道,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小平小道”。现在这一片我们都维持着小平同志在这儿的样子,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条小道有点窄,走过去有点辛苦,而我们的伟大领袖却从这儿走过一千多个日子,数不清的来回„„

停顿了一会儿,导游继续介绍着说道,在新建县的三年里,邓小平同志每天参加,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参加劳动,与工人师傅们的朝夕相处,以及在江西一些地方的参观,使他了解民众生产情况和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虽然被下放接受劳动改造,但邓小平同志仍然十分关心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情况,表现出一代领导人将来服务家国的雄心与苦心。

我思索着导游说的句句言语,心里感慨万分:是多大的胸怀使得那么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经历这么多不幸后仍然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啊!我在心里深深为伟人折服了!

后来无意中看到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在小平诞辰之际说的话:卓琳说:“通过三年在新建县的观察,邓小平更加忧思国家的命运前途。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从“小平小道”上延伸出去的则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我不经暗叹,“小平小道”是邓小平带领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思想萌发地,在这儿,新建的小平小道曾迸发出改变中国历史纪元的伟大思想,这是一个大家应该记住并瞻仰的地方。

十年“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的不幸遭遇也一起结束了,他没有被打倒,但他重新站起来了。一九七七年,中共恢复了邓小平下放前的所有职务,一九七八年,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并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主题报告,报告提出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的战略决策。他积极抓农村改革,首先使农民摆脱贫困,接着改革城市,他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他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吸收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并取得显著成效。邓小平绘制了中国发展的理想蓝图,他主张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并制定了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基本目标,而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实现了这个宏伟的目标。

邓小平是站在时代前列指导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走进了生活的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他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而作为他生活工作了三年的曾经的拖拉机厂,如今已改名为小平小道纪念馆的地方,他的作用也不容湮灭,因此作为发展中国主力军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里的深刻意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效仿先人,使中国发展成为民主、富强、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

第二篇:参观小平小道的观后感

贤哉小平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我们这次参观小平小道,虽然是作为一次实践课程。但亲身参观了小平小道,还是增进了自己对邓小平的认识。也许用再好的词汇来形容他都不为过,他传奇的一生,给中国甚至世界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想,不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他的成就都广为人民所认同。

走进小平小道,好像自己一下子进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激情如火的年代。“错误批判,忠诚不改”。邓小平在文革中被当作党内的二号“走资派”而打倒。“被贬”到新建县拖拉机厂劳动改造,从被贬到复职的三年之中,邓小平没有任何的抱怨,从他写给毛泽东和汪东兴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很想再为人民群众做点事的。然而这并不是最令人敬佩的地方,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被错误批判的经历,那是在中央苏区时,他因为坚持了毛泽东的革命路线,而被王明等人批判,他被撤除一切职务。而到了文革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又一次被打倒,这次是因为一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不满邓小平的种种正直做法,他被软禁将近三个月。他的一生历经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但他依然忠贞不渝,始终不改对党的忠诚,不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这一点,我觉得能够做到的人,屈指可数。

“身处江湖,心忧天下”。宋代的范仲淹曾经在他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邓小平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在新建县的三年之中,每天坚持读报,听广播,时时关注着国家局势。从未停止对国家命运的思考。纵观中国历史,有许许多多的古代名人都有过被贬谪的经历,唐代的韩愈,宋代的苏轼···他们被贬谪之后也关心朝廷的动向,期待自己早日被调回。这一点邓小平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在被贬谪的时光中,他们很少能够总结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原因,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韩愈和苏轼在被贬的时光中的确创造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辉煌。但他们之后都未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邓小平却不一样,在被贬的时光中,他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很深刻,也很正确。他找到了一条适宜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之后他复出工作,才能够力挽狂澜,以惊人的魄力,将几近崩溃的中国经济带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道。

“年逾花甲,学习不止”。在新建县的小平小道陈列馆中,我看到了邓小平同志在新建期间所读的书,这里有《毛选》,《列宁选集》,《资治通鉴》,《古文观止》,《三国》等等。年过花甲,还能如此的好学,也就不奇怪他的思想如此的睿智,如此的深邃。“活到老,学到老”对邓小平来说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不学习,单单地脱离学习去思考,那样我们将迷失方向。学习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和思考它们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缺一不可。但邓小平也是党内首先反对“本本主义”的人,他说“如果一个党坚持本本主义,迷信盛行,我们就不能进步,就要亡党亡国”。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果断的结束了文革以来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大刀阔斧的进行社会改革。所以说,对待学习邓小平是灵活的,不是呆板的,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坚持活学活用,坚持用实践来检验

真理。可以说邓小平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都在不断的思考。这一点,我们当代青年一代,真的应该向邓小平学习。

一个人的一生历程通常是呈“抛物线”形式的,而这个人生的顶峰一般都在40-50岁左右,但这些常理对邓小平就不适用了。他的一生历经“三起三落”不是抛物线,他的人生顶峰不在40-50岁而是在70-90之间,试想一般人在这个年龄段早已处于安享晚年阶段,但他却终生都在为人民操劳,他将一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不凡之举,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我想邓小平的一生是极其传奇的,也是极其辉煌的,他用晚年不多的年华,将一个穷困之中的国家带上了富强之路,让全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为之一新,他挽救了处于危机之中的中国,他的能力与人格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他那样的高度。但一定要学习他那种始终如一的忠诚于党和国家,无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多做有用之事,多读有益之书,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我以俄罗斯前议长评价邓小平的话作为结束: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人,他们如同指路明灯,在最危急的时候为人民指明出路,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

第三篇:参观小平小道的观后感

贤哉小平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我们这次参观小平小道,虽然是作为一次实践课程。但亲身参观了小平小道,还是增进了自己对邓小平的认识。也许用再好的词汇来形容他都不为过,他传奇的一生,给中国甚至世界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想,不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他的成就都广为人民所认同。

走进小平小道,好像自己一下子进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激情如火的年代。写满标语的墙壁,红色歌曲随耳可听···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被错误的批判和打倒。因为他看到了轰轰烈烈文革表象之下的危机,他没有屈服于权威,而是坚定的站在了人民大众一边,他对真理的执着让人折服。在新建县的拖拉机厂他待了三年,要知道,这时的邓小平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还能够崛起,并将中国社会带入正轨,那种神奇的力量,令人赞叹不已。在这里我有几点启发,当然我并不想从政治的角度去谈他的人生,而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谈他的不凡之处。

“错误批判,忠诚不改”。邓小平在文革中被当作党内的二号“走资派”而打倒。“被贬”到新建县拖拉机厂劳动改造,从被贬到复职的三年之中,邓小平没有任何的抱怨,从他写给毛泽东和汪东兴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很想再为人民群众做点事的。然而这并不是最令人敬佩的地方,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被错误批判的经历,那是在中央苏区时,他因为坚持了毛泽东的革命路线,而被王明等人批

判,他被撤除一切职务。而到了文革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又一次被打倒,这次是因为一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不满邓小平的种种正直做法,他被软禁将近三个月。他的一生历经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但他依然忠贞不渝,始终不改对党的忠诚,不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这一点,我觉得能够做到的人,屈指可数。

“身处江湖,心忧天下”。宋代的范仲淹曾经在他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邓小平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在新建县的三年之中,每天坚持读报,听广播,时时关注着国家局势。从未停止对国家命运的思考。纵观中国历史,有许许多多的古代名人都有过被贬谪的经历,唐代的韩愈,宋代的苏轼···他们被贬谪之后也关心朝廷的动向,期待自己早日被调回。这一点邓小平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在被贬谪的时光中,他们很少能够总结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原因,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韩愈和苏轼在被贬的时光中的确创造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辉煌。但他们之后都未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邓小平却不一样,在被贬的时光中,他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很深刻,也很正确。他找到了一条适宜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之后他复出工作,才能够力挽狂澜,以惊人的魄力,将几近崩溃的中国经济带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道。

“年逾花甲,学习不止”。在新建县的小平小道陈列馆中,我看到了邓小平同志在新建期间所读的书,这里有《毛选》,《列宁选集》,《资治通鉴》,《古文观止》,《三国》等等。年过花甲,还能如此的好学,也就不奇怪他的思想如此的睿智,如此的深邃。“活到老,学到

老”对邓小平来说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不学习,单单地脱离学习去思考,那样我们将迷失方向。学习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和思考它们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缺一不可。但邓小平也是党内首先反对“本本主义”的人,他说“如果一个党坚持本本主义,迷信盛行,我们就不能进步,就要亡党亡国”。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果断的结束了文革以来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大刀阔斧的进行社会改革。所以说,对待学习邓小平是灵活的,不是呆板的,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坚持活学活用,坚持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可以说邓小平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都在不断的思考。这一点,我们当代青年一代,真的应该向邓小平学习。

一个人的一生历程通常是呈“抛物线”形式的,而这个人生的顶峰一般都在40-50岁左右,但这些常理对邓小平就不适用了。他的一生历经“三起三落”不是抛物线,他的人生顶峰不在40-50岁而是在70-90之间,试想一般人在这个年龄段早已处于安享晚年阶段,但他却终生都在为人民操劳,他将一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不凡之举,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我想邓小平的一生是极其传奇的,也是极其辉煌的,他用晚年不多的年华,将一个穷困之中的国家带上了富强之路,让全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为之一新,他挽救了处于危机之中的中国,他的能力与人格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他那样的高度。但一定要学习他那种始终如一的忠诚于党和国家,无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多做有用之事,多读有益之书,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我以俄罗斯前议长评价邓小平的话作为结束: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人,他们如同指路明灯,在最危急的时候为人民指明出路,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

第四篇: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为了让我们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结合实践感悟真理,同时也是为了重新寻觅世纪伟人的足迹,聆听世纪伟人的教诲,感悟人生真谛。在毛概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步行前往并参观了“小平小道”。

1969年10月的一天,65岁的邓小平因刘少奇事件收到牵连,全家均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下放到了邓小平的人生最低谷小平在江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直至1973年2月调回北京,江西人民为了记念这样一位后来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不朽历史功勋的伟人,特在他曾经工作上下班的地方,设立了“小平小道” 纪念馆,以供游人参观。

走进小平小道,好像自己一下子进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激情如火的年代。写满标语的墙壁,红色歌曲随耳可听···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被错误的批判和打倒。因为他看到了轰轰烈烈文革表象之下的危机,他没有屈服于权威,而是坚定的站在了人民大众一边,他对真理的执着让人折服。在新建县的拖拉机厂他待了三年,要知道,这时的邓小平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还能够崛起,并将中国社会带入正轨,那种神奇的力量,令人赞叹不已。在这里我有几点启发,当然我并不想从政治的角度去谈他的人生,而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谈他的不凡之处。

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小平劳动车间,车间没有经过刻意的维修,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土坯房。在我们进去之前,门已经打开了。回头看的时候,门就静静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门也老旧了,稍微转动还能听到吱吱吱的声音仿佛一使劲便会坏掉。千千万万人参观完以后,门不老旧的话反而是件奇怪的事。估计是工作人员怕我们进来的时候开门太用力,会把门弄坏了,所以才不得已先把门打开。里面已经没有太多的设备,仅存的也是黑不隆冬的,工具上面的油显然已经被擦掉了一部分,表面只是黑黑的,没有生活中那些工具的表面的光泽。那些被收好并摆放整齐的工具基本上用来机械制造的,可见邓小平当时的工作是怎样的。

继续往里面逛,看到了一些邓小平以前在工厂里的日用产品,都是比较破旧的东西了,但是放在壁橱里却熠熠生光。随后,看到了几幅描写邓小平和工人的故事,一一体现了他俭朴,珍重粮食,热爱劳动,尊敬技术和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还看到了一些以前绝密的文件以及邓小平下放期间调查江西景德镇时,工人们不怕嫌疑送给他的四个瓷器。印象深刻的是一副字,上面写着邓爷爷的亲笔。原文记得不是非常清楚,大概意思是我多么愿望留在党内干活,哪怕只做一些杂活也心愿。还有一副是说他文革时下放的感受,他说这艰苦的几年也挺好,这促使他有时间,能好好反思自己和思索中国的未来,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

随后参观了邓小平女儿邓琳给小平一家拍的图片展,里面一

块横匾写着字,大概意思是“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摄影展,它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深刻缅怀。不可不说,邓小平的女儿个个真是好样的,令人敬服。图片大概一百多张,题材多是生活照片,看着里面的邓爷爷你会觉得很亲切。有一副小平83岁时照的仰望天空沉思的画面令我沉迷不已。

在路的尽头看到了邓小平的雕像,迎风挺立。小平的这尊雕像已不再崭新,颜色也已经改变了。但是邓小平的昂然之姿依然能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依旧能看到这位伟人对理想的坚定不移。

这是一条特殊的小道,也是一条光荣的小道。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小平小道”蜿蜒在亿万中国人民的脑海里,因为今天的中国在经历风雨的洗礼后,沿着“小平小道”,走上了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康庄大道。邓小平民主政治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政治财富,也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和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作为21世纪历史责任接棒人,我们应该为新中国建设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正是学生,我们要像邓小平爷爷一样沉着、坚持、抱着远大抱负、好好学习,在将来养精蓄锐

第五篇:小平小道观后感

郑志强100401班学号:1004012

3小平小道观后感

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之前吴云老师就谈到过这位中国的风云人物,开辟思想,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向康庄大道的人物。(不过现在想想要是当初邓小平爷爷把特区设在江西该多好啊)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我们应该对他充满敬佩与缅怀,继承他的思想传承他得精神。

这周末我们南昌航空大学全体三千多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小平小道,这次的参观更加坚定了我对邓小平爷爷的敬爱之情。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了邓小平爷爷的点点滴滴,我受益匪浅。(1969年11月,一代伟人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直至1973年2月调回北京,江西人民为了记念这样一位后来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不朽历史功勋的伟人,特在他曾经工作上下班的地方,设立了“小平小道”纪念馆,以供游人参观)

刚进入大门我们显然的看到了小平纪念馆,参观就从这里开始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青铜雕像,描绘着邓爷爷和工人一起围着,神采飞扬,指点江山。后面是一大块白色纹理的大理石,上面雕刻着小平的女儿著名作家邓蓉,小名毛毛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在江西的日子里》。内容大概描绘了邓爷爷在下放。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青铜雕像到江西后艰苦的生活,但处处透露着希望和亮光。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艰苦朴素。没有距离,没有贵贱,只因他的和蔼可亲。

这篇文章无疑给了我强有力的震撼,它的结尾如是说:

“车速飞快,汽笛长鸣,北来的寒风已然拂面。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那更加激烈的、震撼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政治动荡,就要揭幕了。”

一个时代伟人,即将再次挺立。而这次,将是最雄浑的一刻。继续往里面逛,看到了一些邓爷爷以前在工厂里的日用产品,都是比较破旧的东西了,但是放在壁橱里却熠熠生光。随后,看到了几幅描写邓爷爷和工人的故事,一一体现了他俭

朴,珍重粮食,热爱劳动,尊敬技术和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还看到了一些以前绝密的文件以及邓爷爷下放期间调查江西景德镇时,工人们不怕嫌疑送给他的四个瓷器。印象深刻的是一副字,上面写着邓爷爷的亲笔。原文记得不是非常清楚,大概意思是我多么愿望留在党内干活,哪怕只做一些杂活也心愿。还有一副是说他文革时下放的感受,他说这艰苦的几年也挺好,这促使他有时间,能好好反思自己和思索中国的未来,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他曾经也数次被贬,但依然牵挂着整个宗庙,牵挂着天下黎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邓小平爷爷也是一样啊,心系国家安危,日夜操劳啊。

出了主馆,走进了小平休息室,这是工人们看邓爷爷辛苦为他建的,希望他能休息好一点。在他的房间外看了看,外面贴着几行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几个字贴起来容易,做起来只怕是难如登天。起码,我是不行的。里面很简陋,就是一张木板床和垫子,但邓爷爷就是在这间屋子里思考和构建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

出了小平休息室,进了当时的配件厂工作车间。一进去就有浓浓的机油味道扑面而来,里面都是机器零件,破旧不堪,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环境如何了。

随后参观了邓爷爷女儿邓琳给小平一家拍的图片展,里面一块横匾写着字,大概意思是“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摄影展,它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深刻缅怀。”不可不说,邓爷爷的女儿个个真是好样的,令人敬服。图片大概一百多张,题材多是生活照片,看着里面的邓爷爷你会觉得很亲切。有一副邓爷爷83岁时照的仰望天空沉思的画面令我沉迷不已。这让我无可避免的又想起了一人“温爷爷”--这个民族,需要一些会仰望天空的人

接下来是要踏上小平小道了,此时内心是非常激动的,这是邓小平爷爷曾经踏过无数次的道路。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着邓小平爷爷带给我的某种精神,我要认真的去领悟。

据史料说,邓小平爷爷下放期间住在解放军某步校将军楼,每天,他们夫妇要步行六华里到工厂上班。工厂的干部、工人考虑到他的安全、方便,就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沿着田埂铺出一条通向他宿舍的小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平小道”。据说有一次,下雨路塌了,邓小平爷爷摔了一跤,那群可爱的工人就连夜抢修,为他铺平。

踏上这条小道,我很小心翼翼很慢的走着,想好好感受这条路的不同。想知道,邓爷爷在踏上这条小道上是怎样一步步思索出让我们走上康庄大道的伟大构想...想了很久一无所获,只能看着这条延伸的路发呆。也许我需要的不是思考吧,而是加快脚步,一直坚持不懈的走下去,那么前方一定会有答案。

小平小道,我明显感受到了邓小平爷爷当年的沧桑。一个在建国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竟扣上了“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全家均被下放到了江西省新建县,下放到了人生的最低谷。这个历经了两起两落的老人,再承载一次迫害,他

是用怎样的毅力抗住的。他是65岁啊!65岁,一个本可以有儿孙绕膝的年龄,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年龄.。我的内心在波动,忍不住有点抽畜。参观完后,独自漫步在小平广场,几棵银杏树枯瘦而挺立,泛黄的叶子眷恋着枯枝,有风扬起,拂过面颊。阳光暖暖的,让心里充实。当再次回望周围的一切时,竟感动的久久难以言语。原来邓小平的伟大与坚强不是书本上的几章《邓小平理论》能够涵盖的,只有感知小平生活的气息,才可真正体会他的伟大。

生活就就是如此,它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精神。小平爷爷虽然被下放到江西,但是他的内心永远充满着对国家的爱,而当时他只能将这满腔热情藏在心中,但他知道中有一天他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

这就是邓小平,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让我们记住这个令我们12亿人口大国走向世界的人物吧!让我们缅怀他得功绩,同时让我们去继承他的精神与品质。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的话,中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将是指日可待啊。这就是人民素质提高了,国家的层次也提高了。我们是东方文明大国,我们要用精神战胜和征服世界。

这些就是我参观小平小道后的感想-----让我们这批青年军去完成邓小平爷爷未完成的梦想吧。

下载参观小平小道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小平小道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12083115 洋葱 为了加深对邓小平同志及其它一些方面的认识,5月24日,在我们敬爱的老师带领之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道去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小道。......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星期天早上八点半在体训馆集合完毕,老师便带着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小平小道位于江西省新建县郊,离我们学校还算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学校一行人列着整齐的队伍走向小平小道。我们走了很久终于走到小平小道,虽然又累又热但一想到小平爷爷原来就是在这里辛勤工作了3年......

    小平小道观后感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12205137 邹松 2013年10月26日早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一颗向往的心情,我们参观了小平小道。“小平小道”地处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紧靠省会英雄城南昌,占地面......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2011年 10月23号早上八点半在体训馆门口集合完毕,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出发去参观了“小平小道”,感受伟人曾经走过的那段为......

    小平小道观后感汇总

    小平小道观后感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话在诸多近代革命先烈身上都有所体现,邓小平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邓小平历经......

    参观小平小道感想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在星期六的上午,老师组织我们一块参观小平小道。在没参观之前,虽然在书本上看过很多关于邓小平的事迹,但还没有亲身体会过一代伟人邓小平当年的生活与工作环......

    小平小道观后感5篇

    小平小道观后感 我们知道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和总设计师,我们知道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知道邓小平同志是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我们还知道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