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12:1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第一篇: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导语:在南京大屠杀中,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知道反抗,任日本人屠杀?造成了三十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的惨案?我常常在想,这么多人明知道自己是死亡的命运,为什么不去反抗一下呢?就是踩过去,也会踩死很多日本人啊。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XX年11月18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创办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举办中华大讲堂,邀请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金一南教授主讲“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

金一南教授细说中国近百年的苦难与辉煌,探索中国如何摆脱衰败,从东亚病夫走到民族复兴。金教授分析,近代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民的国家意识淡薄,极度不团结、一盘散沙。听者动容,令人深省。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繁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之乎者也”的老旧模型造人、造物、造社会,结果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文没有进步、科技没有创新、社会没有发展……,被人乐道的康乾盛世说白了也不过是农业盛世,老百姓混得有口饭吃饱而已,好像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就是以温饱为荣光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要呈现多元的文化,而多元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个民族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去接纳新思想,学习新文化,最终创造新的强势文明.缪斯女神就这样被错过了,那时时间定格在19世纪.20世纪,百年沧桑,然而图腾已经复健.21世纪,新的千年,第三次信息革命风口浪尖中,谁主沉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特色之大国崛起!我们拭目以待.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以前,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苦难深重的灾难史。内部军阀混战,国土分崩离析,向列强割地赔款,国人任人屠宰。

但是,心中一个疑问始终没有解开,为何大多数战役或战斗在人数数倍于敌人的情况下,却一溃千里。如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才一万九千人,东北军十九万,但是三天就丢了沈阳,一周丢了辽宁,两个多月东三省沦陷?七七事变时,日本华北驻屯军我们统计为八千四百人,日本自己统计为五千八百人,而宋哲元一个军十万人,但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华北就沦陷?

还有,在南京大屠杀中,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知道反抗,任日本人屠杀?造成了三十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的惨案?我常常在想,这么多人明知道自己是死亡的命运,为什么不去反抗一下呢?就是踩过去,也会踩死很多日本人啊。

今天,观看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终于找到了答案。

一、没有国家认同感,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不爱国。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上万民众居然在旁边麻木观战,觉得外国人是跟皇帝打仗,这事跟自己无关。见联军久攻不下,居然有人向敌人告密,说护城河下没有设防,引导联军从此路攻入北京城;三元里战争中,民众居然向敌人提供粮食、蔬菜。没有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御敌,却甘当看客,甘做汉奸走狗。国人如此麻木不仁,如此没有凝聚力,国焉将不亡!

二、集团性精神沦陷和人格沉沦。在国民政府中,不泛一大批有识之士和精英,但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等叛国大汉奸。在台儿庄战役中对日取得大胜的某将军,转眼却投敌成了汉奸。杨靖宇将军接连被身边最亲密的得力干将出卖,最后落入敌手,壮烈牺牲。在当时的时局中,仿佛所有的人都没有了精神,没有了人格,有奶便是娘,整个中国大地仿佛成了盛产汉奸的土壤。

三、懦弱的国民性格和麻木不仁的国民思想。进入近代以来,国人逐渐重文轻武,在性格上便没有剽悍的精气神,一个个成了文绉绉的书生,以如此精神怎能抵挡住嗜血成性、如豺狼虎豹帝国主义的进攻呢?!在很多屠杀中,刽子手指定杀谁,中国老百姓便引颈待宰,而且很多还是让中国人把中国人绑住杀死,民族精神沦陷、国家气节尽亡到如此地步。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4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把蒋家皇朝赶到台湾岛上,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扬眉吐气。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力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出兵鸭绿江,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联军,终于让帝国主义认识到了中国不再是百年前那个虚弱的中国了。

今天的中国,我们的GDP达到1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战略导弹、航空母舰、歼20等一大批高、精、尖武器井喷出现;钓鱼岛、南海巡航硬碰硬美日,壮我国威军威。所以,中国这头巨龙早已经苏醒,正在伸展已经强大的四肢,傲视全球。

虽然,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中华民族早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东方之林。

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以做一名中国人而倍感骄傲自豪。

元宵佳节日,谨以此文纪念之。

作者(选择性失忆12)

第二篇: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范文1 XX年11月18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创办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举办中华大讲堂,邀请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金一南教授主讲“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

金一南教授细说中国近百年的苦难与辉煌,探索中国如何摆脱衰败,从东亚病夫走到民族复兴。金教授分析,近代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民的国家意识淡薄,极度不团结、一盘散沙。听者动容,令人深省。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繁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之乎者也”的老旧模型造人、造物、造社会,结果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文没有进步、科技没有创新、社会没有发展……,被人乐道的康乾盛世说白了也不过是农业盛世,老百姓混得有口饭吃饱而已,好像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就是以温饱为荣光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要呈现多元的文化,而多元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个民族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去接纳新思想,学习新文化,最终创造新的强势文明.缪斯女神就这样被错过了,那时时间定格在19世纪.20世纪,百年沧桑,然而图腾已经复健.21世纪,新的千年,第三次信息革命风口浪尖中,谁主沉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特色之大国崛起!我们拭目以待.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范文2 以前,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苦难深重的灾难史,内部军阀混战,国土分崩离析,向列强割地赔款,国人任人屠宰。

但是,心中一个疑问始终没有解开,为何大多数战役或战斗在人数数倍于敌人的情况下,却一溃千里。如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才一万九千人,东北军十九万,但是三天就丢了沈阳,一周丢了辽宁,两个多月东三省沦陷?七七事变时,日本华北驻屯军我们统计为八千四百人,日本自己统计为五千八百人,而宋哲元一个军十万人,但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华北就沦陷?

还有,在南京大屠杀中,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知道反抗,任日本人屠杀?造成了三十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的惨案?我常常在想,这么多人明知道自己是死亡的命运,为什么不去反抗一下呢?就是踩过去,也会踩死很多日本人啊。

今天,观看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终于找到了答案。

一、没有国家认同感,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不爱国。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上万民众居然在旁边麻木观战,觉得外国人是跟皇帝打仗,这事跟自己无关。见联军久攻不下,居然有人向敌人告密,说护城河下没有设防,引导联军从此路攻入北京城;三元里战争中,民众居然向敌人提供粮食、蔬菜。没有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御敌,却甘当看客,甘做汉奸走狗。国人如此麻木不仁,如此没有凝聚力,国焉将不亡!

二、集团性精神沦陷和人格沉沦。在国民政府中,不泛一大批有识之士和精英,但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等叛国大汉奸。在台儿庄战役中对日取得大胜的某将军,转眼却投敌成了汉奸。杨靖宇将军接连被身边最亲密的得力干将出卖,最后落入敌手,壮烈牺牲。在当时的时局中,仿佛所有的人都没有了精神,没有了人格,有奶便是娘,整个中国大地仿佛成了盛产汉奸的土壤。

三、懦弱的国民性格和麻木不仁的国民思想。进入近代以来,国人逐渐重文轻武,在性格上便没有剽悍的精气神,一个个成了文绉绉的书生,以如此精神怎能抵挡住嗜血成性、如豺狼虎豹帝国主义的进攻呢?!在很多屠杀中,刽子手指定杀谁,中国老百姓便引颈待宰,而且很多还是让中国人把中国人绑住杀死,民族精神沦陷、国家气节尽亡到如此地步。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4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把蒋家皇朝赶到台湾岛上,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扬眉吐气。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力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出兵鸭绿江,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联军,终于让帝国主义认识到了中国不再是百年前那个虚弱的中国了。

今天的中国,我们的GDP达到1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战略导弹、母舰、歼20等一大批高、精、尖武器井喷出现;钓岛、南海巡航硬碰硬美日,壮我国威军威。所以,中国这头巨龙早已经苏醒,正在伸展已经强大的四肢,傲视全球。

虽然,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中华民族早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东方之林。

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以做一名中国人而倍感骄傲自豪。

第三篇:从《河殇》到大国崛起

意识形态与政论纪录片

—— 从《河殇》到《大国崛起》 河北师范大学 晏阳初三农学社宣传部

摘要:本文以《河殇》和《大国崛起》为例,分析政论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而分析意识形态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当我们指责过往的艺术作品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时,殊不知我们的这种批判观念也只是当下意识形态的产物而已。

关键词:意识形态 河殇 大国崛起 资本 自由市场 进化观念

一 综述

任何一种艺术都会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而影视艺术尤其是如此。所以革命导师列宁才会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是最重要的。”“电影是教育群众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等到电视产生以后,电视的影响力又远远超过了电影。如果说电影是枯燥生活中的一丝美好点缀,那么电视则把人的生活彻底圈在了美好的幻想当中。它以虚假的真实代替了原本的真实生活。

在所有的影视艺术当中,最能够打破幻想,直面生活的,大概就是纪录片了。而政论纪录片(以下简称“政论片”)又会起到开山蹈海的作用。在影视艺术不够普及的时候,起到这个作用的是文学。而今日,文学的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一部优秀的政论片会掀起一股社会思潮的蔓延。

本文通过对两部经典政论片《河殇》和《大国崛起》的分析,透过表象探索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力量。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主导了8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社会变革?20多年的社会变革又产生了那些新的意识形态力量?

二 《河殇》的意识形态分析

对于一部政论片来说,分析它的主创人员或许比分析它本身更为重要。《河殇》的主创人员,听起来也并不陌生,我们简单列举其中的几位:

稿:苏晓康、王鲁湘等 解 说:张家声 资料编辑:吴晓波等 顾 问:金观涛、厉以宁

演播室嘉宾:厉以宁、叶朗、冯天瑜、张炜、谢选骏等

以上这些人员在今天,都是学术界、文化界的大亨和权威。这似乎让人们难以理解。因为直到今天,《河殇》仍然是被批判,禁止播放的。甚至在百度百科当中都找不到“河殇”这一词条。可《河殇》的主创人员们却个个的要么飞黄腾达,要么名满天下,最次的也仍然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位置。实在是不符合政治斗争的常理。如果从意识形态角度来分析,那么,以上的结果便都很正常。因为意识形态的变化导致政治的逻辑发生了变化。

《河殇》的意识形态是什么?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并且用《河殇》的解说词来证明:

1、全球化(或者说是西方化更为合适)。

“在当今的世界上,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和全球文化汇流的大趋势,每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都面临着现实与传统的严重危机。”

“当我们终于向全世界宣布对外开放,骤然推开国门的时候,我们对这个星球是何等陌生”

“资本主义的西方和日本竟是那样的发达,人们竟生活得那样富裕!”

……

2、民主化

“几十年政治运动的反复无常,政治迫害的极端惨烈,使人们仍然心有余悸。这势必严重阻碍民主化的进程”

“中国历史没有给中国人造就出一个中产阶级来推动科学与民主的胜利。” “然而,要使专制主义传统深厚的东方人真正懂得民主是怎么一回事,并不容易。” ……

3、市场化

“只有发育健康的市场,才能把机会,平等,竞争这三者挂起勾来。”

“所有制改革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头脑中的公有制,是一个传统的公有制,要由传统的公有制改变为新的公有制,……,所有制改革和市场的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

……

当然,《河殇》还包含有很多其他的意识形态。比如“法制化”“工业化”“社会达尔文主义”“文明衰落论”“民族主义”“海洋优越论”等等。但“全球化”“民主化”“市场化”是整个《河殇》最为核心和根本的部分。它将中国一切落后的根源都归结于“封闭”“专制”“保守”。

在《河殇》短短30800多字的解说词当中,“中国”和“东方”共出现225 次,“西方”“世界”“地球”共出现107次。“黄”“河”“土”“地”共出现606次,“蓝”“海”“洋”共出现302次。“文明”和“历史”共出现204次。“民主”“市场”“改革”共出现51次。单是从这些关键词当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作者们的意图。通过这些不断的对比,《河殇》一直在强调我们和别人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所造成的落后。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胡适博士喃喃自语的说道“我们这个不如人,那个不如人,全都不如人„„”。五四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里得到了重现。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迈出全球化的重要步伐。2005年,《物权法》通过,私有财产得到保护。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释放改革红利。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法治原则。„„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河殇》受到了批判,而它的主创人员却成为了今日倍受各界尊崇甚至宠爱的人物。因为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河殇》所倡导的,已经成为了今天人们的共识,成为了国家的政策方针。

再者,当时对《河殇》的批判,也只是批判它的表面,即所谓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对于《河殇》的核心意识形态,即全球化、民主化、市场化,各方其实都是认同的。或者说,在政治界看来,《河殇》的意识形态并没有根本性的错误,争论产生于谁来领导和践行这个意识形态。

归根到底。《河殇》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河殇》被批判被禁止是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河殇》被禁止而主创人员得道升天则是意识形态变动的必然结局。

三 《大国崛起》的意识形态分析

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

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摘自百度百科

2006年11月13日,《大国崛起》在央视二套首播。整个制作过程用了三年之久。

从1988年的《河殇》,到2006年的《大国崛起》,间隔18年的时间,而两部纪录片所表现的主题却呈现出很大的相似。维基百科则干脆说:“纪录片《大国崛起》也被认为是受了《河殇》影响。”

《大国崛起》的意识形态显得更为复杂,我们必须用一些复杂的词语才能够概括。

1、大国意识(即大国的发展是推动全球发展的动力。)尽管片中也会说一些大国崛起所造成的危害和破坏,但这些内容大多放在最后,只是一笔带过。而大量的篇幅被用来描写大国崛起如何推动历史发展,如何带来历史进步等等。我们可以不客气的说,这是一种“大国本位”的潜意识。

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也要崛起,所以,大国崛起代表了文明的前进方向。这一切似乎都完美无屑,似乎也经得起学术推理。而事实是,这是大国本位思想的自然体现。我们是大国,所以,我们拍出的是“大国崛起”,小国怎么办?这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2、精英意识(少部分人具有改变或推动历史的能力。)

其实,大国意识和精英意识是一样东西。当你相信“精英”时,那么,你也一定会相信“大国”。大国是精英的放大化。

可以说,精英意识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精英治国”也早已经是通行世界了。民粹主义造成生机勃勃的混乱,精英治国带来死气沉沉的稳定。孰优孰劣,我不知道。我只能说,所有人类制造的东西都有着巨大的缺陷。但是,一味的鼓吹精英,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精英的道德水准谁也难以保证。而在资本时代,或许唯有“资本”才是真正的“精英”。

3、竞争观念(国家的竞争和国际霸权的交替客观推动着历史进步。)这种竞争观念充斥着整个片子。历史成为了一出戏剧,这个戏剧的主角就是一个个大国通过竞争而带来的此消彼长。这种历史观非常值得商榷。历史的主角,真的就只是大国的竞争?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那么,这种观念无疑是极其错误了。我们似乎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尽管这句话也未必完全正确。

竞争观念真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还是造成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本原因?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专注于大国崛起和它所带来的美好期望时,我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此,意识形态也实现了它的目的,至少它成功的转移了我们的视线。

4、进化观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后胜于今。)

大国意识,精英意识,竞争观念,科技至上,综合国力等等,这些意识形态仍然还是表象。根植于背后的,是一种“进化”的观念。我们相信历史处于一种有规律的运动之中,并且这种运动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种运动处于客观规律之下,会波折反复,会暂时停滞,但最终仍会继续前进。这种进化观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于当人们谈论起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时,脑海中浮现的,其实是这种进化观和所谓的“客观规律”。

历史不再处于上帝的掌控之中,也不再是茫茫不可知晓的一片云雾,历史成为了一出高潮迭起的交响乐,并且这出交响乐似乎没有尽头。看完大国崛起,我们会以为,交响乐的高潮和低谷,就是大国的交替崛起和衰败。

对于这种进化观念的反思,事实上早已经在学界开始,只是难以形成系统和理论,难以与强大的社会力量抗衡。如果不能够根本的反思“进化”观,那么,大国,精英,竞争,就仍将会是社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四 思考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同年,革命浪潮遍及欧洲,史称“1848年欧洲革命” 1870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与失败。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1949年,中国革命成功。1968年,法国五月革命失败。197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

8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联手实施新自由主义,进而席卷全球。90年代,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最终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

从19世纪中期工业化时代到来,到今天为止,不过16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针对资本,针对自由市场,产生了绵延不绝的辩论、斗争。其中,反对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更是绵延不绝,高潮迭起。直到1968年五月革命的失败和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共产主义思想才陷入低谷,新自由主义逐渐蔓延到全球。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宣布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

为什么要提到这些呢?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1988年的《河殇》,还是2006年的《大国崛起》,其中都弥漫着浓厚的新自由主义气息。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只是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必然结果和新自由主义浪潮的一部分而已。

“资本”和“自由市场”这两个东西,本应当只是书斋里的概念,就像实验室里的东西一样,是高度理论化的东西。然而,人们却拿到社会上来套用,并为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可事实已经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纯粹的资本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只存在于理念之中。社会的运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然而,令我诧异的是,人们对很多东西莫名其妙的深信不疑。比如,大家相信科技会越来越发达,城镇化会带来更好的生活,依靠自由的市场可以带来繁荣,依靠制度创新可以解决问题,等等。

《河殇》告诉我们,传统社会是落后的,中国需要实现全球化、民主化、市场化、现代化,然后生活就会渐渐变好,你信吗?

《大国崛起》告诉我们,制度创新、渐进改革、自由市场、科技文化是大国崛起的经验,对我们有借鉴作用,你信吗?

五 总结

《河殇》播出时,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内地市场一片混乱。西方国家大肆宣扬“中国崩溃论”,中国人自己也充满狐疑,完全丧失了信心。这就是《河殇》当中对民族文化一味否定的现实背景。《大国崛起》播出时,中国经济步步高升,各行各业蓬勃发展。西方国家开始散布“中国威胁论”。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反而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积极救市。

如果说80年代的《河殇》显示出我们的过度悲观,那么,新世纪以来的《大国崛起》梦想,无疑又显得过度乐观。或许,新的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今天,我们并不缺乏振聋发聩的声音,也并不缺乏心怀良知的人才。缺乏的是社会条件。在资本和政权携手共舞的时代,个人和小团体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实在是很困难。在将来,要么产生一场新的思想运动来创造社会条件——政论片是大有可为的,要么,就只能专注于个人道德和生活的发展。

如果说,一切以意识形态先行是不对的,那么,离开意识形态来谈论艺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错误。一切的艺术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意识形态的主导性都是一定的。而从《河殇》到《大国崛起》,我们更是清楚的看到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连贯性。

参考文献:

邓力群:《邓力群自述:十二个春秋》

《王震传》编写组:王震晚年怒批《河殇》

凯迪社区:《河殇》何以成绝唱 华夏知青:《河殇》与《大国崛起》 新浪博客:请看《河殇》

新浪博客:从《河殇》到《大国崛起》 百度百科:《大国崛起》 维基百科:《河殇》

第四篇:《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这个纪录片仅有45分钟,但是全面客观的向我们展示了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百年的时间里,日本的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的近代史从横须贺开始,纪录片也是从介绍横须贺开始的。横须贺是美国人打开日本国门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佩里公园,纪念的是率领舰队打开日本国门的美国人马修·佩里。1853年,佩里率船队来到横须贺,用坚船利炮逼迫日本人打开国门。但日本人却把侵略者佩里当成一个恩人来纪念,2003年,横须贺举行了盛大的活动来纪念佩里。

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仔细想一下,却不得不佩服日本民众那种开放并且理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佩里,日本可能继续闭关自守,沦为殖民地。佩里因此也成为横须贺的骄傲。

从此以后,“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辱和刚强的历史”。

当佩里将军的军队开进横须贺港,要求日本开放港口同上时,日本用的近似欢迎的态度答应开放港口的行为,再次显示出了日本的明智。他们没有一味的抵制,而是努力的权衡利弊,做出最好的抉择。尽管日本在这之前已经闭关自守两百多年,但是他们并没有蒙住自己看世界的双眼。通过唯一的窗口长崎,日本兴起“兰学”,研究欧洲的天文、地理、医学等,了解到了西方国家的房展状况。鸦片战争中的中国的惨败更是让他们感到西方国家的强大。要知道,日本在此之前一直以中国为师。

当日本官员看到佩里带来的西方世界的新鲜事物时,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差距,而没有像大清王朝的官员那样不屑一顾。正是这种态度上的差别,造成了后来发展上的差距。

其次日本的学习精神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力量。学习的精神始终贯穿于日本的发展历史中,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日本人有着强烈的自我清醒意识,唐朝强大时,虔诚派来僧人求经学佛;当炮轰清王时,日本人从崇拜中苏醒;当美国舰炮打开日本时,日本踏上了强国之路的征程。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文明的思想,成熟的发展模式,日本在学习中自我创新,不断强大。

当然,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英明的个人也是必不可少的。日本也是如此。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展的过程中,涩泽荣

一、大久保利通等。他们都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日本在 1871 年派遣使团出事欧美各国,这是一次划时代的远航,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

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使节团在欧美历时两年,但其结果却影响了“日本的近现代史。”这次的远航是此后日本腾飞的重要保证。其次就是它的官商资本结合政策:日本根植了资本主义后,为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将官产按照极低的价格和无息长期分期付款的方法,出售给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和新兴资本家,这为今天日本大“财阀”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煤炭、矿山、船舶等资源统统让位给企业经营管理。著名的三菱、三井、芙蓉财阀都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再说战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所打好的坚实的基础!他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具有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

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日本对于邻国的侵略事件不谈,但是它能够在几十年时间内从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国家,这里面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反思。

第五篇:《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150年前,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日本的国门被打开。面对生存危机,日本将其作为其弃旧图新的机遇,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现在,它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日本是如何崛起的呢?日本的发展对我们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可吸取的教训呢?

首先,日本能够推翻腐朽的旧制度。1868年,日本将其外部的压力转变为变革的动力,明治天皇推翻了幕府200多年的统治,重新回到了国家权力的中心。这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和改革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而中国内忧外患之时,多少爱国志士的救亡图存运动都因为没有推翻中国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惨遭失败。

日本的求学精神无疑也对日本的崛起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871年,日本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来支持岩仓使节团队欧美12个国家的出访学习。其官员级别之高、政府投入之大、出访时间之长,都是历史罕见,这也足以说明日本对向西方学习的重视程度。有人用“始惊、次醉、终狂”来形容日本出访时的反应。一个“狂”字,将日本人发疯似的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还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从向唐朝学习时的奈良城,到向美国学习时的美国街,无一不透露出日本强烈的学习精神。

但是,日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好多问题,而且它们日益暴露出来。

日本政府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造成了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现代文明与本土文化的冲击下,日本又该何去何从?显然,全面西化的日本已弊病缠身,这种简单的拿来主义导致问题重重。对比我国在向西方学习中,尤其是马列主义的传播过程中,刚开始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导致党内左倾错误严重。但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革命道路日渐光明,最终取得了革命改革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明智的、必然的。

此外,改革的不公平激化了社会矛盾。日本对外扩张、对内高压,最终走向了军国主义的道路,从以改革促发展转变为以战争促发展。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日益膨胀,直到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粉碎了日本以武力扩张的梦。

战后,日本又凭借美国的扶植以及保留下来的科技、人才等软实力,实现了经济的复兴和飞跃发展。日本自此真正崛起。

明治维新后,强有力的政府、正确的决策、有力的改革,造就了一个崛起的日本。正如片尾所说,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内给它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下载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百日维新与百年维新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曾经我一度奇怪于日本这个蕞尔小国的惊人崛起,尤其当一百年前我们遭遇相同困境之时,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却能先于我们跳......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文题目:大国崛起——《百年维新、寻道图强》观后感学院不动产学院 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 学号0904030185 学 生 姓 名杨晶博2012年11月1......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浅析日本崛起——观《大国崛起▪百年维新》有感世间大国,不胜枚举。日本东列,英法西陈,俄国北踞,澳洲南盘,近有中印之属,远有美加之列。有人会问:“何谓大国?”大国者,条件有三:经济强......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150年前,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日本的国门被打开。翻开日本的近代史,有着近乎和中国相类似的遭遇!然而,日本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走向现......

    大国崛起第七集观后感(百年维新)

    模仿与超越——《大国崛起》第七集观后感日本,在他的发展史上,曾经封建保守,也曾经**不安。有幕府统治的黑暗,有闭关锁国的安宁,也有打开国门的无奈。但他终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

    《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5篇)

    大国崛起——《百年维新》观后感 看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真正做到了“放眼世界,胸怀祖国”。他们先求知于世界,尔后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国人总喜欢叫“小日本”,很看......

    大国崛起 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根基 历史的风吹呀吹,将荣光不停沐浴着片片土地,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我们见证了太多的兴衰,它演绎了一曲又曲壮丽绚烂的歌曲。无论在哪里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历史......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多篇) 《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观后感 通过看视频《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我对苏联的崛起及解体有很深的感想。苏联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